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级配组成对泥沙流变特性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麻考 许春阳 +1 位作者 陈永平 周春艳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共8页
针对江苏沿海条子泥区域泥沙,运用控制剪切速率实验方法,通过改变样品中的粉沙质量占比,系统探究了泥沙的级配对其剪切应力和黏度的影响规律,并使用剪切速率扫描法和间接法分别计算泥沙样品静态和动态屈服应力。结果表明:所有组次泥沙... 针对江苏沿海条子泥区域泥沙,运用控制剪切速率实验方法,通过改变样品中的粉沙质量占比,系统探究了泥沙的级配对其剪切应力和黏度的影响规律,并使用剪切速率扫描法和间接法分别计算泥沙样品静态和动态屈服应力。结果表明:所有组次泥沙样品均表现出两次明显的屈服行为,其流变特性以两个屈服行为为界,划分为3个阶段;泥沙样品中粉沙含量对其流变特性起着关键性作用,粉沙含量增大,样品剪切应力和黏度均发生相应减小,其中粉沙含量在35%~55%区间内变化梯度较大,此区间可能存在泥沙粒间主导作用力的转变;最后依托剪切速率扫描法测得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到了不同粉沙含量下泥沙的静态屈服应力和动态屈服应力的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沙含量 剪切应力 黏度 屈服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沉积砂卵石粒度分布的分形结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田堪良 张慧莉 +1 位作者 张伯平 扈胜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5-89,共5页
根据分形几何学理论 ,研究了我国黄河及陕西省的黑河、石头河、冯家山古河道河床天然沉积砂卵石的粒度成分特征 ,发现在双对数坐标下粒度含量与粒径之间呈直线关系 ,表明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结构。根据直线的斜率 ,可求得相应的分维 (D=2 .... 根据分形几何学理论 ,研究了我国黄河及陕西省的黑河、石头河、冯家山古河道河床天然沉积砂卵石的粒度成分特征 ,发现在双对数坐标下粒度含量与粒径之间呈直线关系 ,表明粒度分布具有分形结构。根据直线的斜率 ,可求得相应的分维 (D=2 .5 5~ 2 .87) ,并讨论了分维与粗粒土级配的关系 ,提出可以以分维代替不均匀系数和曲率系数作为表征粗粒土级配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沉积 砂卵石 粒度分布 分形结构 分维 粗粒土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干支流及消落带泥沙颗粒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阎丹丹 鲍玉海 +3 位作者 贺秀斌 唐强 钟荣华 高进长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89-292,329,共5页
采集长江干支流悬移质泥沙和长江干流典型消落带沉积剖面泥沙,通过分析其颗粒组成了解三峡水库水位变化下泥沙特性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空间上从江津到忠县悬移质泥沙呈现沿程逐渐细化的趋势;时间上旱季高水位时期忠县石宝镇悬移质泥... 采集长江干支流悬移质泥沙和长江干流典型消落带沉积剖面泥沙,通过分析其颗粒组成了解三峡水库水位变化下泥沙特性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空间上从江津到忠县悬移质泥沙呈现沿程逐渐细化的趋势;时间上旱季高水位时期忠县石宝镇悬移质泥沙较粗,而雨季低水位时期悬移质泥沙较细。2010-2011年消落带总沉积泥沙大致呈随采样点海拔的增加而逐渐变粗的趋势,而消落带多年净沉积泥沙粗细变化受海拔影响不大。悬移质和沉积泥沙在时空上的变异多数表现为:砂粒变异系数最大,粘粒次之,粉粒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移质泥沙 沉积泥沙 粒径分布 消落带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挟沙能力级配及有效床沙级配的确定 被引量:37
4
作者 何明民 韩其为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12,共12页
本文首先阐述了在一般条件下挟沙能力级配及有效床沙级配的方程,这些方程均由三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既决定于床沙级配,又决定于含沙量级配.其次给出了,几种特殊条件下挟沙能力级配及有效床沙级配的表达式,及其在某些条件下的简化.最后... 本文首先阐述了在一般条件下挟沙能力级配及有效床沙级配的方程,这些方程均由三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既决定于床沙级配,又决定于含沙量级配.其次给出了,几种特殊条件下挟沙能力级配及有效床沙级配的表达式,及其在某些条件下的简化.最后阐述了这些公式运用于水库与河道中的举例;这些例子表明,通过挟沙能力级配及有效床沙级配的引进和方程的建立,不仅能进一步揭示非均匀沙不平衡输沙的机理,而且能拓宽其研究领域,解释一些过去较难解释的现象. 在文献[1-4]中,我们提出了挟沙能力级配及有效床沙级配的概念,这对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研究是必要的,并且给出了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式中P为挟沙能力级配,S*为混合沙挟沙能力,S*(L)为沉速等于ω_L时的均匀沙的挟沙能力,P为有效床沙级配或挟带第L组泥沙P,S*所需的水量百分数.正如在文献[5]中所指出的,式(1)是对在一般条件下——即非均匀沙不平衡输沙条件下,水流挟沙能力及挟沙能力级配的定义,由它可分别引出挟沙能力及挟沙能力级配的表达式.在文献[4、5]中,我们对挟沙能级配及有效床沙级配做了详细的阐述,进一步论证了式(1)的正确性;指出了强平衡条件下,有效床沙级配变为床沙级配,并且从文献[5]中得到S*=S,即挟沙能力恰为含沙量,挟沙能力级配恰为含沙量级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挟沙 级配 泥沙 有效 河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交替对长江荆江段典型断面岸滩土体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王军 宗全利 +1 位作者 岳红艳 刘昭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4-152,共9页
