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价值共创下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1
作者 张路 张晴 宋明亮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107,共17页
目的 以提升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实现各参与主体的价值共享为目标,探索价值共创嵌入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系统的设计策略与方案。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价值共创内涵,梳理乡村旅游价值共创过程,得出环城市乡村旅游价值共创系统模型。运... 目的 以提升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实现各参与主体的价值共享为目标,探索价值共创嵌入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系统的设计策略与方案。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价值共创内涵,梳理乡村旅游价值共创过程,得出环城市乡村旅游价值共创系统模型。运用实地观察法调研环城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统计游客基本信息、行为特征,以及利用IPA法得出影响游客体验的服务要素,并结合用户访谈法了解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旅游诉求,得出设计机会点和设计原则。通过利益相关者地图、服务蓝图、服务系统图构建设计方案。结果 基于调研内容梳理设计机会点,提出宜居宜游空间共享原则、休闲体验活动共创原则、乡村发展全面共建原则、多元主体协同共生原则四项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系统设计原则,并输出服务平台、体验活动流程等设计方案。结论 价值共创介入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系统能在提升游客旅游体验的同时,为其他利益相关者创造相应价值,构建多方利益最大化的主客共享空间,为环城市乡村旅游服务系统的创新设计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共创 环城市乡村旅游 服务系统 用户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型理论和拓扑学的产品形态系列化设计研究
2
作者 杨文瑾 侯以忠 +1 位作者 苏建宁 任建萍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6,59,共13页
目的 解决产品系列化设计中存在的“流行风格缺乏”“形态主次模糊”“系列形态不连续”等问题,运用原型理论和拓扑学相关方法,从原型形态出发,基于拓扑性质和拓扑形变构建产品形态系列化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运用语义差分法结合专家访... 目的 解决产品系列化设计中存在的“流行风格缺乏”“形态主次模糊”“系列形态不连续”等问题,运用原型理论和拓扑学相关方法,从原型形态出发,基于拓扑性质和拓扑形变构建产品形态系列化设计方法。方法 首先运用语义差分法结合专家访谈获取具有流行风格意象的目标产品代表样本;其次通过拓扑定量分析法区分代表样本形态特征的主次;再次运用设计形态分析结合相似结果离散度分析提取形态原型;最后依据形态特征的主次,结合流行风格需求,运用不同的拓扑形变规则对产品形态原型进行系列化创新设计。结果 以拖拉机前脸作为验证对象,对该设计方法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其能够使系列化设计方案既具有独特的流行风格又具备识别性、连续性的外观形态。结论 在产品形态系列化设计中,挖掘满足用户流行风格需求的形态原型,获取系列化产品的识别性特征,进而结合拓扑形变方法,解决了产品系列化设计的实际问题,为产品形态系列化提供普适有效的借鉴思路及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理论 拓扑性质 拓扑形变规则 流行风格意象 形态原型 系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驾驶车移动办公空间设计研究
3
作者 高瞩 顾颖 林煊力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9-519,共11页
目的构建移动办公场景下无人驾驶座舱空间的设计方法,以提高空间利用率与协同性。方法结合KANO模型与AHP模型分析用户需求,明确功能属性的优先级,提出系统化的空间设计策略;探讨不同空间结构扩展机制,提高空间利用率并实现隐私与共享空... 目的构建移动办公场景下无人驾驶座舱空间的设计方法,以提高空间利用率与协同性。方法结合KANO模型与AHP模型分析用户需求,明确功能属性的优先级,提出系统化的空间设计策略;探讨不同空间结构扩展机制,提高空间利用率并实现隐私与共享空间的平衡;基于“认知地图”理论优化空间布局协同性,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流程。结果以上海华美电梯装饰有限公司设计部为原型进行设计实践,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论为无人驾驶车中的移动办公空间设计提供了创新思路,并为未来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移动座舱 无人驾驶 空间布局 移动空间 办公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蔡氏古民居建筑基因的智能设计传承
4
作者 张安华 刘伟林 吕少卿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2-353,共12页
