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磁路旋转音圈电机电枢反应的抑制方法
1
作者 黄俊凯 吴腾飞 +1 位作者 段志君 姚志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1-155,共5页
旋转音圈电机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等优点,一直广泛运用于精密指向机构中。通电线圈引发电枢反应扰乱电机磁场分布,进而影响电机控制性能。本文研究旋转音圈电机电枢反应及其抑制方法,在电机控制模型中引入电枢反应影响系数,边磁轭开矩形... 旋转音圈电机具有体积小、精度高等优点,一直广泛运用于精密指向机构中。通电线圈引发电枢反应扰乱电机磁场分布,进而影响电机控制性能。本文研究旋转音圈电机电枢反应及其抑制方法,在电机控制模型中引入电枢反应影响系数,边磁轭开矩形口截断电枢反应干扰磁路,分析电机控制系统动态特性和稳态特性,确定最优开口参数,设计并制造样机。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电机控制系统稳态误差降低近50%,有效抑制电枢反应,提高系统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磁路旋转音圈电机 电枢反应 电磁场仿真 稳态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驱动与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50
2
作者 吴博达 鄂世举 +1 位作者 杨志刚 程光明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9-85,共7页
压电驱动器是利用压电体逆效应形成机械驱动或控制的一类装置。由于压电体具有反应快、精度高和抗干扰等优点,因而由其所构造的驱动与控制装置结构简单、反应敏捷,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目前已被开发出的压电驱动与控制装置主要... 压电驱动器是利用压电体逆效应形成机械驱动或控制的一类装置。由于压电体具有反应快、精度高和抗干扰等优点,因而由其所构造的驱动与控制装置结构简单、反应敏捷,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目前已被开发出的压电驱动与控制装置主要有超声波电动机、精密驱动器等,并在国防、生物医学、光电子等诸多领域获得成功应用。介绍国内外压电驱动与控制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实际应用情况,给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机构实例,同时对相关性能做出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驱动器 压电效应 超声波电动机 精密驱动器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毂电机驱动技术研究概况及发展综述 被引量:64
3
作者 李勇 徐兴 +2 位作者 孙晓东 江浩斌 曲亚萍 《电机与控制应用》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18,共8页
轮毂电机驱动技术代表着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介绍了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特点,总结了轮毂电机驱动技术要求及驱动形式,简要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轮毂电机驱动形式的研究概况。提出了轮毂电机驱动技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轮毂电机驱动技术代表着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介绍了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特点,总结了轮毂电机驱动技术要求及驱动形式,简要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轮毂电机驱动形式的研究概况。提出了轮毂电机驱动技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探讨了降低非簧载质量、抑制垂向振动效应、降低轮毂电机转矩脉动等方面的核心技术,预测了轮毂电机驱动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轮毂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 驱动系统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车用轮毂电机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81
4
作者 褚文强 辜承林 《电机与控制应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介绍了轮毂电机相对于燃油汽车和单电机集中驱动系统的优势,比较了各种电动汽车用电机的基本性能。阐述了轮毂电机的不同驱动方式及其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转矩脉动的抑制、弱磁扩速、电机本体的设计及永磁材... 介绍了轮毂电机相对于燃油汽车和单电机集中驱动系统的优势,比较了各种电动汽车用电机的基本性能。阐述了轮毂电机的不同驱动方式及其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现状。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转矩脉动的抑制、弱磁扩速、电机本体的设计及永磁材料等将是今后轮毂电机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驱动系统 轮毂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1
5
作者 邱晖 林伟 黄世震 《电子器件》 CAS 2011年第6期686-689,共4页
