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雾收集用单向导湿针织物涂层摩擦制备及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静 广靖 陈诚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6,共8页
随着人口爆炸、工业和高新产业发展的持续,工厂和居民对清洁用水需求日益增加,水雾收集器件不断涌现,而现有水雾收集器件多采用飞秒激光刻蚀等方式达到符合要求的浸润性表面,对设备要求较高。本文基于简便的室温自发胶凝作用,温和构建... 随着人口爆炸、工业和高新产业发展的持续,工厂和居民对清洁用水需求日益增加,水雾收集器件不断涌现,而现有水雾收集器件多采用飞秒激光刻蚀等方式达到符合要求的浸润性表面,对设备要求较高。本文基于简便的室温自发胶凝作用,温和构建凝胶聚合物基质,通过引入反应组分以控制胶凝成形期间的微观形貌与表面能分布,经室温修饰形成超疏水聚合物复合材料。以针织物为基底、摩擦为手段构制Janus针织物涂层,利用其润湿不对称性实现单向导湿,进而在捕雾集水的同时减缓水蒸发以提升应用效率,达到低成本且高效的雾收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收集 单向导湿 针织物 涂层 摩擦制备 JAN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复合隔热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2
作者 齐琨 赵龙 +3 位作者 马志阳 任方林 欧康康 段书霞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共5页
为制备用于保温隔热和红外隐身的相变气凝胶复合材料,利用快速冷冻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芳纶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ABC)复合隔热气凝胶,进一步结合浸渍工艺制备了芳纶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聚乙二醇(ABP)复合隔热气凝胶。... 为制备用于保温隔热和红外隐身的相变气凝胶复合材料,利用快速冷冻和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出具有多孔结构的芳纶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ABC)复合隔热气凝胶,进一步结合浸渍工艺制备了芳纶纳米纤维/细菌纤维素/聚乙二醇(ABP)复合隔热气凝胶。表征了ABC复合隔热气凝胶的形貌,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和隔热性能,研究了ABP复合隔热气凝胶的隔热、红外隐身和应用性能。结果表明:ABP复合隔热气凝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聚乙二醇在ABP复合隔热气凝胶中的负载量达到93.8%(质量分数),熔融焓为182.2 J/g,经过20次固液循环后质量保留率为92.3%,具有良好的防泄漏性和循环稳定性,可以应用于高温和低温目标的热防护和红外隐身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隔热气凝胶 冷冻干燥 相变材料 隔热 红外隐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服饰文化融入服装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
3
作者 王敏 吴雄生 《纺织报告》 2025年第1期110-112,共3页
中国服饰文化融入服装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两创”方针,落实党和国家办好思政课的要求。思政课教师首先需要加强服饰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挖掘服饰文化中的思政元素,营造服饰文化校园环... 中国服饰文化融入服装院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两创”方针,落实党和国家办好思政课的要求。思政课教师首先需要加强服饰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挖掘服饰文化中的思政元素,营造服饰文化校园环境和氛围;其次需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服装院校独有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讲好服饰文化故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服饰文化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 融合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微球的制备及其在聚酯阻燃中的应用
4
