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2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险演化研究综述及其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与探讨
1
作者 李曼 刘贵源 +3 位作者 王艳辉 贾利民 郭湛 张坤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30,共18页
风险内涵分析及风险演化机制是目前风险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首先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构建国内外风险演化研究的共现网络图,全面剖析了风险演化领域的研究特征、热点主题分布,发现风险演化主要围绕基于图论的风险分析... 风险内涵分析及风险演化机制是目前风险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首先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构建国内外风险演化研究的共现网络图,全面剖析了风险演化领域的研究特征、热点主题分布,发现风险演化主要围绕基于图论的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估、基于系统论的风险评估、基于机器学习的风险预测与失效分析以及基于仿真与建模技术的风险传播与故障分析4个热点主题开展。其次,构建了风险管理框架,系统性分析并提出了风险演化方法体系。从系统论、因果逻辑、图论、建模仿真以及机器学习5方面详细阐述了风险演化研究方法。最后,研究剖析了轨道交通领域现阶段风险演化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探究了未来研究趋势。研究可为安全生产中的风险防控理论体系构建及技术应用实践提供学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演化 轨道交通 动态风险 图论 系统论 机器学习 仿真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铁路周界远小目标入侵检测的视频超分辨率重建技术研究
2
作者 王增卿 谢征宇 +3 位作者 姜忆玲 王佳丽 管岭 王力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0-211,共12页
针对铁路长纵深监控环境下远小目标图像特征信息不足的问题,对视频超分辨率重建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基于BasicVSR网络,利用前后帧信息设计特征交互增强(FIE)模块和图拉普拉斯金字塔低频分离(GLPLS)模块,构建高效的远小目标特征重建网络R... 针对铁路长纵深监控环境下远小目标图像特征信息不足的问题,对视频超分辨率重建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基于BasicVSR网络,利用前后帧信息设计特征交互增强(FIE)模块和图拉普拉斯金字塔低频分离(GLPLS)模块,构建高效的远小目标特征重建网络RailVSR;其次,在RailVSR网络中集成联合损失函数,优化网络对高分辨率图像和目标检测精度的双重关注;最后,将RailVSR网络与目标检测算法RT-DETR相结合,增强铁路长纵深监控场景下远小目标入侵检测能力。结果表明:与原始RT-DETR目标检测算法相比,基于RailVSR网络改进的目标检测算法对铁路周界入侵的检测精度至少提高13%,其平均检测精度至少提升11%;在VSTR铁路样本库构建的铁路监控数据集中,当目标像素占比超过0.05%时,检测漏报率和错报率均为0,且平均检测精度可达85%以上。该研究对铁路周界远小目标入侵检测具有有效性,可提升铁路安全运营的保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周界 远小目标 入侵检测 任务型视频超分辨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综合风险评估的城市重点防卫区域选择
3
作者 魏桦 王肖霞 +1 位作者 杨风暴 贾琦 《指挥控制与仿真》 2025年第1期60-68,共9页
针对城市防御力量有限条件下如何选择高风险重点保卫区域,使有限力量效用最大化、城市风险最小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综合风险评估的城市重点防卫区域选择方法。首先,从入侵方和防御方角度思考,构建合理的保卫目标风险评估指标体... 针对城市防御力量有限条件下如何选择高风险重点保卫区域,使有限力量效用最大化、城市风险最小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综合风险评估的城市重点防卫区域选择方法。首先,从入侵方和防御方角度思考,构建合理的保卫目标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基于等效能量思想提出了权积归一法来确定保卫目标风险指标的组合权重,进而计算目标风险值;接着,根据质心理论结合目标距离测度与重要程度构建目标分布加权质心计算模型,并以此为基准,建立离差矩阵计算区域目标分布离散度;最后,依据风险雷达图面积构造区域综合风险评估函数,并结合某城市Ⅰ~Ⅵ区目标情况对各区域的综合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相比于目标风险耦合方法,该方法能够更准确地实现区域综合风险评估,为城市重点防卫区域选择及有限力量高效部署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防御力量 区域综合风险 组合权值 分布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火灾事故的地铁车站班组应急共享心智模型研究
4
作者 刘佳 刘伟 《交通工程》 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
