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log Eco解析不同抗性番木瓜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
1
作者 曹扬 周霞 +3 位作者 孔华 霍姗姗 李春强 谭燕华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番木瓜是重要的热带经济水果。由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引起的木瓜病害是木瓜属植物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番木瓜的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采用对海南PRSV病毒具有田间抗性的番木瓜品种(HN)以及2种易感番木瓜品种(YK和NC)为研究材料,在番木瓜接... 番木瓜是重要的热带经济水果。由番木瓜环斑病毒(PRSV)引起的木瓜病害是木瓜属植物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番木瓜的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采用对海南PRSV病毒具有田间抗性的番木瓜品种(HN)以及2种易感番木瓜品种(YK和NC)为研究材料,在番木瓜接种PRSV病毒前,采集抗性植株和易感植株的根际土壤,应用Biolog Eco微平板法,研究了不同抗性的番木瓜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结果表明:HN根际土壤微生物的AWCD值稍高于YK和NC,但差异不显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NC与HN以及YK的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但HN与YK的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主成分分析表明,HN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较多的碳源有7种:D-木糖/戊醛糖、L-精氨酸、吐温-40、衣康酸、1-磷酸葡萄糖、2-羟基苯甲酸、D-苹果酸;NC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较多的碳源有5种:D-纤维二糖、N-乙酰基-D-葡萄糖胺、γ-羟丁酸、L-苏氨酸、腐胺;YK根际土壤微生物利用较高的碳源有4种:丙酮酸甲酯、i-赤藓糖醇、α-丁酮酸、L-天门冬酰胺。说明抗性番木瓜和易感番木瓜根际土壤微生物在这些碳源的利用能力上有特异性,长期种植可能导致微生物群落功能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番木瓜在病毒危害时表现出不同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 土壤微生物群落 Biolog Eco 碳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对火龙果果实采后保鲜的影响
2
作者 曾祥阳 何云 +4 位作者 洪青梅 李洪立 张玄兵 李琼 胡文斌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0-429,共10页
本研究以大红火龙果为试验材料,经不同浓度的褪黑素MT(0.2、0.4、0.8 mmol/L)处理,在温度(7±1)℃、相对湿度75%~85%的条件下贮藏,明确MT对其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2、0.8 mmol/L MT处理有效降低了火龙果果实腐烂率(DI),MT处... 本研究以大红火龙果为试验材料,经不同浓度的褪黑素MT(0.2、0.4、0.8 mmol/L)处理,在温度(7±1)℃、相对湿度75%~85%的条件下贮藏,明确MT对其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2、0.8 mmol/L MT处理有效降低了火龙果果实腐烂率(DI),MT处理能有效降低呼吸速率(RR),抑制相对电导率(RC)的增加。0.2 mmol/L MT可有效延缓抗坏血酸(AsA)含量下降,抑制丙二醛(MDA)含量的增加及过氧化氢(H_(2)O_(2))、超氧阴离子(O_(2)^(-))的生成,提高抗氧化酶(SOD、CAT、APX)活力,有效促进活性氧(ROS)代谢,清除自由基,提高果实抗氧化能力。同时,0.2 mmol/L MT可有效维持抗病相关酶(PAL、POD、PPO)活力,从而诱导提高火龙果果实抗病能力。此外,0.2 mmol/L MT能增加可溶性糖(SS)、类黄酮(flavonoids)含量,但CK和MT处理果实的失重率(WLR)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19个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且火龙果果实腐烂率与ROS代谢紊乱、膜质过氧化密切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0.2 mmol/L MT处理的火龙果各贮藏时期得分均高于CK,且其累计综合评分最高,表明其综合保鲜效果最好。综上,0.2mmol/LMT处理主要通过维持ROS代谢平衡及提高火龙果果实抗病性来延缓衰老并维持其品质。本研究为MT处理技术在火龙果低温贮藏保鲜中的深入研究及应用推广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褪黑素 活性氧 抗病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矿质元素指纹特征的海南咖啡产地溯源研究
3
作者 王曦奥 彭贤瑞 +4 位作者 胡丽松 黄丽芳 安娜 王晓阳 闫林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8-406,共9页
