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7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海拔岳桦林分布特征分析
1
作者 张杰 张海涛 李奇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1期19-23,42,共6页
对比分析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的岳桦林面积分布,从而掌握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岳桦林林分生长状况。首先整体分析不同海拔岳桦林面积分布,再逐步分析岳桦林林分径级、平均高、龄组和郁闭度等随海拔变化,以及面积分布的... 对比分析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不同海拔的岳桦林面积分布,从而掌握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岳桦林林分生长状况。首先整体分析不同海拔岳桦林面积分布,再逐步分析岳桦林林分径级、平均高、龄组和郁闭度等随海拔变化,以及面积分布的情况。结果表明,海拔在1700~1900 m分布面积最大,林分平均高多分布在8~12 m,成熟林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43%,成熟林多分布在海拔1700~1900 m,林分郁闭度多集中在0.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桦林 海拔 分布特征 长白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桦四倍体×紫雨桦二倍体杂交种子活力及杂种子代生长特性分析
2
作者 赵钰婷 陈冬瑶 +3 位作者 杨柳 李晶楠 宁广亮 姜静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通过杂交及后续的筛选得到生长快且叶色艳丽的紫雨桦杂种三倍体。【方法】试验以优异白桦四倍体为母本与二倍体‘紫霞1号’、‘紫霞2号’杂交,获得2个紫雨桦杂种三倍体家系,同时以8个白桦家系(4个白桦三倍体家系、4个白桦二倍... 【目的】通过杂交及后续的筛选得到生长快且叶色艳丽的紫雨桦杂种三倍体。【方法】试验以优异白桦四倍体为母本与二倍体‘紫霞1号’、‘紫霞2号’杂交,获得2个紫雨桦杂种三倍体家系,同时以8个白桦家系(4个白桦三倍体家系、4个白桦二倍体家系)为对照,开展家系间种子千粒重、种子活力、叶色参数及苗期生长等分析。【结果】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发芽势、发芽值、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在不同家系间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在种子千粒重方面,紫雨桦杂种三倍体家系的千粒重显著高于二倍体家系;在种子活力方面,发芽率、发芽势、发芽值、发芽指数呈现相同的规律,即白桦二倍体高于或显著高于紫雨桦杂种三倍体及白桦三倍体;白桦二倍体和紫雨桦杂种三倍体的活力指数高于白桦三倍体;叶色参数分析显示,紫雨桦杂种三倍体的紫叶家系Z1和Z2的a^(*)值显著高于其他家系,L^(*)值显著低于其他家系,即Z1和Z2家系的叶片偏红偏暗;在光合色素含量方面,Z1和Z2家系的叶绿素和花青素的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绿叶家系;在苗期生长方面,Z1和Z2三倍体家系的株高均显著高于二倍体紫雨桦,在植物生长发育时期,Z1及Z2家系叶色变异丰富。【结论】研究结果为后续筛选叶色鲜艳、观赏性高的优异紫叶三倍体紫雨桦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雨桦 三倍体 种子活力 苗期生长 叶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春市桦树汁产业发展趋势
3
作者 韩玲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1期72-74,共3页
通过对桦树资源分布、桦树汁营养物质含量、产业链现状和发展桦树汁产业存在的问题与不利因素的分析,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推动伊春市桦树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桦树汁产业 发展趋势 伊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林龄西南桦人工林的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敏敏 刘鹏程 +2 位作者 温庆忠 黄运荣 刘娟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97,104,共8页
西南桦为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分布范围较广,开展不同林龄的西南桦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研究,可为其科学经营及碳循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为探讨西南桦人工林不同龄级林分生物量的组成、分配及变化趋势,本研究以采集于滇南和滇西南6... 西南桦为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分布范围较广,开展不同林龄的西南桦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特征研究,可为其科学经营及碳循环研究提供科学依据。为探讨西南桦人工林不同龄级林分生物量的组成、分配及变化趋势,本研究以采集于滇南和滇西南64块(666.7 m^(2))样地调查数据和150株西南桦样木生物量数据为研究对象,建立胸径(D)和树高(H)为变量的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结果显示:(1)西南桦各器官生物量异速生长方程的预估精度均达98%以上,能较好地估测西南桦各器官生物量,西南桦人工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过熟林森林平均总生物量分别为137.92、181.34、245.87、292.43 t·hm^(-2)。