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5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生体质量、妊娠日龄和世代间隔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杨阳 王煜舒 +3 位作者 叶翠芳 李广 周彬 欧四海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为充分发挥青年牛产犊后的产奶潜力,研究出生、配种及妊娠等不同阶段对其产后泌乳性能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集新疆石河子2个规模化奶牛场中青年牛出生日期、配种日期、妊娠日期、产犊和所产犊牛体质量以及产后... [目的]为充分发挥青年牛产犊后的产奶潜力,研究出生、配种及妊娠等不同阶段对其产后泌乳性能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集新疆石河子2个规模化奶牛场中青年牛出生日期、配种日期、妊娠日期、产犊和所产犊牛体质量以及产后产奶量等信息,分析青年牛出生体质量、妊娠日期、世代间隔等因素与其产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结果]青年牛的出生体质量、配种体质量及妊娠日龄和世代间隔等因素均对其产后泌乳性能均产生显著影响,呈正相关(P<0.05)。出生体质量在37 kg以上、配种体质量达到410 kg,妊娠日龄超过438 d以及世代间隔711.16 d以上的青年母牛产后头胎次泌乳量相对较高。[结论]应加强青年母牛妊娠期的营养管理,同时合理控制配种体质量和妊娠时间,并优化世代间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青年牛 出生体质量 配种 妊娠日龄 世代间隔 泌乳量 营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羊养殖空间利用率及生产计划的优化模型研究
2
作者 邓瑞娟 陈兴鹏 +1 位作者 舒超 张斌 《内江科技》 2025年第1期51-53,136,共4页
湖羊作为国家级绵羊具有许多优良的特点,但在圈养湖羊的实际运营中其空间利用率是相对独立且影响养殖场的重要问题。为了保障养殖场的效益,运用双目标线性规划、蒙特卡洛模拟算法在不同的前提条件下实现了空间利用率和年化出栏羊只数量... 湖羊作为国家级绵羊具有许多优良的特点,但在圈养湖羊的实际运营中其空间利用率是相对独立且影响养殖场的重要问题。为了保障养殖场的效益,运用双目标线性规划、蒙特卡洛模拟算法在不同的前提条件下实现了空间利用率和年化出栏羊只数量双重指标的最优化,并给出了具体的生产计划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利用率 湖羊 线性规划 优化模型 最优化 养殖场 圈养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胺锌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积荣 张国庆 +3 位作者 李涛 刘宜勇 陈春华 王博 《养殖与饲料》 2025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半胱胺锌(zinc cysteine)在动物营养学与饲料添加剂领域的应用潜力,以提升动物生产性能与健康状态。[方法]基于半胱胺锌的性质,综合分析其在动物生产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半胱胺锌作为一种含有半胱氨酸和锌的复合物,具有高... [目的]探讨半胱胺锌(zinc cysteine)在动物营养学与饲料添加剂领域的应用潜力,以提升动物生产性能与健康状态。[方法]基于半胱胺锌的性质,综合分析其在动物生产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半胱胺锌作为一种含有半胱氨酸和锌的复合物,具有高稳定性,能有效传递营养素。它不仅能促进动物生长、优化肉质与奶质品质,还能增强动物免疫力。通过调节动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平衡,半胱胺锌能促进蛋白质合成与骨骼发育,有效提升动物的生产性能。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仍存在剂量优化、长期效应评估及与其他饲料成分的相互作用等问题。[结论]半胱胺锌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但仍需进一步研究和优化其应用策略,深入探究其作用机制,优化使用方法,着力开发新型衍生物,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拓宽半胱胺锌在畜牧业中的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胺锌 动物生产 饲料添加剂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西北绒山羊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基因和可变剪接事件的综合分析
4
作者 德吉 索朗达 +6 位作者 魏宇辰 王斌 阿旺措吉 仁青措姆 崔久增 张磊 巴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9-1436,共8页
背景:藏西北绒山羊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植入的关键因素,目前对于藏西北绒山羊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基因表达及可变剪接的认识还未明确。目的:分析并挖掘藏西北绒山羊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基因和可变剪接事件。方法:在妊娠第5天和第15天(... 背景:藏西北绒山羊子宫内膜容受性是胚胎植入的关键因素,目前对于藏西北绒山羊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基因表达及可变剪接的认识还未明确。目的:分析并挖掘藏西北绒山羊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基因和可变剪接事件。