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2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与运行图编制一体化研究
1
作者 吴智 翁明桤 +2 位作者 刘承希 潘金山 耿敬春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7,共13页
随着城际铁路交通运输网日趋完善与客流量的日益增长,采用列车开行方案和运行图一体化编制可以充分发挥沿线及车站设备能力,提高列车运输计划编制的效率与质量。以旅客出行成本与列车开行成本最小、客流需求与列车匹配度最大为目标,构... 随着城际铁路交通运输网日趋完善与客流量的日益增长,采用列车开行方案和运行图一体化编制可以充分发挥沿线及车站设备能力,提高列车运输计划编制的效率与质量。以旅客出行成本与列车开行成本最小、客流需求与列车匹配度最大为目标,构建一体化编制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改进的免疫克隆算法进行求解。针对一体化模型求解困难的问题,构建列车交路优化模型确定各时段内的列车交路与各交路上的列车开行频率,构造一体化模型的初始解,提高算法的求解效率。以长株潭城际铁路为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与原始运营方案相比,旅客出行总成本节约7.7%,铁路运营成本节约10.5%,列车总运行时间减少了0.6 h。在客流高峰时段内,长沙至株洲方向与长沙至湘潭方向列车发车间隔均在12 min内。实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实现城际铁路运输组织的协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列车开行方案 列车运行图 一体化编制 改进的免疫克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Pareto最优的列车运行图与维修天窗协调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哲铭 何世伟 +3 位作者 李光晔 赵子琪 王攸妙 周汉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9-958,共10页
列车运行图与维修天窗之间的冲突始终无法避免,且维修天窗开设时间的长短显著影响列车总运行时间。针对此问题,综合考虑维修天窗对列车运行造成的限速约束、车站到发线数量约束等,建立列车总运行时间最小,以及维修天窗实际开设时长与理... 列车运行图与维修天窗之间的冲突始终无法避免,且维修天窗开设时间的长短显著影响列车总运行时间。针对此问题,综合考虑维修天窗对列车运行造成的限速约束、车站到发线数量约束等,建立列车总运行时间最小,以及维修天窗实际开设时长与理想时长总偏差最小的双目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对困难约束设置中间辅助变量将模型线性化以提高求解效率,并设计约束转换算法求解双目标模型的Pareto最优;微观化处理铁路线,将站内资源和站间资源细化为一系列行车资源单元,得到更加符合实际旅客运输需求的运行图。以某地区铁路线夜间开行列车及维修天窗开设计划为研究背景,调用商业软件求解双目标函数模型的Pareto最优,并对双目标模型的最小支配解和最优支配解进行对比分析;针对最优支配解下的列车进入、离开行车资源单元的时间、停站作业时间及维修天窗的开始时间及开设时长,绘制列车运行图。求解结果表明:模型在满足维修天窗最小开设时长的同时,能够兼顾列车运行总时间最小和维修天窗开设时长更充裕。基于最优支配解绘制的列车运行图表明:微观路网下的列车运行时刻表优化结果更符合实际旅客运输生产作业需要。研究结果可为铁路运营管理部门进一步优化列车运行图编制与维修天窗开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列车运行图 维修天窗 到发线数量 约束转换算法 PARETO最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能力目标和停站需求的高速铁路列车基本运行图优化
3
作者 高金科 滕靖 曲思源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271,共9页
考虑高速铁路站、车一定的服务频次要求,提出列车运行图生成与压缩的协同优化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模型以铺画一定数量列车运行线占用列车运行图横轴的时间长度和所有列车全程旅行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提出二阶段求解算法:先固定标杆列... 考虑高速铁路站、车一定的服务频次要求,提出列车运行图生成与压缩的协同优化的混合整数规划模型。模型以铺画一定数量列车运行线占用列车运行图横轴的时间长度和所有列车全程旅行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提出二阶段求解算法:先固定标杆列车运行线,求解列车停站方案、越行方案、股道运用方案,即生成列车运行图;在不改变上述3个方案下,减少列车运行图中的非必要的冗余时间,并向前移动列车运行线,即压缩列车运行图。以京沪高速铁路为案例,结果表明,二阶段法可降低两列车之间运行关系判定的复杂度,实现对模型大规模数据的快速有效求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站车服务频次 列车运行图生成与压缩 二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组运行的重载铁路列车运行图优化研究
4
