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体犬胸、腹腔主要脏器解剖结构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1
作者 李明鑫 白志坤 +5 位作者 郭佳卓 孙熔 夏杰铭 张娴雅 罗继龙 单智夫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6期130-135,共6页
本研究利用犬胸、腹部的断层扫描数据(CT),通过3DSlicer软件进行数据渲染和三维重建,并对生成的模型进行解剖学分割和细化,最终构建了犬胸、腹腔主要脏器的模型,包括实质性器官如肝、脾、肾,以及空腔器官如心脏、肺、胃、小肠、大肠和... 本研究利用犬胸、腹部的断层扫描数据(CT),通过3DSlicer软件进行数据渲染和三维重建,并对生成的模型进行解剖学分割和细化,最终构建了犬胸、腹腔主要脏器的模型,包括实质性器官如肝、脾、肾,以及空腔器官如心脏、肺、胃、小肠、大肠和膀胱。随后,使用Unity3D软件制作了AR三维解剖软件,实现了犬胸、腹腔主要脏器解剖结构的三维可视化,以期辅助犬类疾病的诊断。结果表明,3DSlicer能够成功构建犬腹腔部分器官的模型,为临床犬腹腔器官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参考,也拓展了学生对相关解剖形态和结构的认知方式,并为教学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内脏器官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交感神经对小鼠胚胎植入和子宫局部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董玉兰 陈耀星 +1 位作者 王子旭 荆海霞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5-709,共5页
目的探究交感神经对小鼠妊娠早期胚胎发育作用的机制。方法利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观察化学阻断剂6_羟多巴胺(6_OHDA)损毁交感神经对小鼠妊娠早期子宫局部免疫水平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化学损毁交感... 目的探究交感神经对小鼠妊娠早期胚胎发育作用的机制。方法利用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观察化学阻断剂6_羟多巴胺(6_OHDA)损毁交感神经对小鼠妊娠早期子宫局部免疫水平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化学损毁交感神经后,小鼠受孕率下降,胚胎植入数减少约64.4%;妊娠鼠子宫内膜固有层不发达,微血管分布少;子宫CD4+T细胞略有增多,而CD8+T细胞明显增加,特别在E3和E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细胞因子IL_2含量升高,尤其E5升高最明显,达3.6倍,而IL_4含量仅在E5有明显升高,IL_2/IL_4比值显著升高。结论交感神经对孕小鼠子宫内膜组织学结构和子宫CD4+/CD8+T细胞与Th1/Th2细胞比值的影响可能是调控胚胎植入和早期发育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 妊娠 子宫 淋巴细胞 早期胚胎发育 免疫组织化学 酶联免疫吸附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牛输卵管结构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余燕 陈永耀 +2 位作者 王天有 赵恒章 马金友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7-170,共4页
采用冰冻切片HE染色方法对黄牛输卵管各部进行了组织学观察,以为生殖生理学和胚胎工程学等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黄牛输卵管伞和漏斗部为膜性结构,由两侧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和中央的疏松结缔组织共同构成,没有肌层和... 采用冰冻切片HE染色方法对黄牛输卵管各部进行了组织学观察,以为生殖生理学和胚胎工程学等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黄牛输卵管伞和漏斗部为膜性结构,由两侧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和中央的疏松结缔组织共同构成,没有肌层和外膜。壶腹部和峡部均由黏膜层、肌层和外膜构成。黏膜上皮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柱状纤毛细胞、分泌细胞和基细胞共同构成,固有膜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在峡部尚含有浆液性腺泡。黏膜层形成大小不等的初级纵行皱褶。漏斗部和壶腹部的大初级皱褶又分出数量不等的次级皱褶和三级皱褶;峡部只有初级皱褶,无次级皱褶和三级皱褶。肌肉层由内斜、外环两层平滑肌构成。外膜大部分为浆膜结构,在输卵管系膜侧为结缔组织的外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输卵管 结构 纵行皱褶 分泌细胞 基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山羊腺垂体中ER与PRL、FSH和LH的共存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熊东升 吕颜枝 +2 位作者 代盈盈 王文丽 赵慧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3-36,共4页
