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中国医药指南
安徽农业科学
中华护理杂志
经济研究
共找到
1,243
篇文章
<
1
2
…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也谈毕达哥拉斯哲学的性质问题
1
作者
喻承久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年第2期120-121,共2页
林树德同志在《华中师院学报》(哲社版)1984年第3期上发表《关于毕达哥拉斯哲学的性质问题》一文,认为这一哲学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或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都把这一问题的复杂性,简单化、片面化了”,他主张这一哲学“是萌芽的科...
林树德同志在《华中师院学报》(哲社版)1984年第3期上发表《关于毕达哥拉斯哲学的性质问题》一文,认为这一哲学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或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都把这一问题的复杂性,简单化、片面化了”,他主张这一哲学“是萌芽的科学思维和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因素同原始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倾向的一种奇特的结合。”对此,我持不同看法。首先,我认为,对一种哲学的评价是否简单化、片面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达哥拉斯
唯物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
片面化
形而上学
古希腊哲学
性质
简单化
科学思维
阿那克西曼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法——刘守华《民间故事比较研究》一书序言
被引量:
1
2
作者
贾芝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年第3期67-71,共5页
近年来,在我国比较文学愈来愈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五四”时代,首先是在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上发表了关于儿歌的比较研究。也有人将中国和日本的民间故事如《狼外婆》进行比较研究,但后来就渐渐沉寂了。在学术界也没有广泛地兴起和应...
近年来,在我国比较文学愈来愈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五四”时代,首先是在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上发表了关于儿歌的比较研究。也有人将中国和日本的民间故事如《狼外婆》进行比较研究,但后来就渐渐沉寂了。在学术界也没有广泛地兴起和应用这种方法。近两年,北京大学及上海,相继成立了比较文学研究会,提倡比较文学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出版了书刊。比较文学已成为热门学科了。尽管比较文学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对于它的研究目的、范围和功能,世界各国其说不一,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但是,我以为对于民间文学来说,比较的方法是一个很有益处,甚至很有必要的方法。当然,它还有不尽完善的地方,我们还需要努力探索,珍视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比较研究法
民间故事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
刘守华
故事类型索引
思想内容
热门学科
作家文学
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不”字独说
被引量:
16
3
作者
邢福义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年第3期124-133,共10页
0.1 所谓“不”字独说,是指“不”字和“不”字的迭用形式单独使用,不跟别的语言成分发生结构上的关系。若有上下文,前后也有明显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某种标点符号隔开。0.2 能独说的副词数目有限,而且一般使用频率不高,用法也不复杂。...
0.1 所谓“不”字独说,是指“不”字和“不”字的迭用形式单独使用,不跟别的语言成分发生结构上的关系。若有上下文,前后也有明显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某种标点符号隔开。0.2 能独说的副词数目有限,而且一般使用频率不高,用法也不复杂。但“不”字情况不同。据我们观察,“不”字独说的现象相当活跃。0.3 “不”字独说有两种作用:一是简明否定,二是修订引进。本文分别讨论这两种作用,并说明相关的一些问题。0.4 为了避免引例过长,有的地方不得不借助于省略号。但原文有的本身也有省略号。为了避免混淆,原文的省略号一律用三点(…),笔者所用的省略号一律用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订
上下文
否定作用
引进
否定句
省略号
说话人
标点符号
修辞效果
语音停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育本质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11
4
作者
李道仁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年第6期105-110,共6页
德育的本质问题,在教育理论界有不少争论,至今对德育的基本概念,德育的本质,德育的基本规律,没有统一的认识,反映我国德育理论研究的薄弱。现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管见。
关键词
德育概念
德育过程
受教育者
本质问题
思想基础
矛盾运动
德育本质
道德教育
基本规律
德育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豫方言中的颤音
被引量:
9
5
作者
李宇明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年第5期121-125,共5页
§1 1.1 湖北省中北部和河南省南部,各存在一个具有顫音(有人叫“滚音”)的方言区。两区仅被湖北省的随县隔开而未能连成一片。 1.2 湖北颤音区(以下简称“鄂颤区”),主要分布在汉江中游和神农架北部地区,北起光化县,南到当阳、江...
