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2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开课:关于华南—都灵建筑学(城市设计方向)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的讨论
1
作者 徐好好 毛罗 苏平 城市设计 2024年第5期86-95,共10页
本文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的建筑学(城市设计方向)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的情况。通过两校主要负责老师的对话,讨论了在中国和意大利的建筑教学中城市研究和设计的关系,解释为什么两校会选择城市设计作为合作课题;讨论了合... 本文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都灵理工大学的建筑学(城市设计方向)中外合作办学硕士项目的情况。通过两校主要负责老师的对话,讨论了在中国和意大利的建筑教学中城市研究和设计的关系,解释为什么两校会选择城市设计作为合作课题;讨论了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框架内容、相互关系的设置,以及在教学中如何开展课程间的横向联系;并通过2022级的学生作业,对课程成果进行了反馈,提出面对未来的思考。该项合作办学可以作为大学间相似课程的参考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合作办学 课程体系 横向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的价值设计--以东阳市总体城市设计整合提升为例
2
作者 姜洪庆 慎重波 +1 位作者 钟诗颖 冯宇程 城市设计 2024年第5期46-59,共14页
人与空间、时间的相互关联构成不确定性,城市设计是对各种不确定性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人为预测与引导。“宇宙”与“人本”是人类两种“空间思维”,“天地”与“方圆”是地球两大“空间启示”,那些因循思维启示,象形天地,妙用方圆,自由喜... 人与空间、时间的相互关联构成不确定性,城市设计是对各种不确定性在空间与时间上的人为预测与引导。“宇宙”与“人本”是人类两种“空间思维”,“天地”与“方圆”是地球两大“空间启示”,那些因循思维启示,象形天地,妙用方圆,自由喜悦的城市设计才会更有价值。本文提出6项形式法则,包括发展法则、空间法则、特色法则、集成法则、竞合法则及生态法则,通过全要素集成与形式引导,构筑城市价值体系,以期形成数字、城镇与生态共同体,并应用到诸多城市设计的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性 思维启示 城市设计 价值引导 形式法则 规划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水架构,城市厅堂--江西信丰高铁新城概念规划暨城市设计
3
作者 袁奇峰 李胜 +2 位作者 李刚 闫昕 曾丽蓉 城市设计 2024年第5期32-45,共14页
赣深高铁设信丰西站,信丰县借站设立高铁新城。作为县城的高铁新城,本地内生发展动力是有限的,寻求发展动力、协同城市及区域发展格局是关键规划问题,概念规划提出“北上引资、南下招商”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并依此布局3个功能片区--科技... 赣深高铁设信丰西站,信丰县借站设立高铁新城。作为县城的高铁新城,本地内生发展动力是有限的,寻求发展动力、协同城市及区域发展格局是关键规划问题,概念规划提出“北上引资、南下招商”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并依此布局3个功能片区--科技城、智造城、生态城;提出通过搭建完整绕城公路、承续山水人文格局,再塑城市空间格局;进而以高铁新城支撑信丰,做实赣州都市区次中心。而如何营造契合小城市、山水城市气质的魅力空间,则是城市设计的关键议题,为此本次规划提出不要高层建筑,而要善用山水资源,用放射型的步行体系,让人们看得到山(信丰阁)、走得到江(桃江)、补得了缺(公共服务设施),创造小尺度、高颜值的高铁新城,形成“三轴定芯”的结构及多重场景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新城 县城 城市设计 概念规划 信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设计专门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4
作者 李敏稚 田晓雨 城市设计 2024年第5期78-85,共8页
城市设计学科具有整合与协同的特点,在指导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在我国起步较晚,面临发展目标不清、体系混杂等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城市设计专门化教学立足传统建筑学科优势,坚持以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 城市设计学科具有整合与协同的特点,在指导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在我国起步较晚,面临发展目标不清、体系混杂等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城市设计专门化教学立足传统建筑学科优势,坚持以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国际视野、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经过二十余年建设和改革,建立了以“拓宽专业基础+深化实践研究”为路径,以“高阶国际合作+多学科协同+学研产一体+本研联动”为模式的高水平教学体系。本文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城市设计专门化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体系、建设情况、特色创新、计划及实施成效等,以期为相关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 专门化教学 整合与协同 本研联动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城韵、范型赋能--浅析长春市永春新城概念性城市设计
