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动能量采集型磁流变阻尼器优化设计及性能分析
1
作者 席兴盛 胡国良 +1 位作者 喻理梵 李刚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2-268,共7页
自供电状态下振动能量采集型磁流变阻尼器阻尼性能较差,需要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通过对峰值感应电压、功率密度以及自供电电流的分析计算得出比较系数,以此为指标选取发电装置各关键尺寸;然后在自供电状态下,采用多目标优化算... 自供电状态下振动能量采集型磁流变阻尼器阻尼性能较差,需要对其进行优化设计与性能分析。通过对峰值感应电压、功率密度以及自供电电流的分析计算得出比较系数,以此为指标选取发电装置各关键尺寸;然后在自供电状态下,采用多目标优化算法对减振装置活塞头尺寸及阻尼间隙宽度进行寻优;最后对优化前后的装置进行仿真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装置的发电性能及其在自供电状态下的阻尼性能均有明显提升;在频率为4 Hz、幅值为10 mm的振动激励下,优化后峰值感应电压提高30%,输出阻尼力提高8.7%,自供电电流强度提高20%,对应的阻尼力提高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自供电状态 能量采集 磁流变阻尼器 优化设计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结构用微振动控制阻尼器动态特性测试
2
作者 朱琛 刘兴天 +3 位作者 周晓东 赵枝凯 赵发刚 周徐斌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8-513,619,共7页
空间桁架是有效载荷的常用支撑结构,由于有效载荷的振动敏感性,为保证有效载荷的在轨性能,保持桁架结构的稳定性,需要对桁架结构的低频振动进行抑制。液体阻尼器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常用于卫星结构的振动抑制。对液体阻尼器的动态特性... 空间桁架是有效载荷的常用支撑结构,由于有效载荷的振动敏感性,为保证有效载荷的在轨性能,保持桁架结构的稳定性,需要对桁架结构的低频振动进行抑制。液体阻尼器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常用于卫星结构的振动抑制。对液体阻尼器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使用激振器进行激励加载,获取了输入加速度和输出动态力的关系,求解了阻尼器的动刚度及阻尼系数。测试结果表明,该阻尼器可实现较大范围的阻尼系数,阻尼系数较未充液增加10倍以上,具有低频大阻尼、高频小阻尼的特性,可满足空间桁架结构减振需求,对空间结构的振动控制具有较强的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阻尼器 动刚度 阻尼系数 激振器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act response and energy absorption of metallic buffer with entangled wire mesh damper
3
作者 Chao Zheng Jun Wu +1 位作者 Mangong Zhang Xin Xue 《Defence Technology(防务技术)》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5期137-150,共14页
An innovative metallic buffer consisting of series-connected hat-shaped entangled wire mesh damper(EWMD)and parallel springs are proposed in this work to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engineering equipment.The impact res... An innovative metallic buffer consisting of series-connected hat-shaped entangled wire mesh damper(EWMD)and parallel springs are proposed in this work to enhance the reliability of engineering equipment.The impact response and the energy dissipation mechanism of hat-shaped EWMD under different quasi-static compression deformations(2-7 mm)and impact heights(100-200 mm)are investigated using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methods.The results demonstrate distinct stages in the quasi-static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at-shaped EWMD,including stiffness softening,negative stiffness,and stiffness hardening.The loss factor graduall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compression deformation before entering the stiffness hardening stage.Under impact loads,the hat-shaped EWMD exhibits optimal impact energy absorption when it enters the negative stiffness stage(150 mm),resulting in the best impact isolation effect of metallic buffer.However,the impact energy