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锭细纱机负压吸风系统分析与改善
1
作者 郭蕴姬 《棉纺织技术》 CAS 2025年第1期80-83,共4页
为了有效降低环锭细纱机长车负压吸风系统的负压差,降低运转能耗,对环锭细纱机负压吸风系统进行分析并改善,对比了不同风管截面的吸风效果,并对风管单侧吸风与风管双侧吸风中间断开、双侧吸风中间连通等3种吸风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 为了有效降低环锭细纱机长车负压吸风系统的负压差,降低运转能耗,对环锭细纱机负压吸风系统进行分析并改善,对比了不同风管截面的吸风效果,并对风管单侧吸风与风管双侧吸风中间断开、双侧吸风中间连通等3种吸风方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适当加大风管截面配以不同口径风管接头的局部调整,采用头尾双吸风风道中间连通的吸风方式可有效平衡全机负压,满足环锭细纱机长车负压吸风系统需求,且能耗相对较低。认为:在改善吸风系统的基础上做好日常车间管理,可达到更好的吸风和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吸风系统 细纱长车 节能降耗 风机 双侧吸风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纺牵伸疵点控制实践
2
作者 黄克华 陈玉峰 魏青丽 《纺织器材》 2025年第1期27-31,共5页
为了提高成纱质量,介绍牵伸疵点的控制机理及途径;以纺C 14.6 tex K纱为例,阐述在并条工序遵循倒牵伸原则,在粗纱工序采用“三大两小”工艺,在细纱工序采用“三大三小”工艺等,对牵伸疵点进行控制的优化实践。通过对比分析工艺优化前后... 为了提高成纱质量,介绍牵伸疵点的控制机理及途径;以纺C 14.6 tex K纱为例,阐述在并条工序遵循倒牵伸原则,在粗纱工序采用“三大两小”工艺,在细纱工序采用“三大三小”工艺等,对牵伸疵点进行控制的优化实践。通过对比分析工艺优化前后的成纱质量,指出:控制牵伸疵点的实质是控制牵伸的附加不匀状态;系统性进行牵伸分配,合理分布摩擦力界,优化牵伸工艺,采用新型牵伸器材,有效控制牵伸区浮游纤维运动,提高纤维伸直平行度,减少成纱条干不匀及粗细节,是控制牵伸疵点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伸 疵点 摩擦力界 附加不匀 浮游纤维 细节 粗节 棉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面钢领与钢丝圈接触面分析及纺纱实践
3
作者 张盼 齐敦普 《纺织器材》 2025年第1期15-18,38,共5页
为了适应细纱机高速化、优选钢领钢丝圈以提升成纱质量,介绍平面钢领、锥面钢领及下支承钢领的主要参数和技术特点;通过锥面钢领及平面钢领与钢丝圈之间的接触面分析及润滑分析,表明锥面钢领更有利于实现长期稳定高速生产;从钢丝圈的型... 为了适应细纱机高速化、优选钢领钢丝圈以提升成纱质量,介绍平面钢领、锥面钢领及下支承钢领的主要参数和技术特点;通过锥面钢领及平面钢领与钢丝圈之间的接触面分析及润滑分析,表明锥面钢领更有利于实现长期稳定高速生产;从钢丝圈的型号及号数选用出发,重点阐述锥面钢领用钢丝圈选配要点;通过对比T型平面钢领及Orbit锥面钢领成纱质量,表明锥面钢领成纱毛羽更少。指出:使用锥面钢领并优选钢丝圈号数与型号,纱线质量稳定,断头率低,可适应细纱机高速化生产并显著降低管纱3 mm以上毛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面钢领 钢丝圈 号数 接触面 润滑 毛羽 高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丝圈与成纱棉结的关系探讨
4
作者 张洪军 黄显辉 《纺织器材》 2025年第1期32-35,共4页
为了提升纱线质量和织物外观质量,介绍棉结的成因、钢丝圈在纺纱中的作用、钢丝圈对钢领的要求、钢丝圈的上车及选型要求等;结合生产案例以及数据对比,分析钢丝圈选型不当、钢领钢丝圈配合不良、钢丝圈使用周期不合理等对成纱棉结的影... 为了提升纱线质量和织物外观质量,介绍棉结的成因、钢丝圈在纺纱中的作用、钢丝圈对钢领的要求、钢丝圈的上车及选型要求等;结合生产案例以及数据对比,分析钢丝圈选型不当、钢领钢丝圈配合不良、钢丝圈使用周期不合理等对成纱棉结的影响。指出:钢丝圈选型、使用不当是细纱工序纱线形成棉结的重要原因,正确选配钢丝圈是用好钢领、减少断头降低棉结和控制毛羽的必要条件;纺企应根据原料性质、纺纱号数、工艺条件及钢领的规格、型号、使用情况等,确定钢丝圈圈型、截面形状、号数(质量)、使用周期等,减少因钢丝圈使用不当导致的成纱棉结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圈 棉结 圈型 截面形状 钢领 走熟 使用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显微条纹投影的针舌冲压模具测量系统
