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7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叶作动器进油管裂纹故障分析和改进研究
1
作者 温世龙 袁面琼 +1 位作者 夏林祥 王迎杰 《新技术新工艺》 2025年第2期64-72,共9页
针对发动机在试车过程中风扇导叶作动器进油管连接主泵端扩口根部出现裂纹漏油的故障,开展断口分析、设计和工艺复查等工作,通过整机台架试车振动测量和仿真分析,最终确定了导管裂纹故障机理。原因为导叶作动器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发生共... 针对发动机在试车过程中风扇导叶作动器进油管连接主泵端扩口根部出现裂纹漏油的故障,开展断口分析、设计和工艺复查等工作,通过整机台架试车振动测量和仿真分析,最终确定了导管裂纹故障机理。原因为导叶作动器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发生共振,且导管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长度较短、刚度大、无补偿结构、易造成装配应力大的设计缺陷,工作过程中变形协调不足,在扩口转接R处位置发生疲劳断裂。结合故障原因,通过改进风扇导叶作动器固定安装结构,提高风扇导叶作动器的固定刚度,优化导管结构,改善导管工作过程变形协调能力,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有效避免此类故障再次发生。开展反哺设计,对结构相近系列发动机提出更改依据,提高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油管 裂纹 共振 仿真 安装结构 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转子系统碰摩故障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2
作者 孔玉洁 王相俊 《新技术新工艺》 2025年第2期19-25,共7页
针对汽轮机、发电机等旋转机械中转子系统的碰摩故障识别问题,研究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处理及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建立转子系统试验台,完成测试系统方案设计和碰摩装置的详细结构设计。在转子试验台上通过黄铜螺栓与转轴进行接触来模拟转... 针对汽轮机、发电机等旋转机械中转子系统的碰摩故障识别问题,研究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处理及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建立转子系统试验台,完成测试系统方案设计和碰摩装置的详细结构设计。在转子试验台上通过黄铜螺栓与转轴进行接触来模拟转子系统碰摩进行试验,通过DHDAS信号测试分析系统进行采集数据。采用小波变换对转子系统碰摩故障特征的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分析。通过信号分解分析试验可知,小波变换后的信号比原频域信号更加平稳,可以更全面清晰地分析信号特征,验证了小波变换在分解非平稳信号中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转子系统 特征提取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控机床伺服系统参数设计数字孪生实验平台 被引量:2
3
作者 谢小正 张旭 +2 位作者 孙子宽 宋玉奇 黄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20,共8页
为解决数控机床伺服系统参数设计相关实验,在真实机床上难开展、高耗材、安全风险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CD+PLCSIMAdvanced+TIA架构的伺服系统参数设计数字孪生实验平台”设计方案。该方案将机床模型实体与数字孪生实验平台有机地... 为解决数控机床伺服系统参数设计相关实验,在真实机床上难开展、高耗材、安全风险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CD+PLCSIMAdvanced+TIA架构的伺服系统参数设计数字孪生实验平台”设计方案。该方案将机床模型实体与数字孪生实验平台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单轴伺服系统参数优化设计实验”为例,对数字孪生实验平台伺服系统的相关参数进行了调试与优化,并在机床模型实体上对其所得参数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同时也证实了该数字孪生实验平台设计方案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设计 NX MCD 数字孪生 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海上风机齿轮箱故障诊断系统设计
4
作者 张珺辉 董绍华 叶迎春 《新技术新工艺》 2025年第1期29-37,共9页