河道水位水文年内的动态变化使得河岸土体处于干湿交替的状态。为研究干湿交替对粘性岸滩土体力学性能及河岸稳定性的影响,以长江荆江段8个典型崩岸断面岸滩的粘性土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资料分析、实地勘察取样、室内土工试验、BSTE... 河道水位水文年内的动态变化使得河岸土体处于干湿交替的状态。为研究干湿交替对粘性岸滩土体力学性能及河岸稳定性的影响,以长江荆江段8个典型崩岸断面岸滩的粘性土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历史资料分析、实地勘察取样、室内土工试验、BSTEM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上、下荆江河岸土体组成及力学特性,并且定量研究了干湿交替条件下粘性岸滩土体力学性能的变化;运用BSTEM模型对荆61和北门口断面在2013水文年内的崩岸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干、湿条件下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对河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体含水率的增加,粘聚力先增大后减小,而内摩擦角呈指数关系减小,并得出含水率与粘聚力和内摩擦角的定量关系式;2个断面计算崩塌宽度与实际一致,误差分别为1.69%和3.74%;干湿交替情况下安全系数值主要受土体粘聚力值的影响,并分别得到了2个典型断面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与安全系数的一元线性关系。这样已知河岸土体含水率时,就可以通过关系式计算得出土体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从而得出安全系数,判断河岸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力学性能 干湿交替 粘性岸滩 BSTEM模型 荆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沙干容重计算的新途径 被引量:6
6
作者 詹义正 黄长伟 +2 位作者 余明辉 陆晶 石雨亮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8-53,共6页
分析了干容重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浆体的极限浓度是影响干容重的重要指标之一。沿用浑水容重与含沙浓度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干容重与床面泥沙的含泥浓度间的关系;并将含泥浓度与浆体极限浓度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包含有泥沙粒径、... 分析了干容重的主要影响因素,指出浆体的极限浓度是影响干容重的重要指标之一。沿用浑水容重与含沙浓度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干容重与床面泥沙的含泥浓度间的关系;并将含泥浓度与浆体极限浓度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获得了包含有泥沙粒径、级配及形状等因素在内的非均匀泥沙干容重的计算公式。验证计算表明,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容重 含沙浓度 含泥浓度 极限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粒形状对泥沙干密度影响初探 被引量:5
7
作者 舒彩文 詹义正 +1 位作者 谈广鸣 李莫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2-25,共4页
在建立分析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建立了均匀沙理论干密度的计算公式,并引进形状指数,讨论了沙粒形状对泥沙干密度的影响.指出泥沙颗粒形状对泥沙干密度有较大影响,即泥沙的粒径愈细,形状愈扁平或愈长圆,其干密度就愈小;反之干... 在建立分析模式的基础上,采用一种新的方法建立了均匀沙理论干密度的计算公式,并引进形状指数,讨论了沙粒形状对泥沙干密度的影响.指出泥沙颗粒形状对泥沙干密度有较大影响,即泥沙的粒径愈细,形状愈扁平或愈长圆,其干密度就愈小;反之干密度就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沙 干密度 形状指数 颗粒形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体泥沙的水下休止角 被引量:17
8
作者 詹义正 谢葆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6-59,共4页
从散体泥沙堆积的实际物理过程出发建立了相应的力学平衡方程式,获得了水下散体泥沙休止角计算公式,用实测资料对公式进行了验证,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 泥沙 散体泥沙 水下休止角 推移质 岸坡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区风沙沉积物的特性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艳富 王兆印 +1 位作者 余国安 王春振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3,共6页