§1 1.1 湖北省中北部和河南省南部,各存在一个具有顫音(有人叫“滚音”)的方言区。两区仅被湖北省的随县隔开而未能连成一片。 1.2 湖北颤音区(以下简称“鄂颤区”),主要分布在汉江中游和神农架北部地区,北起光化县,南到当阳、江陵一带,东至钟祥、京山一带,西及竹山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颤音
豫方言
普通话
发音部位
公社
钟祥县
湖北省
方言区
大队
北部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哈代的“悲观主义”问题探索
被引量:
9
6
作者
聂珍钊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年第2期70-77,共8页
在英国文学史上,一个忧郁的形象耸立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的交界线上,他就是被卢那察尔斯基称为“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和“十分独特的现实主义者”哈代。托玛斯·哈代是十九世纪后半期以狄更斯和萨克雷为代表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
在英国文学史上,一个忧郁的形象耸立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的交界线上,他就是被卢那察尔斯基称为“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和“十分独特的现实主义者”哈代。托玛斯·哈代是十九世纪后半期以狄更斯和萨克雷为代表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传统的杰出继承人.他敏锐而深刻地观察了他所处的那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和时代,描写了资产阶级地主英国的旧经济和旧道德的崩溃,撕破了维多利亚王朝外表体面繁荣的乐观面纱,揭露了资本主义毁灭农民的罪恶.哈代的作品具有一种历史文件的性质,它记录了英国南部残存的宗法制家长统治的农村毁灭的整过过程,也就是说,哈代以艺术的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代
悲观主义
资本主义
悲剧小说
意志
问题探索
资产阶级
苔丝
毁灭
命运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们”在现代汉语人称代词中的类化作用
被引量:
8
7
作者
李宇明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年第1期122-126,共5页
单音人称代词加“们”表复数,是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系统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是“们”的类化作用的结果。“们”是复数的语法标志。这个单音代词是一个词汇形式,它可以是表单数的,也可以是表复数的,还可以是单复数混表的。下面就...
单音人称代词加“们”表复数,是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系统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是“们”的类化作用的结果。“们”是复数的语法标志。这个单音代词是一个词汇形式,它可以是表单数的,也可以是表复数的,还可以是单复数混表的。下面就从这三方面来看“们”的类化作用。一、单音代词是表单数的“我、你、他(她)”都是表单数的单音人称代词,都可以加“们”构成“我们、你们、他们(她们)”等复数形式。这说明,只要有某一单数形式存在,就可以在其后加“们”,以构成与之相应的复数形式。按照这一规律,第二人称单数的尊称“您”,也应该有复数的尊称“您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代词
现代汉语
类化作用
单复数
复数形式
词汇形式
表单
第二人称
语法标志
代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维诗中的色彩
被引量:
8
8
作者
余庆安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年第3期27-31,共5页
在唐代诗坛上,王维是以擅长描写自然景色驰名的,作诗绘画都是行家的苏轼,看出了王维诗歌成就的奥妙所在,下了一段精彩的评语:“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段经常被后人引用的话,的确是很准确地概括了王维诗歌创作...
