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8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微课在蚕学专业核心课程《茧丝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1
作者
马艳
阳泽平
+2 位作者
陈可沁
苟雪
王茜龄
《四川蚕业》
2024年第2期55-58,共4页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和“双一流”学科背景下,蚕学专业人才培养呈现学科交叉性、专业引领性、创新发展性等多个特征。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教学在蚕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关键作用,是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科研实践能力的重...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和“双一流”学科背景下,蚕学专业人才培养呈现学科交叉性、专业引领性、创新发展性等多个特征。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教学在蚕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关键作用,是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科研实践能力的重要纽带。本研究以全国双一流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茧丝学》为基础,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引入微课,通过微课教学的方式对重要实验内容进行提炼,并对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碎片化”补充,让蚕学专业学生通过便捷、生动的方式拓展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等学科的知识,因传播知识的内化效果较好,相较于系统地学习各类学科知识更为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茧丝学
微课
实验教学
应用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蚕业资源综合利用》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
3
2
作者
侯勇
龚竞
徐水
《蚕学通讯》
2010年第1期53-56,共4页
《蚕业资源综合利用》课程是高等学校蚕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属于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实践,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跟踪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多...
《蚕业资源综合利用》课程是高等学校蚕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属于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实践,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跟踪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和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通过教学改革,增强了蚕学专业大学生的专业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学生对蚕桑行业未来发展的认识,增强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在理论学习还是能力培养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业
教学
综合利用
多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蚕丝产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思路与设想
被引量:
22
3
作者
屈达才
蓝树思
顾家栋
《广西蚕业》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广西是中国蚕桑产业第一大生产基地,蚕丝产业已成为广西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区蚕桑产业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及全国平均的1/3,蚕丝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短缺,这样的人才现状与我区蚕丝产业正在不断快速发展的态势...
广西是中国蚕桑产业第一大生产基地,蚕丝产业已成为广西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区蚕桑产业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及全国平均的1/3,蚕丝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短缺,这样的人才现状与我区蚕丝产业正在不断快速发展的态势形成强烈反差。广西蚕丝业的发展急需足够的科技人才来支撑,以确保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此,建议迅速恢复和创办广西大学农学院蚕桑专业和广西纺织学校蚕丝相关专业的设置和招生,并抓好多层次办学,采取多种培养模式和途径,培养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实用型蚕桑专业本土人才,为广西蚕丝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工作目标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蚕丝产业
培养
本土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蚕学专业引入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思考
被引量:
1
4
作者
向恒
张瑞芝
+1 位作者
潘国庆
周泽扬
《蚕学通讯》
2011年第4期51-53,共3页
目前,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大多数国内高校的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教育却由于多种原因,发展迟滞,仅限于研究生阶段。西南大学蚕学专业不但拥有完整的家蚕基因组数据,且其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
目前,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大多数国内高校的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教育却由于多种原因,发展迟滞,仅限于研究生阶段。西南大学蚕学专业不但拥有完整的家蚕基因组数据,且其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的教学和科研力量都很强,具有在本科课程中引入该门课程的显著优势。因此,本文拟通过描述两种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将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引入蚕学本科课程中,旨在吸引更多的高校师生关注并有可能尝试去掌握该门新兴学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
蚕学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被引量:
2
5
作者
成国涛
徐水
《蚕学通讯》
2009年第2期46-49,共4页
针对我院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研究建立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体系,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构建人性化管理体系,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学过程
管理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5
6
作者
郑开玲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1年第4期45-46,70,共3页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中,既要加强专业需求调研,组织讨论达成共识,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明确培养目标,规范审定环节;更要妥善处理好坚持办学特色与整体...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中,既要加强专业需求调研,组织讨论达成共识,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明确培养目标,规范审定环节;更要妥善处理好坚持办学特色与整体优化培养方案、学校统一规格要求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环节、课程结构优化与课程内容更新等几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人才培养方案
制订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蚕业科技推广人才培训的建议
被引量:
1
7
作者
段家龙
《中国蚕业》
2007年第4期8-9,共2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三农”服务是根本。解决农业问题,转变蚕业生产增长方式,增加科技对发展农业生产力的贡献是有效的途径。广大蚕农是科技的载体,只有他(她)们掌握了科学栽桑、养蚕等技术,才能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而这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三农”服务是根本。解决农业问题,转变蚕业生产增长方式,增加科技对发展农业生产力的贡献是有效的途径。广大蚕农是科技的载体,只有他(她)们掌握了科学栽桑、养蚕等技术,才能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而这个转化过程,需要广大科技推广人员的辛勤工作。因此,完善蚕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重视蚕业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推广
蚕业生产
人才培训
农业生产力
服务体系
社会主义
“三农”
农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
1
8
作者
徐水
《蚕学通讯》
1999年第1期36-38,共3页
高等农业院校担负着培养农业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重大任务,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首要问题.随着高等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践教学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是农业院校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它不仅受制于教育...
