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24,36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焦教育强国战略下的职业教育全面深化改革——2024年职业教育助推教育强国建设研究与实践新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郭静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38,共9页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助推教育强国建设的功能定位、核心任务和路径策略三个方面。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教育发展总实力和提高职业教育对强国建设的支撑力是教育强国建设下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构建职普融...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助推教育强国建设的功能定位、核心任务和路径策略三个方面。以自身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教育发展总实力和提高职业教育对强国建设的支撑力是教育强国建设下职业教育的功能定位。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教育强国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需以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方法论,全面深化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未来要进一步聚焦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在研究的方向、内容、主体、方法上协同发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研究指导推动教育强国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体系 综合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国家“双高计划”建设的经验与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春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国家“双高计划”是立足教育整体发展的引领性制度设计。第一轮5年投入700多亿元,建成197所院校、253个高水平专业群,覆盖18个专业大类,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但是,也存在专业群建设集群效应发挥不明显、育人成效的关注... 国家“双高计划”是立足教育整体发展的引领性制度设计。第一轮5年投入700多亿元,建成197所院校、253个高水平专业群,覆盖18个专业大类,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但是,也存在专业群建设集群效应发挥不明显、育人成效的关注度不够、立地式研发成果还不强等问题。第二轮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目标,由“基础好、条件好”向“服务好、支撑好”转变,为实现该目标,要以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目标指引,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供给质量和结构,推动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支撑产业发展、完善教育对外开放,加快实现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育强国 “双高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场域学习: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现场工程师培养路径研究
3
作者 徐兰 王志明 +1 位作者 孟鑫沛 梅阳寒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99,112,共11页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要素的不断渗透,制造业以及其他战略新兴行业衍生了大量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现场工程师作为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具备数字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逐渐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优化产业格局的关键力...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要素的不断渗透,制造业以及其他战略新兴行业衍生了大量新型工业化应用场景,现场工程师作为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具备数字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逐渐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优化产业格局的关键力量。从工作场域学习理念来看,现阶段职业教育在培育这一类型人才时存在以下不足:契合现场工作场域学习的校内实训场所育人效度不强、匹配真实工作场域的校外实习基地范围不广、适应技能提升的工作场域内外联动不足等现实问题。由此提出具体人才培养路径:以识岗——跟岗——顶岗三阶段递进学习模式为核心,以校内实训场所为支点,构建初级工作场域,培育学生实操技能;以校外实践基地为中心,塑造中级工作场域,夯实学生数字素养;以校内外场域联动为链条,创设高级工作场域,孵化学生创新精神。以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共同助力新质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工作场域学习 新质生产力 数智化转型 人才培养 现场工程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增强教育强国人才竞争力——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笔谈
4
作者 石伟平 郭静 +2 位作者 邢晖 贾沛韬 韩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4,共10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在教育强国建设中,人才是职业教育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想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在教育强国建设中,人才是职业教育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力量。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重要着力点;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服务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任务和重要路径。本刊聚焦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增强教育强国人才竞争力,邀请专家学者从不同侧面阐述见解和建议,以期为职业教育领域学习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体系 人才竞争力 立德树人 全国教育大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机制与实践进路
5
作者 郭福春 许嘉扬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5-112,共8页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驱动生产力的变革,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要趋势和战略选择。以“生产力—科技—教育”理论为逻辑起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以技术赋能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为主线...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驱动生产力的变革,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时代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要趋势和战略选择。以“生产力—科技—教育”理论为逻辑起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以技术赋能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为主线,基于新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理念,构建“数据驱动—技术迭代—产业升级—制度革新”四维动力模型,揭示新质生产力赋能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机理。基于此,指明新质生产力引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进路:加速数字要素融合渗透,强化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创新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构建更具韧性的教学生态;建立数字孪生融创平台,促进产科教融合模式转型;优化人机协同治理机制,推动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 新质人才 技术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与优化策略