为了明确雌激素受体(ER)在怀孕山羊腺垂体中相关激素分泌细胞的分布,本试验采用免疫组化双标法对怀孕早期、中期和晚期山羊腺垂体PRL、FSH和LH分泌细胞中ERα和ERβ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妊娠过程中ERα和ERβ均与PRL、FSH和LH阳... 为了明确雌激素受体(ER)在怀孕山羊腺垂体中相关激素分泌细胞的分布,本试验采用免疫组化双标法对怀孕早期、中期和晚期山羊腺垂体PRL、FSH和LH分泌细胞中ERα和ERβ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妊娠过程中ERα和ERβ均与PRL、FSH和LH阳性细胞有共存,多共存于胞质中;ER与PRL和LH共存的阳性细胞数量随妊娠时间推移而增多,与FSH的共存相反。提示在妊娠过程中两种ER亚型均可以介导雌激素的作用,并以在PRL和LH分泌细胞中的调节为主,维持妊娠期的生殖内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山羊腺垂体 雌激素受体 免疫组化双标记法 共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肾及肾段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韩行敏 王力阁 +2 位作者 吴学军 曲强 李春雨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24,共2页
采用ABS铸型腐蚀法 ,观察了 4 0头屠宰商品猪的肾动脉及输尿管铸型腐蚀标本。结果猪的肾段可分为前背侧、前腹侧、后背侧和后腹侧四个主要肾段 ,以及前内侧、后内侧、中间背侧和中间腹侧四个次要的肾段 ,可分为五种类型。
关键词 肾段 类型 划分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肺脏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宇 刘英 +6 位作者 俞红贤 杜晓霞 柳东阳 赵建红 赵海涛 李仁阁 刘斌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8-30,共3页
牦牛肺脏体积较大,在制备供扫描电镜观察的样品时存在着肺脏采取困难,灌注阻力大和血管易堵塞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试验从肺脏的采取、填充剂的选择、灌注的部位和铸型标本的处理等方面对牦牛肺脏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样品的制... 牦牛肺脏体积较大,在制备供扫描电镜观察的样品时存在着肺脏采取困难,灌注阻力大和血管易堵塞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试验从肺脏的采取、填充剂的选择、灌注的部位和铸型标本的处理等方面对牦牛肺脏微血管铸型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方法进行了探索,制出了品质优良的牦牛肺微血管铸型标本,总结出了制备牦牛肺微血管铸型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肺脏 微血管铸型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和肉鸡下丘脑中生长抑素神经原分布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倩 赵茹茜 +1 位作者 陈杰 R.Grossmann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6-358,共3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蛋鸡和肉鸡生长发育过程中下丘脑生长抑素 (SS)免疫阳性神经原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鸡下丘脑中SS神经原的分布相似 ,均分布在下丘脑外侧和腹内侧核。下丘脑外侧和腹内侧核的SS神经原可分为两群 :中间群和...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蛋鸡和肉鸡生长发育过程中下丘脑生长抑素 (SS)免疫阳性神经原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鸡下丘脑中SS神经原的分布相似 ,均分布在下丘脑外侧和腹内侧核。下丘脑外侧和腹内侧核的SS神经原可分为两群 :中间群和外侧群。通过计数中间群中SS神经原数量发现两种鸡SS神经原数量在生长发育中变化不同。肉鸡在第 3周时SS神经原数量最多 ,于第 6周显著减少 (P <0 0 1) ,然后一直维持到第 9周。蛋鸡SS神经原数量在第 3周时稍增加后于第 6周暂时降低 (P <0 0 5 ) ,然后在第 9周时明显增加 (P <0 0 5 )。在发育过程中 ,肉鸡SS神经原数量的变化比蛋鸡大。尽管肉鸡和蛋鸡SS神经原数量没有明显的性别变化 ,但公鸡SS神经原的总数比母鸡要高。本实验结果表明蛋鸡和肉鸡下丘脑中SS神经原数量与血浆中GH水平呈负相关 ,下丘脑中SS神经原数量可以解释蛋鸡和肉鸡血浆中GH水平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 比较研究 生长抑素免疫阳性神经原 下丘脑 蛋鸡 肉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牦牛心室肌微血管床的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贺延玉 崔燕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8-341,共4页
