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钒尾渣酸浸深度提钒及回收
1
作者 李明 杜光超 +1 位作者 叶露 蒋霖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2-292,共11页
针对钒渣钙化提钒尾渣中V的高效回收,提出钙化提钒尾渣低p H值循环浸出-浸出液碳酸氢铵除杂制备五氧化二钒的新方法,开展了尾渣物相组成及元素微观分布表征、浸出反应热力学分析、酸浸参数及浸出液除杂制取五氧化二钒研究。结果表明:提... 针对钒渣钙化提钒尾渣中V的高效回收,提出钙化提钒尾渣低p H值循环浸出-浸出液碳酸氢铵除杂制备五氧化二钒的新方法,开展了尾渣物相组成及元素微观分布表征、浸出反应热力学分析、酸浸参数及浸出液除杂制取五氧化二钒研究。结果表明:提钒尾渣中残留的钒主要是未充分溶解的钒酸盐及与氧化铁、铁板钛矿相结合的钒,热力学上具备酸溶提取钒酸盐中钒的可行性,尾渣中含钒物相的酸溶热力学优先顺序为Ca_(2)V_(2)O_(7)>Mn_(2)V_(2)O_(7)>Fe_(2)O_(3)>Fe_(2)TiO_(5);通过酸浸pH值、温度、浸出液固比及时间参数试验,获得最佳的浸出工艺条件为pH值0.5、常温浸出30 min、浸出液固比1.5,钒的浸出率可达64.75%,尾渣中V_(2)O_(5)含量(质量分数)从2.95%降低至1.04%;采用碳酸氢铵调节浸出液p H值并除去其中的Fe、P杂质,除杂p H值为2.5~3.0时,浸出液中Fe、P浓度分别降低至0.10 g/L、0.01 g/L以下,满足制备钒产品要求;纯化后的钒溶液通过酸性铵盐沉钒得到多钒酸铵,经干燥、煅烧后获得纯度达99.11%的V_(2)O_(5)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氧化二钒 提钒尾渣 酸浸提钒 除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式三维扫描测头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
2
作者 魏晓宇 王建华 姜冰清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6,共5页
三维扫描测头广泛应用于精密测量领域,其主要是串联式结构,该结构的每个方向运动件质量不同,难以实现三向同性,影响测量精度。通过分析三维扫描测头的功能框图和运动简图,设计一种新型并联式三维扫描测头,选用“平行簧片和弹性杆”组合... 三维扫描测头广泛应用于精密测量领域,其主要是串联式结构,该结构的每个方向运动件质量不同,难以实现三向同性,影响测量精度。通过分析三维扫描测头的功能框图和运动简图,设计一种新型并联式三维扫描测头,选用“平行簧片和弹性杆”组合结构作为导向机构,解决了三个测量方向运动质量不一致、刚度不相等的问题。通过仿真分析验证表明,该结构三个方向运动质量和刚度可以达到一致,对测头样机进行实测标定,新设计的三维扫描测头达到了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扫描测头 三向同性 结构设计 仿真分析 样机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学测量技术飞机表面波纹度检测研究
3
作者 王杨 王胤棋 +1 位作者 赵华 温远光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5,共5页
为提升飞机外表面质量检测能力,实现飞机表面波纹度高效、高精检测,探索基于光学测量技术的飞机外表面波纹度检测和评价策略。以飞机大型部件外表面波纹度检测为研究对象,分析摄影测量技术与光学扫描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结合产品结构形式... 为提升飞机外表面质量检测能力,实现飞机表面波纹度高效、高精检测,探索基于光学测量技术的飞机外表面波纹度检测和评价策略。以飞机大型部件外表面波纹度检测为研究对象,分析摄影测量技术与光学扫描技术的原理及特点,结合产品结构形式和质量要求,采用摄影测量技术与光学扫描技术相结合手段,获取部件外表面点云数据。基于测量技术特点依据现行有效航空标准,提出以多条外表面截面线波纹度数值全面反映外表面波纹度情况的方法。实验结果显示,被测部件外表面波纹度最小为0.0008 mm,最大为0.0024 mm,平均为0.0014 mm,整个测量过程耗时48 min。该方法可有效解决大场景下大型部件表面波纹度检测问题,测量精度和效率能满足航空武器装备表面波纹度质量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大部件表面 波纹度 摄影测量技术 光学扫描测量技术 波纹度评价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涡流原理的角度测量传感器原理和解码研究
4
作者 程亚博 王新华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0,共5页
