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卫星低成本策略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白照广 边凤梅 +8 位作者 孙纪文 陆春玲 王晓宇 于倩 马琦秀 王崇羽 东巳宙 单悌磊 白宇辰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18,共18页
随着航天产业的发展,低成本已经成为卫星研制转型的重要特性.“如何迎接低成本挑战,达到既符合市场发展需求,又风险可控的卫星研制策略”是卫星研制的重要议题.首先从成本内涵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成本度量与低成本的内涵;然后从目标体系... 随着航天产业的发展,低成本已经成为卫星研制转型的重要特性.“如何迎接低成本挑战,达到既符合市场发展需求,又风险可控的卫星研制策略”是卫星研制的重要议题.首先从成本内涵的角度出发,论述了成本度量与低成本的内涵;然后从目标体系、组织管理机制及经营策略等方面,对卫星低成本研制策略进行了探索;最后从技术方案、产品实现、发射运行、应用服务及条件保障等方面,对卫星低成本设计技术进行了全方位研究.本研究工作旨在为卫星规模化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成本卫星 商用货架产品 软件定义 多星发射 星座设计 产品成本与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智能遥感卫星的“快、准、灵”应用服务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德仁 王密 仵倩玉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遥感卫星实现了从有到好的技术跨越,当前中国遥感卫星数量已达300余颗.然而,遥感卫星与通信和导航卫星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遥感卫星走向智能化和大众化,必须解决“快、准、灵”的技术问题.结合现有研究成果,论述了实... 过去几十年里,中国遥感卫星实现了从有到好的技术跨越,当前中国遥感卫星数量已达300余颗.然而,遥感卫星与通信和导航卫星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遥感卫星走向智能化和大众化,必须解决“快、准、灵”的技术问题.结合现有研究成果,论述了实现智能遥感卫星“快、准、灵”实时智能服务的关键技术.通过无地面控制高精度定位、在轨智能处理和星群组网协同观测技术,快速生成用户所需产品;通过成像模型构建、高精度姿态测量和在轨自主几何定标技术,为用户提供精准的定位信息;通过遥感卫星软件定义、时空谱综合优化和通导遥一体化集成技术,提高单星服务能力,实现从卫星端到用户终端(Business-to-Consumer,B2C)的实时智能大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遥感 快准灵 应用服务 协同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小批量微纳卫星控制系统的研制实践
3
作者 蒋庆华 王绍凯 +5 位作者 马昆 王鸿 李明群 李鹤 刘祥 徐阳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1期87-94,共8页
针对微纳卫星的研制特点,结合控制系统研制过程中的具体实践,从单机产品设计、系统方案设计、测试和环境试验,以及软件开发方面,给出了微纳卫星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与研制效率的措施和建议.通过采用控制系统内部的冗余备份设计,以及系... 针对微纳卫星的研制特点,结合控制系统研制过程中的具体实践,从单机产品设计、系统方案设计、测试和环境试验,以及软件开发方面,给出了微纳卫星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与研制效率的措施和建议.通过采用控制系统内部的冗余备份设计,以及系统级可靠性措施,简化了系统配置,并提高了系统可靠性.通过进行系统级的热循环试验可降低研制成本,并达到可靠性试验筛选的目的.通过开展平台化和通用化设计,完善和改进软件开发流程,提高了研制效率.所述方法和措施在卫星研制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卫星 控制系统 低成本 可靠性 环境试验 基于模型开发 平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产卫星磁试验流程优化方法
4
作者 刘超波 张艳景 +4 位作者 徐欣 李娜 冯振伟 高扬 肖琦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3期32-39,共8页
为了在确保验证有效性的同时提高批产卫星的磁试验效率,提出了一种优化批产卫星磁试验流程的方法.建立了与卫星磁试验国际标准相适应的卫星剩磁矩和杂散磁矩模型,揭示了批产卫星各星之间磁矩的相关性,并以此优化和重构了卫星磁试验流程... 为了在确保验证有效性的同时提高批产卫星的磁试验效率,提出了一种优化批产卫星磁试验流程的方法.建立了与卫星磁试验国际标准相适应的卫星剩磁矩和杂散磁矩模型,揭示了批产卫星各星之间磁矩的相关性,并以此优化和重构了卫星磁试验流程.将优化后的流程应用于3种批产的卫星或部件的磁试验中,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整星磁试验中的有效性为85.7%,可将整星磁试验周期压缩92.6%;在部件磁试验中的有效性为100%,可将部件磁试验周期压缩53.8%,为未来批产卫星磁试验的流程优化和标准编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产 卫星 磁试验 流程优化 磁矩 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及其应用
5
作者 林明森 叶小敏 +1 位作者 马超飞 邹斌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1期30-46,共17页
