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7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感器位置对大型冷库库内温度及风机运行规律的影响
1
作者 王雅博 石聪 +4 位作者 刘兴华 杨婕 冯柯霏 邓佳怡 黄嘉欣 《冷藏技术》 2024年第2期72-79,共8页
目前,冷库多通过库内布置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信号控制冷风机启停,进而维持适宜贮存温度。为探索不同位置传感器对大型冷库库内温度及风机运行时长的影响,本文以一实际使用的大型冷库为为原型构建计算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传感器位置导致... 目前,冷库多通过库内布置传感器所采集的温度信号控制冷风机启停,进而维持适宜贮存温度。为探索不同位置传感器对大型冷库库内温度及风机运行时长的影响,本文以一实际使用的大型冷库为为原型构建计算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传感器位置导致风机运行规律变化,进而引起冷库温度波动情况。结果表明,“冷库升温”过程中,传感器布置在侧墙中部响应效果最佳;“关门降温”过程,传感器平行侧墙布置在冷库中部时,所导致的风机能耗最小;“开门降温”过程,传感器平行布置在冷库中间可以实现风机最佳的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库 传感器布置 开门 风机 温度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冷库液氨储罐结构强度计算分析与校核
2
作者 王虎强 郑舟斌 +1 位作者 刘群芳 温小飞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4年第3期30-34,共5页
针对大型冷库液氨储罐的安全设计问题,应用SolidWorks、ANSYS分别对液氨储罐进行了三维建模和有限元计算,考虑了储罐自重、液货自重和内外压力载荷,进行了储罐整体变形和应力分析,并采用应力线性化方法重点考核了应力集中区域的强度情... 针对大型冷库液氨储罐的安全设计问题,应用SolidWorks、ANSYS分别对液氨储罐进行了三维建模和有限元计算,考虑了储罐自重、液货自重和内外压力载荷,进行了储罐整体变形和应力分析,并采用应力线性化方法重点考核了应力集中区域的强度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储罐的最大应力集中在鞍座与罐体相连的附件,对应力集中区域进行线性化仿真计算后,一次局部薄膜应力和组合应力均在许用值范围内,满足《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JB4732—1995)要求,为相关压力容器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氨储罐 应力线性化 强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冷库复合加热循环除霜系统的研制与试验 被引量:17
3
作者 赵松松 杨昭 +3 位作者 陈爱强 张娜 陈明锋 刘兴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06-311,共6页
针对冷冻冷藏库传统除霜方法高能耗、冷库温湿度波动大等缺陷,通过设计系统除霜结构,完善控制策略,研发了一种智能除霜方法。复合加热循环除霜采用时间—压差联合智能控制策略界定最佳除霜点,配备排管辅助制冷技术,基于欧姆龙PLC高精度... 针对冷冻冷藏库传统除霜方法高能耗、冷库温湿度波动大等缺陷,通过设计系统除霜结构,完善控制策略,研发了一种智能除霜方法。复合加热循环除霜采用时间—压差联合智能控制策略界定最佳除霜点,配备排管辅助制冷技术,基于欧姆龙PLC高精度控制系统使各设备协同完成除霜过程。对复合加热循环除霜系统进行试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除霜方法的工作性能及能耗情况。结果显示:相比于传统电加热除霜,复合加热循环除霜过程冷库温度波动减小3.8℃,相对湿度波动降低21.1百分点,除霜时间缩短14 min,系统除霜节能率达3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霜 设计 贮藏 控制 复合循环 能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冷库电热融霜与热气融霜的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4
作者 刘训海 姜敬德 +1 位作者 朱华 周健健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8-62,共5页
对低温实验冷库进行了电热融霜和热气融霜实验。阐述在不同库温情况下两种融霜方式的实验过程,从融霜阶段库内温度场变化、系统耗能等角度,分析了两种融霜方式的优劣,得出:热气融霜较电热融霜明显地具有对库内温度场影响小、耗能低的突... 对低温实验冷库进行了电热融霜和热气融霜实验。阐述在不同库温情况下两种融霜方式的实验过程,从融霜阶段库内温度场变化、系统耗能等角度,分析了两种融霜方式的优劣,得出:热气融霜较电热融霜明显地具有对库内温度场影响小、耗能低的突出优点,并且库温越低,优越性越显著。实验为低温冷库的融霜研究提供了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电热融霜 热气融霜 温度场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冷库的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喜宏 夏秋雨 +3 位作者 陈丽 胡云峰 关文强 臧润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8-91,共4页
