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6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对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代偿期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世东 赵进喜 +22 位作者 吕仁和 孟庆刚 张丽芬 白云静 李靖 牟新 黄学民 杨洪涛 马建伟 亓鲁光 杨君 肖永华 黄允瑜 戴京璋 朱章志 冯兴中 程益春 丁学屏 于秀辰 宋美铃 姜淼 曹钋 徐丽梅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7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寻求能够改善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将161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辨证组(A组)54例、氯沙坦组(B组)55例、中医辨证结合氯沙坦组(C组)52例。A组分别予止消通脉宁颗粒剂、止消... 目的寻求能够改善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生存质量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将161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中医辨证组(A组)54例、氯沙坦组(B组)55例、中医辨证结合氯沙坦组(C组)52例。A组分别予止消通脉宁颗粒剂、止消温肾宁颗粒剂、止消保肾宁颗粒剂及西药安慰剂;B组予氯沙坦及不同的中药安慰剂;C组予中医辨证治疗结合氯沙坦治疗。观察3组治疗对患者肾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在降低肾功能指标方面A组优于B组,C组居中;3组治疗均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结论建立在西医学降糖、降压基础治疗上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案能够较好地改善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并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慢性肾功能不全 中医药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电针内关、建里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芳 曹铁军 +1 位作者 曹锐 李宝岩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8年第2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建里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轻中度抑郁症患者46例,以内关、建里为主穴进行电针治疗。结果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达88.1%。结论电针内关、建里... 目的观察电针内关、建里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轻中度抑郁症患者46例,以内关、建里为主穴进行电针治疗。结果治疗前后自身对照,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达88.1%。结论电针内关、建里治疗抑郁症有一定疗效且比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电针 古方穴对 内关 建里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原文传递
肝纤维化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志钢 杨晋翔 +4 位作者 张伟 王再谟 陈光友 谢春光 段渠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9年第4期43-46,共4页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损伤共有的做出应答反应的结果,其中心环节是组织损伤后进行修复反应时细胞外基质合成、降解与沉积的不平衡。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重要的病理特征,进一步发展则可引起肝小叶改建,假小叶和结节形成,...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损伤共有的做出应答反应的结果,其中心环节是组织损伤后进行修复反应时细胞外基质合成、降解与沉积的不平衡。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重要的病理特征,进一步发展则可引起肝小叶改建,假小叶和结节形成,进入肝硬化阶段,甚至发生恶性转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有了更深的认识,明确提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有可能逆转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评价 肝纤维化
原文传递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志刚 邹忆怀 +10 位作者 刘岑 郑雅文 东贵荣 王顺 戴铁成 李秀琴 邓振明 隆呈祥 韩晓军 范吉平 王俊显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5年第2期5-8,共4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用发病2周之内的急性脑梗塞、中医辨证属中经络瘀血阻络证的患者,共计464例,随机分组。疏血通治疗组313例,三七皂苷对照组151例,观察中风...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用发病2周之内的急性脑梗塞、中医辨证属中经络瘀血阻络证的患者,共计464例,随机分组。疏血通治疗组313例,三七皂苷对照组151例,观察中风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临床治愈35例,显效134例;对照组临床治愈11例,显效54例。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9%,86.75%,2组比较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临床观察过程中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疏血通注射液用于中风病(脑梗塞)中经络瘀血阻络证急性期的治疗,其主要机理为活血化瘀通络,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通经活络 疏血通注射液 中风
原文传递
艾迪注射液改善肿瘤相关性抑郁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贾玫 田杰 +2 位作者 李潇 康娜 杜怀棠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3年第6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静滴艾迪注射液,对照组52例,静滴复方苦参注射液,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条目版本(HAMD...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治疗肿瘤相关性抑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肿瘤相关性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静滴艾迪注射液,对照组52例,静滴复方苦参注射液,每日1次,连续治疗14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条目版本(HAMD-17)积分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28.8%(15/52),治疗组为40.0%(22/55),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轻度肿瘤相关性抑郁总有效率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为35.1%(13/37)和48.7%(19/3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艾迪注射液对肿瘤相关性抑郁有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肿瘤相关性抑郁 艾迪注射液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原文传递