在唐代诗坛上,王维是以擅长描写自然景色驰名的,作诗绘画都是行家的苏轼,看出了王维诗歌成就的奥妙所在,下了一段精彩的评语:“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段经常被后人引用的话,的确是很准确地概括了王维诗歌创作的主要特色。“名工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诗画全能的王维,用他那“在泉为珠,着壁成绘”的语言,在我们眼前描绘出了一幅幅优美的自然风景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运用
王维诗
诗歌创作
自然景色
主要特色
客观对象
情感
艺术效果
自然界
诗歌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被引量:
13
9
作者
王忠祥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年第4期135-141,148,共8页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和诗人。他讴歌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却又不掩饰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罪恶;他确实不愧为“时代的灵魂”,而且“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①。他的悲剧、喜剧...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和诗人。他讴歌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却又不掩饰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罪恶;他确实不愧为“时代的灵魂”,而且“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①。他的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和诗歌,在世界文学交响乐中有其特殊的音色,富有强大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洛克
安东尼奥
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
人文主义思想
悲喜剧
犹太人
剧作家
资产阶级
巴萨尼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本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认识
被引量:
7
10
作者
李子林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年第1期76-86,共11页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最首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因此,能否认识帝国主义,提出正确的反帝纲领,便成为决定革命成败的关键。在本世纪初年,资产阶级革命派曾经对帝国主义有过不少的论述,并基于这些认识,提出了...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最首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因此,能否认识帝国主义,提出正确的反帝纲领,便成为决定革命成败的关键。在本世纪初年,资产阶级革命派曾经对帝国主义有过不少的论述,并基于这些认识,提出了民族主义纲领。他们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及其在民族主义纲领上的反映,多年以来,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他们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达到什么程度?到底有无反帝思想?是否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纲领?怎样看待他们未能直接反帝的局限?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加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国主义列强
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族主义
认识
中国人民
反帝思想
清政府
帝国主义侵略
民族民主革命
纲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句问题论说
被引量:
6
11
作者
华萍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年第1期37-51,共15页
本文按顺序讨论下列问题:单句和复句的对立;关系词语;复句的分类系统。最后,在“余论”中讨论一下复句和逻辑的关系问题。一、单句和复句的对立 1.1 单复句对立的决定因素是分句。复句是包含两个或几个分句的句子。复句可以分解为两个...
本文按顺序讨论下列问题:单句和复句的对立;关系词语;复句的分类系统。最后,在“余论”中讨论一下复句和逻辑的关系问题。一、单句和复句的对立 1.1 单复句对立的决定因素是分句。复句是包含两个或几个分句的句子。复句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几个分句,单句不能。这就是说,复句的直接组成部分是分句,而单句的直接组成部分只能是句子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折复句
关系词语
分类系统
句式
单句
偏正复句
递进关系
因果关系
转折关系
基本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木的祭祀与木的崇拜
被引量:
6
12
作者
石声淮
傅道彬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年第4期88-95,共8页
在原始世界里,巫术是“童年”的人类最喜爱的一种“游戏”。祭祀是巫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所有的祭祀按其内容均可区别为祈求和报答两类。祈求施之于既始,报答用之于既成。前者表示对神的恳求和期望,后者表示对神的感谢和赞扬。《白虎通》...
在原始世界里,巫术是“童年”的人类最喜爱的一种“游戏”。祭祀是巫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所有的祭祀按其内容均可区别为祈求和报答两类。祈求施之于既始,报答用之于既成。前者表示对神的恳求和期望,后者表示对神的感谢和赞扬。《白虎通》云:“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也”。求福的祭祀是祈求,报功的祭祀是报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
人类学家
崇拜
左传
五行
原始人类
共工氏
句芒
后土
重要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陶行知与杜威在教育思想上的联系和区别
被引量:
6
13
作者
董宝良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年第6期95-104,共10页
关于陶行知与杜威在教育思想上的联系和区别问题,是关系到能否全面正确地评价陶行知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解放以来教育界一直有争论,似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解放初期,曾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看作是美国约翰·杜威(John D...
关于陶行知与杜威在教育思想上的联系和区别问题,是关系到能否全面正确地评价陶行知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解放以来教育界一直有争论,似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解放初期,曾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看作是美国约翰·杜威(John Dewey)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翻版”,以致批判杜威时株连了陶行知。就是在“文革”以后,也还有文章说:“‘生活教育’思想,实际上是‘实用主义’思想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实际运用。”直到现在,也仍然有人认为,陶行知在政治上是民主革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思想
杜威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论
实用主义
发展变化
民主革命
育才学校
传统教育
政治思想
教育即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荆尸”新探
被引量:
5
14
作者
张君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年第5期41-47,共7页
“荆尸”,是春秋时期楚国特有的一个名事之词,它始见于《左传》庄公四年:“春,王正月,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复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晋随武子称楚庄王“荆尸而举”。杜注前条云:“尸,陈也,荆亦楚也,更为楚陈兵之法。”孔颖...