5
作者 吴婷婷 王世福 李晋 城市设计 2024年第5期70-77,共8页
在经历了快速城市化建设时期后,千城一面和特色丧失的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如何在城市空间发展建设中充分传承和有效传导城市空间特色值得深思。因此,城市设计实践中需要提倡对在地性背景和空间形成过程的深入认知,有机结合地域文化... 在经历了快速城市化建设时期后,千城一面和特色丧失的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如何在城市空间发展建设中充分传承和有效传导城市空间特色值得深思。因此,城市设计实践中需要提倡对在地性背景和空间形成过程的深入认知,有机结合地域文化、山水格局、历史选择、传统营造等因素,从而践行既有普适性继承,也有个性化创新的城市特色空间形塑。本文借助长春市永春新城概念性城市设计方案的演绎过程,浅析以空间范型为导向的城市设计方法创新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 城市设计 空间范型 轴线 广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城市设计治理创新与转型挑战
6
作者 陈丹彤 王世福 邓昭华 城市设计 2024年第5期24-31,共8页
为满足城市化转型与城市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东莞城市建设由产业优先的高速发展转向品质优先的高质发展,城市设计作为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重要抓手,在追求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城市建设中愈加受到重视。东莞自21世纪初开始探索城市设计工作... 为满足城市化转型与城市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东莞城市建设由产业优先的高速发展转向品质优先的高质发展,城市设计作为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重要抓手,在追求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的城市建设中愈加受到重视。东莞自21世纪初开始探索城市设计工作,在20余年的实践中,城市设计的地位逐步提升,工作内容从前瞻性的宏观叙事转向全尺度、精细化、实施性的规划管控,组织形式从政府主导转为多元利益主体诉求下的对接共建。本文通过回顾东莞城市设计治理工作历程,归纳治理创新经验,在总结与反思中对未来东莞城市设计转型挑战提出建议,以期更好发挥城市设计治理作用,提升东莞城市品质,增强竞争力和吸引力,提高市民满足感和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治理 创新与转型 东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水而居、精明营建--沿珠江及河口地区的若干城市设计探索
7
作者 叶伟康 夏晟 +4 位作者 孙一民 吕颖仪 李浩卓 蔡宁 覃麒睿 城市设计 2024年第5期14-23,共10页
二十多年以来,孙一民教授带领工作室团队保持对城市设计基本问题和基本原则的探索,致力于创造街区尺度适宜、彰显公共利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的城市场所。本文通过对工作室沿珠江若干城市设计实践的回顾,展现了城市设计在我国风起云涌的一... 二十多年以来,孙一民教授带领工作室团队保持对城市设计基本问题和基本原则的探索,致力于创造街区尺度适宜、彰显公共利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的城市场所。本文通过对工作室沿珠江若干城市设计实践的回顾,展现了城市设计在我国风起云涌的一个横截面。基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气候特点和珠江一线重点地段的具体实践,设计团队对城市文化和工业遗产保护、城市更新、高密度滨水地区工程技术理论、增强系统韧性的三角洲水网地区空间规划及地区总设计师制等核心议题进行研究,以持续清晰的价值判断,践行“精明营建”理论的城市设计创作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城市设计 精明营建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城融合理念下的高铁枢纽站点更新研究——以伦敦国王十字中心区为例
8
作者 吴洁琳 城市设计 2024年第1期92-101,共10页