(2)从分配特征来看,乔木层生物量占绝对优势,其次为凋落物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从各器官来看,乔木层树干、灌木层的根、草本层的地上部分、凋落物层的枯落物生物量占各层生物量的比例最高。结果表明:西南桦人工林总生物量随林龄增大而增加,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生物量随林龄增大无显著差异,西南桦人工林生物量较高,是一个固碳潜力大的造林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桦 生物量 林龄 异速生长方程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白桦遗传改良研究进展Ⅱ——生物技术在白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5
作者 杨鹤 肖尧 +2 位作者 任玉东 杨圆圆 冯健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50-53,共4页
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兴技术,对林木遗传改良工作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通过详细阐述分子标记技术在白桦遗传多样性探索、桦树亲缘关系解析及遗传图谱构建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介绍单基因克隆、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基因文库设立、... 以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兴技术,对林木遗传改良工作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通过详细阐述分子标记技术在白桦遗传多样性探索、桦树亲缘关系解析及遗传图谱构建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介绍单基因克隆、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基因文库设立、基因功能鉴定以及基因编辑等基因工程技术在白桦育种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并探讨航天诱变与化学诱变等在白桦诱变育种中的有效实施,旨在为白桦遗传改良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基因工程 分子标记 基因编辑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白桦遗传改良研究进展Ⅰ——传统育种技术在白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6
作者 陆爱君 杨圆圆 +2 位作者 孙丽娟 吴树成 冯健 《辽宁林业科技》 2024年第4期48-50,78,共4页
林木遗传改良能够选育和繁殖优良林木品种,对于森林生产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白桦是优良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在用材、绿化和生态防护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为推动白桦良种创制和利用,从种源收集与评价、优良家系筛选、杂交育种、... 林木遗传改良能够选育和繁殖优良林木品种,对于森林生产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白桦是优良的生态经济型树种,在用材、绿化和生态防护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为推动白桦良种创制和利用,从种源收集与评价、优良家系筛选、杂交育种、倍性育种等方面系统阐述了白桦传统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简要总结了强化育种技术在白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以期促进白桦的良种选育和新种质创制工作,推动人工林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遗传改良 家系 种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白龙江林区红桦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唐明代 《南方农业》 2024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红桦是我国常见的绿化造林树种,在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病虫害的发生,会影响红桦成活率与林业发展水平。为推动林业发展,以甘肃省白龙江林区为例,着重对红桦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展开深入研究。
关键词 红桦 病虫害 防治技术 甘肃省白龙江林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天然白桦林碳密度预测模型的构建
8
作者 王维芳 孙钰 戴亚维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5期30-33,共4页