基于电涡流原理设计了一款新型角度测量传感器,并对该传感器的调制解调原理、角度解算算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与实验,验证了原理的可行性,实验证明,该传感器最大跟踪速率能达10000 r/min,静态角精度达±20″。该型传感器采用PCB工艺制作... 基于电涡流原理设计了一款新型角度测量传感器,并对该传感器的调制解调原理、角度解算算法进行了分析设计与实验,验证了原理的可行性,实验证明,该传感器最大跟踪速率能达10000 r/min,静态角精度达±20″。该型传感器采用PCB工艺制作,传感部分仅由2块PCB组成,且解算电路不需要专用RDC解码芯片,只需要常规的微处理器即可实现,具有生产简单、尺寸小、重量轻、环境适应性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角度测量 PCB 电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阵对称翻转变换用于F-P微小角度测量系统
5
作者 吴晨光 沈小燕 周世南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18,共8页
法布里珀罗(F-P)标准具应用于位移和角度测量时,其干涉成像同心圆环圆心坐标的准确计算对测量结果具有关键影响。针对面阵CCD传感器上干涉成像同心圆环在移动时存在的误差,利用干涉成像同心圆环有效信息,提出一种面阵像元正反细分的对... 法布里珀罗(F-P)标准具应用于位移和角度测量时,其干涉成像同心圆环圆心坐标的准确计算对测量结果具有关键影响。针对面阵CCD传感器上干涉成像同心圆环在移动时存在的误差,利用干涉成像同心圆环有效信息,提出一种面阵像元正反细分的对称翻转算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算法和实验验证。将该算法应用于F-P微小角度测量系统并进行比对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将圆心坐标标准差减小至0.0028个像素单位;在±150″测量范围内,F-P微小角度测量系统的测量值与ELCOMAT HR自准直仪两者的示值误差不大于0.38″,经拟合修正后两者示值误差不大于0.06″,测量准确度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标准具 对称翻转变换 像元平滑细分 圆心坐标计算 微小角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出轴电机的深孔自定心机构设计
6
作者 邓文斌 于大国 赵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1,共4页
在深孔类零件检测中内径百分表是常用检测工具。由于内径百分表的长度有限且人工操作误差较大,无法实现较长距离的深孔检测。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双出轴电机的深孔自定心机构,通过双出轴电机驱动,配合凸轮、钢珠等零件,使圆周方向均匀分... 在深孔类零件检测中内径百分表是常用检测工具。由于内径百分表的长度有限且人工操作误差较大,无法实现较长距离的深孔检测。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双出轴电机的深孔自定心机构,通过双出轴电机驱动,配合凸轮、钢珠等零件,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钢珠顶住被测孔壁实现定心作用,该定心机构具有紧凑、稳定、成本低、便于操作的优势,适用于工厂生产中低成本、高效率的检测。将内径百分表固定在定心机构端面中心位置,通过内径百分表测量深孔内径。利用仿真软件对定心机构的关键零件进行强度校核,满足实际工作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检测 自定心 凸轮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具设计中的误差分析与补偿策略研究
7
作者 徐阳 隋斌 孙建伟 《中国设备工程》 2025年第1期195-197,共3页
本文聚焦于量具设计中的误差分析与补偿策略研究。通过对量具设计中的误差来源进行深入剖析,明确了制造误差、使用误差及环境误差等主要类型。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误差补偿的基本原理,并对补偿方法展开探讨。之后,提出了具体的误差补... 本文聚焦于量具设计中的误差分析与补偿策略研究。通过对量具设计中的误差来源进行深入剖析,明确了制造误差、使用误差及环境误差等主要类型。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了误差补偿的基本原理,并对补偿方法展开探讨。之后,提出了具体的误差补偿实施策略和优化措施,结果表明,有效的误差补偿策略能显著提升量具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希望通过本文的探究,能够不断地提升量具的测量性能,为制造业和科研领域提供更加可靠的测量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具设计 误差分析 补偿策略 测量精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分辨率的螺栓孔内螺纹尺寸检测方法