5
作者 张盛龙 张周强 潘义峰 《轻工机械》 2025年第1期72-77,共6页
针对目前国内织针针舌冲压模具的检测仍停留在手工阶段,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基于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投影系统与长焦镜头(Light WorkDistance,LWD)结合的显微条纹投影三维检测系统。该系统由1组自制光学投影装置、1个(Cha... 针对目前国内织针针舌冲压模具的检测仍停留在手工阶段,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基于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投影系统与长焦镜头(Light WorkDistance,LWD)结合的显微条纹投影三维检测系统。该系统由1组自制光学投影装置、1个(Charge Coupled Device,CCD)相机、1个机械平移台和1台工业显微镜模组组成,通过相机采集调制变形条纹图像,先进行图像预处理,使用高斯滤波算法预处理滤除图像噪声,利用4步相移算法和解包裹算法,对调制条纹的相位变化进行精确解析,通过相位-高度标定实验,拟合出标定模型的参数同相位和高度的拟合比例关系,得到被测物体真实高度,从而进行三维重建。使用该系统以织针针舌冲压模具工作曲面部位为检测对象进行试验,与精密塞尺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系统测量误差在10μm以内,证明该系统能够对微小精密器件实现精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针 针舌 冲压模具 三维显微测量 显微条纹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表面织构对锭子振动性能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张素香 石艳青 于贺春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30-35,共6页
为提高锭子振动性能,在锭子的高速旋转表面用激光微加工出具有减阻作用的仿贝壳状、仿鲨鱼皮状、仿黄缘真龙虱状复合表面织构,对比分析了相同条件下双弹性锭子和单弹性锭子增加复合表面织构前后的振动性能。结果表明:增加仿鲨鱼皮状复... 为提高锭子振动性能,在锭子的高速旋转表面用激光微加工出具有减阻作用的仿贝壳状、仿鲨鱼皮状、仿黄缘真龙虱状复合表面织构,对比分析了相同条件下双弹性锭子和单弹性锭子增加复合表面织构前后的振动性能。结果表明:增加仿鲨鱼皮状复合表面织构后,双弹性和单弹性锭子的振动性能略有提升;增加仿贝壳状和中尺寸仿黄缘真龙虱状复合表面织构后,双弹性锭子振幅较小且不受临界转速影响,其可在任意转速下工作;而增加大尺寸和小尺寸仿黄缘真龙虱状复合表面织构的双弹性和单弹性锭子在高速时振动性能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表面织构 振动性能 双弹性锭子 单弹性锭子 仿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弹性和单弹性锭子振动性能研究
7
作者 张素香 石艳青 于贺春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35-40,共6页
为准确掌握双弹性锭子的振动性能,与传统的单弹性锭子进行试验对比研究。制备了3组仅上轴承支撑刚度不同的双弹性和单弹性锭子;通过试验对比,分析和总结了铝套管、光杆、夹纱器、锭带力等对锭子不同部位振幅的影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为准确掌握双弹性锭子的振动性能,与传统的单弹性锭子进行试验对比研究。制备了3组仅上轴承支撑刚度不同的双弹性和单弹性锭子;通过试验对比,分析和总结了铝套管、光杆、夹纱器、锭带力等对锭子不同部位振幅的影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高速时,铝套管或光杆的双弹性锭子较对应的单弹性锭子不同部位的振幅略有增加;但带夹纱器的双弹性铝套管锭子的锭端振幅明显小于对应的单弹性锭子的振幅;锭带力对不同类型锭子的锭端振幅无显著影响。认为:在高速运转时,带夹纱器的双弹性锭子的振动性能优于对应的单弹性锭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弹性锭子 振动性能 单弹性锭子 振幅 夹纱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酸酯化-叔胺化淀粉浆料的制备及其黏附性能