三江源区广泛分布着高寒风沙沉积物。野外调查和测验分析了20处风沙沉积物及15处水力侵蚀沉积物的颗粒级配和矿物成分,并整理了21个国内外活动沙丘和63个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沉积物的颗粒级配。研究结果表明:风沙沉积物具有均匀的粒径分... 三江源区广泛分布着高寒风沙沉积物。野外调查和测验分析了20处风沙沉积物及15处水力侵蚀沉积物的颗粒级配和矿物成分,并整理了21个国内外活动沙丘和63个水力侵蚀和重力侵蚀沉积物的颗粒级配。研究结果表明:风沙沉积物具有均匀的粒径分布和相对固定的粒径大小,完全区别于其他沉积物。活动沙丘演变为固定风沙土的过程中粘土矿物和腐殖质增加:固定风沙土的粘土矿物含量可达到活动沙丘的2倍,而半固定风沙土局于两者之间,固定风沙土的腐殖质含量可达到活动沙丘的3倍左右。粘土矿物和腐殖质的增加导致沙丘表层颗粒细化,固定风沙土的细颗粒含量可达到活动沙丘的2倍左右,分选系数增加近一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沙漠化 风沙沉积物 颗粒组成
原文传递
泥沙颗粒级配曲线的方程拟合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戴清 韩其为 +2 位作者 胡健 张治昊 刘春晶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9-70,91,共3页
推荐了一个泥沙颗粒级配曲线方程,该方程考虑了泥沙的非均匀性。分析结果表明,标准方程、叠加拟合方程等相关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泥沙颗粒级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泥沙的非均匀特性和参数间的变化关系。
关键词 级配曲线 非均匀沙 方程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风沙活动区沙漠化风险与风动沙含量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梦珍 李艳富 +2 位作者 李志威 王兆印 韩鲁杰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7-344,共8页
通过调查采样,分析了三江源多个典型风沙活动区的沙土颗粒成分,发现风动沙(最易蚀颗粒)含量与沙漠化程度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进而定义了用于表征区域发生沙漠化的风蚀风险指数,并应用到多种类型的土地的沙漠化风险评价中。分析结果表明:... 通过调查采样,分析了三江源多个典型风沙活动区的沙土颗粒成分,发现风动沙(最易蚀颗粒)含量与沙漠化程度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进而定义了用于表征区域发生沙漠化的风蚀风险指数,并应用到多种类型的土地的沙漠化风险评价中。分析结果表明:风蚀风险指数与风动沙百分含量直接相关,当区域内风动沙百分含量低于50%时,发生沙漠化的风险极低;当风动沙百分含量超过60%时,沙漠化风险随风动沙百分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长。因此,可通过判定区域样地中的风动沙百分含量,及时预警该区域在一定时期内发生沙漠化的风险,通过采取相关措施降低风动沙百分含量,抑制风动沙活动,结合合理有效的植被措施,可使活动沙丘逐步被固定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风险指数 风动沙 粒径级配 矿物成分
原文传递
表面分形原理在研究泥沙吸附乳化油特性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晁晓波 赵文谦 邱大洪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1-5,共5页
本文应用表面分形原理,研究了泥沙表面的分形特征,得出了相应的分维数,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泥沙吸附乳化油的特性进行分析,最终导出了平衡吸附量与分维数、泥沙粒径、吸附质截面积等因素的关系.
关键词 表面分形 分维数 吸附特性 泥沙 乳化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调水调沙试验对泥沙粒径变化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俊峰 和瑞莉 姚宝萍 《中国粉体技术》 CAS 2005年第2期40-43,共4页
2002~2004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相继开展了3次基于不同调度方式和不同空间尺度的调水调沙试验。本文中通过对试验期间小浪底水库及黄河下游河道悬移质、床沙质泥沙颗粒级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分析,说明小浪底水库淤粗排细有利于调整库... 2002~2004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相继开展了3次基于不同调度方式和不同空间尺度的调水调沙试验。本文中通过对试验期间小浪底水库及黄河下游河道悬移质、床沙质泥沙颗粒级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分析,说明小浪底水库淤粗排细有利于调整库区泥沙淤积形态和出库细颗粒泥沙向大海输移;下游河道中悬移质泥沙平均中数粒径沿程变粗,试验达到了全面冲刷河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 中数粒径 调水调沙试验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化层厚度及其级配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艳华 程小兵 乐培九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18,共5页
在分析活动层与粗化层厚度关系的基础上,根据活动层沙量平衡原理,建立了粗化层级配预报一步和多步计算关系式,该模式不仅可以用来计算冲刷过程中床沙级配调整,还可以同时计算出冲刷剖面和推移质输沙率变化,适用于中、细沙河床。经部分... 在分析活动层与粗化层厚度关系的基础上,根据活动层沙量平衡原理,建立了粗化层级配预报一步和多步计算关系式,该模式不仅可以用来计算冲刷过程中床沙级配调整,还可以同时计算出冲刷剖面和推移质输沙率变化,适用于中、细沙河床。经部分中、细沙河床水槽试验资料检验,计算精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刷深度 推移质输沙率 活动层 粗化层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沙颗粒级配曲线与有关特征值关系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封光寅 赵成海 +1 位作者 张孝军 陈兴农 《中国粉体技术》 CAS 2005年第4期6-9,共4页