6
作者 任锁平 和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96,112,共7页
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办学呈现一种动态需求演进趋势。在宏观层面,国家推动职业教育从产教结合走向产教融合,不断强化和赋予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在区域的中观发展层面,推动职业教育、产业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全要素联... 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办学呈现一种动态需求演进趋势。在宏观层面,国家推动职业教育从产教结合走向产教融合,不断强化和赋予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在区域的中观发展层面,推动职业教育、产业和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实现全要素联动;在微观的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层面从共建走向共生。职业教育通过产教融合不断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理念认识从模糊到清晰、顶层设计从单一到系统、自我定位从内部到全局、实践探索实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同样处于一种不断的自我演进趋势。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需要通过精准提升产教融合的政策供给效能、推进产教融合载体实体化运作、集聚多元主体优势要素、聚焦产教融合的关键功能、提升产教供需匹配度、构建产教城联动的产教融合发展生态等多种优化举措,提升职业教育关键办学能力和服务水平,精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内在逻辑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与职普融通的适应性思考
7
作者 郭文富 马树超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27,41,共6页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突出特征,职普融通是教育系统转型重构的重要路径。伴随工业社会向智能社会转型,同质性、标准化的教育系统需要转向智能式、多样性、个性化的教育系统,要求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以适应中...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突出特征,职普融通是教育系统转型重构的重要路径。伴随工业社会向智能社会转型,同质性、标准化的教育系统需要转向智能式、多样性、个性化的教育系统,要求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以适应中国经济更加注重科技和创新发展的需要,并将深刻体现高质量教育体系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积极作用。推进职普融通需要谨防弱化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误区,以系统观念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职业教育适应性评价模式转型,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类型定位 职普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属性、要素内涵与主要特点
8
作者 李志宏 江小明 +1 位作者 荀莉 刘义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2,共8页
伴随着我国中高本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国家层面一直在建设与之配套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其中,专业教学标准是整个教学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效能,应准确把握新... 伴随着我国中高本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国家层面一直在建设与之配套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其中,专业教学标准是整个教学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职业学校办学效能,应准确把握新版专业教学标准的基本属性和要素内涵,明晰标准研制的主要特点,为全面推动新版专业教学标准落地实施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教学标准 中高本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引领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9
作者 陈巴特尔 刘延翠 路宝利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1-86,112,共7页
教育家精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为建设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精神引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具体表现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有待加强、专业核心能力不足与社... 教育家精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为建设新时代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精神引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具体表现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有待加强、专业核心能力不足与社会服务意识欠缺等。基于教育家精神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与弘道追求,优化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有助于增强“双师型”教师的精神信念,引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高职院校 “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专业教学标准促进职业教育质量建设
10
作者 黄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共1页
专业教学标准是职业学校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依据,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标准建设与实施工作。日前,教育部发布了新版758个修(制)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以下简称“新版标准”),其中,中职223个、高职专科471个、高职本科64个。新版标准覆... 专业教学标准是职业学校开展专业教学的基本依据,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标准建设与实施工作。日前,教育部发布了新版758个修(制)订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以下简称“新版标准”),其中,中职223个、高职专科471个、高职本科64个。新版标准覆盖19个专业大类、90个专业类,占最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1434个专业总数的52.9%;覆盖专业点10.1万余个,占专业布点总数的82.1%。从覆盖产业看,第一产业相关标准52个,占比6.9%;第二产业相关标准292个,占比38.5%;第三产业相关标准414个,占比5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教学标准 职业教育质量 高职专科 新版标准 高职本科 专业布点 建设与实施 职业教育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改版寄语
11
作者 林宇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共1页
