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为您找到了以下期刊:

共找到1,506篇文章
< 1 2 7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锚泊方式对小型浮船坞横倾角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丹 于圣堂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对于采用锚泊方式泊碇的浮船坞,规范要求在设计阶段对其在抬船作业工况下的横倾角进行校核,使其在规定风压下横倾时甲板边缘不入水,而实际校核浮船坞的横倾角时通常假定浮船坞处于漂浮状态,没有考虑锚泊力的影响,造成校核结果存在偏差... 对于采用锚泊方式泊碇的浮船坞,规范要求在设计阶段对其在抬船作业工况下的横倾角进行校核,使其在规定风压下横倾时甲板边缘不入水,而实际校核浮船坞的横倾角时通常假定浮船坞处于漂浮状态,没有考虑锚泊力的影响,造成校核结果存在偏差。对此,通过分析锚泊方式对浮船坞横倾角的影响机理,得出兜底式锚泊会加大横倾角,分散式锚泊会减小横倾角的结论,并推导锚泊方式下的浮船坞横倾角计算公式。以某小型浮船坞为例,就锚泊系统选型和锚泊力等因素对其横倾角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供同类型浮船坞的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浮船坞 锚泊 横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回归推广模型的海风预测方法分析
2
作者 张超群 张帆 +1 位作者 罗伟强 周磊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5期16-21,共6页
为准确预测海上风速和风向数据,提升船舶海上航行的安全性,针对现有海风预测方法存在的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回归(Auto-Regressive,AR)推广模型的海风预测方法。将风速和风向看作风矢量的2部分,在确定2组数据的依赖性之后... 为准确预测海上风速和风向数据,提升船舶海上航行的安全性,针对现有海风预测方法存在的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回归(Auto-Regressive,AR)推广模型的海风预测方法。将风速和风向看作风矢量的2部分,在确定2组数据的依赖性之后,分别采用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和向量自回归(Vector Auto-Regressive,VAR)模型这2种AR推广模型对风矢量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VAR模型的预测结果中有34.17%的数据落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而ARIMA模型的预测结果中有61.25%的数据落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该方法可供海上风速和风向预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向风速预测 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ARIMA)模型 向量自回归(VA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况下客滚船风浪阻力和功率航速预报
3
作者 李传庆 朱仁传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高海况下风浪阻力对客滚船航速预报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对此,以某型客滚船为例,分别采用二维方法和三维方法预报船舶升沉和纵摇运动,采用全浪向波浪增阻预报方法SNNM计算波浪增阻,在此基础上开展高海况下的功率航速预报,并与模型试验... 高海况下风浪阻力对客滚船航速预报的准确性有很大影响。对此,以某型客滚船为例,分别采用二维方法和三维方法预报船舶升沉和纵摇运动,采用全浪向波浪增阻预报方法SNNM计算波浪增阻,在此基础上开展高海况下的功率航速预报,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当航速较低时,采用二维方法与三维方法预报的升沉运动结果的精度接近,随着速度的增加,二者的差异变大;当航速较高时,采用三维方法预报的纵摇结果比试验结果大,采用二维方法预报的纵摇结果比试验结果小;长波范围内采用SNNM方法预报的波浪增阻偏小,当谱峰周期为7 s和9 s时,采用SNNM方法近似预报的功率与试验值较为接近,但当谱峰周期变大时,近似预报结果偏小;整体来看,采用SNNM方法得到的航速预报值比试验值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航速 风浪阻力 高海况 势流理论 辐射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nux的智能船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钱琦珅 董胜利 韩冰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1期31-39,共9页
为满足智能船舶数据采集系统的多通信协议传输需求,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在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的工控机上设计一种支持多通信模式的船舶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包含数据传输、数据解析和数据存储等3个模块,其中:数... 为满足智能船舶数据采集系统的多通信协议传输需求,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在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Linux的工控机上设计一种支持多通信模式的船舶数据采集系统。该系统包含数据传输、数据解析和数据存储等3个模块,其中:数据传输模块采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协议、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协议和串口RS232协议实现;数据解析模块用于对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以TCP/IP协议的形式将其发送给上位机,并在上位机中利用MATLAB软件对其进行解析。以北斗导航接收机为数据源对该系统的有效性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Linux的多通信模式数据采集系统能满足智能船舶多样化传感器接口,以及数据可靠、准确、实时传输和处理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船舶 数据采集系统 LINUX操作系统 CAN协议 TCP/IP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氨燃料系统建模仿真及其控制器测试