为解决泥沙颗粒分析工作中出现的没有按照级配曲线的适用性来表达和计算有关特征值给成果质量产生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论述了不同种泥沙颗粒级配曲线的适用性与有关特征值之间的关系,同时还介绍了一种新的泥沙颗粒级配曲线绘制... 为解决泥沙颗粒分析工作中出现的没有按照级配曲线的适用性来表达和计算有关特征值给成果质量产生的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和研究,论述了不同种泥沙颗粒级配曲线的适用性与有关特征值之间的关系,同时还介绍了一种新的泥沙颗粒级配曲线绘制方法。泥沙颗粒级配曲线的绘制有多种方法,每种级配曲线有其特点和严格的适用性;国家分析室应选择半对数坐标系级配曲线;分组法计算泥沙样品各组平均粒径,应采用每组上下限与其几何均值的和的加权平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颗粒级配曲线 最大粒径 最小粒径 中值粒径 平均粒径 非均匀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粉模型沙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宋东升 李国斌 +1 位作者 许慧 赵建锋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32,共6页
对竹粉模型沙物理特性(容重、干容重、水下休止角等)和运动特性(沉速、起动流速和糙率)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物理特性试验表明:其容重受粒径变化影响较小;干容重随粒径增大而增大;水下休止角随粒径增大而减小,并提出计算竹粉模型沙水下... 对竹粉模型沙物理特性(容重、干容重、水下休止角等)和运动特性(沉速、起动流速和糙率)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物理特性试验表明:其容重受粒径变化影响较小;干容重随粒径增大而增大;水下休止角随粒径增大而减小,并提出计算竹粉模型沙水下休止角的经验公式。运动特性试验表明:竹粉单颗粒沉速随粒径增大而增大,相对沉速随含沙浓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起动流速随粒径增大而增大,随水深增大而增大,并提出估算竹粉模型沙起动流速的经验公式;糙率随水深增大而减小,随流速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粉模型沙 物理特性 运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揭底冲刷的形成条件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史辅成 李伟佩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30-31,共2页
通过实际观察和实测资料分析 ,黄河北干流天桥电站以下河段在小流量 (5 64m3 /s)和高含沙量 (5 0 0kg/m3 )的情况下也可产生小规模的揭底冲刷。从揭底冲刷景观和相应的流速及泥沙颗分资料分析 。
关键词 黄河 揭底冲刷 形成条件 含沙量 颗粒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宾汉极限切应力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窦国仁 王国兵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5年第2期103-109,共7页
本文对含沙高浓度流体的极限含沙浓度、刚度系数和宾汉极限切应力进行了理论和试验研究,得出了相应的计算式。各计算式均得到试验资料的验证,尤其是得到了轻质沙-电木粉试验资料的验证,且吻合良好。
关键词 浑水 泥沙 颗粒 宾汉流体 粘滞系数 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沙颗粒表面电荷特性及其对干容重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荣敏 陈立 卢炜娟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7-811,共5页
采用黄河及长江中的沙样在不同Ca2+浓度下分别进行电位滴定试验和干容重试验,得到以下结论:①随Ca2+浓度的增加,泥沙颗粒表面负电荷先不断减少然后趋于不变。②Ca2+对泥沙淤积干容重的影响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干容重减小;第二阶段... 采用黄河及长江中的沙样在不同Ca2+浓度下分别进行电位滴定试验和干容重试验,得到以下结论:①随Ca2+浓度的增加,泥沙颗粒表面负电荷先不断减少然后趋于不变。②Ca2+对泥沙淤积干容重的影响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干容重减小;第二阶段增加并达到最大值;第三阶段减小最后趋于不变。③在Ca2+浓度相同条件下,泥沙浓度对淤积干容重的影响根据所加Ca2+浓度不同也呈现不同的变化。④Ca2+浓度、泥沙浓度相同时,中值粒径越大干容重越大,且中值粒径大的泥沙干容重达到最大值所需Ca2+少。⑤在不同Ca2+浓度下泥沙颗粒由于表面电荷不同造成静电斥力不同,同时表面水膜作用力也不同,二者共同作用使得干容重体现不同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颗粒 电位滴定 表面电荷 CA^2+浓度 干容重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砂粒径级配对材料磨损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姚启鹏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7-94,共8页
本文介绍使用旋转喷射装置进行泥沙粒径对常用钢材磨损影响的试验结果,给出各粒径对不同材质单位磨损率ε值及计算式。
关键词 泥沙粒径 磨损 深度 沉砂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