高等农业院校担负着培养农业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重大任务,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首要问题.随着高等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践教学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是农业院校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它不仅受制于教育的目的和要求,而且在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相融合和渗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它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对于印证、巩固课堂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均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与实践
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实践
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环节
实习基地
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高等农业院校
科技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蚕业科技培训的方法与技巧
被引量:
1
9
作者
何勋贵
《云南农业科技》
2010年第B09期178-178,共1页
随着国家"东桑西移"战略部署的实施,西部地区桑园面积逐年递增。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迅速,至2009年底桑园面积达8万hm^2,意味着大量的农民将接受蚕桑专业技术培训。蚕桑产业是集养殖和种植于一体的特殊产业,专业性强。所以在面对接受...
随着国家"东桑西移"战略部署的实施,西部地区桑园面积逐年递增。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迅速,至2009年底桑园面积达8万hm^2,意味着大量的农民将接受蚕桑专业技术培训。蚕桑产业是集养殖和种植于一体的特殊产业,专业性强。所以在面对接受培训的农民时,一定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才能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达到培训的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培训
蚕桑产业
蚕业
专业技术培训
东桑西移
西部地区
云南省
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台市富东镇选聘村蚕技员的做法与效果
10
作者
顾光银
杨增群
+1 位作者
王尚俊
李祥兵
《江苏蚕业》
2007年第3期48-49,共2页
村级蚕桑技术员是指导蚕桑生产和开展蚕桑新技术服务最基层、最贴近蚕农的一支队伍,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技术力量。近几年来,东台市富东镇蚕桑生产发展迅猛,亮点不断,到2006年底,全镇新老桑园面积达到2.1万亩,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40...
村级蚕桑技术员是指导蚕桑生产和开展蚕桑新技术服务最基层、最贴近蚕农的一支队伍,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技术力量。近几年来,东台市富东镇蚕桑生产发展迅猛,亮点不断,到2006年底,全镇新老桑园面积达到2.1万亩,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40.4%,这个比例超过了全国茧都富安镇,去年全镇发放蚕种5.5万张,生产蚕茧4.2万担,栽桑养蚕业已成为致富农村、富裕农民的主要产业,富东镇蚕桑生产取得如此好的成效,与该镇配备、配全、配强村级蚕桑技术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生产
东台市
选聘
技术服务
耕地面积
技术员
养蚕业
村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蚕桑实习场的建设和改革刍议
11
作者
蒋秀萍
黄恺文
《北方蚕业》
2001年第3期14-15,共2页
最终实现企业化管理是高等农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农科专业实习农场的改革方向。以苏州大学蚕桑实习场为例 ,阐述了把实习场建设成为一个为教学。
关键词
高校
蚕桑实习场
改革方向
实习场建设
体制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现代蚕业技术研修班在陕西杨凌举办
12
作者
李玉平
《北方蚕业》
2010年第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技术部门
陕西省
蚕业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蚕桑基地
动物科技学院
科技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学科交叉融合“蚕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
2
13
作者
程岚
王茜龄
+1 位作者
赵天福
代方银
《蚕学通讯》
2023年第1期52-55,共4页
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现代蚕桑产业链贯穿种植、养殖、加工及贸易,涵盖多个领域,涉及多个学科,其可持续、多元化的发展离不开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本文结合西南大...
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现代蚕桑产业链贯穿种植、养殖、加工及贸易,涵盖多个领域,涉及多个学科,其可持续、多元化的发展离不开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本文结合西南大学的学科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提出“蚕桑+生物”“蚕桑+农学”“蚕桑+食品”“蚕桑+医学”“蚕桑+纺织”等多学科融合的“蚕桑+”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和改革实施方案,为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蚕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融合
蚕学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培养蚕桑紧缺人才的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
被引量:
1
14
作者
覃玥
安慧
高丽霞
《广西蚕业》
2015年第1期35-38,共4页
广西蚕桑产业快速发展急需培养蚕桑方面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蚕桑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规划和规范管理是完成培养蚕桑紧缺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河池学院为例,分析蚕桑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背景和现状,从基地建设的目标、定位、...
