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螺杆捏合方式制备的三基发射药的流变性研究
1
作者 王景澄 谢中元 刘晶 《爆破器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为掌握三基发射药连续化捏合工艺中药料的流变特性,提高工艺模型的准确性,按照三基发射药代料配方制备了预混药料,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对预混药料进行捏合,并通过专用双料筒毛细管流变仪测试捏合后药料的流变特性。分别改变双螺杆挤出机的... 为掌握三基发射药连续化捏合工艺中药料的流变特性,提高工艺模型的准确性,按照三基发射药代料配方制备了预混药料,使用双螺杆挤出机对预混药料进行捏合,并通过专用双料筒毛细管流变仪测试捏合后药料的流变特性。分别改变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转速和捏合温度、药料的固含量和溶剂比,分析以上变量对三基发射药流变学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双螺杆捏合后,药料的本构方程与Carreau-Yasuda本构模型拟合程度较高;一定范围内,螺杆转速或捏合温度的提高会使捏合后的药料的剪切黏度降低;同时,螺杆转速的提高会使药料的停留时间减少,而过短的停留时间会导致捏合后的药料的黏度上升;固含量的增加或溶剂比的减小会使捏合后的药料的剪切黏度增大,而黏度增大会使药料的停留时间增长,一定程度上使药料受到更充分的捏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基发射药 双螺杆挤出机 毛细管流变仪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Hf-Nb-Zr体系高熵合金J-C模型及应用试验
2
作者 李海峰 门建兵 +1 位作者 金文 刘旭东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63,共11页
针对包含高密度、高热值元素的高熵合金材料在聚能战斗部药型罩上的应用问题,选取Ta-Hf-Nb-Zr体系高熵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INSTRON材料试验机、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平台,探寻该高熵合金在应变率为10^(-3)~10^(3)s^(-1)、温度为25~90... 针对包含高密度、高热值元素的高熵合金材料在聚能战斗部药型罩上的应用问题,选取Ta-Hf-Nb-Zr体系高熵合金为研究对象,采用INSTRON材料试验机、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平台,探寻该高熵合金在应变率为10^(-3)~10^(3)s^(-1)、温度为25~900℃以及应力三轴度为0.33~0.89条件下的力学响应规律,基于静动态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获取该合金的Johnson-Cook(J-C)本构方程参数及损伤失效模型参数,并建立爆炸加载下高熵合金爆炸成型弹丸(explosively formed projectile,EFP)数值模型。开展EFP成型脉冲X射线验证试验,结果显示:117μs时,高熵合金EFP成型较为完整,EFP长度为51.1 mm,直径为12.27 mm;187μs时,EFP尾部产生3处断裂,头部长度为24.3 mm,直径为12.27 mm,EFP速度为2496.3 m/s。模拟与试验的EFP长度、直径以及速度的误差均小于8.2%,模拟的断裂形态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J-C模型有效预测了爆炸加载条件下高熵合金EFP的成型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合金 Johnson-Cook模型 爆炸成型弹丸 脉冲X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合金药型罩的射流仿真及结构设计
3
作者 周秉文 杜恩轩 +5 位作者 赵进北 鞠鹏程 朱梦奇 孟令刚 亚斌 张兴国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99,共8页
采用Ls-dyna软件中的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对非晶合金药型罩的射流成形进行数值仿真,侵彻仿真用软件中的多物质ALE算法和流固耦合,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72°锥角非晶合金药型罩的射流形态、性能更好,射流为连续性非凝聚... 采用Ls-dyna软件中的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方法对非晶合金药型罩的射流成形进行数值仿真,侵彻仿真用软件中的多物质ALE算法和流固耦合,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72°锥角非晶合金药型罩的射流形态、性能更好,射流为连续性非凝聚态,锥角为72°,壁厚为2.5 mm的非晶合金药型罩穿深约为铜药型罩的86%,孔径约为铜药型罩的1.46倍,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小于10%。药型罩中部对非晶合金射流成形和性能影响最大。根据非晶合金射流特征设计了一种新型药型罩结构,其侵彻45#钢穿深比锥形非晶合金药型罩提高约12%,达到相同锥角的锥形铜药型罩的穿深,孔径比铜药型罩高约44%,为非晶合金药型罩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药型罩 有效射流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冲击波集合分解排列熵时变峰值降噪算法
4
作者 杜桂云 崔春生 +1 位作者 杨志飞 刘双峰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5,113,共7页
