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760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理粗糙度系数的分形估算 被引量:10
1
作者 谢和平 Willian G.Pariseau +1 位作者 王建锋 王仁铎 地质科学译丛 1992年第1期85-90,共6页
节量剖面粗糙度可以被认为是具有有限生长的分形结构。为了模拟节理粗糙度,基于传统的科契曲线,本文建立了节理剖面的广义分形模型。根据节理凸起体的平均基底长度L^*和平均高度h^*两参数,可直接得到节理剖面的分维数,即:D=log4/lo... 节量剖面粗糙度可以被认为是具有有限生长的分形结构。为了模拟节理粗糙度,基于传统的科契曲线,本文建立了节理剖面的广义分形模型。根据节理凸起体的平均基底长度L^*和平均高度h^*两参数,可直接得到节理剖面的分维数,即:D=log4/log[2(1+cos tan^-1(2h/L)],此分维数D与节理粗糙度系数具有密切关系。其经验关系是:JRC=85.2671(D-1)^0.5679。因此,可以说本文所提出的分形分析技术为估算JRC值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 粗糙度系数 分形结构 岩石力学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生代地壳裂谷系的演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杏垣 王豪 地质科学译丛 1990年第2期91-91,共1页
新生代期间,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由北北西转为北西西,俯冲带更向东移,中国东部的构造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弧后盆地开裂又被充填。在亚洲板块与向西运动的菲律宾海和与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的广阔构造体制下,发生了中国东部的裂谷作用。... 新生代期间,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由北北西转为北西西,俯冲带更向东移,中国东部的构造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弧后盆地开裂又被充填。在亚洲板块与向西运动的菲律宾海和与太平洋板块相互作用的广阔构造体制下,发生了中国东部的裂谷作用。裂谷作用可以分为早第三纪裂谷作用和晚第三纪—第四纪裂谷作用两期。在中国西部,尤其是在青藏高原,裂谷作用是在会聚板块运动占主导的造山环境下产生的,并与陆内大型走滑断层相关。于是,中国东部可以划分出11个裂谷,中国西部可以划分出四个裂谷。控制中国东部地壳裂谷系形成的关键因素是先存构造要素的相互力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 地壳演化 裂谷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图看新构造运动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杏垣 刘粤湘 地质科学译丛 1990年第2期91-92,共2页
中国及其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马杏垣,1987)反映了中国地质学家们在近10年来认识中国岩石圈性质和动力学特征的新进展。其中心是研究板内构造现象。
关键词 岩石圈 动力学 新构造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序地层学在元古代序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Nicholas Christie-Blick 石玲 地质科学译丛 1990年第2期25-29,共5页
笔者在研究美国西部、南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西北部的元古代岩层时,利用沉积学测井记录和相图等方法来确定那些以轻微的、但是在一个区域内保持不变的不整合为界的沉积层序。通过这些研究工作,我们认为,在元古代盆地内部时代对比和元古代... 笔者在研究美国西部、南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西北部的元古代岩层时,利用沉积学测井记录和相图等方法来确定那些以轻微的、但是在一个区域内保持不变的不整合为界的沉积层序。通过这些研究工作,我们认为,在元古代盆地内部时代对比和元古代岩石的相解释及盆地分析等方面,层序地层学的方法是极为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元古代 地层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洋海底山铁-锰结壳和结核的矿物成分与成因 被引量:7