为了对天然白桦林碳储量预测提供方法,以内蒙古地区198块天然白桦林样地实测数据为材料,建立了碳密度预测模型,并进行了模型拟合优度检验,选出最优的内蒙古地区天然白桦林碳密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为二元线性模型,决定系数R^(2)... 为了对天然白桦林碳储量预测提供方法,以内蒙古地区198块天然白桦林样地实测数据为材料,建立了碳密度预测模型,并进行了模型拟合优度检验,选出最优的内蒙古地区天然白桦林碳密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为二元线性模型,决定系数R^(2)为0.568,均方根误差RMSE为12.515 t·hm^(-2),平均偏差ME为0.005 t·hm^(-2),平均绝对偏差为9.435 t·hm^(-2),准确率Acc为0.776。该二元线性模型能更好模拟碳密度与各个因子之间的关系,估算精度更高,可为估测森林碳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白桦 碳储量 碳密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子山保护区桦树育苗与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常月春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3期74-77,共4页
桦树是我国常见的园林绿化和造林树种,木材坚硬,可作为家具与农具用材,桦树汁可用于制作补剂或糖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提高桦树育苗水平与栽培管护技术,提高桦树栽培存活率,本文以甘肃太子山保护区为例,分析了桦树栽培条件,并从育... 桦树是我国常见的园林绿化和造林树种,木材坚硬,可作为家具与农具用材,桦树汁可用于制作补剂或糖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提高桦树育苗水平与栽培管护技术,提高桦树栽培存活率,本文以甘肃太子山保护区为例,分析了桦树栽培条件,并从育苗方式、苗期管理、苗木出圃与运输、苗木定植以及病虫害防治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桦树育苗与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山 桦树 育苗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radial growth of Betula species to climate change
10
作者 Di Liu Yang An +3 位作者 Zhao Li Zhihui Wang Yinghui Zhao Xiaochun Wang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76-187,共12页
Betula platyphylla and Betula costata are important species in mixed broadleaved-Korean pine(Pinus koraiensis)forests.However,the specific ways in which their growth is affected by warm temperatures and drought remain... Betula platyphylla and Betula costata are important species in mixed broadleaved-Korean pine(Pinus koraiensis)forests.However,the specific ways in which their growth is affected by warm temperatures and drought remain unclear.To address this issue,60 and 62 tree-ring cores of B.platyphylla and B.costata were collected in Yichun,China.Using dendrochronological methods,the response and adaptation of these species to climate change were examined.A“hysteresis effect”was found in the rings of both species,linked to May–September moisture conditions of the previous year.Radial growth of B.costat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the precipitation from September to October of the previous year,and the relative humidity in October of the previous year.Growth of B.costata is primarily restricted by moisture conditions from September to October.In contrast,B.platyphylla growth is mainly limited by minimum temperatures in May–June of both the previous and current years.After droughts,B.platyphylla had a faster recovery rate compared to B.costata.In the context of rising temperatures since 1980,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platyphylla growth and monthly SPEI became positive and strengthened over time,while the growth of B.costata showed no conspicuous change.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growth of B.platyphylla is already affected by warming temperatures,whereas B.costata may become limited if warming continues or intensifies.Climate change could disrupt the succession of these species,possibly accelerating the succession of pioneer species.