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庆探区三维地震勘探成效 被引量:6
1
作者 霍凤龙 杨平 +2 位作者 吴宏军 孟祥军 金成志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102,共2页
在指出三维地震既是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深层和海拉尔盆地勘探成效的基础,也是解决中浅层岩性油藏、深层特殊岩性复合天然气气藏和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复式油气藏勘探的有效手段的基础上,阐明三维地震在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勘探获得了重大... 在指出三维地震既是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深层和海拉尔盆地勘探成效的基础,也是解决中浅层岩性油藏、深层特殊岩性复合天然气气藏和海拉尔盆地复杂断块复式油气藏勘探的有效手段的基础上,阐明三维地震在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勘探获得了重大突破、使海拉尔盆地获得了新生、是其他外围盆地获得发现的希望等观点。建议继续加大三维地震勘探工程量,为隐蔽油气藏精细勘探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探区 三维地震 勘探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王53断块低阻油层的认识 被引量:6
2
作者 熊兆军 陆洪涛 +1 位作者 黄本建 陈宝宁 《油气采收率技术》 CSCD 2000年第3期55-58,共4页
结合牛庄油田王 53断块低电阻率油层的实际开采情况 ,利用多井测井储层表征技术认识了该块低阻油层分布潜力区 ,并应用真电阻率和侵入带电阻率交会图法及低电阻率界限定式佐证了该区低阻油层的分布及其电阻率界限值。根据储层物性、产... 结合牛庄油田王 53断块低电阻率油层的实际开采情况 ,利用多井测井储层表征技术认识了该块低阻油层分布潜力区 ,并应用真电阻率和侵入带电阻率交会图法及低电阻率界限定式佐证了该区低阻油层的分布及其电阻率界限值。根据储层物性、产能状况判断低阻油层的成因 ,指导识别低电阻率油层 ,具较强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庄油田 低电阻率油层 识别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复杂断块油藏滚动勘探实践及认识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晓培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7-219,共3页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中部的新庄、王集和杨楼油田断层极为发育,由56个断块组成的一系列断块群,属复杂断块油藏,滚动勘探难度较大。近几年针对此类复杂断块油藏进行了滚动勘探开发的研究和实践,首先以油气成藏规律为指导,强化油气分布规... 泌阳凹陷北部斜坡带中部的新庄、王集和杨楼油田断层极为发育,由56个断块组成的一系列断块群,属复杂断块油藏,滚动勘探难度较大。近几年针对此类复杂断块油藏进行了滚动勘探开发的研究和实践,首先以油气成藏规律为指导,强化油气分布规律研究,认识到断裂系统是北部斜坡带控油和油气聚集的主要因素;其次以大断裂分布规律为基础,地震地质相结合,精确刻画断层产状;最后根据油藏具体特点优化井型及井型轨迹,提高油层钻遇率和产能,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步骤和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小断块油藏 滚动勘探 实践及认识 泌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创新与古生代油气田的发现 被引量:4
4
作者 康玉柱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第9期19-23,共5页
1984年在塔里木盆地部署的沙参2井实现了中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首次重大突破,成为我国油气勘探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后又发现多个古生代油气田及塔河大油田,并创立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自主创新的过程,对其进行较系统... 1984年在塔里木盆地部署的沙参2井实现了中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首次重大突破,成为我国油气勘探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后又发现多个古生代油气田及塔河大油田,并创立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自主创新的过程,对其进行较系统的总结,对当前和今后古生界油气勘探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代 海相 油气田 成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南前陆冲断带的油气输导体系与有利区预测
5
作者 姜福杰 武丽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84-87,共4页
准南前陆冲断带油气资源丰富,但油气探明率较低,原因在于油气输导体系不清。通过对储集层、断裂和不整合面等构成油气输导体系的单一因素的发育特点的分析,阐明了每一种因素对油气输导过程的影响。准南前陆冲断带发育一套冲积扇-辫状河... 准南前陆冲断带油气资源丰富,但油气探明率较低,原因在于油气输导体系不清。通过对储集层、断裂和不整合面等构成油气输导体系的单一因素的发育特点的分析,阐明了每一种因素对油气输导过程的影响。准南前陆冲断带发育一套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浅湖的沉积体系。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相对高孔渗的砂体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该区发育上、下两套断裂体系,它们的组合形式为油气垂向快速运移提供了良好的输导条件;不整合面的发育为油气大规模的侧向运移提供了输导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断裂 不整合 输导体系 前陆冲断带 准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西部斜坡带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何方 杨永林 +1 位作者 吕迎红 李建荣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26,共2页
通过对东濮凹陷西部胡庆地区石油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 ,结合该区已发现油藏的特征和类型 ,探讨了石家集、长垣断裂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提出在胡庆地区一台阶应用油气环洼富集分布理论 ,实现环洼勘探 ;以复杂断块群油气勘探理论指导二... 通过对东濮凹陷西部胡庆地区石油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 ,结合该区已发现油藏的特征和类型 ,探讨了石家集、长垣断裂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 ,提出在胡庆地区一台阶应用油气环洼富集分布理论 ,实现环洼勘探 ;以复杂断块群油气勘探理论指导二台阶深层和石家集、长垣断裂带内部小断块群的精细勘探 ;探索潜山新类型油气成藏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斜坡带 油气藏类型 油气藏形成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邮凹陷戴南组隐蔽油气藏的成因及勘探实践 被引量:11