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是重要的对地观测平台,以相对高时空分辨率探测全球海洋和海岸带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兼顾探测内陆水体、陆地植被和冰雪等信息.分别从卫星平台和载荷性能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海洋水色卫星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综述... 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是重要的对地观测平台,以相对高时空分辨率探测全球海洋和海岸带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兼顾探测内陆水体、陆地植被和冰雪等信息.分别从卫星平台和载荷性能方面分析了国内外海洋水色卫星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综述了中国已发射的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及其载荷的功能和性能情况;归纳了中国海洋水色观测卫星地面系统建设、卫星数据应用发展的历史和现状,重点阐述了中国海洋水色卫星在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生态灾害、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海冰和海洋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监测应用;最后给出了中国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未来的新需求及发展趋势.研究结论可为中国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的发展及应用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水色 海洋卫星 海洋生态 海岸带 卫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表异常即时探测星座设计思考
6
作者 朱军 高涵 +3 位作者 徐君 王超 白照广 白宇辰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1期95-104,共10页
地表异常具有分布广泛、频率高、演化速度快、影响范围大等特点,现有的天基遥感系统存在着协同弱、响应慢、链路长等问题,无法满足异常即时探测的应用需求.通过对地表异常分类及特点的分析,总结了地表异常天基遥感需求,结合现有天基遥... 地表异常具有分布广泛、频率高、演化速度快、影响范围大等特点,现有的天基遥感系统存在着协同弱、响应慢、链路长等问题,无法满足异常即时探测的应用需求.通过对地表异常分类及特点的分析,总结了地表异常天基遥感需求,结合现有天基遥感能力与特点,提出了天基地表异常即时遥感卫星的能力目标表.总结了大规模地表异常即时探测星座的设计思路,分析了地表异常即时探测星座的组成方式、工作模式和应用场景,星座可以实现对地表异常的即时发现、即时识别和即时传输,并根据即时探测需求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星座具备数据获取到数据服务优于15min的能力,为未来天基地表异常即时探测星座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异常 能力目标 天基遥感系统 即时遥感 探测星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卫星空间用频现状和问题研究
7
作者 窦骄 李萌 +2 位作者 韩孟飞 金玲 杨争光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8-24,共7页
小卫星在轨依赖电磁波完成所需的各种无线电通信功能.近年来,随着在轨卫星数量的几何级数增加,卫星无线电通信频率资源日趋紧缺,空间用频问题逐渐暴露.为了给当前小卫星用频设计提供参考,对国内外空间用频现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在此基础... 小卫星在轨依赖电磁波完成所需的各种无线电通信功能.近年来,随着在轨卫星数量的几何级数增加,卫星无线电通信频率资源日趋紧缺,空间用频问题逐渐暴露.为了给当前小卫星用频设计提供参考,对国内外空间用频现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在此基础上,从频率协调、频率兼容和用频安全等三方面分析了小卫星用频面临的难题和挑战.重点针对小卫星频率资源紧张且协调困难、空间用频限制造成自兼容设计困难及应急环境下频率使用安全等问题,提出了规范频谱协调管理、优化频率分配及提高抗干扰能力等建议和措施.最后给出了几点结论,并指出其对小卫星工程实际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卫星 频率 使用 协调 干扰 自兼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重构分布式控温的高稳定度热控系统研究
8
作者 童叶龙 赵欣 +4 位作者 晋红 邵希胜 刘蕾 任师涛 魏然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13-121,共9页
随着光学遥感卫星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光学系统的口径和焦距越来越大,空间光学系统对大面积、高稳定度温度控制的需求越来越突出,而集中控温模式存在热控引线多且走线困难、测温稳定性差等不足,难以满足光学系统大面积高稳定度的控温需求... 随着光学遥感卫星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光学系统的口径和焦距越来越大,空间光学系统对大面积、高稳定度温度控制的需求越来越突出,而集中控温模式存在热控引线多且走线困难、测温稳定性差等不足,难以满足光学系统大面积高稳定度的控温需求.提出了一种主控加远端的分布式控温系统构架和基于差分比例电阻的高稳定度测温方法,研制了基于分布式的可重构控温系统样机.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较强的拓展性和自主重构能力,大大提高了热控系统的适应能力,测温稳定性优于±3mK/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热控制 分布式控温系统 重构 高稳定度温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陀螺偏置动量微纳卫星的姿态控制方案研究
