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金属及养分元素在城市污泥主要组分中的分配及其化学形态 被引量:120
1
作者 周立祥 沈其荣 +1 位作者 陈同斌 章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9-274,共6页
通过沉降 /离心法将城市污泥区分为生物絮凝体、颗粒态、胶体及水溶态四种组分 ,并研究了重金属与养分元素在其中的分配及其各组分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生物絮凝体组分占污泥干物质 6 8% ,其次为颗粒态组分 (占 2 3% ) ,胶体及水溶态组... 通过沉降 /离心法将城市污泥区分为生物絮凝体、颗粒态、胶体及水溶态四种组分 ,并研究了重金属与养分元素在其中的分配及其各组分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生物絮凝体组分占污泥干物质 6 8% ,其次为颗粒态组分 (占 2 3% ) ,胶体及水溶态组分所占比例最少 .有机C ,总N ,P ,K及Cu ,Pb ,Zn ,Cd ,Hg ,As也主要分配在生物絮凝体组分中 .从重金属在各组分中的形态分布看 ,重金属的化学活性依次为 ,污泥水溶性 +胶体组分 >生物絮凝体组分 >颗粒态组分 .但按不同组分对污泥中重金属“活性库”的贡献看 ,则生物絮凝体组分 >水溶性 +胶体组分 >颗粒态组分 .生物絮凝体组分是污泥中有效重金属的主要提供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重金属 养分元素 化学形态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郊城市污水人工快滤处理与利用系统 被引量:48
2
作者 崔理华 朱夕珍 +3 位作者 李国学 张宝莉 白瑛 张祖锡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5-48,共4页
以人工土壤作为惨滤介质处理城市污水在北京西部进行了两年中试工程运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快滤处理系统对城市污水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其对 COD,BOD5,SS,TN和 P的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0.2%,96.4%,95... 以人工土壤作为惨滤介质处理城市污水在北京西部进行了两年中试工程运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快滤处理系统对城市污水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其对 COD,BOD5,SS,TN和 P的年平均去除率分别为 90.2%,96.4%,95.1%,32.3%和 30.2%;处理出水中 COD,BOD5,和 SS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 39.8,3.80和 11.1mg/L;人工快滤床的年平均渗滤速率、水力负荷率和有机负荷分别为 0.339cm/min, 208m/a和14.9kgBOD5/(m2·a);用处理出水灌溉蔬菜和水稻不会引起硝酸盐和重金属的明显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 快速渗滤 废水处理 土地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海水冲厕对城市污水处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张雨山 王静 +3 位作者 蒋立东 徐梅生 顾平 李方方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6,共3页
研究了海水进入城市污水系统后,不同海水盐度下传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 C O D 去除率、耗氧率、基质氧利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进水中海水比例小于36 % 时,盐度并没有降低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应用该法处理含盐废水是可行... 研究了海水进入城市污水系统后,不同海水盐度下传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 C O D 去除率、耗氧率、基质氧利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进水中海水比例小于36 % 时,盐度并没有降低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应用该法处理含盐废水是可行的。海水比例超过48 % 时则不然, C O D 去除率显著降低,出水 C O D 超过50 mg/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冲厕 盐度 城市污水 活性污泥法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污泥胞外多聚物的提取、测定法选择 被引量:45
4
作者 刘志杰 谢华 +1 位作者 俞毓馨 陆正禹 《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3-26,共4页
选用6种方法,对4种不同性状的厌氧污泥的胞外多聚物(ECP)进行提取试验。此外,采用2种方法测定提取液中多糖浓度,还测定核酸浓度以检查细胞的破坏程度。通过对比,认为硫酸法提取的ECP较完全,对细胞的破坏作用小,而苯酚... 选用6种方法,对4种不同性状的厌氧污泥的胞外多聚物(ECP)进行提取试验。此外,采用2种方法测定提取液中多糖浓度,还测定核酸浓度以检查细胞的破坏程度。通过对比,认为硫酸法提取的ECP较完全,对细胞的破坏作用小,而苯酚-硫酸法较适于测定提取液中的多糖含量。文中还对厌氧污泥ECP的含量、成分作了分析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污泥 胞外多聚物 提取 硫酸 废水处理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污水生物絮凝吸附强化一级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36
5
作者 师绍琪 袁琳 +1 位作者 蒋展鹏 黄汝常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7,共3页