5
作者 王健 王艳国 +1 位作者 滕文卿 张丹瑞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6期20-28,共9页
氨燃料作为清洁能源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传输具有很高的安全风险。为有效解决该问题,针对某新型船用氨燃料系统,结合氨燃料的物理特性,基于仿真建模技术建立氨燃料系统机理模型,并通过测试验证其有效性。将氨燃料系统模... 氨燃料作为清洁能源尚未得到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传输具有很高的安全风险。为有效解决该问题,针对某新型船用氨燃料系统,结合氨燃料的物理特性,基于仿真建模技术建立氨燃料系统机理模型,并通过测试验证其有效性。将氨燃料系统模型与实时仿真技术相结合进行控制器模拟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实现设计的基本功能,可基于仿真模型进行极端工况等条件下的仿真测试,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时间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燃料系统 仿真模型 实时仿真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力和伴流不均匀度的船型优化
6
作者 高旋 高玉玲 +2 位作者 陈伟民 杜云龙 司南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5期8-15,55,共9页
为获得影响大方形系数船舶艉部线型的主要船型特征参数,以某肥大型船为研究对象,在考虑排水体积约束的情况下,利用CAESES软件半参数化变形技术实现艉部线型自动变换,构建系列船型方案,并采用SHIPFLOW软件评估这些方案的阻力性能和伴流... 为获得影响大方形系数船舶艉部线型的主要船型特征参数,以某肥大型船为研究对象,在考虑排水体积约束的情况下,利用CAESES软件半参数化变形技术实现艉部线型自动变换,构建系列船型方案,并采用SHIPFLOW软件评估这些方案的阻力性能和伴流。应用软件集成的优化算法组合(Sobol与Nelder Mead Simplex优化算法组合)构建船型优化策略,回归分析系列船型方案的优化效果,并采用Star CCM+软件验证优选方案在船舶阻力和伴流不均匀度优化方面的有效性。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艉轴上方最大反曲位置的丰满度和艉封板变形对伴流的影响更显著,优选方案相比原方案有效功率下降约2%,伴流不均匀度下降约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型船 参数化变形 船型优化 阻力 伴流不均匀度 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船用直流电力系统的源储协同控制仿真
7
作者 王宏星 刘伟 张丹瑞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4期19-29,共11页
针对船用直流电力系统中机组并车和离网导致的功率分配和运行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源储协同控制策略,通过协同机组与储能系统应对不同工况,保证电力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稳定运行。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构建数学模型,并在RT-LAB仿真平台... 针对船用直流电力系统中机组并车和离网导致的功率分配和运行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源储协同控制策略,通过协同机组与储能系统应对不同工况,保证电力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稳定运行。基于MATLAB/Simulink软件构建数学模型,并在RT-LAB仿真平台上运行该模型,通过在线调参功能对控制策略进行多工况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多机组投切和多种负载变化工况下,采用该源储协同控制策略能有效提升船用直流电力系统的功率分配有效性和运行稳定性,保证电力系统在各工况下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分配 运行稳定性 实时仿真 下垂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ograph的光电非接触式轴功率测量系统可靠性分析
8
作者 刘伟 赵致远 杨琨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为提升光电非接触式轴功率测量系统的可靠性,顺利完成船舶轴系工作状态实时监测任务,基于Isograph软件对该系统进行失效模式、效应与致命度分析。利用Isograph软件建立故障树,计算并分析该系统的各零部件对其可靠度的影响。针对该系统... 为提升光电非接触式轴功率测量系统的可靠性,顺利完成船舶轴系工作状态实时监测任务,基于Isograph软件对该系统进行失效模式、效应与致命度分析。利用Isograph软件建立故障树,计算并分析该系统的各零部件对其可靠度的影响。针对该系统的薄弱环节(比如焊接的可靠性和码盘安装位置的准确性),利用有限元仿真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和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对系统的主要硬件(探头和码盘)进行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环境中,相比探头,码盘更易因强烈的振动而发生变形、断裂等机械故障。在实际应用该系统时,要保证组装、焊接的可靠性,以及码盘与轴线的垂直度;同时,根据机舱的实际工作环境,选用抗振性能较好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效应与致命分析(FMECA) 失效树分析(FTA) 轴功率 Isograph软件 ANSYS软件 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后端分离模式的船舶智能机舱系统软件设计