对6头健康成年牦牛颈静脉放血致死并取出心脏,经左右冠状动脉同时灌注甲醛碳素墨水,再经40 g/L多聚甲醛水溶液充分固定,取心室组织块石蜡包埋、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显微镜测微尺测量并照相。结果显示,牦牛心室微循环床中微动脉的直径小... 对6头健康成年牦牛颈静脉放血致死并取出心脏,经左右冠状动脉同时灌注甲醛碳素墨水,再经40 g/L多聚甲醛水溶液充分固定,取心室组织块石蜡包埋、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显微镜测微尺测量并照相。结果显示,牦牛心室微循环床中微动脉的直径小于100μm,以分叉状或梳状发出分支,走行多弯曲,呈蛇行状或螺旋状。终末微动脉管径均小于15μm。牦牛的毛细血管直径小于10μm。毛细血管之间形成H形或Y形的广泛吻合。吻合的毛细血管主要有3种不同的来源。牦牛微静脉的直径小于300μm,呈树根样结构。一条微静脉由若干条不同来源的毛细血管结合而成。牦牛心室肌中存在着动静脉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微动脉 毛细血管 微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鸭淋巴结光镜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济五 李永生 王子旭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16-420,共5页
用光镜组织学方法。对19只北京鸭的颈胸淋巴结和腰淋巴结进行观察。淋巴结外包被膜,实质由疏松区和致密区组成。疏松区内主要有淋巴组织索、结缔组织网状索和索间淋巴窦,也有淋巴小结。致密区由淋巴小结和淋巴细胞聚集区组成。淋巴小结... 用光镜组织学方法。对19只北京鸭的颈胸淋巴结和腰淋巴结进行观察。淋巴结外包被膜,实质由疏松区和致密区组成。疏松区内主要有淋巴组织索、结缔组织网状索和索间淋巴窦,也有淋巴小结。致密区由淋巴小结和淋巴细胞聚集区组成。淋巴小结在淋巴结内分布不规律。淋巴小结内未见生发中心。淋巴窦包括中央淋巴窦和周围淋巴窦,后者又分为被膜下窦、索间淋巴窦和小结旁淋巴窦。周围淋巴窦内有网状细胞。淋巴结内无小梁,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结构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马小型猪胰腺解剖学特点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玉琼 戴鑫 陈华 《实验动物科学》 2021年第3期66-69,共4页
胰腺是重要的消化器官。以往关于猪胰腺的解剖组织学研究,主要侧重于血管和导管的分布。本研究利用本课题和其他课题中的24头对照组动物,观察和测定巴马小型猪胰腺的组织形态学数据。结果表明:巴马小型猪的胰腺形态变异较大,大体结构可... 胰腺是重要的消化器官。以往关于猪胰腺的解剖组织学研究,主要侧重于血管和导管的分布。本研究利用本课题和其他课题中的24头对照组动物,观察和测定巴马小型猪胰腺的组织形态学数据。结果表明:巴马小型猪的胰腺形态变异较大,大体结构可分为3个叶,即脾叶、十二指肠叶和连接叶;初步分为3种类型,即标准型、纤细型和粗壮型;24头猪中,3种类型分别占比16/24、6/24和2/24。胰腺占比体质量的0.09%~0.15%。巴马小型猪的胰岛普遍较小,以超小胰岛居多。胰岛占比胰腺的1.52%~4.98%。胰岛β细胞占比体质量的0.012‰~0.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小型猪 胰腺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肝脏交感传入神经元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剡海阔 刘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2期72-74,共3页
用霍乱毒素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CT-HRP)逆行追踪法,研究了支配家禽肝脏的交感传入神经元定位。选用体重1.5 kg^2.5 kg的成年母鸡7只,将CT-HRP溶液注入肝门区,动物存活3 d^4 d后,经左心室灌流固定,取胸、腰和荐段各脊神经节,制成50μm的... 用霍乱毒素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CT-HRP)逆行追踪法,研究了支配家禽肝脏的交感传入神经元定位。选用体重1.5 kg^2.5 kg的成年母鸡7只,将CT-HRP溶液注入肝门区,动物存活3 d^4 d后,经左心室灌流固定,取胸、腰和荐段各脊神经节,制成50μm的连续冰冻切片,TMB法呈色反应,置明视野显微镜下观察统计。结果发现,支配鸡肝脏的交感传入神经元胞体位于T2~T7脊神经节,其峰值位于T5、T6脊神经节。说明支配鸡肝脏的交感传入神经元胞体仅位于胸段脊神经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交感传入神经元 霍乱毒素 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盲肠传出神经元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何玉琴 刘英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1-224,共4页