随着风力发电量的不断增长,齿轮箱成为研究的重点。由于海上气候更加恶劣,维护困难,海上风机组的齿轮箱比陆上风机组的齿轮箱更容易发生故障。因此,应用LabVIEW软件设计了一套海上风机齿轮箱故障诊断系统。首先分析了齿轮箱的关键部件,... 随着风力发电量的不断增长,齿轮箱成为研究的重点。由于海上气候更加恶劣,维护困难,海上风机组的齿轮箱比陆上风机组的齿轮箱更容易发生故障。因此,应用LabVIEW软件设计了一套海上风机齿轮箱故障诊断系统。首先分析了齿轮箱的关键部件,包括齿轮、转子和滚动轴承;然后讨论了独特的海上环境对风力发电机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了2种适用于近海环境的特殊诊断参数;最后应用LabVIEW软件实现了齿轮箱的故障模拟与诊断系统,并提出了一系列软件开发策略。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模拟齿轮箱在不同故障状态下的实际运行情况,准确诊断出发生的故障类型,为海上风机齿轮箱的维护和故障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机 齿轮箱 LABVIEW 信号分析 信号处理 诊断参数 故障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SLM成形GH4099高温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柴尚森 辛吉 +4 位作者 韩思雨 刘海龙 王志敏 陈磊 宋金彪 《新技术新工艺》 2025年第2期73-80,共8页
针对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制备的沉积态GH4099高温合金力学性能不足的问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和拉伸测试研究了... 针对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制备的沉积态GH4099高温合金力学性能不足的问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ed Diffraction,EBSD)和拉伸测试研究了热处理对GH4099高温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固溶时效和直接时效均能显著改善沉积态GH4099的力学性能,其中直接时效对于室温屈服强度的改善更为显著。其主要原因是直接时效可显著抑制热处理过程中晶粒的长大,延续了沉积态细小胞状组织和高密度位错;同时,直接时效也会使GH4099合金内部析出更为弥散和细小的γ′强化相,γ′强化相平均尺寸为14.60 nm,含量为20.4%。这也证明直接时效工艺应用于SLM成形GH4099合金是可行的,该工艺可缩短性能调控周期,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M GH4099 固溶时效 直接时效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电化学抛光参数对GH2787变形高温合金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李欣 潘娜 +3 位作者 邓娟 程鑫 蒋玉平 辛彬 《新技术新工艺》 2025年第2期37-43,共7页
通过对GH2787合金材料表面进行等离子体电化学抛光试验,分别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化学极化曲线测量技术对其表面形貌、相结构、残余应力和耐蚀性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在电解液浓度ω=5%、加热温度T=80℃、抛光时间t=5 ... 通过对GH2787合金材料表面进行等离子体电化学抛光试验,分别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XRD)和电化学极化曲线测量技术对其表面形貌、相结构、残余应力和耐蚀性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在电解液浓度ω=5%、加热温度T=80℃、抛光时间t=5 min、电压U=260、280和300 V条件下,等离子体电化学抛光可快速将表面粗糙度Ra从530 nm降低至63.8 nm,基体表面未产生新的物相,并且残余应力、近表面硬度与初始状态相当,基体耐蚀性提高。该抛光方法为表面改性提供了良好基础,分析了电压对抛光效果和基体材质的影响:电压较低时,对材料去除速率较慢,升高至300 V时,基体材料吸氢增加且腐蚀速率未进一步提升。本试验采用的最佳抛光参数:U=280 V,ω=5%,T=80℃,t=5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电化学抛光 表面粗糙度 氢含量 变形高温合金 抛光参数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控P-TIG机器人智能焊接工艺与装备研究
7
作者 杜历强 陈晨 +5 位作者 许扬 刘帅 李晓鹏 栗永丽 郝怀忠 刘贤 《新技术新工艺》 2025年第2期13-18,共6页
