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3篇文章
< 1 2 1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阿克苏地区羊泰勒虫PCR检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1
作者 周娜 李才善 +6 位作者 赵雪晴 阿布都卡迪尔·米吉提 邓聿钤 刘诗语 石文玉 郭庆勇 巴音查汗·盖力克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2-1300,共9页
【目的】探究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和阿瓦提县羊泰勒虫分类和遗传多样性及发病情况。【方法】通过PCR方法对柯坪县和阿瓦提县养殖场的78份绵羊血液样品进行羊泰勒虫病病原检测,将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将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泰勒虫... 【目的】探究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和阿瓦提县羊泰勒虫分类和遗传多样性及发病情况。【方法】通过PCR方法对柯坪县和阿瓦提县养殖场的78份绵羊血液样品进行羊泰勒虫病病原检测,将阳性样本进行测序,将获得的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泰勒虫种18S rRNA序列进行相似性对及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柯坪县和阿瓦提县羊泰勒虫病的PCR总阳性率为84.6%(66/78),柯坪县阳性率为73.3%(22/30),阿瓦提县阳性率为91.7%(44/48)。测序获得的6条代表性序列相似性>93%,与GenBank数据库中绵羊泰勒虫18S rRNA相似性>97%。遗传进化树显示,绵羊泰勒虫、环形泰勒虫、鹿泰勒虫等9种泰勒虫具有独立分支,绵羊泰勒虫与环形泰勒虫为近缘种,与土耳其、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对中国、伊拉克、土耳其、沙特阿拉伯等7个国家共50条绵羊泰勒虫18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单倍型分析后发现,这些序列分布于16个单倍型中。本研究所获得的其中5条序列与来自中国河南、甘肃的序列分布在Hap_1,另1条作为Hap_16单独存在。以中国、伊拉克、土耳其、沙特阿拉伯4个国家共47条序列对绵羊泰勒虫种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国家的绵羊泰勒株均存在分离位点,伊拉克分离株核苷酸多样性高,中国、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分离株核苷酸多样性低。土耳其分离株平均差异数值最高,说明种群内基因频率分布分散,遗传差异大;中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分离株平均差异数值较低,说明遗传差异较小。土耳其、伊拉克、沙特阿拉伯分离株的单倍型多样性>0.5,以伊拉克分离株值最高,反映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中国分离株单倍型多样性为0.250,说明遗传多样性较低。上述4个国家的Tajima’s D值均<0,说明种群偏移了遗传平衡状态,可能是种群扩张的结果。【结论】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和阿瓦提县的羊普遍存在泰勒虫感染的情况,其主要病原为绵羊泰勒虫,未检测到尤氏泰勒虫与吕氏泰勒虫,绵羊泰勒虫与这2种泰勒虫亲缘关系较远;来自不同地区的绵羊泰勒虫种群单倍型和遗传多样性丰富,且种群正在发生扩张。本研究结果可为新疆阿克苏地区羊泰勒虫病的综合防控及地方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勒虫 PCR检测 遗传进化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复门原虫有性发育研究进展
2
作者 杨昱瑶 宋勇乐 +12 位作者 彭导俊 戚南山 廖申权 李娟 吕敏娜 林栩慧 蔡海明 胡俊菁 尹理君 陈祥杰 朱易斌 申邦 孙铭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14,共6页
顶复门原虫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寄生虫,包括疟原虫、弓形虫、隐孢子虫、艾美耳球虫等,严重威胁人和动物健康。有性发育阶段是顶复门寄生原虫生活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寄生虫形成卵囊与完成遗传进化的关键一步。论文综述顶复门... 顶复门原虫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寄生虫,包括疟原虫、弓形虫、隐孢子虫、艾美耳球虫等,严重威胁人和动物健康。有性发育阶段是顶复门寄生原虫生活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寄生虫形成卵囊与完成遗传进化的关键一步。论文综述顶复门原虫有性发育阶段的研究进展,讨论此阶段使用疫苗或药物阻断该类寄生虫流行的可行性,为顶复门原虫有性发育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复门 原虫 有性发育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部分地区奶牛肠道纤毛虫感染情况及分子鉴定
3
作者 丰山旺 冯彩彩 +4 位作者 徐啊慧 赵立卓 胡苏辉 王天奇 闫文朝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0,共6页