9
作者 李明群 雷拥军 蒋庆华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4期14-20,共7页
针对低成本微纳卫星的姿态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无陀螺条件下的偏置动量姿态控制方案,控制部件仅包含磁强计、磁力矩器和一个动量轮,配置精简。使用磁强计实现了卫星姿态确定,通过磁力矩器与动量轮的组合控制实现了三轴稳定的... 针对低成本微纳卫星的姿态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无陀螺条件下的偏置动量姿态控制方案,控制部件仅包含磁强计、磁力矩器和一个动量轮,配置精简。使用磁强计实现了卫星姿态确定,通过磁力矩器与动量轮的组合控制实现了三轴稳定的对地定向姿态控制,并具备了由任意初始姿态条件恢复至三轴稳定对地定向姿态的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姿态确定精度优于2°,姿态控制精度优于3°,姿态稳定度优于0.00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卫星 磁强计 磁力矩器 姿态控制 偏置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性空间体系的卫星自主组网技术综述
10
作者 陶志刚 于洋 +1 位作者 顾昕钰 张玉兔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介绍了基于弹性空间体系的卫星自主组网技术,以及星间互联任务协作和任务规划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网络弹性可重构技术、星群运控和资源调度技术及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等关键技术和算法的发展.对目前可重构技术的3个关键技术,... 介绍了基于弹性空间体系的卫星自主组网技术,以及星间互联任务协作和任务规划技术的研究现状.阐述了网络弹性可重构技术、星群运控和资源调度技术及基于机器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等关键技术和算法的发展.对目前可重构技术的3个关键技术,即动态卫星网络协议设计、基于窄带频域资源划分的自适应无线资源共享协议设计和链路高可靠传输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基于弹性空间体系的卫星自主组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相关的技术路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空间 随遇接入 星间互联 动态调度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座电源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11
作者 徐伟 鲁伟 +1 位作者 张伟 黄洪昌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9-31,共13页
轻量化、高比能、高效率、智能化及小型化是未来大规模卫星星座电源系统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与结构、机构及太阳电池阵的一体化融合设计.从空间电源系统技术、空间发电技术、空间电源储能技术和空间电源供配电技术4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空... 轻量化、高比能、高效率、智能化及小型化是未来大规模卫星星座电源系统的发展方向,尤其是与结构、机构及太阳电池阵的一体化融合设计.从空间电源系统技术、空间发电技术、空间电源储能技术和空间电源供配电技术4个方面论述了国内外空间电源技术的发展现状.同时分别对电源系统的不同拓扑架构在能源利用率上的优劣势进行了对比,并对高效发电、高比能储能及智能化供配电等先进技术进行了介绍和比较.研究结果对未来航天电源的设计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率 高比能 智能化 低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宇航数字化、智能化电源技术研究
12
作者 王少宁 刘澳慧 徐霆豪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22-130,共9页
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创新对宇航电源的功能提出了更高需求,需进一步拓展应用,为此提出了适应于未来的宇航数字化、智能化电源技术.通过分析宇航数字化、智能化电源在电推进系统中的复杂供电及控制要求,以及在中国超低轨小卫星中对μN... 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创新对宇航电源的功能提出了更高需求,需进一步拓展应用,为此提出了适应于未来的宇航数字化、智能化电源技术.通过分析宇航数字化、智能化电源在电推进系统中的复杂供电及控制要求,以及在中国超低轨小卫星中对μN级高精度控制、宽范围推力调节等方面的典型应用,分析研究了宇航数字化、智能化电源技术的主要技术途径和发展展望,给出了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为核心控制芯片的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电路、数字脉冲宽度调制(Digit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DPWM)发生器及数字补偿器等数字化电源的设计要点,最终实现了电源输出电流毫安级的调节精度和超低轨小卫星微牛级的高精度控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航 电源技术 数字化 智能化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卫星技术与应用发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军 汪春涛 +3 位作者 白照广 王晓宇 王丹丹 张严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0-22,共13页
