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8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化场地大直径变截面单桩群桩动力响应差异
1
作者 冯忠居 周世昊 +2 位作者 张聪 宋健 林立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8-206,共9页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大直径变截面群桩基础在与单桩基础抗液化性能方面的差异,依托第二东通道工程,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开展大直径变截面单桩、群桩基础动力响应差异性研究,分析了饱和砂土层中大直径变截面单、群桩在地震荷载下,孔压比、桩...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大直径变截面群桩基础在与单桩基础抗液化性能方面的差异,依托第二东通道工程,采用振动台模型试验开展大直径变截面单桩、群桩基础动力响应差异性研究,分析了饱和砂土层中大直径变截面单、群桩在地震荷载下,孔压比、桩身加速度、桩顶水平位移和桩身弯矩差异。结果表明:地震荷载为0.30 g,大直径变截面单桩与群桩工况下,基础均发生液化现象,大直径变截面群桩基础完全液化时刻比单桩基础延缓1.58~1.64 s;大直径变截面群桩桩身最大加速度较单桩减小,且出现时刻较单桩更为滞后;大直径变截面群桩桩顶最大水平位移较单桩减小0.68 mm,出现时刻滞后1.44 s;大直径变截面群桩基础最大弯矩值较单桩基础减小11.99%,大直径变截面群桩基础最大弯矩出现时刻较单桩基础滞后1.88 s;大直径变截面群桩基础的抗液化特性明显高于单桩基础,动力响应更为滞后,在地震区桩基础设计中,可考虑用大直径变截面群桩基础形式增加其抗液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变截面 地震荷载 振动台试验 群桩基础 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材料冻融劣化与多年冻土退化影响效应的桥梁桩基础抗震性能
2
作者 张熙胤 于生生 +1 位作者 王万平 文海荣 《中外公路》 2025年第1期20-30,共11页
以中国青藏高原为代表的高寒高烈度地区,由冻融循环作用导致的材料性能劣化和气候变暖导致的多年冻土退化问题日益严峻,给桥梁桩基础抗震性能评估带来巨大挑战。为系统研究多年冻土退化以及材料冻融劣化对桥梁桩基础抗震性能的影响,确... 以中国青藏高原为代表的高寒高烈度地区,由冻融循环作用导致的材料性能劣化和气候变暖导致的多年冻土退化问题日益严峻,给桥梁桩基础抗震性能评估带来巨大挑战。为系统研究多年冻土退化以及材料冻融劣化对桥梁桩基础抗震性能的影响,确保其合理的抗震设计,该文建立考虑多年冻土退化和材料冻融劣化的桩-冻土相互作用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多年冻土区桥梁桩基础抗震性能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桥梁服役时间的增加,桩-冻土体系的水平承载力、等效刚度和耗能能力均呈下降趋势;多年冻土退化与材料冻融劣化的叠加效应对桩基础抗震性能的影响更显著,具体表现为在桥梁服役100年时,桩-冻土体系的水平承载力降至初始值的55%左右,但仅考虑多年冻土退化时,其水平承载力降至初始值的89%左右。因此,如果忽略材料冻融劣化的影响,会导致桥梁桩基础抗震性能评估结果偏不安全。在多年冻土区桥梁桩基础的抗震性能分析中,除了考虑多年冻土退化的影响,还必须充分考虑材料冻融劣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桩基础 抗震性能 多年冻土退化 材料冻融劣化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持时对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抗震性能评价的影响
3
作者 许成祥 吴双玙 +1 位作者 吴永昂 朱红兵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共11页
为研究地震动持时对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抗震性能评价的影响,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选取两组具有长、短持时特性的地震动记录,通过增量动... 为研究地震动持时对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抗震性能评价的影响,基于双层框架式桥墩的拟静力试验,借助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选取两组具有长、短持时特性的地震动记录,通过增量动力分析(IDA)建立峰值地面加速度(PGA)与位移延性比u的关系,得到易损性曲线。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PGA中位值为0.35g、0.55g、0.78g、0.98g,短持时地震动作用下PGA中位值为0.35g、0.59g、0.91g、1.20g。随着损伤程度的加大,双层框架式桥墩易损性曲线的差异区间随着PGA的增大而增大;9度(0.40 g)罕遇地震时,长、短持时地震动作用下双层框架式桥墩发生严重损伤和完全破坏的概率分别为25.57%、8.61%和16.98%、4.79%,说明当PGA较大时,双层框架式桥墩在长持时地震动作用下更容易受到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持时 框架式桥墩 抗震性能 增量动力分析 易损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LSTM的桥梁缆索腐蚀钢丝力学性能预测模型