为了明确奶牛肠道纤毛虫的感染情况及其人兽共患风险,从河南省不同地区8个集约化奶牛场中采集462份新鲜粪样,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镜检和基于18S rDNA和ITS1-5.8S rDNA-ITS2序列对样品中纤毛虫感染情况和分子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奶... 为了明确奶牛肠道纤毛虫的感染情况及其人兽共患风险,从河南省不同地区8个集约化奶牛场中采集462份新鲜粪样,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法镜检和基于18S rDNA和ITS1-5.8S rDNA-ITS2序列对样品中纤毛虫感染情况和分子特性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奶牛粪便中存在有槽巴克斯顿纤毛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其中有槽巴克斯顿纤毛虫感染率为29.9%,成年牛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奶牛(P<0.01);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率为3.9%,不同年龄段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8份样品为有槽巴克斯顿纤毛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混合感染。未从奶牛粪便中检出瘤胃内纤毛虫,说明奶牛瘤胃内的共生纤毛虫不随粪便排出体外。研究结果为集约化奶牛场纤毛虫病的防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有槽巴克斯顿纤毛虫 结肠小袋纤毛虫 瘤胃内纤毛虫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榆林地区鸡异刺线虫的流行情况调查及其核糖体ITS区、线粒体cox1基因的序列分析
4
作者 郑星星 李中波 尹会方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2,101,共10页
为了解陕西省榆林地区鸡异刺线虫的流行情况及其核糖体ITS区、线粒体cox1基因序列进化特征,试验于2022年4—10月份采集榆林市榆阳区、横山区、佳县、米脂县、靖边县、定边县和神木县7个区(县)养鸡场的新鲜鸡粪样本536份(笼养鸡和放养鸡... 为了解陕西省榆林地区鸡异刺线虫的流行情况及其核糖体ITS区、线粒体cox1基因序列进化特征,试验于2022年4—10月份采集榆林市榆阳区、横山区、佳县、米脂县、靖边县、定边县和神木县7个区(县)养鸡场的新鲜鸡粪样本536份(笼养鸡和放养鸡粪便各268份),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富集虫卵,并通过形态学检测鸡异刺线虫虫卵,统计不同区(县)笼养鸡和放养鸡粪便鸡异刺线虫阳性样本数量和阳性率;每个区(县)随机挑选出5只粪检呈鸡异刺线虫阳性的放养鸡(编号为YLHG1~YLHG35),取盲肠内容物提取基因组DNA后对鸡异刺线虫核糖体ITS区、线粒体cox1基因进行PCR扩增与测序,分析核糖体ITS区、线粒体cox1基因序列的碱基组成与遗传差异性,并分别基于鸡异刺线虫核糖体ITS区、线粒体cox1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以分析榆林地区鸡异刺线虫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检测到的鸡异刺线虫虫卵外观整体呈淡灰褐色、长椭圆形、轮廓清晰,卵壳光滑且分为明显的内外两层,内含单个尚未分裂的胚细胞;536份新鲜鸡粪样本中共有300份样本检出鸡异刺线虫虫卵,总阳性率为55.97%。其中55份来自笼养鸡,阳性率为20.52%;245份来自放养鸡,阳性率为91.42%。榆林市7个区(县)鸡异刺线虫总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靖边县(64.10%)、定边县(63.41%)、神木县(57.89%)、佳县(55.81%)、米脂县(51.14%)、横山区(50.0%)、榆阳区(46.77%),笼养鸡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定边县(31.71%)、靖边县(30.77%)、神木县(23.68%)、佳县(18.60%)、米脂县(15.91%)、榆阳区(9.68%)、横山区(9.38%),放养鸡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靖边县(97.44%)、定边县(95.12%)、佳县(93.02%)、神木县(92.10%)、横山区(90.62%)、米脂县(86.36%)、榆阳区(83.87%)。PCR扩增出鸡异刺线虫的核糖体ITS区、线粒体cox1基因大小分别为969 bp和1325 bp。鸡异刺线虫核糖体ITS区基因序列碱基A、T、G、C含量百分比分别为24.6%~25.3%、30.5%~31.5%、24.6%~25.8%和18.6%~19.1%,其中A+T的含量为55.1%~56.8%,G+C的含量为43.2%~44.9%,呈现明显的AT偏好性;鸡异刺线虫线粒体cox1基因序列碱基A、T、G、C含量分别为23.4%~23.5%、42.9%~43.3%、21.2%~21.4%和11.9%~12.4%,其中A+T的含量为66.3%~66.8%,G+C的含量为33.1%~33.8%,呈现明显的AT偏好性。鸡异刺线虫核糖体ITS区基因序列种内差异为0~3.8%,种间差异为20.4%~31.0%;线粒体cox1基因序列种内差异为0~0.9%,种间差异为8.6%~14.6%。基于鸡异刺线虫核糖体ITS区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为3个分支(分支Ⅰ~Ⅲ)。分支Ⅰ由达荷美异刺线虫(JX845277)、泡状异刺线虫(LC389877)和等矛异刺线虫(KM212953)共同聚类而成;分支Ⅱ由贝拉异刺线虫(LC592733)与印度异刺线虫(LC592806)共同聚类而成;分支Ⅲ由本研究获得的35株鸡异刺线虫(YLHG1~YLHG35)与鸡异刺线虫虫株MPM(LC777441)、HJL10F(LC592784)、HHL19F(LC592776)共同聚类而成,其中鸡异刺线虫虫株YLHG1、MPM(LC777441)、YLHG32~YLHG35聚类成第1个小分支,虫株YLHG30与YLHG31聚类成第2个小分支,其余鸡异刺线虫虫株聚类成第3个小分支。基于鸡异刺线虫线粒体cox1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为2个分支(分支Ⅰ、Ⅱ)。分支Ⅰ由贝拉异刺线虫(KU529972)、印度异刺线虫(LC592869)与异形异刺线虫(MK024389)共同聚类而成,分支Ⅱ由本研究获得的35株鸡异刺线虫(YLHG1~YLHG35)与鸡异刺线虫虫株YA1(KP308308)、XC1(KP308317)、MY1(KP308325)共同聚类而成。说明陕西省榆林地区鸡群感染鸡异刺线虫情况较为普遍,且7个区(县)鸡群感染的虫株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异刺线虫 核糖体ITS区基因 线粒体cox1基因 序列特征 基因变异 遗传多样性 系统发育关系
