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9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脉动送风对大空间建筑室内污染物通风效率和流动分布的影响
1
作者 李景汁 王海东 刘岩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99-406,共8页
为提高大空间建筑室内的空气品质,将脉动送风应用于大空间喷口送风中,以CO_(2)为示踪气体,基于实验分析喷口送风的流场特征,并以校核后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结果,研究脉动送风在不同振幅和周期下对大空间建筑室内污染物通风效率和流... 为提高大空间建筑室内的空气品质,将脉动送风应用于大空间喷口送风中,以CO_(2)为示踪气体,基于实验分析喷口送风的流场特征,并以校核后的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结果,研究脉动送风在不同振幅和周期下对大空间建筑室内污染物通风效率和流动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脉动送风的CO_(2)浓度衰减曲线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大周期脉动送风的通风效率低于定风速送风;与定风速送风相比,脉动送风可有效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极大值,增强新风对室内污染物的稀释范围,喷口下方和排风口附近的污染物浓度有明显的降低;在大空间喷口送风建筑中,推荐随时间波动变化快、幅度小的小周期小振幅的脉动送风。该研究可为实际大空间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空间建筑 脉动送风 CFD模拟 室内污染物 通风效率 流动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火灾机械排烟过程烟气运动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梁栋 周孝清 +2 位作者 廖建卫 邓伟雄 陈小辉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58-62,共5页
建筑物发生火灾时 ,火灾初期室内烟气运动状况直接影响建筑物内受灾人员的疏散 ,本文运用CFD技术 ,初步模拟建筑室内机械排烟作用下火灾初期烟气运动过程 。
关键词 室内火灾 机械排烟过程 烟气运动 数值分析 数值模拟 排烟能力 室内空气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方程模型用于空调通风房间气流组织数值模拟的研究 被引量:43
3
作者 陈晓春 朱颖心 王元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9-24,共6页
为了对Chen提出的零方程模型进行评价,研究了三种典型的空调通风房间气流组织工况(强迫对流、混合对流和自然对流),同时采用Prandtl的混合长度理论和双方程K-ε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作为比较。研究表明,总体来说Prandtl的混合长度理论能... 为了对Chen提出的零方程模型进行评价,研究了三种典型的空调通风房间气流组织工况(强迫对流、混合对流和自然对流),同时采用Prandtl的混合长度理论和双方程K-ε湍流模型的计算结果作为比较。研究表明,总体来说Prandtl的混合长度理论能够获得比Chen的零方程模型更好的结果;从这两种零方程模型的构造分析,Prandtl混合长度理论较为合理,但Chen的零方程模型更容易收敛。相对于双方程K-ε湍流模型,零方程模型仍属于低级模型,计算精度有限,但它能极大地节约计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方程模型 空调通风 气流组织 混合长度理论 双方程K-ε湍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设计关键控制点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谢景欣 王欢 +1 位作者 王建锋 杨杰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42,共5页
以两个负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为例,分析了实验室的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通风空调方式、气流组织、送排风系统等关键控制点的设计。建议核心工作间(动物室)划分相对清洁侧和相对污染侧;设置缓冲间、更衣室和准备间;通风空调采用全空气... 以两个负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为例,分析了实验室的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通风空调方式、气流组织、送排风系统等关键控制点的设计。建议核心工作间(动物室)划分相对清洁侧和相对污染侧;设置缓冲间、更衣室和准备间;通风空调采用全空气直流系统;整体气流由清洁区流向核心工作间(动物室),核心工作间(动物室)气流由相对清洁侧流向污染侧;送风采用粗、中、高三级过滤,排风采用一级高效过滤;生物安全柜单独排风;IVC动物笼具和负压柜的排风并入实验室排风系统;设置备用排风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 负压功能分区 平面布局 通风空调 气流组织 送排风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机械通风方式的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智超 唐冬芬 胡晓明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9-43,共5页
介绍了通风量计算、通风系统布置、通风效果评价、通风系统运行模式及通风量控制策略等方面的研究,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住宅 机械通风 研究现状 通风方式 发展方向 通风量计算 国内 机械 系统布置 通风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地铁换乘车站站台火灾的排烟模式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袁建平 李琪 +2 位作者 周少东 徐海清 方正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2-445,共4页
