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4-二甲基异噁唑-3-酮的合成研究
1
作者 谢耀濂 唐依萍 +2 位作者 刘英 李致宝 郭洋洋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42-45,共4页
为了提高4,4-二甲基异噁唑-3-酮的产率,节约实验成本,在前人所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其更为优质的实验合成方法。以氯代特戊酰氯和盐酸羟胺为起始原料,水为溶剂,NaOH为缚酸剂,经过肟化、环合反应生成4,4-二甲基异噁唑-3-酮,采用正交实验法... 为了提高4,4-二甲基异噁唑-3-酮的产率,节约实验成本,在前人所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其更为优质的实验合成方法。以氯代特戊酰氯和盐酸羟胺为起始原料,水为溶剂,NaOH为缚酸剂,经过肟化、环合反应生成4,4-二甲基异噁唑-3-酮,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反应物投料比、反应时间、缚酸剂浓度、反应温度等各方面合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肟化反应在0~15℃的温度下进行,可抑制盐酸羟胺与氯代特戊酰氯的分解,反应投料比为1∶1.3,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30%,反应时间为3 h,成环反应进行18~20 h,收率为64.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4-二甲基异噁唑-3-酮 氯代特戊酰氯 盐酸羟胺 肟化反应 环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杏壳木醋液抑菌活性和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63
2
作者 毛巧芝 赵忠 +1 位作者 马希汉 李科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4-170,共7页
以苦杏壳为原料经热解制取木醋液,研究其抑菌活性和理化性质,为苦杏壳木醋液作为一种植物源抗菌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干馏法,分别在90~170℃、170~370℃和370~500℃3个温度段收集粗质木醋液,并经过静置、木炭粉吸附杂质、过滤... 以苦杏壳为原料经热解制取木醋液,研究其抑菌活性和理化性质,为苦杏壳木醋液作为一种植物源抗菌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干馏法,分别在90~170℃、170~370℃和370~500℃3个温度段收集粗质木醋液,并经过静置、木炭粉吸附杂质、过滤等过程得精制木醋液。结果表明,精制得率随干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170℃~370℃段产量最大、pH值最低、有机酸含量最高、抑菌能力也最强。GC/MS分析170~370℃段木醋液,主要化学成分为酸类、酚类、醛类、酮类、醇类、呋喃和酯类等。其中,乙酸含量最高,占总量的22.41%,其次为糠醛和苯酚。初步确定其抑菌活性物质为酚类、乙酸和糠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醋液 抑菌活性 GC/MS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1-甲酰胺基-3-芳酰基硫脲)的合成及环化 被引量:19
3
作者 冯小明 陈荣 +1 位作者 刘晓晨 张自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8-32,共5页
通过草二酰肼与芳酚异硫氰酸酯的加成反应制得一系列新的双(1-甲酰胺基-3-芳酰基硫脲)1。1在碱性溶液中可环化脱水为双(3-基-4-芳甲酰基-1,2,4-三唑啉-5-硫酮)2。所有产物均经元素分析;部分化合物经红外光谱,~1H NMR谱,质谱确定其结构... 通过草二酰肼与芳酚异硫氰酸酯的加成反应制得一系列新的双(1-甲酰胺基-3-芳酰基硫脲)1。1在碱性溶液中可环化脱水为双(3-基-4-芳甲酰基-1,2,4-三唑啉-5-硫酮)2。所有产物均经元素分析;部分化合物经红外光谱,~1H NMR谱,质谱确定其结构。某些1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促进玉米胚芽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胺基硫脲 环化 三唑啉硫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萘乙酸甲酯的酯化法合成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吕燕青 汪朝阳 +4 位作者 杨喜燕 许娟 张秋琴 黎燕凌 曹曼丽 《化工科技》 CAS 2003年第1期49-52,共4页
介绍了以α 萘乙酸为原料酯化合成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α 萘乙酸甲酯的各种方法,尤其是质子酸型、杂多酸型、超强酸型、路易斯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型等各种催化剂的催化应用,指出寻找高效、价廉、环保的酯化催化剂是α 萘乙酸甲酯合成... 介绍了以α 萘乙酸为原料酯化合成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α 萘乙酸甲酯的各种方法,尤其是质子酸型、杂多酸型、超强酸型、路易斯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型等各种催化剂的催化应用,指出寻找高效、价廉、环保的酯化催化剂是α 萘乙酸甲酯合成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萘乙酸甲酯 合成 Α-萘乙酸 酯化:催化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Fe_2O_3-Dy_2O_3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α-萘乙酸甲酯 被引量:26
5
作者 吴少林 李来生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84-186,共3页