依据库体和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 ,结合我国当前农业生产体制、农村经济和市场机制 ,明确微型冷库的优化设计参数。
关键词 微型冷库 水果 贮藏 优化设计 远程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压技术在制冷设备除霜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郑捷庆 庄友明 +1 位作者 张军 罗惕乾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7-100,共4页
为解决制冷系统除霜技术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利用高压静电场技术及扫频高压交流电场技术在制冷系统中除霜的机理及研究进展,基于电流体动力学理论分析了霜晶分别在自然生长以及受高压静电场影响两种情况下不同的生长特性、机理和高压静电... 为解决制冷系统除霜技术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利用高压静电场技术及扫频高压交流电场技术在制冷系统中除霜的机理及研究进展,基于电流体动力学理论分析了霜晶分别在自然生长以及受高压静电场影响两种情况下不同的生长特性、机理和高压静电场中影响霜沉积量的主要电场参数,以及影响扫频高压交流电场技术除霜效率和能耗的主要参数。研究表明:电压及电场极性对高压静电场除霜的效率影响显著,频宽及交流电场持续施加的时间则是影响扫频高压交流电场除霜效率及能耗的主要电场参数;扫频高压交流电场除霜技术相比于静电场除霜技术,在除霜效率上更高,但能耗上处于劣势。最后,从除霜效率及能耗角度出发,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静电场 扫频高压交流电场 制冷设备 除霜 霜晶 电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库门空气幕性能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7
作者 南晓红 何媛 刘立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34-338,共5页
以一个实际运行的冷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含冷藏间内部对流、冷库门空气幕射流及室外环境风场流动在内的三维整体耦合求解数值模型。在冷库门和空气幕同时开启的条件下,研究了冷库门空气幕喷口宽度、出口射流速度和喷射角度等参数对空... 以一个实际运行的冷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包含冷藏间内部对流、冷库门空气幕射流及室外环境风场流动在内的三维整体耦合求解数值模型。在冷库门和空气幕同时开启的条件下,研究了冷库门空气幕喷口宽度、出口射流速度和喷射角度等参数对空气幕性能和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某个具体的冷库,存在最优的空气幕出口射流速度和最优的喷射角度,使得冷库门空气幕的性能最优,效率最大。空气幕的出口喷射宽度也不是越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幕 冷藏 数值模拟 建筑节能 冷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立体冷库设计概述
8
作者 陈桂影 《低温与特气》 CAS 2024年第3期27-30,52,共5页
冷库是冷链物流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自动化立体冷库因其高库容率、高分拣效率,及高能效等多种优势而发展的非常迅速。根据立体冷库逐渐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节能极为重要。分析了主要的冷库节能技术手段,优化了保温及断冷桥设计、设备选... 冷库是冷链物流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自动化立体冷库因其高库容率、高分拣效率,及高能效等多种优势而发展的非常迅速。根据立体冷库逐渐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节能极为重要。分析了主要的冷库节能技术手段,优化了保温及断冷桥设计、设备选型等方式,并通过全自动控制实现冷库的节能降耗。以新加坡某超市用全自动立体冷库为例,对全自动立体冷库设计作浅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立体冷库 节能 热氟融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D预测风机摆设形式对冷库的影响 被引量:18
9
作者 汤毅 谢晶 +1 位作者 王金锋 郑一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4-128,共5页
为保证货品贮藏品质,本试验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三维模拟并分析3种不同风机摆设形式(主流面对式、主流背对式、主流接力式)对冷库运行时气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冷风机在3种不同摆设方式下,冷库内温度场达到稳定的时间分别为5... 为保证货品贮藏品质,本试验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技术,三维模拟并分析3种不同风机摆设形式(主流面对式、主流背对式、主流接力式)对冷库运行时气流场和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冷风机在3种不同摆设方式下,冷库内温度场达到稳定的时间分别为50,45,60min,并结合数值模拟得出的3种气流分布,提出大型冷库较理想的风机摆设方式的建议,即为方案二的风机背对吹风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库 风机 CFD 气流分布 摆设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多温冷库新型自复叠制冷循环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晏刚 任挪颖 +1 位作者 徐荣吉 吴业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6-538,557,共4页