提出一级污泥絮凝吸附——沉淀工艺,利用回流一级污泥的絮凝吸附作用强化一级沉淀处理。试验证明,处理未经沉淀的生活污水,当HRT为105min,絮凝池污泥浓度1~2g/L、污泥充氧时间1h左右时,C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 提出一级污泥絮凝吸附——沉淀工艺,利用回流一级污泥的絮凝吸附作用强化一级沉淀处理。试验证明,处理未经沉淀的生活污水,当HRT为105min,絮凝池污泥浓度1~2g/L、污泥充氧时间1h左右时,C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60~70%和7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一级处理 生活污水 生物絮凝吸附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评述 被引量:29
6
作者 高廷耀 夏四清 周增炎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0-112,共3页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是一种重要的水污染控制技术.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脱氮、生物除磷及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研究方面的现状,结合笔者研究的情况,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生物脱氮 生物除磷 城市污水 污水处理 生物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活污水强化一级处理中絮凝剂的选择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周世辉 师绍琪 +2 位作者 蒋展鹏 管运涛 尤作亮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4-16,共3页
用城市生活污水,对几种较常用的絮凝剂进行了单质和复合处理时的对比研究,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絮凝条件。研究表明在壳聚糖与硫酸铁复合的最佳絮凝条件下,对SS和浊度的去除率达85 % 左右。强化去除率超过75 % ,对CO... 用城市生活污水,对几种较常用的絮凝剂进行了单质和复合处理时的对比研究,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絮凝条件。研究表明在壳聚糖与硫酸铁复合的最佳絮凝条件下,对SS和浊度的去除率达85 % 左右。强化去除率超过75 % ,对COD 的去除率为72-5 % ,强化去除率为63-8 % 。对BOD5 的去除率和强化去除率分别为56-4 % 和43-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污水 一级强化处理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处理城市污水的多功能混合菌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贾省芬 杨彦希 +1 位作者 黄志勇 杨惠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81-84,共4页
从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中分离选育出一种高效多功能混合菌群 ,包括具有絮凝作用的芽孢杆菌 7株 (同时还有降解污染物的功能 ) .能利用其他有机物和降解某些工业污染物的细菌 6株、酵母 7株 .该混合菌群生长的 p H和温度范围较广 ,p H为 6... 从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中分离选育出一种高效多功能混合菌群 ,包括具有絮凝作用的芽孢杆菌 7株 (同时还有降解污染物的功能 ) .能利用其他有机物和降解某些工业污染物的细菌 6株、酵母 7株 .该混合菌群生长的 p H和温度范围较广 ,p H为 6~ 1 0 ,最适 p H7~ 8,温度为 1 5~ 37℃ ,最适为 30℃ .生长碳源以红糖最优 ,有机氮优于无机氮 .利用多功能混合菌完整细胞对合成城市污水处理效果表明 ,当细胞浓度达 2 0 mg· ml- 1 时只需通气 2 0 min就可将污水中 580 .64mg· L- 1 CODCr和 376.2 6mg·L- 1 BOD5完全去除 .从通气条件看 ,好氧和缺氧交替进行有利于处理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 :城市污水 ,处理技术 ,多功能混合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 多功能混合菌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49
9
作者 顾平 周丹 杨造燕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8,共3页
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应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出水中几乎无悬浮物和浊度,对有机物和含氮化合物的去除效率很高。另研究了膜通量与工作压力、冲击负荷、曝气强度等运行条件之... 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应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出水中几乎无悬浮物和浊度,对有机物和含氮化合物的去除效率很高。另研究了膜通量与工作压力、冲击负荷、曝气强度等运行条件之间的关系,并对膜生物反应器的能耗问题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生活废水 通量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CT污泥高温好氧发酵技术典型案例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涛 邢家乐 +10 位作者 兰轩花 田德龙 田媛 寇于亮 王大鹏 马磊 李亮 李伟 孙言岩 朱小明 修玉凤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4-27,共4页