8
作者 尹子扬 应文龙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1期141-145,共5页
分析国内外虚拟装配技术,发现由于输电塔零件尺寸较大,尺寸参数获取误差较大,使得虚拟装配这一技术在输电塔的应用上准确率偏低。该文构建螺栓孔内螺纹尺寸检测系统,并进行算法模型改进,提升模型的鲁棒性,增强重建图像的质量,通过实验... 分析国内外虚拟装配技术,发现由于输电塔零件尺寸较大,尺寸参数获取误差较大,使得虚拟装配这一技术在输电塔的应用上准确率偏低。该文构建螺栓孔内螺纹尺寸检测系统,并进行算法模型改进,提升模型的鲁棒性,增强重建图像的质量,通过实验验证该尺寸检测系统的标准差为0.000854 mm、极差为0.002 mm,相比传统的输电塔上尺寸检测系统在精度和稳定性上有着较大提升,对于提高输电塔的虚拟装配的准确性有着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 螺栓孔 内螺纹 虚拟装配 尺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学开运算的浸矿体系孔隙结构及其演化特征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雷鸣 李辉 +2 位作者 尹升华 潘晨阳 廖文胜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9-208,共10页
立足堆浸体系的偏析分层复杂结构,结合X-ray CT无损探测、形态学开运算处理、MATLAB和OsiriX可视化软件等手段,引入颗粒间孔隙的当量孔隙尺寸、面积、数量等关键表征参量,如从二维量化和三维可视化层面揭示浸矿体系中颗粒间孔隙结构特... 立足堆浸体系的偏析分层复杂结构,结合X-ray CT无损探测、形态学开运算处理、MATLAB和OsiriX可视化软件等手段,引入颗粒间孔隙的当量孔隙尺寸、面积、数量等关键表征参量,如从二维量化和三维可视化层面揭示浸矿体系中颗粒间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研究发现,细颗粒夹层呈“包裹体”状且均位于粗矿石颗粒的内部,分析认为其是造成堆浸体系颗粒偏析和分层的重要致因;浸矿作用下微细颗粒迁移导致矿堆内部发生沉积压实作用,由197 mm降至180 mm以下;浸矿21 d后,矿堆上部孔隙呈增大趋势,下部孔隙率呈减小趋势,此外,纵向当量孔隙的直径由2.81 mm减小至2.18 mm,其变化趋势和程度要显著大于横向颗粒间孔隙的当量直径;对比浸矿0 d和21 d的柱浸体系三维颗粒间孔隙结构,证实了细颗粒夹层所处区域的粘结聚集以及细颗粒夹层周边区域形成溶液绕流、溶液优势流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 堆浸技术 颗粒偏析 颗粒间孔隙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面控制点重构的加工误差在机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石 王宇鹏 +2 位作者 刘献礼 潘高杰 朱美文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080-2089,共10页
为了提高汽车车身外覆盖件模具的加工精度,提出一种在机测量自由曲面加工误差的方法。首先基于改进波前法生成三角网格,提取理论曲面网格节点的坐标数据,根据在机测量得到实际加工曲面的采样数据;然后基于T-splines的小波控制点法进行... 为了提高汽车车身外覆盖件模具的加工精度,提出一种在机测量自由曲面加工误差的方法。首先基于改进波前法生成三角网格,提取理论曲面网格节点的坐标数据,根据在机测量得到实际加工曲面的采样数据;然后基于T-splines的小波控制点法进行曲面重构,拟合加工曲面;最后基于广义牛顿法计算重构的实际曲面控制点到理论曲面的法向距离,获得曲面的加工误差分布,并对实验加工的凹凸曲面样件的轮廓度误差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T-splines控制点法的曲面重构方法能够在机、有效地获得自由曲面的加工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机测量 加工误差 曲面重构 T样条 小波控制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异形零件尺寸精密测量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辉 刘栩宇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8期183-185,214,共4页
