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0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空冷冻干燥苹果果茶固体饮料的制备工艺研究
1
作者 刘翔 韦婷 何靖柳 《现代食品》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本研究以苹果、绿茶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真空冷冻干燥苹果果茶固体饮料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苹果果茶固体饮料最佳制备工艺为麦芽糊精添加量20%、柠檬酸添加量0.3%、... 本研究以苹果、绿茶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真空冷冻干燥苹果果茶固体饮料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苹果果茶固体饮料最佳制备工艺为麦芽糊精添加量20%、柠檬酸添加量0.3%、赤藓糖醇添加量20%、茶汤添加量30%、预冻时间24 h以及真空冷冻干燥48 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的苹果果茶固体饮料冲调后色泽均匀,香气协调,口感好,酸甜适宜,颗粒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冷冻干燥 苹果 固体饮料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须复合袋泡茶配方、冲泡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降糖活性研究
2
作者 苏适 单垣恺 +4 位作者 王喜庆 黎莉 李扬 闫悦 包逸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5年第3期38-46,共9页
以玉米须、藤茶和黑苦荞为原料,研制具有保健功效的复合袋泡茶。以感官得分和总黄酮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玉米须复合袋泡茶的最佳配比及最佳冲泡参数。结果显示最佳配方为:玉米须∶藤茶∶黑苦荞最优质量比为1... 以玉米须、藤茶和黑苦荞为原料,研制具有保健功效的复合袋泡茶。以感官得分和总黄酮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确定玉米须复合袋泡茶的最佳配比及最佳冲泡参数。结果显示最佳配方为:玉米须∶藤茶∶黑苦荞最优质量比为1∶1∶2;袋泡茶有效成分最佳溶出条件为:冲泡时间7 min、冲泡温度87℃、冲水量130 mL,得到玉米须复合袋泡茶冲泡后茶水的感官评分为88.59分,总黄酮含量为6.986mg/g,综合得分为0.8716分。玉米须复合袋泡茶冲泡后茶水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0.54、0.34 mg/mL,分别与0.6、0.4 mg/mL阿卡波糖的抑制活性相近;对ABTS^(+)自由基、OH自由基、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4.99、6.82和5.63 mg/mL,实验结果表明玉米须复合袋泡茶具有较好的降血糖和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功能性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 藤茶 黑苦荞 冲泡工艺 抗氧化 降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与真空冷冻干燥方法对肉苁蓉红枣复合固体饮料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刘朗 张珍 +4 位作者 李蔚 杜建明 史建莉 陈宜轩 金丽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9-265,共7页
该研究以甘肃特色资源荒漠肉苁蓉和红枣为原料,分别采用喷雾干燥(spray drying,S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制备固体饮料,探究不同干燥方法对固体饮料的微观结构、感官状态、物理性质、吸湿性、溶解能力及抗氧化能力... 该研究以甘肃特色资源荒漠肉苁蓉和红枣为原料,分别采用喷雾干燥(spray drying,SD)、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 drying,VFD)制备固体饮料,探究不同干燥方法对固体饮料的微观结构、感官状态、物理性质、吸湿性、溶解能力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VFD较SD样品孔状结构小而多;SD样品ΔE为35.37,VFD样品ΔE为46.25,色差明显;感官发现饮料品质存在差异;物理指纹图谱分析得到SD较VFD样品具有良好的可压性、均一性,SD和VFD样品相似度为9.68%;SD样品吸湿率为19.64%,VFD样品吸湿率为18.99%,SD样品吸湿加速度小,为-0.0026 g/h^(2);SD样品溶解能力较VFD好,溶解性为96.58%,溶解时间为52.38 s,湿润下沉时间为89.85 s;模拟体外消化发现,SD较VFD样品DPPH自由基清除率好,消化结束后SD与VFD样品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下降了50.64%、53.03%。分析得到干燥方法影响了固体饮料的微观结构,最终使不同干燥方法所得固体饮料的感官、物理性质与抗氧化能力等品质呈现出差异。该研究为荒漠肉苁蓉与红枣的开发提供了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 真空冷冻干燥 固体饮料 物理指纹图谱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黄精益智仁固体饮料的配方工艺
4
作者 张瑞博 闫小娟 张海悦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146,共6页
