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尾松人工林碳储量密度控制图的编制 被引量:12
1
作者 靳爱仙 周国英 +1 位作者 史大林 阎瑾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4-57,共4页
以湖南中部地区马尾松人工林为例,探索编制马尾松碳储量密度控制图所需的数据、模型和方法,并分析了碳储量密度控制图的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 马尾松 碳储量 密度控制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近自然改造初期的混交度与分布格局 被引量:12
2
作者 姜鹏 孟京辉 +1 位作者 陆元昌 王霞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7-150,155,共5页
近自然森林经营被广泛认为是优化森林结构进而实现森林多功能的有效途径。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简称热林中心)伏波林场内1993年春季杉木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的马尾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按照补植树种的不同,进行4种不同模式的近... 近自然森林经营被广泛认为是优化森林结构进而实现森林多功能的有效途径。以南京中医药大学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简称热林中心)伏波林场内1993年春季杉木采伐迹地更新造林的马尾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按照补植树种的不同,进行4种不同模式的近自然化改造设计和作业,并从林分混角度、林木空间分布格局2个方面对改造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自然化改造后的林分,混交度有了明显的提升,林木空间分布格局从最开始的均匀分布逐渐过渡为聚集分布或随机分布。因此,近自然化改造有利于优化林分空间结构,从而为森林多功能的发挥提供了前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森林经营 马尾松人工纯林 改造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异龄林林木资产择伐收益法评估 被引量:7
3
作者 廖世涛 华伟平 +1 位作者 江希钿 池上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1-195,共5页
以马尾松异龄林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异龄林林木资产评估择伐收益法的基本原理,并针对择伐收益法存在的关键技术瓶颈,采用哑变量方法建立了以立地质量等级为哑变量、以蓄积量和间隔期为辅助变量的蓄积生长率模型,利用204块固定样地的多次... 以马尾松异龄林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异龄林林木资产评估择伐收益法的基本原理,并针对择伐收益法存在的关键技术瓶颈,采用哑变量方法建立了以立地质量等级为哑变量、以蓄积量和间隔期为辅助变量的蓄积生长率模型,利用204块固定样地的多次观测数据和采用蚁群算法求解模型参数。通过32块样地观测数据进行适用性检验,表明模型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为8.08%,平均系统误差为2.17%;在此基础上,结合择伐收益法,探讨了马尾松异龄林林木资产的评估技术,分析了不同择伐强度和利率对资产评估值的影响,指出了天然马尾松择伐强度在30%~40%之间更合理,以及在天然异龄林林木资产评估实践中应注意的技术要点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完善异龄林林木资产评估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伐收益法 蓄积生长率模型 哑变量 蚁群算法 天然异龄林 马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岛湖马尾松林分改造中主要树种生态位动态研究
4
作者 徐高福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6期56-60,共5页
基于千岛湖马尾松次生林抚育疏伐并补植改造前及第3年、第14年的3次调查监测,分析了千岛湖马尾松次生林5个改造样地林分的主要种群重要值变化及其生态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重叠指数。结果表明:马尾松疏伐改造后补植木荷、枫香,... 基于千岛湖马尾松次生林抚育疏伐并补植改造前及第3年、第14年的3次调查监测,分析了千岛湖马尾松次生林5个改造样地林分的主要种群重要值变化及其生态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重叠指数。结果表明:马尾松疏伐改造后补植木荷、枫香,马尾松在种群中的重要值不断上升,林分改造后的重要值除马尾松外,其次为檵木、木荷和刺柏。千岛湖林分改造之后的泛化种优势明显,生态位宽度在0.5以上的是马尾松、枫香、檵木、刺柏、石栎和木荷。千岛湖生态位宽度高的物种,生态位相似性比例一般较高,主要种群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4的在千岛湖林分改造前后均大于50%,形成了马尾松等常绿针叶树种与常绿、落叶阔叶树种、灌木树种的共生与竞争不断向正向演替发展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次生林 林分改造 植物种群 生态位 千岛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的湿地松生长过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桦 郑育桃 +2 位作者 龙蔚 岳军伟 刘光正 《江西林业科技》 2011年第6期1-3,共3页