为改善地铁车站班组应急行为效果,从组织心理层面出发,理解、预测与控制地铁车站班组应急共享行为,设计任务型应急共享心智模型和协作型应急共享心智模型研究火灾事故的地铁车站班组应急共享行为,用定量方法论证应急共享心智模式对应急... 为改善地铁车站班组应急行为效果,从组织心理层面出发,理解、预测与控制地铁车站班组应急共享行为,设计任务型应急共享心智模型和协作型应急共享心智模型研究火灾事故的地铁车站班组应急共享行为,用定量方法论证应急共享心智模式对应急行为的影响。基于地铁火灾事故,提出地铁车站班组应急共享心智模型是班组成员应对紧急情况所共同享有的知识结构与相似的信念或态度结构,包括任务型和协作型两类应急共享心智模型。基于文献法和访谈,对北京地铁车站班组人员进行问卷测量,使用SPSS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任务型应急共享心智模型,还是协作型应急共享心智模型,均在0.01水平上与应急遵守行为、应急参与行为呈现出显著正向相关,这表明应急共享心智模型同应急共享行为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把任务型应急共享心智模型以及协作型应急共享心智模型为解释变量,分别对应急遵守行为和应急参与行为实施回归分析,进而构建回归模型。结果显示,任务型应急共享心智模型与协作型应急共享心智模型对应急遵守行为和应急参与行为均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研究假设到验证。并从个体特质、企业环境、协作团队、组织心理4个层面,对地铁提高应急共享心智水平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车站班组 应急共享心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yLogic的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仿真与优化
5
作者 李昌宇 曹忠伟 张若楠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5年第2期123-129,共7页
对于客流量庞大的地铁换乘站而言,合理的客流组织是保证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徐州地铁彭城广场换乘站为例,分析地铁站乘客的换乘特征及换乘方式,并结合该站的实际客流换乘现状,运用基于社会力模型的AnyLogic仿真平台对站内乘... 对于客流量庞大的地铁换乘站而言,合理的客流组织是保证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徐州地铁彭城广场换乘站为例,分析地铁站乘客的换乘特征及换乘方式,并结合该站的实际客流换乘现状,运用基于社会力模型的AnyLogic仿真平台对站内乘客换乘过程进行仿真,深度分析建筑拐角区域的客流拥堵现象。为缓解客流压力,从合理设置导流围栏的角度出发,提出针对性解决措施,并再次通过仿真模拟进行验证,结果显示,该措施可显著减少客流交叉情况,有效避免拥堵。当优化方案应用于彭城广场站后,实际拥堵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为同类型地铁换乘站客流组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换乘站 客流组织优化 Any Logic 社会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岔捣固车镐翻转油缸异常偏转故障探析
6
作者 刘治辉 《铁道运营技术》 2025年第1期36-39,共4页
铁路道岔捣固车控制捣镐的翻转,在道岔捣固作业过程保证道岔施工安全的重要作用。如果控制捣镐翻转的液压油缸出现故障,不仅危及道岔作业安全,还会导致捣固车与道岔发生碰撞,引发施工事故。因此,对道岔捣固车捣镐翻转油缸的故障及现场... 铁路道岔捣固车控制捣镐的翻转,在道岔捣固作业过程保证道岔施工安全的重要作用。如果控制捣镐翻转的液压油缸出现故障,不仅危及道岔作业安全,还会导致捣固车与道岔发生碰撞,引发施工事故。因此,对道岔捣固车捣镐翻转油缸的故障及现场控制进行分析,以道岔捣固车的镐翻转油缸工作原理为分析切入点,研究具体的油缸故障,通过油缸内泄测试找出了内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采取措施后使得道岔捣固车液压系统的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有效地降低了维修成本和停机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镐翻转油缸 道岔捣固 格莱圈 油缸内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机车运行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
7
作者 贾青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5年第1期170-173,共4页
本文聚焦铁路机车运行安全风险的评估与控制。深入剖析了影响铁路机车运行安全的各类风险因素,包括设备状况、人员操作、环境变化等。通过科学的方法构建评估体系,对风险进行准确量化和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策略,如优化... 本文聚焦铁路机车运行安全风险的评估与控制。深入剖析了影响铁路机车运行安全的各类风险因素,包括设备状况、人员操作、环境变化等。通过科学的方法构建评估体系,对风险进行准确量化和分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策略,如优化管理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引入先进技术等。同时,强调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应急响应体系的重要性。研究旨在降低安全风险,保障铁路机车的稳定运行,为铁路运输的安全高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机车 安全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Transformer的地铁安全门间隙异物检测算法研究
8