黄精益智仁固体饮料是一款具有抗疲劳功能的固体饮料,主要以黄精、益智仁、茯苓、芡实、枸杞、山药、大枣、山楂八味药食同源的药材为原料,经煎煮提取后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喷干粉,以喷干粉为主料,添加麦芽糊精、白砂糖、低聚果糖、橙子粉... 黄精益智仁固体饮料是一款具有抗疲劳功能的固体饮料,主要以黄精、益智仁、茯苓、芡实、枸杞、山药、大枣、山楂八味药食同源的药材为原料,经煎煮提取后进行喷雾干燥制得喷干粉,以喷干粉为主料,添加麦芽糊精、白砂糖、低聚果糖、橙子粉等添加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固体饮料的配方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当喷干粉添加量为40%、白砂糖添加量为20%、低聚果糖添加量为4%、橙子粉添加量为20%时,该固体饮料酸甜可口、口感较好,感官评分最高,为88.66分,水分含量为(5.2±0.08)%,溶解度为(89.12±0.07)%,休止角为12.11°±0.18°,堆积密度为(0.71±0.06)g/mL,成型率为(91±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精益智仁固体饮料 模糊数学 感官评价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绿豆、薏米复配饮料工艺研究
5
作者 李慧 武晓芳 +1 位作者 刘瑞 石金波 《食品工程》 2024年第4期28-32,共5页
以苦荞、绿豆、薏米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提、复配、酶解等工艺,添加适量的白砂糖、柠檬酸、卡拉胶等食品添加剂,调配出一种味道独特的复合型饮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苦荞汁、绿豆汁、薏米汁以及白砂糖各自最适的添加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 以苦荞、绿豆、薏米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提、复配、酶解等工艺,添加适量的白砂糖、柠檬酸、卡拉胶等食品添加剂,调配出一种味道独特的复合型饮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苦荞汁、绿豆汁、薏米汁以及白砂糖各自最适的添加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标准,选出苦荞、绿豆、薏米饮料的最佳复配比例。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饮料的最佳复配比例为:苦荞汁添加量23%,绿豆汁添加量38%,薏米汁添加量30%,白砂糖添加量5.5 g,柠檬酸添加量0.1%。此工艺条件下所得复配饮料的感官评价得分为84.5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 绿豆 薏米 复配 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桑叶枸杞固体饮料品质的影响及其口感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恒辉 王军峰 +5 位作者 韩延超 陈慧芝 吴伟杰 丁玉庭 童川 郜海燕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14,共10页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桑叶枸杞固体饮料品质的影响,以桑叶、枸杞为基本原料,通过微波干燥、鼓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3种方式分别制备桑叶枸杞固体饮料,并检测干燥后粉体的质构、色泽及营养品质变化。从物理性质来看,真空冷冻干燥的粉体...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桑叶枸杞固体饮料品质的影响,以桑叶、枸杞为基本原料,通过微波干燥、鼓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3种方式分别制备桑叶枸杞固体饮料,并检测干燥后粉体的质构、色泽及营养品质变化。从物理性质来看,真空冷冻干燥的粉体在稳定性、可压性与均一性上表现较好,鼓风干燥的粉体在堆积性和流动性上相对更好。真空冷冻干燥粉体的总糖含量最高,亮度值最大,湿润下沉时间短。结合吸湿特性与微观结构判断,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的粉体品质优于其他2种干燥方式。为了改善饮料风味,采用响应面试验进行口感优化,结果表明,当木糖醇添加量为27.30%(质量分数,下同)、甜菊糖苷添加量为3.67%、苹果酸添加量为0.11%时,口感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方式 桑叶 枸杞 固体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食品原料呲咯喹啉醌二钠盐固体饮料免疫功能作用的研究
7
作者 吴巧娜 《现代食品》 2024年第7期215-218,共4页
目的:研究呲咯喹啉醌二钠盐固体饮料的免疫功能作用。方法:呲咯喹啉醌二钠盐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经口灌胃0.125 g·kg^(-1)、0.250 g·kg^(-1)、0.500 g·kg^(-1)受试物,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等量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30 d,... 目的:研究呲咯喹啉醌二钠盐固体饮料的免疫功能作用。方法:呲咯喹啉醌二钠盐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经口灌胃0.125 g·kg^(-1)、0.250 g·kg^(-1)、0.500 g·kg^(-1)受试物,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等量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30 d,考察各组小鼠免疫器官指数、碳廓清能力、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以及脾NK细胞活性。