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鳅气单胞菌感染的检验与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房海 陈翠珍 +2 位作者 张晓君 巩元芳 王秀云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65-1069,共5页
目的对一起养殖泥鳅病害进行发病情况、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病原等方面的检验,旨在明确感染症的特征及相应的病原菌。方法随机取6尾病死泥鳅的肝及溃烂组织做细菌分离,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生长表现、理化特性及代表菌株16S rRNA基... 目的对一起养殖泥鳅病害进行发病情况、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病原等方面的检验,旨在明确感染症的特征及相应的病原菌。方法随机取6尾病死泥鳅的肝及溃烂组织做细菌分离,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生长表现、理化特性及代表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等方面的鉴定明确细菌种类。选择代表菌株制备成3×108CFU/ml的菌液,分别经腹腔、肌肉途径感染健康泥鳅,测定其致病作用;对鉴定后的菌株以琼脂扩散法(K-B)做对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测定。结果被检病死泥鳅的下颌部肌肉溃烂,肝脏及脾脏肿胀等。从肝、溃烂组织均检出了纯一的同种细菌,经鉴定表明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Kluyver and van Niel1936)的新种并定名为泥鳅气单胞菌(Aeromonals misgurnussp.nov.)。人工感染试验结果对泥鳅具有较强的致病作用,用37种抗菌类药物所做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同株间无明显的敏感与耐药性差异。结论所检病例为细菌性败血感染症,其病原为泥鳅气单胞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败血感染症 泥鳅气单胞菌 系统发育学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鳝源嗜水气单胞菌DB01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移斌 董靖 +3 位作者 胥宁 刘永涛 杨秋红 艾晓辉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3-48,共6页
从患病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体内分离到一株致病菌株DB01,对该菌株进行人工感染、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感染黄鳝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表明菌株DB01为发病黄鳝的病原菌。菌株DB01为革兰氏阴性杆菌,... 从患病的黄鳝(Monopterus albus)体内分离到一株致病菌株DB01,对该菌株进行人工感染、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 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感染黄鳝出现与自然发病相同的症状,表明菌株DB01为发病黄鳝的病原菌。菌株DB01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无芽孢和荚膜,在兔血平板上能形成明显的β-溶血。序列分析显示,菌株DB01与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同源性达9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DB01对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及氟苯尼考等抗生素高度敏感,五倍子、黄柏、地榆及乌梅等中草药对菌株DB01抑菌作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黄鳝(Monopterus albus) 药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鳝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及常见病防治 被引量:1
3
作者 饶发祥 《北京水产》 1996年第3期29-30,共2页
黄鳝Monopterus albus(Zuiew)俗称鳝鱼,又名鲜(本草纲目)、罗鳝(四川)、无鳞公子(湖南、国外称大米鳗鱼。隶属于合鳃目、合鳃科。在我国分布很广,天然产量大,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
关键词 黄鳝 生物学特性 常见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鳝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4
作者 陈昌福 李晓云 毛德华 《湖北农业科学》 1992年第11期33-35,18,共4页
黄鳝(Monopterus albus)在我国分布广泛,其肉质爽滑,味道鲜美,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较高的药用价值,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同时,黄鳝对环境的适应性强,耐远距离装运,有利于改善国内鲜活水产品的淡季供应和出口创汇。
关键词 黄鳝 病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鳝感染鳗鲡独孤吸虫的季节动态 被引量:5
5
作者 方建平 赵小华 《水利渔业》 2000年第1期29-30,共2页
3~ 1 0月 ,黄鳝体内均有鳗鲡孤独吸虫寄生 ,夏季为流行高峰 ,1 0月以后未检出该吸虫。
关键词 黄鳝 鳗鲡独孤吸虫 季节动态 感染 寄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鳝出血性败血病传染的防治 被引量:7
6
作者 杨明生 《孝感师专学报》 1998年第4期70-74,共5页
本文研究了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黄鳝出血性败血病的发生规律。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和致病性试验,认为湖北环毛蚓是其原发性的致病因子。在放养30天内,由此病造成的死亡率高达86%,呈急性传染。药物防治对比结果表明,口服疫苗和庆大霉... 本文研究了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黄鳝出血性败血病的发生规律。通过细菌分离鉴定和致病性试验,认为湖北环毛蚓是其原发性的致病因子。在放养30天内,由此病造成的死亡率高达86%,呈急性传染。药物防治对比结果表明,口服疫苗和庆大霉素等药物,可以有效防治此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出血性败血病 败血病 传染 药物防治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鳝常见病及其防治
7
作者 贺世奇 陈远见 《农村百事通》 1999年第16期35-36,共2页
人工养殖黄鳝,由于放养密度大,以及环境剧烈变化等原因,常使黄鳝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发病,如防治不当,往往造成严重损失,使养鳝功亏一箦。现就黄鳝几种常见病的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关键词 黄鳝 疾病 防治方法
全文增补中
鳝鱼病害的治疗
8
作者 首汉伟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1999年第2期31-31,共1页
人工养殖鳝鱼已较普遍,现介绍鳝鱼常见病害的发生、症状、预防及治疗方法: 一、赤皮病 鳝鱼相互残食或捕捞、暂养、运输时体表受伤,病菌浸入皮肤引发,死亡率97%以上。症状:体瘦,体表出血。
关键词 鳝鱼养殖 病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鳝常见病的防治
9
作者 陆根和 刘师仪 《科学养鱼》 1989年第5期20-20,共1页
黄鳝的抗病能力较强,在饲养过程中很少得病,但管理不善或由于其它原因也可发生一些疾病,严重影响其生长速度。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病症和防治方法: 1.梅花斑状病,此病常发生在7月中旬,症状为黄鳝背部出现黄豆或蚕豆大小黄色圆形病斑。预防... 黄鳝的抗病能力较强,在饲养过程中很少得病,但管理不善或由于其它原因也可发生一些疾病,严重影响其生长速度。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病症和防治方法: 1.梅花斑状病,此病常发生在7月中旬,症状为黄鳝背部出现黄豆或蚕豆大小黄色圆形病斑。预防方法:在饲养池里放养一些蟾蜍(俗称癞蛤蟆),如已发病,用1—2只(池面大,只数可多些),将蟾蜍头皮剥开,用绳系好,在池内拖几次,1—2日后可病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病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鳝“发烧”怎么办?
10
作者 雨弘 《科学养鱼》 1992年第4期18-18,共1页
黄鳝滑溜溜难以捕捉,是众所同感的,其原因之一是周身被自己分泌的粘液所包裹。这粘液,无论在池养黄鳝,或收购贮运过程中,稍不注意,均能引起黄鳝“发烧”,导致黄鳝大批死亡。最高死亡率可达90%左右,给购销部门和养殖专业户带来经济损失... 黄鳝滑溜溜难以捕捉,是众所同感的,其原因之一是周身被自己分泌的粘液所包裹。这粘液,无论在池养黄鳝,或收购贮运过程中,稍不注意,均能引起黄鳝“发烧”,导致黄鳝大批死亡。最高死亡率可达90%左右,给购销部门和养殖专业户带来经济损失。所谓“发烧”,是指盛装鳝鱼的容器或养鳝池内水温显著升高,如不及时换水,水质进一步恶化,直至呈暗绿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鳝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