作者 孔祥苏 左付超 +1 位作者 赵新赢 王其锦 《自动化应用》 2025年第2期29-31,共3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Transformer(ViT)的地铁安全门间隙异物检测算法。首先,对安全门图像进行切片表示,通过改进的ViT模型提取局部区域的特征,进而输入轻量级分类器进行异物检测。该算法在特征提取过程中引入了多尺度金字塔结构和深度可... 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Transformer(ViT)的地铁安全门间隙异物检测算法。首先,对安全门图像进行切片表示,通过改进的ViT模型提取局部区域的特征,进而输入轻量级分类器进行异物检测。该算法在特征提取过程中引入了多尺度金字塔结构和深度可分离卷积,以增强模型对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异物的检测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准确检测多种异物,有望降低地铁运行中的安全事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Transformer 地铁安全门 异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乘务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9
作者 张凯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5年第1期162-165,共4页
文章对地铁乘务人员的安全管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首先,对地铁乘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所涉及的行业进行了界定,接着对国内外地铁乘务工作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对我国地铁乘务工作的立法和规范进行了阐述。在此... 文章对地铁乘务人员的安全管理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首先,对地铁乘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所涉及的行业进行了界定,接着对国内外地铁乘务工作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对我国地铁乘务工作的立法和规范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我国地铁乘务安全工作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人员素质和培训不够,设备维护不到位,应急响应机制不健全,旅客安全意识淡薄。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强化员工培训和评估、完善安全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完善应急预案和提高市民的安全意识和参与程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本研究以提升地铁乘务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为目标,以确保旅客的安全与出行感受为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乘务 安全管理 问题分析及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研究
10
作者 荆文辉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5年第1期062-065,共4页
文章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安全管理的意义、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和应对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整体效益,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从人、机、环、治四个方面对企业生产过程... 文章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行安全管理的意义、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和应对对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整体效益,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从人、机、环、治四个方面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各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通过建立专业的安全管理部门,优化安全管理模式,强化环境监管,强化运营安全监督,健全安全生产检查体系等,从而使城市轨道交通体系的安全和可靠度得到充分提高,给旅客带来更安全、更舒服的出行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 交通运营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周界入侵目标多尺度特征感知算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力强 许力之 +2 位作者 赵文钰 王耀东 朱兴红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5-226,共12页