absorption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when hat-shaped EWMD enters the stiffness hardening stage.Interestingly,quasi-static compression analysis after experiencing different impact loads reveals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negative stiffness phenomenon.Moreover,with increasing impact loads,the stiffness hardening point progressively shifts to an earlier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llic buffer Hat-shaped EWMD Drop impact Energy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Mechanical behavio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能量采集型磁流变阻尼器发电性能研究
4
作者 席兴盛 胡国良 +2 位作者 朱文才 喻理梵 李刚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1-209,共9页
为了解决磁流变阻尼器对外部电源的过度依赖以及避免其断电失效的风险,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振动能量采集的磁流变阻尼器。该阻尼器由基于磁流变效应的减振装置和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发电装置组成。首先,基于磁路欧姆定理建立了电... 为了解决磁流变阻尼器对外部电源的过度依赖以及避免其断电失效的风险,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振动能量采集的磁流变阻尼器。该阻尼器由基于磁流变效应的减振装置和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发电装置组成。首先,基于磁路欧姆定理建立了电磁感应发电装置的振动能量采集数学模型;其次,应用MATLAB软件进行发电装置发电性能分析,研究了装置发电性能与结构设计变量之间的关系;接着,采用COMSOl软件对2种不同永磁体组结构的发电装置进行了电磁仿真分析与对比,重点分析了发电装置永磁体组高度对发电性能的影响;最后,仿真分析了不同振动频率和幅值对装置发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感应线圈绕线槽高度值与发电性能指标值基本呈线性关系,永磁体组高度、导磁垫片高度与绕线筒径向厚度均存在最优值。无论在何种频率或幅值振动激励下,永磁体组高度为30 mm的发电装置单线圈感应电压的峰值比永磁体组高度为20 mm的大42.5%左右,输出功率峰值大22.3%左右。研究结果可为提高振动能量采集型磁流变阻尼器发电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能量采集 电磁感应 发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结构粘滞流体阻尼器减振新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52
5
作者 叶正强 李爱群 徐幼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66-473,共8页
介绍了结构控制和消能减振技术的减振机理和减振设计方法 ,对不同结构构造的粘滞流体阻尼器的耗能原理进行了研究 ,研制出了一种性能稳定的双出杆型工程结构减振粘滞流体阻尼器 .研究表明 ,研制的粘滞流体阻尼器是一种无刚度的速度相关... 介绍了结构控制和消能减振技术的减振机理和减振设计方法 ,对不同结构构造的粘滞流体阻尼器的耗能原理进行了研究 ,研制出了一种性能稳定的双出杆型工程结构减振粘滞流体阻尼器 .研究表明 ,研制的粘滞流体阻尼器是一种无刚度的速度相关型阻尼器 ,阻尼器的阻尼力与活塞的运动速度近似呈线性关系 .对一栋顶部设置有钢塔的高层建筑实施了减振控制 ,计算结果表明 ,流体阻尼器可有效地降低结构在强震和大风下的振动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结构 结构控制 消能减振 粘滞流体阻尼器 动力性能 附加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性阻尼器的计算模型 被引量:20
6
作者 徐赵东 周洲 +1 位作者 赵鸿铁 沈亚鹏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8-93,共6页
本文介绍了粘弹性阻尼器的构造与性能,以及目前普遍用于分析粘弹性阻尼器的五种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能够体现温度和频率影响的新计算模型—等效标准固体模型,然后通过实例分析,得出有关结论。
关键词 粘弹性阻尼器 计算模型 等效标准固体模型 温度 结构 抗风 抗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带质量元素的温度唯象模型 被引量:22
7
作者 徐赵东 李爱群 +1 位作者 程文瀼 叶继红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4-148,共5页
磁流变阻尼器是应用于建筑结构中的新型减震控制装置,其性能受外加磁场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关于磁流变阻尼器的性能试验和计算模型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但现有的计算模型却不能同时体现磁流变阻尼器的静摩擦现象、惯性效应和... 磁流变阻尼器是应用于建筑结构中的新型减震控制装置,其性能受外加磁场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关于磁流变阻尼器的性能试验和计算模型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但现有的计算模型却不能同时体现磁流变阻尼器的静摩擦现象、惯性效应和振动过程中温升效应。基于流体能量守恒原理推导并提出磁流变阻尼器带质量元素的温度唯象模型,通过实例分析可以得出:该模型不仅可以体现温度对磁流变阻尼器力学性能的影响,而且可以体现磁流变阻尼器的力—位移和力—速度非线性关系,能很好地模拟磁流变阻尼器的静摩擦现象、惯性效应和低速区时的力衰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 磁流变阻尼器 计算模型 温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参数化动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8