为了解决某型号产品焊接过程质量不稳定、变形严重、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进行了受控P-TIG机器人智能焊接工艺与装备研究。通过控制电弧形态,调节脉冲频率、脉冲宽度比、脉冲电流值等参数来控制热输入量的大小,从而控制熔池的体积、熔深... 为了解决某型号产品焊接过程质量不稳定、变形严重、自动化程度低等难题,进行了受控P-TIG机器人智能焊接工艺与装备研究。通过控制电弧形态,调节脉冲频率、脉冲宽度比、脉冲电流值等参数来控制热输入量的大小,从而控制熔池的体积、熔深、热影响区性能,并与焊接机器人、激光寻位系统、熔池视觉协同感知系统等智能技术的融合等措施,发现了薄壁筒形零件纵缝焊接单面焊双面成型过程中产生变形的规律,较好地控制了薄壁钢质筒体焊接变形,焊接质量优良,具备了焊接过程自动化生产的能力,推动了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控P-TIG 智能技术 融合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模型式飞行器气动力参数测试系统研究
8
作者 马洪强 王圣友 +1 位作者 王苏宁 王骁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5期88-93,101,共7页
为了对飞行器进行气动布局、飞行性能评估,提出了一种运动模型式气动力参数测量方法,并研制了一套运动模型式测试系统,通过运动模型来模拟飞行器在空气中的运动,其构造主要包含载具、测试支架、六分量天平、风速测量模块、数据采集模块... 为了对飞行器进行气动布局、飞行性能评估,提出了一种运动模型式气动力参数测量方法,并研制了一套运动模型式测试系统,通过运动模型来模拟飞行器在空气中的运动,其构造主要包含载具、测试支架、六分量天平、风速测量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便携计算机等部分;该类测试系统在某些特定工况下能准确模拟飞行器的飞行状态,对流场参数和模型所受载荷进行实时测量,预测各运动状态下飞行器的气动特性;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和风洞试验对车载试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能够准确获得模型的气动力特性数据;该系统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和通用性,可使用火箭橇等其他载具开展高速运动模型式气动力参数测量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运动模型 气动特性 车载测力 天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检测设备的设计与应用
9
作者 高健 陈杰 +4 位作者 李雄 于敏 杨睿 廖梓宇 钟新然 《新技术新工艺》 2025年第1期38-49,共12页
为解决近期道路塌陷事故频发及传统人工检测手段存在主观性强、精度差、易漏检、效率低的问题,基于自研的路面健康自动检测机器人与GM-DAS数字化管理系统,采用视觉检测系统及三维探地雷达同步采集G304国省干线霍林郭勒段道路表观及内部... 为解决近期道路塌陷事故频发及传统人工检测手段存在主观性强、精度差、易漏检、效率低的问题,基于自研的路面健康自动检测机器人与GM-DAS数字化管理系统,采用视觉检测系统及三维探地雷达同步采集G304国省干线霍林郭勒段道路表观及内部结构信息,结合道路表观实景三维重建技术、探地雷达的结构病害检测技术及目标位置预测技术进行分析,以此实现道路病害产生原因、发展情况的溯源分析,减少解释结果对经验判断的依赖,降低检测及分析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提高病害检测的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运输系统与交通工程 数字智慧化 自动检测机器人 病害分析 三维探地雷达 内部结构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21钛合金陶瓷喷丸参数对强度和覆盖率影响趋势研究
10
作者 贾亚平 娄雷亭 《新技术新工艺》 2025年第2期32-36,共5页
在喷丸强化过程中,为了掌握陶瓷喷丸强化的参数对TC21钛合金的喷丸强度及覆盖率的影响趋势,通过对Almen A型试片和TC21钛合金试件的喷丸强化试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数量逐一试验喷丸参数的方法,得出喷丸参数对TC21钛合金陶瓷喷丸强度及... 在喷丸强化过程中,为了掌握陶瓷喷丸强化的参数对TC21钛合金的喷丸强度及覆盖率的影响趋势,通过对Almen A型试片和TC21钛合金试件的喷丸强化试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数量逐一试验喷丸参数的方法,得出喷丸参数对TC21钛合金陶瓷喷丸强度及覆盖率的影响趋势。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其他喷丸参数不变,单一增大空气压力、弹丸流量、喷丸次数或喷丸角度(45°~90°范围之间),喷丸强度都增大;其他喷丸参数不变,单一增大喷丸速度、喷丸距离或喷嘴内径,喷丸强度都减小;增大弹丸流量或喷丸次数,覆盖率都增大;而增大喷丸速度时,覆盖率就减小。对这种喷丸强化参数影响喷丸强度和覆盖率的试验方法,可以对同类型喷丸强化影响因素的确定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21钛合金 陶瓷喷丸强化 喷丸强度 覆盖率 影响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管与铝合金接头的粘接工艺研究
11