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nderstanding how the growth changes of birch species under warming and drying conditions,and contribute to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al adaptation of mixed broadleaved-Korean pine(Pinus koraiensis)forests under climate chan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e rings Betula platyphylla Betula costata Climate response Moving correlation Extreme drough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北山地不同坡向白桦枝叶异速生长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竹锐 王世虎 +2 位作者 高青青 于小萌 徐学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8,66,共8页
当年生小枝作为植物生长的独立构件单元,研究其大小关系对于理解植物生存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冀北山地不同坡向白桦枝叶为研究对象,测定小枝的茎干质量、叶片干质量、叶片面积、叶柄干质量以及小枝干质量,分析不同坡向白桦枝叶生... 当年生小枝作为植物生长的独立构件单元,研究其大小关系对于理解植物生存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以冀北山地不同坡向白桦枝叶为研究对象,测定小枝的茎干质量、叶片干质量、叶片面积、叶柄干质量以及小枝干质量,分析不同坡向白桦枝叶生长关系,揭示白桦枝叶生长对坡向的生态策略和适应性。结果表明:(1)除茎干质量外,其余干质量皆显示为半阳坡显著大于阴坡,叶片面积在坡向间无显著差异。(2)标准化主轴回归分析(SMA)表明,在小枝水平上,不同坡向间茎干质量与小枝干质量、总叶片干质量与小枝干质量、总叶片面积与小枝干质量均为等速关系,而总叶柄干质量与小枝干质量为异速关系;且茎干质量与小枝干质量、总叶柄干质量与小枝干质量的共同斜率1.12和1.22大于总叶片干质量与小枝干质量的共同斜率1.04。(3)在叶水平上,阴坡和半阳坡总叶片干质量与总叶柄干质量为异速关系,在半阴坡为等速关系;总叶片面积与总叶柄干质量在阴坡为等速关系,其余坡向为异速关系。(4)每个坡向叶大小与出叶强度呈负等速关系;叶大小以叶干质量表示时,阴坡异速生长常数-0.18为最小;叶大小以叶面积表示时,半阳坡异速生长常数2.01为最小。结果表明,白桦为适应坡向的变化,会优先将资源分配给茎和叶柄,且阴坡白桦小枝上会着生更多面积大而干质量小的叶片,以扩展其生长空间,获得更多的光照,利于白桦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枝叶性状 生长策略 异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桦以芽繁芽组培快繁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刘英 曾炳山 +2 位作者 裘珍飞 谌红辉 曾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15-719,共5页
以8个月生苗木上采集的枝条作为外植体,通过激素、大量元素配比等试验,成功地研发出一套西南桦以芽繁芽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1 选择邻近顶芽带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用HgCl2消毒3min效果最佳,诱导成功率达10%;2 其侧芽诱... 以8个月生苗木上采集的枝条作为外植体,通过激素、大量元素配比等试验,成功地研发出一套西南桦以芽繁芽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1 选择邻近顶芽带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用HgCl2消毒3min效果最佳,诱导成功率达10%;2 其侧芽诱导与增殖培养宜选用低浓度(0 2mg L-1)的IBA或NAA;3 大量元素配比满足K∶Ca=1∶0 04~0 08、K∶Mg=1∶0 02~0 04、N∶P=1∶0 02~0 03三个比例关系时,外植体侧芽能正常萌发生长,并迅速进入增殖状态,40d转接1次,增殖倍数在4倍以上;4 选用NAA浓度为0 50mg L-1的0 4MS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生根率达97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桦 以芽繁芽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外植体 培养基 生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LUP-GGE双标图的白桦子代多地点速生性及稳定性分析
13
作者 文浩雨 张杰 +5 位作者 李慧玉 高彩球 王超 张庆祝 姜静 刘桂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3-62,共10页