近年来,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突破,进入空间、利用空间的门槛逐步降低.伴随着“互联网+航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要素的不断加持,在国家政策、商业资本等的多重促动下,航天的商业价值愈发凸显,商业小卫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为了进一步明... 近年来,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突破,进入空间、利用空间的门槛逐步降低.伴随着“互联网+航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要素的不断加持,在国家政策、商业资本等的多重促动下,航天的商业价值愈发凸显,商业小卫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为了进一步明晰小卫星的作用,研究了小卫星的分类,统计了近年来全球卫星发射数据,调研了小卫星的应用情况,给出了近年来小卫星的总体发展态势,并分析了小卫星发展的核心能力.最后,提出了小卫星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展望,期望有助于加快推动中国大规模小卫星星座的规划部署和健康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卫星 大规模星座 低轨卫星系统 商业航天 卫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卫星模块化大展收比折展支撑桁架拓扑综合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友鉴 杨志 刘宇航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4期21-30,共10页
针对在轨展开航天器结构模块化技术的发展需求,以小卫星空间折展天线的支撑桁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于图论的桁架基本折展单元拓扑综合方法.梳理了拓扑综合方法流程,建立了拓扑图模型.在不同约束条件下,通过拓扑综合得到了多种拓扑构型... 针对在轨展开航天器结构模块化技术的发展需求,以小卫星空间折展天线的支撑桁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基于图论的桁架基本折展单元拓扑综合方法.梳理了拓扑综合方法流程,建立了拓扑图模型.在不同约束条件下,通过拓扑综合得到了多种拓扑构型.利用变胞理论对拓扑模型图演化得到的构型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于模块化折展桁架的基本折展单元设计中,所得到的折展支撑桁架的展收比高达72.该设计可为模块化空间折展机构的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卫星 模块化 折展支撑桁架 图论 拓扑综合 变胞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SE的小卫星系统设计模型应用研究
15
作者 贾晓冬 崔玉福 +4 位作者 张抒 刘静宇 宋明轩 王乐乐 王靖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3期40-48,共9页
针对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在中国小卫星领域如何落地应用的实际问题,利用MBSE方法和标准系统建模语言(systems modeling language,SysML),结合小卫星产品特点和组织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通用模型库... 针对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odel-based systems engineering,MBSE)在中国小卫星领域如何落地应用的实际问题,利用MBSE方法和标准系统建模语言(systems modeling language,SysML),结合小卫星产品特点和组织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通用模型库的小卫星系统设计模型。基于该系统设计模型,引入卫星快速设计、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ffcts analysis,FMEA)两个应用场景,验证了该系统设计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性。该模型的构建和应用实现了小卫星领域设计经验向设计知识模型的转化,利用系统模型统一管理、分析分散于不同文档中的复杂数据信息,提升.了小卫星系统设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SYSML 卫星 系统设计 模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力梯度测量卫星超稳定平台技术研究
16
作者 伍保峰 仇越 +4 位作者 杨强 周宇鹏 刘宇峰 韩建斌 李艳辉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重力梯度测量卫星的有效载荷为重力梯度仪,要求支撑平台具有纳米级的超高结构稳定性.超稳定平台关键技术需要解决超稳定结构、热控及力热耦合效应控制.基于一种具有1×10^(-7)/K量级超低热膨胀性能的新型碳/碳蜂窝夹层板,设计了超... 重力梯度测量卫星的有效载荷为重力梯度仪,要求支撑平台具有纳米级的超高结构稳定性.超稳定平台关键技术需要解决超稳定结构、热控及力热耦合效应控制.基于一种具有1×10^(-7)/K量级超低热膨胀性能的新型碳/碳蜂窝夹层板,设计了超稳定结构,采用柔性铰链实现与安装底座的变形隔离.超稳定热控技术采用多级隔热措施和高精度加热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开展了低温和高温工况两种极端情况的热分析,实现mK量级热控性能.通过温度场与结构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映射,实现了力热耦合条件下的超高尺寸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变形达到纳米级,满足重力梯度仪载荷的严格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梯度仪 超高尺寸稳定性 超高稳定热控 碳/碳蜂窝夹层结构 力热耦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卫星综合电子系统设计