广西蚕桑产业快速发展急需培养蚕桑方面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蚕桑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规划和规范管理是完成培养蚕桑紧缺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河池学院为例,分析蚕桑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背景和现状,从基地建设的目标、定位、原则、内容及实践方式等方面探讨蚕桑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规划、管理的做法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产业
紧缺人才
教学实践基地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泉县原蚕区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
1
15
作者
刘成功
陈晓玲
《北方蚕业》
2014年第1期53-54,共2页
针对原蚕区技术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技术培训的作用、原蚕区的特点、提高培训质量、培训内容拓展及完善培训设施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原蚕区技术培训工作的逐步提高。
关键词
技术培训
存在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蚕桑产业的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
3
16
作者
吴婧婧
黄红燕
+7 位作者
石韡韬
黄梅梅
贾雪峰
蓝必忠
叶建蔚
莫柳静
何骥
汤庆坤
《广西蚕业》
2023年第4期47-51,共5页
基于广西蚕桑产业在“东桑西移”“东丝西进”“东绸西移”战略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蚕业教育发展逐步成为蚕桑产业推动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基石。结合广西蚕桑产业的教育发展状况以及取得的成效,通过分析广西蚕桑产业教...
基于广西蚕桑产业在“东桑西移”“东丝西进”“东绸西移”战略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蚕业教育发展逐步成为蚕桑产业推动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基石。结合广西蚕桑产业的教育发展状况以及取得的成效,通过分析广西蚕桑产业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建立多层次技术协同体系,加大基层农民培养力度,充实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产业
教育发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一流”背景下茧丝学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新思考
17
作者
成国涛
马艳
张小宁
《蚕学通讯》
2020年第2期53-58,共6页
“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提高中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的宏伟战略。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其建设对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体系三方面思考构建茧...
“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提高中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的宏伟战略。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其建设对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体系三方面思考构建茧丝学课程教学新体系,以支撑传统涉农特色专业——蚕学一流专业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蚕学
茧丝学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蚕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对改革方向的思考
18
作者
杨婉莹
《广东蚕业》
2023年第7期17-20,共4页
近年来,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蚕桑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变化较大,给蚕学专业高等教育带来挑战。文章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蚕学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蚕学专业高等教育面临的困难,结合日本...
近年来,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蚕桑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变化较大,给蚕学专业高等教育带来挑战。文章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蚕学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蚕学专业高等教育面临的困难,结合日本蚕学专业高等教育改革历史进行了未来蚕学专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即从引入交叉学科课程、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并持续提升科研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学
高等教育
日本
历史
现状
教学改革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蚕业教育和蚕业发展
19
作者
鲁兴萌
《蚕桑通报》
2004年第3期60-64,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蚕业
教育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农民培训蚕桑专业办学浅议
被引量:
2
20
作者
李国灿
《云南农业科技》
2008年第B08期86-88,共3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村经济要发展,就应提升农业科技在农业经济中的贡献率,培育乡土人才是科技进村入户的重要手段。从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角度来论述农村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所遇到的问题,解决之道和获取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
培训
农民
办学
蚕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课在蚕学专业核心课程《茧丝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1
作者
马艳
阳泽平
陈可沁
苟雪
王茜龄
机构
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
出处
《四川蚕业》
2024年第2期55-58,共4页
基金
西南大学实验技术研究项目(SYJ2023013,SYJ2020019),西南大学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22-19)。
文摘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和“双一流”学科背景下,蚕学专业人才培养呈现学科交叉性、专业引领性、创新发展性等多个特征。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教学在蚕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关键作用,是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科研实践能力的重要纽带。本研究以全国双一流蚕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茧丝学》为基础,在传统实验教学中引入微课,通过微课教学的方式对重要实验内容进行提炼,并对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碎片化”补充,让蚕学专业学生通过便捷、生动的方式拓展生物技术、生物材料等学科的知识,因传播知识的内化效果较好,相较于系统地学习各类学科知识更为高效。
关键词
