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发动机正时紧链器怠速异响的原因分析及结构优化
1
作者 唐旭 付卫元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78-82,共5页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速度很快,对汽车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某公司4GB系列发动机正时紧链器异响问题严重影响客户的使用感受。通过对正时紧链器的异响现象、异响时刻、相关零部件及参数的分析,找到了失效机理,提出了解决方案,并通...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速度很快,对汽车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某公司4GB系列发动机正时紧链器异响问题严重影响客户的使用感受。通过对正时紧链器的异响现象、异响时刻、相关零部件及参数的分析,找到了失效机理,提出了解决方案,并通过大量实例验证,最终全面解决异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时紧链器 异响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9Q汽油机正时同步带传动横向振动的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艳华 乔安平 郑国璋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7-191,共5页
通过对469Q汽油机正时同步带传动进行横向振动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影响同步带横向振动频率和振幅的共同因素主要是同步带跨度,并且通过试验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减小同步带跨度既可以有效减小同步带运动过程中横向振动幅度,又可... 通过对469Q汽油机正时同步带传动进行横向振动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影响同步带横向振动频率和振幅的共同因素主要是同步带跨度,并且通过试验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减小同步带跨度既可以有效减小同步带运动过程中横向振动幅度,又可以使同步带运动有效避开正时传动机构可能的共振区。因此,在进行发动机正时传动机构结构设计时,同步带类型确定后,其跨度大小是设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时同步带 横向振动 共振 振幅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D与神经网络的内燃机气门间隙故障诊断 被引量:19
3
作者 王祝平 王为 +1 位作者 李小昱 张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3-136,147,共5页
利用LabVIEW构建了基于EMD与神经网络的内燃机气门间隙故障诊断系统。用490BPG型发动机在转速为1200r/min、无负荷时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经验模式分解EMD方法对气门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对分解得到的前4个固有模态函数IMF分别求其关联维数,... 利用LabVIEW构建了基于EMD与神经网络的内燃机气门间隙故障诊断系统。用490BPG型发动机在转速为1200r/min、无负荷时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经验模式分解EMD方法对气门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对分解得到的前4个固有模态函数IMF分别求其关联维数,将IMF1-IMF4的关联维数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用4种工况的80组样本训练了内燃机气门故障诊断系统的网络模型。试验结果表明,20组测试样本的测试结果均与实际状况相一致,诊断准确率为100%,该系统能快速准确地识别内燃机气门间隙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气门 故障诊断 经验模式分解 神经网络 虚拟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降噪的共振解调技术在齿轮箱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永祥 苏永生 +1 位作者 喻祖如 明廷涛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49-150,共2页
提出一种运用基于小波降噪的共振解调技术对齿轮齿面接触故障进行诊断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小波降噪算法对传感器采集的混合信号进行降噪;采用共振解调技术对降噪后的故障源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成功地提取了齿轮齿面直接接触的故障特征。
关键词 齿轮 齿面接触 小波降噪 共振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盲源分离的共振解调技术在齿轮齿面接触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姚晓山 张永祥 +1 位作者 明廷涛 王新海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8年第1期74-77,共4页
提出一种运用基于盲源分离的共振解调技术对齿轮齿面接触故障进行诊断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盲源分离算法对传感器采集的混合信号进行分离,获取纯粹的故障源信号;采用共振解调技术对分离后的故障源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成功地提取了齿轮齿面直... 提出一种运用基于盲源分离的共振解调技术对齿轮齿面接触故障进行诊断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盲源分离算法对传感器采集的混合信号进行分离,获取纯粹的故障源信号;采用共振解调技术对分离后的故障源信号进行频谱分析,成功地提取了齿轮齿面直接接触的故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 齿面接触 盲源分离 共振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合近似对角化的盲源分离在齿轮箱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明廷涛 张永祥 +1 位作者 田野 李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6年第6期1023-1026,共4页
提出一种采用盲源分离技术对齿轮箱混合故障进行诊断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白化信号自相关矩阵的联合近似对角化算法,从观测信号中分离故障特征源信号,并根据分离信号的频谱成功地提取了混合故障的特征信息,有效地诊断出齿轮箱所处的故障状态.