随着区域一体化发展,轨道交通直连战略节点趋势显著,有条件的城市在城市核心区既有枢纽站点引入高铁轨道时发现枢纽站点的更新普遍面临利益格局复杂、空间割裂严重、大规模建设闲置、缺乏特色等问题。文章面向可持续运营的站城融合建设... 随着区域一体化发展,轨道交通直连战略节点趋势显著,有条件的城市在城市核心区既有枢纽站点引入高铁轨道时发现枢纽站点的更新普遍面临利益格局复杂、空间割裂严重、大规模建设闲置、缺乏特色等问题。文章面向可持续运营的站城融合建设,总结伦敦国王十字中心区在接入欧洲之星洲际高铁后的更新改造及运营经验。国王十字中心区从衰败、贫穷的地区转变为具有吸引力的伦敦重要的科技、商业和文化社区,其通过建设混合功能社区平衡各方利益、增强场地步行可达性、创新规划许可机制合理安排开发时序、延续文化脉络是较为突出的可借鉴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铁路部门、城市部门和市场机构通力合作,因地制宜地组织步行路径及功能,有序控制开发规模与开发时序,重视文化在枢纽更新中的作用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城融合 高铁枢纽 城市更新 城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D模式下历史街区的复兴——以杭州西湖地区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潘海啸 张晓赫 +2 位作者 华夏 施瑶露 邓茜尹 城市设计 2024年第1期62-71,共10页
我国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为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大容量、高品质的公交系统是大城市集约紧凑和高竞争活力的保证。从国际经验来看,大城市的城市更新、历史街区的振兴发展与交通模式的转型构成当代城市规划和设计中... 我国大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为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大容量、高品质的公交系统是大城市集约紧凑和高竞争活力的保证。从国际经验来看,大城市的城市更新、历史街区的振兴发展与交通模式的转型构成当代城市规划和设计中不可分割的重要议题。本文以杭州西湖武林路街区规划设计为例,探讨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策略(TOD)作为历史街区复兴的催化剂对该地区空间发展战略、交通组织、公共空间和景观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实现“湖城融合”及人们对历史街区的沉浸式体验,提出历史街区复兴的TOD规划设计策略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历史街区 TOD 轨道交通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编的话
10
作者 孙一民 城市设计 2024年第5期3-3,共1页
在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城市大型复杂综合工程科学营建概念的提出,聚焦中观尺度城市大型建设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本期主题是“城市设计华南实践”,结合多项重要城市设计实施工程... 在高质量发展要求和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城市大型复杂综合工程科学营建概念的提出,聚焦中观尺度城市大型建设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本期主题是“城市设计华南实践”,结合多项重要城市设计实施工程和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制度的创新实践,提出未来绿色发展愿景下城市大型工程建设的科学营建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工程建设 城市设计实施 创新实践 中观尺度 发展愿景 绿色 营建 机遇与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荣丽水——为中国腹地做的一个项目
11
作者 卡米拉·福里纳 莱昂纳多·拉蒙代蒂 李芯蕊(译) 城市设计 2024年第4期58-69,共12页
本文介绍了丽水市举办的“未来山水城:丽水山居”竞赛中,都灵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为“未来山水城”设计的“繁荣丽水”项目。该竞赛与国家政策相呼应,邀请参赛者根据城市功能和项目与乡村融合,同时也是城市空间与农业融合,提出融合... 本文介绍了丽水市举办的“未来山水城:丽水山居”竞赛中,都灵理工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为“未来山水城”设计的“繁荣丽水”项目。该竞赛与国家政策相呼应,邀请参赛者根据城市功能和项目与乡村融合,同时也是城市空间与农业融合,提出融合城乡的新愿景。丽水山谷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对农业生产、旅游业以及生态、历史价值保护都很重要,因此被选为标志性地点。“繁荣丽水”项目将现有景观重组为4个系统:①农业生产空间;②山上住宅;③设施和流动的复合系统;④生态保护区。这一设计方案在保护生态多样性的同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规划 城市设计 丽水 城乡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岩岛乡村景观特征研究——以阳江海陵岛为例
12
作者 潘莹 张娜 施瑛 城市设计 2024年第2期110-121,共12页
基岩岛是我国海岛的重要类型之一,海岛开发使其面临发展与乡村景观特征延续之间的矛盾。本文旨在整合社会经济与空间规划分析视角,以阳江海陵岛为例,研究基岩岛乡村景观特征。通过分析海陵岛传统聚落的选址分布规律,本文提出了海陵岛聚... 基岩岛是我国海岛的重要类型之一,海岛开发使其面临发展与乡村景观特征延续之间的矛盾。本文旨在整合社会经济与空间规划分析视角,以阳江海陵岛为例,研究基岩岛乡村景观特征。通过分析海陵岛传统聚落的选址分布规律,本文提出了海陵岛聚落产业发展与特殊自然环境的耦合关系,揭示海陵岛人居环境营建逻辑和乡村景观特征,为其他基岩岛景观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基岩岛 乡村景观 三生景观 聚落景观格局 海陵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朝阳区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