5
作者 A.И.Горшков 王勋弟 地质科学译丛 1992年第3期54-59,共6页
本文证实了在所研究的太平洋伊塔-迈塔伊和ИОАН平顶海山铁-锰结壳和结核中主要成分为Fe-水羟锰矿,有时有它与Mn-六方纤铁矿组成的薄层状共生体.这些结壳和结核的矿物成分完全一致.这可作为平顶海山的结壳和结核形成于水成条件下的证... 本文证实了在所研究的太平洋伊塔-迈塔伊和ИОАН平顶海山铁-锰结壳和结核中主要成分为Fe-水羟锰矿,有时有它与Mn-六方纤铁矿组成的薄层状共生体.这些结壳和结核的矿物成分完全一致.这可作为平顶海山的结壳和结核形成于水成条件下的证明.文中指出,上述矿物的形成为微生物活动的结果.本文认为,在上述结壳和结核中发生了局部的成岩作用,并形成了锰钴土-基铁矾及基铁矾Ⅰ.后者在变质时转化成为钠水锰矿.锰钴土则是锰钴土-基铁矾在演变过程中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洋 海底 结壳 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主要过铝质花岗岩类的成因 被引量:7
6
作者 Bernard Barbarin 张健奕 地质科学译丛 1997年第2期11-14,共4页
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到淡色花岗岩和富黑云母、含蓝青石的英云闪长岩到二长花岗岩是两种不同的过铝质花岗岩类。它们可根据矿物、岩石组合及其在分异过程中过铝度的变化来加以区分。除极少数含白云母花岗岩类是由准铝质岩浆强烈分异或局部... 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到淡色花岗岩和富黑云母、含蓝青石的英云闪长岩到二长花岗岩是两种不同的过铝质花岗岩类。它们可根据矿物、岩石组合及其在分异过程中过铝度的变化来加以区分。除极少数含白云母花岗岩类是由准铝质岩浆强烈分异或局部混染形成的外,大多数过铝质花岗岩类是由地壳岩石部分熔融所形成的。含白云母的花岗岩或富黑云母、含蓝青石的花岗岩类的形成,不只取决于源区的性质,还受部分熔融的物理条件控制,其次受增厚地壳的深熔作用制约。富黑云母、含蓝青石的花岗岩类形成于注入或底侵地壳岩石的位置;二云母花岗岩形成于因地壳剪切或逆冲而增厚的地壳中。分异程度和过铝度间的相互关系表明,在各种过铝质花岗岩类形成与演化过程中残余物的非混合作用和分离结晶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铝质 花岗岩类 岩石成因 结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地质灾害和风险评估——研究方法和模型在哥伦比亚麦德林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Mario Mejía-Navarro 冯玉勇 罗朝晖 地质科学译丛 1995年第3期72-79,共8页
在哥伦比亚麦德林市西北部市区,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地质灾害、脆弱性和风险进行了鉴定和评价。在灾害评价中考虑了七种因素:基岩和地表地质条件、构造地质条件、气候、地形、地貌单元及其形成作用、土地利用和水文条件。通过两个步... 在哥伦比亚麦德林市西北部市区,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地质灾害、脆弱性和风险进行了鉴定和评价。在灾害评价中考虑了七种因素:基岩和地表地质条件、构造地质条件、气候、地形、地貌单元及其形成作用、土地利用和水文条件。通过两个步骤对灾害进行评价:1.如因素图中应用的Boulean覆盖方法指出的那样,根据该因素的组成成分和灾害(如边坡破坏)之间的对应关系,把每一种因素细分为不同范畴等级(category ratings)(灾害程度最低为1,最高为10)。2.然后对每个因素进行主观分配权重,再把这个权重值乘以某个特定地点的该因素范畴等级。把这七种因素的(加权)值求和就得到了这个地点的综合等级。