准确识别侵入周界范围内的人和大型牲畜是铁路周界入侵视频智能分析技术的重点内容,对保障铁路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现有目标检测算法难以处理铁路监控场景中入侵目标呈现显著尺度变化的状况,提出一种多输入双输出神经网络(Multip... 准确识别侵入周界范围内的人和大型牲畜是铁路周界入侵视频智能分析技术的重点内容,对保障铁路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现有目标检测算法难以处理铁路监控场景中入侵目标呈现显著尺度变化的状况,提出一种多输入双输出神经网络(Multiple Input Double Output Network,MIDO-Net)和基于自适应特征加权融合的目标多尺度特征感知算法。首先,通过MIDO-Net多层级联的多输入和双输出网络结构,提取图像目标更丰富的多尺度特征信息;其次,依据骨干网络多阶段的特点,先将多级特征上采样至统一分辨率,再利用注意力模块和自适应参数对多级特征进行加权;然后,将特征输入到检测头中完成铁路周界入侵的识别;最后,通过视觉目标类别(Visual Object Classes,VOC)公共数据集和制作的多场景、多尺度铁路异物侵限数据集,对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多尺度特征感知算法在VOC公共数据集中的检测精确率达83.3%,在多场景、多尺度铁路异物侵限数据集中的检测精确率达91.1%,平均召回率达56.2%,均优于当前广泛使用的各种特征提取骨干网络;算法检测速率为45帧·s^(-1),优于同类型的骨干网络,且能满足铁路场景的行人实时监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周界入侵检测 目标检测算法 特征提取网络 多尺度特征感知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和MBSE的铁路防灾监测仿真推演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小平 王旭 +1 位作者 贾利民 李松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8-181,共14页
针对既有铁路防灾监测系统灾害情景预测能力低、主动防控水平差,以及灾害风险发生、发展、演化的路径和应对策略效能评估能力不足等问题,采用数字孪生和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技术重新设计铁路防灾监测仿真推演系统架构,采用系统建... 针对既有铁路防灾监测系统灾害情景预测能力低、主动防控水平差,以及灾害风险发生、发展、演化的路径和应对策略效能评估能力不足等问题,采用数字孪生和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技术重新设计铁路防灾监测仿真推演系统架构,采用系统建模语言(SysML)定义系统需求分析、功能架构、逻辑架构和物理架构;研制集铁路环境情景数据采集、孪生监控、情景仿真、情景推演、情景应对、数据资源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铁路防灾监测仿真推演系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数字孪生和MBSE的铁路防灾监测仿真推演系统可提供新的灾害在线推演预测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响应式的灾害防控模式,可为铁路防灾监测系统的数字化转型及预测性主动防控升级提供重要的架构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防灾 系统架构 MBSE SYSML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车站站台局部区域人群密度计算方法
13
作者 郭龙灿 艾宇鸣 蒲琪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地铁车站站台人群密度计算方法是分析地铁车站站台人群聚集风险的关键。通常情况下,人群拥挤时内部密度分布不均匀,存在局部高密度区域,这也是地铁车站容易发生公共安全事故的重点区域,因此研究局部区域人群密度计算方法十分关键... [目的]地铁车站站台人群密度计算方法是分析地铁车站站台人群聚集风险的关键。通常情况下,人群拥挤时内部密度分布不均匀,存在局部高密度区域,这也是地铁车站容易发生公共安全事故的重点区域,因此研究局部区域人群密度计算方法十分关键。[方法]通过分析站台客流集散规律,研究了各类型车站站台聚集人数随时间变化特征以及聚集人数的计算模型。基于乘客在站台屏蔽门候车区聚集特性,类比成拱现象,对聚集面积进行了修正,并结合站台聚集人数提出一种地铁车站站台局部区域人群密度计算方法。以某地铁车站为例,分析了一个列车运行间隔内站台聚集人数和行人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及结论]与传统平均人群密度计算方法相比,采用所提出方法计算的局部区域人群密度数值更大、变化幅度更明显,且对列车运能调整、进出站台客流变化更为敏感,能较好地体现站台负荷极值与高负荷状态持续时间所对应的极限情况。该方法在高峰期等大客流状态下应用具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站台 客流聚集 成拱现象 修正面积 局部人群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沪高铁基础设施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关键技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秦勇 邵长虹 +5 位作者 杨怀志 代冲 田惠文 崔京 陈奕超 王志鹏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共7页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里程不断增长,传统巡检技术与方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铁运行安全保障需求。同时,基于无人机的解决方案已在电力、水利及城市监测等领域投入使用并取得较好效果。开展无人机在高速铁路智能巡检应用方面的关键技...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建设里程不断增长,传统巡检技术与方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高铁运行安全保障需求。同时,基于无人机的解决方案已在电力、水利及城市监测等领域投入使用并取得较好效果。