原文传递
ApiAP2转录因子家族调控弓形虫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胡丹丹 罗润琪 +5 位作者 梁瑞英 汪磊 梁琳 司红彬 丁家波 汤新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687-2697,共11页
弓形虫病是世界范围内危害最为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WHO数据显示,全球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在25%—50%。孕妇感染弓形虫引起的垂直传播严重危害胎儿及婴幼儿健康,弓形虫感染也是引起免疫缺陷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在畜牧生产中,... 弓形虫病是世界范围内危害最为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之一。WHO数据显示,全球人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在25%—50%。孕妇感染弓形虫引起的垂直传播严重危害胎儿及婴幼儿健康,弓形虫感染也是引起免疫缺陷病人死亡的主要因素。在畜牧生产中,弓形虫病引起孕畜流产、死胎,危害严重。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原生动物寄生虫,属于顶复门原虫,生活史复杂,包括在中间宿主(人类和其他温血动物)的无性增殖和在终末宿主(猫科动物)的有性繁殖。为完成弓形虫在中间、终末宿主复杂的生命周期,其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化及生长需要严格而精准的基因调控,因此揭示弓形虫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对治疗性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ApiAP2转录因子是一类具有AP2结构域和强大调节功能的蛋白家族,在疟原虫、弓形虫等寄生虫的生长发育中发挥核心调控作用,是阐明弓形虫不同生活史阶段发育与转化调控机制的突破口。弓形虫作为顶复门原虫研究的模式生物,有67个含AP2结构域的转录因子被注释,部分转录因子在弓形虫生命周期生长发育和转化过程中发挥核心调控功能,但尚有大部分AP2转录因子的生物学功能未知,尤其是针对有性繁殖阶段发育调控的研究较为匮乏。本文对已报道的弓形虫AP2转录因子的研究手段、生物学功能、调控的互作基因及网络进行系统梳理,旨在挖掘对弓形虫生长发育的重要节点起核心调控作用的基因或分子,在微观分子层面初步勾勒出弓形虫复杂生活史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调控机制,并对其在新型药物和疫苗研发中的作用及潜能进行展望。以期为动物弓形虫病的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和切入点,阻断人弓形虫病的感染源,践行“人病兽防、关口前移”,实现“同一世界、同一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生活史 转录因子 基因调控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嫩艾美耳球虫莫能菌素耐药株筛选及其与敏感株基因组SNP密度分布差异分析
6
作者 顾小龙 薛毅 +6 位作者 方素芳 班成怿 施宇博 杨舰航 杜芳辰 齐珍珍 崔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08-5116,共9页
【目的】明确莫能菌素耐药虫株与敏感虫株在基因水平的差异,进而解析莫能菌素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模拟田间感染的方式诱导柔嫩艾美耳球虫对莫能菌素的耐药性。第1次诱导试验,将400只14日龄无球虫鸡平均分为2组,分别为Ⅰ... 【目的】明确莫能菌素耐药虫株与敏感虫株在基因水平的差异,进而解析莫能菌素耐药性产生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模拟田间感染的方式诱导柔嫩艾美耳球虫对莫能菌素的耐药性。第1次诱导试验,将400只14日龄无球虫鸡平均分为2组,分别为Ⅰ组(接种不加药组)和Ⅱ组(莫能菌素推荐剂量组),按照100 mg/kg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莫能菌素。从Ⅰ组中随机选择10只鸡,接种对莫能菌素敏感的柔嫩艾美耳球虫豪顿株,剂量为5000卵囊/鸡。自接种后8 d开始,将Ⅰ组新鲜粪便抛洒到Ⅱ组垫料上模拟球虫田间感染,连续抛洒17 d。接种后33 d,随机剖检Ⅱ组10只鸡,收集盲肠内卵囊。第2次诱导试验,将100只14日龄无球虫鸡作为Ⅲ组(莫能菌素高剂量组),按照133 mg/kg在饲料中添加莫能菌素,随机选择10只鸡接种收集的卵囊,剂量为5000卵囊/鸡。接种后17 d,莫能菌素添加量提高至400 mg/kg。接种后27 d,收集盲肠卵囊。以抗球虫指数(ACI)、病变记分减少率(RLS)、相对卵囊产量(ROP)和最适抗球虫活性百分率(POAA)四项指标综合判定诱导株的耐药性。提取耐药株或敏感株孢子化卵囊基因组并进行基因组重测序,通过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密度分布解析耐药株与敏感株之间的差异。