目的数智时代,基于大数据技术挖掘蔡氏古民居的网络用户评价,发现现存问题,提出有效设计策略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首先,对互联网上的热门旅游平台和社交媒体中有关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的用户评论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总结用户需求,确定开发传... 目的数智时代,基于大数据技术挖掘蔡氏古民居的网络用户评价,发现现存问题,提出有效设计策略并验证其可行性。方法首先,对互联网上的热门旅游平台和社交媒体中有关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的用户评论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总结用户需求,确定开发传承蔡氏古民居建筑基因的文旅品牌IP形象,将IP形象作为吸引物置于虚拟导览程序和公共展示空间中,以提升蔡氏古民居景区的吸引力;其次,依据建筑模因理论构建蔡氏古民居建筑基因图谱,对建筑的形式基因、空间基因及思维基因分别进行图谱绘制;再次,运用S-O-R理论模型进行实验评价,根据用户反应时长筛选出用于设计实践的建筑因子;最后,采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辅助,将提取出的建筑因子应用于IP形象的设计方案。结果选择智能生成IP形象中的最优方案,采用人工完成三维建模并运用到蔡氏古民居的线上线下旅游推广场景中。结论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结合大数据挖掘、建筑模因理论和人工智能辅助设计的创新框架,对于文化遗产基因的传承与推广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蔡氏古民居 建筑基因 IP形象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分布的办公坐姿疲劳状态识别的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卢纯福 钱佳蕊 王英豪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3-190,共8页
目的对使用电脑办公的久坐工作者腰背部疲劳状态的监测方法进行研究,并对久坐疲劳监测提出疲劳监测分类模型和产品设计应用。方法基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运用实验法展开人机实验,实验中采集使用电脑办公的久坐工作者的座面臀部体... 目的对使用电脑办公的久坐工作者腰背部疲劳状态的监测方法进行研究,并对久坐疲劳监测提出疲劳监测分类模型和产品设计应用。方法基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运用实验法展开人机实验,实验中采集使用电脑办公的久坐工作者的座面臀部体压信号和主观疲劳的Borg值,进而对所采集的主、客观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工作者的疲劳进行评估。结果在使用电脑办公的工作者中,坐压压力数据的总和(RS)与主观疲劳度呈现负相关,坐压压力中心运动速度(TPV)、直线运动距离(SLD)与主观疲劳度呈现正相关,以上压力中心运动轨迹特征值(RS、TPV、SLD)均与主观疲劳的Borg值现出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验证了主观疲劳感知与压力中心运动轨迹特征值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特别是臀部压力数据的总和与压力中心运动速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臀部体压特征的可识别久坐疲劳状态的模型,进而提出将主观评价标准和体压特征融入久坐疲劳监测的设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监测 体压分布 产品设计 办公久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视化分析的中国传统文化产品设计研究热点与趋势
6
作者 韩超艳 孙硕 魏永侠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6-344,共9页
目的 更好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对基于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研究现状及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使用知识计量软件Cite Space对2006—2023年以“传统文化”... 目的 更好地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性转化,对基于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研究现状及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预测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使用知识计量软件Cite Space对2006—2023年以“传统文化”和“产品设计”为主题的文献展开分析,通过年度发文量、学科期刊、作者、机构和关键词知识图谱,梳理研究热点和发展脉络。结果 运用关键词聚类分析法,得到13个聚类5个研究热点主题,即文化产品设计、博物馆文创、数字化设计、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结论 早期探索阶段侧重于构建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理论框架;中期发展阶段探索显在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因子的提取与创造性转化方法;近期繁荣阶段挖掘用户潜在文化需求和审美意象,注重传统文化的创新设计和互动体验。未来研究将突破文化元素和设计符号的思维范式,致力于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从文化价值转译、数字技术应用、文化内容体验等方面构建基于传统文化的产品设计研究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传统文化 Cite 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协同背景下农用无人机作业控制界面交互设计研究