将100~150mL/L HRP水溶液注入成年母鸡左侧盲肠的浆膜下,研究鸡盲肠传出神经元的分布.结果表明:支配盲肠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T3-LS1交感干神经节(占64.7%),峰值位于T5-T6交感干神经节,少数位于肾上腺神经节(占17.8%)和内脏神经节(占17... 将100~150mL/L HRP水溶液注入成年母鸡左侧盲肠的浆膜下,研究鸡盲肠传出神经元的分布.结果表明:支配盲肠的交感节后神经元位于T3-LS1交感干神经节(占64.7%),峰值位于T5-T6交感干神经节,少数位于肾上腺神经节(占17.8%)和内脏神经节(占17.5%);在肠神经内有大量标记细胞;在延脑迷走神经核中未出现标记的神经元;在盆神经内未看到被标记的支配盲肠的副交感节后神经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出神经元 盲肠 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颈交感干的节前神经元——HRP追踪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英 谢铮铭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用体重1.0~2.5kg的成年母鸡25只,追寻其颈交感干节前纤维的胞体。将颈交感千节间索断端浸泡于30%HRP溶液中以引入酶。存活2~4天后,取颈、胸部脊髓,制成厚50μm的冰冻切片。TMB反应,明视野观察。标记的交感节前神经元胞体出现于颈15至... 用体重1.0~2.5kg的成年母鸡25只,追寻其颈交感干节前纤维的胞体。将颈交感千节间索断端浸泡于30%HRP溶液中以引入酶。存活2~4天后,取颈、胸部脊髓,制成厚50μm的冰冻切片。TMB反应,明视野观察。标记的交感节前神经元胞体出现于颈15至胸3脊髓节段,主要位于Terni氏柱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P法 颈交感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麝后肢骨骼解剖 被引量:2
14
作者 袁朝富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72-275,共4页
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3头林麝后肢骨骼进行了研究,并与牛、羚牛、羊和猕猴后肢骨骼作了比较。林麝后肢骨骼的主要特征是:臀线为两条,闭孔大,呈椭圆形。坐骨结节发达,呈三角形,腹侧结节最长,背侧结节次之,外侧结节最短。胫骨比... 采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3头林麝后肢骨骼进行了研究,并与牛、羚牛、羊和猕猴后肢骨骼作了比较。林麝后肢骨骼的主要特征是:臀线为两条,闭孔大,呈椭圆形。坐骨结节发达,呈三角形,腹侧结节最长,背侧结节次之,外侧结节最短。胫骨比股骨长,股骨比大跖骨长。无第2、5跖骨。第2、5趾有完整的3个趾节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后肢骨骼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猞猁胃和肠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程会昌 阴化龙 +3 位作者 牛雪萍 李同义 曲良英 杨光成 《畜牧兽医杂志》 1998年第3期8-10,共3页
本研究观察表明,猞猁的胃为单室有腺胃,呈略扁而弯曲的囊状,大部分位于左侧腹前部和腹中部,小部在腹腔右侧。分布于胃的动脉来自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脾动脉、胃网膜左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肠管分小肠和大肠,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 本研究观察表明,猞猁的胃为单室有腺胃,呈略扁而弯曲的囊状,大部分位于左侧腹前部和腹中部,小部在腹腔右侧。分布于胃的动脉来自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脾动脉、胃网膜左动脉和胃网膜右动脉。肠管分小肠和大肠,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肠管各段有明显的分界特征,回肠短、盲肠不发达。分布于小肠的动脉来自胃右动脉、胰十二指肠前动脉、胰十二指肠后动脉、空肠动脉和回肠动脉。分布于大肠的动脉来自盲肠动脉、结肠前动脉、结肠后动脉、直肠前动脉和直肠后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猞猁 动脉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麝前肢骨骼解剖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朝富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374-376,共3页