【结果】第1次诱导试验,接种后33 d获得耐100 mg/kg莫能菌素的卵囊(1×莫能菌素诱导株)。第2次诱导试验,接种后27 d获得耐400 mg/kg莫能菌素的卵囊(4×莫能菌素诱导株)。4×莫能菌素诱导株的ACI为121,POAA为25.4%,RLS为33%,POP为64%。与参考基因组相比,敏感株基因组SNP共12191个,耐药株基因组SNP共74931个,耐药株在第11号染色体3.3~4.2 Mb区间内SNP富集分布,该区间内3个基因ETH2_1113700、ETH2_1113500和ETH2_1113600的SNP位于编码区。【结论】本研究获得了对莫能菌素完全耐药的柔嫩艾美耳球虫耐药株。在第11号染色体,耐药株与敏感株的SNP分布具有显著差异,筛选到3个耐药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虫病 柔嫩艾美耳球虫 莫能菌素 耐药性 SNP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57BL/6小鼠微小三毛滴虫的观察与种系发育分析
7
作者 温福利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10-12,18,共4页
为鉴定从某外单位引进的C57BL/6小鼠粪样检测中发现的虫体种类,本试验对虫体进行形态学观察,并进行种系发育分析。取C57BL/6小鼠粪样涂片和瑞士染色后进行显微镜观察,提取粪样总DNA,根据三毛滴虫的16S rRNA进行PCR扩增后测序,运用MEGA1... 为鉴定从某外单位引进的C57BL/6小鼠粪样检测中发现的虫体种类,本试验对虫体进行形态学观察,并进行种系发育分析。取C57BL/6小鼠粪样涂片和瑞士染色后进行显微镜观察,提取粪样总DNA,根据三毛滴虫的16S rRNA进行PCR扩增后测序,运用MEGA11进行种系发育分析。显微镜观察发现,虫体符合微小三毛滴虫的形态学特征,测序发现微小三毛滴虫的基因序列与鼠三毛滴虫高度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57BL/6小鼠 微小三毛滴虫 16S rRNA 种系发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西藏部分地区牦牛场球虫感染情况调查
8
作者 李燕 唐智慧 +4 位作者 符立发 黄家艳 吴丹 曹随忠 王保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01-2109,共9页
【目的】调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牦牛球虫感染情况,为该地区牦牛球虫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8个牦牛场采集2~6、7~12和>12月龄牦牛的新鲜粪样共376份,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粪便... 【目的】调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牦牛球虫感染情况,为该地区牦牛球虫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部分地区8个牦牛场采集2~6、7~12和>12月龄牦牛的新鲜粪样共376份,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对粪便样品中球虫卵囊进行定性检查,采用麦克马斯特计数法统计球虫阳性粪样中每克粪便中的球虫卵囊数(OPG),了解不同牦牛场、不同月龄牦牛的球虫感染情况。【结果】8个牦牛场均检测出球虫感染,阳性样品共85份,平均感染率为22.6%(85/376),平均OPG为1643。共检出9种艾美耳属球虫,优势虫种为阿拉巴艾美耳球虫,感染率为37.6%(32/85),多呈混合感染。平均感染率最高的是2~6月龄牦牛,感染率为37.9%(11/29);其次是7~12月龄牦牛,感染率为31%(57/184);>12月龄牦牛的球虫感染率为10.4%(17/163)。【结论】四川和西藏部分地区牦牛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球虫感染,均以混合感染为主。牦牛球虫感染率、感染强度以及优势虫种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牦牛之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西藏 牦牛 球虫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奶牛源隐孢子虫分子鉴定与分析
9
作者 黎玉琼 于有利 +7 位作者 从志鹏 赵正伟 梁小军 王韦健 李继东 李勤凡 文亮 牛晓昊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0-136,共7页
为了明确宁夏地区奶牛隐孢子虫的流行情况及其优势基因型,采集宁夏4个地区10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中1174份奶牛粪便样品,基于核糖体小亚基RNA(SSU rRNA)基因通过套式PCR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宁夏地区奶牛隐孢子虫阳性率为28.5%(335/1... 为了明确宁夏地区奶牛隐孢子虫的流行情况及其优势基因型,采集宁夏4个地区10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中1174份奶牛粪便样品,基于核糖体小亚基RNA(SSU rRNA)基因通过套式PCR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宁夏地区奶牛隐孢子虫阳性率为28.5%(335/1174);共鉴定出4种虫种,即微小隐孢子虫、牛隐孢子虫、瑞氏隐孢子虫和安氏隐孢子虫,阳性率分别为40.6%(136/335)、36.1%(121/335)、19.4%(65/335)和3.9%(13/335);微小隐孢子虫共鉴定出4种基因亚型,分别为ⅡdA15G1(n=70)、ⅡdA18G1(n=26)、ⅡdA19G1(n=23)和ⅡdA20G1(n=17)。统计学分析显示,在宁夏地区,0~2月龄的犊牛隐孢子虫感染率最高,且奶牛隐孢子虫的感染率与月龄差异显著相关(P<0.001)。表明宁夏地区奶牛存在隐孢子虫感染且存在人畜共患虫种,ⅡdA15G1微小隐孢子虫是宁夏地区奶牛感染的优势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微小隐孢子虫 SSU rRNA基因 套式PCR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PRU株速殖子感染小鼠产生包囊的试验研究