以某大型地铁换乘车站为研究对象,根据车站通风排烟系统的设置情况,将站台火灾排烟模式分为只开启站台排烟风机进行排烟和同时开启站台排烟风机和隧道风机进行排烟2种。选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DS,将火源设置在地下二层站台中部区域,建立... 以某大型地铁换乘车站为研究对象,根据车站通风排烟系统的设置情况,将站台火灾排烟模式分为只开启站台排烟风机进行排烟和同时开启站台排烟风机和隧道风机进行排烟2种。选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DS,将火源设置在地下二层站台中部区域,建立地铁车站三维模型,采用大涡模拟方法对站台两种排烟模式的排烟效果进行模拟。对站台内烟气蔓延、能见度和补风风速的分析结果表明:开启车站隧道风机进行辅助排烟可以有效地控制烟气蔓延到站厅,增加了楼扶梯口处的补风风速,达到了更好的防排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烟气控制 排烟模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火灾烟气运动数值模拟方法的回顾与评价 被引量:18
7
作者 邱旭东 高甫生 王砚玲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2-138,共7页
系统地介绍了建筑火灾烟气运动的各种数值模拟方法。将收集到的 59种建筑火灾模型分为 4大类,包括 9种网络模型、32种区域模型、15种场模型及 3种复合模型;从理论角度阐述了各类模型的计算方法,着重介绍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个模型;提出... 系统地介绍了建筑火灾烟气运动的各种数值模拟方法。将收集到的 59种建筑火灾模型分为 4大类,包括 9种网络模型、32种区域模型、15种场模型及 3种复合模型;从理论角度阐述了各类模型的计算方法,着重介绍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个模型;提出复合模型是未来模型的发展方向。为初涉建筑火灾烟气运动数值模拟的研究人员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火灾 网络模型 区域模型 场模型 复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地铁车站性能化火灾危险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俊梅 蔡娜 +2 位作者 李炎锋 隋婧 杜修力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77-1382,共6页
由于地铁客流量大,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地铁各车站结构的差异及火灾发生地点和规模的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对依据处方式规范设计的防排烟系统在火灾中能否有效地运行产生了疑问.本文以北京某地铁站为例,通过性能化分析的手段对可... 由于地铁客流量大,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地铁各车站结构的差异及火灾发生地点和规模的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对依据处方式规范设计的防排烟系统在火灾中能否有效地运行产生了疑问.本文以北京某地铁站为例,通过性能化分析的手段对可能的火灾场景及防排烟方案下车站火灾环境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估,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不同火灾场景下防排烟系统优化运行方案,并对不满足火灾安全要求的烟控方案提出了改进意见.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实际烟气控制系统的优化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性能化 地铁火灾 危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间通风实验及计算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周军莉 彭畅 +2 位作者 胡艳 童宝龙 张国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27,共5页
将夜间通风视为阶段性通风,利用自然通风室内温度计算方法,得到求解夜间通风建筑室内温度的求解模型.对两房间进行夜间通风实验,监测室内温度,比较了换气时间及夜间通风换气次数对夜间通风效果的影响.利用夜间通风室内温度计算模型对实... 将夜间通风视为阶段性通风,利用自然通风室内温度计算方法,得到求解夜间通风建筑室内温度的求解模型.对两房间进行夜间通风实验,监测室内温度,比较了换气时间及夜间通风换气次数对夜间通风效果的影响.利用夜间通风室内温度计算模型对实验工况进行计算,将实验测试温度与数学分析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两者较为吻合,证明该夜间通风室内温度计算模型具有一定的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通风 计算方法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大空间内火灾机械排烟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游宇航 李元洲 +2 位作者 孙晓乾 王浩波 霍然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4-27,共4页
采用全尺寸实验对夏季大空间内火灾机械排烟的效率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中主要测量了火源功率和大空间内的烟气温度两个参数。通过分析大空间内烟气温度的分布规律,得到了机械排烟控制下不同火源功率的大空间内稳定的烟气层高度。根据He... 采用全尺寸实验对夏季大空间内火灾机械排烟的效率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中主要测量了火源功率和大空间内的烟气温度两个参数。通过分析大空间内烟气温度的分布规律,得到了机械排烟控制下不同火源功率的大空间内稳定的烟气层高度。根据Heskestad羽流模型计算了烟气生成速率,与机械排烟速率比较得到了夏季大空间内火灾机械排烟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在夏季大空间中,当火源功率不是很大时,大空间内外的温差使得外界补充进来的空气和火灾生成的烟气更加容易发生掺混,导致机械排烟的效率大大降低;按照规范规定的6次换气率进行排烟,在实验的300~1000kW的火源功率范围内,夏季大空间内火灾机械排烟的效率约为30%。火源功率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空气与烟气的掺混,机械排烟的效率略有提高,但是提高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工程 大空间火灾 机械排烟 效率 夏季 全尺寸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风状况对室内火灾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邱旭东 高甫生 王砚玲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0-84,共5页