作者 魏一 徐红 +2 位作者 钟毅 张琳萍 毛志平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9,共11页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性能,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间苯三酚为原料制备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PCTP)微球,将PCTP微球作为阻燃剂通过物理共混方式添加到PET中制备PET/PCTP复合材料,并借助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仪、热重... 为提高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阻燃性能,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间苯三酚为原料制备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PCTP)微球,将PCTP微球作为阻燃剂通过物理共混方式添加到PET中制备PET/PCTP复合材料,并借助热重分析仪、锥形量热仪、热重-红外联用仪、极限氧指数仪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PET/PCTP体系的热稳定性、阻燃性能、力学性能和阻燃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向PET中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PCTP微球所制备的PET/PCTP2.0复合材料,其极限氧指数(LOI)从24.4%增加到31.1%,且UL-94达到V-0水平;相较于PET,PET/PCTP2.0复合材料的峰值热释放速率和总热释放量均显著降低(分别下降28.7%和17.7%),断裂强力下降13.3%,仍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PET/PCTP复合材料在燃烧过程中可快速生成致密连续的炭层,隔绝可燃物内外的热量交换,同时释放出CO 2等不燃气体,稀释PET基材周围的氧气从而实现阻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熔融共混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磷腈 聚(环三磷腈-间苯三酚)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具力学性能与高效阻燃性能粘胶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5
作者 宋婉萌 王宝弘 +3 位作者 孙宇 杨家祥 刘云 王玉忠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8-196,共9页
针对植酸阻燃剂在轧烘焙高温整理条件下会对纤维素基织物产生严重的损伤,造成力学性能大幅下降的问题,通过植酸与麦芽糖醇反应合成植酸改性麦芽糖醇阻燃剂(PAMA),并将其通过轧烘焙工艺应用于粘胶织物整理。探讨了阻燃剂对粘胶织物在高... 针对植酸阻燃剂在轧烘焙高温整理条件下会对纤维素基织物产生严重的损伤,造成力学性能大幅下降的问题,通过植酸与麦芽糖醇反应合成植酸改性麦芽糖醇阻燃剂(PAMA),并将其通过轧烘焙工艺应用于粘胶织物整理。探讨了阻燃剂对粘胶织物在高温整理条件下的阻燃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植酸与麦芽糖醇的量比为1∶3时,合成的阻燃剂显著提升了织物的阻燃性能,同时有效保持了其力学性能;处理后织物的极限氧指数提高至30.1%,高温区的热稳定性有所提升,残炭量显著增加,最大热释放速率降低82%;烟释放下降明显;断裂强力保留高达98%,相比于纯植酸整理的织物,断裂强力提升近400%;PAMA阻燃剂在高温条件下展现出优异性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胶织物 生物基阻燃剂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植酸 麦芽糖醇 功能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热杂化粒子基超疏水防霜涂层及多功能应用
6
作者 王雨桐 吴明明 +2 位作者 张静 陈诚 姜黎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3,共5页
以模板刻蚀法制得的聚合物基空心微球为微型反应容器,基于相似相容原理,在室温机械搅拌作用下将由单体与引发剂组成的反应性油相吸收进微容器中,同时沉积无机纳米粒子于微容器表面,在无需化学修饰的条件下通过限域热引发聚合反应,以“... 以模板刻蚀法制得的聚合物基空心微球为微型反应容器,基于相似相容原理,在室温机械搅拌作用下将由单体与引发剂组成的反应性油相吸收进微容器中,同时沉积无机纳米粒子于微容器表面,在无需化学修饰的条件下通过限域热引发聚合反应,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构建微纳多级光热杂化粒子(MNPHP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MNPHPs的微观结构进行观察,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对其化学信息进行表征,并探究了其润湿性能以及光热转换性能。基于热黏合法,在不同基底上构筑MNPHPs基超疏水防霜涂层并对其进行多功能应用。研究发现,MNPHPs基涂层具有良好的超疏水、光热转换性能和抗污自清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整理 光热杂化粒子 超疏水表面 防霜表面 润湿性能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漆酶一步催化法的羊毛织物原位染色及阻燃功能化
7
作者 郭庆 毛阳顺 +3 位作者 任亚杰 刘济民 王怀芳 朱平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1-169,共9页