针对实测的爆炸冲击波信号中含有大量的噪声信号,严重影响冲击波超压峰值与正压时间的判读以及比冲量的计算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完全集合经验模式分解(CEEMDAN)与排列熵(MPE)的时变窗长时频峰值滤波的爆炸冲击波降噪算法,通过构造不同比... 针对实测的爆炸冲击波信号中含有大量的噪声信号,严重影响冲击波超压峰值与正压时间的判读以及比冲量的计算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完全集合经验模式分解(CEEMDAN)与排列熵(MPE)的时变窗长时频峰值滤波的爆炸冲击波降噪算法,通过构造不同比例距离下的含噪冲击波信号模型和实测数据来进行研究与验证。原始爆炸冲击波数据经CEEMDAN分解为若干个本征模态分量(IMFs);并以IMFs的MPE值作为分类指标,将IMFs分量划分为需滤波和存留两个类别,对含噪模型与实测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实验,将降噪处理后的IMFs分量和剩余的IMFs重构。试验结果表明,与贝塞尔低通数字滤波器、CEEMDAN降噪算法相比,该方法能够去除信号中含有的高频噪声,获得较好的降噪指标;同时尽可能地保留了信号中的尖峰与突变信息,是比较理想的爆炸冲击波信号降噪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冲击波 完全集合经验模式分解 排列熵 降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射流作用复合混凝土结构动态毁伤特性
5
作者 苏成海 王中 +2 位作者 马红兵 郑元枫 王海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35-146,共12页
为研究复合混凝土结构在活性射流侵彻与爆炸联合作用下动态毁伤行为,采用全尺寸毁伤实验和动能-化学能分段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活性射流作用不同面层厚度复合混凝土结构动态毁伤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PTFE/Al活性射流侵彻-爆炸联... 为研究复合混凝土结构在活性射流侵彻与爆炸联合作用下动态毁伤行为,采用全尺寸毁伤实验和动能-化学能分段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获取活性射流作用不同面层厚度复合混凝土结构动态毁伤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PTFE/Al活性射流侵彻-爆炸联合作用下,混凝土层出现中心侵孔、崩落、隆起、径向/环向裂纹等多种毁伤模式,随混凝土层增厚,崩落面积增大,但隆起高度与径向裂纹数量减少。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引入改进RHT混凝土模型,结合活性射流反应特性,采用FEM-SPH算法对动能侵彻-爆炸增强毁伤行为进行分段数值模拟,结合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给出活性射流有效质量空间分布特性,确定动能侵彻和爆炸增强毁伤增益关系,研究表明,活性射流爆炸增强毁伤可在动能侵彻毁伤基础上,分别对侵孔直径和破坏区直径增大116%和59.7%,大幅提升对复合混凝土结构破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混凝土结构 活性射流 侵彻行为 爆炸增强 毁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控发射药燃烧与射击能力试验研究
6
作者 王英霖 陈雷 +3 位作者 訾皓然 黄印 李荣 谢函邑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1-216,276,共7页
针对弹丸初速可控可调打击发展的需要,使用新型电控发射药替代传统发射药,搭建电控发射试验平台,利用试验方法对电控发射药点火燃烧与射击能力进行验证,并研究加载电压对新型电控发射药燃烧及弹丸初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控发射药... 针对弹丸初速可控可调打击发展的需要,使用新型电控发射药替代传统发射药,搭建电控发射试验平台,利用试验方法对电控发射药点火燃烧与射击能力进行验证,并研究加载电压对新型电控发射药燃烧及弹丸初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控发射药可以通过加载电能方式实现可控点火与燃烧,且随着电压的升高,燃烧速率提高;电控发射药可替代传统发射药,实现非致命弹丸的发射,且通过改变输入电压的数值,可以调节弹丸初速。试验研究结果为可调节动能发射方式提供了一种现实可行的新技术方案,为非致命武器系统的研究提供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控发射药 点火电压 试验研究 燃烧能力 初速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破片能量输出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7
7
作者 王海福 刘宗伟 +1 位作者 俞为民 王辉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63-666,共4页
针对活性破片毁伤威力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测量活性破片能量输出特性的方法,采用弹道发射的方式,实验测量了3种不同配方活性破片的能量输出特性.结果表明,活性破片在强碰撞载荷作用下会发生爆炸性反应并释放大量化学能,能量释放率... 针对活性破片毁伤威力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测量活性破片能量输出特性的方法,采用弹道发射的方式,实验测量了3种不同配方活性破片的能量输出特性.结果表明,活性破片在强碰撞载荷作用下会发生爆炸性反应并释放大量化学能,能量释放率与碰撞速度密切相关,当活性破片以约1500 m/s的速度与目标碰撞时,所释放的化学能约为动能的5倍,大幅提高了毁伤目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破片 活性材料破片 撞击起爆 能量输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丸膛内运动过程中弹带塑性变形的宏观与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殷军辉 郑坚 +2 位作者 倪新华 贾长治 崔凯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76-681,共6页