利用烟火运动场模型(FDS)模拟室内火灾过程,研究了通风开口大小对室内燃烧状况的影响,发现一定房门开度下,燃烧状况会发生周期性转换;利用线性拟合确定了房门处的最大质量流量mmax与通风因子AH间的比例系数。通过研究指出,房门突然打开... 利用烟火运动场模型(FDS)模拟室内火灾过程,研究了通风开口大小对室内燃烧状况的影响,发现一定房门开度下,燃烧状况会发生周期性转换;利用线性拟合确定了房门处的最大质量流量mmax与通风因子AH间的比例系数。通过研究指出,房门突然打开后间歇出现的两次回燃现象,可能对进入房间灭火的人员构成严重威胁,在灭火实践中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内火灾 场模型 FDS 通风开口 燃烧状况 周期转换 烟气二次回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匝道公路隧道通风系统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艳 王子云 +1 位作者 唐上明 孟曦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30-636,共7页
随着公路隧道的发展,公路隧道的形式越来越复杂,公路隧道的通风计算也越复杂。本文采用SES软件对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各车速工况下的通风系统进行了模拟,优化了通风系统运行模式,从而降低通风能耗;分析了各工况下隧道内部及出口的污染物... 随着公路隧道的发展,公路隧道的形式越来越复杂,公路隧道的通风计算也越复杂。本文采用SES软件对长沙营盘路湘江隧道各车速工况下的通风系统进行了模拟,优化了通风系统运行模式,从而降低通风能耗;分析了各工况下隧道内部及出口的污染物浓度情况,从卫生安全角度,验证优化后的通风系统运行模式的可行性;研究发现风井的布置太靠近出入口,会造成短到回流,且会增风机运行加能耗。研究结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匝道 通风系统 网络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火战斗中火场排烟方法探讨 被引量:12
13
作者 荀迪涛 李思成 王万通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2,共4页
火场中,由于建筑内部各种可燃物质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高温有毒烟气。火灾烟气会引起人体窒息、中毒等症状,而其减光性也会影响被困人员的逃生和救援人员的施救。因此,在火场中适时合理的排烟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被困人员的逃生几率,提高... 火场中,由于建筑内部各种可燃物质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高温有毒烟气。火灾烟气会引起人体窒息、中毒等症状,而其减光性也会影响被困人员的逃生和救援人员的施救。因此,在火场中适时合理的排烟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被困人员的逃生几率,提高消防队员灭火救援的效率。对消防部队在火场常用的几种排烟方法进行了介绍,可为消防部队的火灾现场排烟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烟气 火场排烟 灭火救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火灾烟气控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路世昌 倪照鹏 +3 位作者 刘万福 黄益良 王婧嫙 崔海浩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8-471,共4页
阐述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中环路匝道烟气蔓延的特点及规律,以缩尺寸模型试验分析在环路匝道发生火灾时,不同因素对隧道火灾烟气蔓延规律的影响。针对环路隧道火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提出地下环路匝道发生火灾时,开启主线隧道的纵向通风... 阐述城市地下交通联系隧道中环路匝道烟气蔓延的特点及规律,以缩尺寸模型试验分析在环路匝道发生火灾时,不同因素对隧道火灾烟气蔓延规律的影响。针对环路隧道火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提出地下环路匝道发生火灾时,开启主线隧道的纵向通风排烟系统,在环路出口匝道设置射流风机,防止烟气再次进入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火灾 烟气控制 重点排烟 地下交通联系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排烟设计中的性能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向阳 黄春辉 彭连臣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8年第6期402-405,共4页
分析了传统排烟设计方法在排烟量计算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了性能化排烟设计方法在机械排烟系统设计中有关烟层高度、防烟分区大小、排烟口位置、补风系统和报警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 机械排烟 性能化设计 防烟分区 排烟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挡烟垂壁与排烟口设置对烟气层高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增辉 何其泽 黎昌海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41-843,共3页