结果:与模型小鼠相比,经呲咯喹啉醌二钠盐灌胃30 d后,呲咯喹啉醌二钠盐各剂量组免疫器官指数上升,碳廓清能力、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均提升,脾NK细胞活性增强,其中呲咯喹啉醌二钠盐中、高剂量组变化明显(P<0.05,P<0.01),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结论:呲咯喹啉醌二钠盐可通过调节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达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呲咯喹啉醌二钠盐 固体饮料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皮复合固体饮料制备工艺及其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雷昌 朱玲风 +3 位作者 朱丽君 欧飞麟 毛颖超 付复华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140,共9页
[目的]以药食同源的陈皮、山楂、葛根为主要原料,开发一种具有解酒功能的固体饮料,并探究其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浸膏得率和总黄酮含量为标准,采用正交试验选取最佳提取工艺;以感官评价、成型率、溶化性的综合评... [目的]以药食同源的陈皮、山楂、葛根为主要原料,开发一种具有解酒功能的固体饮料,并探究其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以浸膏得率和总黄酮含量为标准,采用正交试验选取最佳提取工艺;以感官评价、成型率、溶化性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化成型工艺。采用52%酒精灌胃的方法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检测陈皮复合固体饮料对模型小鼠肝脏指数,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肝组织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苏木素—伊红(HE)染色分析各组肝脏病理变化。[结果]陈皮复合固体饮料最佳制备工艺:3味药材浸泡30 min后提取2次,第一次料液比1∶12(g/mL)、提取时间2.0 h,第二次料液比1∶10(g/mL)、提取时间1.5 h;经浓缩、干燥、粉碎后得到干膏粉;干膏粉与麦芽糊精1∶1混合,加入1.0%的罗汉果甜苷,并以90%乙醇作为润湿剂进行湿法制粒。动物试验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陈皮复合固体饮料组的AST、ALT、TG、TC、MDA、IL-1β、IL-6、TNF-α水平降低(P<0.01或P<0.05),GSH、SOD含量增加(P<0.01或P<0.05),且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给药组小鼠肝损伤程度均有显著改善。[结论]陈皮复合固体饮料色泽均匀、溶解性好、甜度适中、口感细腻,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饮料 陈皮 山楂 葛根 工艺优化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植物蛋白粉的冲泡特性与感官特性比较
9
作者 侯姣靓 宋佳慧 +4 位作者 章旋 李波 巫启明 夏熠珣 钟芳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1,共8页
传统植物蛋白粉固体饮料以大豆蛋白为主,但市售产品同质化严重,需要开发新型植物蛋白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作者比较了5种新型植物蛋白与大豆蛋白在粉体特性、溶解速度、溶液稳定性等冲泡特性方面的差异,并通过定量描述性分析评估样品在... 传统植物蛋白粉固体饮料以大豆蛋白为主,但市售产品同质化严重,需要开发新型植物蛋白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作者比较了5种新型植物蛋白与大豆蛋白在粉体特性、溶解速度、溶液稳定性等冲泡特性方面的差异,并通过定量描述性分析评估样品在外观、口感、滋味、香气上的感官特性。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粉溶解速度快、溶液稳定性好,但粉体流动性差;其感官特性表现为较强的黏稠度、残留感及明显的粉感和生大豆味,整体滋味较弱。奇亚籽蛋白溶液稳定性强于大豆蛋白溶液,但溶解速度慢,具有独特的核桃味、面粉味和清新感的香气特征,口感和滋味与大豆蛋白最接近。鹰嘴豆蛋白粉的香气特征与大豆蛋白粉相似,但口感和滋味差异大,口感顺滑、稀薄,滋味均衡,溶解速度慢。荞麦蛋白粉溶解速度仅次于大豆蛋白粉,但溶液稳定性差,甜味和甜香较强,有独特的烘焙味和油脂味。小麦蛋白粉与大豆蛋白粉口感相反,酸味和发酵味较强。豌豆蛋白粉有突出的苦味、咸味和鲜味,小麦蛋白粉和豌豆蛋白粉的粉体流动性较好,但不适合直接饮用。综上,5种新型植物蛋白粉在冲泡特性和感官特性方面均有明显缺陷,实际产品开发中应以复合蛋白粉为主,以提供更好的冲调及饮用体验。该研究为新型植物蛋白粉的产品研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蛋白粉 冲泡特性 感官特性 大豆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调味普洱茶饮料产品配方 被引量:2
10
作者 代佳和 王馨榆 +4 位作者 蒋海芬 王远利 王悦 王紫琳 田洋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7期51-56,共6页