针对传统船舶一机多温冷藏系统在不同蒸发压力下提供不同蒸发温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改进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用于船舶多温冷库.新型自复叠制冷循环使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可以在相同的蒸发压力下提供不同的蒸发温度.根据船舶双温冷库的间室... 针对传统船舶一机多温冷藏系统在不同蒸发压力下提供不同蒸发温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将改进的自复叠制冷循环用于船舶多温冷库.新型自复叠制冷循环使用非共沸混合工质,可以在相同的蒸发压力下提供不同的蒸发温度.根据船舶双温冷库的间室温度,选取R600a和R32组成的非共沸混合工质作为制冷剂,并对系统进行了流程设计、模拟计算,得到了设计工况下蒸发压力、冷凝压力、压缩机压缩比和性能系数随R600a质量分数变化的曲线,发现当R600a/R32的质量分数为0.7/0.3时系统的综合性能最优.为了更好地满足船舶储存食物的温度要求,设计了自复叠三温冷库的流程图,为进一步研究三温冷库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多温冷库 自复叠制冷循环 非共沸混合工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NG冷能的低温冷库流程比较 被引量:21
11
作者 黄美斌 林文胜 顾安忠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62,共5页
介绍了LNG在低温冷库中的利用,并根据中间冷媒是否相变提出了两种基本的流程,即无相变流程和有相变流程。以总容量为3000t的冷库为例,进行了中间冷媒的比选,通过运用HYSYS软件模拟冷媒的两种循环过程,得出各个状态点的参数,并比较了两... 介绍了LNG在低温冷库中的利用,并根据中间冷媒是否相变提出了两种基本的流程,即无相变流程和有相变流程。以总容量为3000t的冷库为例,进行了中间冷媒的比选,通过运用HYSYS软件模拟冷媒的两种循环过程,得出各个状态点的参数,并比较了两种流程各自的优缺点。结果说明无相变流程设备简单,控制方便,但冷媒质量流量大;有相变流程冷媒质量流量小,但流程、设备与控制更复杂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利用LNG冷能的低温冷库 流程 中间冷媒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库空气幕性能数值模拟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谢晶 缪晨 +1 位作者 杜子峥 朱进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9-195,共7页
以一个实际冷库为试验对象,建立了包含冷库内部、冷库空气幕和库外环境在内的三维耦合数值模型,采用CFD数值模拟软件对冷库空气幕流场进行非稳态数值模拟,并对冷库温度场进行了试验测量,重点分析了冷库空气幕的送风速度、送风角度和喷... 以一个实际冷库为试验对象,建立了包含冷库内部、冷库空气幕和库外环境在内的三维耦合数值模型,采用CFD数值模拟软件对冷库空气幕流场进行非稳态数值模拟,并对冷库温度场进行了试验测量,重点分析了冷库空气幕的送风速度、送风角度和喷口宽度等参数对冷库空气幕隔离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某个具体的冷库,存在最合理的送风速度和送风角度,使冷库空气幕的隔离性能达到最佳,库内温度场波动最小。冷库空气幕喷口宽度不宜选择过宽。本文研究的冷库空气幕最佳的送风速度为8 m/s,最佳的送风角度为向冷库外侧偏转15°,最佳的喷口宽度为0.04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库 空气幕 参数优化 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温湿度对制冷陈列柜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谢堃 陈天及 +3 位作者 余克志 杨宁 严志刚 李雪艳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2,共4页
实验测试了内藏机组的立式敞开式冷藏陈列柜在不同室内温湿度工况下的运行性能,包括柜内各层的温度分布,蒸发器的结霜凝水特性和制冷系统的功率消耗等。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从25℃升高到30℃、相对湿度从40%升高到90%时,柜内各层... 实验测试了内藏机组的立式敞开式冷藏陈列柜在不同室内温湿度工况下的运行性能,包括柜内各层的温度分布,蒸发器的结霜凝水特性和制冷系统的功率消耗等。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从25℃升高到30℃、相对湿度从40%升高到90%时,柜内各层温度升高6-10℃,蒸发器析水量增加1.88倍,功率消耗增加21%。指出了立式敞开式冷藏陈列柜(设计柜温3—7℃)需根据环境气候合理设定运行周期和调整食品陈列区域,可显著降低能耗并提高陈列食品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陈列柜 内藏机组 性能 环境温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传递过程的解析解及验证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旭 陈君红 陈沛霖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61-465,共5页