针对目前异形零件尺寸测量中存在的精度低、成本高、难以实现在线测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alcon的异形零件尺寸精密测量方案,包括硬件和软件算法两部分。硬件部分主要对工业相机、工业镜头和光源进行选型,并设计了测量装置。软件算法部... 针对目前异形零件尺寸测量中存在的精度低、成本高、难以实现在线测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Halcon的异形零件尺寸精密测量方案,包括硬件和软件算法两部分。硬件部分主要对工业相机、工业镜头和光源进行选型,并设计了测量装置。软件算法部分,首先利用Halcon对相机进行标定获得其内外参数,然后通过灰度处理、阈值分割等算子得到零件区域,接着通过区域特征筛选、最小二乘算法拟合区域最大内接圆和最小外接圆、计算两线段距离、计算两直线夹角、计算区域个数等方法实现对异形零件的齿高、外槽宽度、外槽角度、圆孔角度、外槽深度、齿数等参数的测量。最后,与高精度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结果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测量异形零件的齿高、外槽宽度和外槽深度的精度达到0.04mm,测量外槽角度和圆孔角度的精度达到0.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视觉测量 异形零件 HALC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像激光立体视觉的油管接箍内螺纹参数检测
12
作者 张瑾 徐明明 +3 位作者 李风 郭志永 王晓君 李肖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3,共7页
油管接箍是油田钻井用重要连接工具,其内螺纹质量对于油气安全开采至关重要。针对现有油管接箍内螺纹接触式检测方法效率低、磨损大、光谱共焦等非接触式方法测量可达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转像激光立体视觉的油管接箍内螺纹参数检测系统... 油管接箍是油田钻井用重要连接工具,其内螺纹质量对于油气安全开采至关重要。针对现有油管接箍内螺纹接触式检测方法效率低、磨损大、光谱共焦等非接触式方法测量可达性差的问题,提出基于转像激光立体视觉的油管接箍内螺纹参数检测系统与方法,利用激光和反射镜实现内螺纹牙型轮廓的强化和转角窥视,借助已标定的相机模型参数,通过立体视觉和旋转进给重构纵截面中双侧牙型的三维点云,经进一步处理,从三维点云中计算出内螺纹螺距、齿高和锥度三项几何参数。依据美国石油协会(API)标准规定的参数容限范围实现油管接箍内螺纹质量的判定,研制出视觉系统,并与传统量具在相同工况下测量27/8与31/2英寸两种规格的油管内螺纹几何参数,结果表明,提出的视觉系统可实现内螺纹多项参数的一体化高精、高效测量,满足工业现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管接箍内螺纹 双目视觉测量 内螺纹几何参数 图像处理 反射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沉积制造零件表面粗糙度预测及控制方法研究
13
作者 杨光 李昕彤 +2 位作者 王雨时 任宇航 王向明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4-23,共10页
针对激光沉积制造(LDM)成形零件表面粗糙度高、成形质量差,以及打印后必须进行机加工等后处理的问题,自主搭建成形平台,使用“小光斑、小层厚、小粉末粒径”的工艺方法打印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薄壁零件,并考虑熔道搭接、层间抬升量及成... 针对激光沉积制造(LDM)成形零件表面粗糙度高、成形质量差,以及打印后必须进行机加工等后处理的问题,自主搭建成形平台,使用“小光斑、小层厚、小粉末粒径”的工艺方法打印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薄壁零件,并考虑熔道搭接、层间抬升量及成形角度的影响,基于增材制造分层切片原理,给出了不同几何特征下典型薄壁零件的理论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通过实际打印薄壁零件对其进行三维共聚焦观测表面形貌和粗糙度,测量验证了所提出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激光沉积制造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沉积制造(LDM) TI-6AL-4V 薄壁件 表面粗糙度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动位移传感器的纵切车床热误差测量方法研究
14
作者 吴珊 韩乐 岳爱强 《科技资讯》 2024年第9期109-111,164,共4页