通过对5种密度的湿地松人工林生长现状的调查,选取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不同林分密度的湿地松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湿地松胸径、树高前期生长快,6 a或9 a后生长趋缓,材积年均生长量随树龄增大逐渐增加,连年生长量在... 通过对5种密度的湿地松人工林生长现状的调查,选取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不同林分密度的湿地松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湿地松胸径、树高前期生长快,6 a或9 a后生长趋缓,材积年均生长量随树龄增大逐渐增加,连年生长量在第3或第4龄阶达最大值,此后连年生长量逐渐减小。密度越小,胸径生长越快;树高受造林密度的影响不明显,且随着树龄的增加,树高的密度效应在逐渐减小;单株材积随密度减小而增大。保持合理的造林密度才能获得最大的林分蓄积量和最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胸径 树高 材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马尾松飞播林经营管理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8
6
作者 唐效蓉 李午平 龙珠平 《湖南林业科技》 2009年第5期51-53,共3页
从飞播造林的历史沿革、造林成效等方面简述了湖南省马尾松飞播林的经营管理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经营管理对策。
关键词 马尾松 飞播林 经营管理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产脂量密度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谢善高 郑小贤 +2 位作者 刘洪 莫大旺 叶锦培 《福建林业科技》 2009年第1期31-34,共4页
对广西苍梧县国有天洪岭林场35年生的7种密度的马尾松林分进行采脂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林分单位面积产脂量差异显著,低密度时,林分单位面积产脂量随着密度增大而增加,达到一定密度后,产脂量又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年平均单株产脂... 对广西苍梧县国有天洪岭林场35年生的7种密度的马尾松林分进行采脂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林分单位面积产脂量差异显著,低密度时,林分单位面积产脂量随着密度增大而增加,达到一定密度后,产脂量又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年平均单株产脂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在松脂主产区,进入成熟期的马尾松林分保留600-700株·hm^-2的密度,产脂量高且经营效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产脂量 密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ODIS遥感数据监测马尾松毛虫害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亓兴兰 刘健 +1 位作者 陈国荣 余坤勇 《西南林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42-46,54,共6页
以福建沙县为研究区,基于MODIS遥感数据,运用植被指数NDVI、RVI和红边参数分析马尾松毛虫灾害范围和程度。结果表明:MODIS数据对严重受灾区域较为敏感;比较多时相各指数受灾前后变化,其变化趋势一致,各指数值增加表明未受马尾松毛虫危害... 以福建沙县为研究区,基于MODIS遥感数据,运用植被指数NDVI、RVI和红边参数分析马尾松毛虫灾害范围和程度。结果表明:MODIS数据对严重受灾区域较为敏感;比较多时相各指数受灾前后变化,其变化趋势一致,各指数值增加表明未受马尾松毛虫危害,而其下降则表明是受灾区域,其中以RVI值变化幅度最大;结合地面数据,找出不同虫害程度的各指数临界值,确定不同受灾程度的面积,其中以RVI分析马尾松毛虫灾害的准确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遥感数据 遥感监测 马尾松毛虫灾害 植被指数 地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的闽江流域马尾松林分蓄积量估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余坤勇 林芳 +2 位作者 刘健 亓兴兰 张世利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19,23,共5页
从福建省第5次森林资源一类调查落在闽江流域的样地中抽取马尾松林样地130个,以RS可提取因子及样地林分立地条件因子为可选变量,利用3倍标准差法进行异常数据的筛选,对林分立地条件定性因子进行数量化处理,通过逐步回归构建闽江流域马... 从福建省第5次森林资源一类调查落在闽江流域的样地中抽取马尾松林样地130个,以RS可提取因子及样地林分立地条件因子为可选变量,利用3倍标准差法进行异常数据的筛选,对林分立地条件定性因子进行数量化处理,通过逐步回归构建闽江流域马尾松林分蓄积量估测模型,研究结果所构建的蓄积量估测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735。经模外抽取30个样地对估测模型适用性检验和精度验证表明,在可靠性α=0.01条件下模型估测值与外业实测值无显著差异,模型的林分蓄积量估测精度达85.03%,为此,本研究的蓄积量估测模型对森林经营管理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 林分蓄积量估测 逐步线性回归 闽江流域 马尾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木荷不同比例混交林枯落物和土壤持水性能比较分析 被引量:22