通过对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原理的分析,利用Verilog语言进行层次化设计,最后实现了基于FPGA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步进电机按既定角度和方向转动及定位控制等功能。仿真和综合的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但可以达到对步进电机... 通过对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原理的分析,利用Verilog语言进行层次化设计,最后实现了基于FPGA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步进电机按既定角度和方向转动及定位控制等功能。仿真和综合的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但可以达到对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同时也优化了传统的系统结构,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稳定性,可用于工业自动化、办公自动化等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进电机 驱动控制 VERILOG FP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分辨力、大行程微驱动压电马达 被引量:6
6
作者 王皓 凌宁 曾志革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52,共3页
样机采用叠片式压电驱动器作为驱动源,利用一对夹爪与丝杠之间的惯性滑移效应实现纳米级微位移驱动,而用丝杠副实现自锁。微位移测量采用高精度电感式测微仪与光学干涉仪。样机平均位移分辨力为5~15nm,驱动力60N,行程15mm。分析表明,... 样机采用叠片式压电驱动器作为驱动源,利用一对夹爪与丝杠之间的惯性滑移效应实现纳米级微位移驱动,而用丝杠副实现自锁。微位移测量采用高精度电感式测微仪与光学干涉仪。样机平均位移分辨力为5~15nm,驱动力60N,行程15mm。分析表明,对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驱动脉冲参数及丝杠的爬行现象,这为LSPM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位移驱动器 压电马达 压电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型微马达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寿柏 赵小林 +1 位作者 丁桂甫 张琛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73-77,共5页
用微细加工和精密加工相结合的方法研制成结构新颖的直径为2mm的电磁型微马达,其速度可调、转向可逆。较详细地讨论了电磁型微马达的驱动原理和制备工艺。
关键词 电磁型 微马达 微细加工 无刷电机 驱动元件
原文传递
使用聚酰亚胺通过两次刻蚀制备微马达线圈 被引量:3
8
作者 路庆华 赵小林 +1 位作者 朱子康 王宗光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1-114,共4页
采用感光性聚酰亚胺和高粘附性聚酰亚胺双层刻蚀技术 ,在基片上制备了微马达线圈的定子绕组。该工艺不仅工艺简单 ,而且保留聚酰亚胺作为线圈的绝缘层,提高了微马达线圈的绝缘性能和耐热性能 ,使微马达的整体性能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 微马达 聚酰亚胺 线圈绕组 刻蚀 制备
原文传递
微机械中新型压电微电机致动机理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建旭 贾志 +1 位作者 杨保忠 马培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78-481,共4页
给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微型化的新型压电微电机,研究了其致动机理.利用压电学和振动学理论分析了定子各部分及系统的振动位移微分方程;借助于弹性力学和振动分析理论,在分析新型压电微电机的基础上,建立了压电微电机运动学和动... 给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微型化的新型压电微电机,研究了其致动机理.利用压电学和振动学理论分析了定子各部分及系统的振动位移微分方程;借助于弹性力学和振动分析理论,在分析新型压电微电机的基础上,建立了压电微电机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压电微电机运动过程实验和压电微电机的优化设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械 压电微电机 致动机理 运动学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高性能LED驱动电源设计 被引量:9
10
作者 周园 沈艳霞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9-731,共3页
发光二极管(LED)效率高、寿命长、无污染,在照明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但伏安特性的非线性和温度敏感性增加了LED的高性能控制的难度。设计了一种新型的LED驱动电源,主电路采用反激(Flyback)变换器,引入单周期控制(OCC)技术和条件作用技... 发光二极管(LED)效率高、寿命长、无污染,在照明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但伏安特性的非线性和温度敏感性增加了LED的高性能控制的难度。设计了一种新型的LED驱动电源,主电路采用反激(Flyback)变换器,引入单周期控制(OCC)技术和条件作用技术积分限制抗饱和(Anti-windup)算法分别进行LED的恒压恒流控制,并实现PWM调光功能。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源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动态品质、稳态精度和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单周期控制 反激变换 ANTI-WINDUP PW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前馈补偿的直线伺服系统H_∞鲁棒跟踪控制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希梅 郭庆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8-82,110,共6页