4
作者 缪长青 吕悦凯 万春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5,共6页
为了精准捕捉桥梁缆索腐蚀钢丝的时变规律并预测其力学性能,开发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优化的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GA依次优化LSTM模型的迭代次数、隐藏层层数、神经... 为了精准捕捉桥梁缆索腐蚀钢丝的时变规律并预测其力学性能,开发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 GA)优化的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GA依次优化LSTM模型的迭代次数、隐藏层层数、神经元数量、窗口大小4个超参数,以预测不同腐蚀特征状态下钢丝的力学性能。将其与传统LSTM和GA-反向传播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A-LSTM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在屈服强度与极限强度预测效果方面,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 MAE)、决定系数分别提高约44%~61%、43%~57%、35%~92%。在屈服应变与极限应变预测效果方面,RMSE、MAE、决定系数分别提高约0~46%、7%~49%、12%~229%。所建立的模型可以作为一个有用的工具支持桥梁缆索腐蚀安全性评估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缆索腐蚀钢丝 力学性能预测 时序预测 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超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边工字钢-混组合曲线梁桥收缩徐变效应研究
5
作者 闫磊 邢俊鹏 +1 位作者 牛哲 刘金鑫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2,共8页
为了解收缩徐变对双边工字钢-混组合曲线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以该类型某3×35 m曲线梁为背景,开展模型试验及有限元分析。按1∶5的缩尺比制作曲率半径92 m的2×7 m试验梁,先对承载自重+配重3个月的试验梁挠度、应力进行观测,再... 为了解收缩徐变对双边工字钢-混组合曲线梁桥受力性能的影响,以该类型某3×35 m曲线梁为背景,开展模型试验及有限元分析。按1∶5的缩尺比制作曲率半径92 m的2×7 m试验梁,先对承载自重+配重3个月的试验梁挠度、应力进行观测,再使该试验梁承受自重+配重+开裂荷载11个月(即14个月龄期)进行同等观测。采用有限元法对不同曲率半径下3×35 m曲线组合梁桥的钢主梁挠度、应力长期(10年)增长系数取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4个月龄期后,试验梁挠度增加,增量约为初始挠度的10%,曲线内、外侧钢主梁挠度差可忽略不计;中支点处应力增加,距梁端0.4L(L为该跨跨径)处应力减少。当3×35 m曲线梁桥的曲率半径由460 m增加至1000 m时,对于挠度长期增长系数,中跨跨中处曲线内侧钢主梁由0.35线性变化至0.06、曲线外侧钢主梁由-1.13线性变化至-0.18,边跨距梁端0.4L处曲线内、外侧钢主梁不变,均取1.1;对于应力长期增长系数,中跨跨中处曲线内侧钢主梁由-0.44线性变化至-0.36、曲线外侧钢主梁由-0.27线性变化至-0.34,边跨距梁端0.4L处曲线内、外侧钢主梁不变,分别取0.89、0.90,中支点处的曲线内、外侧钢主梁不变,分别取1.35、1.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组合梁桥 曲线梁桥 收缩徐变 应力 挠度 曲率半径 缩尺模型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粘结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大比例缩尺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
6
作者 肖海珠 陈留剑 +1 位作者 别业山 高立强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共9页
