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鼎湖山南亚热带森林细根生产力与周转 被引量:86
1
作者 温达志 魏平 +1 位作者 孔国辉 叶万辉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61-369,共9页
报道了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群落0~40cm土层中细根(≤2mm和2~5mm)的现存量、死亡量、生产力和周转率,并比较了用“连续钻取土芯法”和“埋无根土柱法”来估算表层土(0~20cm)细根生产力的差异。... 报道了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群落0~40cm土层中细根(≤2mm和2~5mm)的现存量、死亡量、生产力和周转率,并比较了用“连续钻取土芯法”和“埋无根土柱法”来估算表层土(0~20cm)细根生产力的差异。结果表明:在0~40cm土层中,季风常绿阔叶林≤2mm和2~5mm细根现存量分别为6.59thm-2和4.81thm-2,死根比率各为29.9%和22.9%;针阔叶混交林≤2mm和2~5mm细根现存量分别为5.35thm-2和4.24thm-2,死根比率各为34.4%和24.0%。细根现存量的季节性变化不显著。季风常绿阔叶林细根年分解量、年死亡量和年净生产力分别为0.90,1.59,2.65thm-2a-1(≤2mm)和0.41,0.63,1.25thm-2a-1(2~5mm),针阔叶混交林的相应数值各为0.80,1.41,2.42thm-2a-1(≤2mm)和0.37,0.62,1.21thm-2a-1(2~5mm)。季风常绿阔叶林细根年周转率为0.57(≤2mm)和0.34次a-1(2~5mm),针阔叶混交林分别为0.69(≤2mm)和0.38次a-1(2~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鼎湖山 细根 生产力 年周转率 南亚热带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鼎湖山南亚热带森林细根分解干物质损失和元素动态 被引量:72
2
作者 温达志 魏平 +1 位作者 张佑昌 孔国辉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6,共6页
鼎湖山南亚热带森林细根分解干物质损失和元素动态温达志(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魏平张佑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鼎湖山树木园,肇庆526070)孔国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 鼎湖山南亚热带森林细根分解干物质损失和元素动态温达志(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魏平张佑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鼎湖山树木园,肇庆526070)孔国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州510650)DryMasLosandCh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南亚热带森林 细根 干物质分解 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九龙江口秋茄红树林凋落物年际动态及其能流量的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郑逢中 林鹏 +1 位作者 卢昌义 郑文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主要部分。通过对秋茄红树群落凋落物进行为期11a(1982~1992年)逐月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凋落物产量年际波动在651.2~1108.6g/m2a,11a平均为862.9g/m... 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生态系统研究的一个主要部分。通过对秋茄红树群落凋落物进行为期11a(1982~1992年)逐月连续测定。结果表明:凋落物产量年际波动在651.2~1108.6g/m2a,11a平均为862.9g/m2a,其中,叶占总量的63.3%,枝15.9%,果15.3%,花5.5%。不同年份凋落物量变化率(R)为1.7。1年中凋落物量以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凋落物能流量达12702~21664kJ/m2a,年际均值为16832kJ/m2a,其中春季3847,夏季6557,秋季4214,冬季2214(kJ/m2)。各组分能流量分别为:落叶10756,落枝2683,落花930,落果2453(kJ/m2a)。大量凋落物可为近海河口海洋生物提供可持续利用的有机物质和能量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秋茄 凋落物 能流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片断小气候边缘效应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3
4
作者 马友鑫 刘玉洪 张克映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0-255,共6页
本文以林缘为中心,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3个热带干性季节性雨林片断和1个同样植被类型的连续森林林内至林外样带上小气候要素水平梯度分布。结果表明,热带雨林片断林缘对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的影响范围北向林缘伸至林内15m、南向... 本文以林缘为中心,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3个热带干性季节性雨林片断和1个同样植被类型的连续森林林内至林外样带上小气候要素水平梯度分布。结果表明,热带雨林片断林缘对温度、相对湿度和光照的影响范围北向林缘伸至林内15m、南向林缘伸至林内25m。林外小气候水平梯度大于林内,这种梯度变异尤以林缘附近(-10~10m范围)最大。热带雨林片断后,林内与林外之间的小气候环境差异和对林外气候变化的缓冲作用都明显减弱。本文还给出了温度和湿度随水平距离变化的线性关系,并探讨了小气候边缘效应对群落结构、物种分布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效应 小气候 热带雨林 片断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水文动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3
5
作者 陈步峰 周光益 +2 位作者 曾庆波 吴仲民 李意德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8-75,共8页