运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三头林麝前肢骨骼进行了研究,并与牛、羊和鹿类的前肢骨骼进行了比较。林麝前肢骨骼的主要特征是:肩胛骨短而宽、肩胛冈特别长,肩峰呈锐角,其末端与肩臼位于同一平面;肱骨近端外侧结节的前部特别发达;前臂骨... 运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对三头林麝前肢骨骼进行了研究,并与牛、羊和鹿类的前肢骨骼进行了比较。林麝前肢骨骼的主要特征是:肩胛骨短而宽、肩胛冈特别长,肩峰呈锐角,其末端与肩臼位于同一平面;肱骨近端外侧结节的前部特别发达;前臂骨明显向前弯,只有一个前臂骨间隙,尺骨体呈薄板状;第3和第4掌骨发达,第2和第5掌骨保留远侧部;第3和第4指发达,冠骨和蹄骨较长;第2和第5指较小,每指各有3个指节骨和2个近籽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肢骨骼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静脉导管的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嘉绩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4年第6期46-47,共2页
牛静脉导管的观察陈嘉绩(江苏农学院扬州225001)牛胎畜循环有一特异结构─—静脉导管(ductusvenosus)、它对于胎牛将来自胎盘的脐静脉血液直接输入后腔静脉,参与体循环起着极大的作用。据Nickel(197... 牛静脉导管的观察陈嘉绩(江苏农学院扬州225001)牛胎畜循环有一特异结构─—静脉导管(ductusvenosus)、它对于胎牛将来自胎盘的脐静脉血液直接输入后腔静脉,参与体循环起着极大的作用。据Nickel(1977)记载,除牛外肉食兽也有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导管 解剖学 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与家兔生后发育期趾浅屈肌纤维间的比较(英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道立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2期49-57,共9页
肌纤维的分类建立在它们所含有的不同肌球蛋白重链(MHC)异构体基础上,对大鼠和家兔生后发育各年龄阶段趾浅屈肌采用标准的肌动球蛋白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组织化学染色。在生后2周龄至24周龄的大鼠和家兔,I型和ⅡⅩ型肌纤维百分比例趋于... 肌纤维的分类建立在它们所含有的不同肌球蛋白重链(MHC)异构体基础上,对大鼠和家兔生后发育各年龄阶段趾浅屈肌采用标准的肌动球蛋白ATP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组织化学染色。在生后2周龄至24周龄的大鼠和家兔,I型和ⅡⅩ型肌纤维百分比例趋于减少,而ⅡA型和ⅡB型纤维百分比例则增加。进行大量单肌纤维的组织化学特征的比较和肌纤维间相关性探讨,结果表明,动物平均体重与趾浅屈肌的平均湿重随着生后发育逐渐增加。Ⅰ,ⅡⅩ,ⅡA型和ⅡB型纤维均在生后各年龄组的全部肌肉内被发现,但生后2日龄组是个例外。在生后发育期间,雄性大鼠和家兔ⅡB型纤维的平均肌纤维型构成要大于雌性大鼠和家兔,而雄性大鼠和家兔Ⅰ,ⅡⅩ型和ⅡA型3种氧化组织化学分类的肌纤维型构成均小于雌性大鼠和家兔。大鼠Ⅰ,ⅡⅩ,ⅡA型和ⅡB型纤维的平均横切面积明显小于家兔的同类型肌纤维,在大鼠和家兔可见明显的性别差异。在大鼠和家兔的ⅡⅩ型纤维横切面积是最小的,Ⅰ型和ⅡA型纤维呈中等大小横切面积,ⅡB型纤维横切面积最大。此研究有助于我们尝试研究啮齿类动物快肌纤维生理特征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纤维 啮齿动物 生后发育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牦牛肾脏的形态学观测 被引量:3
19
作者 莫重存 俞红贤 《甘肃畜牧兽医》 2004年第5期12-13,共2页
对青海牦牛肾脏进行了观测 ,见牦牛肾为有沟多乳头肾 ,肾叶为 11 19个± 2 77个 ,左肾肾叶略多于右肾肾叶。左右肾总重量约 6 14 4 6 g ,相当于体重的 0 33% ,左肾略大于右肾。肾体积与重量成正比。右肾呈长椭圆形 ,肾门位于腹内... 对青海牦牛肾脏进行了观测 ,见牦牛肾为有沟多乳头肾 ,肾叶为 11 19个± 2 77个 ,左肾肾叶略多于右肾肾叶。左右肾总重量约 6 14 4 6 g ,相当于体重的 0 33% ,左肾略大于右肾。肾体积与重量成正比。右肾呈长椭圆形 ,肾门位于腹内侧 ,呈宽大裂隙状。左肾呈三棱形 ,从肾门前端开始沿长轴向右扭转 ,肾门位于背侧面的前外侧 ,呈宽大斜形裂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 牦牛 肾脏 形态学 肾门 重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狲雌性生殖器官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安国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1999年第9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兔狲 雌性生殖器官 野生毛皮动物 解剖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