作者 雷荣芳 王庆东 《新技术新工艺》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碳纤维管与铝合金接头套接胶粘的方式在轻量化结构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胶粘剂的选用也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结构可靠性。因此设计了光轴和槽纹轴铝合金接头与碳纤维管粘接的方案,利用控制变量法使胶层粘接厚度为0.15~0.3 mm,通... 碳纤维管与铝合金接头套接胶粘的方式在轻量化结构设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胶粘剂的选用也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结构可靠性。因此设计了光轴和槽纹轴铝合金接头与碳纤维管粘接的方案,利用控制变量法使胶层粘接厚度为0.15~0.3 mm,通过拉伸试验,研究3M公司的DP420环氧结构胶能否满足碳纤维折叠轮椅的使用工况和环境要求。拉伸试验验证结果表明:2种铝合金接头的抗拉强度相差无几,平均破坏载荷在8 kN以上,最大破坏载荷为13 kN,同时胶层厚度控制在0.25 mm粘接效果最好;实际粘接时发现,抗拉强度随着胶层厚度的变大而降低。DP420胶粘剂的粘接能力达到了碳纤维轮椅使用技术要求,解决了碳纤维管加工后产生的应力集中、组织完整性破坏、使用可靠性降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管 铝合金接头 粘接 环氧结构胶 拉伸试验 破坏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355T型接头焊缝尺寸设计及承载能力研究
12
作者 向剑 蒋立君 +3 位作者 谭江峰 刘学刚 乔明伟 胡兴 《新技术新工艺》 2025年第2期48-53,共6页
为了探究焊脚尺寸对焊接件强度的影响,建立了不同焊缝尺寸的T型接头焊接试件进行拉伸试验,获取T型接头的力学性能。结合等承载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对T型接头焊缝尺寸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对比试验、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验证了... 为了探究焊脚尺寸对焊接件强度的影响,建立了不同焊缝尺寸的T型接头焊接试件进行拉伸试验,获取T型接头的力学性能。结合等承载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对T型接头焊缝尺寸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对比试验、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值与仿真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指出:拉伸载荷下,T型接头断裂位置发生在67.5°截面附近,其主要由剪切应力导致;结合试验、理论计算和仿真结果提出了焊缝尺寸的选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接头 焊缝尺寸 承载能力 拉伸试验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A致动的三位三通阀和两位三通阀设计
13
作者 吴雷 《新技术新工艺》 2025年第1期20-28,共9页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汽车座椅舒适系统中,传统的电磁阀在能耗、体积、重量和噪声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往往不足以满足市场端差异化的需求。因此,对智能材料目前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大量调研,结合实验验证,从微型致...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汽车座椅舒适系统中,传统的电磁阀在能耗、体积、重量和噪声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往往不足以满足市场端差异化的需求。因此,对智能材料目前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大量调研,结合实验验证,从微型致动器工程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筛选、研究和分析了热致动智能材料、电致动智能材料、磁致动智能材料各自的致动原理和优缺点,对比分析了各自的性能,并从中选取了SMA合金丝作为驱动器的核心驱动部件。介绍了SMA合金丝的驱动原理,以及如何采用SMA合金丝进行气动三位三通阀和两位三通阀的设计和计算,并详细介绍了SMA合金丝的选型,结构设计、计算及驱动方式等,分别设计出一款三位三通阀和一款两位三通阀。该产品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电磁铁方案噪声大、重量大的问题,具有结构紧凑、设计简单、驱动方便、运行可靠、噪声低等优点。该产品也可以用于智能家居、医疗健康等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 形状记忆合金 致动器 微型气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械臂毫米波天线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14