弹丸膛内运动过程中,弹带承受高强度冲击载荷与高速摩擦,其高温条件下瞬态塑性变形的微观机理十分复杂。根据膛内载荷特征,基于金属材料学进行弹带塑性变形的微观机理研究,通过分析弹丸发射后的弹带硬度分布及组织演变规律,探索其宏观... 弹丸膛内运动过程中,弹带承受高强度冲击载荷与高速摩擦,其高温条件下瞬态塑性变形的微观机理十分复杂。根据膛内载荷特征,基于金属材料学进行弹带塑性变形的微观机理研究,通过分析弹丸发射后的弹带硬度分布及组织演变规律,探索其宏观形变的细观与微观本质。研究表明,弹带挤进后具有明显的层状特征,硬度最高的表层纤维组织因剧烈摩擦而迅速升温并导致局部再结晶,弹带内部区域未发生大尺度形变,摩擦产生的表面金属熔化膜是抑制塑性变形向内层延伸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材料 弹带 塑性变形 微观机理 纤维组织 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破片战斗部威力评价方法 被引量:17
9
作者 余庆波 刘宗伟 +1 位作者 金学科 王海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61-664,共4页
针对活性破片战斗部设计和威力指标论证,从活性破片毁伤机理和毁伤模式出发,提出了一种活性破片战斗部威力评价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威力评价模型.算例分析表明,以燃油箱为打击目标,同口径活性破片战斗部威力半径比钢破片战斗部提高2.8倍... 针对活性破片战斗部设计和威力指标论证,从活性破片毁伤机理和毁伤模式出发,提出了一种活性破片战斗部威力评价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威力评价模型.算例分析表明,以燃油箱为打击目标,同口径活性破片战斗部威力半径比钢破片战斗部提高2.8倍.活性破片密度、单枚活性破片质量和杀伤动能等对活性破片战斗部威力半径有显著影响.增加活性破片密度、采用高格尼常数炸药,有利于进一步增大活性破片战斗部的威力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材料 活性破片 战斗部 威力评估 威力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材料对活性破片战斗部爆炸驱动影响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余庆波 王海福 +1 位作者 金学科 俞为民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126,共6页
为研究活性破片战斗部爆炸驱动作用行为,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缓冲层材料及厚度对活性破片战斗部爆炸驱动行为的影响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缓冲层厚度的增加,活性破片飞散速度明显降低,4种缓冲材料中,软铝缓冲层... 为研究活性破片战斗部爆炸驱动作用行为,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缓冲层材料及厚度对活性破片战斗部爆炸驱动行为的影响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缓冲层厚度的增加,活性破片飞散速度明显降低,4种缓冲材料中,软铝缓冲层对活性破片初速影响最大,且破片初速随缓冲层厚度的增加基本呈线性下降趋势,尼龙和凯夫拉缓冲层对破片初速影响较小;随着缓冲层厚度的增加,活性破片所受载荷明显降低,其中软铝降载荷效果最好,其次为凯夫拉.综合考虑活性破片速度和破片完整性、安定性要求,选择凯夫拉缓冲层较好.最后,通过活性破片战斗部地面静爆试验对数值模拟结果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破片战斗部 缓冲材料 爆炸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束控制破碎钨合金壳体破碎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炯 袁书强 +4 位作者 周春华 刘峰涛 郭伟光 王芳 苏继红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0年第6期62-64,共3页
采用高能束控制破碎技术对93W材料、复合钨合金壳体进行破片预制,通过静爆沙箱回收试验对破片进行回收分析。结果显示:不同C/M比、不同壳体壁厚高能束控制破片均能按预想方式达到破片断裂目的,破片控制率达到95%以上。设计时要根据不同... 采用高能束控制破碎技术对93W材料、复合钨合金壳体进行破片预制,通过静爆沙箱回收试验对破片进行回收分析。结果显示:不同C/M比、不同壳体壁厚高能束控制破片均能按预想方式达到破片断裂目的,破片控制率达到95%以上。设计时要根据不同C/M比、不同壳体壁厚有效调整高能束控制破碎参量,使之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束 控制破碎 钨合金 破碎效果 C/M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束控制破碎弹体威力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刘峰涛 袁书强 +1 位作者 陈炯 周春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0,共4页