10
作者 殷沙 赵芳 欧阳勋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54-460,共7页
为探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不同混交比例对林下枯落物和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按树种混交比例分为类型I(10马)、类型Ⅱ(8马2木)、类型Ⅲ(7马3木)、类型Ⅳ(6马4木)4种类型设置典型样地,对其枯落物和土壤的持水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为探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不同混交比例对林下枯落物和土壤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按树种混交比例分为类型I(10马)、类型Ⅱ(8马2木)、类型Ⅲ(7马3木)、类型Ⅳ(6马4木)4种类型设置典型样地,对其枯落物和土壤的持水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枯落物现存量、最大持水率、最大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以类型Ⅳ最大,分别为4.58 t/hm2、230.44%、10.56 t/hm2、7.40 t/hm2,均显著高于其它类型(P<0.05);有效拦蓄率为类型Ⅳ>类型Ⅲ>类型Ⅱ>类型Ⅰ,除类型Ⅳ与类型Ⅲ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它各类型间差异显著(P<0.05)。(2)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非毛管持水量为类型Ⅳ>类型Ⅲ>类型Ⅱ>类型Ⅰ,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各类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非毛管持水量除类型Ⅰ与类型Ⅱ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它各类型间差异显著(P<0.05)。综合分析表明,混交林枯落物和土壤的持水能力强于纯林,且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持水能力随着马尾松林中木荷所占比例的增加而增大,以类型Ⅳ最优;对马尾松纯林进行补种阔叶树,能有效提高森林的水源涵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混交林 枯落物 土壤 持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多形地位指数曲线模型的建模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绍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5-128,共4页
利用马尾松人工林优势木树干解析材料,选择合适的生长方程构建了能把地位指数写成年龄和优势高显式表达式的多形地位指数曲线模型,并用遗传算法对其参数作优化求解.误差分析表明:所建立的多形地位指数曲线模型误差小,精度高,便于推广应用.
关键词 林学 马尾松人工林 地位指数 模型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人工林空间分布格局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素庭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14-116,共3页
对16块马尾松人工林标准地的聚集度指标进行测定,由这些指标推出其空间分布型,并建立聚集度指标与年龄(A)、郁闭度(P)、密度(N)的回归方程。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坡位和施肥量对马尾松幼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荣健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4年第3期12-13,18,共3页
通过选择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林地,采用不同坡位和施肥量进行马尾松幼林生长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坡位对马尾松幼林生长产生极显著影响,生长量大小依次为:下坡>中坡>上坡,其中下坡8年生马尾松的平均胸径、平均高分别为8.7cm、7.0... 通过选择立地条件基本一致的林地,采用不同坡位和施肥量进行马尾松幼林生长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坡位对马尾松幼林生长产生极显著影响,生长量大小依次为:下坡>中坡>上坡,其中下坡8年生马尾松的平均胸径、平均高分别为8.7cm、7.03m;施肥量多少对马尾松的生长量有影响,生长量大小依次为:施肥2次>施肥1次>无施肥,但由于在造林初期施肥,对其生长影响未达到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幼林 坡位 施肥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抚育间伐强度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信良 《福建林业科技》 2004年第z1期22-23,共2页
通过对马尾松人工用材林进行不同强度的抚育间伐试验研究,提出了马尾松抚育间伐应因地制宜,确定合理的保留株数来确定间伐强度。本试验间伐强度超越了常规的标准,但是效果非常显著。