17
作者 周三文 窦骄 +2 位作者 吴成 王淦 施思寒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2-17,共6页
针对小卫星综合电子系统非标准化、互联性能较低、接口关系复杂多变、不易进行软件开发和不利于推广应用的问题,研究了目前国内外小卫星综合电子系统及概念,详细比较了各种综合电子架构的优缺点.并结合小卫星空间使用环境,提出了一种基... 针对小卫星综合电子系统非标准化、互联性能较低、接口关系复杂多变、不易进行软件开发和不利于推广应用的问题,研究了目前国内外小卫星综合电子系统及概念,详细比较了各种综合电子架构的优缺点.并结合小卫星空间使用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3U尺寸OpenVPX标准架构的小卫星综合电子系统方案.该方案有效克服了传统小卫星综合电子系统非标准化和互连性能较差等缺点,可以满足小卫星综合电子系统标准化、软件化、低成本及易于批生产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卫星 综合电子系统 标准化 软件化 低成本 批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太阳电池阵峰值温度控制方法与在轨验证
18
作者 卢彦杰 鄢婉娟 +2 位作者 张勇 张勇 古海冰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2期41-46,共6页
针对体装式太阳电池阵在轨工作温度过高会引起焊点和电池串互连片失效,导致部分太阳电池串开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闭环调节主动负载来控制卫星太阳电池阵峰值温度的方法.通过闭环调节增加或减少负载功率的方式,避免出现太阳电池阵分流或... 针对体装式太阳电池阵在轨工作温度过高会引起焊点和电池串互连片失效,导致部分太阳电池串开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闭环调节主动负载来控制卫星太阳电池阵峰值温度的方法.通过闭环调节增加或减少负载功率的方式,避免出现太阳电池阵分流或开路,让太阳电池阵尽可能多发电,使得太阳电池阵吸收的能量以电能的方式尽可能多地转移出去,达到降低太阳电池阵在轨峰值温度的目的.给出了太阳电池阵峰值温度控制方法及澳门科学一号A卫星在轨验证情况,太阳电池阵在轨峰值温度下降16℃左右,验证了该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门科学一号A卫星 供配电系统 太阳电池阵 峰值温度控制 增减负载功率 在轨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卫星批生产装配一致性控制方法
19
作者 郝佳 梁小峰 +2 位作者 阎梅芝 马琦秀 王晓敏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3期57-62,共6页
针对微小卫星批量化生产制造过程,分析了批生产质量管理特点和每组星之间的装配质量一致性影响因素.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提出了一种适于卫星系统批生产的装配一致性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规范化体系、质量重心前移、提高工艺方法稳定性... 针对微小卫星批量化生产制造过程,分析了批生产质量管理特点和每组星之间的装配质量一致性影响因素.从工程实践的角度,提出了一种适于卫星系统批生产的装配一致性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建立规范化体系、质量重心前移、提高工艺方法稳定性、固化技术状态、装配流程标准化、实施质量确认制、实行"去型号化"物资管理、引进自动化设备及统筹人员配置等质量控制手段,保证了小卫星批量化生产过程中装配工作的质量一致性.将其应用到卫星批产总装工作后,实践结果表明,卫星装配一致性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批量化生产制造工作质量,大幅提升批次卫星产品的质量一致性,是卫星批量生产研制质量的有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卫星 批生产 装配 一致性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振动试验数据分析软件设计与实现
20
作者 东巳宙 白照广 +8 位作者 刘质加 扈勇强 常静 冯振伟 彭克侠 张一鹏 马雨嘉 徐欣 韩医鸿 先进小卫星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05-112,共8页
针对卫星振动试验数据分析环节耗费大量时间的问题,开发了一套振动试验数据分析软件,并对软件架构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从卫星振动试验流程出发,构建了系统框架;然后,通过梳理试验数据分析的各个环节,划分了软件的各项功能;此外,根... 针对卫星振动试验数据分析环节耗费大量时间的问题,开发了一套振动试验数据分析软件,并对软件架构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从卫星振动试验流程出发,构建了系统框架;然后,通过梳理试验数据分析的各个环节,划分了软件的各项功能;此外,根据数据在试验中的流转,设计了工程数据结构,并结合数据交互、软件便捷使用等特点,构建了软件的通用模块;最后,对软件应用前后试验数据分析环节的用时进行了对比,软件应用后数据分析环节用时缩短至原来的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振动试验 数据分析 软件设计 软件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