开展无人机在高速铁路智能巡检应用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提出高速铁路基础设施无人机综合巡检方案,具体包括:基于无人机搭载多类型传感器的无人机巡检系统构成方案,基于深度学习的声屏障异常检测方法、周边环境异常检测方法、铁路桥梁螺栓缺失及锈蚀检测方法、接触网紧固件缺陷检测方法等;基于上述方案的智能巡检系统在京沪高铁多个区段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检测铁路多专业中的多类缺陷,并与现有巡检方法形成互补,从而提升铁路运行安全保障水平,为无人机铁路巡检技术的大范围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沪高铁 基础设施 无人机智能巡检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芳 张辉映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17-I0018,共2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涉及到动力、电力、通信、安全管理、应急管理等众多系统,只有这些庞大又复杂的系统科学、规范、稳定地共同发力,才能在保证正常运营的同时,及时排查、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风险,从而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及...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涉及到动力、电力、通信、安全管理、应急管理等众多系统,只有这些庞大又复杂的系统科学、规范、稳定地共同发力,才能在保证正常运营的同时,及时排查、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风险,从而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助力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轨道交通安全 安全管理策略 应对策略 轨道交通运营 应急管理 和谐稳定 正常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韧性思考与实践 被引量:3
16
作者 毕湘利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共5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对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至关重要。为应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所面临的安全挑战,需探讨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韧性的策略。[方法]介绍了“安全”的相关定义和“韧性”的相关表述,提出了...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对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至关重要。为应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所面临的安全挑战,需探讨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韧性的策略。[方法]介绍了“安全”的相关定义和“韧性”的相关表述,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韧性概念的内涵。基于上海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实践,结合具体案例,围绕隧道结构安全性、设施设备可靠性和系统协同性三个方面提出了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韧性的策略。[结果及结论]提出以强化本质安全、系统安全为核心,通过夯实隧道结构安全基石、强化关键设施设备可靠性、增强系统间匹配与协同等关键性举措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安全韧性 结构安全性 设备可靠性 系统协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定位的铁路现场安全防护系统定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侯艳 王安明 李晴 《微型电脑应用》 2024年第2期50-55,共6页
为了解决传统铁路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系统所暴露出的作业人员及列车位置信息不能及时实时获知、防护状态交互性缺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的安全防护方案,通过卫星定位技术实时定位现场作业人员及列车的位置信息,传送... 为了解决传统铁路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系统所暴露出的作业人员及列车位置信息不能及时实时获知、防护状态交互性缺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北斗卫星定位技术的安全防护方案,通过卫星定位技术实时定位现场作业人员及列车的位置信息,传送给车站管理系统,经系统分析将相关信息传送至现场作业人员手持终端设备,根据实际情况发出列车预警信息,从而实现安全防护的目的。聚焦防护系统高精度定位技术,分析卫星定位原理、分类及高精度卫星定位算法原理,基于STC15W4K56S4单片机搭建定位数据采集系统,为验证定位算法的精度,借助串口调试工具在上位机对比2种高精度定位算法:载波相位差分和伪距差分的定位精度。试验结果表明,载波相位差分定位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完全满足铁路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的定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安全 北斗定位 伪距差分 载波相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动车组司机工作压力对不安全行为作用机理研究