10
作者 李瑞芳 张曼玉 +5 位作者 孙卿 杜晶莹 蒋蔚 李增强 夏炉明 王权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20-4629,共10页
旨在获得弓形虫包囊,并对包囊传代保种,将其作为弓形虫慢性感染相关试验研究的感染性材料。本研究用四组不同数量的PRU株速殖子腹腔接种KM、ICR、BALB/c、C57BL/6四个品系小鼠,感染40 d后检测存活小鼠血清中抗体,取血清阳性小鼠各组织... 旨在获得弓形虫包囊,并对包囊传代保种,将其作为弓形虫慢性感染相关试验研究的感染性材料。本研究用四组不同数量的PRU株速殖子腹腔接种KM、ICR、BALB/c、C57BL/6四个品系小鼠,感染40 d后检测存活小鼠血清中抗体,取血清阳性小鼠各组织检查并分离包囊;以包囊灌胃感染不同品系小鼠,探究包囊传代剂量及最佳的传代小鼠品系。结果成功在感染低剂量的C57BL/6小鼠脑组织内分离得到包囊。包囊传代ICR小鼠死亡率低,且脑内成囊数显著多于其他品系小鼠(P<0.05)。C57BL/6小鼠腹腔接种10~50个弓形虫速殖子可存活并在脑内形成包囊;以20~50个弓形虫包囊灌胃感染ICR小鼠,可扩增得到大量包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U株 速殖子 包囊 慢性感染 包囊传代 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和植物提取物调控肠道菌群抗鸡球虫病研究进展
11
作者 田格如 王进峰 +3 位作者 仇薪鑫 白军 程林 于三科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9-103,共5页
家禽胃肠道含有复杂多样的微生物菌群,对家禽营养吸收和正常发育至关重要,还可诱导免疫应答,防止致病菌在肠道定植和增殖。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感染可破坏鸡肠道菌群,促使多种病原体入侵,对鸡的健康和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抗球虫药... 家禽胃肠道含有复杂多样的微生物菌群,对家禽营养吸收和正常发育至关重要,还可诱导免疫应答,防止致病菌在肠道定植和增殖。艾美耳球虫(Eimeria spp.)感染可破坏鸡肠道菌群,促使多种病原体入侵,对鸡的健康和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抗球虫药物对控制球虫病有效,但存在耐药性和鸡肉中药物残留等缺点。探索天然替代药物如益生菌和植物提取物,在不产生耐药性下修复肠道微生物群来控制球虫病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探讨了益生菌和植物提取物在防治鸡球虫病中的作用,以期为抗球虫益生菌和植物提取物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美耳球虫 肠道微生物 益生菌 植物提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球虫体外培养模型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潘晓婷 李娟 +10 位作者 陈兵 刘俊杰 戚南山 廖申权 吕敏娜 林栩慧 蔡海明 胡俊菁 宋勇乐 白银山 孙铭飞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2-301,共10页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肠上皮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感染鸡体重减轻、营养不良、肠道损伤等,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球虫的生命周期包括从无性阶段到有性阶段的转换并局限于一个宿主。目前对球虫的研究主要包括...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肠上皮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感染鸡体重减轻、营养不良、肠道损伤等,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球虫的生命周期包括从无性阶段到有性阶段的转换并局限于一个宿主。目前对球虫的研究主要包括在细胞生物学及其不同生命阶段的蛋白质表达和运输机制、宿主细胞入侵和宿主-寄生虫相互作用、新型药物靶标筛选等方面。鉴于研究问题的多样性,以及减少和取代动物试验的要求,建立高效的体外培养模型成为研究鸡球虫生物学特性、抗球虫疫苗和药物的基本条件。笔者重点阐述了鸡球虫体外培养模型及其在药物抗虫效果研究中的应用,包括鸡胚培养模型、二维培养模型(原代细胞培养模型、传代细胞系培养模型)及三维类器官培养模型。越来越多培养技术的突破为研究球虫生命周期阶段和干预策略开辟了新的途径,也为深入了解鸡球虫致病机制、抗球虫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美耳球虫 体外培养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等孢球虫顶膜抗原蛋白AMA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原核表达
13
作者 叶欣 欧璇 +3 位作者 黄仪娟 陆肖 翁亚彪 林瑞庆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9-476,共8页