为研究有粘结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的抗震性能,以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引桥为背景,进行装配式桥墩和相应现浇墩大比例缩尺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装配式桥墩破坏模式、滞回特性、耗能、残余位移和曲率分布,并与现浇墩进行对比分析;采... 为研究有粘结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的抗震性能,以通苏嘉甬铁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引桥为背景,进行装配式桥墩和相应现浇墩大比例缩尺模型拟静力试验,研究装配式桥墩破坏模式、滞回特性、耗能、残余位移和曲率分布,并与现浇墩进行对比分析;采用OpenSees软件建立试验墩数值模型,对预应力轴压比、预应力筋初张力、预应力筋位置和恒载轴压比与预应力轴压比的比值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有粘结预应力连接装配式桥墩破坏集中于墩台接缝处,主要表现为墩台接缝的张开闭合,墩身基本处于弹性状态;其承载力和延性均大于现浇墩,耗能和残余变形均小于现浇墩,曲率变化集中于墩台接缝处。预应力钢束采用分散边缘布置时,当恒载轴压比为0.1,为了避免混凝土过早被压碎,预应力轴压比不应超过0.3;改变预应力筋初张力,承载力基本没有变化,但会改变峰值荷载对应的位移;桥墩边缘布置预应力筋,有利于提高承载力,桥墩中心布置预应力筋,有利于减小残余位移;为了降低恒载P-Δ效应,恒载轴压比与预应力轴压比的比值不应大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桥墩 有粘结预应力 滞回特性 预应力轴压比 参数分析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in-PBL剪力连接件力学性能与结构参数优选
7
作者 姚国文 董雨杭 +2 位作者 应立 贺煊博 吴树杭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是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形式,其结合了钢的高强度、强变形能力和混凝土的良好抗压性能,其剪力连接件的细部构造对整体承载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为深入探索Twin-PBL剪力连接件的力学行为,并通过细部构造优化来提高... 波形钢腹板连续刚构桥是一种新型的桥梁结构形式,其结合了钢的高强度、强变形能力和混凝土的良好抗压性能,其剪力连接件的细部构造对整体承载能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为深入探索Twin-PBL剪力连接件的力学行为,并通过细部构造优化来提高其力学性能,基于ABAQUS建立了典型波形钢腹板箱梁节段的实体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波形钢腹板与混凝土顶板之间Twin-PBL剪力连接件的力学表现,揭示了横向贯穿钢筋构造的有无对Twin-PBL剪力连接件抗剪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开孔钢板孔径、厚度及横向贯穿钢筋直径进行了结构参数优选。研究表明:Twin-PBL剪力连接件设置横向贯穿钢筋能够降低开孔钢板和钢翼缘板的剪应力,且贯穿钢筋分摊了孔洞内混凝土榫的部分剪力;综合考虑开孔钢板的材料属性、制作工艺等因素,对开孔钢板截面高度为180 mm的Twin-PBL连接件,最优开孔直径为70 mm,横向贯穿钢筋直径为25 mm,开孔钢板厚度为2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Twin-PBL剪力连接件 力学性能 构造优化 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冲击法消除钢结构桥梁焊接残余应力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沈力 金晶 +2 位作者 程海潜 赵德宗 胡义新 《山西建筑》 2025年第5期142-146,共5页
焊接残余应力影响钢结构刚性、强度和稳定性,诱发出现使用寿命内的变形、裂纹、疲劳破坏,进而诱发结构失稳或倒塌等危害。超声冲击技术可使金属表面温度快速升高和冷却,改变金属组织,从而强化冲击部位,达到消除残余应力的作用。以漳州... 焊接残余应力影响钢结构刚性、强度和稳定性,诱发出现使用寿命内的变形、裂纹、疲劳破坏,进而诱发结构失稳或倒塌等危害。超声冲击技术可使金属表面温度快速升高和冷却,改变金属组织,从而强化冲击部位,达到消除残余应力的作用。以漳州芝山大桥为背景,从超声冲击试验、残余应力测试、效果分析多方面介绍了超声波冲击法来调整钢结构桥梁焊接残余应力的研究。结果表明,经超声波冲击后的残余应力基本上全部实现30%以上下降幅度,且比较均匀,达到了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应力 钢结构 焊接 超声波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桥非对称V形钢塔-混凝土基座结合部传力机理分析