“荆尸”,是春秋时期楚国特有的一个名事之词,它始见于《左传》庄公四年:“春,王正月,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复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晋随武子称楚庄王“荆尸而举”。杜注前条云:“尸,陈也,荆亦楚也,更为楚陈兵之法。”孔颖达疏曰:“楚本小国,地狭民少,虽时复出师,未自为法式。今始言荆尸,则武王初为此楚国陈兵之法,名曰荆尸,使后人用之。宣十二年传称‘荆尸而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武王
楚国
楚庄王
新探
孔颖达
楚人
地域关系
祖先崇拜
春秋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左传》的写人艺术
被引量:
5
15
作者
何新文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年第6期86-93,共8页
《左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写人为中心的历史文学著作。《左传》作者不仅在无可效法的条件下,再现了许多历史人物各不相同的性格特征,使“其性情心术,声音笑貌,千载如生”;而且在通过刻划人物形象反映历史的创造性实践中,创造了一...
《左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写人为中心的历史文学著作。《左传》作者不仅在无可效法的条件下,再现了许多历史人物各不相同的性格特征,使“其性情心术,声音笑貌,千载如生”;而且在通过刻划人物形象反映历史的创造性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成功的写人艺术,充分表现了他的艺术才能。《左传》是以尚实的史笔和形象化描绘的文笔相结合而进行写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写人艺术
性格特征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细节描写
作者
古典文学艺术
性格特点
十七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同根字看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
被引量:
5
16
作者
周光庆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年第5期110-117,共8页
黄季刚曾指出:“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这是对中国传统语文学的总结,也是对开创新的语言文字之学的启示。千百年来,为探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学者试...
黄季刚曾指出:“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这是对中国传统语文学的总结,也是对开创新的语言文字之学的启示。千百年来,为探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学者试用过很多手段,阐述过很多法式;从乾嘉年间的段王,到清末民初的章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文字
同源词
同根
说文解字
根源
汉字系统
解释语言
段注
段玉裁
上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论希腊古代文化的发展
被引量:
5
17
作者
罗静兰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年第6期80-85,共6页
公元前两千年到两百年的希腊文化,是古代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常人们都说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这是代...
公元前两千年到两百年的希腊文化,是古代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常人们都说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这是代表西方学者的传统看法,它不可避免的与资产阶级“欧洲中心论”的偏见夹杂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化
希腊人
古希腊
希腊文化
民主政治
苏格拉底
柏拉图
工商业奴隶主
希罗多德
公元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辛亥革命与移风易俗
被引量:
8
18
作者
严昌洪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年第5期61-69,共9页
辛亥革命时期,意识形态领域里展开了一場广泛的斗争,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移风易俗,作为这場斗争的一个侧面,这股潮流的一条支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我们今天甚至仍可感觉出来。移风易俗与政治革命、经济建设关系密切,回...
辛亥革命时期,意识形态领域里展开了一場广泛的斗争,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移风易俗,作为这場斗争的一个侧面,这股潮流的一条支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我们今天甚至仍可感觉出来。移风易俗与政治革命、经济建设关系密切,回顾和介绍辛亥革命时期这方面的情况,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移风易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无借鉴之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派
封建习俗
风俗习惯
政治革命
思想解放
孙中山
宗教迷信
经验教训
民族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冥(力女)
被引量:
5
19
作者
杨潜斋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年第3期109-110,共2页
卜辞有“(?)”字,余释为冥。有“(?)”字,余谓《说文·丸部》有(?)字,即“(?)”之讹。卜辞言冥、言(?),恒连文而不单见,其上文必言妇某。其首见于经典中者,字作黾勉。《诗·邶风·谷风》:“黾勉同心”;又“黾勉求之”;《小...