新年伊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由旬刊改为半月刊,以新面貌与读者见面了。此番调整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职业教育学科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数字技术高速迭代、快速融入各行各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生新质生... 新年伊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杂志由旬刊改为半月刊,以新面貌与读者见面了。此番调整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职业教育学科发展,推动职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数字技术高速迭代、快速融入各行各业,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促生新质生产力并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的思维方式与生产生活方式;国际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中国式现代化加速推进,时代洪流势不可挡。我国职业教育进入发展的新阶段、跃升期,在中国教育与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的坐标系中,厘清我国职业教育的历史方位与责任,需要高水平的职教科研。学术期刊是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引导科研方向的重要平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中国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学术刊物,必须在服务决策、理论研究、聚力协同、营造氛围等方向持续发力,服务职业教育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大局,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局,服务讲好中国职教故事大局,推动职教科研切实起到“存史”“咨政”“预警”“导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 营造氛围 重要学术刊物 产业变革 服务决策 学术期刊 科研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职普融通的理论审视与思考——2024年职普融通研究与实践新进展
12
作者 刘晓 张子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8,共8页
职普融通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始终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通过梳理2024年职普融通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已有研究主要聚焦六个关键问题,即职普融通的时代内涵,中等职业教育的合法性,综合高中建设,职普融通的国际经验借鉴,职普融通... 职普融通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始终受到教育研究者的关注。通过梳理2024年职普融通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已有研究主要聚焦六个关键问题,即职普融通的时代内涵,中等职业教育的合法性,综合高中建设,职普融通的国际经验借鉴,职普融通实践困境,职普融通政策优化。围绕上述关键问题,研究者们达成以下共识:一是将“职普融通”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进行深化解读,明确职普融通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战略意义;二是坚持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不动摇,稳步推进职普融通试点工作;三是强化地方党委、政府高位推动的主体责任,加强多部门协同推进职普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职普融通 职业教育体系 中等职业教育 综合高中 科研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数字化战略赋能职业教育的新突破——2024年职业教育数字化研究与实践新进展
13
作者 韩锡斌 李米雪 郭文欣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48,75,共11页
2024年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进入了新阶段,职业教育数字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综述2024年职业教育数字化在数字素养、数字化课程与教学、实训数字化和智能化、数字化赋能评价、数字化赋能产教融合、数字化管理与服务、数字化基础设施... 2024年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进入了新阶段,职业教育数字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综述2024年职业教育数字化在数字素养、数字化课程与教学、实训数字化和智能化、数字化赋能评价、数字化赋能产教融合、数字化管理与服务、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实践探索,包括大模型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与教学、虚拟仿真数字化与智能化、专业数字化升级改造、教师数智素养测评、基于数据的教育治理等。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与建议,即面向职业教育真实问题开展实证研究,从学生视角深化职业教育数字化的研究,加强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推进数据治理及其对职业教育各方面影响的研究,开展数字化助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数字化转型 人工智能 研究进展 未来展望 科研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终身学习公共服务
14
作者 侯怀银 岳蓉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8,104,共12页
全民终身学习的实现需要高水平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是为民众终身学习提供的一般性或普遍性服务,分为终身学习基本公共服务和终身学习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县域普通高中、公共文化服务、数字教... 全民终身学习的实现需要高水平的终身学习公共服务。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是为民众终身学习提供的一般性或普遍性服务,分为终身学习基本公共服务和终身学习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县域普通高中、公共文化服务、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和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终身学习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经过长期发展已取得一定成就,但也存在各自的问题。提升我国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需要统筹规划终身学习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健全终身学习公共服务要素保障体系,构建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格局,提高终身学习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学习公共服务 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 县域普通高中 公共文化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职普融通教材建设:价值诉求、逻辑遵循与路径选择
15
作者 朱德全 曹渡帆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8,57,共8页
西部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在职普融通,职普融通的关键在课程,而课程的关键在教材建设。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背景下,职普融通教材承载了更多的价值诉求,加快职普融通教材建设是促进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是西部... 西部地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关键在职普融通,职普融通的关键在课程,而课程的关键在教材建设。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背景下,职普融通教材承载了更多的价值诉求,加快职普融通教材建设是促进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式,是西部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一环,更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职普融通教材建设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工程,要遵循“区域适配”的社会逻辑、“多元一体”的文化逻辑,以及“知行合一”的教育逻辑,进而以教材为载体打破职普分离的壁垒,精准满足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政治与人才培养的需求。未来,西部地区职普融通教材建设要以“素质提升”为目标,以“理实共融”为重点,以“区域特色”为资源,为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提供持久的教育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 职普融通 职业教育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 加强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培养