7
作者 邵将 马国萍 +3 位作者 陈志勇 宫宇 李玉鹏 田静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9,共11页
目的科学设计典型无人机的作业控制界面,旨在提高人机协同背景下的作业人员交互控制能力,减少操作失误和作业低效。方法调研人机协同情境下,界面交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用户协同作业期望;通过可用性测试评估量表及眼动追踪实验对设计方... 目的科学设计典型无人机的作业控制界面,旨在提高人机协同背景下的作业人员交互控制能力,减少操作失误和作业低效。方法调研人机协同情境下,界面交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用户协同作业期望;通过可用性测试评估量表及眼动追踪实验对设计方案进行评估。结果作业人员在使用优化后方案完成设定任务时,反应时更短,平均瞳孔直径更小,用时更短,准确率更高。结论作业人员对优化后的人机协同操控界面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预测能力都显著优于优化前,验证了优化后界面交互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界面 人机协同 态势感知 眼动追踪 农业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QFD/TRIZ理论的宠物食品包装设计
8
作者 吴国荣 黄诗雯 汤繁稀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4-435,共12页
目的 针对传统宠物食品包装体积大、使用易散落等现存问题,设计出一款利于分装携带的多功能宠物食品包装,提升现有市场上宠物食品包装的功能性,以满足消费者便携性等使用需求。方法 探讨传统宠物食品包装设计理念及应用,运用AHP层次分... 目的 针对传统宠物食品包装体积大、使用易散落等现存问题,设计出一款利于分装携带的多功能宠物食品包装,提升现有市场上宠物食品包装的功能性,以满足消费者便携性等使用需求。方法 探讨传统宠物食品包装设计理念及应用,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出各项用户需求权重,通过QFD质量屋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的技术特性,得出矛盾冲突,最终利用TRIZ创新方法及理论将问题具体化并寻求解,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宠物食品包装,通过实际案例提升用户对宠物食品包装的使用体验。结果 对宠物食品包装的再设计,提高了产品包装二次利用率,改进材料及结构设计提升了宠物食品包装的经济性、便捷性。结论 TRIZ创新原理可通过改良包装材料和设计满足消费者需求,以便解决包装设计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促进创新思维的产生,提高包装设计的实效性。本研究不仅有利于推动宠物食品包装设计领域的发展,也具有较为完善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宠物包装设计 AHP QFD TRIZ 多功能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Kano/AHP/TOPSIS的老年智能轮椅产品设计路径研究
9
作者 叶德辉 陶纯良 段东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1-322,共12页
目的 为解决老年用户智能轮椅产品设计中缺乏人性化、用户需求模糊等问题,提出一种集成Kano/AHP/TOPSIS模型(KAT)的老年智能轮椅产品设计方法。方法 本研究将KAT模型应用于智能轮椅设计研发中,首先通过观察、用户访谈、市场调研等渠道获... 目的 为解决老年用户智能轮椅产品设计中缺乏人性化、用户需求模糊等问题,提出一种集成Kano/AHP/TOPSIS模型(KAT)的老年智能轮椅产品设计方法。方法 本研究将KAT模型应用于智能轮椅设计研发中,首先通过观察、用户访谈、市场调研等渠道获得17项老年用户需求,并运用Kano模型将其划分为不同属性;其次,引入AHP法求解不同属性用户需求权重值,明确如厕方便、舒适性、健康检测、遮阳(遮雨)棚、远程控制和按摩为重要用户需求,依此进行方案构思及设计;最后,采用TOPSIS法对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最佳设计方案。结果 集成Kano/AHP/TOPSIS的老年智能轮椅产品设计模型可更准确地分析用户需求属性及权重,规范后续设计方案评价过程。以智能轮椅概念设计为例,最终输出的方案适用性程度较高,可极大提高用户满意度。结论 KAT模型在老年智能轮椅产品设计中具有可行性,可为同类老年智能轮椅产品的研发提供设计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需求 老年用户 智能轮椅 产品设计 Kano/AHP/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公路隧道火灾事故的应急装备设计研究
10
作者 李江泳 梁文 +3 位作者 黄少伟 黄宸缘 董佳洁 杨子京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7-161,共15页