詹文涛教授辨证治疗多发性硬化经验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青 詹青 +1 位作者 琚坚 詹文涛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3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总结詹文涛教授辨证论治多发性硬化经验。方法 对 4 8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分为脾肾亏虚型 (15例 )予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汤 ;肝肾阴虚型 (11例 )予自拟乌精地黄汤或杞菊地黄汤 ;气虚血瘀型 (9例 )选益气聪明汤合补阳还五汤 ;阴虚... 目的 总结詹文涛教授辨证论治多发性硬化经验。方法 对 4 8例多发性硬化患者分为脾肾亏虚型 (15例 )予补中益气汤合六味地黄汤 ;肝肾阴虚型 (11例 )予自拟乌精地黄汤或杞菊地黄汤 ;气虚血瘀型 (9例 )选益气聪明汤合补阳还五汤 ;阴虚阳亢型 (7例 )选天麻钩藤饮或镇肝熄风汤 ;痰湿壅盛型 (6例 )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等治疗。结果 有效率 92 %。结论 詹文涛教授辨证论治多发性硬化特色突出 ,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文涛 多发性硬化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电针干预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海马齿状回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薛玉仙 高剑峰 刘轲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9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从海马齿状回(DG)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变化揭示针刺穴位对老年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方法复制脑缺血动物模型,将大鼠随即分组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非穴位组、穴位治疗组。每组又... 目的从海马齿状回(DG)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变化揭示针刺穴位对老年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方法复制脑缺血动物模型,将大鼠随即分组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非穴位组、穴位治疗组。每组又根据缺血及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缺血3h后再灌注1,3,7,12d4个时间点观察。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DG神经细胞的5-溴脱氧尿嘧啶(BrdU)、神经元核抗原(NeuN)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数。观察脑缺血3h后再灌注1,3,7,12d后脑组织的病理、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神经症状积分、脑组织海马齿状回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变化。结果模型组脑组织含水量(各时间点)、神经症状积分(各时间点)、BrdU阳性细胞(各时间点)、BrdU/NeuN双标阳性细胞(I/R3,7,12d)、BrdU/GFAP双标阳性细胞(I/R7,12d)数目均高于假手术组,模型组各指标各时间点和非穴位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穴位治疗组脑组织含水量(I/R1,3,7d)、神经症状积分(I/R3,7,12d)、BrdU/GFAP双标阳性细胞数目(I/R7、12d)低于模型组和非穴位组,BrdU阳性细胞(各时间点)、BrdU/NeuN双标阳性细胞数目(各时间点)高于模型组和非穴位组。结论脑缺血可刺激大鼠DG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针刺穴位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与其促进DG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老年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干细胞 增殖 分化 大鼠
原文传递
中医对肝豆状核变性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的探索 被引量:74
8
作者 杨文明 韩辉 +5 位作者 鲍远程 汪瀚 谢道俊 汪美霞 张波 陈怀珍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2年第4期6-9,共4页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病因病理及演变规律,对肝豆状核变性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进行探讨,提出其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铜毒内生,铜浊邪毒、酿生湿热,火热燔灼、引动肝风,痰瘀互结、形成癥积。临床治疗当谨守...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病因病理及演变规律,对肝豆状核变性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进行探讨,提出其病因病机为禀赋不足、铜毒内生,铜浊邪毒、酿生湿热,火热燔灼、引动肝风,痰瘀互结、形成癥积。临床治疗当谨守病机,辨证论治,如湿热内蕴型治以清热化湿、通腑利尿,用大黄、黄连、半枝莲等组成的肝豆汤治疗;痰瘀互结型治以祛痰化瘀、活血散结,用郁金、姜黄、莪术、丹参等组成的肝豆灵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肝风 瘕积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原文传递
肾络微型癥瘕三态论探析 被引量:66
9
作者 王耀献 刘尚建 +5 位作者 付天昊 王翚 聂波 孙卫卫 刘兰英 刘玉宁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0年第3期17-18,共2页
肾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医学界对其研究认识也逐步深入,但临床疗效仍显得不尽如人意。吕仁和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研究,提出了肾络微型癥瘕理论,使肾脏病的病因病机理论进一步完善。《内经》中就有关于瘕积的记载。巢氏《诸病源候论》中... 肾脏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医学界对其研究认识也逐步深入,但临床疗效仍显得不尽如人意。吕仁和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研究,提出了肾络微型癥瘕理论,使肾脏病的病因病机理论进一步完善。《内经》中就有关于瘕积的记载。巢氏《诸病源候论》中首次提出“瘕瘕”之名。瘕瘕的病机特点是虚实夹杂。其先因气滞血瘀而成积聚,阻于肾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络微型癥瘕 功能态 聚散消长态 癥瘕形成态