基于GIS的软件(GRASS)利用针对这些因素的算法,做出关于有滑坡、洪水和河岸侵蚀等灾害倾向地区的灾害分区图。在研究区的地质灾害确定后,我们对强度为“i”的某一(灾害)事件的各种因素的脆弱性进行评价。风险分区值通过灾害级别和人类及社会基本设施在某些灾害影响下的脆弱性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评估。这样就得到了从0级(很低)到5级(极高)关于滑坡、洪水和岸城侵蚀等灾害的风险值。将这些分析结果和设计要求相结合,为设计的需要我们把研究区划分为14个土地利用适宜性等级;其中确定7个级别适宜于人类定居;确定7个级别不适宜于建筑,最适宜于保留做公园和森林。利用这种方法做出的分类和地图对关心地质灾害的处理和缓解的城市规划者很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风险评估 GIS 自然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日本神西湖汞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R.L.Rohana Chandrajith 裴效松 地质科学译丛 1996年第2期37-40,85,共4页
日本西部岛根县的神西湖(Lake Jinzai)是一个半咸湖,这里没有都市和工业污染物的点源排放。为了查明其Hg污染程度,从湖心取了一条长3.6 m的岩心剖面,研究了其中的Hg和其它微量元素(Fe、Mn、Zn、Cu、Pb、Ni、Cr、Co)。由沉积物中^(137)C... 日本西部岛根县的神西湖(Lake Jinzai)是一个半咸湖,这里没有都市和工业污染物的点源排放。为了查明其Hg污染程度,从湖心取了一条长3.6 m的岩心剖面,研究了其中的Hg和其它微量元素(Fe、Mn、Zn、Cu、Pb、Ni、Cr、Co)。由沉积物中^(137)Cs放谢性确定了沉积速率。研究表明,沉积物中Fe、Cu浓度相对增加始于150 a前,而其它金属则始于本世纪初。Hg最高含量(303 ng/g)出现在岩心样50~55 cm高处,工业时代前的Hg浓度则见于岩心最下部。显然,重大Hg污染事件发生在50年代中叶至60年代。地球化学变量间相关性分析揭示,Hg与Fe氧化物、Fe水化物以及Fe硫化物(Fe相)包粒相关,Zn、Cu、Pb与Fe相相关,Cr、Co则与Mn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污染 人类活动 日本 神西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掘进中监测结果的解释 被引量:5
9
作者 P.Schubert 谢志华 地质科学译丛 1995年第3期92-96,共5页
本文首先叙述了隧道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和解释的主要方法;仅对运用测量技术获得的绝对变形数据进行了研究;就隧道的地质力学特性以及如何根据监测结果识别这种特性列举了几个典型例子。确定隧道变形的传统方法一直是借助带式伸缩计的收敛... 本文首先叙述了隧道变形监测数据处理和解释的主要方法;仅对运用测量技术获得的绝对变形数据进行了研究;就隧道的地质力学特性以及如何根据监测结果识别这种特性列举了几个典型例子。确定隧道变形的传统方法一直是借助带式伸缩计的收敛测量法。该法通常用顶板水准测量来补充。特殊断面还包括对衬砌中的应力测量、钻孔伸缩计、测量锚杆等。这些传统方法中的大多数都有明显缺点。比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掘进 变形监测 监测结果 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相分析、同位素地球化学及粘土矿物的证据识别西班牙马德里盆地中新统湖相单元中的湖平面变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A. Bellanca 杨香华 地质科学译丛 1993年第3期61-66,共6页