采用小集水区定位研究方法,研究分析了尖峰热带山地雨林天然更新林生态系统5个水文年水分循环的动态特征。年降水量分配在169.8~350.0cm,林冠层截留率年变化11.0%~17.6%范围,旱、雨季变化在14.4%~3... 采用小集水区定位研究方法,研究分析了尖峰热带山地雨林天然更新林生态系统5个水文年水分循环的动态特征。年降水量分配在169.8~350.0cm,林冠层截留率年变化11.0%~17.6%范围,旱、雨季变化在14.4%~31.4%和11.5%~19.4%之间;其中树干茎流率年平均为7.1%,雨季平均为6.8%,雨季月变化在2.2%~12.4%。总径流动态特性以每年7~9月的增加响应较快,11月至翌年2月径流衰减缓慢。水量平衡参数为:年均降水量2668.3mm,14.3%为冠层截留,46.7%为径流输出,53.3%为蒸发散失。土壤渗透水性能为,70cm厚土层,当雨量小于30mm,进入土层的水分全部被吸持,雨量在35~50mm,25%的降水量渗漏,雨量在50~100mm内,26.5%~56.3%的降水量下渗,其吸持和滞留贮存水性能与土壤的结构、持水量、孔隙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水文动态 水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林隙更新生态位的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臧润国 蒋有绪 杨彦承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7-22,共6页
通过对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林隙更新生态位的研究表明 :同一树种在不同大小和年龄级林隙内的优势度不同 ,不同树种在同一大小和年龄级林隙内的优势度不同。根据树种在不同大小级林隙内的生态位宽度的变化 ,可分为生态位幅度宽、中... 通过对海南岛霸王岭热带山地雨林林隙更新生态位的研究表明 :同一树种在不同大小和年龄级林隙内的优势度不同 ,不同树种在同一大小和年龄级林隙内的优势度不同。根据树种在不同大小级林隙内的生态位宽度的变化 ,可分为生态位幅度宽、中等、较小和狭小 4类 ;根据树种在不同年龄级林隙内的生态位宽度的变化 ,可分为对林隙时间生态资源利用充分、利用较充分、利用不充分和利用很少的 4类树种。不同的树种或树种组对不同大小和年龄阶段林隙生态资源利用的不一致性 ,表明热带山地雨林中不同树种的林隙大小级生态位和林隙时间段生态位是相对分离的。分析表明 ,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中有很大一部分树种是属于低密度、狭生态位的树种。从物种多样性的角度来看 ,大量低密度、狭生态位树种的存在表明热带山地雨林是一种较为脆弱的生态系统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生态位 林隙更新 热带山地雨林 海南岛 树种优势度 生态位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次生林植物多样性及乔木生物量 被引量:10
7
作者 农友 卢立华 +4 位作者 游建华 雷丽群 王亚南 李华 杨桂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3-88,共6页
以南亚热带5个年龄系列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时空互换的方法对其植物多样性及乔木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不同演替阶段次生林之间的植物多样性及乔木生物量差异,为次生林的管理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1)共调查植物69种,隶属于39科... 以南亚热带5个年龄系列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时空互换的方法对其植物多样性及乔木生物量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不同演替阶段次生林之间的植物多样性及乔木生物量差异,为次生林的管理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1)共调查植物69种,隶属于39科,55属;随着演替的进行,物种多样性呈波动的不稳定状态,乔、灌、草各层物种组成及多样性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乔木层植物的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J_(sw)均匀度指数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规律;林下灌、草层植物的物种丰富度S呈现前期平稳,中期升高,后期下降的趋势;林下灌、草层植物的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J_(sw)均匀度指数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规律。(2)通过异速生长方程计算,乔木生物量随演替的进行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趋于稳定的状态,演替进行到30 a时,乔木生物量最大(296.91 t·hm^(-2))。(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不同层次的物种丰富度S差异不显著(P>0.05),但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J_(sw)均匀度指数差异显著(P<0.05);乔木层不同组分生物量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热带 次生林 植物多样性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森林-砂仁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环境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高雷 刘宏茂 +1 位作者 崔景云 段其武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4-28,共5页