原文传递
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中医药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文献质量再评价 被引量:43
10
作者 李青 夏芸 +2 位作者 牟钰洁 王禹毅 刘建平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2年第3期28-33,共6页
目的评价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中医药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并与以往发表的系统综述质量评价结果进行比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期... 目的评价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中医药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文献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质量,并与以往发表的系统综述质量评价结果进行比较。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期刊论文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各数据库建库截至2011年12月,鉴定所有以中医药疗法作为干预措施的治疗性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文献,按照系统综述方法学质量评价AMSTAR量表的11个条目和国际报告规范PRISMA声明的27个条目提取相关信息并对其方法学和报告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共获得666篇中医药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发表文献,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多数文献方法学质量不高,且方法学质量高低与发表年代无关(P=0.121);2007年以后发表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文献与以往相比,在报告题目、纳入文献质量评价、研究选择过程及文献检索方面有所改进,但存在缺乏前期研究方案、未说明相关利益冲突、未提供排除的研究文献清单、采用复合结局指标等问题。结论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中医药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文献的质量仍然有待提高,应加强对从事中医药系统综述的科研人员的方法学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系统综述 META分析 方法学 质量评价
原文传递
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液ACTH、CORT的影响 被引量:29
11
作者 杜雅薇 王玉来 +3 位作者 尹岭 赵秀梅 姚卓婷 李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0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肝郁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运用模具束缚结合孤养的方法制备肝郁证候动物模型。观察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 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血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肝郁模型组、柴胡疏肝散组,运用模具束缚结合孤养的方法制备肝郁证候动物模型。观察柴胡疏肝散对肝郁证大鼠开野行为的行为学指标变化,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大鼠血液ACTH和CORT的水平。结果柴胡疏肝散可增加肝郁证大鼠的水平与垂直运动得分,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降低血液ACTH和CORT的水平。结论柴胡疏肝散具有抗肝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肝郁大鼠血液ACTH和CORT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气郁结证 柴胡疏肝散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皮质醇 大鼠
原文传递
肝心宁对大鼠肝纤维化α-SMA,MMP-13及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志钢 杨晋翔 +3 位作者 张伟 谢春光 段渠 王再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9年第5期6-9,共4页
目的研究肝心宁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肝心宁高剂量组、肝心宁低剂... 目的研究肝心宁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肝心宁高剂量组、肝心宁低剂量组。采用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并饲以高脂低蛋白饲料和30%酒精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各组分别处理,6周末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组织中α-SMA,MMP-13及TIMP-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肝心宁高剂量组、肝心宁低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与模型组相比,α-SMA及TIMP-1均明显降低,P<0.05;肝心宁高剂量组与肝心宁低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相比,α-SMA及TIMP-1均明显降低,P<0.05;肝心宁高剂量组、肝心宁低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与模型组相比,MMP-13显著升高,P<0.05;肝心宁高剂量组与肝心宁低剂量组和秋水仙碱组相比,MMP-13显著升高,P<0.05。结论肝心宁抑制大鼠肝脏纤维组织的形成可能与其降低α-SMA,TIMP-1蛋白表达并增强MMP-13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心宁 肝纤维化 Α-SMA MMP-13 TIMP-1 大鼠
原文传递
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李双蕾 范冠杰 +2 位作者 罗广波 唐咸玉 刘春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4年第2期6-8,共3页
