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71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动态环境下先验知识引导机器人路径规划
1
作者 赵桂清 崔传辉 +2 位作者 高德营 邢金鹏 王宁 《现代制造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6,共7页
针对车间动态环境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先验知识引导下基于模糊DWA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考虑到车间静态环境的恒定性,设计了用于全局路径规划的自适应A^(*)算法,并将此作为先验信息引导机器人运动。建立了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在... 针对车间动态环境下的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先验知识引导下基于模糊DWA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考虑到车间静态环境的恒定性,设计了用于全局路径规划的自适应A^(*)算法,并将此作为先验信息引导机器人运动。建立了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在先验信息引导下提出基于模糊DWA的局部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可以根据环境复杂度模糊调整评价函数权重。经实验验证,在30 m×30 m栅格环境中,混合A^(*)算法规划的路径长度为51.32 m,自适应A^(*)算法规划的路径长度为46.83 m,比混合A^(*)算法减少了8.75%;在局部路径规划中,模糊DWA算法规划路径的安全性、柔顺性和长度均优于标准DWA算法,验证了模糊DWA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间环境 先验知识引导 自适应A~*算法 模糊DWA算法 环境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DRC的水下机器人平面粘附策略
2
作者 李宗刚 赵锐 +1 位作者 王超 夏广庆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19,共9页
考虑到水下机器人粘附在目标平台的过程中,需沿期望轨迹运动并精确调整姿态以保证粘附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设计了一种结合粘附策略的LADRC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结合仿生水凝胶吸盘设计了水下粘附机器人,并建立ROV动力学和运动... 考虑到水下机器人粘附在目标平台的过程中,需沿期望轨迹运动并精确调整姿态以保证粘附过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问题,设计了一种结合粘附策略的LADRC轨迹跟踪控制方法。首先,结合仿生水凝胶吸盘设计了水下粘附机器人,并建立ROV动力学和运动学模型。其次,提出水下机器人粘附在目标平台上的控制策略,设计LADRC控制器对ROV在纵垂面内的位姿进行精确控制。在实现精确轨迹跟踪基础上,按照ROV与目标平台之间的距离调整纵倾角的变化范围。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能够实现对纵垂面轨迹的精确跟踪且纵倾角变化范围远小于±5°。实验结果表明:本文中使用的仿生水凝胶吸盘能够保证ROV可靠地粘附在目标平台上,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使ROV按照所设定的期望轨迹运行,且纵倾角始终保持在±5°的范围内变化,进而说明了实际作业环境中所提粘附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V LADRC 粘附 水凝胶 阵列式吸盘 轨迹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启发式RRT的AUV路径规划
3
作者 齐本胜 李岩 +2 位作者 苗红霞 陈家林 李成林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5-256,共12页
针对复杂水下环境中水下自主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启发式快速随机扩展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RRT)的路径规划算法。针对路径点采样过程中缺乏目标导向性的问题,采用目标点... 针对复杂水下环境中水下自主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启发式快速随机扩展树(rapidly-exploring random trees,RRT)的路径规划算法。针对路径点采样过程中缺乏目标导向性的问题,采用目标点概率偏置采样策略与目标偏向扩展策略,可使目标节点在随机采样时成为采样点。在路径点扩展过程中,使非目标采样点的扩展结点位置偏向于目标点的方向,从而增强算法在随机采样与扩展过程中的目标搜索能力。为解决水下路径规划过程中存在过多无效搜索空间的问题,在随机采样过程中引入启发式采样策略,构建包含所有初始路径的采样空间子集,减小采样空间范围,从而提高算法的空间搜索效率。针对AUV在水下环境中抗洋流扰动能力不足的问题,采用速度矢量合成法,使AUV速度矢量与洋流速度矢量合成后指向期望路径的方向,从而抵消水流的影响。在山峰地形中叠加多个Lamb涡流模拟水下流场环境,进行多次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启发式RRT算法解决了采样过程中随机性问题,显著缩小了搜索空间,兼顾了路径的安全性与平滑性,并使AUV具有良好的抗洋流扰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自主航行器 路径规划 偏向扩展 启发式RRT 速度矢量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细胞效应的多机器鱼环境免疫协作探测
4
作者 江亚峰 王舜 +2 位作者 张亮 刘维 袁明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4-162,共9页