以曼么村为例 ,从环境经济学的观点出发 ,对热带森林 -砂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从经济及环境、生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种植砂仁后 ,砂仁的经济效益的递增率不如资源环境成本的递增率快。生态环境的破坏 ,大大降低了砂仁的产量 ,从而... 以曼么村为例 ,从环境经济学的观点出发 ,对热带森林 -砂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从经济及环境、生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种植砂仁后 ,砂仁的经济效益的递增率不如资源环境成本的递增率快。生态环境的破坏 ,大大降低了砂仁的产量 ,从而更使得种植砂仁的经济效益停滞不前。由砂仁的外延式生产转为内涵式生产 ,采用轮作的经营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环境经济学 环境成本 可持续性 热带森林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雨林的碳循环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洪波 管东生 郑淑颖 《热带地理》 2001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热带雨林的碳循环及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 ,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问题。热带雨林的碳循环包括植物的固碳作用、归还作用和再利用、流失及贮存三个过程 ,并具有周期短、贮存量大、复杂性及封闭性强的特点。而且热带雨林的碳循环对全... 热带雨林的碳循环及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 ,已经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问题。热带雨林的碳循环包括植物的固碳作用、归还作用和再利用、流失及贮存三个过程 ,并具有周期短、贮存量大、复杂性及封闭性强的特点。而且热带雨林的碳循环对全球碳循环、全球变化、生态系统、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本身有巨大影响 ,但是由于热带林地的土地利用每年造成相当大的碳净释放 ,并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因此深入开展对热带雨林的研究 ,以及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 ,实现热带雨林的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雨林 碳循环 全球变化 固碳作用 归还作用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滨海沙滩上森林植被的组成成分与土壤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杨小波 胡荣桂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11,共6页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floral components and soil nutrient dynamic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in Vatica mangachapoi forest on the tropical sandy beach .The results are : 1 The floral components of Vatica mangachapoi f...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floral components and soil nutrient dynamic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in Vatica mangachapoi forest on the tropical sandy beach .The results are : 1 The floral components of Vatica mangachapoi forest ar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ther forest at the same climatic regions. 2 The plant species increase from 6 of which to 137 species ,especially 64 are tropical rain forest species, although the Simpson and Shannon-weiner indexes(species diversity indexes) are 2.19 and 2.34 respectively. Though the contents of the elements such as nitrogen, potassium, phosphorus etc. are extremely low, the contents of the soil nutrients increase appreciably along with the progressing of the forest community succes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青梅林 森林植被 区系组成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岛尖峰岭树木园热带树木基本构筑型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3
11
作者 蒋有绪 臧润国 《资源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0-84,共5页
通过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树木园103种热带树木的调查,初步分析了热带树木的基本构筑型。结果表明:树木园中热带树木的冠形主要有卵形、圆球形、伞形和圆柱形几种类型;热带树木的分支角度以60°和90°的为最多,其次为... 通过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树木园103种热带树木的调查,初步分析了热带树木的基本构筑型。结果表明:树木园中热带树木的冠形主要有卵形、圆球形、伞形和圆柱形几种类型;热带树木的分支角度以60°和90°的为最多,其次为45°和30°的,在同一树木中,靠近树冠下部的枝条的分支角度较大,而靠近树冠上部的枝条的分支角度较小,根据分支角度可将热带树木分为五大类;热带树木的最大分支级数为7级,分支级数为四级的热带树木为最多,其次为五级和三级的;热带树木的的冠幅大多在10m2以下或20m2以上,而冠幅在10m2~20m2之间的树木则很少;尖峰岭树木园中的热带树木整体来说,枝下高与树高之间符合指数函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筑型 热带树木 海南岛 热带树木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黑石顶南亚热带森林幼苗的区系和生态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章和 张德明 林丰平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68-579,共12页