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植物之一,是服务热区乡村振兴建设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经济作物。海南咖啡品质佳、价格高、收益好,然而目前市场上存在以次充好、冒名顶替的现象,导致海南咖啡品牌形象严重受损。因此,开发海南咖啡产地溯源... 咖啡是世界三大饮料植物之一,是服务热区乡村振兴建设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经济作物。海南咖啡品质佳、价格高、收益好,然而目前市场上存在以次充好、冒名顶替的现象,导致海南咖啡品牌形象严重受损。因此,开发海南咖啡产地溯源鉴定技术对推进海南咖啡的身份标识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借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 ICP-MS)对国内外中粒咖啡主产区68份咖啡商品豆的13种矿质元素(K、Mg、Ca、Cu、Fe、Ba、Co、Mo、Ni、Zn、Se、Cd、As)含量进行测定,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 OPLS-DA)和聚类分析对我国海南和国外中粒咖啡商品豆的产地进行分类,并利用线性判别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建立中粒咖啡的产地判别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矿质元素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海南产区和国外产区咖啡商品豆的As、Ca、Fe、K和Zn含量间存在显著差异;OPLS-DA分析依据5种元素的组成特征将咖啡样品分成海南和国外2组;利用元素As、K、Ca含量建立的线性判别模型可以将海南和国外的中粒咖啡商品豆进行区分,交叉验证和回代验证的正确判别率分别是92.3%和96.2%;聚类分析的产地判别准确率为89.7%。上述研究结果证明矿质元素指纹特征可用于海南咖啡的产地溯源,为今后海南咖啡的品牌保护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 矿质元素 产地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琼寡糖延缓西番莲果实采后衰老及其与呼吸代谢的关系
4
作者 林育钊 罗振宇 +4 位作者 陈东晓 汪莹 陈莲 陈洪彬 张珅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1-411,共11页
【目的】研究新琼寡糖对西番莲果实采后衰老的延缓作用及其对呼吸代谢的影响。【方法】以黄果西番莲为研究对象,对采后果实进行180 mg·L^(-1)新琼寡糖(NAOS)与蒸馏水(对照组)浸泡15 min处理,置于(25±1)℃、相对湿度85%下贮藏1... 【目的】研究新琼寡糖对西番莲果实采后衰老的延缓作用及其对呼吸代谢的影响。【方法】以黄果西番莲为研究对象,对采后果实进行180 mg·L^(-1)新琼寡糖(NAOS)与蒸馏水(对照组)浸泡15 min处理,置于(25±1)℃、相对湿度85%下贮藏18 d,测定腐烂率、硬度、失重率、果皮水分含量、果肉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滴定酸(TA)含量、呼吸强度、呼吸代谢途径关键酶[磷酸己糖异构酶(PGI)、琥珀酸脱氢酶(S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H)]活性、呼吸末端氧化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抗坏血酸氧化酶(AAO)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激酶(NADK)活性、吡啶核苷酸[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及其还原型(NA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及其还原型(NADPH)]含量等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对比,NAOS处理可使西番莲果实维持较高的硬度、果皮水分含量、果肉TSS和TA含量,以及较低的腐烂率和失重率。NAOS处理可推迟并抑制西番莲果实的呼吸高峰,使果皮保持较低的PGI、SDH、CCO、AAO和PPO活性、NAD和NADH含量,较高的G-6-PDH+6-PGDH总活性、NADK活性、NADP和NADPH含量。【结论】NAOS处理通过调控呼吸代谢途径,即削弱糖酵解与三羧酸循环,增强磷酸戊糖途径功能,降低电子传递链水平,进而推迟呼吸高峰、减少能量与底物的消耗,最终减缓西番莲果实腐烂发生、维持采后品质。NAOS处理可通过调节采后西番莲果实的生理代谢,推迟其后熟衰老,有效控制西番莲果实的衰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番莲果实 新琼寡糖 采后衰老 呼吸代谢 呼吸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海南主栽榴莲品种幼树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乔阳 邓会栋 +9 位作者 郭利军 华敏 郑道君 谢圣华 李向宏 钟义旺 孙阳阳 吴晓慧 王海波 冯学杰 《中国果树》 2025年第2期84-91,共8页