9
作者 肖逸鹏 周朝阳 +2 位作者 何畅 陈世杰 刘一江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6,共9页
为缓解塔柱到基座的刚度陡变,提出了在钢塔底部箱形截面内设置U形加劲肋的局部构造优化方式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计算了混凝土承台、基座、钢锚箱及钢塔临底区域的应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塔底-承压板连接处应力以及箱内焊缝缺陷的影响,... 为缓解塔柱到基座的刚度陡变,提出了在钢塔底部箱形截面内设置U形加劲肋的局部构造优化方式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计算了混凝土承台、基座、钢锚箱及钢塔临底区域的应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塔底-承压板连接处应力以及箱内焊缝缺陷的影响,研究了承压板与混凝土基座之间的界面应力,探讨了各部件对结合部内力传递的贡献。结果表明:在钢塔底部箱内设置U形加劲肋可有效降低钢塔底部应力峰值,在典型最不利荷载组合下,钢-混结合部各部分应力均未超限;在最小轴力和最大弯矩工况下,柱底壁板、肋板与承压板之间焊缝沿线以受压为主,且满足焊缝强度要求;当柱底箱内焊接存在质量缺陷时,附近壁板和承压板应力增加,但肋板与承压板连接处仍能传递部分压力;两种工况下承压板与混凝土基座之间均无脱开风险;塔底竖向压力主要依靠承压板直接传给混凝土,而剪力大多通过锚箱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钢-混结合部 有限元分析 界面应力 传力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余震影响的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易损性分析
10
作者 许成祥 石晗晨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2025年第1期11-19,33,共10页
为研究主余震作用下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的抗震性能,基于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拟静力试验,采用OpenSees开放平台建立桥墩数值模型,对比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可行性。从美国太平洋地震研究中心(PEER)数据库中挑选来自12次地震... 为研究主余震作用下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的抗震性能,基于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拟静力试验,采用OpenSees开放平台建立桥墩数值模型,对比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可行性。从美国太平洋地震研究中心(PEER)数据库中挑选来自12次地震事件的81条真实型主余震地震序列,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的方法,考虑不同余震强度(ΔPGA)的影响,对框架式桥墩进行了易损性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主震,余震强度的增大对结构附加损伤影响较小,主震是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随着结构主震损伤的增大,结构在余震下的累积损伤也随之增加,当PGA_(MS)达到0.4 g时余震对结构损伤的影响已不可忽略。ΔPGA=0.4~1.0时,余震使得结构超过各损伤极限值的概率要高于仅主震作用,超越概率最大值平均提升1.60%~21.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高架桥框架式桥墩 主余震 抗震性能 余震强度 易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筑图纸的空心板梁自动建模方法
11
作者 陈川 谢鸿宇 +2 位作者 连绪杰 肖寻亮 郑会龙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25年第1期269-274,共6页