16
作者 赵志群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6,共8页
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对塑造我国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培养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应明确一些相关基本概念,如职业社会化、工作、“专长”与职业性技术等。能... 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对塑造我国未来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培养能工巧匠和高技能人才应明确一些相关基本概念,如职业社会化、工作、“专长”与职业性技术等。能工巧匠的成长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需要夯实校企合作基础,加强基于工作的学习,提高职业学习过程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教育大会 职业教育 能工巧匠 高技能人才 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与全球话语权的持续提升——2024年职业教育国际化研究与实践新进展
17
作者 张慧波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4,共6页
2024年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政策进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其中,国家层面的政策愈发重视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地方层面的政策充分彰显了区域优势与特色。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理论研究呈现研究主题... 2024年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政策进展、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有了新的发展变化。其中,国家层面的政策愈发重视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地方层面的政策充分彰显了区域优势与特色。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理论研究呈现研究主题逐渐细化、研究内容逐渐深化、研究视角逐渐多元的特征。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实践探索主要集中在服务企业海外发展、提升留学生培养管理水平、引进国际优质职教资源、推广中国职教方案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国际化 政策进展 理论研究 实践探索 科研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同富裕视域下乡城流动人口贫困治理的职业教育路径与策略
18
作者 马建富 姚丽霞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80,共11页
我国乡城流动人口贫困问题逐渐显性化,贫困呈现出多维性、隐匿性、异质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引发乡城流动人口贫困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四个层面:教育机会缺失,导致阶层滞流固化;资本积累不足,导致可行能力下降;贫困文化接纳,导致贫困代际传... 我国乡城流动人口贫困问题逐渐显性化,贫困呈现出多维性、隐匿性、异质性和差异性的特征。引发乡城流动人口贫困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四个层面:教育机会缺失,导致阶层滞流固化;资本积累不足,导致可行能力下降;贫困文化接纳,导致贫困代际传递;社会排斥,导致乡城流动人口社会场域窄化。在共同富裕背景下,职业教育促进乡城流动人口贫困治理的主要路径和策略包括:创新建构“市域统整联合,中高贯通一体”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搭建乡城流动人口子女向上流动的阶梯;提供“梯度设计,分类实施”的职业教育培训,提升乡城流动人口就业机会和质量;以职业教育培训“赋能职业素养,摧毁贫困接纳”,助推乡城流动人口心理重构;以“包容性社区培训,融合性社会场域”,促进乡城流动人口社会资本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城流动人口 贫困表征 归因分析 职教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一体两翼”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丰富与深化——2024年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研究与实践新进展
19
作者 潘海生 付禹田 +1 位作者 郭孟杰 杨慧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30,共9页
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基于系统思维,在内涵上强调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在组织形式上强调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的协... 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基于系统思维,在内涵上强调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在组织形式上强调构建宏观、中观、微观多层次的协同生态,在治理机制上强调建立多元协同、体系完善、制度健全的现代化治理结构。在实践中,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面向产业、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不断提升,完善治理、产教融合行动能力不断提高,数字赋能、产业与教育供需匹配程度不断增强,技能导向、职业教育育人水平不断提升等。未来,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还需重点围绕经济要素与产业功能集聚区,编制职业教育服务区域、支撑产业的发展体系,引导职业院校坚定服务导向的办学理念,明确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产教融合 理论探索 实践创新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价值定位、逻辑理路和应用策略
20
作者 王春燕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9,共7页
标准体系建设对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专业教学标准在标准体系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新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体现了需求导向、中高本一体化、要素自洽的... 标准体系建设对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专业教学标准在标准体系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新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精神,体现了需求导向、中高本一体化、要素自洽的主要特征:从社会逻辑看,新版标准注重需求导向,服务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和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布局体系落地实施;从体系逻辑看,新版标准遵循人才发展规律、职业教育规律,注重中高本一体化设计;从内在逻辑看,标准文本要素自洽,具有清晰的逻辑理路。在实践应用中,应把握教学标准与各级各类标准、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认证评价的关系,需关注标准的时效性与新变化、普适性与个性化、局限性与创新性等方面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国家专业教学标准 价值定位 逻辑理路 应用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