为提高多机器鱼在未知复杂水域中的探测质量和效率,提出了基于T细胞效应的环境免疫协作探测模型和算法。首先基于Jerne的独特型免疫网络假设构建多机器鱼基本免疫协作探测网络模型;然后根据已探测区域的环境信息,借鉴生物T细胞效应,构... 为提高多机器鱼在未知复杂水域中的探测质量和效率,提出了基于T细胞效应的环境免疫协作探测模型和算法。首先基于Jerne的独特型免疫网络假设构建多机器鱼基本免疫协作探测网络模型;然后根据已探测区域的环境信息,借鉴生物T细胞效应,构建多机器鱼的互联耦合免疫协作探测网络模型;最后进行算法设计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免疫机理的完全探测算法和基于生物熵的免疫协作探测算法相比,文中算法的覆盖率平均提高了7.6%,重复探测率平均降低了32.8%,平均探测步数平均降低了11.6%,平均重复探测步数平均降低了24.7%,验证了未知复杂环境中多机器鱼互联耦合免疫协作探测网络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器鱼 环境探测 免疫网络模型 独特型免疫网络假设 T细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机器人时间最优轨迹规划研究
5
作者 张涛 张建业 吴子朝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9,共8页
通过调研主流协作机器人参数,针对搬运、码垛等轻工领域需求制定性能指标,采用“臂腕分离”方法进行机器人构型设计及关节模组研究。以该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为实现过指定路径点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并确保各关节运动平滑、连续,在满足运... 通过调研主流协作机器人参数,针对搬运、码垛等轻工领域需求制定性能指标,采用“臂腕分离”方法进行机器人构型设计及关节模组研究。以该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为实现过指定路径点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并确保各关节运动平滑、连续,在满足运动学约束条件下,使用3-5-3多项式插值方法进行关节空间轨迹规划。鉴于经典海洋捕食者算法局部搜索能力较差的问题,引入混沌映射初始化和自适应参数策略进行改进,并将新算法应用于3-5-3多项式插值的时间最优轨迹规划中。通过MATLAB仿真分析,改进后的各关节轨迹平滑连续且运行时间缩短,证明该改进算法在机器人轨迹规划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机器人 时间最优轨迹规划 海洋捕食者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endMask与改进Super4PCS的物体位姿估计方法
6
作者 郑银环 张帅彬 +1 位作者 吴飞 陈恩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8,58,共10页
针对工业上常见的散乱堆叠工件的位姿估计和无序分拣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BlendMask实例分割算法与改进Super 4PCS(super 4-points congruent sets)点云配准算法的物体位姿估计方法。利用BlendMask实例分割算法分割目标工件并构建工件... 针对工业上常见的散乱堆叠工件的位姿估计和无序分拣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BlendMask实例分割算法与改进Super 4PCS(super 4-points congruent sets)点云配准算法的物体位姿估计方法。利用BlendMask实例分割算法分割目标工件并构建工件表面点云;定义抓取分数选择最上层工件作为抓取对象,实现机器人自上而下抓取;针对不同形状的目标工件,基于相似匹配度函数选择模板点云;融合Super 4PCS与正态分布转换(normal distributions transform,NDT)算法完成目标点云和模板点云在低重合率情况下的精确配准,获取目标工件的抓取位姿;并针对Super 4PCS算法粗配准时速度较慢的问题,通过对体素滤波后的目标点云和模板点云提取3D内部形状描述子(intrinsic shape signatures,ISS)作为点云配准算法的输入点集来提高算法的配准速度。点云配准实验和机器人无序分拣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物体位姿估计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目标工件的位姿估计和无序分拣任务,配准算法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小于3.8 mm,位姿估计所需时间小于5.8 s,性能满足实际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乱堆叠工件 位姿估计 无序分拣 BlendMask实例分割算法 Super 4PCS算法 点云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人机辅助毫米波5G异构蜂窝网络资源管理方法
7
作者 张翠萍 张军惺 张磊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6,共5页
为解决无人机(UAV)辅助多频段异构网络下行链路传输的无线电资源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辅助毫米波异构蜂窝网络的无线电资源管理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一个多频段毫米波蜂窝网络系统模型,确定了无人机在最大路径损耗内的最佳飞... 为解决无人机(UAV)辅助多频段异构网络下行链路传输的无线电资源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辅助毫米波异构蜂窝网络的无线电资源管理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一个多频段毫米波蜂窝网络系统模型,确定了无人机在最大路径损耗内的最佳飞行高度。其次,基于网络内外层关系,提出了一种两层优化方法,从而获得每个无人机的最佳覆盖半径,实现宏基站层能量效率的最大化。最后,通过搭建混合蜂窝网络对所提方法进行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实现系统能量效率的最大化,且与其他对比方法相比,所提方法的系统能量效率优于功率最小化和速率最大化的传统功率分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异构网络 能量效率 资源管理 毫米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视觉显著性的无人机SLAM导航定位
8
作者 黄龙杨 王致远 +2 位作者 屈若锟 熊乾凯 李诚龙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2-569,共8页