18
作者 张彦春 陈敏 李卓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18-3528,共11页
铁路动车组司机是确保铁路行车安全的关键岗位,其工作压力极易造成不安全行为,从而引发铁路安全事故。为剖析铁路动车组司机工作压力对不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提高铁路动车组司机不安全行为管理措施的科学性,基于文献分析与理论研究,引... 铁路动车组司机是确保铁路行车安全的关键岗位,其工作压力极易造成不安全行为,从而引发铁路安全事故。为剖析铁路动车组司机工作压力对不安全行为的作用机理,提高铁路动车组司机不安全行为管理措施的科学性,基于文献分析与理论研究,引入情绪耗竭、心理脱离作为工作压力对不安全行为作用的中介变量,引入组织支持感作为调节变量,构建铁路动车组司机工作压力对不安全行为作用机理概念模型,借鉴成熟量表和专家咨询意见,针对5个变量形成22项测量题项,对铁路动车组司机开展问卷调研,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铁路动车组司机工作压力对不安全行为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铁路动车组司机工作压力正向影响不安全行为、情绪耗竭,负向影响心理脱离,还可通过情绪耗竭、心理脱离中介作用于不安全行为,且工作压力对不安全行为的直接效应大于中介效应;心理脱离负向影响不安全行为和情绪耗竭,情绪耗竭正向影响不安全行为;组织支持感可削弱工作压力与不安全行为的直接关系,也可削弱工作压力与情绪耗竭的直接关系,对工作压力与不安全行为的调节作用更显著。研究成果为制定铁路动车组司机不安全行为干预策略、降低铁路人因安全事故发生率和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不安全行为 工作压力 作用机理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合赋权-DEA的跨境铁路外部环境风险评价
19
作者 李艳丽 马帅 +1 位作者 李利军 郭湛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3,共7页
研究目的:跨境铁路大多穿越不同国家,铁路沿线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复杂多变,给跨境铁路外部环境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为保障跨境铁路平稳运行,采用组合赋权-DEA方法在全面识别跨境铁路沿线风险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价,旨在为跨境铁路风险... 研究目的:跨境铁路大多穿越不同国家,铁路沿线的自然、社会环境条件复杂多变,给跨境铁路外部环境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为保障跨境铁路平稳运行,采用组合赋权-DEA方法在全面识别跨境铁路沿线风险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价,旨在为跨境铁路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借鉴。研究结论:(1)全面识别跨境铁路沿线外部环境风险,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方面共选取30个风险指标构建跨境铁路外部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结合AHP-熵权法对各风险指标组合赋权;(2)应用基于DEA的风险评价方法,以各风险指标发生的概率和后果为变量,对跨境铁路外部环境风险进行评价和排序;(3)研究结果显示,跨境铁路侵限风险应予以重点关注,安保区内违法生产经营次之;(4)本文研究可为跨境铁路沿线外部环境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保障跨境铁路运输更加平稳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P 熵权法 DEA 跨境铁路 铁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初步设计公共安全专篇编制与审查研究
20
作者 马彪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2,共8页
为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工程规划设计,有效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国家提出在城市轨道交通初步设计文件中设置专门的公共安全专篇,本文针对公共安全专篇编制和审查开展研究。首先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风险及安防标准制定情况分析,提... 为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防范工程规划设计,有效提升安全防范能力,国家提出在城市轨道交通初步设计文件中设置专门的公共安全专篇,本文针对公共安全专篇编制和审查开展研究。首先基于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风险及安防标准制定情况分析,提出公共安全专篇应采用模块化形式进行编制,确立反恐防暴、应急管理及警务保障3个模块;其次提出公共安全专篇审查依据应做到全覆盖,具有层级性和前瞻性,并从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政策要求3个方面系统梳理专篇审查的主要依据;最后针对公共安全专篇审查,提出审查全过程可分为项目发起、初步审查、现场审查、复审及审查完成5个阶段,明确各阶段参与部门、工作内容及相关材料等要素。研究成果实现了公共安全专篇编制与审查全过程各阶段、各部门工作流程标准化,为相关省(市)科学规范开展此项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公共安全专篇 编制 审查 提前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