作者 宋宗莹 梁芮嘉 +1 位作者 王鹏 龚梓烨 《铁道经济研究》 2024年第5期28-37,共10页
重载铁路运输主要承担大宗货物运输任务,在保障能源供应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列车群组运行有助于解决既有设施设备导致重载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等问题。然而,重载铁路列车群组运行相较于传统模式下的列车运行图... 重载铁路运输主要承担大宗货物运输任务,在保障能源供应和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列车群组运行有助于解决既有设施设备导致重载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等问题。然而,重载铁路列车群组运行相较于传统模式下的列车运行图,在时间间隔、到发线能力等方面均有差异。通过分析基于群组运行的重载铁路单元列车运输组织特点与开行条件,建立以总旅行时间最小为目标的群组运行的重载铁路单元列车运行图优化模型,设计改进的SPSO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通过与非群组运行模式下重载铁路列车运行图比较分析,基于群组运行的重载铁路列车运行图中列车的总旅行时间降低2%,总占用时间减少12.5%,实现重载铁路列车高密度编组运行,验证该模型与算法能够显著提高线路的运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组运行 重载铁路列车 列车运行图 单元列车 开行条件 改进粒子群算法 通过能力 旅行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一体化自动编制方法研究
5
作者 安迪 武晋飞 张宇墨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共10页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不仅要在图面上生成列车运行线,还要考虑客运需求、车底交路运用、车站股道运用等问题,影响因素众多,且各影响因素相关性较强,因而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一直以来都采用人工铺画方式,缺少计算机一体化自动编制... 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不仅要在图面上生成列车运行线,还要考虑客运需求、车底交路运用、车站股道运用等问题,影响因素众多,且各影响因素相关性较强,因而我国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一直以来都采用人工铺画方式,缺少计算机一体化自动编制方法。为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运行图编制效率,在借鉴人工编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车底交路方案、列车结构方案及调整策略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一体化自动编制流程,同时生成列车时刻表、车底交路方案、车站股道运用方案。针对不易处理的列车运行图结构优化问题,设计微观站场进路占用策略与运行图优化编制模型,并以京沪高速铁路为例进行验证,用时48 h重新铺画运行图,各项指标与真实运行图相近,大幅减少了现有运行图编制模式对人力物力的消耗,为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编制提供一种自动化的理论与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底交路方案 列车结构方案 一体化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再生制动的朔黄铁路节能运行图优化方法
6
作者 李荣喆 马睿杰 《科技与创新》 2025年第1期198-201,共4页
朔黄铁路的重载列车在运送货物时较少考虑能耗问题,为响应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一种节能运行图的优化方法。首先,对再生制动能量产生的原理进行分析;其次,基于列车运行图要素与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的关系提出节能运行图优化方案... 朔黄铁路的重载列车在运送货物时较少考虑能耗问题,为响应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一种节能运行图的优化方法。首先,对再生制动能量产生的原理进行分析;其次,基于列车运行图要素与再生制动能量利用的关系提出节能运行图优化方案;再次,通过以同一供电分区内各列车牵引与制动工况的重叠时间最大化为目标建立模型;最后,根据朔黄铁路的实际情况,提出运行图的优化策略,确定最佳到发间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朔黄铁路 再生制动 列车运行图 节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跨线列车的运行图与天窗一体化模型与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石贇 牟海波 +2 位作者 黄志鹏 董文青 柴获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61-1773,共13页