为解决无人机在室外复杂环境中飞行利用单目视觉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进行导航定位时选取特征点质量不高、噪声干扰,存在位姿估计误差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加入图像多尺度分解进行双向迭代的视觉显著性处理线程,引入特征点稀疏性约束... 为解决无人机在室外复杂环境中飞行利用单目视觉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算法进行导航定位时选取特征点质量不高、噪声干扰,存在位姿估计误差过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加入图像多尺度分解进行双向迭代的视觉显著性处理线程,引入特征点稀疏性约束提高选取特征点的质量来提高计算精度。通过仿真实验分析该算法的鲁棒性与实时性。将无人机室外飞行实验结果与其它算法进行比较,验证了该算法在室外复杂环境中大幅提高了无人机位姿估计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视觉导航定位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视觉显著性 稀疏性约束 单目视觉 室外场景 噪声干扰 算法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知环境下基于突变定位SAC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9
作者 胡立坤 韦春有 《计算机应用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461,共7页
针对缺乏完整环境信息的条件下移动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算法性能提升及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训练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突变定位算法和改进的soft actor-critic(SAC)算法,并将两者结合为突变定位SAC算法。突变定位算法能够在缺乏完备环境信... 针对缺乏完整环境信息的条件下移动机器人局部路径规划算法性能提升及深度强化学习智能体训练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突变定位算法和改进的soft actor-critic(SAC)算法,并将两者结合为突变定位SAC算法。突变定位算法能够在缺乏完备环境信息的情况下计算子目标点位置,减少移动机器人规划路径的长度。同时,通过引入基于虚拟势场的critic网络改进损失函数和多阶段训练方法,提高SAC智能体的训练速度。实验结果表明,与DDPG、SAC、PER-SAC和HER-TD3相比,突变定位SAC算法在训练时间上分别减少了46.68%、39.50%、20.18%和27.79%。此外,突变定位SAC算法在不同环境下规划路径的长度平均减少了13.71%、10.26%、10.90%和1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路径规划 深度强化学习算法 SAC算法 激光雷达 未知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障碍密度优先策略改进A^(*)算法的AGV路径规划
10
作者 陈一馨 段宇轩 +2 位作者 刘豪 谭世界 郑天乐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34,共9页
针对传统A^(*)算法在障碍物较多的实际场景下进行AGV路径规划时,存在路径拐点多、路径冗余节点过多以及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A^(*)算法,采用栅格法进行环境建模。首先,在启发函数中引入障碍物密度函数K(n)改进代价函数,... 针对传统A^(*)算法在障碍物较多的实际场景下进行AGV路径规划时,存在路径拐点多、路径冗余节点过多以及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A^(*)算法,采用栅格法进行环境建模。首先,在启发函数中引入障碍物密度函数K(n)改进代价函数,用于更准确地估计当前节点到目标节点的实际代价;其次,采用动态邻域搜索策略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和运行效率;最后,通过冗余节点处理策略减少路径拐点和删除冗余节点,得到只包含起点、转折点以及终点的路径。采用不同尺寸和复杂度的栅格环境地图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改进A^(*)算法与传统A^(*)算法以及其他改进的A^(*)算法相比,路径长度分别缩短了4.71%和2.07%,路径拐点数量分别减少了45.45%和20.54%,路径存在节点分别减少了82.24%和6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栅格地图 改进A^(*)算法 启发函数 动态邻域搜索 冗余节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线激光雷达的果园车辆地头导航方法
11
作者 李秋洁 王诗瑶 黄政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5,共8页
果园车辆导航包括行间引导和地头转向,地头转向主要采用开环控制,难以适应果园地面不平整以及车辆有初始偏差的复杂情况,阻碍了果园智能化作业的全程覆盖。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线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 果园车辆导航包括行间引导和地头转向,地头转向主要采用开环控制,难以适应果园地面不平整以及车辆有初始偏差的复杂情况,阻碍了果园智能化作业的全程覆盖。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单线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的果园车辆地头导航方法,引导车辆沿圆弧导航路径实施地头转向。导航电控系统采用上下位机结构,上位机首先读取单线LiDAR实时采集的果园数据,从中提取圆弧导航路径并计算导航偏差;然后采用纯追踪算法求取车辆目标角速度,将其发送给下位机,下位机控制车辆按照目标角速度转向。实验在株行距5 m×5 m的核桃园进行,在车速0.2 m/s、初始横向偏差±25和±50 cm、航向偏差±10°和±25°的条件下,该方法能够在地头转向结束后将横向偏差控制在±9 cm以内、航向偏差控制在±5°以内。本研究方法是对基于单线LiDAR的果园车辆导航方法的补充和完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抗干扰能力较强,能够有效削弱土地不平整和车辆初始偏差给地头导航带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头导航 果园车辆 单线激光雷达 路径提取 路径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体机器人通用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12
作者 杜付鑫 崔维一 +1 位作者 程天宇 张钢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43,共7页