本文研究了自然林下和深入林内2km新开公路的斜坡(当作特殊的林窗)的幼苗的种类组成、多样性、分布格局和生长。林下幼苗种的丰富度(99种)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5.43)与所在林分立木种的丰富度(1... 本文研究了自然林下和深入林内2km新开公路的斜坡(当作特殊的林窗)的幼苗的种类组成、多样性、分布格局和生长。林下幼苗种的丰富度(99种)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5.43)与所在林分立木种的丰富度(117种)和多样性指数(5,42)相当,而比公路斜坡相近面积上幼苗的相应值(59种,多样性指数4.21)高。林下幼苗的乔木种类占的比例(46%)较公路斜坡幼苗的乔木种类的比例(34%)高,而草本种类占的比例(23%)较后者(32%)低。林下幼苗的木本种类和林分立木的Sφrensen相似系数(0.500)较公路斜坡幼苗木本种类和林分的相似系数(0.171)高得多、林下幼苗的种类组成和公路斜坡幼苗的种类组成的相似性很低(Sφrensen系数0.247)。两个生境中大多数优势种群都表现为集群分布。公路斜坡上的幼苗种群似乎集群程度更高。先锋树种的幼苗在公路斜坡较瘦瘠的土壤条件下,1~5年生幼苗的平均相对生长率为:0.944~1.555g·g-1·a-1,比在林下耐阴树种幼苗的相对生长率(0.765~1.402)高或相当,但生物量积累较后者慢。在森林中,耐阴树种的幼苗未显出休眠的特性。先锋树种的幼苗有较高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亚热带 森林 幼苗 区系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热带雨林沟谷植物群落区系地理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加利 徐诗涛 +3 位作者 廖建和 宋希强 于旭东 李榕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130-135,共6页
海南岛热带沟谷雨林物种丰富,分别在霸王岭和黎母山的5 000 m2样地调查中,发现树种703株,两地共有树种36科,其中樟科、夹竹桃科、大戟科、楝科、山矾科和桃金娘科等共有科占有的树种数量超过60%,表明两个样地相似度较高;霸王岭和黎母山... 海南岛热带沟谷雨林物种丰富,分别在霸王岭和黎母山的5 000 m2样地调查中,发现树种703株,两地共有树种36科,其中樟科、夹竹桃科、大戟科、楝科、山矾科和桃金娘科等共有科占有的树种数量超过60%,表明两个样地相似度较高;霸王岭和黎母山沟谷雨林群落树种都以热带分布型为优,霸王岭沟谷雨林热带科成分占85.4%,热带属成分占78.5%,黎母山沟谷雨林热带科成分占88.9%,属成分占92.6%,黎母山沟谷雨林热带科属成分比霸王岭均高,反映了较强的热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谷 雨林 霸王岭 黎母山 植物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鼓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林缘几种植物叶热值和营养成分 被引量:36
14
作者 林承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32-836,共5页
研究了福州鼓山次生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林缘不同层次13种植物叶热值、灰分含量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群落的不同层次平均灰分含量从低到高依次是乔木层(6.7% )、草本层(8.5% )、灌木层(10% );平均含灰... 研究了福州鼓山次生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林缘不同层次13种植物叶热值、灰分含量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群落的不同层次平均灰分含量从低到高依次是乔木层(6.7% )、草本层(8.5% )、灌木层(10% );平均含灰分热值(GCV)从低到高低次是草本层(16.89KJ/g)、灌木层(17.75KJ/g)、乔木层(19.79KJ/g);平均不含灰分热值(AFCV)从低到高依次是草本层(18.55KJ/g)、灌木层(19.72KJ/g)、乔木层(21.19KJ/g)。氮的平均含量从低到高依次是乔木层针叶林(0.82% )、林缘草本植物芒萁(0.89% )、林缘灌木桃金娘(0.90% )、林内草本层(1.34% )、乔木层阔叶树(1.55% )、林内灌木层(1.84% );磷的平均含量从低到高依次是林缘灌木桃金娘(0.18% )、林内灌木层(0.21% )、乔木层针叶树(0.23% )、林内草本层(0.25% )、乔木层阔叶树(0.27% );钾的平均含量乔木层针叶树最低(0.42% ),林内灌木层最高(2.22% )。钠、钙、镁在群落的各层次中没有明显变化规律。进而分析了影响植物热值的原因及其植物热值与营养成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州 鼓山 季风常绿阔叶林 热值 灰分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霸王岭壳斗科植物优势的山地雨林群落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吕晓波 杨立荣 +4 位作者 杨小波 李东海 陶楚 万春红 杨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9期14300-14303,共4页
通过对霸王岭地区壳斗科植物优势的山地雨林群落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249种,分属于84科,166属,其中蕨类植物12科18属25种,裸子植物3科4属5种,被子植物69科144属219种,表现了该群落的物种丰富程度;在种子植物... 通过对霸王岭地区壳斗科植物优势的山地雨林群落的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249种,分属于84科,166属,其中蕨类植物12科18属25种,裸子植物3科4属5种,被子植物69科144属219种,表现了该群落的物种丰富程度;在种子植物的地理区系分布方面,该类型群落的种子植物的科和属的地理区系分布类型都有10种,总体而言都是以热带区域的分布类型为主,具有强烈的热带性特征;根据Raunkiaer的生活型划分原则,群落中的植物以高位芽的生活型为主,尤其是中高位芽生活型种类最多;群落中植物的叶的特征是以革质、全缘、单叶、中型叶为主,体现了该地区群落的气候和水热条件相适应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区系类型 生活型 叶级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热带天然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元藩 温庆忠 +3 位作者 陶晶 华朝朗 宋劲忻 杨东 《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对西双版纳热带天然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估算,其总价值为1 002.33亿元/a,其中水源涵养价值为470.73亿元/a,占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的46.96%;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为277.75亿元/a,占27.71%;保育土壤价值为129.32亿元/a,占12.90%;固碳释氧... 