方法:在妊娠第5天和第15天(分别代表容受前子宫内膜组和容受性子宫内膜组),分别随机选取3只藏西北绒山羊,采集子宫内膜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蛋白白血病抑制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提取子宫内膜组织总RNA,质量检测合格后进行转录组测序,寻找差异表达的mRNA、长链非编码RNA、环状RNA和miRNA,进行功能预测,并分析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可变剪接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结果与结论:(1)与容受前子宫内膜组比较,容受性子宫内膜组子宫内膜组织中白血病抑制因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2)测序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多为mRNA和长链非编码RNA,包括250个上调的mRNA、193个上调的长链非编码RNA、135个下调的mRNA和123个下调的长链非编码RNA,显著富集于Wnt、Hedgehog和Hippo信号通路;(3)可变剪接事件分析显示有8个差异表达的可变剪接转录本,均为mRNA分子,其中2个下调、6个上调,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细胞运动和胚胎发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西北绒山羊 子宫内膜容受性 转录组测序 差异表达基因 可变剪接 白血病抑制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SIP基因及其重组蛋白对山羊脂肪细胞脂肪沉积的效应
5
作者 孙晓燕 宋昱龙 +5 位作者 蒋婧 李杰 陈灿灿 王高富 王林杰 任航行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8-46,I0001,共10页
为探索ASIP基因对山羊脂肪沉积的效应,本研究采集波杂山羊(BZ)和酉州乌羊(YZ)组织,并使用体外培养的山羊前脂肪细胞,采用基因克隆、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油红O染色等方法,检测ASIP基因在山羊组织和体外培养分化脂肪细胞中的表达规律... 为探索ASIP基因对山羊脂肪沉积的效应,本研究采集波杂山羊(BZ)和酉州乌羊(YZ)组织,并使用体外培养的山羊前脂肪细胞,采用基因克隆、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油红O染色等方法,检测ASIP基因在山羊组织和体外培养分化脂肪细胞中的表达规律,以及脂质生成关键基因在山羊脂肪和肌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重组ASIP蛋白对山羊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脂滴形成及脂质生成关键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ASIP基因在山羊体组织中广泛表达,在肾脏和白色脂肪中的表达量最高;ASIP基因在山羊脂肪细胞分化6 d时显著升高(P<0.05),8 d时达到最高值。PPARG、LEPTIN和ATRN基因在YZ肾脂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BZ(P<0.05);PPARG、FASN和ATRN基因在BZ骨骼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YZ(P<0.05),FABP4和SREBP1基因的表达在两品种羊之间无显著差异。重组ASIP蛋白处理诱导山羊脂肪细胞在8 d出现明显脂肪滴,显著提高了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TG)(P<0.05),并显著或极显著上调脂肪细胞中脂质合成关键基因(PPARG、LEPTIN、FASN、FABP4、SREBP1和ATRN)的表达量。综上,ASIP基因及重组ASIP蛋白对山羊脂肪细胞的脂肪沉积可能具有正向调控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解析ASIP基因调控山羊脂肪沉积机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ASIP基因 重组ASIP蛋白 脂肪细胞 脂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萨尔羊与哈萨克羊杂交效果分析
6
作者 王骁 张海兰 +4 位作者 王一明 谢鹏贵 刘万强 陈雪松 刘武军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7-234,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对比从2月龄到6月龄的吉哈F_(1)代羊(吉萨尔羊♂×哈萨克羊♀)与哈萨克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特性,以期客观评价吉萨尔羊与哈萨克羊杂交效果。随机选取2、4、6月龄吉哈F_(1)代羊(≥50只)、哈萨克羊(≥15只)进... 试验旨在研究对比从2月龄到6月龄的吉哈F_(1)代羊(吉萨尔羊♂×哈萨克羊♀)与哈萨克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特性,以期客观评价吉萨尔羊与哈萨克羊杂交效果。随机选取2、4、6月龄吉哈F_(1)代羊(≥50只)、哈萨克羊(≥15只)进行生长性能测定,选取代表性的6月龄吉哈F_(1)代、哈萨克公羊各6只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取试验羊胴体左侧整条背最长肌肉共12条进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上,除管围外,2月龄2种羊的体重、体尺差异在品种和性别主效应以及互作效应上均不显著;4月龄吉哈F_(1)代羊较哈萨克羊体重提高了2.20 kg和7.44%(P<0.05),2种羊的体尺均有差异(P<0.05或P<0.01);6月龄吉哈F_(1)代羊较哈萨克羊体重提高了3.87 kg和10.37%(P<0.01)。在屠宰性能上,6月龄吉哈F_(1)代公羊的宰前活重和骨重高于6月龄哈萨克公羊(P<0.05),屠宰率和净肉率低于6月龄哈萨克羊(P<0.01),但胴体重、净肉重、尾脂重、胴体净肉率、肉骨比差异不显著。在肉品质上,6月龄吉哈F_(1)代公羊的剪切力高于6月龄哈萨克公羊(P<0.05),但pH24h、失水率、蒸煮损失率和肉色差异不显著。综上,吉哈F_(1)代羊在生长性能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因此吉萨尔羊可以作为哈萨克羊杂交改良的父本在生产中使用;吉哈F_(1)代羊在屠宰性能方面表现欠佳,在肉品质方面表现一般,也反向证明了哈萨克羊的早熟性和肉质嫩的特性;鉴于吉哈F_(1)代羊表现出晚熟性,有待对其9月龄以上的屠宰性能开展研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萨尔羊 哈萨克羊 杂交F1代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665靶向BCL 2L11调控武安山羊成肌细胞增殖