8
作者 张悦 李伟 +2 位作者 吴宇洁 程雪冬 孟祥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1,共6页
为改善淀粉浆料的黏附性能,以提升淀粉浆料对经纱的上浆质量,以丙酸酐(PA)为酯化剂,二甲氨基氯乙烷盐酸盐(DMC-HCl)为叔胺醚化剂,采用固定PA用量及改变DMC-HCl用量的方式,以水为介质,在弱碱性和低温条件下,对酸解淀粉(AHS)进行丙酸酯化... 为改善淀粉浆料的黏附性能,以提升淀粉浆料对经纱的上浆质量,以丙酸酐(PA)为酯化剂,二甲氨基氯乙烷盐酸盐(DMC-HCl)为叔胺醚化剂,采用固定PA用量及改变DMC-HCl用量的方式,以水为介质,在弱碱性和低温条件下,对酸解淀粉(AHS)进行丙酸酯化-叔胺化处理,制备出一系列具有不同总取代度的丙酸酯化-叔胺化淀粉(PTAS)。对其进行化学结构表征、元素分析、颗粒形貌观察分析以及取代度测定,并对其与涤纶、涤/棉与棉粗纱间黏附性,以及浆液表面张力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固定PA对AHS质量分数为4.63%、改变DMC-HCl用量为10~40 g,可制备出丙酸酯化程度为0.030、叔胺化程度为0.010~0.035的PTAS样品;化学结构表征与元素分析结合证实了PTAS的成功制备,PTAS颗粒仍保持颗粒态形貌,但部分颗粒表面产生损伤;这种复合变性能够明显改善淀粉对涤纶、棉纤维的黏附性能,提升淀粉浆液的表面活性,表现为PTAS对涤纶、涤/棉及棉3种粗纱的黏合力均明显高于AHS,表面张力明显低于后者;随着PTAS总取代度的增加,其表面张力逐渐降低、黏合力逐渐增大、对棉纤维黏附性的提升优于对涤纶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浆料 丙酸酯化-叔胺化 取代度 黏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MoS_(2)固体薄膜制备及在钢领上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张一鸣 张天羿 +2 位作者 何瑶 陈志军 曹根阳 《纺织器材》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为了减小纺织机械及器材专件的摩擦磨损,对比分析普通MoS_(2)油和脂与纳米MoS_(2)固体薄膜的润滑机理和特性,提出一种在钢领上采用真空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纳米MoS_(2)固体薄膜的制备工艺;通过X射线衍射谱图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纳米MoS_... 为了减小纺织机械及器材专件的摩擦磨损,对比分析普通MoS_(2)油和脂与纳米MoS_(2)固体薄膜的润滑机理和特性,提出一种在钢领上采用真空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纳米MoS_(2)固体薄膜的制备工艺;通过X射线衍射谱图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纳米MoS_(2)固体薄膜的组织结构及表面形貌,并对纳米MoS_(2)钢领进行镀铬镀氟渗杂复合膜处理。通过对比纳米MoS_(2)固体薄膜钢领与普通钢领纺纱质量,指出:纳米MoS_(2)固体薄膜具有优异的润滑性能,可以代替普通润滑油,达到纺织设备及器材专件少用油、不用油及无油自润滑的目的;纳米MoS_(2)的制备方法是制约其应用和发展的瓶颈;镀铬镀氟渗杂复合膜纳米MoS_(2)钢领在潮湿环境中不易生锈,较普通钢领的成纱质量好,值车工劳动强度小,钢领使用寿命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法 纳米MoS_(2) 固体薄膜 流体润滑 钢领 摩擦 磨损 渗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灰狼自抗扰控制的连续轧染张力控制
10