[目的]预测分析猪等孢球虫顶膜抗原蛋白AMA1的生物学特性、结构及功能,并构建AMA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AMA1蛋白。[方法]本研究从NCBI数据库中获得猪等孢球虫AMA1基因序列,使用相关生物信息学预测工具对AMA1基因编码的蛋白进... [目的]预测分析猪等孢球虫顶膜抗原蛋白AMA1的生物学特性、结构及功能,并构建AMA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AMA1蛋白。[方法]本研究从NCBI数据库中获得猪等孢球虫AMA1基因序列,使用相关生物信息学预测工具对AMA1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分析。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3a-AMA1,并将其转入至大肠埃希菌表达菌株BL21 (DE3)中,对诱导时间、温度及IPTG浓度进行优化,确定最佳诱导表达条件。采用镍柱亲和层析法进行蛋白纯化,获得AMA1重组蛋白并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分析。[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显示,AMA1蛋白由317个氨基酸组成,蛋白分子式为C1 512H2 310N394O490S14,是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其二级结构α螺旋占17.74%,β折叠占30.65%,转角占30.65%,无规则卷曲占20.96%;属于无信号肽的跨膜蛋白,具有5个B细胞抗原表位。成功构建pET23a-AMA1重组表达质粒,经诱导表达条件优化后,确定最佳诱导表达条件为0.2 mmol/L IPTG浓度下于28℃诱导12 h,主要以可溶性蛋白形式存在,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5 800,纯化蛋白质量浓度为0.25 mg/mL。[结论]阐明了猪等孢球虫AMA1蛋白的结构特征,通过原核诱导表达获得了重组蛋白,为建立猪等孢球虫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并为后续疫苗的研发提供了新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等孢球虫 顶膜抗原 AMA1 原核表达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孢子虫入侵对宿主细胞炎症反应与应答的调节
14
作者 刘禹馨 贾芮 于龙政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0-105,共6页
犬新孢子虫是一种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的原虫,可引起新孢子虫病。该病临床表现为母牛的繁殖障碍,导致其流产或死胎,严重影响养殖业的正常发展。新孢子虫病广泛分布世界各地,但由于新孢子虫感染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尚未阐明,尚未研制... 犬新孢子虫是一种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的原虫,可引起新孢子虫病。该病临床表现为母牛的繁殖障碍,导致其流产或死胎,严重影响养殖业的正常发展。新孢子虫病广泛分布世界各地,但由于新孢子虫感染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尚未阐明,尚未研制出特效的药物与商品化疫苗。有研究表明,在虫体入侵宿主的过程中,宿主的天然免疫在抵抗新孢子虫感染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论文主要阐述了犬新孢子虫入侵对宿主细胞免疫调节的影响以及虫体分泌的外泌体在新孢子虫入侵过程中的作用,为深入了解犬新孢子虫的致病机制以及新孢子虫病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新孢子虫 感染 宿主细胞 相互作用 免疫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肉牛感染泰勒原虫的PCR检测与种类鉴定
15
作者 朱婷婷 曹梦雅 +6 位作者 司俊飞 张振杰 张旭 苏政 刘鹏 彭健 齐萌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年第4期109-114,共6页
[目的]掌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以下称第九师)肉牛泰勒原虫的感染情况。[方法]从第九师161团、163团、164团和165团规模化肉牛养殖场或养殖户,分别采集肉牛抗凝血48、22、25、23份,其中,规模化养殖肉牛48份,散养肉牛70份,提取血液... [目的]掌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以下称第九师)肉牛泰勒原虫的感染情况。[方法]从第九师161团、163团、164团和165团规模化肉牛养殖场或养殖户,分别采集肉牛抗凝血48、22、25、23份,其中,规模化养殖肉牛48份,散养肉牛70份,提取血液全基因组DNA。利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法对肉牛全血DNA样本分别进行环形泰勒虫、东方泰勒虫、中华泰勒虫检测,通过序列比对鉴定泰勒原虫种类,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种类遗传进化分析。采用χ^(2)检验法分析不同采样地点、不同饲养模式下肉牛泰勒原虫的感染率差异。[结果]PCR检测结果显示,在118份肉牛血液DNA样本中,检测出泰勒原虫阳性样本82份,感染率为69.49%(82/118);检测到的阳性样本均为东方泰勒虫,未检测到环形泰勒虫和中华泰勒虫。第九师161团、163团、164团和165团肉牛的泰勒原虫感染率分别为29.17%(14/48)、95.45%(21/22)、96.00%(24/25)和100%(23/23);不同采样地点肉牛泰勒原虫的感染率统计学差异极显著(χ^(2)=62.195,P<0.01)。