列车运行图与维修天窗之间以及本线列车与跨线列车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耦合关系。为了在编制运行图和安排维修天窗时充分考虑跨线列车的影响,用跨线列车的到达时刻与理想到达时刻的偏差衡量其时刻与理想时刻偏离程度。以列车... 列车运行图与维修天窗之间以及本线列车与跨线列车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耦合关系。为了在编制运行图和安排维修天窗时充分考虑跨线列车的影响,用跨线列车的到达时刻与理想到达时刻的偏差衡量其时刻与理想时刻偏离程度。以列车总旅行时间最小、跨线列车理想时刻偏差最小和天窗开设时间最长为目标,建立考虑跨线列车的高速铁路运行图与综合维修天窗一体优化的多目标整数规划模型。根据问题特点构建基于二维排序编码的NSGA-II算法进行求解,对随机选取一行的顺序交叉方式难以满足越行规则和停站方案的情况采用“多列顺序交叉+未交叉部分重新生成+随机越行”的交叉策略,并设计了运行线冲突疏解方法。结合模拟高速铁路线路算例进行有效性验算,得到Pareto最优解。与初始运行图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优化后的运行图可以使列车总旅行时间减少194 min(下降6.0%);跨线列车理想时刻偏差为3447 min;天窗开设时间增加1655 min(上升19.3%)。算例结果证明,所建模型和设计的求解算法对优化列车运行图和维修天窗均有效。提出的考虑跨线列车的运行图与天窗一体化模型和方法,可以缩短列车旅行时间,增加天窗开设时间以预留铁路通过能力,同时使跨线列车时刻在一个满意范围内,可为铁路运营决策者编制列车运行图和设置维修天窗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图 天窗 跨线列车 一体化 NSGA-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天窗方案与列车运行图协同优化研究综述
8
作者 杨皓男 倪少权 +3 位作者 潘金山 吕苗苗 邓洪波 陈钉均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81,174,共12页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和铁路行车组织的基础,直接影响铁路运输工作的安全、效益和服务水平。天窗是保证铁路行车和人身安全、协调运输组织与施工维修之间矛盾的必要手段。天窗与列车运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合理的天窗方... 列车运行图是铁路运输工作的综合计划和铁路行车组织的基础,直接影响铁路运输工作的安全、效益和服务水平。天窗是保证铁路行车和人身安全、协调运输组织与施工维修之间矛盾的必要手段。天窗与列车运行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合理的天窗方案可以有效缓解运输和施工维修两者的矛盾。在分析列车运行图与维修天窗协同优化复杂性、典型优化模型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总结了既有研究在天窗形式评价、客货需求与天窗时长的匹配关系等方面的不足。立足我国双网融合贯通条件及轨道监检测系统的信息化、智能化趋势,从天窗方案评价、天窗方案与列车运行图鲁棒优化、路网条件下天窗方案与列车运行图协同优化、列车运行图与动态天窗协同优化等4个方面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天窗方案 列车运行图 协同优化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路网整体运输效能的列车运行图质量评价
9
作者 张龙豪 吴华 +2 位作者 荣剑 周峰 徐瑞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8-1598,共11页
区域路网中线路和区段数量多、运力资源组成复杂、客货运输需求差异大,区域路网列车运行图质量直接关系到铁路网整体运输效能。基于列车运行图在运输能力、运营效益和服务质量三方面的运输效能表现,从不同版本运行图质量变化和单个版本... 区域路网中线路和区段数量多、运力资源组成复杂、客货运输需求差异大,区域路网列车运行图质量直接关系到铁路网整体运输效能。基于列车运行图在运输能力、运营效益和服务质量三方面的运输效能表现,从不同版本运行图质量变化和单个版本运行图质量检验2个需求点出发,构建了区域路网列车运行图整体运输效能5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融合灰色关联度法、横向拉开档次法的版本对比评价方法,以及基于K-MEANS++聚类和改进理想解法(TOPSIS)的区段对比评价方法。以上海铁路局3个不同版本的全局路网列车运行图为例,版本对比评价结果显示0620图编制质量最佳,且在区段对比评价中表现良好。本文方法实现区域路网列车运行图多维度分层次评价,评价结果可为运行图编制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运行图 评价指标体系 灰色关联度法 横向拉开档次法 K-MEANS++聚类 理想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实时需求的高铁快运列车运输组织方案协同优化研究
10
作者 董晋廷 朱晓宁 王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72-2182,共11页