7
作者 冯婧 盛辉 +5 位作者 张效生 郭晓飞 姚大为 李玉鹏 陈龙宾 张金龙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2-590,共9页
旨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探究miR-665靶向调控BCL 2L11对山羊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月龄和9月龄的健康山公羊各3只,各年龄段体重均接近且饲养环境相同。本试验通过RT-qPCR分析BCL 2L11在武安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RT-q... 旨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探究miR-665靶向调控BCL 2L11对山羊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月龄和9月龄的健康山公羊各3只,各年龄段体重均接近且饲养环境相同。本试验通过RT-qPCR分析BCL 2L11在武安山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RT-qPCR检测了不同月龄武安山羊背最长肌组织中BCL 2L11和miRNA-665的表达情况;构建了BCL 2L113′UTR野生型和突变型载体,以及miR-665 mimics和对照组,将其共转染到HEK293T细胞,通过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鉴定了miR-665与BCL 2L11存在靶向性关系。在山羊成肌细胞转染miR-665 mimic及阴性对照,采用RT-qPCR检测了细胞凋亡标志因子XIAP和Fas表达水平,同时利用EdU试验分析miR-665过表达对山羊成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BCL 2L11在背最长肌组织中高表达;miR-665和BCL 2L11在9月龄和1月龄山羊背最长肌组织中表达情况存在差异,miR-665在1月龄的表达量高于9月龄,而BCL2L11则相反,两者存在负调控现象;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分析显示,当转染过表达miR-665 mimic后,显著抑制了BCL 2L11荧光素酶的活性,同时靶基因BCL 2L11的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为进一步验证miR-665的功能,转染miR-665 mimic后发现细胞凋亡标志基因XIAP与Fas的表达量也显著降低;EdU试验分析显示,过表达miR-665后促进了成肌细胞的增殖。综上所述,在山羊背最长肌组织中miR-665作为BCL 2L11的调控元件,能够显著抑制山羊成肌细胞中BCL 2L11的表达水平,当miR-665过表达后,能够促进成肌细胞的增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665 BCL 2L11 肌肉 武安山羊 成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山羊FTO基因对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
8
作者 姚大为 郭晓飞 +4 位作者 刘玉 李玉鹏 陈龙宾 张金龙 张效生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25,共9页
试验旨在通过过表达和干扰技术探究脂肪与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FTO)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通过克隆得到奶山羊(Capra hircus)乳腺组织FTO基因的CDS区序列,构建FTO... 试验旨在通过过表达和干扰技术探究脂肪与肥胖相关基因(fat mass and obesity associated,FTO)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及甘油三酯合成的影响。通过克隆得到奶山羊(Capra hircus)乳腺组织FTO基因的CDS区序列,构建FTO过表达载体,并设计合成靶向FTO的siRNA(small interference 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过表达或干扰FTO基因后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脂代谢相关基因及甘油三酯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奶山羊FTO基因的CDS区全长1518 bp,与绵羊(Ovis aries)(NM_001104931.1)、牛(Bos taurus)(NM_001098142.1)和水牛(Bubalus bubalis)(XM_006043050.4)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97%和96%。在乳腺上皮细胞中过表达FTO能够显著上调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terol-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s 1,SREBF1)、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2(diacylglycerol O-acyltransferase 2,DGAT2)的mRNA水平(P<0.05),显著下调甘油三酯水解相关基因如激素敏感脂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的表达水平(P<0.05),同时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增加。在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干扰FTO得到与之相反的结果。综上,FTO基因在调节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乳腺上皮细胞 FTO 脂代谢 甘油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猪肌肉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的甲基化差异基因筛选