关键词 齿轮箱 故障诊断 盲源分离 联合近似对角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齿轮齿面接触型故障的仿真与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苏永生 张永祥 明廷涛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6-99,共4页
从齿轮的单自由度振动模型出发,运用差分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斜齿轮的振动加速度响应,将齿面接触型故障等效为在局部点突加一个冲击载荷,对齿轮齿面接触型故障进行了仿真,利用小波降噪和共振解调技术分别对仿真的染噪振动加速度信... 从齿轮的单自由度振动模型出发,运用差分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斜齿轮的振动加速度响应,将齿面接触型故障等效为在局部点突加一个冲击载荷,对齿轮齿面接触型故障进行了仿真,利用小波降噪和共振解调技术分别对仿真的染噪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处理,成功地提取了轮齿接触故障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齿轮 齿面接触 差分算法 仿真 小波降噪 共振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间隙齿轮在汽车发动机降噪中的应用尝试 被引量:3
8
作者 董懿琼 杨雪春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6年第3期250-252,255,共4页
汽车发动机齿轮系统冲击振动所引起的噪声,是发动机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减轻或吸收齿轮啮合时的冲击振动,即可降低噪声.消除齿轮副中的啮合间隙,即可减轻齿轮间的冲击振动;将摩擦环嵌入齿轮轮缘内侧的槽内,利用摩擦环与齿轮间的相对摩... 汽车发动机齿轮系统冲击振动所引起的噪声,是发动机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减轻或吸收齿轮啮合时的冲击振动,即可降低噪声.消除齿轮副中的啮合间隙,即可减轻齿轮间的冲击振动;将摩擦环嵌入齿轮轮缘内侧的槽内,利用摩擦环与齿轮间的相对摩擦滑动,衰减齿轮的振动,也可降低汽车发动机齿轮噪声.本文对无间隙齿轮的间隙消除原理作一简要介绍,并对采用了无间隙正时齿轮的某越野车发动机噪声进行了实测.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无间隙齿轮后,发动机总体噪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振动 汽车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降噪的经验模式分解方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林瑞霖 孙云岭 孟祥东 《船海工程》 2010年第2期30-32,共3页
通过正常工况下的转子位移信号,分析不同幅值噪声对经验模式分解(EMD)分解的影响。对于幅值较小的随机噪声,EMD分解可以自适应地将主要特征信息从噪声中分解出来。而对于幅值较大的噪声,小波降噪的EMD分解则可以有效避免模态间能量泄漏... 通过正常工况下的转子位移信号,分析不同幅值噪声对经验模式分解(EMD)分解的影响。对于幅值较小的随机噪声,EMD分解可以自适应地将主要特征信息从噪声中分解出来。而对于幅值较大的噪声,小波降噪的EMD分解则可以有效避免模态间能量泄漏,从而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模式分解 小波降噪 模态混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液VVA电磁阀电流驱动计算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会军 袁宝良 +3 位作者 熊淦 赵洪云 王吉华 高崴 《现代车用动力》 2017年第1期22-26,共5页
设计了3种电磁阀电流驱动,试验研究不同电流驱动对电磁阀响应性、阀落座速度、反跳高度的影响,并计算分析了各电流驱动对电磁阀能耗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电磁阀电流驱动对电磁阀响应性、能耗、阀落座速度及反跳高度等皆有重要的影响,较... 设计了3种电磁阀电流驱动,试验研究不同电流驱动对电磁阀响应性、阀落座速度、反跳高度的影响,并计算分析了各电流驱动对电磁阀能耗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电磁阀电流驱动对电磁阀响应性、能耗、阀落座速度及反跳高度等皆有重要的影响,较短的电流上升时间和较高的电流峰值会缩短电磁阀开启响应时间,但是也会增加电磁阀的损耗功率;较高的驱动电流峰值会使阀的落座速度和落座后的反跳高度增加,阀回位过程主要由电磁阀回位弹簧控制,较高的保持电流会使阀的关闭响应降低,保持电流对阀的回位冲击速度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气门驱动 电磁阀 电流驱动 开启响应 关闭响应 落座速度 反跳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69Q汽油机正时同步带传动运动特性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艳华 乔安平 张文丽 《机械管理开发》 2008年第1期6-8,10,共4页
通过对469Q汽油机正时同步带传动运动特性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同步带横向振动的产生原因;同时,提出影响同步带振幅的主要因素是同步带跨度,并且通过试验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减小同步带跨度可有效减小同步带运动过程中横向振动... 通过对469Q汽油机正时同步带传动运动特性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同步带横向振动的产生原因;同时,提出影响同步带振幅的主要因素是同步带跨度,并且通过试验验证了结论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减小同步带跨度可有效减小同步带运动过程中横向振动幅度。因此,在进行发动机正时传动机构结构设计时,同步带类型确定后,其跨度大小是设计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时同步带 横向振动 振幅 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振解调技术的斜齿轮齿面接触型故障诊断研究
12
作者 应冬 明廷涛 孙云岭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0-212,共3页