卜辞有“(?)”字,余释为冥。有“(?)”字,余谓《说文·丸部》有(?)字,即“(?)”之讹。卜辞言冥、言(?),恒连文而不单见,其上文必言妇某。其首见于经典中者,字作黾勉。《诗·邶风·谷风》:“黾勉同心”;又“黾勉求之”;《小雅·十月》:“黾勉从事”;《云汉》:“勉黾畏去”。在《诗》三百篇中凡四见,而毛《传》郑《笺》俱匮确释。而黾勉语转字变为(?)俛:《文选·陆士衡文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卜辞
说文
分娩
方言
同心
小雅
颜师古
子部
用力
语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曼君《论沙汀的现实主义创作》序
被引量:
5
20
作者
王瑶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年第3期1-3,共3页
我们经常说的“五四”革命文艺传统,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由鲁迅所奠定并向着社会主义文学方向发展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许多现代文学史上有卓越贡献的作家都以他们的创作成果来丰富和深化了这一传统,因而积累了许多实践的经验,表明了...
我们经常说的“五四”革命文艺传统,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由鲁迅所奠定并向着社会主义文学方向发展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许多现代文学史上有卓越贡献的作家都以他们的创作成果来丰富和深化了这一传统,因而积累了许多实践的经验,表明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体现了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主义创作
沙汀
卓越贡献
现实主义特色
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
作家
重要内容
文艺传统
鲁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谈毕达哥拉斯哲学的性质问题
1
作者
喻承久
机构
空军雷达学院政治教研室
出处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年第2期120-121,共2页
文摘
林树德同志在《华中师院学报》(哲社版)1984年第3期上发表《关于毕达哥拉斯哲学的性质问题》一文,认为这一哲学是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或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都把这一问题的复杂性,简单化、片面化了”,他主张这一哲学“是萌芽的科学思维和朴素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因素同原始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倾向的一种奇特的结合。”对此,我持不同看法。首先,我认为,对一种哲学的评价是否简单化、片面化。
关键词
毕达哥拉斯
唯物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
片面化
形而上学
古希腊哲学
性质
简单化
科学思维
阿那克西曼德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法——刘守华《民间故事比较研究》一书序言
被引量:
1
2
作者
贾芝
机构
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
出处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年第3期67-71,共5页
文摘
近年来,在我国比较文学愈来愈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五四”时代,首先是在北京大学《歌谣》周刊上发表了关于儿歌的比较研究。也有人将中国和日本的民间故事如《狼外婆》进行比较研究,但后来就渐渐沉寂了。在学术界也没有广泛地兴起和应用这种方法。近两年,北京大学及上海,相继成立了比较文学研究会,提倡比较文学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出版了书刊。比较文学已成为热门学科了。尽管比较文学作为文学研究的一种方法,对于它的研究目的、范围和功能,世界各国其说不一,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但是,我以为对于民间文学来说,比较的方法是一个很有益处,甚至很有必要的方法。当然,它还有不尽完善的地方,我们还需要努力探索,珍视实践经验。
关键词
民间文学
比较研究法
民间故事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
刘守华
故事类型索引
思想内容
热门学科
作家文学
北京大学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不”字独说
被引量:
16
3
作者
邢福义
出处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年第3期124-133,共10页
文摘
0.1 所谓“不”字独说,是指“不”字和“不”字的迭用形式单独使用,不跟别的语言成分发生结构上的关系。若有上下文,前后也有明显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某种标点符号隔开。0.2 能独说的副词数目有限,而且一般使用频率不高,用法也不复杂。但“不”字情况不同。据我们观察,“不”字独说的现象相当活跃。0.3 “不”字独说有两种作用:一是简明否定,二是修订引进。本文分别讨论这两种作用,并说明相关的一些问题。0.4 为了避免引例过长,有的地方不得不借助于省略号。但原文有的本身也有省略号。为了避免混淆,原文的省略号一律用三点(…),笔者所用的省略号一律用六点(……)。
关键词
修订
上下文
否定作用
引进
否定句
省略号
说话人
标点符号
修辞效果
语音停顿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育本质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
11
4
作者
李道仁
出处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年第6期105-110,共6页
文摘
德育的本质问题,在教育理论界有不少争论,至今对德育的基本概念,德育的本质,德育的基本规律,没有统一的认识,反映我国德育理论研究的薄弱。现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管见。