第三系马德里盆地中部埃斯基维亚斯地区出露的中新统湖相层序由两个主要的岩性地层单元组成,它们代表古湖泊体系的两个演化阶段.单元I由五种岩性相组成:(1)结核状碳酸盐岩和泥灰岩;(2)块状白云岩;(3)生物碎屑灰岩;(4)泥岩;(5)燧石.它们... 第三系马德里盆地中部埃斯基维亚斯地区出露的中新统湖相层序由两个主要的岩性地层单元组成,它们代表古湖泊体系的两个演化阶段.单元I由五种岩性相组成:(1)结核状碳酸盐岩和泥灰岩;(2)块状白云岩;(3)生物碎屑灰岩;(4)泥岩;(5)燧石.它们代表浅湖环境中沉积作用及早期成岩作用的特征.矿物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整个低水位时期包含两个主要阶段.初始阶段以非化学成因白云岩和三八面体蒙脱石的出现为标志.白云岩中高的δ^(18)O和δ^(13)C值(分别为+5.5‰和+2.9‰)指示强烈的蒸发条件.第二阶段以方解石、纤维状粘土矿物的出现和碳酸盐岩中一般较低的δ^(18)O(+1.5‰~-6.5‰)和δ^(13)C(-1‰~-9.8‰)值为特征,这反映了此阶段湖泊低水位时期湖水的淡化.单元Ⅱ包括七种岩性相:(1)砾石;(2)内碎屑泥岩;(3)纹层状泥灰岩;(4)块状泥岩;(5)硅藻泥灰岩;(6)纹层状生物碎屑灰岩;(7)植根扰动灰岩.砾岩和内碎屑泥岩与下伏单元I的沉积物呈侵蚀充填突变接触.结合碳酸盐岩中δ^(18)O(-0.7‰~-7.2‰)及δ^(13)C(-4.2‰~-8.6‰)同位素分析结果,我们论证了岩相组合是如何明确指示较深湖环境的.底部再沉积相表示湖侵的初期阶段.与单元I相反,单元Ⅱ主要为碎屑粘土矿物组合.这样,粘土矿物也支持了湖泊水体变淡的结论,并与古湖泊高水位期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中新世 湖相 相分析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三角洲及其识别 被引量:5
11
作者 W.Nemec R.J.Steel 姚光庆 地质科学译丛 1990年第1期40-47,57,共9页
本文回并认真讨论了扇三角洲最初的概念及其新近的变动。作为修改的定义,提出:扇三角洲是由冲积扇提供物质并沉积在活动扇与静止水体分界面处的、全部或大部分位于水下的沉积体。这里把扇三角洲看作是冲积扇实际上的三角洲,强调的是它... 本文回并认真讨论了扇三角洲最初的概念及其新近的变动。作为修改的定义,提出:扇三角洲是由冲积扇提供物质并沉积在活动扇与静止水体分界面处的、全部或大部分位于水下的沉积体。这里把扇三角洲看作是冲积扇实际上的三角洲,强调的是它所处的部位,即:水上与水下环境活动界面处。建议扇三角洲的概念应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冲积扇,包括“干扇”和“湿扇”,只要它们能动地与湖或湖接触。靠近高地及与构造陡坡伴生是扇三角洲常见和重要的标志,但不是决定性的,而成为扇三角洲概念中的一部分。相标志被认为是在岩石记录中识别扇三角洲的最有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识别 海洋 冲积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染物质影响下地下水化学成分变化的地球化学和生态学后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C.P.Kрайнов Г.Ю.Фойгт 王焰新 地质科学译丛 1992年第1期73-79,共7页
被污染地下水的地球化学分类表明,污染物质进入地下水后,导致其中形成一套严格限定的、可用Eh-pH指标表达的地球化学条件,并导致出现新的、前所未知的水文地球化学现象.后者表现为:新的地球化学类型水的形成,酸性和碱性水分布面积的增大... 被污染地下水的地球化学分类表明,污染物质进入地下水后,导致其中形成一套严格限定的、可用Eh-pH指标表达的地球化学条件,并导致出现新的、前所未知的水文地球化学现象.后者表现为:新的地球化学类型水的形成,酸性和碱性水分布面积的增大,水的氧化-还原电位的降低和逆向分带,以及水中化学元素迁移形式的改变.从水中已发现的一系列污染物质(首先是氮的化合物和有机物)看,水文地球化学体系已变为始终不平衡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化学成分 地球化学 生态学 污染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状态下溶解作用对不同成因岩石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В.И.Кузъкин 赵惠珍 地质科学译丛 1997年第2期61-64,共4页
在地下矿巷周围形成的人类活动带(即压力支撑带或低裂隙带)中,人类破坏作用尤为活跃。这是由于溶解作用使岩石强度降低的程度在负载状态下比无载状态下大几十倍造成的。
关键词 岩石强度 溶解作用 岩石成因 负载状态 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农业活动影响的地下水中异常高的硝酸盐污染 被引量:4
14
作者 JordiGuimerà 吴琍华 地质科学译丛 1998年第3期27-33,共7页