作者 高艳 赵世海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6-105,共10页
在连续轧染过程中,受张力耦合、内外扰动、参数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轧染机系统张力会产生波动。针对该问题,文章在自抗扰控制器中引入了改进灰狼优化算法来控制轧染张力。通过构建轧染张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对灰狼算法存在的初始种群分... 在连续轧染过程中,受张力耦合、内外扰动、参数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影响,轧染机系统张力会产生波动。针对该问题,文章在自抗扰控制器中引入了改进灰狼优化算法来控制轧染张力。通过构建轧染张力系统的数学模型,对灰狼算法存在的初始种群分布不均匀、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后期收敛速度慢等问题进行优化,再借助优化后的灰狼算法对自抗扰控制器的关键参数进行实时整定,设计出一种改进灰狼自抗扰控制器。经过与其他控制器进行实验对比,发现改进灰狼自抗扰控制器在实现轧染系统张力解耦控制的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在保证轧染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也提高了织物的轧染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力控制 自抗扰控制 解耦控制 抗扰动性 改进灰狼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复合聚丙烯酸酯乳液共聚浆料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飞 付倩 +2 位作者 马德龙 张晓东 刘馨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35-40,共6页
探讨羧甲基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聚丙烯酸酯乳液共聚浆料的上浆性能。采用羧甲基纤维素纳米纤维(CCNF)对聚丙烯酸酯乳液共聚浆料(NA)进行改性,制备了系列复合聚丙烯酸酯乳液共聚浆料(CNA),并对其溶液的流变性能与浆纱性能进行了探讨。研... 探讨羧甲基纤维素纳米纤维复合聚丙烯酸酯乳液共聚浆料的上浆性能。采用羧甲基纤维素纳米纤维(CCNF)对聚丙烯酸酯乳液共聚浆料(NA)进行改性,制备了系列复合聚丙烯酸酯乳液共聚浆料(CNA),并对其溶液的流变性能与浆纱性能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CCNF用量占NA浆料固含量不大于3%时,NA浆料及CNA浆料的溶液均属于假塑性流体;随着CCNF含量的增加,CNA浆料的乳胶粒子直径呈递减趋势,而溶液表观黏度呈增加趋势。采用CNA浆料溶液对9.8 tex和7.4 tex纯棉纱上浆,在上浆率明显降低的情况下,CNA浆料溶液的各项浆纱性能依然优于工厂实际浆纱生产配方,其中,当CCNF用量占NA浆料固含量为1.5%时,所制备的CNA浆料的综合浆纱性能最佳。认为:CNA浆料具有调浆简单、上浆率低、浆纱性能优异及退浆废水易于治理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浆料 浆液流变性能 浆纱性能 上浆率 退浆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取代度淀粉烷基羧酸单酯的烷基链长对涤纶上浆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彭博 吴宇洁 +4 位作者 张悦 李妙龙 孟祥 李伟 鲁育豪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2-127,共6页