关键词
德育概念
德育过程
受教育者
本质问题
思想基础
矛盾运动
德育本质
道德教育
基本规律
德育理论研究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豫方言中的颤音
被引量:
9
5
作者
李宇明
出处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年第5期121-125,共5页
文摘
§1 1.1 湖北省中北部和河南省南部,各存在一个具有顫音(有人叫“滚音”)的方言区。两区仅被湖北省的随县隔开而未能连成一片。 1.2 湖北颤音区(以下简称“鄂颤区”),主要分布在汉江中游和神农架北部地区,北起光化县,南到当阳、江陵一带,东至钟祥、京山一带,西及竹山县。
关键词
颤音
豫方言
普通话
发音部位
公社
钟祥县
湖北省
方言区
大队
北部地区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哈代的“悲观主义”问题探索
被引量:
9
6
作者
聂珍钊
出处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年第2期70-77,共8页
文摘
在英国文学史上,一个忧郁的形象耸立在维多利亚时代和新时代的交界线上,他就是被卢那察尔斯基称为“悲戚而刚毅的艺术家”和“十分独特的现实主义者”哈代。托玛斯·哈代是十九世纪后半期以狄更斯和萨克雷为代表的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传统的杰出继承人.他敏锐而深刻地观察了他所处的那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社会和时代,描写了资产阶级地主英国的旧经济和旧道德的崩溃,撕破了维多利亚王朝外表体面繁荣的乐观面纱,揭露了资本主义毁灭农民的罪恶.哈代的作品具有一种历史文件的性质,它记录了英国南部残存的宗法制家长统治的农村毁灭的整过过程,也就是说,哈代以艺术的形式。
关键词
哈代
悲观主义
资本主义
悲剧小说
意志
问题探索
资产阶级
苔丝
毁灭
命运观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们”在现代汉语人称代词中的类化作用
被引量:
8
7
作者
李宇明
出处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年第1期122-126,共5页
文摘
单音人称代词加“们”表复数,是现代汉语人称代词系统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的形成,是“们”的类化作用的结果。“们”是复数的语法标志。这个单音代词是一个词汇形式,它可以是表单数的,也可以是表复数的,还可以是单复数混表的。下面就从这三方面来看“们”的类化作用。一、单音代词是表单数的“我、你、他(她)”都是表单数的单音人称代词,都可以加“们”构成“我们、你们、他们(她们)”等复数形式。这说明,只要有某一单数形式存在,就可以在其后加“们”,以构成与之相应的复数形式。按照这一规律,第二人称单数的尊称“您”,也应该有复数的尊称“您们”。
关键词
人称代词
现代汉语
类化作用
单复数
复数形式
词汇形式
表单
第二人称
语法标志
代词系统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维诗中的色彩
被引量:
8
8
作者
余庆安
出处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年第3期27-31,共5页
文摘
在唐代诗坛上,王维是以擅长描写自然景色驰名的,作诗绘画都是行家的苏轼,看出了王维诗歌成就的奥妙所在,下了一段精彩的评语:“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段经常被后人引用的话,的确是很准确地概括了王维诗歌创作的主要特色。“名工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诗画全能的王维,用他那“在泉为珠,着壁成绘”的语言,在我们眼前描绘出了一幅幅优美的自然风景画。
关键词
色彩运用
王维诗
诗歌创作
自然景色
主要特色
客观对象
情感
艺术效果
自然界
诗歌成就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被引量:
13
9
作者
王忠祥
出处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年第4期135-141,148,共8页
文摘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天才”和诗人。他讴歌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却又不掩饰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罪恶;他确实不愧为“时代的灵魂”,而且“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①。他的悲剧、喜剧、历史剧、传奇剧和诗歌,在世界文学交响乐中有其特殊的音色,富有强大的魅力。
关键词
夏洛克
安东尼奥
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
人文主义思想
悲喜剧
犹太人
剧作家
资产阶级
巴萨尼奥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本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认识
被引量:
7
10
作者
李子林
出处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年第1期76-86,共11页
文摘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最首要的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因此,能否认识帝国主义,提出正确的反帝纲领,便成为决定革命成败的关键。在本世纪初年,资产阶级革命派曾经对帝国主义有过不少的论述,并基于这些认识,提出了民族主义纲领。他们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及其在民族主义纲领上的反映,多年以来,没有进行深入研究。他们对帝国主义的认识达到什么程度?到底有无反帝思想?是否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纲领?怎样看待他们未能直接反帝的局限?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加以探讨。
关键词
帝国主义列强
资产阶级革命派
民族主义
认识
中国人民
反帝思想
清政府
帝国主义侵略
民族民主革命