补给区有农田的含水层中硝酸盐浓度异常高,含水层的有限水外流和非完整井导致地下水的再循环。提出一个综合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描述源项——硝酸盐淋滤——的特征,并将源项与含水层的流体动力学特征相联系。该方法被应用于重污染含水... 补给区有农田的含水层中硝酸盐浓度异常高,含水层的有限水外流和非完整井导致地下水的再循环。提出一个综合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描述源项——硝酸盐淋滤——的特征,并将源项与含水层的流体动力学特征相联系。该方法被应用于重污染含水层的研究。结果表明,须将不利流体动力学条件与灌溉和施肥管理不善结合起来考虑,方可解释地下水中高达160mg/LNO_3-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农业活动 硝酸盐污染 水质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订后的丹麦1998~2003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计划 被引量:4
15
作者 Jens Stockmarr 郭华明 地质科学译丛 1998年第4期26-30,共5页
随着1988年水环境行动计划的产生、1989年水质法规的制定和对供水厂的监督,丹麦地下水水质监测也应运而生。1998~2003年最新版的地下水监测计划近于完成。讨论了监测背景、监测原则、1990~1995年的监测结果以及在1998~2003年要监测... 随着1988年水环境行动计划的产生、1989年水质法规的制定和对供水厂的监督,丹麦地下水水质监测也应运而生。1998~2003年最新版的地下水监测计划近于完成。讨论了监测背景、监测原则、1990~1995年的监测结果以及在1998~2003年要监测的要素。在监测计划中要分析的化学成分包括主要化学元素、无机微量元素和包括农药在内的有机微量污染物。农药的分析结果令人吃惊,新的农药监测计划比以往更全面。监测资料的内容由各县收集,并负责每年向丹麦和格林兰地调局(GEUS)报告一次,然后由 GEUS 按年度出版地下水现状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质监测 丹麦 监测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地震仪:仪器及其实验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AllenT.Chen 张德玲 地质科学译丛 1995年第1期75-78,共4页
最近,在台湾海洋大学(NTOU)建成了一套用于近海地震探测和天然地震监测的海底地震仪(OBS)。这台仪器在设计方面与最近改进的得克萨斯OBS是完全相同的。它由一个80C88微处理器控制。来自多达四个传感器通道的信号被数字化后并记录在一个... 最近,在台湾海洋大学(NTOU)建成了一套用于近海地震探测和天然地震监测的海底地震仪(OBS)。这台仪器在设计方面与最近改进的得克萨斯OBS是完全相同的。它由一个80C88微处理器控制。来自多达四个传感器通道的信号被数字化后并记录在一个盒式磁带或一个磁盘上。1991年在R/V海洋研究者Ⅰ号第277航次中,我们成功地进行了这台仪器的现场试验,并且它也被采用于后来的航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仪 海底地震仪 地震探测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勘探矿床中的经验和概念 被引量:3
17
作者 R.Woodall 徐林生 地质科学译丛 1995年第1期34-39,共6页
Norseman、Kambalda、Yeelirrie和Olympic坝矿床勘查的历史表明:经验勘查战略和概念勘查战略之间的界线模糊不清,两者常相互交织于成功勘查过程之中。当概念的和经验的证据相印证、理论与实际观察有力地证实是可信时,就有可能发现新的... Norseman、Kambalda、Yeelirrie和Olympic坝矿床勘查的历史表明:经验勘查战略和概念勘查战略之间的界线模糊不清,两者常相互交织于成功勘查过程之中。当概念的和经验的证据相印证、理论与实际观察有力地证实是可信时,就有可能发现新的矿床。Yeelirrie铀矿床和Olympic坝铜-铀-金矿床的发现也说明了勘查的不确定性以及如何采用充分恰当的概念模式指导正确的勘查方向,并发现未曾预料到的成矿类型。最终分析,勘查工作的实质不仅离不开经验依据,也离不开概念依据,同时取决于应用所取证据的见解和矿业经营者长期支持地质学家收集、评估证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勘探 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对砷的吸附 被引量:3