采用稀土改性SO42-/Fe2O3-Dy2O3固体超强酸催化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α-4乙酸甲酯.结果表明,反应产率高、工艺简便、无腐蚀。并以高压液相色谱为手段,对反应混合物进行实时监测。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萘乙酸甲酯 色谱法 生长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取代苯基-1,4-二氢-6-甲基-4-哒嗪酮-3-酰胺的合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正名 邹霞娟 +1 位作者 么恩云 王素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86-88,共3页
用杂交方法培育新作物品种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与常规杂交育种方法相比,采用化学杀雄法(Chemical induction lf male sterility)育种具有程序简单,节省劳力,时间缩短等优点,可以诱导产生非遗传性的雄性不育母本,与另一品种的文本杂... 用杂交方法培育新作物品种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措施。与常规杂交育种方法相比,采用化学杀雄法(Chemical induction lf male sterility)育种具有程序简单,节省劳力,时间缩短等优点,可以诱导产生非遗传性的雄性不育母本,与另一品种的文本杂交而得优化组合的良种,国外在小麦上已试验成功但在水稻上尚在探索,美国Rohm 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哒嗪酮 化学杀雄剂 二氢甲基 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iconazole-P的合成 被引量:3
7
作者 廖联安 崔厚祥 +2 位作者 陈明德 张洪奎 郭奇珍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9-42,共4页
对氯苯甲醛与α-三唑基频哪酮在KF/Al2O3/PEG4000存在下经Knoevenagel反应得85%烯基三唑酮(Ⅱ)(E/Z=0.65),Ⅱ经光异构化得92%E-Ⅱ(E/Z≥99/1);E-Ⅱ在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 对氯苯甲醛与α-三唑基频哪酮在KF/Al2O3/PEG4000存在下经Knoevenagel反应得85%烯基三唑酮(Ⅱ)(E/Z=0.65),Ⅱ经光异构化得92%E-Ⅱ(E/Z≥99/1);E-Ⅱ在手性相转移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选择性不对称还原得92%Uniconazole-P(Ⅰ),ee=30%,E/Z≥99/1.Ⅰ是高效的植物生长延缓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iconazole-P 合成 植物生长延缓剂 生长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植物生长延缓剂和杀菌剂——优康唑简介 被引量:23
8
作者 廖联安 郭奇珍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1989年第1期74-75,共2页
理化性质优康唑(Uniconazole)化学名称是(E)-1-对氯苯基-2-(1,2,4-三唑-1-基)-4,4-二甲基-1-戊烯-3-醇[(E)1-p-Chlorophenyl-2-(1,2,4-trizaol-1-yl)-4,4-dimethyl-1-penten-3-ol],结构式如下图,又名Pentefezol,实验代号S-3307, S-07和S... 理化性质优康唑(Uniconazole)化学名称是(E)-1-对氯苯基-2-(1,2,4-三唑-1-基)-4,4-二甲基-1-戊烯-3-醇[(E)1-p-Chlorophenyl-2-(1,2,4-trizaol-1-yl)-4,4-dimethyl-1-penten-3-ol],结构式如下图,又名Pentefezol,实验代号S-3307, S-07和S-3270(为0.04%优康唑颗粒剂)是住友化学公司在80年代初推出的高效植物生长延缓剂和杀菌剂。优康唑纯品为白色结晶,熔点162~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延缓剂 杀菌剂 优康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4^(2-)/Fe_2O_3-Dy_2O_3催化α-萘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的色谱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来生 吴少林 刘至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6年第4期531-534,共4页
SO2-4/Fe2O3-Dy2O3是一种新的稀土改性固体超强酸,研究结果表明它对α-萘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反应混合物在NovapakC18(3.9×150mm,4μ)色谱柱上以甲醇-... SO2-4/Fe2O3-Dy2O3是一种新的稀土改性固体超强酸,研究结果表明它对α-萘乙酸与甲醇酯化反应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反应混合物在NovapakC18(3.9×150mm,4μ)色谱柱上以甲醇-水(70∶30,V/V)作流动相8分钟内可实现良好分离。该反应产率高、工艺简便、无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乙酸 酯化 甲醇 固体超强酸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乙酸残留量紫外测定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伟亮 楼锡元 +1 位作者 吴河元 邵煜辉 《浙江化工》 CAS 1995年第2期44-46,共3页
本文研究了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23nm波长定量分析茶乙酸的方法。测定糙米中荼乙酸回收率为95~98%,残留量测定灵敏度为0.