针对羊毛织物的传统染色及阻燃整理工艺流程复杂、条件苛刻、损伤织物并可能污染环境等问题,采用生物酶法,以没食子酸(GA)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为底物,通过漆酶催化作用,在温和条件下采用一步法在羊毛织物上同... 针对羊毛织物的传统染色及阻燃整理工艺流程复杂、条件苛刻、损伤织物并可能污染环境等问题,采用生物酶法,以没食子酸(GA)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为底物,通过漆酶催化作用,在温和条件下采用一步法在羊毛织物上同步实现染色和阻燃功能化。借助紫外-可见光谱仪、测色仪、氧指数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仪及红外光谱仪等对GA、DOPO、GA/DOPO混合物反应液及其处理后织物的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测试与表征,对GA与DOPO及羊毛的反应机制进行分析,并对处理后织物的染色性能、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强力及手感性能等进行测试。结果表明:GA与DOPO之间能够发生共聚反应,并与羊毛通过接枝交联附着在羊毛织物表面,赋予其一定牢度的颜色与阻燃性能;经GA和DOPO共同处理后羊毛织物呈褐色,K/S值达到4.98,极限氧指数达到27.5%,织物强力较未处理羊毛提升46%左右,且处理得到的织物样品仍保持羊毛优良的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没食子酸 9 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 羊毛织物 染色 阻燃 功能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山嵛酸和ZIF-8改性的超疏水防结冰棉织物
8
作者 袁华彬 王沂沨 +3 位作者 王家朋 向永翾 陈国强 邢铁玲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6,共10页
为解决棉织物因结冰导致的保暖性能下降和人体热损失加剧的问题,利用生物质材料山嵛酸和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8)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制备出具有超疏水和防结冰性能的山嵛酸/ZIF-8改性棉织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以及X... 为解决棉织物因结冰导致的保暖性能下降和人体热损失加剧的问题,利用生物质材料山嵛酸和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8)对棉织物进行改性,制备出具有超疏水和防结冰性能的山嵛酸/ZIF-8改性棉织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改性棉织物的表面形貌和化学结构进行分析,并对其浸润性、稳定性和防结冰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改性后棉织物表面具有独特的纳米花状结构,接触角高达160.6°,滑动角仅为2°,展现出优异的自清洁和防沾污性能;山嵛酸/ZIF-8改性棉织物还表现出卓越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能够承受600 min的连续水洗和20次砂纸磨损,并在100℃高温、-20℃低温、强碱、强酸及有机溶剂等极端环境下长期保持稳定;该改性棉织物在-15℃和-20℃环境中延缓结冰时间分别为713.2 s和351.6 s,表现出优异的防结冰性能。此方法不仅拓宽了ZIF-8和生物质材料在纺织品上的应用空间,还为开发防结冰纺织品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嵛酸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 棉织物 超疏水 自清洁 防沾污 防结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TiO_(2)/PVDF-CA皮-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其被动日间辐射冷却性能
9
作者 刘维超 郭威阳 +1 位作者 宋立新 熊杰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为了实现被动日间辐射冷却,减少能源消耗,采用同轴静电纺丝制备SiO_(2)/TiO_(2)/PVDF(聚偏氟乙烯)-CA(醋酸纤维素)皮-芯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SEM、XRD和FTIR等对纤维膜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_(2)/TiO_(2)/PVDF-CA皮-... 为了实现被动日间辐射冷却,减少能源消耗,采用同轴静电纺丝制备SiO_(2)/TiO_(2)/PVDF(聚偏氟乙烯)-CA(醋酸纤维素)皮-芯复合纳米纤维膜。通过SEM、XRD和FTIR等对纤维膜的形貌、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iO_(2)/TiO_(2)/PVDF-CA皮-芯纳米纤维膜的纤维平均直径为(0.395±0.032)μm,在可见光到近红外光谱范围内表现出90%的反射率,并在大气透明窗口内表现出95%的高发射率。在氙灯模拟太阳光的照射下,与棉织物、PVDF-CA皮-芯纳米纤维膜的温度相比,SiO_(2)/TiO_(2)/PVDF-CA皮-芯纳米纤维膜的温度分别降低了5℃和2.3℃。在实际阳光直射条件下,SiO_(2)/TiO_(2)/PVDF-CA皮-芯纳米纤维膜的温度相比于测试装置内部温度、棉织物和PVDF-CA皮-芯纳米纤维膜分别有2.6、7.1℃和4.2℃的最大温降值。所制备的SiO_(2)/TiO_(2)/PVDF-CA皮-芯复合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降温能力,有望用于体表热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制冷 个人热管理 皮芯纳米纤维膜 纳米颗粒 同轴静电纺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丝抗原纤化的整理方法比较
