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及大血管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PODOCVS)是一种以注意力不集中、意识受损和认知及定向障碍为特征的急性脑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谵妄严重程度和周期的波动性进展,是心脏大血管术后最...心脏及大血管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PODOCVS)是一种以注意力不集中、意识受损和认知及定向障碍为特征的急性脑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谵妄严重程度和周期的波动性进展,是心脏大血管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通常发生在术后1周内,尤以术后24~72 h多见^([2-3])。研究报道PODOCVS发生率可达26%~52%^([4]),医疗支出超过1640亿美元/年^([5])。PODOCVS的发生将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增加、机械通气时间.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衰弱与急诊科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验证适用急诊科的衰弱筛查工具。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于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治疗的60岁及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衰弱筛查问卷(frailty screening...目的研究衰弱与急诊科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验证适用急诊科的衰弱筛查工具。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于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治疗的60岁及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衰弱筛查问卷(frailty screening questionnaire,FSQ)、衰弱(FRAIL)、临床衰弱量表(clinical frailty scale,CFS)评分,并分别依据上述标准将患者分为衰弱组、无衰弱组。随访患者12个月全因死亡作为主要观察终点,12个月内失能、再次发生急诊为次要观察终点。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FSQ、FRAIL、CFS评分对终点事件的预测能力,计算并比较曲线下面积(the areas under curve,AUC)。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相对危险度用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CI表示。结果共40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FSQ、FRAIL、CFS评分预测12个月全因死亡的AUC(95%CI)依次为0.879(0.844~0.909)、0.838(0.798~0.872)、0.906(0.873~0.933)(均P<0.001);3种评分预测次要终点的AUC范围为0.820~0.889(均P<0.001)。AUC两两比较结果提示,除12个月内再次发生急诊这一结局的预测效能三种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CFS对12个月内全因死亡和失能结局的预测效能优于另外一种或两种量表(均P<0.05)。Cox回归发现,调整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共患病后,FSQ、FRAIL、CFS量表定义的衰弱均与12个月全因死亡呈独立相关,HRadj分别为3.267(95%CI:2.406~4.435)、2.465(95%CI:1.819~3.341)、3.523(95%CI:2.648~4.687),均P<0.001。结论FSQ、FRAIL和CFS评分三种工具均能预测不良结局,CFS是急诊科实用的衰弱筛查工具,开展衰弱筛查,可改善老年患者的危险分层。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构建预测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复苏后患者早期发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列线图模型,并验证其早期预测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2月至2023年9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CA经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且年龄在18岁以上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基础疾病、复苏相关指标及首次实验室检测结果等。按照7∶3的比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AKI诊断参照改善全球肾脏预后组织诊断标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复苏后患者发生AKI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预测效能,采用校准曲线、决策曲线及临床影响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同时采用Bootstrap法和交叉验证法进行内部验证。结果共纳入527例CA患者,其中230例发生AKI,AKI发生率为43.6%。训练组与验证组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两组数据具有可比性。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OR=1.346,95%CI:1.197~1.543,P<0.001)、CA至CPR时间(OR=2.214,95%CI:1.512~3.409,P=0.016)、肾上腺素用量(OR=1.921,95%CI:1.383~2.783,P=0.004)、APACHE-Ⅱ评分(OR=1.531,95%CI:1.316~1.820,P<0.001)、基线肌酐(OR=1.137,95%CI:1.090~1.196,P<0.001)、乳酸(OR=2.558,95%CI:1.680~4.167,P<0.001)是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初始可除颤心律(OR=0.214,95%CI:0.051~0.759,P=0.023)是发生AKI的保护性因素。基于以上变量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组AUC为0.943(95%CI:0.921~0.965),验证组AUC为0.917(95%CI:0.874~0.960),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度、临床有效性和应用价值。结论基于年龄、CA至CPR时间、初始可除颤心律、肾上腺素用量、APACHE-Ⅱ评分、基线肌酐及乳酸构建的列线图对CA复苏后早期发生AKI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为早期识别AKI与精准干预提供新的策略。
文摘目的研究衰弱与急诊科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验证适用急诊科的衰弱筛查工具。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21年1月至12月于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治疗的60岁及以上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的患者进行衰弱筛查问卷(frailty screening questionnaire,FSQ)、衰弱(FRAIL)、临床衰弱量表(clinical frailty scale,CFS)评分,并分别依据上述标准将患者分为衰弱组、无衰弱组。随访患者12个月全因死亡作为主要观察终点,12个月内失能、再次发生急诊为次要观察终点。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FSQ、FRAIL、CFS评分对终点事件的预测能力,计算并比较曲线下面积(the areas under curve,AUC)。采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相对危险度用风险比(hazard ratio,HR)和95%CI表示。结果共40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FSQ、FRAIL、CFS评分预测12个月全因死亡的AUC(95%CI)依次为0.879(0.844~0.909)、0.838(0.798~0.872)、0.906(0.873~0.933)(均P<0.001);3种评分预测次要终点的AUC范围为0.820~0.889(均P<0.001)。AUC两两比较结果提示,除12个月内再次发生急诊这一结局的预测效能三种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CFS对12个月内全因死亡和失能结局的预测效能优于另外一种或两种量表(均P<0.05)。Cox回归发现,调整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共患病后,FSQ、FRAIL、CFS量表定义的衰弱均与12个月全因死亡呈独立相关,HRadj分别为3.267(95%CI:2.406~4.435)、2.465(95%CI:1.819~3.341)、3.523(95%CI:2.648~4.687),均P<0.001。结论FSQ、FRAIL和CFS评分三种工具均能预测不良结局,CFS是急诊科实用的衰弱筛查工具,开展衰弱筛查,可改善老年患者的危险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