近年来,我国电商行业高速发展,快递需求随之快速增长。高铁快运凭借其运量大、速度快、能耗低的特点,成为现代快递运输的重要方式。在保证高铁快运产品时效性的基础上,为解决现阶段我国高铁快运列车时刻表、停站方案与货物装配方案三者... 近年来,我国电商行业高速发展,快递需求随之快速增长。高铁快运凭借其运量大、速度快、能耗低的特点,成为现代快递运输的重要方式。在保证高铁快运产品时效性的基础上,为解决现阶段我国高铁快运列车时刻表、停站方案与货物装配方案三者协同优化研究不足而导致的高铁运力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的问题,建立二次0-1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借鉴铁路阶段计划的思想,将全天分为多个时段,以每个时段的货运需求为导向,针对下个时段的高铁快运货物装配方案和新增快运列车停站方案和时刻表进行协同优化。针对已知新增快运列车数量的情况,建立了考虑货物时效性的新增列车的停站方案、时刻表和装配方案协同优化模型(简称协同优化模型)。针对模型约束进行线性化处理,并根据模型特点设计并使用两阶段求解方法,利用LINGO软件求解。以宁杭高铁线路为例,针对9:00-12:00的列车运行图进行优化分析。从结果来看,协同优化模型相比于传统优化方法,可以同时减少列车在途时间和货物在途时间,保证运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对比两阶段求解的求解结果可以发现,相比第1阶段,第2阶段得到的货物在途时间更短,货物装配方案更合理,由此可见两阶段求解方法也是合理且有效的。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优化高铁快运列车运输组织方案,提高运输效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快运 分时段优化 装配方案 列车时刻表 停站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潮汐客流下变编组列车不成对运行图优化
11
作者 苏子贞 陈绍宽 +2 位作者 杨安安 王卓 明玮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83-2193,共11页
方向不均衡分布的潮汐客流在大城市的地铁系统中较为常见,新兴的变编组技术为应对潮汐客流提供了新方法。为解决潮汐客流下客流需求与运力难以匹配的问题,针对布置双端车辆段的双向线路,考虑车底在线路两端折返线进行在线解编联挂作业,... 方向不均衡分布的潮汐客流在大城市的地铁系统中较为常见,新兴的变编组技术为应对潮汐客流提供了新方法。为解决潮汐客流下客流需求与运力难以匹配的问题,针对布置双端车辆段的双向线路,考虑车底在线路两端折返线进行在线解编联挂作业,协调列车时刻表、编组方案与车底周转计划,编制变编组下列车不成对运行图。从列车到发时刻、客流、车底周转和折返线占用4个方面设置约束,以最小化乘客和企业总成本与出入段作业接续占比加权和为目标,构建变编组下的不成对运行图优化模型。综合运用变邻域搜索算法和贪心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前者更新运行图中的车次到发时刻和车底编组,后者求解对应的车底周转计划。为验证模型有效性,对具有潮汐客流特征的北京地铁八通线一期工程线路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早高峰时段列车解编、联挂作业分别主要发生在大、小客流方向终点站;变编组较单一大编组和多编组分别降低了8.28%和4.82%的乘客和企业双方总成本,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节约了走行车公里和运用车数;变编组较多编组减少了26.02%的出入段作业接续占比和20.51%的车底出入段作业次数,通过在线解编联挂作业有效减少了编组类型对车底接续的影响,提高了车辆利用率。研究成果可为列车编组方案的选择和变编组的运营组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潮汐客流 变编组 不成对运行图 车底周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弹性提升的冗余时间分配方法
12
作者 华祎旻 孟令云 +3 位作者 栾晓洁 苗建瑞 廖正文 周政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73,共10页
针对列车运行图冗余时间布局影响列车运行图弹性的问题,对运行图冗余时间分配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列车实际运行数据,总结列车运行晚点分布规律,基于对运行图关键位置及关键列车的判断,在运行图冗余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对列车... 针对列车运行图冗余时间布局影响列车运行图弹性的问题,对运行图冗余时间分配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分析列车实际运行数据,总结列车运行晚点分布规律,基于对运行图关键位置及关键列车的判断,在运行图冗余时间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对列车运行图冗余时间进行重新分配.然后,在满足列车作业间隔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对列车到发时刻进行冲突疏解,形成新的列车运行图.最后,选取京沪高速铁路某日列车运行图进行算例分析,通过高速铁路列车运行自动调整系统,比较在不同初始扰动方案下运行图冗余时间分配前后的弹性效果.调整结果表明:冗余时间重新分配前列车运行平均总晚点时间为143 min,冗余时间重新分配后列车运行平均总晚点时间缩小为123 min,降低了13.99%,证明该冗余时间分配方法可有效降低外界扰动下的运行图总晚点时间,提升运行图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图弹性 冗余时间分配 关键列车和位置 晚点分析 京沪高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组运行模式的列车运行图智能编制系统设计