9
作者 蒋辰基 董胜利 韩冰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5期22-29,69,共9页
为降低智能机舱系统前后端的耦合度,提高系统开发效率,在B/S(Browser/Server)架构的基础上,采用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确定系统软件的技术框架,明确前端主要界面和后端功能模块的划分,设计一种基于前后端分离模式的智能机舱系统软件。测... 为降低智能机舱系统前后端的耦合度,提高系统开发效率,在B/S(Browser/Server)架构的基础上,采用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确定系统软件的技术框架,明确前端主要界面和后端功能模块的划分,设计一种基于前后端分离模式的智能机舱系统软件。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软件能实现机舱智能管理,满足用户的需求,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端分离 智能船舶 智能机舱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流工况下的螺旋桨片空泡面积数值模拟
10
作者 任海奎 杜云龙 陈伟民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1期7-13,72,共8页
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螺旋桨在均流工况下的空泡性能进行研究。基于RANS(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方程,采用SST k-ω(Shear Stress Transfer k-ω)湍流模型和Schnerr-Sauer空化模型,选取合适的网格划分策略和边界条件等关键计算... 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螺旋桨在均流工况下的空泡性能进行研究。基于RANS(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方程,采用SST k-ω(Shear Stress Transfer k-ω)湍流模型和Schnerr-Sauer空化模型,选取合适的网格划分策略和边界条件等关键计算参数,对螺旋桨片空泡面积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比较分析螺旋桨片空泡面积占比的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可知,二者的符合性较好,所提数值模拟方法准确可靠,能满足工程应用要求。随着数值模拟技术的快速发展,螺旋桨空泡性能数值预报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 空泡性能 均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桨空泡诱导的脉动压力信号处理方法
11
作者 路悦欣 刘英良 +1 位作者 周祎隆 季盛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在空泡脉动压力试验中,通常先对不稳定空泡进行通气处理,确认空泡稳定之后再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这会使模型尺度与实尺度空泡的形态、稳定性和脉动压力的时域特征产生差异,从而影响空泡脉动压力的预报精度。由此,开展脉动压力信号处理... 在空泡脉动压力试验中,通常先对不稳定空泡进行通气处理,确认空泡稳定之后再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这会使模型尺度与实尺度空泡的形态、稳定性和脉动压力的时域特征产生差异,从而影响空泡脉动压力的预报精度。由此,开展脉动压力信号处理方法研究,降低空泡稳定性差异对脉动压力预报结果的影响。分别采用直接对压力时域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 FFT)、对脉动压力信号进行时域平均之后做傅里叶变换(时域平均FFT)和对脉动压力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之后做频域平均(FFT频域平均)等3种方法对稳定和不稳定空泡诱导的脉动压力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稳定空泡,相比直接FFT方法,时域平均FFT方法和FFT频域平均方法能消除随机因素的干扰,2种方法的预报结果一致;对于不稳定空泡,时域平均FFT方法不再适用,FFT频域平均方法能较为准确地预报脉动压力幅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桨 空泡脉动压力 信号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enFOAM的某双艉鳍船快速性能研究
12
作者 邢磊 车霖源 高玉玲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3期9-14,共6页
为研究双艉鳍船的艉鳍倾角和螺旋桨旋向对船舶快速性的影响,以OpenFOAM为工具,对模型尺度下的某双艉鳍船进行阻力和自航数值模拟,其中自航分为内旋和外旋2种工况。研究表明:与模型试验结果相比,阻力和自航数值计算结果的偏差均在3%以内... 为研究双艉鳍船的艉鳍倾角和螺旋桨旋向对船舶快速性的影响,以OpenFOAM为工具,对模型尺度下的某双艉鳍船进行阻力和自航数值模拟,其中自航分为内旋和外旋2种工况。研究表明:与模型试验结果相比,阻力和自航数值计算结果的偏差均在3%以内,精度较高;将垂直艉鳍改为倾斜艉鳍,能改善艉部流动,减小低速区范围、流动分离和船体阻力;艉鳍形式和旋向对船舶推进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船身效率上,伴流均匀性是影响船舶推进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采用的基于OpenFOAM的快速性分析方法可供其他类型船的优化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航 阻力 双艉鳍 OpenFOAM平台 内旋 外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IPFLOW MOTIONS的测量船耐波性研究
13
作者 李建鹏 刘金纯 李伟强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5期1-7,共7页