针对传统纵切车床热误差测量方法时间长,导致测量过程中的瞬态热行为影响测量结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气动位移传感器的纵切车床热误差测量方法。首先,将两个气动差动变压器(Linear Variable Displacement Transducer,LVDT)式位移传... 针对传统纵切车床热误差测量方法时间长,导致测量过程中的瞬态热行为影响测量结果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气动位移传感器的纵切车床热误差测量方法。首先,将两个气动差动变压器(Linear Variable Displacement Transducer,LVDT)式位移传感器安装于刀具架上;其次,利用数控程序控制测量,可以实现刀具运动空间内X和Y方向热误差的测量,测量时间缩短至5 s;最后,进行热误差测量实验。实验表明:这种方法的测量结果与激光干涉仪测量结果平均偏差小于0.5μm,验证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这种方法测量时间短、成本低,为纵切车床热误差补偿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位移传感器 纵切车床 热误差 误差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临界折射纵波定量评定合金钢近表层布氏硬度试验方法的研究
15
作者 门平 邓丹 吴玲媛 《计测技术》 2024年第3期94-103,共10页
为了解决合金钢构件布氏硬度无损、在线、在役定量监/检测问题,构建并使用先进临界折射纵波参量试验装置,开展了超声临界折射纵波定量评定合金钢近表层布氏硬度的试验,测量超声临界折射纵波在合金钢标定试件上的传播特性参量,计算评定... 为了解决合金钢构件布氏硬度无损、在线、在役定量监/检测问题,构建并使用先进临界折射纵波参量试验装置,开展了超声临界折射纵波定量评定合金钢近表层布氏硬度的试验,测量超声临界折射纵波在合金钢标定试件上的传播特性参量,计算评定布氏硬度所需的检测参量,即声速及衰减系数。通过改变收、发探头前沿间距和标定试件的显微织构,观察上述变化对超声波传播特性参量的影响,遴选并评定合金钢标定试件布氏硬度敏感检测参量,建立了临界折射纵波定量评定45#钢标定试件近表层布氏硬度标定映射关系的数学模型,并验证其预测准确度。结果表明,试验所得的临界折射纵波检测参量对标定试件布氏硬度的敏感程度不同,声速与布氏硬度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且声速预测模型的测量误差为实际应用的10%,满足要求;而衰减系数不能作为评价合金钢近表层布氏硬度性能的检测参量。本研究为采用超声无损检测方法评定合金钢构件布氏硬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无损检测方法 布氏硬度 临界折射纵波 超声波传播时间 幅值衰减 硬度性能测试 标定映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激光的压缩机曲轴圆度和平面度测量
16
作者 梁杰 孙震伟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39,共7页
目前人工使用千分表测量空调压缩机曲轴圆度和平面度时存在易伤工件表面、效率低和不能精确评定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线激光位移传感器的空调压缩机曲轴圆度和平面度非接触式测量系统。首先,通过测量标准量棒,提出一种... 目前人工使用千分表测量空调压缩机曲轴圆度和平面度时存在易伤工件表面、效率低和不能精确评定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套基于线激光位移传感器的空调压缩机曲轴圆度和平面度非接触式测量系统。首先,通过测量标准量棒,提出一种系统误差的标定方法;其次,基于线激光采样数据,开发了一种曲轴横截面圆度测点的提取算法,并将系统误差用于测点补偿,实现曲轴圆度测量;接着根据曲轴平面测点间的斜率分离出轮廓线,通过均匀下采样方法获取精简点云数据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实现曲轴平面度测量;最后,基于上述方法开展了曲轴圆度和平面度的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的圆度测量精度<4μm,平面度测量精度<2μm,圆度重复度测量误差<0.8μm,平面度重复度测量误差<0.3μm,满足曲轴圆度和平面度快速准确的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激光位移传感器 非接触测量 空调压缩机曲轴 圆度测量 平面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轴综合测量机几何误差建模及敏感性分析
17
作者 王亚晓 杨科科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5-302,共8页