【目的】通过白桦子代多地点试验,分析其速生性和稳定性,筛选出优良家系,为种子园的改建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个试验点的8年生白桦半同胞家系子代试验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树高、胸径、材积、通直度、保存率性状,采用R语言中... 【目的】通过白桦子代多地点试验,分析其速生性和稳定性,筛选出优良家系,为种子园的改建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个试验点的8年生白桦半同胞家系子代试验林为研究对象,调查其树高、胸径、材积、通直度、保存率性状,采用R语言中的ASReml-R4.0软件包,拟合具有异质方差的混合线性模型,通过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BLUP)获得不同试验点各家系的综合育种值,并结合GGE双标图对各参试点和家系进行综合评价及选择。【结果】(1)以地点为固定效应的混合线性模型分析中,白桦半同胞家系子代的5个性状在地点间、家系间、以及地点×家系的互作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Z ratio>1.5)。(2)基于各家系综合育种值的GGE双标图显示,尚志试验点的区分度和代表性均最优,庆安和尚志试验点的相关性最强,永吉与尚志试验点几乎不相关、与庆安试验点负相关。(3)16号和15号白桦家系的速生性最优,4号和32号白桦家系的稳定性最强。基于各家系速生性和稳定性的综合性状排序,按20%的入选率共选出16号、40号、15号和38号4个优良家系。【结论】白桦半同胞家系在不同试验地点的生长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同一试验地点内不同家系之间的生长表现也存在差异。基因型(家系)与环境(地点)的交互作用对白桦的生长有显著影响。依据各家系速生性及稳定性综合性状,选出16号、40号、15号和38号为白桦半同胞优良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线性混合模型 育种值 GGE双标图 优良家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桦的栽培技术 被引量:40
14
作者 郑海水 曾杰 +3 位作者 翁启杰 汪炳根 陈玉培 黎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68-673,共6页
在对西南桦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用途以及分布区较详细论述的基础上 ,主要对西南桦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发展西南桦人工林的关键在于选用适生种源 ,适时采种 ,正确处理和保存种子 ,种子必须低温 (10℃以下 )保存。造林最好... 在对西南桦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用途以及分布区较详细论述的基础上 ,主要对西南桦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发展西南桦人工林的关键在于选用适生种源 ,适时采种 ,正确处理和保存种子 ,种子必须低温 (10℃以下 )保存。造林最好用营养苗 ,7~ 8月播种 ,10月中~ 11月中将芽苗移入营养袋内继续培育 ,3~ 4月出圃造林。育苗基质要疏松 ,排水性能要好 ,苗期要加强水肥管理 ,苗高 2 0~ 30 cm时出圃造林。在上年的 11~ 12月整地 ,采用带状或穴状整地方式 ,穴要大(5 0 cm× 5 0 cm× 4 0 cm)。造林要适时 ,一般 3~ 4月 ,在干湿季明显的地区 ,7~ 8月雨季定植 ,造林密度 2 m× 3m或 3m× 3m。造林前施基肥 ,造林后要加强抚育管理和追肥 ,连续进行 3a。对造林密度为 2 m× 3m的林分 ,植后 6~ 8a要进行第 1次间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桦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皮桦苗高生长期划分有序样本聚类分析 被引量:59
15
作者 陈存及 李生 +2 位作者 曹永慧 陈俊河 刘春霞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7-200,共4页
以光皮桦苗高月净生长量为样本 ,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将光皮桦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 4个时期 ,出苗期为 5月 1 0日~ 5月 31日 ,幼苗期为 6月 1日~ 7月 31日 ,苗高速生期为 8月 1日~9月 30日 ,苗木生长后期为 1 0月 1日~ 1 2月 31日 ... 以光皮桦苗高月净生长量为样本 ,采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将光皮桦苗高生长过程划分为 4个时期 ,出苗期为 5月 1 0日~ 5月 31日 ,幼苗期为 6月 1日~ 7月 31日 ,苗高速生期为 8月 1日~9月 30日 ,苗木生长后期为 1 0月 1日~ 1 2月 31日 .苗高速生期时间推迟到 8~ 9月 ,原因是由于当年 5月上旬播种 ,播种时间推迟 ,速生期苗高生长量占苗木全年总生长量的 5 1 .87% .提出了各期的关键育苗措施 .保证苗高速生期有充足的水肥条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高生长期 光皮桦 生长期划分 有序样本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皮桦研究现状及遗传改良策略 被引量:25
16
作者 陈伟 施季森 刘希华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9-122,共4页
论述了光皮桦树种的研究现状,阐述了光皮桦树种的利用价值,并针对光皮桦树种现状提出应重视遗传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制订育种策略和高世代改良计划,开展遗传变异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以及加快快繁技术研究等遗传改良策略。