对比经高能束控制破碎技术处理后的40CrMnSiB和40Cr弹体的威力,40CrMnSiB弹体的杀伤半径大。分析两种弹体各部位的金相组织,结果表明:两种材料的改性区为回火马氏体组织,基体为索氏体组织,改性区和基体性能的差异满足了高能束控制破碎... 对比经高能束控制破碎技术处理后的40CrMnSiB和40Cr弹体的威力,40CrMnSiB弹体的杀伤半径大。分析两种弹体各部位的金相组织,结果表明:两种材料的改性区为回火马氏体组织,基体为索氏体组织,改性区和基体性能的差异满足了高能束控制破碎的要求。40CrMnSiB弹体材料更适合采用高能束控制破碎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破碎 高能束 金相组织 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丸膛内运动过程中弹带表层热软化机理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殷军辉 郑坚 +2 位作者 倪新华 潘传增 张炳文 《弹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6-110,共5页
为研究弹带表层金属在急剧升温条件下的热软化机理与组织演变过程,基于再结晶动力学理论分析表层金属发生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的可能性,研究了动态再结晶对弹带表层热软化的影响,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并分析了回收砂弹的弹带... 为研究弹带表层金属在急剧升温条件下的热软化机理与组织演变过程,基于再结晶动力学理论分析表层金属发生再结晶及晶粒长大的可能性,研究了动态再结晶对弹带表层热软化的影响,采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并分析了回收砂弹的弹带细观与微观组织.实验中发现了存在于弹带表面薄层的再结晶组织,且部分晶粒未显著长大,这表明再结晶是弹带表层热软化的微观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弹带 热软化 再结晶动力学 细观组织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方法水下爆炸声信号的特征提取及其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吴成 廖莎莎 +3 位作者 李华新 张向荣 张渝霞 史京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51-855,共5页
为了解水下爆炸声信号的特征,采用Welch法实现对水下爆炸声信号的特征提取,然后利用Mallat算法,采用一维离散小波变换对爆炸信号进行逐级过程提取分析,将信号中的平滑分量和细节分量分离开来.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加合理地得到水... 为了解水下爆炸声信号的特征,采用Welch法实现对水下爆炸声信号的特征提取,然后利用Mallat算法,采用一维离散小波变换对爆炸信号进行逐级过程提取分析,将信号中的平滑分量和细节分量分离开来.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加合理地得到水下爆炸信号的全部特征,从而达到准确分析信号特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估计 离散小波变换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存条件下云爆火箭弹云爆剂质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阵 李海广 +1 位作者 贲旭东 王辉立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12年第3期82-85,共4页
云爆弹的使用使常规弹药战斗部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其效能的发挥有赖于云爆剂(FAE)性能的稳定。系统分析了云火箭弹云爆剂发生质量变化的形式及其危害,介绍了云爆剂质量变化的主要研究方法。从云爆剂的质量变化机理出发,概述了云爆剂储... 云爆弹的使用使常规弹药战斗部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其效能的发挥有赖于云爆剂(FAE)性能的稳定。系统分析了云火箭弹云爆剂发生质量变化的形式及其危害,介绍了云爆剂质量变化的主要研究方法。从云爆剂的质量变化机理出发,概述了云爆剂储存性能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云爆剂质量变化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对云爆剂及其安全性能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爆剂 质量变化 储存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基非晶合金药型罩射流的成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亮 祖旭东 +2 位作者 黄正祥 肖强强 韩伟 《弹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5-71,共7页