关键词 萘乙酸 残留量 紫外分光光度法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叔丁基-N'-对溴苄基硫脲的制备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司宗兴 刘智忠 吴景平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0-11,共2页
合成了新化合物N-叔丁基-N'-对溴苄基硫脲,以IR、 ̄HNMR、EA鉴定了结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含量。该化合物对黄瓜根、芽的生长有强烈抑制作用,具有应用前景。
关键词 叔丁基 溴苄基硫脲 合成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效素的合成及其在农作物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谢九皋 王巧兰 +1 位作者 黄曦 张庆 《湖北化工》 1993年第4期55-56,共2页
双效素是一种对单子叶和双子叶作物都有强烈生理作用的新型调节剂,本文首次报道它的合成.对水稻、棉花、小麦、油菜等作物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对桃树的新梢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望用作化学修剪药剂.
关键词 双效素 合成 作物 植物 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抑制剂——二凯古拉酸的合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翠莲 王强 +2 位作者 陈钢 周玲妹 樊素芳 《河南科学》 2002年第1期27-29,共3页
介绍了以蔗糖和果糖为原料 ,以无水氯化锌 -磷酸 -五氧化二磷为催化剂先合成前体 β - 2 ,3:4,6 -二异丙叉呋喃果糖 (Ⅰ ) ,进而被氧化生成植物生长抑制剂二凯古拉酸 (Ⅱ )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二凯古拉酸的产率约为 70 %。
关键词 二凯古拉酸 合成 植物生长抑制剂 β-2 3:4 6-二异丙叉呋喃果糖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萘乙酸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黎明 许庆琴 朱雪焱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99年第8期434-436,共3页
采用大口径毛细管色谱柱,直接进样,建立了一种萘乙酸的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新方法,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1%,回收率在98.9%~101.2%之间。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
关键词 萘乙酸 大口径 毛细管气相色谱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蚕丝制取氨基酸合铜农药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唐孟成 朱祥瑞 叶立扬 《蚕桑通报》 1995年第2期13-14,共2页
废蚕丝制取氨基酸合铜农药的研究浙江农业大学化学教研组唐孟成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朱祥瑞浙江农业大学食品科技系叶立扬前言目前,氨基酸合铜制备主要以角蛋白为原料,水解生成混合氨酸,进而制成混合氨基酸钙,并用配合物转换法将混合... 废蚕丝制取氨基酸合铜农药的研究浙江农业大学化学教研组唐孟成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朱祥瑞浙江农业大学食品科技系叶立扬前言目前,氨基酸合铜制备主要以角蛋白为原料,水解生成混合氨酸,进而制成混合氨基酸钙,并用配合物转换法将混合氨基酸转变为混合氨基酸合铜,再进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蚕丝 氨基酸合铜 农药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取代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16
作者 吴景平 陈馥衡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80-83,共4页
为优化抗倒胺结构,合成了30种化合物。用IR,1HNMR及元素分析确定了结构,并进行了水稻发芽试验及田间试验。
关键词 聚代酰胺 合成 生物活性 水稻 抗倒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百草枯对棉花催熟技术的研究
17
作者 许立瑞 王玉兰 马德岭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6-57,共2页