现有的连续体机器人实验平台存在通用性差、功能单一和成本高昂等问题,通用平台的设计与应用可以提升实验室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该研究设计了一款新型连续体机器人通用实验平台,具有高精度、模块化、功能多样、易于推广的特点;通过模... 现有的连续体机器人实验平台存在通用性差、功能单一和成本高昂等问题,通用平台的设计与应用可以提升实验室科研水平和教育质量。该研究设计了一款新型连续体机器人通用实验平台,具有高精度、模块化、功能多样、易于推广的特点;通过模块的组合可以实现对多段不同直径线驱动连续体的驱动;通过构建线长模型获取连续体机器人的控制参量,建立双段连续体机器人的正运动学模型;设计了一组测量连续体弯曲角度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连续体的弯曲特性和实验平台的性能良好。连续体机器人通用实验平台的引入对提升实验室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将推动连续体机器人的研究不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体机器人 通用实验平台 模块化 正运动学 实验室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腔室复合弯曲气动网格软体驱动器解析建模与实验研究
13
作者 王福军 许东方 +1 位作者 王煜仲 梁存满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5-292,共8页
软体机器人具有灵活度高、人机交互安全等优势,在操作易碎物体和非结构化环境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气动软体驱动器是构建软体机器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特性直接影响到软体机器人的性能.针对气动网格型软体驱动器,从腔室侧壁膨胀角和驱动... 软体机器人具有灵活度高、人机交互安全等优势,在操作易碎物体和非结构化环境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气动软体驱动器是构建软体机器人的重要部件之一,其特性直接影响到软体机器人的性能.针对气动网格型软体驱动器,从腔室侧壁膨胀角和驱动器弯曲角度的非线性关系出发,基于赫兹接触理论和Yeoh超弹性不可压缩材料的非线性本构方程,建立了多腔室气动网格软体驱动器的准静态力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超弹性材料变形和多腔室侧壁膨胀接触几何非线性特点,能够准确描述不同输入气压与驱动器弯曲角度和顶端输出力的关系.根据仿生思想设计了一种多腔室复合弯曲多腔室气动网格驱动器结构,并基于该结构分别通过有限元仿真和实验对提出的解析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解析模型计算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实验结果最大差异均不超过10%.该气动网格软体驱动器解析模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软体驱动器 理论模型 弯曲角度 顶端输出力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ResNet的实时抓取姿态估计
14
作者 王震洲 王刚 宿景芳 《物联网技术》 2025年第4期146-150,156,共6页
针对在非结构化抓取环境中机器人抓取成功率低和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E-ResNet的生成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首先,该模型在生成残差卷积神经网络(GR-ConvNet)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挤压和激励模块的残差网络来增强有效信息,抑制无... 针对在非结构化抓取环境中机器人抓取成功率低和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E-ResNet的生成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模型。首先,该模型在生成残差卷积神经网络(GR-ConvNet)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挤压和激励模块的残差网络来增强有效信息,抑制无效信息,并进行了深层次特征提取,提高了神经网络对抓取姿态中心的敏感性;其次,引入多尺度并行空洞卷积模块,用于提取不同尺度的特征,在不减少感受野的情况下提高了信息利用率,同时,其并行结构避免了多尺度特征之间的冗余;最后,针对单物体场景和多物体场景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帮助网络为机器人抓取检测任务学习更好的视觉特征。经验证,该方法的抓取准确率达98.3%,处理速度较快,满足了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通道注意力机制 多尺度空洞卷积 抓取检测 残差网络 感受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沙漠草方格压沙装置自动巡航控制系统
15
作者 王云德 刘孜文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1期39-42,共4页
传统的压沙作业通常依赖人工操作,效率较低且耗时,为进一步提升沙漠治理过程中草方格压沙操作的效率和精度。该文集成GPS导航、雷达传感器和摄像头等智能感知设备,使装置能够实时监测周围环境,规划最佳作业路径,实现自动避障和精准压沙... 传统的压沙作业通常依赖人工操作,效率较低且耗时,为进一步提升沙漠治理过程中草方格压沙操作的效率和精度。该文集成GPS导航、雷达传感器和摄像头等智能感知设备,使装置能够实时监测周围环境,规划最佳作业路径,实现自动避障和精准压沙操作,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能够根据地形变化自动调整装置的速度和工作深度,保证作业的稳定性和均匀性。现场试验表明,该系统显著提高了沙漠治理的机械化程度和作业效率,同时降低了人工成本,为沙漠化防治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治理 草方格压沙 自动巡航控制系统 GPS导航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机器人嵌入式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分析
16
作者 邹平吉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2期51-54,共4页