为开发一款特色调味普洱茶饮料,基于单因素试验研究聚葡萄糖、普洱茶粉、β-环状糊精、罗汉果甜苷、低聚半乳糖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响应面试验对产品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调味普洱茶产品的最佳配方为聚葡萄糖添加量75%,... 为开发一款特色调味普洱茶饮料,基于单因素试验研究聚葡萄糖、普洱茶粉、β-环状糊精、罗汉果甜苷、低聚半乳糖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响应面试验对产品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调味普洱茶产品的最佳配方为聚葡萄糖添加量75%,普洱茶粉添加量12%,β-环糊精添加量0.6%,罗汉果甜苷添加量0.5%,低聚半乳糖添加量9%,低聚木糖添加量1.45%,低聚果糖添加量1.45%,在此条件下制得产品呈红棕色,口感清爽,具有普洱茶特色风味,感官评分为(87.36±1.09)分,产品理化与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具有一定开发潜力及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葡萄糖 普洱茶粉 调味普洱茶饮料 响应面法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碾茶及其粉碎方式对抹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海霞 蒋玉兰 《中国茶叶加工》 2024年第2期27-32,共6页
抹茶是以经遮阴覆盖后的鲜叶为原料,采用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超微茶粉。文章研究了三个等级的碾茶原料及台式球磨、连续式球磨和气流粉碎三种粉碎工艺对抹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质的碾茶原料采用不同的粉碎方式制备抹茶,其产品的... 抹茶是以经遮阴覆盖后的鲜叶为原料,采用特殊加工工艺制成的超微茶粉。文章研究了三个等级的碾茶原料及台式球磨、连续式球磨和气流粉碎三种粉碎工艺对抹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质的碾茶原料采用不同的粉碎方式制备抹茶,其产品的香气、滋味、颜色及理化成分等有不同差异。高品质碾茶宜采用台式球磨粉碎,中档碾茶宜采用球磨粉碎和连续式球磨粉碎,低档碾茶宜采用气流粉碎。文章为提高抹茶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茶 球磨粉碎 气流粉碎 抹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干燥法制备五味子板栗固体饮料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12
作者 王延艳 崔梦冉 常学东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4-93,共10页
以五味子和板栗为主要原料,甜菊糖苷、柠檬酸、单甘酯为辅料,对五味子板栗固体饮料的配方和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五味子板栗固体饮料的最优配方;以集粉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 以五味子和板栗为主要原料,甜菊糖苷、柠檬酸、单甘酯为辅料,对五味子板栗固体饮料的配方和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五味子板栗固体饮料的最优配方;以集粉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优喷雾干燥工艺;并通过直接干燥法确定其水分含量,以及对饮料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五味子汁与板栗汁体积比4∶1,甜菊糖苷添加量8%,柠檬酸添加量0.5%,单甘酯添加量0.2%,此条件下感官评分最高,为94分;进风温度173℃,进料速度25.5 r/min,助干剂麦芽糊精添加量11.3%,在此条件下喷雾干燥的效果最好,集粉率为26.3%;在上述工艺配方条件下制备的板栗固体饮料的水分含量为5.5%,符合国家标准;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显示,5 mg/mL五味子板栗固体饮料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是79.12%、82.26%、71.47%,有良好的抗氧化性。本研究为五味子板栗固体饮料的生产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板栗 喷雾干燥 抗氧化活性 固体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组织化蛋白开发的豆类分离蛋白功能特性评价
13
作者 袁钦杰 桑森鑫 +4 位作者 刘小杰 叶佳琳 胡浩 刘兴泉 张娇娇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126,共9页
豆类分离蛋白因其蛋白含量高,营养价值丰富,常被应用于食品开发。研究在对大豆(soy protein isolate,SPI)、豌豆(peaprotein isolate,PPI)、鹰嘴豆(chickpea protein isolate,CPI)以及蚕豆分离蛋白(fabaprotein isolate,FPI)的原料特性... 豆类分离蛋白因其蛋白含量高,营养价值丰富,常被应用于食品开发。研究在对大豆(soy protein isolate,SPI)、豌豆(peaprotein isolate,PPI)、鹰嘴豆(chickpea protein isolate,CPI)以及蚕豆分离蛋白(fabaprotein isolate,FPI)的原料特性进行系统的评价基础上,使用挤压技术制备组织化蛋白,并测定其质构特性及色泽。结果表明:不同豆类分离蛋白的基本成分、功能特性、氨基酸组成以及流变学特性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PPI的蛋白质含量、持水性、乳化性以及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SPI、CPI以及FPI。且PPI是易溶解的豆类蛋白,其在酸性(pH=2)和碱性(pH=12)条件下有着较好的溶解度。PPI挤压得到的组织化蛋白的硬度(3699.53 g)、弹性(0.94)、咀嚼性(2616.18 g)均大于其他3种豆类分离蛋白。PPI挤压后的组织化蛋白表面更加明亮光滑,有利于后续产品的加工赋色。CPI和SPI挤压后的组织化蛋白颜色较深。各类豆类组织化蛋白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二级结构,其中在PPI中,β-折叠质量分数最高(59%),而在CPI中以α-螺旋为主(36.7%),与此同时,CPI中β-转角占18.4%为主要的构型。其中β-折叠在豆类组织化蛋白形成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对豆类分离蛋白原料特性与组织化蛋白品质相关性分析发现,原料特性与其挤压后的组织化蛋白品质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且呈显著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类分离蛋白 功能特性 组织化蛋白 产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药睡莲花茶饮料的研究