射流成型情况关系到对目标的侵彻毁伤效果。非晶合金材料有着不同于金属材料的独特力学特性,其用于聚能装药中形成的射流形态十分特殊,可以在保证一定侵彻深度的同时提高开孔孔径。将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对Zr基非晶合金药型罩射... 射流成型情况关系到对目标的侵彻毁伤效果。非晶合金材料有着不同于金属材料的独特力学特性,其用于聚能装药中形成的射流形态十分特殊,可以在保证一定侵彻深度的同时提高开孔孔径。将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对Zr基非晶合金药型罩射流成型特性展开研究。将Zr基非晶合金和Cu药型罩形成的射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具有明显差异。这是由于非晶合金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微小塑性不予考虑,经过弹性压缩阶段后,由于Zr基非晶合金材料屈服强度极大,几无塑性,药型罩破碎,形成大量质量不均的粒子,仿真上体现为密度分布,并向轴向汇聚形成粒子流,由于粒子质量不等,在碰撞汇聚时,小质量粒子径向速度较大,分布在外围,大质量粒子则靠近轴心,形成大直径的非凝聚高速集束粒子流,并通过X光摄像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基于脆性材料模型的本构方程和SPH数值仿真方法能够对射流成型近似模拟,当射流因药型罩加工质量问题致使质量不均匀时,仿真与实际具有一定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药型罩 射流成型 粒子流 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半预制破片战斗部壳体的金相观察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成 倪艳光 +2 位作者 张渝霞 艾东民 欧阳稠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1-384,共4页
为研究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内刻V形槽20#钢圆柱壳体的破裂机理,进行了爆炸加载破片回收试验,并观测其断面金相组织.结果分析表明:破片以韧性断裂为主,不同的原始组织对断裂模式有一定影响;淬火钢强度高,易形成绝热剪切带,利于控制破片形状... 为研究不同热处理条件下内刻V形槽20#钢圆柱壳体的破裂机理,进行了爆炸加载破片回收试验,并观测其断面金相组织.结果分析表明:破片以韧性断裂为主,不同的原始组织对断裂模式有一定影响;淬火钢强度高,易形成绝热剪切带,利于控制破片形状和大小;裂纹源开始于刻槽根部,从壳体内表面延伸至外表面,引起壳体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金相分析 战斗部钢壳体 破裂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外壳材料对PELE作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德雨 王坚茹 +2 位作者 陈兆荣 陈智刚 张世林 《爆破器材》 CAS 2011年第4期5-8,共4页
根据横向效应增强型侵彻弹(PELE)和陶瓷材料的特性,提出了用增韧处理过的A l2O3陶瓷做为PELE弹体的设想,并运用LS-DYNA软件对外壳材料为陶瓷的PELE侵彻靶板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陶瓷外壳的PELE在1280m/s的速度下穿透2mm装甲钢... 根据横向效应增强型侵彻弹(PELE)和陶瓷材料的特性,提出了用增韧处理过的A l2O3陶瓷做为PELE弹体的设想,并运用LS-DYNA软件对外壳材料为陶瓷的PELE侵彻靶板进行了数值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陶瓷外壳的PELE在1280m/s的速度下穿透2mm装甲钢薄靶板后能够产生明显的横向效应。相对于普通金属外壳PELE,陶瓷PELE具有质量轻便、价格低廉、易于大量装备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体材料 横向增强效应弹 陶瓷 破片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丁羟推进剂(HTPB)粉碎方式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蒋大勇 王煊军 +1 位作者 白云 韩启龙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4-187,共4页
针对废弃丁羟推进剂(HTPB)韧性强和感度高的特性,在保证试验过程安全的前提下,分别研究了湿式笼式粉碎法、干式旋风切削法和远程控制切割法这三种方式粉碎废弃HTPB。结果表明:以粉碎比(即进料直径与出料直径之比)和AP、Al的损失率为评... 针对废弃丁羟推进剂(HTPB)韧性强和感度高的特性,在保证试验过程安全的前提下,分别研究了湿式笼式粉碎法、干式旋风切削法和远程控制切割法这三种方式粉碎废弃HTPB。结果表明:以粉碎比(即进料直径与出料直径之比)和AP、Al的损失率为评价标准,干式旋风切削法粉碎后的物料直径最小约为1mm,有效成分损失率低于1.4%,由其制备的工业炸药可被8#雷管引爆,验证了该方式粉碎HTPB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废弃HTPB 粉碎方式 起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加载条件下高密度钨合金破碎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迎春 李树奎 王富耻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0-43,共4页
研究了 98W -Ni-Fe和 97W -Ni-Cu在爆炸加载条件下的破碎性。用高密度钨合金在装填TNT和RDX两种炸药时均碎成较均匀破片 ,破片质量分布在 0 .1~ 1.0 g之间。W -Ni-Fe的回收率比W -Ni-Cu的高 ,在爆速较低的炸药中的回收率较高。断口分... 研究了 98W -Ni-Fe和 97W -Ni-Cu在爆炸加载条件下的破碎性。用高密度钨合金在装填TNT和RDX两种炸药时均碎成较均匀破片 ,破片质量分布在 0 .1~ 1.0 g之间。W -Ni-Fe的回收率比W -Ni-Cu的高 ,在爆速较低的炸药中的回收率较高。断口分析表明 ,97W -Ni-Cu破片的断裂模式是以钨 -粘接相界面分开和粘接相的韧性撕裂为主 ,98W -Ni-Fe破片的断裂以钨颗粒穿晶断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合金 爆炸加载 破碎性 试验 断口 榴弹 战术导弹子弹壳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