茧丝学
微课
实验教学
应用实践
分类号
G642.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蚕业资源综合利用》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
3
2
作者
侯勇
龚竞
徐水
机构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出处
《蚕学通讯》
2010年第1期53-56,共4页
文摘
《蚕业资源综合利用》课程是高等学校蚕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属于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和实践,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跟踪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和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通过教学改革,增强了蚕学专业大学生的专业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学生对蚕桑行业未来发展的认识,增强了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在理论学习还是能力培养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蚕业
教学
综合利用
多媒体
Keywords
sericulture teaching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multimedia
分类号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蚕丝产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思路与设想
被引量:
22
3
作者
屈达才
蓝树思
顾家栋
机构
广西大学
广西丝绸(集团)有限公司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出处
《广西蚕业》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基金
2006年广西专家论坛调研项目。
文摘
广西是中国蚕桑产业第一大生产基地,蚕丝产业已成为广西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区蚕桑产业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及全国平均的1/3,蚕丝业科技人才严重不足,高层次科技人才短缺,这样的人才现状与我区蚕丝产业正在不断快速发展的态势形成强烈反差。广西蚕丝业的发展急需足够的科技人才来支撑,以确保其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此,建议迅速恢复和创办广西大学农学院蚕桑专业和广西纺织学校蚕丝相关专业的设置和招生,并抓好多层次办学,采取多种培养模式和途径,培养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实用型蚕桑专业本土人才,为广西蚕丝产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工作目标打下基础。
关键词
广西
蚕丝产业
培养
本土人才
分类号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蚕学专业引入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思考
被引量:
1
4
作者
向恒
张瑞芝
潘国庆
周泽扬
机构
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
西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中心
出处
《蚕学通讯》
2011年第4期51-53,共3页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No.XDJK2011C027)
西南大学博士基金(No.SWU110047)
文摘
目前,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大多数国内高校的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教育却由于多种原因,发展迟滞,仅限于研究生阶段。西南大学蚕学专业不但拥有完整的家蚕基因组数据,且其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的教学和科研力量都很强,具有在本科课程中引入该门课程的显著优势。因此,本文拟通过描述两种切实可行的操作模式,将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引入蚕学本科课程中,旨在吸引更多的高校师生关注并有可能尝试去掌握该门新兴学科。
关键词
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
蚕学
教学
Keywords
genomics and bioinformatics sericulture teaching
分类号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被引量:
2
5
作者
成国涛
徐水
机构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出处
《蚕学通讯》
2009年第2期46-49,共4页
文摘
针对我院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研究建立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监控体系,健全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构建人性化管理体系,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教学过程
管理
教学质量
Keywords
teaching progress management quality of teaching
分类号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
5
6
作者
郑开玲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
出处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1年第4期45-46,70,共3页
文摘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中,既要加强专业需求调研,组织讨论达成共识,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明确培养目标,规范审定环节;更要妥善处理好坚持办学特色与整体优化培养方案、学校统一规格要求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践环节、课程结构优化与课程内容更新等几种关系。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人才培养方案
制订
思考
分类号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蚕业科技推广人才培训的建议
被引量:
1
7
作者
段家龙
机构
安徽农业大学
出处
《中国蚕业》
2007年第4期8-9,共2页
文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三农”服务是根本。解决农业问题,转变蚕业生产增长方式,增加科技对发展农业生产力的贡献是有效的途径。广大蚕农是科技的载体,只有他(她)们掌握了科学栽桑、养蚕等技术,才能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而这个转化过程,需要广大科技推广人员的辛勤工作。因此,完善蚕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重视蚕业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是关键。
关键词
科技推广
蚕业生产
人才培训
农业生产力
服务体系
社会主义
“三农”
农业问题
分类号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被引量:
1
8
作者
徐水
机构
西南农业大学蚕丝学院
出处
《蚕学通讯》
1999年第1期36-38,共3页
基金
国家教委课题"而向21世纪蚕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部分内容
文摘