本文聚焦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一种移动机器人,通过深入分析其功能需求和工作环境,提出并实现了一套基于ARM9微处理器和专用运动控制芯片的嵌入式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以满足实际工业生产中的应用需求。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嵌入式 控制系统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面向无线充电的电动汽车路径规划
17
作者 靳勇 陈政超 杨惠珍 《自动化应用》 2025年第2期72-75,共4页
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动汽车充电面临成本高、效率低和城市电网负荷大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在行车道铺设无线充电线圈以实现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形式化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调度问题;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提出了电动汽车调度算法,以使所... 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动汽车充电面临成本高、效率低和城市电网负荷大等一系列问题。为此,在行车道铺设无线充电线圈以实现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形式化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调度问题;基于深度强化学习,提出了电动汽车调度算法,以使所有电动汽车在满足截止时间约束和能量约束下的总剩余电量最大。仿真实验分别从电动汽车的数量、充电路段的数量和截止时间的均值等方面分析了所提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总剩余电量性能明显优于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无线充电 路径规划 带限制的最短路径 深度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仓储搬运AGV转向角度控制方法
18
作者 周滟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5年第2期26-29,共4页
在仓储搬运的过程中,AGV系统的转向角度经常出现误差,为得到精度更高的转向结果,设计仓储搬运AGV转向角度控制方法。先建立仓储搬运AGV运动学模型,然后设计仓储搬运AGV转向角度控制器,确定转换方向时的输入输出变量、控制变量以及变量... 在仓储搬运的过程中,AGV系统的转向角度经常出现误差,为得到精度更高的转向结果,设计仓储搬运AGV转向角度控制方法。先建立仓储搬运AGV运动学模型,然后设计仓储搬运AGV转向角度控制器,确定转换方向时的输入输出变量、控制变量以及变量的改进率,设定方向参数,确定系统内控制变量,得到区间转换范围,在控制器传递函数的基础上,获取位置偏差量化因子。最后根据模糊运算规则,设计转向角度控制算法,得到控制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双移线轨迹和蛇形轨迹下,该转向角度控制方法均可得到高精度的控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V 转向角度 控制方法 运动方程 转向角度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机器人产业现状与创新发展趋势综述
19
作者 吴洪涛 蒋天宇 +1 位作者 常天佐 李耀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针对全球及中国机器人产业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围绕当前机器人产业创新,重点讨论了方法创新和本体结构创新的发展方向。方法创新是指虚拟样机技术通过数字仿真优化设计,显著提高研发效率和精确性。结构创新是指通过串、并联... 针对全球及中国机器人产业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围绕当前机器人产业创新,重点讨论了方法创新和本体结构创新的发展方向。方法创新是指虚拟样机技术通过数字仿真优化设计,显著提高研发效率和精确性。结构创新是指通过串、并联机器人和仿生机器人提升机器人的精度、负载能力、灵活性和适应性,从而推动机器人在多领域应用和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市场的持续拓展,中国机器人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技术 创新发展 方法创新 结构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业采摘机器人自动化系统设计研究
20
作者 郭婷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期36-38,共3页
在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农业生产面临着提高产量和效率的双重压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创新途径。基于此,设计了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业采摘机器人自动化系统,通过整合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 在全球人口持续增长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农业生产面临着提高产量和效率的双重压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创新途径。基于此,设计了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农业采摘机器人自动化系统,通过整合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以及高效的控制与数据处理策略,实现对农作物的精准识别、定位和采摘。系统框架包括感知层、决策层和执行层,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和多传感器数据处理优化作业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提高采摘效率和减少作物损伤,展现出良好的实用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机器人技术 农业自动化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