以一艘测量船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势流理论的商业软件SHIPFLOW中的MOTIONS模块对其进行耐波性数值仿真,研究其在波浪中的运动和阻力特性。利用三维时域完全非线性边界元方法计算船舶在迎浪规则波中的运动特性,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 以一艘测量船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势流理论的商业软件SHIPFLOW中的MOTIONS模块对其进行耐波性数值仿真,研究其在波浪中的运动和阻力特性。利用三维时域完全非线性边界元方法计算船舶在迎浪规则波中的运动特性,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相对比,结果表明:船舶在波浪中的升沉和纵摇运动数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船舶在波浪中的阻力增加RAO值计算结果与模型试验结果的最大偏差约为13%;波浪增阻数值计算结果的精度明显高于基于三维频域线性势流理论的计算结果。此外,直接采用SHIPFLOW软件模拟该船在不规则波中的运动,验证其非线性问题处理能力,结果发现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偏差约为7%,证明采用该方法解决船体周围复杂流场问题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势流理论 SHIPFLOW软件 耐波性 规则波 不规则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i框架的机舱智能监控系统前端软件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芝 栾泳立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1期40-48,共9页
为降低机舱智能监控系统前后端的耦合度,提高系统开发效率,设计一种基于Umi框架的机舱智能监控系统前端软件。采用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使开发过程更清晰、高效;构建可视化交互操作界面,并利用TypeScript编程语言和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 为降低机舱智能监控系统前后端的耦合度,提高系统开发效率,设计一种基于Umi框架的机舱智能监控系统前端软件。采用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使开发过程更清晰、高效;构建可视化交互操作界面,并利用TypeScript编程语言和模块化程序设计思想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同时,通过组件化开发方式和自定义功能组件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模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前端软件能提供良好的信息展示效果和交互体验,满足用户的需求,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可供同类型监控系统的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后端分离 Umi框架 组件化 TypeScript编程语言 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船舶动力设备振动监测系统设计
15
作者 栾泳立 董胜利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3期22-27,共6页
振动监测是评估船舶动力设备健康状态的有效手段,针对传统振动监测系统存在的数据量大、数据传输延迟和中央控制器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振动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加入边缘层,实现对设备振动信息的就近采集、预处... 振动监测是评估船舶动力设备健康状态的有效手段,针对传统振动监测系统存在的数据量大、数据传输延迟和中央控制器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边缘计算的振动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加入边缘层,实现对设备振动信息的就近采集、预处理、特征值提取和数据筛选,在满足监测系统功能需求的同时,有效消除传统振动监测系统的弊端。实船应用结果显示,在特征值每隔2 s、原始数据每隔10 min保存1次的条件下,使用基于边缘计算的振动监测系统之后,数据量能减少为传统振动监测系统的0.4%,数据采集和处理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振动监测 动力设备 智能机舱 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尺度下某组合节能装置节能效果的尺度效应研究
16
作者 邢磊 杨帆 殷晓俊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6期1-5,35,共6页
以某大型散货船为研究对象,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2种模型尺度下由前置定子与舵球推力鳍组成的组合节能装置的节能效果进行尺度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尺度船模节能装置的节能效果更好;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得到的安装节能装置... 以某大型散货船为研究对象,通过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对2种模型尺度下由前置定子与舵球推力鳍组成的组合节能装置的节能效果进行尺度效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尺度船模节能装置的节能效果更好;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计算得到的安装节能装置前后船舶的各推进性能参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看,在对带有节能装置的船舶进行快速性试验时,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大尺度船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装置 尺度效应 数值模拟 自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船舶空冷器状态预测
17
作者 栾泳立 董胜利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2期1-5,33,共6页