建立了斜齿轮的扭转振动分析模型,仿真计算了模型的啮合刚度、啮合阻尼和振动响应,并运用共振解调技术对仿真信号进行解调分析,成功提取了斜齿轮齿面接触型故障的特征信息,并经实验论证,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关键词 斜齿轮 齿面接触型故障 诊断 共振解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V型发动机正时链系统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付振明 金玉谟 孟繁忠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2132-2135,共4页
提出了一种V型发动机正时链系统的设计方法。采用一个惰轴链轮将链条的松边分为两段,并分别采用两个张紧臂组件和两个张紧器对链条的松边进行张紧,从而减小了张紧器柱塞的工作行程,使系统结构紧凑。进行了正时链条的选择计算及其静强度... 提出了一种V型发动机正时链系统的设计方法。采用一个惰轴链轮将链条的松边分为两段,并分别采用两个张紧臂组件和两个张紧器对链条的松边进行张紧,从而减小了张紧器柱塞的工作行程,使系统结构紧凑。进行了正时链条的选择计算及其静强度验算,并进行了相关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种V型发动机正时链系统的设计方法是科学的、可行的,采用该方法设计的V型发动机正时链系统的平顺性能和耐磨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发动机 正时链系统 设计方法 总体布局 磨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齿轮“点蚀”的正交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正进 张露平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2012年第4期14-16,84,共4页
评定碳氮渗齿轮质量好坏的主要参数是渗层深度、表面碳浓度及渗层碳浓度梯度。而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渗层深度,合适的表面碳浓度及平缓的碳深度梯度,除了要有正确的碳势、温度、渗碳总时间外,还要有合适的强渗时间与扩散时间之比。齿轮早... 评定碳氮渗齿轮质量好坏的主要参数是渗层深度、表面碳浓度及渗层碳浓度梯度。而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渗层深度,合适的表面碳浓度及平缓的碳深度梯度,除了要有正确的碳势、温度、渗碳总时间外,还要有合适的强渗时间与扩散时间之比。齿轮早期磨损点蚀的原因很多,齿轮精度、材料和热处理规范及润滑油选择不当都会造成齿轮早期磨损点蚀。研究齿轮渗碳层深度超出21.67%是否会导致齿轮点蚀,通过正交试验、工艺参数研究及金相检测分析,碳化物的分析,找出了合适的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化合物 渗层深度 点蚀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用发动机正时齿形带传动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其萃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4-20,共7页
本文概述了正时齿形带传动系统的特点、布置和计算,给出了各设计阶段计算所需的若干重要数据和推荐设计。
关键词 汽车 发动机 正时皮带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元法的发动机曲轴定时齿轮的优化设计
16
作者 叶浩鸣 张洪涛 魏啟印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2年第3期51-52,63,共3页
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在静态分析基础之上,以发动机曲轴定时齿轮的厚度为设计的变量,以发动机曲轴定时齿轮的质量作为目标函数,建立发动机曲轴定时齿轮的优化模型。采用ANSYS对发动机曲轴定时齿轮进行有限元的结构分析和优化,从而优化发... 基于有限元分析方法,在静态分析基础之上,以发动机曲轴定时齿轮的厚度为设计的变量,以发动机曲轴定时齿轮的质量作为目标函数,建立发动机曲轴定时齿轮的优化模型。采用ANSYS对发动机曲轴定时齿轮进行有限元的结构分析和优化,从而优化发动机曲轴与凸轮轴之间的传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曲轴齿轮 有限元法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平衡轴剪刀齿机构啸叫试验和计算方法研究
17
作者 杨江 易敬华 +3 位作者 袁懋荣 吴琪 吴广权 占文锋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68,共7页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采用AVL EXCITE建立了2.0 L发动机平衡轴剪刀齿机构啸叫计算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通过振动色谱图和齿轮谐次噪声与总谐次噪声差值综合评价啸叫。针对4缸机平衡轴齿轮系统,分析了平衡轴剪刀齿机构啸叫产生原因,同... 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采用AVL EXCITE建立了2.0 L发动机平衡轴剪刀齿机构啸叫计算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通过振动色谱图和齿轮谐次噪声与总谐次噪声差值综合评价啸叫。针对4缸机平衡轴齿轮系统,分析了平衡轴剪刀齿机构啸叫产生原因,同时分析了剪刀齿机构弹簧刚度和正、反旋向剪刀齿机构对啸叫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驱动齿轮与剪刀齿机构浮动齿轮传递误差最大,是引起空载啸叫的主要原因;弹簧预紧力矩相同时,弹簧刚度为0.5 N·m/(°)时的传递误差比弹簧刚度为1.0 N·m/(°)时降低约7.2%;反旋向剪刀齿机构为一个减振系统,在2500~4000 r/min工况浮动齿轮角加速度相对正旋向剪刀齿机构降低约25%,在空载加速工况啸叫的改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刀齿机构 啸叫 传递误差 反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机附件鼓形齿联轴器的设计
18
作者 吕建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1990年第6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燃汽轮机 鼓形齿 联轴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