根据换热器计算理论,结合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中热湿交换过程的特点,将其抽象为管束内一次空气不混合,管束外二次空气和水膜横向混合的叉流换热器.计及二次空气和水膜的热湿交换,建立了描述换热器中热湿交换过程的理论模型,利用实... 根据换热器计算理论,结合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中热湿交换过程的特点,将其抽象为管束内一次空气不混合,管束外二次空气和水膜横向混合的叉流换热器.计及二次空气和水膜的热湿交换,建立了描述换热器中热湿交换过程的理论模型,利用实验测出的边界条件对基本方程组进行求解,得到了一次空气、水膜温度及二次空气焓在空间分布的解析表达式.用试验结果对理论计算值进行了验证,说明建立的理论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 间接蒸发冷却器 传递过程 方程组 解析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合种球长期冷藏库的设计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祥宁 李淑斌 +3 位作者 陈朋丛 袁自云 李进昆 黎啟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7-151,共5页
百合种球贮藏环境是根据百合种球生理特性所设计的,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进行环境的合理布局,实现环境温度均衡、温差小、并保持较好的环境气体流动。因此,在冷库建设中,库内增设了内外气体交换系统,采用库顶中间均匀安装冷凝风扇设计,... 百合种球贮藏环境是根据百合种球生理特性所设计的,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进行环境的合理布局,实现环境温度均衡、温差小、并保持较好的环境气体流动。因此,在冷库建设中,库内增设了内外气体交换系统,采用库顶中间均匀安装冷凝风扇设计,达到了双侧排风的效果,解决了通常冷库采用单侧面吹风所带来的库内温差较大,气流不均匀等问题。专用冷库的环境布局试验表明:通过CO2检测,控制库内气体交换,可使库内CO2浓度维持在0.1%以内,各方位的温度差保持在≤±0.5℃,种球贮藏可达240d,为百合种球贮藏创造了较为适宜的环境,实现了种球长期贮藏和调节花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库 CO2 设计 百合种球 气体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刮削式流态冰制取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成 吴昊凡 +3 位作者 黄河源 夏立 孙宁 李学来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9-65,共7页
现有的流态冰制取技术受限于冰堵等问题一直难以实现大规模稳定生产流态冰。为了改进技术、改善现有设备存在的问题,本文开发了一台同时包含过冷法和壁面刮削法两种制冰过程的新型螺旋式流态冰制取装置,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 现有的流态冰制取技术受限于冰堵等问题一直难以实现大规模稳定生产流态冰。为了改进技术、改善现有设备存在的问题,本文开发了一台同时包含过冷法和壁面刮削法两种制冰过程的新型螺旋式流态冰制取装置,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乙二醇水溶液为制冰溶液,对该流态冰制取装置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流态冰制取装置是可行的。所得流态冰分布均匀,最高含冰率达13.684%,具有良好流动性,流态冰中冰晶颗粒形状一般呈现条状和扁圆状,平均冰晶颗粒面积10~–9~10~–8m^2;装置产生的流态冰含冰率随时间先升后降,并将最终稳定在一个恒定值;减小制冰溶液流量、降低冷却液起始进口温度,都有助于缩短装置产生流态冰所需时间、提高产生流态冰含冰率;增大制冰溶液流量、提高刮削转速,都能促使产生的流态冰中冰晶颗粒细化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态冰 传热 螺旋刮削 结晶 相变 含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冷风机结霜特性的研究及其融霜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0
17
作者 刘恩海 南晓红 何媛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6-60,共5页