14
作者 李润 蔡正兴 +1 位作者 臧涛 向东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56-160,共5页
蓝药睡莲是一种生长在湖泊和河岸的热带鲜花草本植物,目前主要应用鲜切花的观赏,在其他方面应用较少,而鲜切花保质期短,容易导致浪费严重,所以就蓝药睡莲开发一种花茶饮料。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得到了茶汤最佳浸提工艺为:浸提温度65℃、浸... 蓝药睡莲是一种生长在湖泊和河岸的热带鲜花草本植物,目前主要应用鲜切花的观赏,在其他方面应用较少,而鲜切花保质期短,容易导致浪费严重,所以就蓝药睡莲开发一种花茶饮料。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得到了茶汤最佳浸提工艺为:浸提温度65℃、浸提时间15min、料液比1:300,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蓝药睡莲茶汤品质最好。在茶汤浸提工艺的基础上对蓝药睡莲花茶饮料进行研究,当添加柠檬酸为0.01%、白砂糖为3%、三氯蔗糖为0.006%、柠檬酸钠0.01%、CMC-Na为0.1%、EDTA-二钠为0.0015%时得到的蓝药睡莲花茶饮料稳定性好,且具有蓝药睡莲独特的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药睡莲 茶汤浸提工艺 花茶饮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食性益生菌固体饮料制剂的应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翠平 麻士卫 +3 位作者 张雪 张奋搏 程凯悦 孙洁宇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4期190-192,共3页
本文围绕即食性益生菌固体饮料制剂的应用现状展开探讨,分析了益生菌活性保持、与基质兼容性不佳以及剂量控制精准度不足等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益生菌包埋技术、筛选匹配益生菌菌株与基质、建立益生菌剂量精准控制方法等... 本文围绕即食性益生菌固体饮料制剂的应用现状展开探讨,分析了益生菌活性保持、与基质兼容性不佳以及剂量控制精准度不足等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优化益生菌包埋技术、筛选匹配益生菌菌株与基质、建立益生菌剂量精准控制方法等策略。通过材料-工艺协同创新、菌株-基质适配性评价以及混合过程精准调控,可提升即食性益生菌固体饮料制剂的品质与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固体饮料 包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的山楂红枣固体饮料研究
16
作者 邓斌 李想 +3 位作者 周立权 娄可轩 周一苗 肖作为 《饮料工业》 2024年第1期10-21,共12页
以山楂、红枣、甘草等作为主要材料,选择色泽、气味、滋味和组织状态四个指标作为固体饮料感官评价指标,建立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获得各样品的感官综合评分,研制出一种山楂红枣固体饮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山楂与红枣比例、白砂糖添... 以山楂、红枣、甘草等作为主要材料,选择色泽、气味、滋味和组织状态四个指标作为固体饮料感官评价指标,建立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方法,获得各样品的感官综合评分,研制出一种山楂红枣固体饮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山楂与红枣比例、白砂糖添加量、蜂蜜添加量对固体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并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感官评分为标准,考察山楂与红枣质量比、白砂糖添加量以及蜂蜜添加量这3个因素对整体感官评分的影响,并对最佳配方生产出来的山楂红枣固体饮料的理化性质以及口感风味进行检测和抗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当山楂与红枣质量比为1∶1.03,白砂糖添加量为12.12%,蜂蜜添加量为6.85%,此时固体饮料的感官评分最高为90.14分。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固体饮料色泽均匀、酸甜适宜,溶解性较好,是一款营养健康的药食同源植物速溶固体饮料。经过理化检测,测得其多糖为45.01mg/g,总黄酮为1.605mg/g,绿原酸为0.096mg/g,原儿茶酸为0.0156mg/g。并且具有较强的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清除DPPH·和·OH的IC_(50)分别为18.58mg/mL、18.74mg/mL(以固体饮料中总酚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 Box-Behnken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山药固体饮料生产工艺研究
17
作者 李金鑫 陈宝宏 汪婷婷 《食品工程》 2024年第4期50-53,71,共5页