通过对海南省4个榴莲种植区的4个主栽品种金枕、猫山王、黑刺和干尧幼树植株的生长指标进行为期12个月的生长量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9—10月榴莲生长较快,12月至次年2月榴莲生长较慢;海南省南部地区比较适宜种植黑刺和金枕榴莲,中北部... 通过对海南省4个榴莲种植区的4个主栽品种金枕、猫山王、黑刺和干尧幼树植株的生长指标进行为期12个月的生长量分析,结果表明:海南省9—10月榴莲生长较快,12月至次年2月榴莲生长较慢;海南省南部地区比较适宜种植黑刺和金枕榴莲,中北部地区比较适宜种植猫山王榴莲,南部地区榴莲总体年生长量高于中北部地区。进一步对生长指标和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榴莲的生长量与海南省最高平均气温、最低平均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和总降水量均呈正相关,与平均风速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莲 海南 环境因子 植株生长 区域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调节O_(2)/CO_(2)保鲜剂对鲜切榴莲贮藏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吴广 郭莉 +1 位作者 尹青春 邓浩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鲜切榴莲由于呼吸作用强,容易迅速变质。主动调节O_(2)/CO_(2)保鲜剂可调节果蔬包装内的气体比例,抑制果蔬呼吸,从而延长其保质期。为探究其对鲜切榴莲的保鲜效果,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综合评价了不同用量的主动调节O_(2)/CO_(2)保鲜... 鲜切榴莲由于呼吸作用强,容易迅速变质。主动调节O_(2)/CO_(2)保鲜剂可调节果蔬包装内的气体比例,抑制果蔬呼吸,从而延长其保质期。为探究其对鲜切榴莲的保鲜效果,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法综合评价了不同用量的主动调节O_(2)/CO_(2)保鲜剂对鲜切榴莲9个关键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条件下贮藏12 d时,T1组(1 g保鲜剂)榴莲的硬度和V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CK,未添加保鲜剂)(P<0.05),其色泽L^(*)值与0 d相比仅降低了0.51,品质最佳,T1组的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分别比CK组低45.83%和38.39%,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T1组榴莲的乙烯释放速率与贮藏时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进一步的PCA综合评价结果表明:PC1和PC2代表了9个指标的63.042%信息量,贮藏结束时,T1组的品质与CK组第6天的品质最接近,进一步验证了其保鲜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鲜切榴莲的保鲜技术开发和品质综合评价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调节O_(2)/CO_(2)保鲜剂 鲜切榴莲 贮藏 品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调控白肉火龙果采后成熟的转录组分析
7
作者 朱胜男 林海荣 +3 位作者 莫雨杏 黎海利 王金娣 刘锴栋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5,共10页
本研究以白肉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为材料,研究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调控白肉火龙果采后成熟的机制。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数字基因表达谱(DEGs)技术,对MeJA处理16 d的白肉火龙果果实和对照组的样品进行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 本研究以白肉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为材料,研究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调控白肉火龙果采后成熟的机制。利用高通量测序的数字基因表达谱(DEGs)技术,对MeJA处理16 d的白肉火龙果果实和对照组的样品进行差异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显示,MeJA处理导致15 596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上调表达基因6135个,下调表达基因9461个。GO功能显著性富集分析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细胞过程、生物调节、物质合成、催化活性、结合活性和转运活性等。KEGG基因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富集于多条代谢通路上,主要涉及光合作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蛋白质加工、淀粉和糖类代谢等代谢途径。进一步分析发现,MeJA处理导致多个参与乙烯信号途径和细胞壁代谢途径的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如ERF、EIN、XTH、PG和PME家族成员等。上述结果表明,MeJA处理可能抑制了乙烯信号转导和细胞壁代谢过程,从而延缓白肉火龙果采后成熟,延长果实的贮藏时间。本研究结果将为热带特色水果采后保鲜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肉火龙果 茉莉酸甲酯 果实采后成熟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调控对椰枣体胚发生的生理响应及体系优化
8
作者 张宁 张婷芊 +4 位作者 韩宇晶 张馨月 杨力颖 符海泉 胡伟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342,共10页