7
作者 庞金梅 曹冰 《海洋石油》 CAS 2005年第3期7-13,共7页
高邮凹陷隐蔽油藏的分布受控于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浊积扇三种相带类型.隐蔽圈闭的有效性与砂地比有关,砂地比在15%~35%时隐蔽圈闭的保存条件比较好.断层是隐蔽圈闭成藏的关键因素,能起到沟通油源和侧向封堵的双重作用.... 高邮凹陷隐蔽油藏的分布受控于三角洲前缘-前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浊积扇三种相带类型.隐蔽圈闭的有效性与砂地比有关,砂地比在15%~35%时隐蔽圈闭的保存条件比较好.断层是隐蔽圈闭成藏的关键因素,能起到沟通油源和侧向封堵的双重作用.高邮凹陷的隐蔽圈闭主要有四种类型,即断层岩性圈闭、透镜体圈闭、砂岩上倾尖灭圈闭和地层超覆圈闭.不同类型的隐蔽圈闭分布于不同地区.联盟庄、马家嘴地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实践证明高邮凹陷隐蔽油藏具有比较大的勘探潜力,是老区挖潜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油气藏 成因 勘探实践 高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油砂沥青部分改质技术综述 被引量:4
8
作者 崔德春 徐庆虎 +1 位作者 熊亮 于广欣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17,共6页
介绍了加拿大油砂资源情况、主要性质、改质技术现状和原油外输能力,重点调研了有工业应用潜力的部分改质技术,包括工艺技术现状、核心流程、技术特点和存在问题等。从部分改质产品性质、改质深度、改质过程的碳排放强度、是否存在副产... 介绍了加拿大油砂资源情况、主要性质、改质技术现状和原油外输能力,重点调研了有工业应用潜力的部分改质技术,包括工艺技术现状、核心流程、技术特点和存在问题等。从部分改质产品性质、改质深度、改质过程的碳排放强度、是否存在副产品等多种维度,分析油砂沥青部分改质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其中对油砂沥青进行缓和热裂解,或缓和热裂解结合沥青质脱除技术是油砂沥青部分改质的技术核心;目标是在满足加拿大管道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稀释剂用量、保证部分改质产品的稳定性,降低改质工艺过程的碳排放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砂沥青 部分改质 稀释剂 缓和热裂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录井深度归位误差成因及校正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高志 《录井工程》 2013年第1期9-13,85,共5页
深度作为录井的最基本参数,在钻井勘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录取失准,其他录井参数都将失去意义。在综合录井资料的解释应用过程中,常发现气测数据和岩屑、岩心剖面需要上提或下放(即深度归位)才能更好地与其他相关信息吻合,这给... 深度作为录井的最基本参数,在钻井勘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录取失准,其他录井参数都将失去意义。在综合录井资料的解释应用过程中,常发现气测数据和岩屑、岩心剖面需要上提或下放(即深度归位)才能更好地与其他相关信息吻合,这给录井资料的准确解释和应用带来一定困难。根据在松辽盆地垂直井施工现场工作多年所收集整理的大量资料和总结的经验,重点针对垂直井进行攻关,参考相关文献并以松辽盆地北部的现场施工作业为基础,确定气测数据深度归位误差主要源于钻具受力和温度两个因素作用下发生的形变,导致实测井深与实钻井井深存在误差。为了校正这种误差,确定了垂直井井下钻具形变系数的计算方法,得出了校正公式,经现场应用可知,较好地解决了录井深度归位误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录井 垂直井 井深 解释应用 深度归位 误差成因 校正方法 形变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勘探项目后评价分析
10
作者 彭建亮 邵晓慧 陈玉寒 《石油规划设计》 2015年第1期13-16,50,共4页
项目后评价是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已完成项目的实施过程、结果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和评价投资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对策和建议,达到改善投资决策和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项目后评价是投资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已完成项目的实施过程、结果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和评价投资项目决策和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对策和建议,达到改善投资决策和管理水平,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蒙古国塔木察格盆地勘探项目是中国石油第一个跨国运作的勘探区块,涉及单位多,资料收集、历史情况复原难,此外,这种跨国运作项目不同于境内项目运作,需要考虑更多的非地质因素。该项目后评价工作的成功组织和完成,对后续类似海外油气勘探项目的勘探、管理及后评价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木察格 勘探项目 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川中地区须家河组气藏地震检测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新豫 欧阳永林 +5 位作者 包世海 曾庆才 陈胜 黄家强 张连群 李璇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07-2215,共9页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蕴藏着巨大的天然气资源,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勘探开发层系。但勘探开发实践表明,须家河组储层厚度纵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较强,气水分布关系非常复杂,严重影响了须家河气藏的勘探开发效益。准确进行气水识别,提...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蕴藏着巨大的天然气资源,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勘探开发层系。但勘探开发实践表明,须家河组储层厚度纵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较强,气水分布关系非常复杂,严重影响了须家河气藏的勘探开发效益。准确进行气水识别,提高含气富集区预测精度,对须家河气藏规模效益开发至关重要。以岩石物理分析和模型正演为基础,分析了含不同流体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建立了气、水层的AVO近、远道剖面识别模式,形成以AVO主振幅主频率为核心的地震气层检测技术系列,在川中地区安岳—高石梯等多个区块进行气水检测及含气富集区预测,预测成果的可靠性得到了大批新钻井的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须家河组 AVO 主振幅主频率 岩性气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