当前船舶空冷器的工作状态主要依靠空冷器冷却后的增压空气温度T_(A2)判断,通常按设定阈值触发报警,存在预警差和精度低等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GA-BP(Genetic Algorithm-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T_(A2)预测方法。利用BP神经网络... 当前船舶空冷器的工作状态主要依靠空冷器冷却后的增压空气温度T_(A2)判断,通常按设定阈值触发报警,存在预警差和精度低等问题。对此,提出一种基于GA-BP(Genetic Algorithm-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T_(A2)预测方法。利用BP神经网络构建空冷器状态预测模型,通过对比运行过程中T_(A2)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偏差,及时发现空冷器的异常状态;引入GA解决BP神经网络存在的收敛速度慢和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为验证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预测方法的有效性,选取多组空冷器清洗前后的状态数据进行训练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识别空冷器的异常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器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GA) 状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船舶直流母线的储能模块并联均流控制
18
作者 彭登朝 王艳国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4期30-38,共9页
为提升锂电池组在船舶直流电网中并联运行的稳定性,根据多电源模块的并联均流工作原理,针对具有不同输出特性的储能模块,建立“储能模块-DC/DC变换器-直流母线”并联Simulink模型,并提出基于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的改进均流控制策略。设... 为提升锂电池组在船舶直流电网中并联运行的稳定性,根据多电源模块的并联均流工作原理,针对具有不同输出特性的储能模块,建立“储能模块-DC/DC变换器-直流母线”并联Simulink模型,并提出基于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的改进均流控制策略。设置开环控制、电压单闭环控制和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等3组仿真模型,进行均流与未均流控制对比,验证该策略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策略能有效改善船舶直流母线的电压稳定性,减少电流不均衡现象,同时提升船舶电力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船 电流均衡 并联稳压 均流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海事图像去雾方法
19
作者 肖昌云 王梓创 +2 位作者 刘虹余 韩冰 陈信强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6期14-19,共6页
为提升船舶在雾天等能见度不良条件下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海事图像去雾方法,并引入循环一致性和恒等映射损失,避免图像过度变形和重要特征信息丢失,提升去雾效果的稳定性。在模拟海雾图像和真实海雾图... 为提升船舶在雾天等能见度不良条件下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的海事图像去雾方法,并引入循环一致性和恒等映射损失,避免图像过度变形和重要特征信息丢失,提升去雾效果的稳定性。在模拟海雾图像和真实海雾图像上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选取当前主流的海事图像去雾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峰值信噪比、结构相似性和颜色差异等指标上的表现均优于其他方法,峰值信噪比平均值为21.92 dB,相比其他方法至少提升8.79 dB,能有效去除图像中的海雾,恢复图像的细节和纹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态势感知 雾天航行 图像去雾 对抗生成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线网络仿真模型在远洋运输中的应用
20
作者 冯亮 赵科 +1 位作者 黄珍平 穆亚娣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学报 2024年第4期11-18,共8页
针对航运业长期存在的提升船舶运输效率和控制船舶运营成本的问题,基于AnyLogic仿真平台,结合代理人基模型(Agent-Based Model,ABM)和离散事件模拟(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DES)方法,考虑船舶出港、海上航行、到港装卸货和燃料加注... 针对航运业长期存在的提升船舶运输效率和控制船舶运营成本的问题,基于AnyLogic仿真平台,结合代理人基模型(Agent-Based Model,ABM)和离散事件模拟(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DES)方法,考虑船舶出港、海上航行、到港装卸货和燃料加注等环节,建立航线网络仿真模型。通过单船-单线案例试验和船队-航线网络优化试验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通过优化航速和燃料策略,能显著降低船舶运输成本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该模型能模拟和应对市场波动及突发事件,提升航运公司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能力和市场适应性。研究结果可为航运企业解决船舶营运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案,对航运企业决策模式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洋运输 航线网络仿真 运营策略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