13
作者 宋宗莹 龚梓烨 +2 位作者 王鹏 王天琨 江泽毫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4年第11期85-89,共5页
为实现群组运行模式下列车运行图的一体化、智能化编制,提升铁路货物运输服务水平,设计了基于群组运行模式的列车运行图智能编制系统。基于群组运行图智能编制与调整等需求,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了数据管理、群组计划编制、列车运... 为实现群组运行模式下列车运行图的一体化、智能化编制,提升铁路货物运输服务水平,设计了基于群组运行模式的列车运行图智能编制系统。基于群组运行图智能编制与调整等需求,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了数据管理、群组计划编制、列车运行计划编制、车站作业计划编制及运行图绘制与调整等5个功能模块。基于群组运行图编制和数据交互与信息共享等关键技术,实现多元组合群组列车与单元列车的合理高效运输,满足铁路运营单位的实际需求,为群组运行模式下列车运行图编制工作提供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组运行 运行图编制 智能化编图 可视化展示 计划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普平行通道列车开行结构调整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麓阳 祝继常 +1 位作者 周进 戎亚萍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3-40,共8页
铁路通道作为连接区域中心和枢纽的重要运输纽带,对旅客出行、货物运输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双网融合的背景下,如何优化高普平行通道内列车开行结构,实现客运提质、货运增能,已成为关键问题之一。针对... 铁路通道作为连接区域中心和枢纽的重要运输纽带,对旅客出行、货物运输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双网融合的背景下,如何优化高普平行通道内列车开行结构,实现客运提质、货运增能,已成为关键问题之一。针对区域内平行通道列车开行状况,为满足路网能力提升及运行图优化需求,研究基于客货分线和列车运行图优化模型理论,在列车运行图基本约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列车跨天运行以及V形天窗的情况,以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列车始发终到调整时间最小和高速铁路列车数量增加最多为双目标函数,构建了高普平行通道列车开行结构调整优化模型。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优化了现有列车开行结构,实现了既有运行图新增列车运行线,研究结果为通道内列车开行方案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运输 列车运行图优化 平行通道 双目标函数 整数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研究 被引量:90
15
作者 田长海 张守帅 +1 位作者 张岳松 姜昕良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共6页
高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计算方法完全不同于普速铁路。根据高速铁路CTCS-2/CTCS-3级列控系统和CTC的技术特点,遵循我国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规则,在不考虑延续进路条件下,分析确立高速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提出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 高速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计算方法完全不同于普速铁路。根据高速铁路CTCS-2/CTCS-3级列控系统和CTC的技术特点,遵循我国高速铁路行车组织规则,在不考虑延续进路条件下,分析确立高速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提出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取值,检算我国高速铁路可实现的高速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分析影响高速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 检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编制网状线路列车运行图方法研究 被引量:33
16
作者 周磊山 胡思继 +1 位作者 马建军 乐逸祥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5-21,共7页