针对直接驱动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伺服系统,在分析研究PMLSM的端部效应负载扰动及系统参数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对伺服系统性能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学习前馈控制和H∞鲁棒控制相结合的鲁棒跟踪控制策略。为消除端部效应的影响... 针对直接驱动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伺服系统,在分析研究PMLSM的端部效应负载扰动及系统参数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对伺服系统性能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学习前馈控制和H∞鲁棒控制相结合的鲁棒跟踪控制策略。为消除端部效应的影响,采用基于B样条网络的学习前馈补偿控制技术,从而达到了良好的补偿效果;为克服不确定性扰动的影响,采用H∞鲁棒控制,从而保证系统有较强的鲁棒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保证了伺服系统快速而准确跟踪,同时有效地降低了不确定性扰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直线伺服系统的跟踪性能和鲁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 学习前馈控制 H∞鲁棒控制 B样条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扭振抑制控制器在热连轧机组上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登山 李华德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2-97,共6页
针对冶金热连轧机交流调速主传动系统存在的机电扭转振荡现象以及热连轧机传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外部干扰存在不确定性,基于H∞控制的干扰抑制和鲁棒性,本文采用H∞扭振抑制控制器来抑制热连轧机组的轧机扭振问题。并在传统的PI控制... 针对冶金热连轧机交流调速主传动系统存在的机电扭转振荡现象以及热连轧机传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外部干扰存在不确定性,基于H∞控制的干扰抑制和鲁棒性,本文采用H∞扭振抑制控制器来抑制热连轧机组的轧机扭振问题。并在传统的PI控制策略基础上,设计出有效抑制轧机振动的补偿器。同时对控制器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以将补偿器引入实际系统。该系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较好的轧机振动抑制性能,从而验证了该振动抑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并且易于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机振动 两质量弹性系统 H∞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径1mm电磁型双定子微马达的结构特点及稀土永磁在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余晋岳 张琛 +6 位作者 杨春生 朱军 钱建国 张明生 周狄 俞爱斌 魏福林 《磁性材料及器件》 CSCD 2000年第1期15-17,共3页
上海交通大学在研制成 2mm电磁型微马达后,又在1999年成功地研制了 1mm电磁型双定子微马达。本文介绍了 1mm微马达的结构特点,对它的稀土永磁转子及 气隙磁场进行了分析讨论,还介绍了它的应用发展。
关键词 电磁型微马达 永磁转子 定子 稀土永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动力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效率评价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盖江涛 张承宁 李炯 《微电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75,共3页
为了客观、合理地评价混合动力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效能利用情况,提出了电机驱动系统高效区利用率的概念,并以此作为评价混合动力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指标。为使该指标能够应用于实际测试评价中,以Matlab/simulink为开发平台建立了混合动力... 为了客观、合理地评价混合动力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效能利用情况,提出了电机驱动系统高效区利用率的概念,并以此作为评价混合动力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指标。为使该指标能够应用于实际测试评价中,以Matlab/simulink为开发平台建立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后向仿真模型,最后通过实例应用,验证了该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电机驱动系统 仿真 评价 高效区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步进电机细分控制系统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天放 贾楠 +3 位作者 彭如意 吕建工 彭吉龙 付利平 《电子设计工程》 2016年第1期121-123,共3页