纲领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句问题论说
被引量:
6
11
作者
华萍
出处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年第1期37-51,共15页
文摘
本文按顺序讨论下列问题:单句和复句的对立;关系词语;复句的分类系统。最后,在“余论”中讨论一下复句和逻辑的关系问题。一、单句和复句的对立 1.1 单复句对立的决定因素是分句。复句是包含两个或几个分句的句子。复句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几个分句,单句不能。这就是说,复句的直接组成部分是分句,而单句的直接组成部分只能是句子成分。
关键词
转折复句
关系词语
分类系统
句式
单句
偏正复句
递进关系
因果关系
转折关系
基本关系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木的祭祀与木的崇拜
被引量:
6
12
作者
石声淮
傅道彬
出处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年第4期88-95,共8页
文摘
在原始世界里,巫术是“童年”的人类最喜爱的一种“游戏”。祭祀是巫术的重要内容之一。所有的祭祀按其内容均可区别为祈求和报答两类。祈求施之于既始,报答用之于既成。前者表示对神的恳求和期望,后者表示对神的感谢和赞扬。《白虎通》云:“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也”。求福的祭祀是祈求,报功的祭祀是报答。
关键词
祭祀
人类学家
崇拜
左传
五行
原始人类
共工氏
句芒
后土
重要内容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陶行知与杜威在教育思想上的联系和区别
被引量:
6
13
作者
董宝良
出处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年第6期95-104,共10页
文摘
关于陶行知与杜威在教育思想上的联系和区别问题,是关系到能否全面正确地评价陶行知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对于这个问题,解放以来教育界一直有争论,似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解放初期,曾把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看作是美国约翰·杜威(John Dewey)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翻版”,以致批判杜威时株连了陶行知。就是在“文革”以后,也还有文章说:“‘生活教育’思想,实际上是‘实用主义’思想在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实际运用。”直到现在,也仍然有人认为,陶行知在政治上是民主革命家。
关键词
陶行知教育思想
杜威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论
实用主义
发展变化
民主革命
育才学校
传统教育
政治思想
教育即生活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荆尸”新探
被引量:
5
14
作者
张君
出处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年第5期41-47,共7页
文摘
“荆尸”,是春秋时期楚国特有的一个名事之词,它始见于《左传》庄公四年:“春,王正月,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伐随。”复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晋随武子称楚庄王“荆尸而举”。杜注前条云:“尸,陈也,荆亦楚也,更为楚陈兵之法。”孔颖达疏曰:“楚本小国,地狭民少,虽时复出师,未自为法式。今始言荆尸,则武王初为此楚国陈兵之法,名曰荆尸,使后人用之。宣十二年传称‘荆尸而举’。
关键词
左传
武王
楚国
楚庄王
新探
孔颖达
楚人
地域关系
祖先崇拜
春秋时期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左传》的写人艺术
被引量:
5
15
作者
何新文
出处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年第6期86-93,共8页
文摘
《左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写人为中心的历史文学著作。《左传》作者不仅在无可效法的条件下,再现了许多历史人物各不相同的性格特征,使“其性情心术,声音笑貌,千载如生”;而且在通过刻划人物形象反映历史的创造性实践中,创造了一系列成功的写人艺术,充分表现了他的艺术才能。《左传》是以尚实的史笔和形象化描绘的文笔相结合而进行写作的。
关键词
左传
写人艺术
性格特征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细节描写
作者
古典文学艺术
性格特点
十七年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同根字看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
被引量:
5
16
作者
周光庆
出处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年第5期110-117,共8页
文摘
黄季刚曾指出:“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这是对中国传统语文学的总结,也是对开创新的语言文字之学的启示。千百年来,为探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学者试用过很多手段,阐述过很多法式;从乾嘉年间的段王,到清末民初的章黄。
关键词
语言文字
同源词
同根
说文解字
根源
汉字系统
解释语言
段注
段玉裁
上古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论希腊古代文化的发展
被引量:
5
17
作者
罗静兰
出处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年第6期80-85,共6页
文摘
公元前两千年到两百年的希腊文化,是古代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常人们都说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这是代表西方学者的传统看法,它不可避免的与资产阶级“欧洲中心论”的偏见夹杂在一起。
关键词
古代文化
希腊人
古希腊
希腊文化
民主政治
苏格拉底
柏拉图