空心板梁是主要的桥梁上部结构之一,广泛应用于城市桥梁中。它也是智慧城市建设中桥梁建模的主要对象。该研究基于ObjectArx二次开发平台,通过编写算法从桥梁图纸中自动识别出空心板梁各个组成部分的三维坐标,再将其输出至三维引擎,建... 空心板梁是主要的桥梁上部结构之一,广泛应用于城市桥梁中。它也是智慧城市建设中桥梁建模的主要对象。该研究基于ObjectArx二次开发平台,通过编写算法从桥梁图纸中自动识别出空心板梁各个组成部分的三维坐标,再将其输出至三维引擎,建立起空心板梁的高精度三维模型。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空心板梁建模的精准性与准确性,有较强的实用性。同时,也可广泛地运用到桥梁其他部件的建模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建筑 自动建模 OBJECTARX 空心板梁 智慧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大直径桥墩水下振动台试验研究
12
作者 王磊 吕忠达 +1 位作者 王飞 赵卓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6,共7页
为研究水深和地震动特性对深水大直径桥墩动力响应和动水压力的影响,按1∶60缩尺比设计、制作1组桥墩模型进行水下振动台试验,研究不同水深及地震激励幅值下桥墩基频、动力响应和动水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水深增大,桥墩基频呈加... 为研究水深和地震动特性对深水大直径桥墩动力响应和动水压力的影响,按1∶60缩尺比设计、制作1组桥墩模型进行水下振动台试验,研究不同水深及地震激励幅值下桥墩基频、动力响应和动水压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水深增大,桥墩基频呈加速下降趋势;桥墩应变、位移峰值和动水压力随水深增大而增大,且桥墩应变增幅呈加速增大趋势,相较无水工况,高水位时墩底应变增幅可达19.1%。深水桥墩应变和动水压力随地震激励幅值的增大呈线性增大趋势;动水压力与桥墩表面加速度成正比,可将动水压力表示成桥墩表面加速度与水体附加质量乘积形式,其中水体附加质量与输入地震波频谱特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大直径桥墩 水下振动台 墩-水耦合 基频 动力响应 动水压力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坞坞墩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温控措施与裂缝控制
13
作者 邹德坤 《中国高新科技》 2025年第2期126-128,共3页
文章深入研究船坞坞墩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温控措施与裂缝控制问题。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产生原因及其对结构温度分布的影响,明确内外温差是裂缝主因;提出多种温控措施,如冷却水管系统、保温材料、优化配合比、引入智能温控系统,以降... 文章深入研究船坞坞墩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温控措施与裂缝控制问题。分析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产生原因及其对结构温度分布的影响,明确内外温差是裂缝主因;提出多种温控措施,如冷却水管系统、保温材料、优化配合比、引入智能温控系统,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与温度梯度;详细探讨裂缝控制技术,包括应力分析、应力释放、裂缝监测修复、使用纤维增强材料提升抗裂性。经实际工程案例验证,这些温控和裂缝控制措施可有效降低裂缝发生率,提高结构稳定性与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温控措施 裂缝控制 热力学行为 分块浇筑 冷却系统 裂缝成因 钢筋布置与配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跨高墩组合连续刚构桥静力性能及稳定性研究
14
作者 黄宇 刘冠宇 +3 位作者 易建波 邢轩 粟淼 彭晖 《中外公路》 2025年第1期166-173,共8页
为了研究浙江遂昌某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的静力性能与稳定性,该文利用Midas Civil建立全桥单梁及梁格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建立局部实体有限元模型,对使用阶段不同荷载作用下结构位移与应力状态和墩梁固结段的局部应力进行详细分析,讨... 为了研究浙江遂昌某钢-混组合连续刚构桥的静力性能与稳定性,该文利用Midas Civil建立全桥单梁及梁格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建立局部实体有限元模型,对使用阶段不同荷载作用下结构位移与应力状态和墩梁固结段的局部应力进行详细分析,讨论桩底约束刚度与墩梁连接形式对桥梁整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风荷载和活载作用下结构整体稳定性。结果表明:梁格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出桥梁的真实受力状态。在活载作用下,桥梁整体受力性能及桥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均能满足规范要求,结构最大挠度为23.8 mm,主梁最大拉应力为45.5 MPa,出现在第一跨跨中位置,最大压应力为-46.5 MPa,出现在6^(#)桥墩位置;使用阶段荷载组合作用下,结构最大挠度为106.7 mm,主梁最大拉应力为160 MPa,最大压应力为-205 MPa。增大墩底的约束刚度有利于提高桥梁的整体稳定性,而墩梁固结相比于支座连接更有利于桥梁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刚构 钢混组合梁桥 静力分析 稳定性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拌环氧混凝土桥面铺装技术应用研究