目的为了减少公路隧道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应急救援的协同和处理能力,提出一种面向公路隧道火灾事故的应急装备设计方法。方法构建集成事故树分析(FTA)、层次分析法(AHP)和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设计流程,指导公... 目的为了减少公路隧道火灾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应急救援的协同和处理能力,提出一种面向公路隧道火灾事故的应急装备设计方法。方法构建集成事故树分析(FTA)、层次分析法(AHP)和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设计流程,指导公路隧道火灾应急装备设计,整理分析历年公路隧道火灾事故以建立事故树模型;利用AHP建立层次分析模型,计算各层风险指标权重并进行排序;再应用TRIZ理论开展问题定义和矛盾分析,形成概念设计方案并进行功能延展;最后开展公路隧道火灾应急装备的设计实践,并验证设计方案的可用性。结论通过FTA-AHP-TRIZ设计流程,客观、科学地确定各基本事件以及其权重排序,确保功能转化具备逻辑性和系统性,为应急装备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火灾 应急装备设计 FTA AHP TRIZ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钻模型的厨电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11
作者 曾力 周林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9,共13页
目的 以设计方法的创新推动厨电产品的迭代更新,探讨Kano-AHP-QFD在双钻模型中的应用流程,从而准确聚焦用户的真实需求。方法 以双钻模型的4个阶段为设计研究导向。在发现问题阶段,采用PEST分析识别宏观设计机会,并通过网络评论挖掘、... 目的 以设计方法的创新推动厨电产品的迭代更新,探讨Kano-AHP-QFD在双钻模型中的应用流程,从而准确聚焦用户的真实需求。方法 以双钻模型的4个阶段为设计研究导向。在发现问题阶段,采用PEST分析识别宏观设计机会,并通过网络评论挖掘、用户访谈及问卷调研等多种方式收集相关用户需求;在定义问题阶段,运用Kano模型归纳需求属性并利用AHP计算需求权重;在设计发展阶段,采用QFD将高权重需求转化为产品技术特征并计算权重层级;在设计实现阶段,将各层级的产品技术特征转化为具体设计方案。结果 针对厨房空间舒适度不佳、面积利用率不足等问题,提出了集成空调的冰箱设计。为验证方案的有效性,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评估。最终将方案转化为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验证其的创新性与合理性。结论 双钻模型与Kano-AHP-QFD相结合能有效指导厨电产品创新设计,完善了双钻模型在产品设计领域的具体应用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电产品 Kano AHP QFD 双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盘龙城遗址文化基因提取及信息图表设计研究
12
作者 张姝 罗静懿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60,共10页
目的 旨在依托文化基因理念,探究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助力盘龙城遗址活态化传承,增强人们对盘龙城遗址的关注度与认同感。方法 通过探究文化基因的定义、研究综述与分类方式,以“十四五”时期确定的湖北省武汉市盘龙城遗址为例,提... 目的 旨在依托文化基因理念,探究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方式,助力盘龙城遗址活态化传承,增强人们对盘龙城遗址的关注度与认同感。方法 通过探究文化基因的定义、研究综述与分类方式,以“十四五”时期确定的湖北省武汉市盘龙城遗址为例,提取盘龙城遗址的文化基因,构建盘龙城文化基因谱系图,采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文化基因评价。结果 运用文化基因理论有效实现了盘龙城遗址文化基因的提取与评价,为盘龙城遗址信息图表设计提供依据。结论 所提出的文化基因提取方法和信息图表设计能够帮助公众快速了解遗址并参与到遗址文化的传承中去。二者结合不仅为其他遗址的传播与推广提供了借鉴,也对未来文化遗产推广的发展方向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基因 盘龙城遗址 文化基因提取 AHP层次分析法 信息图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儿童历史学习的数字智能化纪念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13
作者 王超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0-496,共7页
目的 面向儿童历史学习设计数字智能化纪念馆文创产品,解决趣味性不足与教育价值转化率低的问题。方法 基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与智能化学习理论,提出数字情境体验、互动参与、故事化表达的设计方法,构建系统化产品开发体系。以“智能小... 目的 面向儿童历史学习设计数字智能化纪念馆文创产品,解决趣味性不足与教育价值转化率低的问题。方法 基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与智能化学习理论,提出数字情境体验、互动参与、故事化表达的设计方法,构建系统化产品开发体系。以“智能小小讲解员”主题套装为例,整合智能学习工具、数字教育资源与评测系统,开展为期3个月的实践评估。结果 参与儿童的历史知识记忆准确率由65%提升至88%,解说技能水平提升35%,学习兴趣显著增长。85%的儿童掌握智能讲解技巧,形成数字化史料分析方法,建立持续性学习习惯。结论 丰富了智慧纪念馆设计理论,为实现数字化儿童历史学习提供创新方案,对推动文创产品的智能创新发展与文化传承教育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念馆 文创产品 儿童历史学习 趣味性设计 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设计工效学的眼控交互范式设计研究现状与进展
14
作者 牛亚峰 王以俨 +1 位作者 黄炜驰 范林涵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35,共16页