以山药、菊花、玉竹为主要原料,研究复合助干剂β-环糊精添加量、麦芽糊精添加量、进样流速和进风温度对喷雾干燥复合山药固体饮料出粉率及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之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复合山药固体饮料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复... 以山药、菊花、玉竹为主要原料,研究复合助干剂β-环糊精添加量、麦芽糊精添加量、进样流速和进风温度对喷雾干燥复合山药固体饮料出粉率及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之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复合山药固体饮料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山药固体饮料的最优工艺配比条件为:β-环糊精添加量3%,麦芽糊精添加量20%,进样流速15 r/min,进风温度140℃,此工艺制备的复合山药固体饮料色泽均匀,速溶性好,出粉率达到10.73%,水分含量为3.72%,总黄酮含量为68.90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固体饮料 喷雾干燥 助干剂 出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线莲复合固体饮料的制备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研究
18
作者 林清英 李恒 曾建伟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9期64-69,75,共7页
目的:开发以金线莲为核心的复合固体饮料,并探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方法:以金线莲为主,配伍桑叶、槐花等药食两用原料,通过打浆破壁、煎煮提取及浓缩纯化技术制备复合提纯液。利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设计优化辅料配比,... 目的:开发以金线莲为核心的复合固体饮料,并探究其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方法:以金线莲为主,配伍桑叶、槐花等药食两用原料,通过打浆破壁、煎煮提取及浓缩纯化技术制备复合提纯液。利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设计优化辅料配比,经喷雾干燥制成固体饮料,并全面评估其品质与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效果。结果:在本试验提取纯化工艺条件下,所制金线莲复合提纯液表现出高可溶性固形物、粗多糖得率及高纯化效率。最优辅料添加量为麦芽糊精27%、复合代糖1.6%、柠檬酸0.09%。此配比下制得的固体饮料品质优良,且能显著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开发出高效利用金线莲的复合固体饮料,为金线莲在健康食品领域的创新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复合固体饮料 制备工艺 可溶性固形物 粗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红心火龙果果冻的制备
19
作者 支安琪 杨金钊 +3 位作者 佟思佳 秦川喻 王子萌 朱会霞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4期9-12,共4页
以红心火龙果为原料研制果冻,测定明胶、魔芋胶、卡拉胶、黄原胶、阿拉伯胶和刺槐豆胶添加量对果冻凝胶强度及口感的影响,确定黄原胶和魔芋胶质量比为1∶1复配时效果最好。根据感官评分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复合胶、甜味剂和柠檬酸... 以红心火龙果为原料研制果冻,测定明胶、魔芋胶、卡拉胶、黄原胶、阿拉伯胶和刺槐豆胶添加量对果冻凝胶强度及口感的影响,确定黄原胶和魔芋胶质量比为1∶1复配时效果最好。根据感官评分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复合胶、甜味剂和柠檬酸添加量的最优范围。通过正交优化试验得到影响果冻感官评分的因素依次为魔芋胶添加量>黄原胶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罗汉果甜苷添加量,黄原胶、魔芋胶、罗汉果甜苷、柠檬酸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0.650%,0.650%,0.035%,0.250%。根据最优数据制备果冻,检测成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1 g/100 g,透明度属中等水平,析水率为0.49%,菌落总数为32 CFU/g,未检出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数均为14 CF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冻 红心火龙果 胶凝剂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体系在固体饮料生产中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常虹 周颖雪 +3 位作者 韦盈 钟秋霞 刘颖 杨雅雅 《现代食品》 2024年第3期33-35,共3页
以固体饮料为研究对象,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工艺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立了配料、预混和混合、金属异物探测、包装4个关键控制点,并制定了关键限值、监控计划及纠正措施,通过建立固体饮料HACCP体系,为固体饮料生产的质量安全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HACCP体系 固体饮料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