工商业奴隶主
希罗多德
公元前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辛亥革命与移风易俗
被引量:
8
18
作者
严昌洪
出处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年第5期61-69,共9页
文摘
辛亥革命时期,意识形态领域里展开了一場广泛的斗争,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移风易俗,作为这場斗争的一个侧面,这股潮流的一条支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我们今天甚至仍可感觉出来。移风易俗与政治革命、经济建设关系密切,回顾和介绍辛亥革命时期这方面的情况,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移风易俗,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无借鉴之益。
关键词
辛亥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派
封建习俗
风俗习惯
政治革命
思想解放
孙中山
宗教迷信
经验教训
民族主义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冥(力女)
被引量:
5
19
作者
杨潜斋
出处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年第3期109-110,共2页
文摘
卜辞有“(?)”字,余释为冥。有“(?)”字,余谓《说文·丸部》有(?)字,即“(?)”之讹。卜辞言冥、言(?),恒连文而不单见,其上文必言妇某。其首见于经典中者,字作黾勉。《诗·邶风·谷风》:“黾勉同心”;又“黾勉求之”;《小雅·十月》:“黾勉从事”;《云汉》:“勉黾畏去”。在《诗》三百篇中凡四见,而毛《传》郑《笺》俱匮确释。而黾勉语转字变为(?)俛:《文选·陆士衡文赋》:
关键词
卜辞
说文
分娩
方言
同心
小雅
颜师古
子部
用力
语转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曼君《论沙汀的现实主义创作》序
被引量:
5
20
作者
王瑶
出处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年第3期1-3,共3页
文摘
我们经常说的“五四”革命文艺传统,它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由鲁迅所奠定并向着社会主义文学方向发展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许多现代文学史上有卓越贡献的作家都以他们的创作成果来丰富和深化了这一传统,因而积累了许多实践的经验,表明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体现了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规律。
关键词
现实主义创作
沙汀
卓越贡献
现实主义特色
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
作家
重要内容
文艺传统
鲁迅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也谈毕达哥拉斯哲学的性质问题
喻承久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关于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法——刘守华《民间故事比较研究》一书序言
贾芝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不”字独说
邢福义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德育本质问题的探讨
李道仁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鄂豫方言中的颤音
李宇明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哈代的“悲观主义”问题探索
聂珍钊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论“们”在现代汉语人称代词中的类化作用
李宇明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王维诗中的色彩
余庆安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王忠祥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3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试论本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认识
李子林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复句问题论说
华萍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木的祭祀与木的崇拜
石声淮
傅道彬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试论陶行知与杜威在教育思想上的联系和区别
董宝良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荆尸”新探
张君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左传》的写人艺术
何新文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从同根字看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
周光庆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略论希腊古代文化的发展
罗静兰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辛亥革命与移风易俗
严昌洪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释冥(力女)
杨潜斋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黄曼君《论沙汀的现实主义创作》序
王瑶
《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6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