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麦棉两熟和其他间作套种棉田面积越来越大,在有效生育期短的自然条件下,促进麦、棉等作物早熟是达到增产高效的重要技术环节。棉花应用百草枯催熟,加快棉铃开裂吐絮速度,霜前花产量可提高41.9~54.7%,对棉花纤维品... 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麦棉两熟和其他间作套种棉田面积越来越大,在有效生育期短的自然条件下,促进麦、棉等作物早熟是达到增产高效的重要技术环节。棉花应用百草枯催熟,加快棉铃开裂吐絮速度,霜前花产量可提高41.9~54.7%,对棉花纤维品质无不良影响,催熟效果优于乙烯利。1990~1991年应用百草枯进行了棉花催熟技术的研究和大田示范应用,初步明确了经济有效的用药量和使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棉花 催熟 催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萘乙酸甲酯的合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惠仙 《湖北化工》 1997年第3期36-37,共2页
概述了国内外1-萘乙酸甲酯的合成方法和应用情况.
关键词 萘乙酯甲酯 合成 植物生长调节剂 生长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T对油菜幼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19
作者 蔡素雯 杨军 +2 位作者 赵雪淞 卢风涛 周训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2期55-58,共4页
试验采用质量比值分别为100×10-6,150×10-6,200×10-6的MET喷施二叶一心期油菜幼苗,于第7,14,21(或23)和45天随机取功能叶.以比色法测定POD活性,滴定法测CAT活性及GS... 试验采用质量比值分别为100×10-6,150×10-6,200×10-6的MET喷施二叶一心期油菜幼苗,于第7,14,21(或23)和45天随机取功能叶.以比色法测定POD活性,滴定法测CAT活性及GSH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采用紫外吸收法测定.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哇的油菜幼苗叶中P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增高,CAT活性降低,GSH含量增加.从而说明了MET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可能是由于提高某些保护酶活性及增加非酶类自由基净化剂含量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过氧化物酶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中毒死蜱高残留几率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吴长兴 王新全 +4 位作者 赵学平 吴声敢 陈丽萍 王彦华 王强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3-207,共5页
为探索芹菜中农药残留易超标的原因,以毒死蜱为供试农药,研究了其在芹菜植株和小白菜叶片上的着药率、以及在茎叶与根部的吸收与传导性。结果表明:以有效成分为857 mg/L的毒死蜱药液浸渍2 s后,芹菜和小白菜上的着药率分别为41.5%和26.4%... 为探索芹菜中农药残留易超标的原因,以毒死蜱为供试农药,研究了其在芹菜植株和小白菜叶片上的着药率、以及在茎叶与根部的吸收与传导性。结果表明:以有效成分为857 mg/L的毒死蜱药液浸渍2 s后,芹菜和小白菜上的着药率分别为41.5%和26.4%,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在857 mg/L的毒死蜱药液中添加240 mg/L增效剂杰效利后,芹菜的着药率增加7.2%,小白菜基本无变化。茎叶涂抹法和根部浇灌法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易被芹菜和小白菜茎叶和根吸收。用950 mg/L的毒死蜱药液涂抹于局部叶片后0.5 d,芹菜和小白菜未涂药部位毒死蜱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99和4.23 mg/kg;用480 mg/L的毒死蜱药液浇根处理后2 d,芹菜和小白菜地上植株上半部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96和0.22 mg/kg。研究表明,毒死蜱在芹菜中的着药量与吸收量比小白菜更高,在分类时应将芹菜与农药残留规律更相近的蔬菜归为一类,以确保在同类其他蔬菜上登记的农药用量、使用次数、安全间隔期和残留限量适用于芹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 小白菜 毒死蜱 残留规律 安全间隔期 残留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