9
作者 陈俊峰 王璟 +4 位作者 靳玮 柴进 张家庆 任巧玲 邢宝松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3-190,共8页
为进一步开展淮南猪分子选育,提升其生长速度和瘦肉率等经济性状,选取淮南猪胚胎期(days post coitus, dpc)第38、58、78天和出生后第21天4个发育阶段的淮南公猪背最长肌,开展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并通过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筛选调控肌肉发... 为进一步开展淮南猪分子选育,提升其生长速度和瘦肉率等经济性状,选取淮南猪胚胎期(days post coitus, dpc)第38、58、78天和出生后第21天4个发育阶段的淮南公猪背最长肌,开展全基因组甲基化测序并通过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筛选调控肌肉发育的甲基化差异的候选基因。结果显示,基因主体的CpG甲基化程度高于基因上下游2 kb序列的CpG甲基化,基因组元件中内含子、3'UTR和重复序列等甲基化程度最高。随着发育时间的增加,基因主体的CpG甲基化水平逐渐下降,上下游2 kb则是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基因组元件中内含子区、3'UTR区和重复序列的甲基化水平都逐渐下降,启动子区则为下降-上升-下降趋势。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在淮南猪相邻的发育阶段38~58 dpc、58~78 dpc、78 dpc~21 d三者间的差异化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黏着斑信号通路存在CpG甲基化差异基因,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值分别为0.000 9、0.000 4、0.000 1),细胞黏附连接信号通路存在CHH甲基化差异基因,且分别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值分别为0.013 2、0.012 8、0.000 5),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在2个信号通路中筛选到辅肌动蛋白Α4基因(actinin-4, ACTN4)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FGFR1)基因。ACTN4基因调节肌动蛋白结合过程,在4个发育阶段的甲基化水平分别为55.75%、11.18%、10.18%、59.75%,FGFR1基因和肌肉细胞分化相关,在4个发育阶段的甲基化水平分别为0.81%、0.78%、7.52%、0.44%。以上结果表明,在淮南猪肌肉组织不同发育阶段筛选到的2个甲基化差异基因ACTN4和FGFR1可作为淮南猪肌肉发育候选基因进行分子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猪 甲基化 差异基因 肌肉组织 肌肉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氨化水稻秸秆对湖羊育肥效果的研究
10
作者 韩大勇 刘海霞 +2 位作者 周明夏 朱爱文 张耀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0,共6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尿素添加量对水稻秸秆氨化的效果及氨化水稻秸秆不同添加量对湖羊育肥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以不添加尿素的水稻秸秆为对照,用4种不同尿素添加量(3%,4%,5%,6%)氨化处理水稻秸秆,每个组设3个重复,40 ...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尿素添加量对水稻秸秆氨化的效果及氨化水稻秸秆不同添加量对湖羊育肥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以不添加尿素的水稻秸秆为对照,用4种不同尿素添加量(3%,4%,5%,6%)氨化处理水稻秸秆,每个组设3个重复,40 d后进行秸秆感官鉴定和营养成分含量测定。根据氨化试验结果,选取氨化效果最优的尿素添加量进行后续试验。选择90只体重20 kg左右的湖羊公羊进行育肥试验,试验羊只随机分为3组,每个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羊。试验Ⅰ组为对照组,粗饲料为未氨化水稻秸秆,试验Ⅱ组的粗饲料为50%未氨化水稻秸秆+50%氨化水稻秸秆,试验Ⅲ组的粗饲料全部为氨化水稻秸秆。秸秆氨化试验结果表明,尿素不同添加量条件下氨化水稻秸秆的色泽、气味、质地均可达到正常水平;各氨化处理组水稻秸秆的粗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尿素添加量组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3%和4%尿素添加量组(P<0.05)。5%和6%尿素添加量组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4%、5%和6%尿素添加量组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湖羊育肥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Ⅱ、Ⅲ组羊只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试验Ⅱ、Ⅲ组羊只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1)。试验Ⅱ、Ⅲ组羊只的单位增重成本低于试验Ⅰ组,增重收益和最终盈利高于试验Ⅰ组。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氨化水稻秸秆的最适宜尿素添加量为5%;使用氨化水稻秸秆作为湖羊育肥日粮中的粗饲料,可显著提高湖羊日增重,降低料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氨化 水稻秸秆 湖羊 育肥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洛克公猪精液NAGase对调控精子功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