18
作者 R.J.Bowell 刁凤琴 地质科学译丛 1995年第2期52-58,共7页
测定了加钠Ashanti矿区土壤中天然铁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砷浓度,发现其变化范围为2~35600mg/kg。在pH值呈中性的富氧化粘土的土壤中以及尾矿的表面氧化部分,砷在这两相中的浓度最高,达35600mg/kg。在高酸性土壤或处于还原条件的地方,铁... 测定了加钠Ashanti矿区土壤中天然铁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砷浓度,发现其变化范围为2~35600mg/kg。在pH值呈中性的富氧化粘土的土壤中以及尾矿的表面氧化部分,砷在这两相中的浓度最高,达35600mg/kg。在高酸性土壤或处于还原条件的地方,铁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中砷的浓度较低(最高为433mg/kg)。还观测到富有机质土壤的矿物中这两个相的砷浓度更低。在所研究的样品中非晶质铁的氢氧化物中的砷含量比晶质铁氢氧化物和氧化物矿物中的砷含量高得多。为了研究pH值和土壤有机酸对砷的吸附作用的影响,我们测定了针铁矿、赤铁矿、纤铁矿中吸附态As(Ⅴ)、As(Ⅲ)、一甲基砷酸(MMAA)、二甲基砷酸(DMAA)的浓度。pH值小于7时,吸附能力依次为As(Ⅴ)>DMAA=MMAA>As(Ⅲ),而pH值大于7时依次为As(Ⅴ)>As(Ⅲ)>MMAA=DMAA。矿物吸附砷的能力依次为针铁矿>纤铁矿>赤铁矿。对所有铁矿物而言,富里酸含量增加,其对砷的吸附能力就减少。因此,尽管pH值为4~8时发生较大的吸附作用,但pH值的降低和富里酸浓度的增加都可以加快砷的淋滤。根据野外观察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对砷的吸附似乎受Eh、pH值和其它如有机酸等潜在吸附剂存在的控制。这对尾矿堆中砷的处理很重要,那里通常处于还原条件下,使得As(Ⅲ)稳定,取代了As(Ⅴ),这导致砷的低吸附、高淋滤。此外,在富有机质土壤中,有机酸与砷化学种在矿物表面相互争夺成键位置也可能导致砷滞留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氧化物 氢氧化物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海裂谷带中的热液-沉积成矿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Г.Ю.Бутузова 张立生 地质科学译丛 1994年第2期1-7,共7页
借助综合性矿物学方法查明和描述了含矿物质的矿物共生组合,从中划分出了各种泉华矿物及与之伴生的副矿物,并查明了主要矿物相的晶体化学特点。
关键词 红海 裂谷带 热液 沉积 成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射地震和电阻率法在喜马拉雅山麓丘陵地带滑坡灾害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B.M.Rame Gowda 师学明 地质科学译丛 1998年第4期58-60,共3页
滑坡是一种较大的自然灾害。地球物理方法可在山麓丘陵地带取得有关滑坡体的重要信息,并能对滑坡体的规模及成因作出有效的评价。讨论折射地震法和垂向电测深法在喜马拉雅山麓某地的应用效果,并对该地的滑坡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该项研... 滑坡是一种较大的自然灾害。地球物理方法可在山麓丘陵地带取得有关滑坡体的重要信息,并能对滑坡体的规模及成因作出有效的评价。讨论折射地震法和垂向电测深法在喜马拉雅山麓某地的应用效果,并对该地的滑坡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该项研究成果对滑坡地带附近的水电站大坝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射地震法 电阻率法 滑坡 电测深 灾害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