10
作者 杨卓 孙浩然 +3 位作者 王庆淼 周杭 赵昭君 闵洁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针对天丝织物具有易原纤化的特点,研究了不同整理方法对其抗原纤化性能的影响,包括使用高分子聚合物在纤维表面形成保护膜,采用树脂交联剂提高原纤之间横向的连接,以及利用有机硅高分子和水润滑剂改变纤维表面的摩擦行为。结果表明:树... 针对天丝织物具有易原纤化的特点,研究了不同整理方法对其抗原纤化性能的影响,包括使用高分子聚合物在纤维表面形成保护膜,采用树脂交联剂提高原纤之间横向的连接,以及利用有机硅高分子和水润滑剂改变纤维表面的摩擦行为。结果表明:树脂交联整理和水润滑剂整理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而高分子成膜整理和有机硅整理仅在干态摩擦时具有抗原纤化作用,在湿态摩擦和家庭水洗时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原纤化整理 天丝织物 水润滑整理 交联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Ag负载海藻酸钙纤维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
11
作者 王洛涛 赵法澍 +1 位作者 朱驯 周彬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56,61,共4页
以钛酸四丁酯、氨基纳米银为原料,采用溶胶-水热法合成了纳米TiO_(2)/Ag分散液,通过浸渍后整理法制备了纳米TiO_(2)/Ag负载海藻酸钙纤维,并对制备的纤维进行表征和抗菌性能测试。透射电镜扫描(TEM)、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X... 以钛酸四丁酯、氨基纳米银为原料,采用溶胶-水热法合成了纳米TiO_(2)/Ag分散液,通过浸渍后整理法制备了纳米TiO_(2)/Ag负载海藻酸钙纤维,并对制备的纤维进行表征和抗菌性能测试。透射电镜扫描(TEM)、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显示纳米TiO_(2)/Ag成功负载在海藻酸钙纤维表面。纳米TiO_(2)/Ag负载海藻酸钙纤维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葡萄球菌具有优异的抑菌性能,抗菌率大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整理 纳米TiO_(2)/Ag 海藻酸钙纤维 静电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高效催化体系构建及其对羊毛角蛋白的降解
12
作者 段志欣 王乐 +2 位作者 刘丹 安欣冉 卢建军 《毛纺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4,共7页
角蛋白内二硫键结构严重阻碍蛋白酶对其高效降解,为提高酶对角蛋白的降解效率,分别构建了由蛋白酶Savinase 16L与有机膦化合物LKZ-610、β-巯基乙醇、亚硫酸氢钠、L-半胱氨酸组成的4种催化体系。以羊毛鳞片角蛋白为研究对象,采用5,5’-... 角蛋白内二硫键结构严重阻碍蛋白酶对其高效降解,为提高酶对角蛋白的降解效率,分别构建了由蛋白酶Savinase 16L与有机膦化合物LKZ-610、β-巯基乙醇、亚硫酸氢钠、L-半胱氨酸组成的4种催化体系。以羊毛鳞片角蛋白为研究对象,采用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DTNB)模拟反应、羊毛表面巯基测定及阿尔瓦登反应研究不同二硫键还原剂与二硫键的反应性,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等分析了催化体系对羊毛鳞片角蛋白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所选取的4种还原剂均可断开二硫键,其中LKZ-610可瞬时打开模拟物DTNB中98.12%的二硫键,其处理后的羊毛表面巯基含量达13.64μmol/g。对比不同催化体系对羊毛鳞片角蛋白的降解效果,优选出由LKZ-610与蛋白酶Savinase 16L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其可在50 min内完全降解羊毛鳞片层,处理后羊毛织物质量损失率达35.81%,结晶指数由20.67%显著降低至4.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 羊毛 二硫键 角蛋白 降解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基偶联玫瑰红纳米光敏剂及其光动力抗菌织物
13
作者 陈彧彦 吕子豪 +2 位作者 郑梦姣 光晓翠 李蔚 《印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48,共6页
为解决光敏剂在蛋白质纤维应用上效能不足的问题,通过偶联壳聚糖(CS)和孟加拉玫瑰红(RB)制得一种高效的纳米光动力抗菌剂CS-RB,探究了其微观结构及光动力特性,并研究了其吸附织物后的光动力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S-RB生成^(1)O_(2)的能... 为解决光敏剂在蛋白质纤维应用上效能不足的问题,通过偶联壳聚糖(CS)和孟加拉玫瑰红(RB)制得一种高效的纳米光动力抗菌剂CS-RB,探究了其微观结构及光动力特性,并研究了其吸附织物后的光动力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S-RB生成^(1)O_(2)的能力提升2.98倍,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率达99.99%,对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提升了77.52个百分点。负载CS-RB的蛋白质纤维对金黄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9.99%和99.90%,且具备优良的服用性能。此外,CS-RB对不同基材织物也显示出良好的光动力抗菌效能(9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抗菌 壳聚糖 孟加拉玫瑰红 纳米光敏剂 羊毛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纤维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14