13
作者 王成志 马海涛 郑俊 城市设计 2024年第3期92-95,共4页
朝阳区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项目通过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成功实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提升。该项目在2019年由朝阳区水务局牵头,联合多个政府部门和企业实施,涵盖了岸线整治、桥梁改造、慢行连通、景观亮化、河湖贯通及旅游通航等六... 朝阳区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项目通过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成功实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提升。该项目在2019年由朝阳区水务局牵头,联合多个政府部门和企业实施,涵盖了岸线整治、桥梁改造、慢行连通、景观亮化、河湖贯通及旅游通航等六大工程。亮马河沿线的滨水空间被精细化设计和管理,形成了6公里的旅游航线和18公里的高品质滨水绿道,焕发了地区的商业活力和文化底蕴。项目不仅改善了河道的生态环境,还通过提升公共空间品质和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和区域的吸引力。亮马河现已成为朝阳区新地标和北京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新名片,展示了生态优先、融合发展以及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城市更新 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 河道治理 滨水绿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用地性质与乘客需求特性分析的TOD开发方案优化思路与方法研究
14
作者 陆化普 叶桢翔 张永波 城市设计 2024年第1期22-29,共8页
积极推进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土地使用的深度一体化,已经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然而,TOD项目有成功,也有失败。本文通过天津、重庆案例深入分析了TOD项目成败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TOD项目潜在客户需求总量与需求结构分析的思路... 积极推进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土地使用的深度一体化,已经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然而,TOD项目有成功,也有失败。本文通过天津、重庆案例深入分析了TOD项目成败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TOD项目潜在客户需求总量与需求结构分析的思路与方法,最后提出了优化评价TOD项目的评价分析指标,期待能为推进TOD深度发展和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D 需求特性 交通与土地使用深度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视角下西安乡村现代建筑材料应用问题研究
15
作者 段德罡 韩嘉林 城市设计 2024年第2期104-109,共6页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乡村地区的建设与城市逐渐接轨,现代建筑材料在乡村建设中无序使用,导致乡村风貌混乱成为当下乡村问题的集中诟病,以致地域特色消弭。本研究以当下西安乡村地区若干典型村庄为调查对象,以建构理论为基础,从建... 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乡村地区的建设与城市逐渐接轨,现代建筑材料在乡村建设中无序使用,导致乡村风貌混乱成为当下乡村问题的集中诟病,以致地域特色消弭。本研究以当下西安乡村地区若干典型村庄为调查对象,以建构理论为基础,从建造逻辑、组织形式及文化属性三个方面对当前建筑材料应用所带来的风貌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更新策略,以期实现现代建筑材料应用视角下的乡村风貌优化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风貌 现代建筑材料 建造逻辑 组织形式 文化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既有建筑改造中的新旧共生——以南京市高岗村民居改造实践为例
16
作者 张弘 吴锐 +3 位作者 陈泓宇 崔巍文 乌家宁 杨淇 城市设计 2024年第2期54-61,共8页
近年来,乡村闲置建筑的活化利用逐渐受到关注,对于建筑改造而言,处理“新”与“旧”的关系始终是核心命题。本文阐述了乡村建筑改造中“新”与“旧”的矛盾,提出一种基于“新旧共生”理念的路径,以团队主持的乡村民居改造项目为案例,提... 近年来,乡村闲置建筑的活化利用逐渐受到关注,对于建筑改造而言,处理“新”与“旧”的关系始终是核心命题。本文阐述了乡村建筑改造中“新”与“旧”的矛盾,提出一种基于“新旧共生”理念的路径,以团队主持的乡村民居改造项目为案例,提出具体的改造策略,试图探索一种有效的乡村既有建筑改造模式,为相关设计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建筑 传统民居改造 乡土营建 新旧共生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藤·诗的协奏——朝阳区望京阜园景观改造提升