作者 李宏男 杨浩 李秀领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6-624,共9页
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damper,简称MR阻尼器)是一种智能型驱动装置,在土木工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详细综述了磁流变阻尼器参数化动力学模型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并对如何设计充分发挥磁流变阻尼器在不同电... 磁流变阻尼器(magnetorheologicaldamper,简称MR阻尼器)是一种智能型驱动装置,在土木工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详细综述了磁流变阻尼器参数化动力学模型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模型的优缺点;并对如何设计充分发挥磁流变阻尼器在不同电压下耗能能力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指出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技术的应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参数化动力学模型 神经网络 模糊逻辑 振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粘弹性阻尼器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周云 邓雪松 徐赵东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9-144,共6页
本文介绍了作者提出的铅粘弹性阻尼器的构造和原理,对错粘弹性阻尼器在不同温度、频率、应变幅值和粘弹性层厚度的情况下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了温度、频率、应变幅值和粘弹性层厚度对铅粘弹性阻尼器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对铅粘弹性... 本文介绍了作者提出的铅粘弹性阻尼器的构造和原理,对错粘弹性阻尼器在不同温度、频率、应变幅值和粘弹性层厚度的情况下进行了试验,分析研究了温度、频率、应变幅值和粘弹性层厚度对铅粘弹性阻尼器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对铅粘弹性阻尼器进行了低周疲劳试验和大变形试验,考察了铅粘弹性阻尼器的疲劳性能和极限变形能力,最后给出了有关的结论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粘弹性阻尼器 力学特征 滞回曲线 疲劳性能 温度 频率 减震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式磁流变液阻尼器磁场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兰文奎 郑玲 +1 位作者 李以农 胡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2-145,共4页
针对磁流变液阻尼器的磁路结构,利用ANSYS软件进行电磁场有限元分析。分析不同结构模型的磁流变液阻尼器的磁场分布,研究了单级磁路与双级磁路在相同激励状况下,所产生的不同的响应。分析活塞结构的变化对磁流变液阻尼器磁场分布的影响... 针对磁流变液阻尼器的磁路结构,利用ANSYS软件进行电磁场有限元分析。分析不同结构模型的磁流变液阻尼器的磁场分布,研究了单级磁路与双级磁路在相同激励状况下,所产生的不同的响应。分析活塞结构的变化对磁流变液阻尼器磁场分布的影响,为磁流变液阻尼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液阻尼器 磁路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智能阻尼器试验研究及径向基网络模型 被引量:13
11
作者 涂建维 瞿伟廉 邹承明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3-45,55,共4页
制作了 MR智能阻尼器 ,并在不同的位移 ,速度和电流输入情况下 ,对自制的 MR智能阻尼器进行了性能试验研究 ,建立了 MR智能阻尼器的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结果表明 :神经网络模型能精确的描述阻尼器正向和逆向工作特性 ,并且对液体沉降... 制作了 MR智能阻尼器 ,并在不同的位移 ,速度和电流输入情况下 ,对自制的 MR智能阻尼器进行了性能试验研究 ,建立了 MR智能阻尼器的径向基函数网络模型。结果表明 :神经网络模型能精确的描述阻尼器正向和逆向工作特性 ,并且对液体沉降、液体磁响应时间、蓄能器刚度等因素的影响也能很好的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验研究 径向基网络模型 MR智能阻尼器 工作特性 抗震设计 磁流变阻尼器 半主动控制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优化设计与力学性能试验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军强 臧希喆 赵杰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7-182,共6页