椰枣为棕榈科作物,雌雄异株,基因高度杂合,性状分离严重。种苗繁育依赖于无性繁殖,组织培养技术是目前实现椰枣种苗商业化生产的主要手段。但是,体胚发生困难、诱导周期长导致体系构建困难、组培成本高,研究激素调控对椰枣体胚内源代谢... 椰枣为棕榈科作物,雌雄异株,基因高度杂合,性状分离严重。种苗繁育依赖于无性繁殖,组织培养技术是目前实现椰枣种苗商业化生产的主要手段。但是,体胚发生困难、诱导周期长导致体系构建困难、组培成本高,研究激素调控对椰枣体胚内源代谢物质的影响,优化体胚发生体系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基于前期对椰枣外植体种类的筛选、愈伤组织及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对MS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进行筛选配比,从愈伤组织中诱导出体胚,计算体胚发生率、诱导周期及成活率,对不同激素水平下获得的椰枣体胚进行取样,观察体胚的形态变化规律;测定样品中总蛋白(Cpr)、可溶性糖(WSS)、过氧化氢还原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氨基酸(AA)、生长素(auxin)、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赤霉素(GA)等指标的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_(5)(MS+30 g/L蔗糖+2 mg/L NAA+2 mg/L 6-BA+3 mg/L 2,4-D+3 mg/L 2-ip)处理的体胚发生时间最短,在C_(9)(MS+30 g/L蔗糖+3 mg/L NAA+3 mg/L 6-BA+2 mg/L 2,4-D+3 mg/L 2-ip)处理下,体胚中过氧化氢酶含量和氨基酸含量最高,在C5处理下,蛋白质含量最高;变异系数最大的为谷胱甘肽还原酶含量,极差最大的是氨基酸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均与谷胱甘肽还原酶相关性最强,可溶性糖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相关性最强;主成分分析显示,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8.714%,第1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3.877,贡献率为43.076%,在第1个主成分中,主要由生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及赤霉素含量这4个指标共同影响,其中生长素含量的特征值最大为0.921,主要反映生长素对体胚发生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优化椰枣体胚发生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实现椰枣高效快繁奠定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枣 体胚 激素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果产期调节技术研究综述
9
作者 刘成琴 赵志平 +2 位作者 陈彭坤 杨春霞 刘代兴 《热带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8-33,共6页
我国火龙果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但供应期集中制约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火龙果产期调节技术的实施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文章从补光、修剪、疏花、喷施KH_(2)PO_(4)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面综述火龙果产期调节技术,为火龙果反季节生产提供... 我国火龙果产业规模越来越大,但供应期集中制约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而火龙果产期调节技术的实施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文章从补光、修剪、疏花、喷施KH_(2)PO_(4)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面综述火龙果产期调节技术,为火龙果反季节生产提供技术参考,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产期调节 补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的蛇皮果雌雄株差异基因的筛选和性别鉴定
10
作者 杨敏 黄婧 +2 位作者 曹毓杰 李东栋 郑育声 《热带生物学报》 2025年第1期13-20,共8页
蛇皮果(Salacca zalacca)为棕榈科蛇皮果属植物,是极具热带区域特色的果树种类,常见为雌雄异株。早期性别鉴定对合理配置蛇皮果苗木雌雄比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得蛇皮果早期性别鉴定的分子标记,通过收集海南省3株雌株与3株雄株蛇皮果... 蛇皮果(Salacca zalacca)为棕榈科蛇皮果属植物,是极具热带区域特色的果树种类,常见为雌雄异株。早期性别鉴定对合理配置蛇皮果苗木雌雄比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获得蛇皮果早期性别鉴定的分子标记,通过收集海南省3株雌株与3株雄株蛇皮果,以叶片为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出19个在雌雄株间显著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对同产地7株雌株和7株雄株蛇皮果的进一步鉴定,确定其中的Unigene0079610(GOLS1)基因能够在所检测的蛇皮果雌雄株中稳定的差异表达。由此,GOLS1基因可用作蛇皮果性别鉴定的分子标签。通过大规模转录组筛选,获得与蛇皮果性别相关的分子标签,并建立了GOLS1基因的快速检测体系。该研究结果可作为蛇皮果苗木性别鉴定的技术手段,并为其他园艺作物的性别鉴定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皮果 雌雄株 性别鉴定 转录组学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甸县火龙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11