作者 李晓峰 邓晔 +1 位作者 乔淑君 曾欣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9期21-26,117,共7页
测试天线波瓣图是分析天线性能的重要方法,随着毫米波天线的大量应用,如何开发出部署灵活,成本较低的毫米波天线测试系统,成为毫米波天线大批量生产的关键,针对此问题,开发出了基于机械臂的毫米波天线测试系统;同时,针对目前平面天线测... 测试天线波瓣图是分析天线性能的重要方法,随着毫米波天线的大量应用,如何开发出部署灵活,成本较低的毫米波天线测试系统,成为毫米波天线大批量生产的关键,针对此问题,开发出了基于机械臂的毫米波天线测试系统;同时,针对目前平面天线测试系统测试功能单一的问题,基于机械臂的毫米波天线测试系统,不仅能够执行平面近场测试,还能够进行柱面近场、球面近场以及远场测试任务;通过对机械臂实际的精度测量实验和机械臂关键运动参数的计算,验证了基于机械臂测量毫米波天线的可行性并为系统软件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与传统平面天线测试系统测试数据比较,增益偏差0.73%,波束宽度偏差1.4%,副瓣偏差1.37%,测试结果一致性较好;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毫米波天线的测试需求,为毫米波天线测试提供了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天线 天线测试 机械臂 天线性能 波瓣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纤维膜结构的电化学检测装置设计
15
作者 姚蕾 徐萧剑 +3 位作者 龙子祎 陈云峰 陈喆 卢琪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17,共5页
目前中空纤维膜的结构检测手段主要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等,存在检测成本高、操作不便等问题。为此,基于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检测方法自主设计并开发了中空纤维膜EIS检测系统。首先,制备中空纤维膜并通过扫描电子显... 目前中空纤维膜的结构检测手段主要包括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等,存在检测成本高、操作不便等问题。为此,基于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检测方法自主设计并开发了中空纤维膜EIS检测系统。首先,制备中空纤维膜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然后,针对膜结构设计检测装置,进行不同电极材质的可行性分析、不同电极长度的影响分析以及不同结构中空纤维膜的EIS检测;最后,验证了该中空纤维膜电化学检测装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膜结构 电化学阻抗谱 仪器仪表 检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式离心机吊篮摆动角的测量方法及装置 被引量:1
16
作者 闫子壮 刘代峰 洪帅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1,共7页
为解决超重力环境下角度测量存在的不足,尤其是臂式离心机吊篮摆动角无法准确测量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应变式静态孔压传感器的离心机吊篮摆动角监测方法,搭建了一套高精度实时在线测量装置。选用高精度静态孔压传感器,安装在亚克力... 为解决超重力环境下角度测量存在的不足,尤其是臂式离心机吊篮摆动角无法准确测量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应变式静态孔压传感器的离心机吊篮摆动角监测方法,搭建了一套高精度实时在线测量装置。选用高精度静态孔压传感器,安装在亚克力水箱内,将水箱放置于离心机吊篮平台,设计数据采集仪布设于离心机旋转中心,采集测量数据上传至地面控制器。控制器接收数据后,进行科学分析建模,建立吊篮摆动角与静态孔压的函数关系,从而实现对吊篮摆动角的实时在线测量。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实现超重力150 g(重力加速度)环境下,对臂式离心机吊篮摆动角的实时在线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技术 土工离心机 摆动角 超重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声发射传感单元设计
17
作者 李尚科 陈英瑜 +5 位作者 綦磊 冯渝 张子罡 李刚 杨中华 何新 《航天器环境工程》 CSCD 2024年第3期349-355,共7页