作者 李媛媛 郑天琪 +1 位作者 吴斌 卓明鹏 《纺织导报》 2025年第1期30-40,共11页
发光纤维是基于荧光功能材料的新型功能化纤维,因具有柔性可编织、可植入和长距离信号传输等优势而在智能纺织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备受关注,不仅可用于纺织品的图案显示与警示,还可用于视觉传输和柔性传感显示器。文章概述了制备发光纤维... 发光纤维是基于荧光功能材料的新型功能化纤维,因具有柔性可编织、可植入和长距离信号传输等优势而在智能纺织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备受关注,不仅可用于纺织品的图案显示与警示,还可用于视觉传输和柔性传感显示器。文章概述了制备发光纤维的湿法纺丝、静电纺丝以及微流控纺丝方法,重点阐述了基于有机半导体和钙钛矿两种发光材料的荧光纤维的微纳结构和光学特性,及其在湿度传感、显示/警示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相关应用,最后总结了发光纤维在有机分子材料和制备方法上所面临的挑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纤维 纺丝化学 钙钛矿发光量子点 智能穿戴 柔性传感显示器 生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TiO_(2)/Ag超疏水抗菌棉织物的制备及其性能
15
作者 谭亚熙 张春明 《棉纺织技术》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为了探究具有微纳米级粗糙度和抗菌性复合材料与无氟整理剂的协同作用,用于制备超疏水抗菌棉织物,采用乳液聚合法、水热法和光化学还原沉积法制备了壳聚糖(CS)负载二氧化钛(TiO_(2))和纳米银(AgNPs)的复合材料,并结合硅烷偶联剂聚二甲... 为了探究具有微纳米级粗糙度和抗菌性复合材料与无氟整理剂的协同作用,用于制备超疏水抗菌棉织物,采用乳液聚合法、水热法和光化学还原沉积法制备了壳聚糖(CS)负载二氧化钛(TiO_(2))和纳米银(AgNPs)的复合材料,并结合硅烷偶联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用于浸渍改性纯棉织物,测试了改性棉织物的表面微观形貌、水接触角、表面元素组成、红外光谱、抗菌、自清洁和透气性。结果表明:改性后棉织物表面粗糙度增加,水接触角达到162°;改性后棉织物表面的官能团出现显著变化,红外光谱中出现疏水性基团-CH_(3)、-CH_(2)-和Si-O-Si的强振动峰,证明复合材料成功负载到棉织物表面;改性棉织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分别达到99.99%和99.97%;改性后棉织物透气性略有下降,具有优异的防污性能和自清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复合材料 超疏水 抗菌 自清洁 低表面能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丝胶蛋白对棉织物紫外光固化抗皱效果的影响
16
作者 章瑶 刘琛 +2 位作者 宋佳丽 宾国安 郝龙云 《棉纺织技术》 2025年第2期12-16,共5页
研究丝胶蛋白用于棉织物功能性整理的效果。以丙烯酰氯通过酰胺化反应对丝胶蛋白改性,制备了一种含有活性丙烯酰基的改性丝胶蛋白(MSAA),并将MSAA与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共同对棉织物进行紫外光固化抗皱整理,测试了整理后棉织物的抗皱性... 研究丝胶蛋白用于棉织物功能性整理的效果。以丙烯酰氯通过酰胺化反应对丝胶蛋白改性,制备了一种含有活性丙烯酰基的改性丝胶蛋白(MSAA),并将MSAA与聚氨酯丙烯酸酯(PUA)共同对棉织物进行紫外光固化抗皱整理,测试了整理后棉织物的抗皱性、强伸性、润湿性、白度和防紫外线性能。结果表明:PUA质量浓度70 g/L、引发剂质量分数0.2%、光照时间105 s时,织物的抗皱性提升较佳,折皱回复角由127.5°提高到178.4°;MSAA的加入可以提高PUA对棉织物的抗皱性能,当MSAA质量浓度为5 g/L时,织物折皱回复角提升至182.3°;且随着MSAA用量的增加,织物防紫外线性能得到显著提高,织物断裂强力和白度则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蛋白 棉织物 聚氨酯丙烯酸酯 紫外光固化 抗皱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铝凉感涤纶织物的防紫外线整理效果及评价
17
作者 邱建根 徐亚兰 +1 位作者 张晨 洪兴华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3-88,共6页