11
作者 林秋敏 赖宝色 +3 位作者 钟佩云 林祚贵 徐磊 黄小红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1,共8页
旨在以杜洛克公猪精液为研究对象,通过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抑制剂体外处理精液,经12.5%SDS-PAGE对处理好的精子样品进行双向电泳分离,筛选NAGase作用互作点蛋白表达差异;表达丰度差异的蛋白经酶消化后进行质谱分析。结果... 旨在以杜洛克公猪精液为研究对象,通过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抑制剂体外处理精液,经12.5%SDS-PAGE对处理好的精子样品进行双向电泳分离,筛选NAGase作用互作点蛋白表达差异;表达丰度差异的蛋白经酶消化后进行质谱分析。结果:银染筛选获得57个差异表达蛋白点在凝胶中,蛋白点主要分布在pH值3~10和相对分子质量14.4~116 kDa的范围内;经NCBI和Mascot数据库进行差异表达蛋白匹配搜索,成功鉴定与精子功能相关的上调差异表达蛋白8个,分别是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PEBP4)、精卵融合蛋白4(IZUMO4)、精浆糖蛋白1(PSP-1)、猪精子黏附蛋白(AWN)、糖结合蛋白(SPMI)、细胞色素c氧化酶Ⅵα亚基多肽1(COX6A1)、二氢硫辛酸脱氢酶蛋白(DLD)和伴侣蛋白1(TCP1);8个上调差异表达蛋白主要涉及精子成熟、精子运动、精卵识别等生理功能。通过STRING工具分析蛋白质互作关系表明IZUMO蛋白可能是NAGase调节精子功能的一个重要靶点并形成了可能的蛋白质调控网络。研究结果为提高公猪生产性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洛克公猪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精子功能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新疆褐牛日增重和总增重的非遗传因素分析
12
作者 张涛 张宝刚 +7 位作者 胡泽旭 王丹 胥磊 张梦华 王传军 杨晓燕 刘洋 黄锡霞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6-179,共4页
新疆褐牛属乳肉兼用牛,在育肥性能上低于肉用品种,但养殖经济效益高,优势显著。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非遗传因素对新疆褐牛育肥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牧场育肥经济效益。利用伊犁创锦犇牛牧业有限公司加尕斯台育肥场的新疆褐牛2019—2022年... 新疆褐牛属乳肉兼用牛,在育肥性能上低于肉用品种,但养殖经济效益高,优势显著。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非遗传因素对新疆褐牛育肥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牧场育肥经济效益。利用伊犁创锦犇牛牧业有限公司加尕斯台育肥场的新疆褐牛2019—2022年间的育肥性能记录,采用SAS 9.2软件的GLM程序分析不同育肥天数、年份、饲养方式、季节、入场体重对新疆褐牛育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饲养方式外,育肥天数、入场体重、年份、季节均对新疆褐牛日增重和总增重具有极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为制定新疆褐牛育肥计划与提高新疆褐牛育肥效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肥 日增重 总增重 新疆褐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牦牛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13
作者 彭巍 赵黄青 +4 位作者 付长其 舒适 张君 雷初朝 黄永震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5-128,共4页
转录组学的发展为研究生物功能基因提供了新的手段,牦牛转录组学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卵泡发育、低氧适应机制、肌肉发育和脂肪细胞分化等方面。本文从非编码RNA(lncRNA、miRNA、piRNA)在牦牛繁殖和肌肉发育等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与阐述... 转录组学的发展为研究生物功能基因提供了新的手段,牦牛转录组学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卵泡发育、低氧适应机制、肌肉发育和脂肪细胞分化等方面。本文从非编码RNA(lncRNA、miRNA、piRNA)在牦牛繁殖和肌肉发育等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与阐述,旨在为牦牛繁殖调控和分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学 展望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3BHSD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状的关联分析
14
作者 张凤 廖正军 +5 位作者 杨晓培 杨务军 刘建霞 马开宇 张年 熊琪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8,共8页