目的研究基于设计工效学的眼控交互范式设计,分析其关键设计因素与优化策略,为提升眼控系统的操作精度、效率及用户体验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方法从设计工效学的内涵出发,结合眼动交互的基本原理,提出“交互界面优化”“交互动作设... 目的研究基于设计工效学的眼控交互范式设计,分析其关键设计因素与优化策略,为提升眼控系统的操作精度、效率及用户体验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方法从设计工效学的内涵出发,结合眼动交互的基本原理,提出“交互界面优化”“交互动作设计”及“视线点击增强”三大核心维度,分析其工效学优化策略及技术实现。同时,梳理当前眼控交互技术在传感器性能、意图识别及多模态融合中的最新进展,并指出其在识别精度、标准化设计及用户体验优化方面的挑战。结论基于设计工效学的眼控交互范式设计显著提升了系统性能和用户体验。为眼控交互的高效、自然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控交互 设计工效学 人机交互 交互范式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地区炙烤炊具形态事理的可拓性设计研究
15
作者 白兴易 昝酉洋 白睿昇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2-313,324,共13页
目的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炙烤炊具的设计逻辑,梳理炊具形态的可拓性设计特征,为现代多元化的炙烤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方法以中原地区的传统炙烤炊具为研究对象,构建形态样本库,选择典型样本铜烤炉进行形态事理分析与部件特征关联... 目的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炙烤炊具的设计逻辑,梳理炊具形态的可拓性设计特征,为现代多元化的炙烤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方法以中原地区的传统炙烤炊具为研究对象,构建形态样本库,选择典型样本铜烤炉进行形态事理分析与部件特征关联映射,对各个部件特征进行基元分解,并采用可拓基元变换的方法进行创新性设计方案探索。结果构建了形态事理可拓性研究的创新设计模型,生成了一系列融合传统造物逻辑与现代审美的炙烤炊具概念设计方案集。结论中原地区传统炙烤炊具的优秀设计元素具备强大的生命力与适应性,对其形态事理因素进行合理的可拓发散,能够挖掘并整合传统炊具的设计智慧,满足现代多元化的炙烤需求,并推动设计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事理 可拓学 炙烤炊具 器物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挖掘的宠物猫航空箱用户需求分析和设计研究
16
作者 倪敏娜 刘慧敏 +2 位作者 薛景梵 张峰 易琦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2-135,共14页
目的大数据中挖掘更加全面的用户需求,以优化宠物猫航空箱产品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来获取宠物猫航空箱用户需求并对其展开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对UGC平台评论进行语义提取及处理;其次构建需求要素模型,分析用户需求特征... 目的大数据中挖掘更加全面的用户需求,以优化宠物猫航空箱产品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挖掘来获取宠物猫航空箱用户需求并对其展开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对UGC平台评论进行语义提取及处理;其次构建需求要素模型,分析用户需求特征关系并可视化呈现;再次通过用户信息数据挖掘和定性调研绘制用户画像;最后整合用户需求特征与用户画像以构建用户行为地图,总结用户总体需求,并转化为设计需求,指导进一步设计实践和案例验证。结果将设计需求映射为功能和解决方案,进行产品设计与开发,结合用户满意度检测验证其可行性。结论对设计实践进行体验评价,结果表明结合大数据挖掘和用户需求定性分析的方法,能够有效、全面获取宠物猫航空箱的用户需求,为后续产品设计优化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挖掘 宠物猫航空箱 用户需求 产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体验视角下的共享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17
作者 吴春茂 陈丹丹 杨菲娅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1-281,共11页
目的构建积极体验视角下的共享产品设计策略框架,并以共享充电桩为例进行设计实践。方法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界定积极体验设计和共享产品设计的概念与研究现状;其次,运用模型假设法,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归纳共享产品设计目标与积极体验设... 目的构建积极体验视角下的共享产品设计策略框架,并以共享充电桩为例进行设计实践。方法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界定积极体验设计和共享产品设计的概念与研究现状;其次,运用模型假设法,在文献综述基础上归纳共享产品设计目标与积极体验设计层次,构建共享产品设计策略框架与设计算法;最后,运用设计实践法,为上海广为电气集团设计一款共享新能源充电桩。结论积极体验视角下的共享产品设计策略包括激励分享者参与感:外因刺激、情感反馈、唤醒效能;增进接收者获得感:感官愉悦、感知价值、社会反思;提升社群幸福感:强化纽带、增强归属、营造氛围。该策略有助于设计师精准化提取设计机会点,进行共享产品设计实践,以提升用户主观幸福感,并构建良好社群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体验 共享产品设计策略 新能源充电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智交互协同设计