为提高大型复杂设备结构健康检测的效率和检测精度,文章提出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声发射传感单元的设计:其硬件包括测量传感器、校准传感器和电路板等;通过上位机软件实现无线组网、信号的自动采集和实时传输等功能。对该传感单元的... 为提高大型复杂设备结构健康检测的效率和检测精度,文章提出一种具有无线传输功能的声发射传感单元的设计:其硬件包括测量传感器、校准传感器和电路板等;通过上位机软件实现无线组网、信号的自动采集和实时传输等功能。对该传感单元的无线传输距离和检测灵敏度等指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单元可实现24 cm厚水泥墙遮挡下40 m距离或空旷环境下80 m距离的稳定数据传输;无线组网信号同步精度优于10μs;能探测到碳钢板中8 m范围内0.286 m^(3)/h的泄漏率。该设计方法对于大型装备的声发射检测工程应用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检测 无线传输 时钟同步 传感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薄壁件损伤铆接修理前后承载能力分析
18
作者 李艳 杨保生 曹成哲 《新技术新工艺》 2024年第9期47-50,共4页
铆接是飞机结构损伤修理中常用的修理方法之一。为深入研究飞机薄壁件损伤铆接修理前后的承载能力和破坏形式,应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其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准静态拉伸仿真模拟,并将相应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 铆接是飞机结构损伤修理中常用的修理方法之一。为深入研究飞机薄壁件损伤铆接修理前后的承载能力和破坏形式,应用ANSYS/LS-DYNA软件建立了其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准静态拉伸仿真模拟,并将相应的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能有效模拟飞机薄壁件损伤铆接修理前后的承载能力和破坏形式;同时,进一步分析了铆钉布置和盖板形状对飞机薄壁件损伤铆接修理前后承载能力的影响。这些结果为研究飞机结构铆接修理工艺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 薄壁件 损伤 铆接修理 承载能力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硬度复杂薄壁翼片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
19
作者 刘强 孙建邦 +3 位作者 闫冰 张永智 孙韶渝 李佳 《新技术新工艺》 2024年第8期22-25,共4页
一种高硬度复杂薄壁翼片目前没有高速铣削的加工手段可利用,需要普通铣削结合真空炉处理的方式来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加工难度大,生产进度紧。通过工艺攻关、工艺优化形成了翼片的机械加工工艺方案,采用普通铣削后进行真空炉淬火的方式保... 一种高硬度复杂薄壁翼片目前没有高速铣削的加工手段可利用,需要普通铣削结合真空炉处理的方式来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加工难度大,生产进度紧。通过工艺攻关、工艺优化形成了翼片的机械加工工艺方案,采用普通铣削后进行真空炉淬火的方式保证翼片角度、厚度、孔径和力学性能要求,最后用电火花切割的方式将工件与工艺台分离保证翼轴孔距和外形尺寸。结合真空炉处理和电火花切割的特点,及时处理了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热处理变形、切割外形导致孔距超差等技术问题,最终保证首批次合格产品按进度交付。所涉及到的翼片工艺方案、工艺台、定位基准选择、控制热处理变形的工装、电火花切割工装等内容属于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首次应用,具有创新性,对于弹体结构件中技术要求较高的翼片及同类结构的零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薄壁翼片 高硬度 工艺设计 真空炉处理 变形控制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建模及测试性分析
20
作者 张航源 蔡景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12期43-49,共7页
针对日常维修中滑油系统不易到达且重要度高的特点,开展基于仿真模型的滑油系统测试性分析,优化滑油系统诊断策略;基于全流量单回路反向循环滑油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AMESim软件建立滑油系统的虚拟仿真模型,并利用Simulink模型仿真结果... 针对日常维修中滑油系统不易到达且重要度高的特点,开展基于仿真模型的滑油系统测试性分析,优化滑油系统诊断策略;基于全流量单回路反向循环滑油系统的工作原理,使用AMESim软件建立滑油系统的虚拟仿真模型,并利用Simulink模型仿真结果验证所建AMESim模型的准确性,误差在3.5%以内;建立了滑油系统基本故障事件的贝叶斯网络,分析滑油系统的五大故障模式,用于确定滑油系统重要故障事件,作为开展仿真模型故障注入研究的基础;在模型中实现故障注入,通过分析预置测试点参数的变化,得到故障-测试相关性矩阵,实现滑油系统测试性分析和优化,优化后故障检测率提高了16.7%,故障隔离率提高了40.0%;可以利用测试性分析的结果,优化滑油系统传感器布局设计,为滑油系统的故障诊断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油系统建模 AMESIM 贝叶斯网络 测试性分析 测试性指标 故障-测试相关性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