为提高曲轴综合测量机测量精度,针对其几何误差元素多,逐一进行补偿工作量大、过程繁琐等问题,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坐标变换建立曲轴综合测量机的几何误差模型,采用Sobol敏感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识别出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大的关键几何... 为提高曲轴综合测量机测量精度,针对其几何误差元素多,逐一进行补偿工作量大、过程繁琐等问题,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和齐次坐标变换建立曲轴综合测量机的几何误差模型,采用Sobol敏感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识别出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大的关键几何误差项。通过对曲轴综合测量机随动测板不同位置处的误差元素敏感性系数进行分析计算,从21项几何误差中识别出10项对曲轴综合测量机测量精度影响较大的关键项,为合理经济地提高曲轴综合测量机测量精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轴综合测量机 多体系统理论 Sobol敏感性分析 蒙特卡洛估算 关键几何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可视化监控平台设计与仿真
18
作者 杨洪涛 孙璐瑶 沈梅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6-160,共5页
针对传统坐标测量机人工测量模式误差大、运动仿真平台三维可视化效果差的缺陷,以六自由度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为研究对象,基于Unity 3D软件设计了一款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三维可视化监控平台。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测量机三维... 针对传统坐标测量机人工测量模式误差大、运动仿真平台三维可视化效果差的缺陷,以六自由度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为研究对象,基于Unity 3D软件设计了一款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三维可视化监控平台。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测量机三维模型,联合3ds Max软件完成了三维模型的优化处理与导入,采用Unity 3D自带的UI组件搭建了可视化界面框架,编写C#脚本绑定模型零件,实现虚拟坐标测量机自驱动控制。研究内容包括三维建模与轻量化处理、模型加载、可视化监控平台界面设计、测量机运动仿真以及UDP通信实现数据实时传输。通过对自驱动关节臂坐标测量机虚拟可视化仿真平台的研究,实现测量机自驱动控制与动态测量实时监测,研究成果对三维可视化监控在测量机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自驱动 Unity 3D UDP通信 测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几种特殊情况的分析与探讨
19
作者 徐奎照 刘春霞 《价值工程》 2024年第17期155-158,共4页
结合实际工作,用对比法和计算法,分析和探讨了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中,经常遇到的几种特殊情况在实际应用时,所采用的与常规不同的处理方法。可指导技术人员厘清标准和实际应用的不同之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公差配合 测量 特殊情况 对比和计算 分析与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轴机床的位置精度检测与补偿
20
作者 陈纯 梁应选 乔雁龙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年第10期19-22,36,共5页
文章使用Renishaw激光干涉仪检测了虚拟轴机床中并联机构Z轴的正、反向定位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基于精度定义,建立了Z轴正、反向单向定位精度及反向差值补偿的数学模型。通过虚实轴的空间映射,利用PMAC的丝杠... 文章使用Renishaw激光干涉仪检测了虚拟轴机床中并联机构Z轴的正、反向定位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基于精度定义,建立了Z轴正、反向单向定位精度及反向差值补偿的数学模型。通过虚实轴的空间映射,利用PMAC的丝杠和间隙补偿功能进行了精度补偿。检测结果显示,补偿后正、反向定位精度显著提高,反向间隙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轴机床 并联机构 位置精度 检测分析 精度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