目的评价活血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30例采用水蛭注射液4mL,溶于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同时采用熏洗舒痹汤熏洗患处;对照组30例采用弥可保肌肉注... 目的评价活血通络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30例采用水蛭注射液4mL,溶于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同时采用熏洗舒痹汤熏洗患处;对照组30例采用弥可保肌肉注射,每次500μg。观察治疗前后DPN患者的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6.67%,对照组为16.67%(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56.67%(P<0.05)。对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活血通络法能够减轻DPN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病变神经传导速度,对防治DPN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络法 治疗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熏洗舒痹汤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外用清热利湿中药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相关皮疹12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王红岩 邹超 +3 位作者 崔慧娟 王巍 焦顺昌 李峻岭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3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的观察外用清热利湿中药(自拟中药止痒平肤液)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EGFRIs)相关痤疮样皮疹的疗效,并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方法选择经病理学诊断明确的、应用EGFRIs后出现相关痤疮样皮疹、中医证型为"风热型"及"... 目的观察外用清热利湿中药(自拟中药止痒平肤液)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EGFRIs)相关痤疮样皮疹的疗效,并评价药物的安全性。方法选择经病理学诊断明确的、应用EGFRIs后出现相关痤疮样皮疹、中医证型为"风热型"及"湿热型"的恶性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外用自拟中药止痒平肤液,对照组外用红霉素软膏,连续应用14d。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皮疹变化以及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在痤疮样皮疹改善方面治疗组有效57例,稳定23例;对照组有效7例,稳定33例;在瘙痒程度改善上治疗组有效45例,稳定35例;对照组有效3例,稳定37例。经SPSS7.0统计软件分析得出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中药疗效优于红霉素软膏。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验均未见明显血液学毒性。未出现与外用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自拟中药止痒平肤液用于改善EGFRIs相关痤疮样皮疹及瘙痒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 痤疮样皮疹 恶性肿瘤 瘙痒 自拟中药止痒平肤液 清热利湿 中药外用
原文传递
中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和头针疗效水平的fMRI与DTI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崔方圆 邹忆怀 +2 位作者 谭中建 董培 吴宇峰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3年第4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偏瘫肢体活动以及针刺头皮针的即刻脑功能成像(fMRI)反应,结合弥散张量成像(DTI),探讨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对偏瘫患者进行头针治疗和临床观察,发现有针刺有效和针刺无效的现象,对针刺有效和针刺无效各1例患者进行偏瘫... 目的探讨偏瘫肢体活动以及针刺头皮针的即刻脑功能成像(fMRI)反应,结合弥散张量成像(DTI),探讨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机制。方法对偏瘫患者进行头针治疗和临床观察,发现有针刺有效和针刺无效的现象,对针刺有效和针刺无效各1例患者进行偏瘫肢体被动运动和头针任务的fMRI扫描和DTI扫描。结果 2例受试者的肢体运动脑激活部位较一致,而针刺的脑激活效应差异较大,激活范围与针刺有效性相关,DTI结果显示运动传导束纤维受损程度有差异。结论中风后运动功能恢复与小脑的作用关系密切;头针针刺对运动调节功能有部分影响作用,针刺的临床疗效水平与脑激活反应有相关性;病损具体部位、大小和临床症状与神经功能的恢复程度和恢复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头针 功能恢复 脑功能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原文传递
益气活血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5
16
作者 蒋科卫 温建民 +7 位作者 毕春强 孙永生 林新晓 吴夏勃 程桯 孙卫东 梁朝 胡海威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0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方法将70例在我科进行人工膝、髋关节置换及髋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5例、对照组35例。中药组术后使用中药预防血栓,对照组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术后第2天... 目的探讨使用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方法将70例在我科进行人工膝、髋关节置换及髋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5例、对照组35例。中药组术后使用中药预防血栓,对照组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术后第2天和第8天进行凝血4项、D-二聚体(D-dimer)和下肢彩超等检查,选取其中的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dimer进行用药前后比较。并通过临床检查和下肢彩超判断有无血栓形成。结果对照组术后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组PT均较本组用药前下降(P<0.05);中药组D-dimer较本组用药前下降(P<0.05)。结论单纯应用中药预防骨科大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有一定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益气活血 深静脉血栓 预防
原文传递
复方阿胶浆改善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7
17