17
作者 李琳 杨晓昇 +2 位作者 梁志豪 武秀军 赵洪满 城市设计 2024年第3期100-103,共4页
阜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核心商业区,原为封闭低效的空地,通过拆除围墙、增设生态景观和艺术元素,该项目不仅在美化城市环境方面起到了显著效果,也促进了周边商业活动与社区间的互动。项目采纳了生态低干扰设计策略,保留现有植被,并引入了... 阜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核心商业区,原为封闭低效的空地,通过拆除围墙、增设生态景观和艺术元素,该项目不仅在美化城市环境方面起到了显著效果,也促进了周边商业活动与社区间的互动。项目采纳了生态低干扰设计策略,保留现有植被,并引入了多样化的植物种类,以及在改造过程中使用生态材料,重点强调了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通过鼓励公众参与和构建多方合作机制,阜园的改造不仅实现了社区的共建共享,还显著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并有效带动了周边商业与社区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城市环境与社区活力的同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社区参与 绿色空间 文化融合 环境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桐庐舒羽山房设计——杭州城乡融合互促中的近郊乡村建设案例
18
作者 贺勇 陈相权 陈钰凡 城市设计 2024年第2期44-53,共10页
一个好的建筑应该成为触媒,激活当地的文化与产业。本文以舒羽山房为典型案例,将其置于城乡融合的视野之下,探讨了经济发达地区的近郊乡村如何通过产业、人才、事件、营建等各方面的相互促进,持续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水平,推... 一个好的建筑应该成为触媒,激活当地的文化与产业。本文以舒羽山房为典型案例,将其置于城乡融合的视野之下,探讨了经济发达地区的近郊乡村如何通过产业、人才、事件、营建等各方面的相互促进,持续提升当地的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水平,推进深度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羽山房 近郊乡村 城乡融合 营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闽派民居初探——以福建省永春县新时代农村社区为例
19
作者 何崴 城市设计 2024年第2期28-43,共16页
乡村住宅既是村民生活的空间,也反映了地域文化、邻里关系等问题。在过去的20年间,随着乡村人口和产业的变化,新乡村住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布局小区化、体量过大,风格脱离地域特色等。如何在满足村民新生活诉求及成本可控的前提下,设计... 乡村住宅既是村民生活的空间,也反映了地域文化、邻里关系等问题。在过去的20年间,随着乡村人口和产业的变化,新乡村住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布局小区化、体量过大,风格脱离地域特色等。如何在满足村民新生活诉求及成本可控的前提下,设计建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新民居是近年来乡建领域的重要命题之一。本文依托笔者团队设计的永春县新时代农村社区项目,从保障机制、建筑风格、空间布局、公共建筑和景观等多个角度,阐述了笔者团队对新闽派民居的设计探索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闽派民居 农村社区 共同缔造 永春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评选分析与启示
20
作者 恽爽 城市设计 2024年第3期8-11,共4页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进入存量为主的时期,城市更新成为推动城市转型、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手段,而北京作为首都,其在城市更新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笔者以2022—2024年连续3次组织“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评选”活动的一手数据... 随着中国城市建设进入存量为主的时期,城市更新成为推动城市转型、提升城市品质的关键手段,而北京作为首都,其在城市更新领域的探索和实践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笔者以2022—2024年连续3次组织“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评选”活动的一手数据为基础,深入分析了近年来北京城市更新工作的类型变化和地区分布特征以及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同时,笔者作为在城市更新领域长期实践的活动参评专家,从“完善城市更新政策体系”“优化城市更新工作环境”和“加强规划引领和统筹作用”3个方面对未来城市更新工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最佳实践 评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