设计了网状线路条件和多条列车径路条件下列车运行时刻表规划的网络分层并行算法。该方法首先提出了路网结构的分层节点表示法和列车时刻表的序列事件表示法。是将列车事件序列按车站和区间进行归并分组,提出一种统一布点、按列车优先... 设计了网状线路条件和多条列车径路条件下列车运行时刻表规划的网络分层并行算法。该方法首先提出了路网结构的分层节点表示法和列车时刻表的序列事件表示法。是将列车事件序列按车站和区间进行归并分组,提出一种统一布点、按列车优先级分层、按各区间端点列车事件的状态,并行触发区间列车事件状态转移算法来计算列车运行时刻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线路 列车运行时刻表 列车运行图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动车组周转和到发线运用的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优化方法 被引量:24
17
作者 史峰 魏堂建 +1 位作者 周文梁 罗湘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7-114,共8页
以列车在车站的作业时间、动车组在终点站的接续时间和车站到发线数量为约束条件,以列车旅行时间和动车组接续时间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综合优化模型。模型求解算法主要采用了4种关键技术:以定序列车运行图优化方法... 以列车在车站的作业时间、动车组在终点站的接续时间和车站到发线数量为约束条件,以列车旅行时间和动车组接续时间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综合优化模型。模型求解算法主要采用了4种关键技术:以定序列车运行图优化方法化解列车作业时间冲突,以交换列车到发顺序化解到发线冲突,通过保持到发线运用紧张时段的列车到发顺序防止产生新的到发线冲突,运用匈牙利算法求解以动车组最小接续时间为目标的动车组周转方案。算例分析表明,运用给出的模型和算法能够达到整体优化高速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列车运行图 动车组周转 到发线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线列车运行图铺划的时间循环迭代优化方法 被引量:23
18
作者 史峰 黎新华 +1 位作者 秦进 邓连波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根据单线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特点,建立了单线铁路列车运行图排序模型,设计了运行图货物列车运行线铺划的时间循环迭代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运行图铺划模型分解为阶段优化模型,对阶段运行图按最早冲突优化方法进行优化,在阶段优化结果的... 根据单线铁路列车运行图的特点,建立了单线铁路列车运行图排序模型,设计了运行图货物列车运行线铺划的时间循环迭代优化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运行图铺划模型分解为阶段优化模型,对阶段运行图按最早冲突优化方法进行优化,在阶段优化结果的基础上,周而复始按时间循环迭代进行求解,逐步得到整体优化运行图。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优化速度快,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图铺划 循环迭代优化方法 松弛运行图 最早冲突化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运行图动态性能及其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杨肇夏 胡安洲 +2 位作者 李菊 胡克 董中英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6-56,共11页
从分析影响列车晚点传播的主要因素入手,提出从晚点传播模拟实验出发探讨评价列车运行图动态性能的基本原则,建立了相应的动态指标体系并给出有关计算公式,在我国首次对列车运行图动态性能及其适应度测试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动态性能 适应度 列车运行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列车运行图的数学模型及算法研究 被引量:35
20
作者 彭其渊 朱松年 王培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共8页
在对铁路路网结构的描述原则和描述方法进行探讨的基础上 ,以有向弧和有向列车径路为主线 ,构造了符合我国铁路实际情况的基于路网的列车运行图优化模型 ,解决了单线、双线、多线情况下列车运行图描述及算法实现的一致性。该模型具有较... 在对铁路路网结构的描述原则和描述方法进行探讨的基础上 ,以有向弧和有向列车径路为主线 ,构造了符合我国铁路实际情况的基于路网的列车运行图优化模型 ,解决了单线、双线、多线情况下列车运行图描述及算法实现的一致性。该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对复杂网络结构的适应性。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采用加边求解原问题各子问题并逐步得出网络列车运行图整体解的分解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网络 列车运行图 优化模型 列车径路 分解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