旨在探究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3BHS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及其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以500只黑头山羊母羊为研究对象,采集颈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全基因组重... 旨在探究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3BHSD)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及其与繁殖性状的相关性。以500只黑头山羊母羊为研究对象,采集颈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筛选山羊3BHSD基因SNPs位点,分析3BHSD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并与山羊头胎、第二胎、第三胎和平均胎次产羔数,以及羔羊初生重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共筛选到与产羔数相关的SNPs位点5个(g.96842543C>T、g.96846699T>C、g.96846704T>C、g.96847162T>C、g.96848096C>T),与初生重相关的SNPs位点4个(g.96841899C>T、g.96844274A>G、g.96844478G>A、g.96846360T>A),上述全部SNPs位点均符合哈代-温伯格(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关联分析显示,g.96842543C>T及g.96846704T>C位点与山羊头胎产羔数显著相关,g.96846699T>C位点与二胎产羔数显著相关,g.96847162T>C位点与头胎、三胎及平均胎次产羔数显著相关,g.96848096C>T位点与二胎及平均胎次产羔数显著相关;连锁不平衡结果显示,g.96842543C>T、g.96846704T>C及g.96847162T>C,g.96841899C>T与g.96844478G>A处于紧密连锁不平衡,但组合基因型间与性状关联分析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筛选出3BHSD基因中5个SNPs位点与山羊产羔数显著相关,4个SNPs位点与初生重显著相关,上述SNPs位点可作为山羊繁殖性状遗传改良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3BHSD基因 繁殖性状 产羔数 初生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胚胎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娜 刘源壹 +6 位作者 张磊 李昕俞 刘琦 曹佳龙 何千倩 芒来 杜明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42,共7页
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哺乳动物体内或体外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生理条件一致的受体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使之继续发育,最后生长为正常个体的繁殖技术。该项技术在动物繁殖学、动物遗传学和动物育种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对于马... 胚胎移植是指将雌性哺乳动物体内或体外获得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生理条件一致的受体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使之继续发育,最后生长为正常个体的繁殖技术。该项技术在动物繁殖学、动物遗传学和动物育种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对于马这种繁殖能力不强的动物,采用胚胎移植技术可以提高其妊娠率及产驹率。马胚胎移植的整个过程包括供体母马与受体母马的选择、供体母马与受体母马的同期发情、供体母马的超数排卵与配种及胚胎的回收、质量鉴定、保存和移植等环节,且各个环节对马胚胎移植成功率均有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对马胚胎移植的关键环节进行总结,以期为马繁殖等相关问题的深入探索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移植 动物繁殖 关键环节 繁殖技术
原文传递
新疆褐牛(肉用类型)世代选育进展
16
作者 马桢 叶治兵 +5 位作者 崔繁荣 闫向民 王骁 陈文中 苏楠 李豪杰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8-255,共8页
肉用型新疆褐牛是新疆畜牧科学院结合时代发展,综合新疆肉牛优势产区的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接受程度,在乳肉兼用型新疆褐牛群体基础上选育出的肉牛新品种。本研究通过对比第一、第二世代新疆褐牛(肉用类型)牛群的体尺指标、背膘脂肪沉... 肉用型新疆褐牛是新疆畜牧科学院结合时代发展,综合新疆肉牛优势产区的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接受程度,在乳肉兼用型新疆褐牛群体基础上选育出的肉牛新品种。本研究通过对比第一、第二世代新疆褐牛(肉用类型)牛群的体尺指标、背膘脂肪沉积能力,评估新疆褐牛(肉用类型)选育成效;同时将牛头尺寸测定值与背膘活体超声波检测值进行关联分析,得到嘴宽与眼肌面积、脂肪厚度呈正相关(P<0.05),鼻长与眼肌厚度、眼肌面积、脂肪含量、脂肪厚度呈负相关(P<0.05)。本研究通过分析牛体型外貌,预测牛的生产性能,从而指导筛选优质高产核心群及开展选种选配,为新疆褐牛(肉用类型)种群扩繁和高效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褐牛 肉用类型 牛嘴宽度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脂肪沉积相关基因EGR1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时空表达特性分析
17
作者 刘源 贺丽霞 +8 位作者 刘爽 杨梦丽 丁晓玲 冯兰 盛辉 汪书哲 白雪 楚洪恩 马云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6-387,共12页