高等农业院校担负着培养农业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重大任务,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首要问题.随着高等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实践教学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是农业院校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它不仅受制于教育的目的和要求,而且在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相融合和渗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它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对于印证、巩固课堂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获得感性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均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改革与实践
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实践
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环节
实习基地
基本技能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高等农业院校
科技推广
分类号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蚕业科技培训的方法与技巧
被引量:
1
9
作者
何勋贵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10年第B09期178-178,共1页
文摘
随着国家"东桑西移"战略部署的实施,西部地区桑园面积逐年递增。云南省蚕桑产业发展迅速,至2009年底桑园面积达8万hm^2,意味着大量的农民将接受蚕桑专业技术培训。蚕桑产业是集养殖和种植于一体的特殊产业,专业性强。所以在面对接受培训的农民时,一定要讲究方法和技巧,才能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达到培训的预期目的。
关键词
科技培训
蚕桑产业
蚕业
专业技术培训
东桑西移
西部地区
云南省
面积
分类号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台市富东镇选聘村蚕技员的做法与效果
10
作者
顾光银
杨增群
王尚俊
李祥兵
机构
东台市蚕桑中心
东台市富东镇蚕桑站
出处
《江苏蚕业》
2007年第3期48-49,共2页
文摘
村级蚕桑技术员是指导蚕桑生产和开展蚕桑新技术服务最基层、最贴近蚕农的一支队伍,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技术力量。近几年来,东台市富东镇蚕桑生产发展迅猛,亮点不断,到2006年底,全镇新老桑园面积达到2.1万亩,占全镇总耕地面积的40.4%,这个比例超过了全国茧都富安镇,去年全镇发放蚕种5.5万张,生产蚕茧4.2万担,栽桑养蚕业已成为致富农村、富裕农民的主要产业,富东镇蚕桑生产取得如此好的成效,与该镇配备、配全、配强村级蚕桑技术员密切相关。
关键词
蚕桑生产
东台市
选聘
技术服务
耕地面积
技术员
养蚕业
村级
分类号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蚕桑实习场的建设和改革刍议
11
作者
蒋秀萍
黄恺文
机构
苏州大学蚕桑系
出处
《北方蚕业》
2001年第3期14-15,共2页
文摘
最终实现企业化管理是高等农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农科专业实习农场的改革方向。以苏州大学蚕桑实习场为例 ,阐述了把实习场建设成为一个为教学。
关键词
高校
蚕桑实习场
改革方向
实习场建设
体制改革
分类号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现代蚕业技术研修班在陕西杨凌举办
12
作者
李玉平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出处
《北方蚕业》
2010年第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技术部门
陕西省
蚕业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蚕桑基地
动物科技学院
科技推广
分类号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学科交叉融合“蚕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
2
13
作者
程岚
王茜龄
赵天福
代方银
机构
西南大学蚕桑纺织与生物质科学学院
出处
《蚕学通讯》
2023年第1期52-55,共4页
基金
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机制创新)
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9ZDJY003,2021JY003)。
文摘
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现代蚕桑产业链贯穿种植、养殖、加工及贸易,涵盖多个领域,涉及多个学科,其可持续、多元化的发展离不开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本文结合西南大学的学科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提出“蚕桑+生物”“蚕桑+农学”“蚕桑+食品”“蚕桑+医学”“蚕桑+纺织”等多学科融合的“蚕桑+”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和改革实施方案,为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蚕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学科交叉融合
蚕学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Keywords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Sericulture science
Innovative talent
Cultivating mode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培养蚕桑紧缺人才的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
被引量:
1
14
作者
覃玥
安慧
高丽霞
机构
广西河池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广西蚕业》
2015年第1期35-38,共4页
基金
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C类课题(2010C143)
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2010年一般A类项目(2010JGA066)
广西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计划项目资助
文摘
广西蚕桑产业快速发展急需培养蚕桑方面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蚕桑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规划和规范管理是完成培养蚕桑紧缺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河池学院为例,分析蚕桑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背景和现状,从基地建设的目标、定位、原则、内容及实践方式等方面探讨蚕桑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规划、管理的做法和经验。
关键词
蚕桑产业
紧缺人才
教学实践基地
建设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泉县原蚕区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
1
15
作者
刘成功
陈晓玲
机构
石泉县蚕种场
石泉县蚕桑发展服务中心
出处
《北方蚕业》
2014年第1期53-54,共2页
文摘
针对原蚕区技术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技术培训的作用、原蚕区的特点、提高培训质量、培训内容拓展及完善培训设施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原蚕区技术培训工作的逐步提高。
关键词
技术培训
存在问题
建议
分类号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蚕桑产业的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
3
16
作者
吴婧婧
黄红燕
石韡韬
黄梅梅
贾雪峰
蓝必忠
叶建蔚
莫柳静
何骥
汤庆坤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科学研究院
广西蚕桑遗传改良与高效种养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广西蚕业》
2023年第4期47-51,共5页
基金
广西农业科技自筹经费项目(No.Z202265,No.Z202268,No.Z2023018)。
文摘