散养条件下肉牛泰勒原虫感染率较高,为97.14%(68/70),规模化养殖条件下肉牛泰勒虫感染率较低,为29.17%(14/48);不同饲养模式下肉牛泰勒原虫的感染率差异极显著(χ^(2)=62.061,P<0.01)。在获得的82条序列中,有78条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牛源东方泰勒虫MPSP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ON462019)同源性为100%,序列型命名为TSE1;有4条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牛源东方泰勒虫MPSP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ON462018)同源性为100%,序列型命名为TSE2。种系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鉴定的东方泰勒虫TSE1和TSE2序列均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牛源东方泰勒虫聚成一支。[结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肉牛感染的泰勒原虫种类为东方泰勒虫,散养条件下感染率更高,应加强对散养肉牛泰勒原虫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泰勒原虫 检测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害艾美耳球虫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nGPX的原核表达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月梅 叶状 +7 位作者 汪飞燕 王礼跃 冯永翠 王乐乐 候照峰 许金俊 陶建平 刘丹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6-853,共8页
旨在研究毒害艾美耳球虫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nGPX的反应原性及其在虫体内的亚细胞定位。提取毒害艾美耳球虫(扬州株)配子体总RNA,RT-PCR扩增En GPX的ORF编码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En GPX,转化至BL21(DE3)进行体外诱导表达,... 旨在研究毒害艾美耳球虫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nGPX的反应原性及其在虫体内的亚细胞定位。提取毒害艾美耳球虫(扬州株)配子体总RNA,RT-PCR扩增En GPX的ORF编码序列,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En GPX,转化至BL21(DE3)进行体外诱导表达,同时制备鼠抗rEnGPX多克隆抗体,对重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反应原性分析和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定位分析。结果表明,En GPX ORF序列全长753 bp,编码250个氨基酸,体外重组表达蛋白大小约30 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该重组蛋白能被6×HIS标签单克隆抗体,鼠抗rEnGPX多克隆抗体,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和柔嫩艾美耳球虫病鸡康复血清所识别,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和交叉反应原性。在天然配子体蛋白中检测出EnGPX,其编码蛋白主要分布于配子体内的Ⅱ型成壁体(WFBII)及卵囊壁上。本研究成功克隆表达了毒害艾美耳球虫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nGPX,验证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并定位于配子体及卵囊壁上。以期为研究En GPX参与卵囊壁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线索,也为研制新型球虫亚单位疫苗提供新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害艾美耳球虫 EnGPX 克隆表达 反应原性 免疫荧光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防治鸡球虫病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友萍 房春林 古小彬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9-113,共5页
鸡球虫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可显著影响鸡的肠道健康状况,降低鸡的生产性能,甚至引起死亡,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我国“减抗、替抗和禁抗”背景下,中草药因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低、毒副作用小,兼备药物性与营养性的... 鸡球虫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可显著影响鸡的肠道健康状况,降低鸡的生产性能,甚至引起死亡,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我国“减抗、替抗和禁抗”背景下,中草药因具有不易产生耐药性、药物残留低、毒副作用小,兼备药物性与营养性的双重作用等优点,而在抗鸡球虫病中呈现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往研究表明,中草药具有良好的抗球虫功效。因此,论文综述了2013-2023年期间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中发表的有关中草药的在体和离体抗鸡球虫研究概况,以期为鸡球虫病的防治和抗球虫的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球虫病 中草药 抗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部分地区鸡球虫感染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思含 李天恩 +4 位作者 邓金华 孙洪超 闫文朝 石团员 王天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29-2640,共12页