本研究以固原黄牛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牛EGR1基因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和不同组织的时空表达特性,分析EGR1蛋白结构和功能。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EGR1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结构域、亚细胞定位、蛋白互作,分析启动子结合位点与CpG... 本研究以固原黄牛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牛EGR1基因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和不同组织的时空表达特性,分析EGR1蛋白结构和功能。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EGR1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结构域、亚细胞定位、蛋白互作,分析启动子结合位点与CpG岛,构建不同物种间EGR1蛋白的同源进化树。利用RTPCR扩增EGR1基因CDS区,RT-qPCR分析EGR1基因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特性,从公共数据库下载163种组织的RNA-Seq数据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牛EGR1基因编码542个氨基酸,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构成,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少量在细胞质中;具有108个磷酸化位点、137个O-糖基化位点和3个N-糖基化位点,与EGR2、PPARG、NABI、NAB2、TP53等蛋白存在互作关系,氨基酸序列与水牛最接近;预测到15个不同的启动子区域和3个CpG岛;成功克隆出牛EGR1基因的CDS区(1 629 bp)。组织表达谱检测显示,EGR1 mRNA在犊牛脾脏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背最长肌表达量最低;在成年牛脾脏组织中的表达量最高,肾脏中的表达量最低;在犊牛和成年牛肝脏、肾周脂肪组织中表达量差异显著。EGR1基因在牛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时序表达中,以0 d mRNA表达量作为对照,发现其在分化0.5 h后表达量下降,在分化第4天表达量升高,且第4天表达量最高。本研究表明EGR1可能在脂肪沉积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原黄牛 EGR1 转录因子 脂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术茯苓多糖复方对肉兔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田超 陈功义 杨开红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9-52,共4页
文章旨在探讨白术茯苓多糖复方对肉兔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日龄相仿(30±2)的新西兰白兔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组重复10只新西兰白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 文章旨在探讨白术茯苓多糖复方对肉兔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相近、日龄相仿(30±2)的新西兰白兔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组重复10只新西兰白兔。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白术茯苓多糖复方。进行5 d预试验和70 d的正式试验。记录两组白兔的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并评估白术茯苓多糖复方对肉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末重、日均增重和日均采食量有所升高,差异呈极显著相关性(P <0.001)。试验组新西兰白兔的料重比有所降低,差异不显著(P> 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新西兰白兔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显著提升(P <0.001),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较对照组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 0.05)。综上所述,白术茯苓多糖复方对肉兔生长性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提升肉兔生长速度。同时能有效增强肉兔免疫功能,使其免疫能力得到强化,该复方在肉兔养殖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与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茯苓复方多糖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共培养发酵物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其子代生长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郭勇 缪晖 +1 位作者 杨智仁 韩新燕 《中国畜牧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7-332,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益生菌共培养发酵物(FAM)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其子代生长性能的影响和潜在作用机制,开发绿色、无抗、高效的微生态制剂助力健康养猪。选取体况相近、2~3胎次的妊娠85 d的大×长母猪6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头。对照组妊娠... 