基于磁流变液的Bingham模型,提出一种应用有限元法对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通过对阻尼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磁性能,从而获得阻尼器的最优电气参数。研制磁流变阻尼器及其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对阻尼... 基于磁流变液的Bingham模型,提出一种应用有限元法对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通过对阻尼器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磁性能,从而获得阻尼器的最优电气参数。研制磁流变阻尼器及其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对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得到了阻尼器的力矩—转速、屈服力矩—电流等力学特性。考虑温度对磁流变阻尼器性能的影响,得到不同温度、不同转速下阻尼器的屈服力矩特性,对磁流变液剪切变稀现象及温度对磁流变阻尼器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有限元法 优化设计 试验研究 力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沙凌锋 徐赵东 +1 位作者 李爱群 郭迎庆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63,共5页
磁流变阻尼器作为优秀的半主动控制器件,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场合的振动控制。目前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设计者的经验,无法对其进行精确的计算。从磁流变液的本构关系和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模型出发,着重论述... 磁流变阻尼器作为优秀的半主动控制器件,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场合的振动控制。目前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设计者的经验,无法对其进行精确的计算。从磁流变液的本构关系和磁流变阻尼器的阻尼力模型出发,着重论述磁流变阻尼器的构造与磁路的设计方法,并运用有限元对磁路部分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参数优化设计出经济合理的磁流变阻尼器,用MATLAB对其进行性能分析,所论述的设计方法能满足工程精度要求,尤其对土木结构工程中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磁路设计 电磁场分析 有限元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性阻尼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20
14
作者 徐赵东 周云 赵鸿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3期246-248,252,共4页
根据粘弹性阻尼结构的性能与特点,提出了以层间位移为控制函数的优化设计方法,并以时程分析法和振型分解法对粘弹性阻尼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然后给出了一个十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化控制分析实例.
关键词 粘弹性阻尼器 粘弹性阻尼结构 减振 优化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通道式磁流变阻尼器及其减振控制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郭朝阳 宗路航 +4 位作者 陈现敏 黎剑锋 薛群 冯江华 龚兴龙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52,共6页
研制了一种内通道式磁流变阻尼器,该阻尼器的流场通道位于电磁线圈内部,磁流变效应发生于两层固定的平板之间。对该阻尼器进行了MTS动态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具有良好动力学特性和响应时间。为了模拟动车的振动情况,搭建一个两自由度的弹... 研制了一种内通道式磁流变阻尼器,该阻尼器的流场通道位于电磁线圈内部,磁流变效应发生于两层固定的平板之间。对该阻尼器进行了MTS动态拉伸实验,结果表明具有良好动力学特性和响应时间。为了模拟动车的振动情况,搭建一个两自由度的弹簧质量实验平台系统,利用天棚控制算法,在该实验平台上进行减振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磁流变阻尼器在1 Hz~2 Hz频率范围内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通道式 磁流变阻尼器 天棚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舰艇管路系统抗冲击技术工作述评 被引量:16
16
作者 陈刚 汪玉 李兆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64,共7页
从舰艇管路系统冲击研究的方法、模型和模拟计算、舰艇管路系统(抗)冲击试验、舰艇管路系统冲击环境预报和仿真、舰艇管路系统抗冲击设计评估、舰艇管路系统冲击标准及规范以及舰艇管路系统抗冲击元器件研制等六个方面对国内外开展的舰... 从舰艇管路系统冲击研究的方法、模型和模拟计算、舰艇管路系统(抗)冲击试验、舰艇管路系统冲击环境预报和仿真、舰艇管路系统抗冲击设计评估、舰艇管路系统冲击标准及规范以及舰艇管路系统抗冲击元器件研制等六个方面对国内外开展的舰艇管路系统抗冲击工作进行了述评,并引出了我国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艇 管路系统 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工作面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军强 王娟 +1 位作者 刘今越 陈贵亮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14-320,共7页