作者 韦政理 《农技服务》 2025年第1期107-109,共3页
罗甸县地域接邻广西壮族自治区,属典型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高温多湿,降水充沛,是火龙果种植“天然温室”,火龙果产业已成为罗甸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支柱产业。为促进罗甸县火龙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总结罗甸县火龙果... 罗甸县地域接邻广西壮族自治区,属典型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高温多湿,降水充沛,是火龙果种植“天然温室”,火龙果产业已成为罗甸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支柱产业。为促进罗甸县火龙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总结罗甸县火龙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产业发展 种植规模 品牌创建 对策 罗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配凝固剂对巴西蕉组培苗生根的影响
12
作者 王婧冉 杨斗龙 +1 位作者 纪钧麟 潘静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59-261,共3页
研究了4 g/L琼脂+4 g/L刺槐豆胶、4 g/L琼脂+4 g/L瓜尔豆胶、4 g/L琼脂+4 g/L黄原胶、4 g/L琼脂+4 g/L魔芋胶4种不同复配凝固剂对巴西蕉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并比较了4种配方凝固剂的使用成本,以期筛选出最佳凝固剂配方。结果表明,4 g/L琼... 研究了4 g/L琼脂+4 g/L刺槐豆胶、4 g/L琼脂+4 g/L瓜尔豆胶、4 g/L琼脂+4 g/L黄原胶、4 g/L琼脂+4 g/L魔芋胶4种不同复配凝固剂对巴西蕉组培苗生长的影响,并比较了4种配方凝固剂的使用成本,以期筛选出最佳凝固剂配方。结果表明,4 g/L琼脂+4 g/L刺槐豆胶配方的巴西蕉组培苗生长状况优于4 g/L琼脂+4 g/L瓜尔豆胶、4 g/L琼脂+4 g/L黄原胶、4 g/L琼脂+4 g/L魔芋胶组合,生长速度快、根系强壮,与8 g/L琼脂差异不显著。与其他配方比较,4 g/L琼脂+4 g/L刺槐豆胶配方成本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蕉组培苗 凝固剂 复配 生根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龙果种植的气候适应性研究——以沙建镇为例
13
作者 邹欣 陈艺娟 杨富曾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4期127-129,共3页
该研究旨在系统分析气候因子对黄龙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合理的种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收集沙建镇近几年的气候数据,着重研究温度、日照、降水量和气象灾害对黄龙果生长适应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龙果在25~35℃的温... 该研究旨在系统分析气候因子对黄龙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为合理的种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收集沙建镇近几年的气候数据,着重研究温度、日照、降水量和气象灾害对黄龙果生长适应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黄龙果在25~35℃的温度范围和充足日照条件下生长良好,果实甜度、色泽及营养成分含量提升显著,而降水量适中、分布均匀则有助于果实外观与质量的保持。暴雨和台风等极端天气可能导致裂果及产量损失。该研究总结了适宜种植黄龙果的区域气候条件,并建议在高风险区采取防护措施,以提高黄龙果的气候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龙果 气候因子 气候数据 气候适应性 沙建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石榴杂交后代叶片性状遗传规律研究
14
作者 黄婉莉 张朝坤 +2 位作者 张冬敏 符喜喜 陈心怡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7-25,共9页
为探究番石榴杂交后代叶片表型性状分离规律,对8个番石榴杂交组合杂种后代叶片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番石榴杂交后代叶片长度、宽度、厚度和叶面积遗传优势群体遗传优势率均为负数,表现较强烈的趋小变异遗传倾向。后... 为探究番石榴杂交后代叶片表型性状分离规律,对8个番石榴杂交组合杂种后代叶片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番石榴杂交后代叶片长度、宽度、厚度和叶面积遗传优势群体遗传优势率均为负数,表现较强烈的趋小变异遗传倾向。后代叶形指数均值大部分高于中亲值,群体优势率为正数,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杂交后代不同单株间的叶片质量性状均出现明显的分离,但后代叶片形状、颜色、上表面光滑程度、基部形状和先端形状主要遗传自亲本,群体遗传频度均大于50%。杂交后代5个叶片质量性状Shannon-Weinner指数(H')为0.69~0.94,叶片颜色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叶先端形状相对较差,叶片形状、叶片上表面光滑程度和叶基部形状处于中等水平。