18
作者 王巍 邵静非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6-I0006,1-12,24,共14页
目的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推动了人智交互和工业设计领域的行业变革,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研究兴趣。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与人类设计师在创新设计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从多重维度论述人智交互协同设计对设计领域带来的冲击与变革... 目的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推动了人智交互和工业设计领域的行业变革,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研究兴趣。本文旨在探讨人工智能与人类设计师在创新设计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从多重维度论述人智交互协同设计对设计领域带来的冲击与变革,以及这种互动如何影响设计及设计教育的未来。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首先讨论产品设计对象的智能化转变,以及人工智能介入设计流程对设计工具与方法的革新。进而解析人工智能介入人机协同设计流程中所带来的机遇、挑战和发展潜力。最后,展望人工智能驱动下未来设计师的角色转型及知识属性的变化,并对未来设计教育侧重点变化进行浅析。结论 聚焦人工智能与人类设计师在协同创新设计中的对抗与共生关系,归纳出以人工智能驱动的协同创新设计新模式,以及未来设计师需要适应的新角色定位,即从单一创造者转型为多维角色,推动人智共生时代下的设计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协同创新 智能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中轴线声音可视化的叙事性设计研究
19
作者 李淳 刘正一 孙睿洁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1-301,共11页
目的从叙事性设计视角探索北京中轴线声音可视化的设计思路与方法,达到活化传承、开发与传播北京中轴线声音遗产的目的,并为声音可视化设计研究提供有益借鉴。方法基于叙事性设计与声音可视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论述叙事性设计引入声音... 目的从叙事性设计视角探索北京中轴线声音可视化的设计思路与方法,达到活化传承、开发与传播北京中轴线声音遗产的目的,并为声音可视化设计研究提供有益借鉴。方法基于叙事性设计与声音可视化的相关理论与方法,论述叙事性设计引入声音可视化的可行性。通过分析声音可视化的叙事要素与设计流程,构建北京中轴线声音可视化的叙事性设计框架。运用空间-声音并置的连接式平列叙事结构、视听映射的叙事逻辑、联觉通感的设计策略输出声音可视化设计方案,从中归纳声音可视化的叙事性设计要点。结论文化遗产主题的声音可视化叙事性设计需要从注重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叙事主题内容设定、视听并置与同构的叙事结构设计、视听映射的叙事话语表达3个层面入手,实现凝聚文化共鸣、营造文化记忆、强化文化感知的设计目的,体现“视听联觉—心理移觉—文化感知”的声音可视化设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中轴线 声音可视化 叙事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域性非遗文创产品设计研究与实践
20
作者 陆丽芳 黄璐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5年第1期113-121,共9页
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独特的地域特色,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其保护与传承不仅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还能通过文创产品的开发,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 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独特的地域特色,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其保护与传承不仅有助于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还能通过文创产品的开发,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基于文化三层次理论模型提炼非遗文创产品消费者需求要素,通过问卷调研和KANO模型分析,从本能层、行为层与反思层三个维度筛选出了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和魅力型需求共11项关键需求要素,并对各个需求要素进行了优先级排序,以此总结了地域性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要点,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李村抬阁为例完成了地域性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实践,为地域性非遗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启示,实现非遗在当代的价值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文创产品 KANO模型 消费者需求 地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