为了解浙江省部分地区鸡球虫感染情况,以及对致病性新种:拉坦艾美耳球虫(Eimeria latan)、纳甘比艾美耳球虫(Eimeria nagambie)和扎利亚艾美耳球虫(Eimeria zaria)进行鉴定,从杭州、丽水、嘉兴3个地区7个养殖场采集新鲜鸡粪便349份。使... 为了解浙江省部分地区鸡球虫感染情况,以及对致病性新种:拉坦艾美耳球虫(Eimeria latan)、纳甘比艾美耳球虫(Eimeria nagambie)和扎利亚艾美耳球虫(Eimeria zaria)进行鉴定,从杭州、丽水、嘉兴3个地区7个养殖场采集新鲜鸡粪便349份。使用麦克马斯特计数法检查并计数每克粪便中球虫卵囊数,用显微观察法确定阳性样品中球虫种类,并进行PCR鉴定。随后,按地区来源、养殖方式、用途和日龄不同对鸡球虫的感染情况进行差异分析。结果显示,所调查地区鸡球虫的总感染率为72.78%(254/349),共检出七种传统鸡艾美耳球虫和纳甘比艾美耳球虫。其中优势种为堆型艾美耳球虫,7个养殖场均为混合感染。PCR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7个场中4个存在疑似纳甘比艾美耳球虫的感染,其中A场纳甘比艾美耳球虫与澳大利亚株LR877717.1 COI基因序列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为99.99%,聚成一支。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浙江地区鸡球虫总体感染率较高,其中堆型艾美耳球虫田间感染尤其严重。所调查的浙江省部分地区部分鸡场已出现疑似纳甘比艾美耳球虫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鸡球虫 流行病学调查 纳甘比艾美耳球虫 堆型艾美耳球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美耳球虫的遗传操作:平台建立、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瑞英 索静霞 +4 位作者 梁琳 刘贤勇 丁家波 索勋 汤新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362-3373,共12页
艾美耳属球虫是畜牧生产中最常见的寄生虫,引起鸡、兔、羊、牛等养殖动物严重消化系统疾病,影响动物健康和养殖效益。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者们先后建立了艾美耳球虫的瞬时转染、稳定筛选和基因编辑等遗传操作平台,实现了... 艾美耳属球虫是畜牧生产中最常见的寄生虫,引起鸡、兔、羊、牛等养殖动物严重消化系统疾病,影响动物健康和养殖效益。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者们先后建立了艾美耳球虫的瞬时转染、稳定筛选和基因编辑等遗传操作平台,实现了艾美耳球虫的基因过表达、基因敲除和基因编辑等操作,极大推进了艾美耳球虫基础生物学和作为新型真核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本文围绕艾美耳球虫遗传操作平台建立的关键技术、创新性设计、存在的技术瓶颈以及应用前景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为其他畜禽寄生虫遗传操作平台的构建提供参考,也为球虫病新型防控制剂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美耳球虫 遗传操作 基因编辑 技术瓶颈 疫苗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嫩艾美耳球虫棒状体颈部蛋白EtRON2_(L2)特性与功能初步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曼玉 朱顺海 +7 位作者 赵其平 贾刘数 肖克 赵焕之 于钰 黄兵 韩红玉 董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利用RT-PCR、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免疫印迹实验、抗体中和实验以及BiFC等方法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棒状体颈部蛋白2同源分子—Et RON2_(L2)的特性和功能进行研究。结果发现Et RON2_(L2)氨基酸序列与常规的Et RON2仅有26.63%的同源性,mRNA水... 利用RT-PCR、间接免疫荧光实验、免疫印迹实验、抗体中和实验以及BiFC等方法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棒状体颈部蛋白2同源分子—Et RON2_(L2)的特性和功能进行研究。结果发现Et RON2_(L2)氨基酸序列与常规的Et RON2仅有26.63%的同源性,mRNA水平在第二代裂殖子中最高,而蛋白水平在第二代裂殖子和子孢子阶段最高;Et RON2_(L2)在游离的第二代裂殖子和子孢子阶段主要分布于胞质,而在入侵后子孢子中主要分布于虫体表面;抗rEt RON2_(L2)多克隆血清处理组明显抑制子孢子入侵细胞;Et RON2_(L2)与EtAMA3之间存在互作关系。本研究为探究Et RON2_(L2)在球虫入侵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棒状体颈部蛋白2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