为在纺织经纱上浆中合理使用含有烷基羧酸单酯取代基的酯化淀粉,以酸解淀粉为原料,选取乙酸乙烯酯、丙酸酐、丁酸酐和己酸酐为酯化剂,分别进行化学变性处理,制备了4种取代度相近(0.018左右)、烷基羧酸单酯取代基的烷基链长逐渐增大的淀... 为在纺织经纱上浆中合理使用含有烷基羧酸单酯取代基的酯化淀粉,以酸解淀粉为原料,选取乙酸乙烯酯、丙酸酐、丁酸酐和己酸酐为酯化剂,分别进行化学变性处理,制备了4种取代度相近(0.018左右)、烷基羧酸单酯取代基的烷基链长逐渐增大的淀粉烷基羧酸单酯,即醋酸酯淀粉、丙酸酯淀粉、丁酸酯淀粉和己酸酯淀粉。以酸解淀粉为对比样,探究4种酯化变性对淀粉浆液性能及浆膜性能的影响,明确烷基羧酸单酯烷基链长对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部分淀粉颗粒经酯化变性后产生了一定损伤,颗粒表面形成了凹槽;在较低取代度下,4种淀粉烷基羧酸单酯浆液表观黏度与酸解淀粉浆液相比无明显不同,表明4种酯化变性对淀粉浆液黏度无明显影响;4种淀粉烷基羧酸单酯对涤纶的黏附力及其浆膜的断裂伸长率和耐屈曲性均优于酸解淀粉,且其性能随着烷基羧酸单酯取代基烷基链长的增加而逐渐增强,但浆膜断裂强度呈现与之相反的趋势。综合考虑实验结果,推荐4种淀粉烷基羧酸单酯中的己酸酯淀粉应用于涤纶的经纱上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浆料 烷基羧酸单酯化变性 取代度 上浆性能 涤纶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固定盖板齿条纵横向齿距对纺纱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袁留杰 陈玉峰 李瑞真 《纺织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64-66,共3页
为了研究固定盖板纵横向齿距对纺纱质量的影响,在纺纱工艺条件及其他齿条不变的条件下,分别改变纵向齿距及横向齿距进行纺纱试验,并对生条质量及成纱质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横向齿距为0.55~0.9 mm,纵向齿距为1.8~2.8 mm时,成纱的IPI... 为了研究固定盖板纵横向齿距对纺纱质量的影响,在纺纱工艺条件及其他齿条不变的条件下,分别改变纵向齿距及横向齿距进行纺纱试验,并对生条质量及成纱质量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当横向齿距为0.55~0.9 mm,纵向齿距为1.8~2.8 mm时,成纱的IPI值改善不明显,纱线断裂强力恶化,出现嵌杂问题;当纵向齿距由1.8~2.8 mm增加至2.1~3.4 mm,横向齿距不变时,成纱的IPI值显著增加,成纱断裂强力提高,纱线条干CV值恶化;当纵向齿距加大到2.8~3.7 mm,横向齿距减小到0.35~0.7 mm,成纱的IPI值减少、断裂强力提高,条干CV值改善,无嵌杂,生条中棉结杂质直径都有所减少。最终得出结论,在短纤维梳理过程中,金属固定盖板齿条纵向齿距加大,结合横向齿距减小,有利于提高成纱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盖板齿条 纵向齿距 横向齿距 成纱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再生聚酯纤维的新型MCZH活动盖板针布设计原理和应用
14
作者 陈玉峰 张泽 《纺织导报》 CAS 2024年第1期68-71,共4页
针对目前再生聚酯纤维盖板针布在梳理过程中存在静电集聚、缠绕、落棉增加、嵌杂、纤维沉入齿底等问题,文章根据纤维特点,设计了新型MCZH截切渐密型盖板针布:截切型矩形钢丝提高纤维转移效率、钢丝材质碳元素增加提高耐磨性、大角度降... 针对目前再生聚酯纤维盖板针布在梳理过程中存在静电集聚、缠绕、落棉增加、嵌杂、纤维沉入齿底等问题,文章根据纤维特点,设计了新型MCZH截切渐密型盖板针布:截切型矩形钢丝提高纤维转移效率、钢丝材质碳元素增加提高耐磨性、大角度降低落棉、渐密植针形式增加梳理效果、底布加厚减少形变、横向针尖密度增加提升拦截梳理效果等。结果表明,其在实践运用中,实现了再生聚酯纤维梳理落棉少、静电小、转移效果好、梳理质量高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聚酯 截切型 活动盖板针布 梳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浆纱棉织物中聚乙烯醇的Py-GC/MS快速鉴别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晓莲 郑海玲 +3 位作者 陈海相 郎巧文 冯敏 李楠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7-54,共8页