SACT属于高温好氧发酵技术的一个类型,是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介绍了SACT技术的主要内容——动态隧道式发酵仓型、全机械化流程、以及机械-建筑协同设计(MCCD)理念。通过对唐山400t/d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工程的分析,总结出SACT技术... SACT属于高温好氧发酵技术的一个类型,是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技术。介绍了SACT技术的主要内容——动态隧道式发酵仓型、全机械化流程、以及机械-建筑协同设计(MCCD)理念。通过对唐山400t/d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工程的分析,总结出SACT技术的特点和突破,以及在设计运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CT 污泥处理 污泥堆肥 好氧发酵 隧道式发酵仓 机械化 MC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流污泥强化城市生活污水一级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尤作亮 蒋展鹏 +1 位作者 师绍琪 祝万鹏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2-14,共3页
利用污泥的絮凝吸附作用,采用回流污泥絮凝吸附-沉淀-曝气再生工艺,改善城市生活污水的一级处理效率。COD去除率达到689%,SCOD去除率为41%,BOD5去除率665%,SS去除率高达868%,有机氮和总磷的... 利用污泥的絮凝吸附作用,采用回流污泥絮凝吸附-沉淀-曝气再生工艺,改善城市生活污水的一级处理效率。COD去除率达到689%,SCOD去除率为41%,BOD5去除率665%,SS去除率高达868%,有机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51%和242%,对氨氮基本没有去除效果,去除率只有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一级处理 回流污泥 生物絮凝吸附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 被引量:29
12
作者 郑礼胜 施汉昌 钱易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51-55,共5页
对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中试研究,探讨了生物膜的形成和水力停留时间及供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水比4:1、水力停留时间40min、进水COD150~1000mg/L条件下,平均COD去除率... 对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中试研究,探讨了生物膜的形成和水力停留时间及供气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气水比4:1、水力停留时间40min、进水COD150~1000mg/L条件下,平均COD去除率为89%、平均去除容积负荷为10.4kgCOD/m3·d,氧利用率为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 生物流化床 生活污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一体式好氧膜生物反应器膜清洗周期的几个因素 被引量:25
13
作者 刘锐 汪诚文 钱易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28,共3页
一体式好氧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不同操作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膜通量10.4L/(m2h),污泥龄20d,污泥去除负荷(COD/VSS)为0.22kg/(kgd)的正常稳定运行条件下,该系统可在整个膜寿命... 一体式好氧中空纤维膜生物反应器不同操作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膜通量10.4L/(m2h),污泥龄20d,污泥去除负荷(COD/VSS)为0.22kg/(kgd)的正常稳定运行条件下,该系统可在整个膜寿命期限内(3-5a)不用洗膜并得到优质出水:COD<20mg/L,NH3-N<1.0mg/L,无色无味透明,未检出大肠杆菌.其中,污泥去除负荷、系统运行稳定状况和反应器流态是影响膜清洗周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生活污水 废水处理 反应器清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淹没式中空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张军 王宝贞 聂梅生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13-16,共4页
复合淹没式中空膜生物反应器( H S M B R) 将多种污水处理工艺包含在极其简单的装置中,并在 A/ O 系统中实现了 A2/ O 的运行。投放泡沫填料的中空膜生物反应器兼具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膜分离三种处理过程,出水水... 复合淹没式中空膜生物反应器( H S M B R) 将多种污水处理工艺包含在极其简单的装置中,并在 A/ O 系统中实现了 A2/ O 的运行。投放泡沫填料的中空膜生物反应器兼具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膜分离三种处理过程,出水水质优于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可作为非饮用水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废水回用 膜分离 HSMBR 泡沫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颗粒活性污泥的培养及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29
15
作者 竺建荣 刘纯新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8-41,共4页