基于广西蚕桑产业在“东桑西移”“东丝西进”“东绸西移”战略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蚕业教育发展逐步成为蚕桑产业推动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基石。结合广西蚕桑产业的教育发展状况以及取得的成效,通过分析广西蚕桑产业教育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开展在职人员继续教育,建立多层次技术协同体系,加大基层农民培养力度,充实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蚕桑产业
教育发展
建议
分类号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一流”背景下茧丝学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新思考
17
作者
成国涛
马艳
张小宁
机构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
出处
《蚕学通讯》
2020年第2期53-58,共6页
基金
西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双一流”背景下蚕学特色专业核心课程茧丝学的研究与建设(2018JY055)。
文摘
“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提高中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的宏伟战略。作为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其建设对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体系三方面思考构建茧丝学课程教学新体系,以支撑传统涉农特色专业——蚕学一流专业建设。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蚕学
茧丝学
课程建设
Keywords
Construction of“Double World-class”
Sericulture
Cocoon&Silk science
Course construction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蚕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对改革方向的思考
18
作者
杨婉莹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出处
《广东蚕业》
2023年第7期17-20,共4页
基金
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粤教高函[2021]29号)。
文摘
近年来,随着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蚕桑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变化较大,给蚕学专业高等教育带来挑战。文章通过对我国高等院校蚕学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蚕学专业高等教育面临的困难,结合日本蚕学专业高等教育改革历史进行了未来蚕学专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即从引入交叉学科课程、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并持续提升科研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
蚕学
高等教育
日本
历史
现状
教学改革
对策
分类号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蚕业教育和蚕业发展
19
作者
鲁兴萌
机构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出处
《蚕桑通报》
2004年第3期60-64,共5页
关键词
中国
蚕业
教育
产业发展
分类号
F326.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农民培训蚕桑专业办学浅议
被引量:
2
20
作者
李国灿
机构
曲靖市麒麟区蚕桑站
出处
《云南农业科技》
2008年第B08期86-88,共3页
文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村经济要发展,就应提升农业科技在农业经济中的贡献率,培育乡土人才是科技进村入户的重要手段。从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角度来论述农村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所遇到的问题,解决之道和获取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
培训
农民
办学
蚕桑
分类号
S88-4 [农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微课在蚕学专业核心课程《茧丝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马艳
阳泽平
陈可沁
苟雪
王茜龄
《四川蚕业》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蚕业资源综合利用》教学改革探索
侯勇
龚竞
徐水
《蚕学通讯》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广西蚕丝产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思路与设想
屈达才
蓝树思
顾家栋
《广西蚕业》
2007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对蚕学专业引入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课程的思考
向恒
张瑞芝
潘国庆
周泽扬
《蚕学通讯》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成国涛
徐水
《蚕学通讯》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几点思考
郑开玲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对蚕业科技推广人才培训的建议
段家龙
《中国蚕业》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徐水
《蚕学通讯》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蚕业科技培训的方法与技巧
何勋贵
《云南农业科技》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东台市富东镇选聘村蚕技员的做法与效果
顾光银
杨增群
王尚俊
李祥兵
《江苏蚕业》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高校蚕桑实习场的建设和改革刍议
蒋秀萍
黄恺文
《北方蚕业》
200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陕西现代蚕业技术研修班在陕西杨凌举办
李玉平
《北方蚕业》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多学科交叉融合“蚕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程岚
王茜龄
赵天福
代方银
《蚕学通讯》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培养蚕桑紧缺人才的教学基地建设和实践
覃玥
安慧
高丽霞
《广西蚕业》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石泉县原蚕区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刘成功
陈晓玲
《北方蚕业》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广西蚕桑产业的教育发展现状及建议
吴婧婧
黄红燕
石韡韬
黄梅梅
贾雪峰
蓝必忠
叶建蔚
莫柳静
何骥
汤庆坤
《广西蚕业》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双一流”背景下茧丝学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新思考
成国涛
马艳
张小宁
《蚕学通讯》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蚕学专业高等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对改革方向的思考
杨婉莹
《广东蚕业》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蚕业教育和蚕业发展
鲁兴萌
《蚕桑通报》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新型农民培训蚕桑专业办学浅议
李国灿
《云南农业科技》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