15
作者 吴德旭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3期131-133,共3页
通过分析南京铁心桥钢桥面的环氧涂层实际项目,深入探讨了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铺设方式及其建造技术流程,并且详细对比了热与温两种搅拌环氧沥青的建设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建筑过程具备较高的灵活性和易用性,... 通过分析南京铁心桥钢桥面的环氧涂层实际项目,深入探讨了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铺设方式及其建造技术流程,并且详细对比了热与温两种搅拌环氧沥青的建设方法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热拌环氧沥青混合料的建筑过程具备较高的灵活性和易用性,这对于未来相似项目的实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面铺装 热拌环氧沥青混凝土 施工工艺 施工优势 铁心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卷风作用下青盐铁路桥面步行板加固方法探讨
16
作者 李法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075-080,共6页
青盐铁路的设计时速为200km/h,连云港至盐城段的桥梁长度达到149.5公里,占总长度的63.8%。该段桥梁采用简支T梁结构,步行板则为混凝土材质。自通车运营以来,沿线地区频繁遭遇龙卷风和强对流等恶劣天气,导致多起铁路人行道步行板被风掀... 青盐铁路的设计时速为200km/h,连云港至盐城段的桥梁长度达到149.5公里,占总长度的63.8%。该段桥梁采用简支T梁结构,步行板则为混凝土材质。自通车运营以来,沿线地区频繁遭遇龙卷风和强对流等恶劣天气,导致多起铁路人行道步行板被风掀翻的事故,严重威胁到列车的运营安全,并对铁路检修人员及沿线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为应对上述问题,本文特别针对人行道步行板的抗龙卷风设防目标及加固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盐铁路 步行板 加固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波纹板拱涵的施工材料优化研究
17
作者 毛军喜 欧立新 陈柯儿 《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 2025年第1期78-87,共10页
钢波纹板拱涵以其出色的机械性能而被广泛应用。然而,随着跨度的增加,结构的变形也随之增大,使用加强圈加固拱涵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措施。本文旨在通过对某实际工程的研究,探讨施工材料的优化问题,以提高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建立了精细... 钢波纹板拱涵以其出色的机械性能而被广泛应用。然而,随着跨度的增加,结构的变形也随之增大,使用加强圈加固拱涵是一种常见的解决措施。本文旨在通过对某实际工程的研究,探讨施工材料的优化问题,以提高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建立了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材料对结构安全性的影响,探究使用细石混凝土填充加强圈和泡沫混凝土填筑涵背的可能性。结果表明:1)相比于自密实混凝土,细石混凝土填充加强圈会导致钢波纹板轴力和弯矩最值增加0.60%和2.28%;2)考虑细石混凝土可能存在缺陷(不密实、空隙和裂缝)的影响,得到钢波纹板内力计算结果均满足塑性判别条件,使用细石混凝土代替自密实好混凝土具备可行性;3)与级配砂砾石填筑相比较,采泡沫混凝土回填使拱形涵洞的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使钢波纹板的应力减少70.11%(100.31 MPa),变形减少61.02%(4.29 mm),提高了结构的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波纹板 加强圈 数值模拟 材料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径悬索桥主缆线形影响因素分析