研究厌氧-好氧交替工艺中好氧颗粒活性污泥的培养和理化特性.在普通好氧曝气条件下,反应器内培养出了好氧颗粒活性污泥,颗粒直径0.5—1.5mm,比重1.007左右,含水率97%—98%.MLSS4.04—6.88%g/... 研究厌氧-好氧交替工艺中好氧颗粒活性污泥的培养和理化特性.在普通好氧曝气条件下,反应器内培养出了好氧颗粒活性污泥,颗粒直径0.5—1.5mm,比重1.007左右,含水率97%—98%.MLSS4.04—6.88%g/L,SVI20—45ml/g,一般约30ml/g.颗粒污泥受阻沉降层的均匀沉降速度vs约2.15cm/min,临界浓度时沉降速度值v2约0.35cm/min.颗粒污泥的耗氧速率OURW1.27mg/(g·min),这些理化指标均优于普通的活性污泥.对于COD浓度372—548mg/L、P浓度9.84—13.57mg/L的生活污水,总COD去除率和除P效率一般分别在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活性污泥 厌氧 好氧 生活污水处理 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生活污水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琪 袁嗣兵 +2 位作者 竺建荣 胡纪萃 顾夏声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5-47,共3页
本试验利用清华大学污水泵站收集的生活污水作为处理对象,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的启动及运行进行了详细研究。试验证明,反应器在常温下对生活污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为反应器设计及运行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生活污水 升流式 厌氧污泥床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好氧一体净化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周琪 顾国维 +2 位作者 赵建夫 陈伟德 朱文龙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98-402,共5页
研究了厌氧─好氧一体化污水净化装置处理生活污水的启动及运行特性,试验表明装置在自接种条件下启动,二周内可达到稳定的处理效果,出水COD<100mg·L-1.正常运行,HRT>6.2h时,COD去除率大于85.2%... 研究了厌氧─好氧一体化污水净化装置处理生活污水的启动及运行特性,试验表明装置在自接种条件下启动,二周内可达到稳定的处理效果,出水COD<100mg·L-1.正常运行,HRT>6.2h时,COD去除率大于85.2%,BOD5去除率大于88.6%,出水水质满足国家的污水排放标准,NH3—N在10.6mg·L-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厌氧污泥床 好氧接触池 净化器 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及其体积负荷的确定 被引量:9
18
作者 孟耀斌 mail.cic.tsinghua.edu.cn +5 位作者 文湘华 mail.cic.tsinghua.edu.cn 邢传宏 mail.cic.tsinghua.edu.cn 钱易 mail.cic.tsinghua.edu.cn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4-27,共4页
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运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污泥龄和水力停留时间下,处理效果稳定,污泥上清液中COD浓度平均为19.5m g/L,膜出水COD浓度平均为5.3m g/L. 对分置式-生物反应器的体积负荷进行... 分置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运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污泥龄和水力停留时间下,处理效果稳定,污泥上清液中COD浓度平均为19.5m g/L,膜出水COD浓度平均为5.3m g/L. 对分置式-生物反应器的体积负荷进行推导表明,浓缩区的存在是该工艺处理能力较大的原因. 体积负荷由膜出水有机物浓度与污泥混合液有机物浓度之比α,浓缩区与反应器体积之比β和膜出水量与污泥混合液循环流量之比λ决定,即可以通过增加浓缩区体积和调整循环流量来控制分置式-生物反应器的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生活污水 体积负荷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72
19
作者 邢传宏 TardieuEric 钱易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共4页
用无机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结果表明,当HRT为5h,膜通量为75—150L/(m2h),膜面流速为4m/s,SRT为5、15、30d时,分别经过10、16、14d运行,生物反应器中MLSS达到稳定值3... 用无机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结果表明,当HRT为5h,膜通量为75—150L/(m2h),膜面流速为4m/s,SRT为5、15、30d时,分别经过10、16、14d运行,生物反应器中MLSS达到稳定值3.1、10.7、17.3g/L.对COD、NH3-N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超过96%、95%、98%,对SS和E.coli的去除率则达100%.试验出水水质优于建设部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1-89.初步探讨了无机膜的堵塞机理.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相结合的方法可使无机膜通透能力恢复到新膜的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膜 生物反应器 废水处理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气浮对水中油类及表面活性剂去除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马志毅 郜宏漪 刘瑞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03-307,共5页
本研究利用铁板作电极的反应器,通过电气浮作用,在15min内,可将浮油去除95%;对乳化油的去除率可达92%;对LAS去除率达93.3%。
关键词 电气浮 气浮 油类 表面活性剂 废水处理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