对西双版纳热带天然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估算,其总价值为1 002.33亿元/a,其中水源涵养价值为470.73亿元/a,占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的46.96%;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为277.75亿元/a,占27.71%;保育土壤价值为129.32亿元/a,占12.90%;固碳释氧价值为98.66亿元/a,占9.84%;净化大气环境价值为16.04亿元/a,占1.60%;积累营养物质价值为9.83亿元/a,占0.98%.单位面积热带天然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10.83万元/(hm2.a),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96倍,云南省平均水平的1.6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天然森林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西双版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省桉树林分布及浆纸林生态区划 被引量:6
17
作者 冯宗炜 王效科 欧阳志云 《土壤与环境》 CSCD 1999年第3期168-173,共6页
海南省具有发展桉树林生产的适宜生态环境条件。本文在分析海南省目前桉树林生产的区域差异的基础上,根据海南省影响桉树林生产的气候、地貌、土壤和土地利用的分布现状,提出了海南省桉树林生态区划,将为今后海南省桉树林的生产布局... 海南省具有发展桉树林生产的适宜生态环境条件。本文在分析海南省目前桉树林生产的区域差异的基础上,根据海南省影响桉树林生产的气候、地貌、土壤和土地利用的分布现状,提出了海南省桉树林生态区划,将为今后海南省桉树林的生产布局提供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生态区划 海南 浆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优良薄壳山核桃品种在云南中南亚热带的引种表现 被引量:7
18
作者 邹伟烈 习学良 范志远 《林业调查规划》 2010年第6期130-133,136,共5页
对云南中、南亚热带区域引种栽培的3个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进行系统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优良品种在云南中、南亚热带区域表现良好,丰产性、生态适应性和抗病虫危害性较强,坚果品质优良,营养成分丰富.提出薄壳山核桃在云南省该区域内... 对云南中、南亚热带区域引种栽培的3个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进行系统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3个优良品种在云南中、南亚热带区域表现良好,丰产性、生态适应性和抗病虫危害性较强,坚果品质优良,营养成分丰富.提出薄壳山核桃在云南省该区域内的适生环境,为该区域大力发展种植抛尼(Pawnee)、卡多(Caddo)、肖尼(Shawnee)3个薄壳山核桃优良品种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优良品种 引种表现 云南中南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广东的季雨林问题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树培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8-61,共4页
季雨林是季风热带气候带的一种地带性类型。广东季雨林的生境条件具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而又高温与多雨、低温与少雨相结合,水热平衡状况较好,水分效应较高,故孕育着以'常绿季雨林'为主。它反映出广东季雨林的性质、特点... 季雨林是季风热带气候带的一种地带性类型。广东季雨林的生境条件具高温、多雨,干、湿季分明,而又高温与多雨、低温与少雨相结合,水热平衡状况较好,水分效应较高,故孕育着以'常绿季雨林'为主。它反映出广东季雨林的性质、特点和环境条件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雨林 热带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9
20
作者 安树青 朱学雷 +3 位作者 王峥峰 DavidG.Campbell 李国旗 陈兴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03-809,共7页
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的物种种类十分丰富,在1hm 2样地中共出现54个科,100个属的乔木树种177种,1337个个体。区系地理分析表明属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分布型成分占优,为89.0% ,充分体现了五指山山地雨林的热带性... 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的物种种类十分丰富,在1hm 2样地中共出现54个科,100个属的乔木树种177种,1337个个体。区系地理分析表明属的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分布型成分占优,为89.0% ,充分体现了五指山山地雨林的热带性质。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为:样地1 Margalef指数17.822,Shannon-Wiener 指数5.900,均匀度0.859,Sim pson 指数0.028,均匀度3.866;样地2 Margalef指数17.381,Shannon-Wiener指数5.621,均匀度0.823,Sim pson 指数0.050,均匀度6.775,表明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具有较高的多样性和均匀度,且低海拔的样地较高海拔的样地多样性高。在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中共有单个体种44种,双个体种25种,分别占物种总数的24.9% 和14.1% ,这些低密度的或小种群的偶见种相对群落的主要种来说,更容易受到各种胁迫的影响而在群落中绝灭,从而使群落的物种多样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热带山地雨林 区系分析 海南 五指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