通过N百分比法,理论计算得到了挡烟垂壁与排烟口设置对商业建筑内相邻防火分区烟气层高度变化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挡烟垂壁凸出越多,烟气层下降速率更为缓慢,后期烟气层高度越高;排烟口距离火源越近,后期烟气层高度越高;排烟口朝向对... 通过N百分比法,理论计算得到了挡烟垂壁与排烟口设置对商业建筑内相邻防火分区烟气层高度变化的影响。分析结果发现,挡烟垂壁凸出越多,烟气层下降速率更为缓慢,后期烟气层高度越高;排烟口距离火源越近,后期烟气层高度越高;排烟口朝向对烟气层高度的变化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 排烟口 挡烟垂壁 烟气层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平大空间机械排烟全尺寸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伍卫军 徐亮 +2 位作者 陶李华 陈勋 姚嘉杰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38-1040,共3页
利用全尺寸热烟试验,研究了机械排烟系统在典型扁平大空间中的排烟有效性。通过改变防烟分区面积、排烟量、排烟口位置和排烟口数量,研究不同工况下烟控方式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排烟距离对排烟效果影响很大,超出一定距离后,烟控效果较... 利用全尺寸热烟试验,研究了机械排烟系统在典型扁平大空间中的排烟有效性。通过改变防烟分区面积、排烟量、排烟口位置和排烟口数量,研究不同工况下烟控方式的有效性。研究发现,排烟距离对排烟效果影响很大,超出一定距离后,烟控效果较差。当防烟分区内有均匀分布两个以上排烟口时,排烟效果明显优于单个排烟口的排烟效果。同时,理论公式算得的排烟量能够有效控制烟气蔓延,我国规范规定的排烟量计算方法相对较为保守。另外对试验中存在的烟气弥散和烟气回填现象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大空间 机械排烟 全尺寸热烟实验 防烟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建筑机械排烟系统启动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郭增辉 何其泽 黎昌海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6-649,共4页
通过实验研究,测量与火源不同距离的感温火灾探测器和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探测时间;通过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得出感温火灾探测器和感烟火灾探测器探测时间的理论计算模型;分析机械排烟系统启动时间。结果表明,探测时间随到火源的距离... 通过实验研究,测量与火源不同距离的感温火灾探测器和感烟火灾探测器的火灾探测时间;通过文献调研和理论分析,得出感温火灾探测器和感烟火灾探测器探测时间的理论计算模型;分析机械排烟系统启动时间。结果表明,探测时间随到火源的距离增大而增加,结构梁会减缓顶棚烟气前期温度的升高速度;理论计算结果大于实验结果;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探测时间要明显小于感温火灾探测器;可以认为层高不超过6m的建筑内机械排烟启动时间不超过180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建筑 机械排烟 火灾探测器 报警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舰船机库机械排烟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伯运 胡建华 李昂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25-1229,共5页
针对大型舰船机库火灾烟气控制问题,提出利用机械排烟将烟气排出舱外的方法,将机库通风系统改造为兼顾平时通风和火灾时排烟的通风排烟系统。为保证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效果,通过正交试验法对不同机械排烟方案进行多组模拟试验,选取烟气... 针对大型舰船机库火灾烟气控制问题,提出利用机械排烟将烟气排出舱外的方法,将机库通风系统改造为兼顾平时通风和火灾时排烟的通风排烟系统。为保证机械排烟系统的排烟效果,通过正交试验法对不同机械排烟方案进行多组模拟试验,选取烟气层高度和温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对多指标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模拟试验所得数据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机械排烟系统的最佳配置方案,优化机械排烟系统中的相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船机库 机械排烟系统 正交试验 数值模拟 烟气层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的理论分析和实测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刚 曹勇 翟建超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10,共4页
节能检测中发现,依据JGJ/T 177—2009计算的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不满足GB50189—2005的要求。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认为两个标准中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计算式的含义相同,但使用前提不同,前者只能在设计选型时使用,后者主要针对空调机... 节能检测中发现,依据JGJ/T 177—2009计算的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不满足GB50189—2005的要求。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认为两个标准中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计算式的含义相同,但使用前提不同,前者只能在设计选型时使用,后者主要针对空调机组和普通的机械通风系统。不恰当使用计算公式将导致错误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风量耗功率 现场测试 分析 计算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