关键词 马尾松 抚育间伐 间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安市马尾松林分密度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卫建 《防护林科技》 2012年第4期49-51,共3页
运用随机抽样法抽取马尾松成熟林分50个小班,调查胸径、树高、单位蓄积量及密度等测树因子,运用回归分析法进行测树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林分蓄积量对于密度、胸径、树高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其相关性数学模型可用三元线性回归方程... 运用随机抽样法抽取马尾松成熟林分50个小班,调查胸径、树高、单位蓄积量及密度等测树因子,运用回归分析法进行测树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林分蓄积量对于密度、胸径、树高之间存在显著线性关系,其相关性数学模型可用三元线性回归方程y=b0+b1x1+b2x2+b3x3表示,其中,密度是影响林分蓄积量的主导因素。相关性变化趋势分析表明,在兼顾林分产量和林木径级的情况下,合理保留密度每667 m2为105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林分密度 胸径 蓄积量 相关性 主导因子 保留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伐对马尾松中龄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方萍 《福建林业》 2017年第2期38-41,37,共5页
研究了间伐对14a林龄马尾松人工纯林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对胸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强度间伐后胸径生长量比未间伐的生长量增加3.35cm,中度间伐后胸径生长量增加了2.10cm,弱度间伐后增长了1.25cm;间伐对单木材积生长量影响显著... 研究了间伐对14a林龄马尾松人工纯林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对胸径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强度间伐后胸径生长量比未间伐的生长量增加3.35cm,中度间伐后胸径生长量增加了2.10cm,弱度间伐后增长了1.25cm;间伐对单木材积生长量影响显著,强度间伐后单木材积生长量比未间伐的生长量增加0.06144m^3,中度间伐的生长量增加了0.04607m^3,弱度间伐的生长量增加了0.03126m^3;间伐对蓄积生长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强度间伐后蓄积生长量比未间伐的生长量增加44.1m^3,中度间伐的生长量增加了25.21m^3,弱度间伐的生长量增加了17.66m^3;但是间伐对树高的生长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间伐强度 蓄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东北马尾松主要调查因子相关表的编制
17
作者 肖兴富 肖晓梅 《江西林业科技》 1998年第S1期36-39,65,共5页
林分调查是测树学的重要内容,林分蓄积量的测定,一直是许多林业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采用材积表、标准表等方法测定林分蓄积量,已成为经典。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在林业中应... 林分调查是测树学的重要内容,林分蓄积量的测定,一直是许多林业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许多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采用材积表、标准表等方法测定林分蓄积量,已成为经典。近年来,随着遥感技术在林业中应用的不断发展,采用郁闭度因子估测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 蓄积量 平均胸径 郁闭度 相关表 编制 马尾松 林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治理模式对侵蚀退化马尾松林植被生长的影响
18
作者 林根根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9年第3期1-6,共6页
为了探究不同治理模式对侵蚀退化马尾松林植被生长的影响,对小穴播草、等高草灌带、“老头松”改造、草-灌-乔4种治理模式的植被生长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植被生长方面,各模式的乔木胸径、高度、密度,植被覆盖度和郁闭... 为了探究不同治理模式对侵蚀退化马尾松林植被生长的影响,对小穴播草、等高草灌带、“老头松”改造、草-灌-乔4种治理模式的植被生长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植被生长方面,各模式的乔木胸径、高度、密度,植被覆盖度和郁闭度均有所增加,“老头松”改造模式除乔木胸径外其余指标均最高,其乔木密度远高于其他模式。在物种多样性方面,各模式的物种数均有所增加,其中草-灌-乔和等高草灌带模式的物种数增加明显,有利于群落进一步演替。治理区相较于未治理区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与风水林相比差距较大。建议对小穴播草和“老头松”改造模式进行阔叶树种的补植,以促进群落的演替;对密度高的马尾松林进行间伐抚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理模式 马尾松林 植被生长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