关键词 光皮桦 研究现状 遗传改良 遗传资源 育种方法 遗传多样性 快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桦木材干燥特性与干燥方法及其工艺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元 胡进波 +3 位作者 苌姗姗 朱林峰 吕建雄 赵有科 《中南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0,37,共7页
 为寻求南方珍贵阔叶树西南桦木材的最适干燥方法及工艺,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了西南桦木材干燥特性,并通过测试干燥前后试材的色差变化、干燥后的干燥质量和物理力学性能等指标,分析比较了常规、降温、蒸煮预处理的常规和降温4种不同...  为寻求南方珍贵阔叶树西南桦木材的最适干燥方法及工艺,采用百度试验法,研究了西南桦木材干燥特性,并通过测试干燥前后试材的色差变化、干燥后的干燥质量和物理力学性能等指标,分析比较了常规、降温、蒸煮预处理的常规和降温4种不同的干燥方法的干燥效果.结果表明:未进行蒸煮预处理的西南桦木材综合干燥特性为5级,处理材综合干燥特性为4级.4种方法干燥的试材平均终含水率均达到国家3级标准,厚度含水率偏差和应力指标均达到国家1级标准.干燥初期常规干燥较降温干燥的干燥速度稍慢,而中后期常规干燥较降温干燥快60%以上;处理材的干燥速度较未处理材约快1倍.对西南桦木材而言蒸煮预处理的常规干燥是较为适合的干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材学 西南桦 百度试验 干燥特性 干燥工艺 珍贵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白山红桦种子的萌发特性 被引量:22
18
作者 任坚毅 林玥 岳明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83-890,共8页
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广布于我国太白山中高海拔地区,普遍存在着更新障碍。为了给红桦林的自然更新提供新的解释与证据,我们对2400粒红桦种子进行了去果皮观察并计数发芽率,观察了红桦种子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 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广布于我国太白山中高海拔地区,普遍存在着更新障碍。为了给红桦林的自然更新提供新的解释与证据,我们对2400粒红桦种子进行了去果皮观察并计数发芽率,观察了红桦种子在不同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和不同光照时间(强光照:PAR为464.7μmol photons·m-2·s-1,12h·d-1;中光照:PAR为233.8μmol photons·m-2·s-1,12h·d-1;弱光照:PAR为233.8μmol photons·m-2·s-1,0.5h·d-1)、不同昼夜温差(25/20℃、20/15℃、15/10℃)和去果皮处理下的发芽率,以及无光照处理下的发芽率。此外,还观察了种子在不同覆盖物(阔叶、针叶、针阔混合)和不同基质(土、沙)中以及在落叶(阔叶、针阔混合)中的发芽率。红桦种子成熟时,大约54.29%为饱满具活力的种子。种子在25/20℃的昼夜温差下发芽率最高,而在15/10℃的昼夜温差下极少萌发。中光照下,种子发芽率略高于其它两种光照,无光照则完全抑制了种子萌发。去果皮处理可促进其萌发,各种覆盖物会导致种子发芽率下降。不同的萌发基质对萌发无影响。以上结果暗示,自然条件下太白山红桦种子的萌发将依赖于自然的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桦 种子 光照 温度 自然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南桦轻基质网袋容器苗基质选择试验 被引量:19
19
作者 郭文福 曾杰 +2 位作者 黎明 蒙彩兰 曾冀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2-64,共3页
采用沤制松树皮、沤制锯末、炭化锯末3种材料设置9个轻基质配方开展西南桦网袋容器苗培育试验,依据苗高、地径、根系生长表现及生物量等指标进行苗木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适合西南桦苗木培育的轻基质配方。结果表明:不同配方之间的苗高... 采用沤制松树皮、沤制锯末、炭化锯末3种材料设置9个轻基质配方开展西南桦网袋容器苗培育试验,依据苗高、地径、根系生长表现及生物量等指标进行苗木综合评价,旨在筛选出适合西南桦苗木培育的轻基质配方。结果表明:不同配方之间的苗高、地径、根系和生物量均差异极显著(p<0.01);以配方Ⅴ(50%沤制松树皮+50%炭化锯末)和Ⅵ(25%沤制松树皮+75%炭化锯末)的育苗效果最好,Ⅲ、Ⅷ和Ⅸ的效果最差,与炭化锯末比沤制锯末更利于西南桦苗木生长有关。建议生产上采用沤制松树皮和炭化锯末的混合基质培育西南桦苗木,若添加沤制锯末,其比例不宜超过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桦 轻基质 容器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皮桦种群生物量的测定 被引量:15
20
作者 宋丁全 姜志林 +1 位作者 郑作孟 何文平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0-42,共3页
用相对生长模型W =a(D2 H) b和幂函数改进模型W =aDαHβ,对福建邵武卫闽光皮桦种群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幂函数改进模型要优于相对生长模型 ,并且光皮桦林分总生物量为 33.47t/hm2 ,其生物量大小顺序为树干 >根 >枝 >... 用相对生长模型W =a(D2 H) b和幂函数改进模型W =aDαHβ,对福建邵武卫闽光皮桦种群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幂函数改进模型要优于相对生长模型 ,并且光皮桦林分总生物量为 33.47t/hm2 ,其生物量大小顺序为树干 >根 >枝 >皮 >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皮桦 种群 生物量 测定 相对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