现代卫星载荷的探测功能日益强大,电机等活动部件在卫星载荷上的应用也日渐广泛。星上电机寿命和可靠性是制约卫星长期在轨正常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星上电机系统设计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需充分考虑到寿命和可靠性要求。本文设... 现代卫星载荷的探测功能日益强大,电机等活动部件在卫星载荷上的应用也日渐广泛。星上电机寿命和可靠性是制约卫星长期在轨正常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星上电机系统设计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还需充分考虑到寿命和可靠性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的二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控制系统,采用细分控制方法,提高控制精度,抑制低频振动。除此之外设计加速过程,保证电机可靠启动;采用大电流停止,保证电机迅速停止;静止时使用小电流保持。通过系统测试证明,该系统具有功耗低、起停稳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进电机 细分控制 FPGA PW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双晶片驱动的棒板结合式压电驱动器设计(英文) 被引量:2
16
作者 褚祥诚 陈翔宇 李龙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66-2370,共5页
设计制作了一种采用双晶片压电陶瓷结构的棒板结合式压电驱动器。和参考文献中的驱动器不同,其两个压电陶瓷片分别粘接在青铜定子的上下两侧。定子上的金属圆柱体被用来放大振动的横向位移,并对金属棒状的转子进行激振,使其旋转。利用... 设计制作了一种采用双晶片压电陶瓷结构的棒板结合式压电驱动器。和参考文献中的驱动器不同,其两个压电陶瓷片分别粘接在青铜定子的上下两侧。定子上的金属圆柱体被用来放大振动的横向位移,并对金属棒状的转子进行激振,使其旋转。利用有限元分析(FEA)对定子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同样的驱动模式下,与传统的单片陶瓷片驱动器相比,该驱动器可以提供更多的横向和纵向的振动位移,大约提高25%左右。这种新结构也可避免不同振动模式之间的模态耦合现象,并产生理想的振动模态,以提高驱动器的运行稳定性。实验表明,驱动器在25Vo-p低电压下可以提供512r/min的转速,而单片陶瓷驱动器在该电压下不能工作。这种压电驱动器可以经过优化和调整来满足不同的实际应用,如精确定位仪器,生物工程和光聚焦系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驱动器 振动模态 棒板结合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压电陶瓷声马达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7
作者 褚祥诚 严仁博 +2 位作者 董蜀湘 李龙土 桂治轮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5期26-29,共4页
综述了国内部分压电陶瓷声马达的研究发展情况,指出其产品开发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今后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
关键词 声马达 压电陶瓷 压电驱动器 压电微小马达 压电陶瓷微驱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型双振子螺杆式直线压电作动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华顺明 李志强 +2 位作者 孟玉明 楼应侯 李加林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52-756,共5页
提出一种V型双振子螺杆式直线压电作动器,该作动器由定子圆筒、精密螺母、螺杆及2个弹性体振子构成。利用2个弹性体振子弯曲振动产生的对称模态和反对称模态,激励圆筒端面质点作椭圆轨迹运动,通过螺母和螺杆间的摩擦耦合驱动螺杆作轴向... 提出一种V型双振子螺杆式直线压电作动器,该作动器由定子圆筒、精密螺母、螺杆及2个弹性体振子构成。利用2个弹性体振子弯曲振动产生的对称模态和反对称模态,激励圆筒端面质点作椭圆轨迹运动,通过螺母和螺杆间的摩擦耦合驱动螺杆作轴向直线运动。利用有限元分析,设计制作了试验样机,并对其主要输出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在电压峰-峰值为300V条件下,样机稳定工作频率为9.7kHz,无负载最大转速为57.7r/min,最大输出力为2.3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作动器 弯曲振动 椭圆运动 有限元分析 直线驱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驱动/被动箝位型压电精密步进驱动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建芳 赵宏伟 +2 位作者 华顺明 杨志刚 曾平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44,56,共4页
提出一种基于直线动子主动驱动和定子被动箝位的新型的压电精密步进驱动器。该驱动器以仿生运动的原理,以压电陶瓷叠堆为动力源,采用双薄壁柔性铰链微变形结构,提高了该驱动器箝位的稳定性和步进旋转的稳定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 提出一种基于直线动子主动驱动和定子被动箝位的新型的压电精密步进驱动器。该驱动器以仿生运动的原理,以压电陶瓷叠堆为动力源,采用双薄壁柔性铰链微变形结构,提高了该驱动器箝位的稳定性和步进旋转的稳定性。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深入的揭示了该驱动器的运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陶瓷叠堆 主动驱动 被动箝位 薄壁柔性铰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控制系统 被引量:9
20
作者 宋文阁 王学俊 关翠苓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4-38,共5页
以MCS8031单片机为基础,实现步进电机的细分控制。在细分控制中,细分步数由软件设定,最大细分步数可达4096步。实验结果表明,细分控制提高了步进电机定位精度,减小了步进电机的低速振动。
关键词 步进电机 细分控制 单片机 驱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