通过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对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的裂解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快速鉴别浆纱棉织物低含量PVA的方法,研究该方法的干扰因素和检出低限。结果表明:PVA在400℃下的裂解特征性较为显著,裂解产... 通过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技术对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的裂解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快速鉴别浆纱棉织物低含量PVA的方法,研究该方法的干扰因素和检出低限。结果表明:PVA在400℃下的裂解特征性较为显著,裂解产物含有乙醛、2,5-二氢呋喃、丁烯醛、3-戊-2-酮、2,4-己二烯醛、苯甲醛、苯乙酮、甲基苯甲醛和辛-2,4,6-三烯醛;结合质谱特征可从PVA浆纱棉织物的裂解总离子流图(TIC图)中鉴定乙醛、丁烯醛、2,4-己二烯醛和苯甲醛,以这4种产物为PVA的裂解特征即可快速鉴别PVA;而纯棉织物、淀粉、聚丙烯酸浆料、CMC和海藻酸钠的裂解TIC图中均未检测到上述4种产物,不会干扰该方法的结果。该方法无需样品前处理,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Py-GC/MS 浆料 快速鉴别 裂解特征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叔胺化淀粉的制备及其对羊毛低温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吴宇洁 张悦 +2 位作者 李伟 刘耀城 操若辰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63-70,85,共9页
为提高淀粉在羊毛经纱低温上浆中的应用效果,在碱性条件下,制备氧化玉米淀粉(OCS)并与醚化剂(二甲氨基甲酰氯)反应制备氧化-叔胺化淀粉(OTAS),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并考察了这种变性对淀粉溶... 为提高淀粉在羊毛经纱低温上浆中的应用效果,在碱性条件下,制备氧化玉米淀粉(OCS)并与醚化剂(二甲氨基甲酰氯)反应制备氧化-叔胺化淀粉(OTAS),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并考察了这种变性对淀粉溶解度及其低温粘度及粘度热稳定性、粘附性、羊毛经纱上浆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OTAS能有效降低淀粉的低温粘度,提高其低温粘度热稳定性,提高其溶解度及其对羊毛纤维的低温粘合性能,提升淀粉膜的溶胀度、溶解率,缩短水溶时间,降低膜脆性,具有更好的低温浆纱性能。随着取代度增加,OTAS的低温粘度、溶解度及其对羊毛纤维的低温粘附性能均逐渐提升,从而为OTAS在羊毛经纱低温上浆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 浆料 氧化-叔胺化 氧化-叔胺化淀粉 粘附性能 经纱上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梳针刺辊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孙鹏子 王兰 +2 位作者 王蓬林 张明光 邹健敏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6-19,共4页
研究新型梳针刺辊的性能。分析了新型梳针刺辊的结构特点、梳理特性、耐磨特点及纺纱效果。结果表明,新型梳针刺辊在减少纤维损伤方面比锯齿刺辊具有优势,其中根数短绒率平均下降12.6%,重量短绒率平均下降14%;在未成熟纤维、棉结与杂质... 研究新型梳针刺辊的性能。分析了新型梳针刺辊的结构特点、梳理特性、耐磨特点及纺纱效果。结果表明,新型梳针刺辊在减少纤维损伤方面比锯齿刺辊具有优势,其中根数短绒率平均下降12.6%,重量短绒率平均下降14%;在未成熟纤维、棉结与杂质去除方面与锯齿刺辊相差不大,在针齿工作角相差不大的情况下落棉率要高于锯齿刺辊,耐磨性远好于锯齿刺辊,纺纱效果也优于锯齿刺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梳针刺辊 结构 纤维损伤 棉结 杂质 未成熟纤维 落棉率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链淀粉含量对玉米淀粉浆料糊化和结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飞 余志敏 +1 位作者 李少华 朱谱新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9-72,77,共5页