作者 张荻 侯丽 +4 位作者 孙韬 刘伟 李潇 陆鸿飞 闫雪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2年第3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阿胶浆治疗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肿瘤化疗后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7例。2组病例均进行常规化疗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复方阿胶浆。观察2组血红蛋白(Hgb)、中医临床症状记分及卡诺夫斯... 目的观察复方阿胶浆治疗化疗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肿瘤化疗后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7例。2组病例均进行常规化疗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复方阿胶浆。观察2组血红蛋白(Hgb)、中医临床症状记分及卡诺夫斯基评分(KPS)疗效情况。结果 2组Hgb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值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改善情况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阿胶浆可延缓化疗相关性贫血的发生,对贫血相关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相关性贫血 中医 健脾补肾法 复方阿胶浆
原文传递
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的中医证候研究 被引量:63
18
作者 杨承芝 钟剑 +1 位作者 朱爱华 田金洲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03年第2期12-16,共5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 (MCI)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神经心理学特征的关系 ,为中医早期干预痴呆提供辨证依据。方法 选择有轻度认知损害但尚不符合DSM -Ⅳ和NINCDS-ADRDA痴呆诊断标准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应用Folstein简易精... 目的 探讨老年人轻度认知损害 (MCI)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神经心理学特征的关系 ,为中医早期干预痴呆提供辨证依据。方法 选择有轻度认知损害但尚不符合DSM -Ⅳ和NINCDS-ADRDA痴呆诊断标准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应用Folstein简易精神状态检查 (MMSE)和田金洲修订的Bristol最新神经心理学成套测验对MCI患者进行认知评估。参照《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拟订MCI的辨证草案 ,对MCI患者进行辨证 ,并对证候进行半定量积分。结果 MCI患者的最常见证候是肾精亏虚证 ,其次是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热毒内盛证、肝阳上亢证。经相关分析发现中医证候积分与认知指标得分呈负相关 :①肾精亏虚证与相似性显著相关 ;②痰浊阻窍证与完成图画、词语学习辨别指数非常显著相关 ,与即刻回忆故事、接受力、抄写数字速度显著相关 ;③瘀血阻络证与MMSE、延迟回忆故事、词语学习辨别指数显著相关 ,与接受力非常显著相关 ;④热毒内盛证与完成图画、完成图画年龄矫正分、接受力显著相关 ;⑤肝阳上亢证与词语学习辨别指数、抄写数字速度显著相关。结论 在MCI患者中 ,多见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热毒内盛证和肝阳上亢证 ,它们与认知损害之间具有密切关系。我们认为肾精亏虚、痰浊、瘀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轻度认知损害 中医证候 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中药寒热属性理论使用华蟾素治疗恶性胸腹水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周琴 左明焕 +5 位作者 李泉旺 姜敏 孙韬 肖俐 乔占兵 胡凯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3年第4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华蟾素胸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腹水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恶性胸腹水患者30例,留置胸腹腔引流管,尽量排尽胸腹水后给予生理盐水250mL+华蟾素注射液40mL胸腹腔灌注。每周3次,2周为1个疗程。1个... 目的观察华蟾素胸腹腔灌注治疗恶性胸腹水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恶性胸腹水患者30例,留置胸腹腔引流管,尽量排尽胸腹水后给予生理盐水250mL+华蟾素注射液40mL胸腹腔灌注。每周3次,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根据胸腹水量、肿瘤标记物(TM)、红细胞(RBC)及患者症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总有效率46.67%;75.00%(12/16)肉眼血性胸腹水患者治疗后红色明显变浅;大部分患者胸腹水中TM、RBC水平明显下降。结论华蟾素胸腹腔灌注治疗局部辨证为湿热毒证的恶性胸腹水具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腹水 华蟾素注射液 胸腹腔药物灌注治疗 血性胸腹水 中医局部辨证
原文传递
从气虚血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 被引量:29
20
作者 张露 沈洪 +5 位作者 周晓波 沈天华 刘亚军 刘增巍 赵崧 单兆伟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 2013年第1期16-20,共5页
目的通过文献整理及总结,探讨从气虚血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观察益气活血法对CAG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进行文献整理,总结从气虚血瘀论治CAG癌前病变的理论依据。将6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 目的通过文献整理及总结,探讨从气虚血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癌前病变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观察益气活血法对CAG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进行文献整理,总结从气虚血瘀论治CAG癌前病变的理论依据。将60例CAG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益气活血方口服,对照组予胃复春片口服,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中医症状积分、证候疗效、病理指标积分。结果从气虚血瘀论治CAG癌前病变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胃脘疼痛、胃脘痞满积分2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1)。纳呆少食、体倦乏力、嘈杂、嗳气、大便稀溏积分治疗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1)。胃脘痞满、纳呆少食、体倦乏力、嘈杂、嗳气积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萎缩、肠化积分2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1),萎缩积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从气虚血瘀论治CAG癌前病变有充分的理论依据,益气活血方治疗CAG气虚血瘀证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虚血瘀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前病变 益气活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