以华中地区某禽类加工厂冻结间的冷风机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对结霜工况下冷风机运行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模型和实验测得的霜层厚度的平均偏差8.99%,吻合较好。阐述了随着霜层的生长,空气冷却器的传热面积、传热系数以及空气侧压... 以华中地区某禽类加工厂冻结间的冷风机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学模型,对结霜工况下冷风机运行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模型和实验测得的霜层厚度的平均偏差8.99%,吻合较好。阐述了随着霜层的生长,空气冷却器的传热面积、传热系数以及空气侧压降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了冻结间内空气相对湿度、冷风机进口空气干球温度以及迎面风速等对霜层生长的影响。并遵循尽量减少初投资、节能、实用为选择改进的原则,结合企业生产工序及冻结间运行的实际情况,对原融霜方式提出改进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冷风机 结霜特性 霜层生长 融霜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库空气幕流场的非稳态数值模拟及验证 被引量:24
18
作者 缪晨 谢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46-253,F0003,F0004,共10页
为了真实地研究冷库空气幕开启后冷库气流场和温度场的变化规律,该文建立了冷库三维模型,利用CFD模拟软件对试验冷库空气幕的流场进行了非稳态模拟,预测库门和空气幕开启60s内冷库温度场和气流场的变化,并对温度场模拟结果进行了试验验... 为了真实地研究冷库空气幕开启后冷库气流场和温度场的变化规律,该文建立了冷库三维模型,利用CFD模拟软件对试验冷库空气幕的流场进行了非稳态模拟,预测库门和空气幕开启60s内冷库温度场和气流场的变化,并对温度场模拟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模拟结果得出库门和空气幕开启后,空气幕射流的中心主流速度衰减慢,而两侧气流的速度衰减快,库外热空气从入口两侧和底部侵入库内;冷库内靠近冷风机一侧底部的温度上升较快;侵入的热空气改变了冷气流的流动轨迹,冷热空气存在压力差导致冷库中心处形成多个涡旋,从而破坏了库内均匀的气流组织。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数值模拟优化冷库空气幕的送风速度、喷口宽度等参数,从而提高冷库空气幕的隔离性能,维持库内控温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 空气幕 非稳态流场 数值模拟 冷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列方式对立式冷藏陈列柜食品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吕彦力 薛牡丹 +3 位作者 袁培 石海军 龚毅 何亚峰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75,共4页
目的与方法:降低冷藏陈列柜内冷藏食品的温度及提高食品冷藏品质;将超市里一般平行摆放食品的方式改为阶梯型,通过比较采用这2种陈列方式后是否能够降低食品内部温度以及降低幅度,来决定其试验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结果:与水平型陈列方... 目的与方法:降低冷藏陈列柜内冷藏食品的温度及提高食品冷藏品质;将超市里一般平行摆放食品的方式改为阶梯型,通过比较采用这2种陈列方式后是否能够降低食品内部温度以及降低幅度,来决定其试验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结果:与水平型陈列方式相比,采用阶梯型陈列方式后,总体来说,各层搁板前后排食品温差均有所降低,第1、2层冷藏空间的食品温度下降幅度较大,具用一定的可行性;而对第3、4层冷藏空间来说,其效果不如前2层理想,有待于采用其它方式进行强化传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陈列柜 食品温度 陈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供液与重力供液制冷系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臧润清 刘琦 李星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39,56,共7页
重力再循环供液是指蒸发器依靠制冷剂自身的重力送入蒸发器,在供液高度大于蒸发器对制冷剂的阻力情况下,部分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所形成的回路中再循环。由于再循环作用不需要外加动力,并强化管内制冷剂的沸腾换热,蒸发器的... 重力再循环供液是指蒸发器依靠制冷剂自身的重力送入蒸发器,在供液高度大于蒸发器对制冷剂的阻力情况下,部分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和气液分离器所形成的回路中再循环。由于再循环作用不需要外加动力,并强化管内制冷剂的沸腾换热,蒸发器的效率得以明显提高。文中介绍了重力再循环供液制冷系统和蒸发器的结构,提出采用J.Chawla关系式和Shah关联式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再循环蒸发器制冷剂侧的换热系数。采用空气侧热平衡法,对直接膨胀供液和重力再循环供液制冷系统分别进行了多蒸发温度下的性能测试。表明重力再循环供液制冷系统比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平均增加26%,COP平均增加18%,蒸发温度平均升高1.1℃,传热系数是直接供液的1.57倍。J.Chawla关系式和Shah关联式相结合预测再循环蒸发器制冷剂侧的换热系数,其曲线结构与实验值近似,平均误差不大于20.6%。文章还对各热工参数的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供液 再循环蒸发器 超倍供液 超量供液 泵供液 沸腾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