试验旨在探究益生菌共培养发酵物(FAM)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其子代生长性能的影响和潜在作用机制,开发绿色、无抗、高效的微生态制剂助力健康养猪。选取体况相近、2~3胎次的妊娠85 d的大×长母猪6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头。对照组妊娠和哺乳期均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FAM,试验期约5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FAM降低了母猪产弱仔数(P<0.01);提高了子代仔猪初生重(P<0.05),降低仔猪哺乳期腹泻率(P<0.05);提高了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P<0.05),提高了母猪初乳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P<0.01);而对初乳免疫球蛋白(IgA)和分泌性免疫球蛋白(SIgA)含量,分娩时血清IgA、IgG和IgM含量,以及21日龄仔猪血清IgA、IgG和IgM含量均无显著影响。由此可见,添加益生菌共培养发酵物能改善母猪繁殖性能及子代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培养发酵物 益生菌 繁殖性能 免疫功能 抗氧化能力 母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草药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免疫、蛋白质代谢、抗应激指标的影响
20
作者 刘显军 李玟 +7 位作者 陈静 马旭东 陈畅 刘宏宇 苏晴 张家硕 乔富博 贾展鹏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4-203,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藿香、紫苏、白芷、厚朴)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免疫、蛋白质代谢、抗应激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化设计,将100头健康状况良好、初重[(7.0±0.2)kg]相近的(28±2)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成5个...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藿香、紫苏、白芷、厚朴)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血清免疫、蛋白质代谢、抗应激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化设计,将100头健康状况良好、初重[(7.0±0.2)kg]相近的(28±2)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中草药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10%、0.15%的复方中草药,硫酸黏菌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03%的硫酸黏菌素。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试验第1~14天、第15~28天和第1~28天,0.10%中草药组和硫酸黏菌素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5%中草药组(P<0.05)。试验第15~28天和第1~28天,0.10%、0.15%中草药组和硫酸黏菌素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05%中草药组(P<0.05)。2)试验第14天,0.05%、0.10%和0.15%中草药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白细胞介素-10(IL-10)、一氧化氮(NO)含量均显著高于与对照组(P<0.05),0.10%、0.15%中草药组和硫酸黏菌素组的血清补体4(C4)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5%中草药组(P<0.05)。试验第28天,0.05%、0.10%、0.15%中草药组和硫酸黏菌素组的血清IgA、白细胞介素-6(IL-6)、IL-10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10%、0.15%中草药组和硫酸黏菌素组的血清C4、NO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5%中草药组(P<0.05)。3)试验第14天,0.10%、0.15%中草药组的血清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5%中草药组(P<0.05),0.10%、0.15%中草药组和硫酸黏菌素组的血清尿素氮(U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05%中草药组(P<0.05)。试验第28天,0.10%、0.15%中草药组的血清总蛋白(TP)、ALB、GLO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5%中草药组(P<0.05),0.05%、0.10%、0.15%中草药组和硫酸黏菌素组的血清U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试验第14、28天,0.10%、0.15%中草药组和硫酸黏菌素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28天,0.05%、0.10%、0.15%中草药组和硫酸黏菌素组的血清生长抑素(SS)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能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增强机体免疫、蛋白质代谢及抗应激能力。本试验条件下,断奶仔猪饲粮中复方中草药适宜添加水平为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草药 断奶仔猪 生长性能 免疫 抗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