18
作者 陈焕勇 张兴标 +2 位作者 姚志安 刘健 唐茂林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3,共8页
为提高大跨径悬索桥主缆线形的架设精度,以深中通道深中大桥为背景,进行主缆线形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国内外已建桥梁的实测数据,分析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主缆实际制索精度;采用BNLAS软件建立该桥有限元模型,从材料参数和现场施工两方面分... 为提高大跨径悬索桥主缆线形的架设精度,以深中通道深中大桥为背景,进行主缆线形影响因素分析。根据国内外已建桥梁的实测数据,分析现有工艺技术条件下主缆实际制索精度;采用BNLAS软件建立该桥有限元模型,从材料参数和现场施工两方面分析主缆弹性模量、索股自重、温度及桥塔偏位对主缆线形的影响,计算各因素对主缆空缆各跨跨中标高的影响系数。结果表明:现有工艺条件下的制索精度无法满足标记点对位架设的精度要求;主缆弹性模量、索股自重、温度及桥塔偏位对各跨主缆线形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主缆弹性模量偏大时,各跨线形偏低,对中跨跨中标高的影响系数约为-0.1100 m/%;索股自重偏大时,中跨跨中标高偏低,影响系数约为-0.0941 m/(kN·m);温度越低,跨中标高越高,对中跨跨中标高的影响系数约为-6.266 cm/℃;桥塔纵向偏向某跨时,该跨线形偏低,桥塔塔顶标高变高时,相邻两跨线形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主缆 线形 制索精度 材料参数 现场施工 影响因素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装配式墩柱拼装过程监测分析
19
作者 张崇斌 冯虎 +1 位作者 范家俊 崔文凯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83,176,共11页
为评估拼装施工过程对装配式桥梁结构整体性和健康状态的影响程度,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测,预制拼装承插式墩柱全施工过程监测是通过在关键受力部位预先布置钢筋应变片、混凝土应变片、振弦式应变计等,在施工过程中对桥梁下部结构连接... 为评估拼装施工过程对装配式桥梁结构整体性和健康状态的影响程度,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监测,预制拼装承插式墩柱全施工过程监测是通过在关键受力部位预先布置钢筋应变片、混凝土应变片、振弦式应变计等,在施工过程中对桥梁下部结构连接节点部位(承台-墩柱、墩柱-墩帽)进行监测,监测内容为墩帽架设施工、箱梁架设和运输施工过程中桥梁下部结构连接(承台-墩柱、墩柱-墩帽)部位的混凝土应变和钢筋应力。由于临时荷载所引起的偏差具有累积性,通过监测可以评估桥梁在施工过程中的健康状态。通过从振弦式应变计与混凝土表面应变片监测数据可以得出:在墩帽架设施工情况下,承台-墩柱连接区域外部和内部混凝土压应变最大变化值分别为181με和48με,混凝土拉应变最大变化值分别为146με和44με,钢筋应力最大变化值为44.5 MPa;箱梁架设和箱梁运输施工情况下,墩柱-墩帽连接区域后浇混凝土压应变和拉应变变化值分别为-118με和148με,钢筋应力最大变化值为70.8 MPa。施工监测结果表明:在墩帽架设施工与箱梁架设和箱梁运输施工过程中,桥梁下部结构的连接部位应力和应变较小,钢筋和混凝土处于弹性阶段,施工荷载对结构整体性能和造成的损伤较小,处于安全范围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装配式墩柱 施工过程 监测 钢筋 混凝土 应力-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施工中提高桥面铺装平整度的措施研究
20
作者 李瀚凤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89-192,共4页
桥面铺装是桥梁工程的关键环节,其平整度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结构耐久性。本文以连云港至宿迁高速公路徐圩至灌云段工程为例,围绕提高桥面铺装平整度这一核心问题,系统研究了标高带施工、钢筋网片铺设和三维RTK激光摊铺机应用等关键技术... 桥面铺装是桥梁工程的关键环节,其平整度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结构耐久性。本文以连云港至宿迁高速公路徐圩至灌云段工程为例,围绕提高桥面铺装平整度这一核心问题,系统研究了标高带施工、钢筋网片铺设和三维RTK激光摊铺机应用等关键技术。通过创新固定方式、优化施工工艺、改进养护措施等手段,使桥面铺装平整度合格率从94.5%提升至97.83%,同时显著提高了施工效率,实现了质量和效率的双重提升。研究成果为类似工程提供了有益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面铺装 平整度控制 桥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