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番石榴杂种后代综合评价和早期鉴定果实优良性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杂交 叶片性状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式细胞仪鉴定番石榴倍性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邵雪花 李桂兰 +3 位作者 肖维强 赖多 庄庆礼 秦健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4,共7页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番石榴的染色体倍性,为番石榴倍性育种和杂交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番石榴为材料,比较了样品部位、离心处理和保存方式对倍性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番石榴花瓣作为倍性检测材料时,收集到的细胞核DNA数... 【目的】利用流式细胞仪鉴定番石榴的染色体倍性,为番石榴倍性育种和杂交育种奠定基础。【方法】以番石榴为材料,比较了样品部位、离心处理和保存方式对倍性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番石榴花瓣作为倍性检测材料时,收集到的细胞核DNA数目最多,CV值为1.96%,峰形效果最佳;在制备细胞核悬浮液时,过滤后不离心,直接染色后上机的测定效果最好;新鲜番石榴花瓣得到的细胞核DNA含量明显高于冷藏和其他冷冻处理组,且背景碎片少,主峰明显;-80℃冷冻处理对样本的破坏性最小,检测效果仅次于新鲜的番石榴花瓣。本研究建立的番石榴流式细胞术倍性分析的方法为:取番石榴花瓣0.50-1.00 cm^(2),加入1 mL的mGb裂解液中混合切碎,过滤后加入30μL PI染色1 min即可上机检测。【结论】利用建立的流式细胞术对33份番石榴种质资源进行倍性鉴定,共检测出二倍体32份,六倍体1份。该方法执行简便、高效准确,为番石榴种质资源倍性鉴定提供了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花瓣 倍性鉴定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热型西番莲品种“钦蜜9号”花器官发育特征与繁育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廖芬 黄永才 +3 位作者 桂杰 陈格 蒋萍 杨柳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为明确耐热型黄果西番莲品种“钦蜜9号”花器官发育进程特性和繁育系统类型,测定其花器官表型性状、花粉活性、柱头可授性、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结果表明,“钦蜜9号”花器官发育进程为现蕾期—花冠发育期—雌雄蕊发育期—裂蕾期—开... 为明确耐热型黄果西番莲品种“钦蜜9号”花器官发育进程特性和繁育系统类型,测定其花器官表型性状、花粉活性、柱头可授性、异交指数和花粉胚珠比。结果表明,“钦蜜9号”花器官发育进程为现蕾期—花冠发育期—雌雄蕊发育期—裂蕾期—开花授粉期—谢花期,时间持续25~27 d,开花时间为下午13:00—15:00,单花开放时长约24 h,开花前3 d左右(花药即将开裂时)至裂蕾时柱头可授性最强;花粉数量为7.94×10^(5)个/花药,活性为90.11%,繁育系统类型为异交型,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这些特征为“钦蜜9号”35℃以上高温还能正常开花结果提供重要参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 “钦蜜9号” 西番莲 可授性 花粉活性 繁育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黄果百香果新品种雅蜜的选育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秀清 李亮 +3 位作者 唐雅君 许玲 王彬滨 许家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19-1924,共6页
雅蜜是从黄金百香果自交后代中选育的优质鲜食百香果新品种。该品种果实近圆形,果大,平均单果质量95.79 g;成熟时果皮黄色,表面有星状白色果点;果肉黄色至橙黄色,多汁,风味酸甜,香气浓郁,不易脱囊,可食率50.8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 雅蜜是从黄金百香果自交后代中选育的优质鲜食百香果新品种。该品种果实近圆形,果大,平均单果质量95.79 g;成熟时果皮黄色,表面有星状白色果点;果肉黄色至橙黄色,多汁,风味酸甜,香气浓郁,不易脱囊,可食率50.8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18.50%,总糖含量12.7 g·100 g^(-1),总酸含量16.97 g·kg^(-1),维生素C含量14.1 mg·100 g^(-1),氨基酸总量18.0 g·kg^(-1)。该品种果实生长期60~100 d,在福建种植区果实收获时间集中在7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和10月上旬至11月中下旬;植株生长势强,易成花,自交亲和,每666.7 m2平均产量1240.0 kg,丰产稳产。较抗炭疽病和病毒病,较耐高温。适应范围广,适宜于在福建、广西、云南等黄果百香果产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新品种 雅蜜 大果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采后火龙果贮藏品质和活性氧清除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斌 袁晓 +3 位作者 林冲 王欣悦 刘堂茂 曹秋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02-309,共8页