为开发凉感涤纶织物并评价其防紫外线整理效果,首先制备了氮化铝改性的聚酯纤维,再选用不同的防紫外线整理剂,采用一浸一轧法对织造得到的凉感涤纶织物进行防紫外线整理。通过比较自研的TQ-100防紫外线整理剂与常规市售的防紫外线整理... 为开发凉感涤纶织物并评价其防紫外线整理效果,首先制备了氮化铝改性的聚酯纤维,再选用不同的防紫外线整理剂,采用一浸一轧法对织造得到的凉感涤纶织物进行防紫外线整理。通过比较自研的TQ-100防紫外线整理剂与常规市售的防紫外线整理剂的整理效果,对比分析凉感涤纶织物整理前后的表面形貌、导热性能、耐水洗性、透气性、紫外光照耐受性,发现防紫外线整理剂对凉感涤纶织物的凉感效果、防紫外线的耐洗持久性、透气性以及紫外光照耐受性产生了显著影响。研究表明:TQ-100整理剂在应用中显著提高了凉感涤纶织物的凉感效果,同时赋予了织物出色的耐洗持久性和紫外光照耐受性,且该整理剂在适当的工艺条件下,对织物的透气性影响微乎其微。此外,研究还表明,对于氮化铝凉感涤纶类织物,采用无机纳米材料和有机防紫外材料复配的助剂进行防紫外线整理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感涤纶 防紫外整理 导热系数 UPF UVA 耐洗 透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肪酶固定化的棉织物易去油污整理及其应用
18
作者 巢探宇 叶韵 +3 位作者 李娜 廖思含 马琪凯 崔莉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7,共8页
为进一步提升脂肪酶的稳定性、重复使用率及其在棉织物表面的去油污性能,以棉织物为载体固定游离脂肪酶。首先,采用高碘酸钠(NaIO_(4))预处理棉织物,使棉织物表面的羟基氧化形成醛基,其次通过席夫碱反应在预处理棉织物表面对游离脂肪酶... 为进一步提升脂肪酶的稳定性、重复使用率及其在棉织物表面的去油污性能,以棉织物为载体固定游离脂肪酶。首先,采用高碘酸钠(NaIO_(4))预处理棉织物,使棉织物表面的羟基氧化形成醛基,其次通过席夫碱反应在预处理棉织物表面对游离脂肪酶进行固定化,并探究脂肪酶的固定化条件、固定化脂肪酶的酶学性质、应用稳定性及其对棉织物的去油污性能。结果表明:棉织物氧化预处理的适宜条件为NaIO_(4)浓度0.20 mol/L,氧化时间2 h;脂肪酶固定化的适宜条件为脂肪酶质量浓度15 g/L,反应时间12 h,pH值5.0,反应温度4℃,所得的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高酶活力为35 U/g棉织物;与游离脂肪酶相比,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无明显差异,均为50℃,但固定化后,脂肪酶的温度稳定性、pH值稳定性以及储存稳定性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固定化脂肪酶具有较好的重复使用性,并使棉织物具有良好的去油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固定化 棉织物 去油污 酶稳定性 酶活力 易去污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基图案化导电矩阵的自组装成形及传感应用
19
作者 陈琪 武萁 +1 位作者 徐锦琳 贾浩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26,共9页
为实现织物基图案化复合纳米材料矩阵的可控成形,采用纳米银复合导电分散液和织物基底相结合,通过低压紫外光照以及化学处理方法,实现织物表面特定线路的表面能差异化,使导电分散液在织物表面定位附着及铺展成形,并对成形的导电矩阵传... 为实现织物基图案化复合纳米材料矩阵的可控成形,采用纳米银复合导电分散液和织物基底相结合,通过低压紫外光照以及化学处理方法,实现织物表面特定线路的表面能差异化,使导电分散液在织物表面定位附着及铺展成形,并对成形的导电矩阵传感性能及服用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通过该方法制备的导电矩阵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在1%、5%、10%、15%应变下都能达到稳定循环,能够灵敏地捕捉到弹尺振动、喉结振动、眨眼、手指弯曲等微小振动的信号,在弯折、扭转和摩擦200次后电阻仍能保持稳定,该方法有望制备高灵敏度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人体运动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线 表面能差异 亲疏水性 自组装 图案化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镀钛织物制备及性能研究
20
作者 卢琳琳 刘晨曦 +1 位作者 曹航玮 徐洁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6,共4页
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在不同溅射气压下制备镀钛织物,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溅射气压对镀钛织物的薄膜相组成及显微形貌、表面润湿性、方块电阻、红外发射率和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溅射气压的增大,织物表面钛薄膜... 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在不同溅射气压下制备镀钛织物,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与分析,研究溅射气压对镀钛织物的薄膜相组成及显微形貌、表面润湿性、方块电阻、红外发射率和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溅射气压的增大,织物表面钛薄膜的结晶程度降低,显微形貌逐渐粗糙;镀钛织物呈现疏水性,且其水接触角逐渐增大;镀钛织物的方块电阻和红外发射率先降后升,电磁屏蔽效能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溅射气压为0.7 Pa时,镀钛织物的方块电阻为103Ω/cm^(2),红外发射率最低为0.105,电磁屏蔽效能最高,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控溅射 镀钛织物 溅射气压 红外发射率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