设计了一种具有3个工作面新型结构的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转子2个端面和圆柱面均为工作面,在不增大转子体积的情况下,有效增加了转子工作面积。基于磁流变液与磁芯材料特性,对阻尼器进行了磁路设计,获得了阻尼器的相关机械参数与电气参... 设计了一种具有3个工作面新型结构的旋转式磁流变阻尼器,转子2个端面和圆柱面均为工作面,在不增大转子体积的情况下,有效增加了转子工作面积。基于磁流变液与磁芯材料特性,对阻尼器进行了磁路设计,获得了阻尼器的相关机械参数与电气参数。针对阻尼器结构特点,应用有限元法,建立了磁流变阻尼器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电磁场分析,得到了阻尼器模型的电磁场物理量。结合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磁流变液的本构关系,对磁流变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磁流变阻尼器及其力学性能测试系统,对阻尼器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阻尼器的力矩-转速力学特性以及屈服力矩-电流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变阻尼器 磁路设计 有限元法 性能分析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的受电弓主动控制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8
18
作者 鲁小兵 刘志刚 宋洋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作动器是受电弓主动控制系统应用的瓶颈,磁流变阻尼器作为新型材料磁流变液发展而来的智能化元器件具有很多优良特性,将其用于弓网接触力的主动调节。首先建立了精确的磁流变阻尼器正向扩展双曲正切模型和逆向简化双曲正切模型,同时建... 作动器是受电弓主动控制系统应用的瓶颈,磁流变阻尼器作为新型材料磁流变液发展而来的智能化元器件具有很多优良特性,将其用于弓网接触力的主动调节。首先建立了精确的磁流变阻尼器正向扩展双曲正切模型和逆向简化双曲正切模型,同时建立了和磁流变阻尼器结合的弓网耦合系统模型;为分析其在不同出力时程下的特性,设计了最优控制器、变结构控制器和模糊控制器对受电弓进行控制,并以SSS400+型受电弓为对象进行验证;最后以实际所需的主动控制力为标准,分析了作动器对理论控制力的跟踪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磁流变阻尼器在不同控制策略的出力时程中均有较好表现,由于其较快的反应时间、较好的跟踪精度和较小的能量消耗,将其作为受电弓主动控制系统中的作动器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网系统 受电弓 主动控制 作动器 磁流变阻尼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挤压油膜阻尼器减振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艳红 洪杰 赵福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3-177,共5页
提出了一种带有金属橡胶外环的自适应挤压油膜阻尼器ASFD MRR(AdaptiveSqueezeFilmDamperwithMetalRubberouter Ring) ,它利用环形金属橡胶的弹性变形来调整油膜间隙 ,以达到油膜阻尼器最佳的减振效果 ,所进行的实验研究表明 :对ASFD MR... 提出了一种带有金属橡胶外环的自适应挤压油膜阻尼器ASFD MRR(AdaptiveSqueezeFilmDamperwithMetalRubberouter Ring) ,它利用环形金属橡胶的弹性变形来调整油膜间隙 ,以达到油膜阻尼器最佳的减振效果 ,所进行的实验研究表明 :对ASFD MRR减振机理的理论预测和实验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该阻尼器在优化设计下 ,油膜间隙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 ,能明显抑制非线性振动现象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挤压油膜阻尼器 减振 金属橡胶 设计 转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支承干摩擦阻尼器减振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范天宇 廖明夫 王俨剀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62-1065,共4页
建立了弹性支承干摩擦阻尼器实验装置,验证了弹支干摩擦阻尼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干摩擦阻尼器由弹性支承、两个摩片、弹簧以及固定支承组成。摩片之一固定在弹性支承的一端,另一摩片置于固定支承,通过弹簧压紧。摩片之间通过弹簧提供... 建立了弹性支承干摩擦阻尼器实验装置,验证了弹支干摩擦阻尼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干摩擦阻尼器由弹性支承、两个摩片、弹簧以及固定支承组成。摩片之一固定在弹性支承的一端,另一摩片置于固定支承,通过弹簧压紧。摩片之间通过弹簧提供压紧力保持接触。弹性支承内有一轴承,支持转子的一端。干摩擦阻尼器工作方式如下,如果转子不振动,弹性支承静止,所以摩片之间没有相对位移,也就不产生摩擦;如果转子振动,弹性支承端面的摩片与固定支座上的摩片之间产生相对位移,这样两摩片之间的摩擦将为转子系统提供阻尼。实验结果证明干摩擦阻尼器可以明显地降低通过临界转速时的转子振动,它是一种用于转子系统的新型的有前途的阻尼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支承 干摩擦阻尼器 转子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