为研究外源褪黑素(melatonin,MT)处理对采后火龙果的保鲜效果,以不同浓度(0.05、0.10和0.50 mmol/L)MT处理采后火龙果果实,并测定其贮藏品质和活性氧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外源MT处理的保鲜效果与其浓度有关,相较于0.05 mmol/L和0.50 mmol... 为研究外源褪黑素(melatonin,MT)处理对采后火龙果的保鲜效果,以不同浓度(0.05、0.10和0.50 mmol/L)MT处理采后火龙果果实,并测定其贮藏品质和活性氧清除能力。结果表明:外源MT处理的保鲜效果与其浓度有关,相较于0.05 mmol/L和0.50 mmol/L,0.10 mmol/L MT处理能显著地抑制果实鳞片黄化,降低失重率,延缓总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降低腐烂率。0.10 mmol/L MT处理还显著地提高了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增强对DPP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上结果表明MT处理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时清除衰老过程中产生的活性氧,缓解活性氧对采后火龙果造成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贮藏品质 褪黑素 采后处理 活性氧清除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地区不同栽培模式下百香果的产量与品质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智成 严良文 +1 位作者 陈瑶瑶 欧雪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7,共14页
为探究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和单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百香果大田生长时间、产量与品质相关指标表现特征,于2020—2021年开展百香果大田生产试验,并以紫果类主栽品种台农1号百香果和黄果类品种芭乐味百香果为材料,观察或测定2种栽培模式下... 为探究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和单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百香果大田生长时间、产量与品质相关指标表现特征,于2020—2021年开展百香果大田生产试验,并以紫果类主栽品种台农1号百香果和黄果类品种芭乐味百香果为材料,观察或测定2种栽培模式下百香果开花、结果、产量与品质相关指标,并分析果实品质指标间,以及果实品质指标与果实成熟期内温度、光照等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与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相比,单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百香果植株现蕾期、始花期和始果期的时间均较迟,果实发育成熟所需时间缩短,成花率和坐果率显著增加,且花蕾期、成花率、果实发育成熟期和坐果率的变异系数均较低,台农1号和芭乐味从定植到采收结束时所需时间分别比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缩短69~71 d和51~58 d;2)从实收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看,单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单株产量显著低于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且其全部由一级蔓产量组成,而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单株产量由主蔓、一级蔓、二级蔓和三级蔓产量组成,各级结果蔓产量在总产量占比上表现不一致;与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相比,单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百香果单株结果数量显著减少,但平均单果重和中大果比率显著提高;3)与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相比,在单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果实总酸含量显著降低,果皮重、果汁量、可食率、总糖、糖酸比提高,且果实品质中7项指标值的变异系数均较低,温度、光照等气象因子与果实品质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百香果在单级结果蔓栽培模式下可缩短大田生长时间,而且开花、结果、产量与品质相关指标表现特征均优于多级结果蔓栽培模式,各项指标值变异系数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多级结果蔓 单级结果蔓 栽培模式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番莲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朴丽 刘忠妹 +3 位作者 许木果 丰玉云 张阳梅 赵志平 《热带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综述西番莲地理分布、产量、营养成分、加工利用、栽培现状及产业发展情况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同时提出西番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西番莲 地理分布 营养价值 加工利用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