将支链淀粉加入到玉米淀粉中组成混合纺织浆料,采用RVA和XRD方法研究了支链淀粉含量对淀粉浆料流变性以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支链淀粉含量的增加,淀粉浆液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末值黏度逐渐降低,浆液黏度达到峰值的时间缩... 将支链淀粉加入到玉米淀粉中组成混合纺织浆料,采用RVA和XRD方法研究了支链淀粉含量对淀粉浆料流变性以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支链淀粉含量的增加,淀粉浆液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末值黏度逐渐降低,浆液黏度达到峰值的时间缩短,衰减值和回生值也逐渐变小,说明加入支链淀粉后,有利于淀粉较快糊化,并且能增加淀粉浆液稳定性,改善淀粉浆液的凝胶现象;混合淀粉膜的结晶度随支链淀粉含量的增加而减小,B型结晶峰2θ=5.8°处峰强也呈减小趋势;支链淀粉增加的同时,晶体尺寸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淀粉 支链淀粉 糊化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纱机械波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19
作者 侯长勇 《纺织器材》 2024年第S01期38-41,共4页
为了消除机械波对纺纱质量的影响,分析并条工序机械波、粗细纱工序机械波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介绍根据牵伸倍数、传动比和测速法计算机械波波长的3种方法,以及根据纱线在波谱图的特点、将波谱图和不匀率曲线图相结合的2种机械波的分析方法... 为了消除机械波对纺纱质量的影响,分析并条工序机械波、粗细纱工序机械波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介绍根据牵伸倍数、传动比和测速法计算机械波波长的3种方法,以及根据纱线在波谱图的特点、将波谱图和不匀率曲线图相结合的2种机械波的分析方法,总结预防机械波的措施。指出:机械波是由于纺纱机械中与牵伸等有关的运转部件存在缺陷、磨损、故障等异常,造成纱条周期性不匀,有害机械波对纱线质量和布面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日常生产中,应借助波谱图、不匀率曲线图等分析机械波产生原因、找寻工艺不足或机械缺陷;通过加强设备和机件的精细化管理,减少罗拉、胶辊造成的8 cm~10 cm机械波,保持罗拉的精度和清洁,提高胶辊的质量,减少“假波”等措施,预防机械波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波 波谱图 不匀率曲线图 疵点 胶辊 并条 圈条 罗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级冷凝器芯体的改型设计
20
作者 郑丽娜 《纺织器材》 2024年第2期22-25,共4页
为了提高再生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CS_(2)的回收量,消除环保和安全隐患,详细介绍CS_(2)混合水汽回收设备中一级冷凝器芯体的现有技术及存在缺陷,提出一级冷凝器芯体的改型设计思路并对孔距、钻孔间距、筛板开孔率、开孔面积等相关参数进... 为了提高再生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CS_(2)的回收量,消除环保和安全隐患,详细介绍CS_(2)混合水汽回收设备中一级冷凝器芯体的现有技术及存在缺陷,提出一级冷凝器芯体的改型设计思路并对孔距、钻孔间距、筛板开孔率、开孔面积等相关参数进行设计计算。结果表明:将一级冷凝器芯体改型设计为筛板网篮型式,可增加含CS_(2)蒸汽与冷凝水的接触面积且满足系统压降要求,噪声小,安装方便,CS_(2)吨丝回收量可提高0.5 kg,有效降低动力吸附系统负荷,改善吸附回收效果,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粘胶纤维 冷凝器 CS_(2) 回收量 芯体 导流板 筛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