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节点渗灌灌水控制上限对番茄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崔宁 张玉龙 +3 位作者 刘洋 信东旭 宋文 韩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3-56,共4页
采用日光温室小区栽培试验的方法,通过对番茄株高和茎粗、产量、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比较,探讨了温室栽培茄果的节点渗灌灌水控制上限适宜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在土壤质地中等的试验地上,当节点渗灌管埋深30 cm、计划湿润层厚度30 cm、湿... 采用日光温室小区栽培试验的方法,通过对番茄株高和茎粗、产量、果实品质等指标进行比较,探讨了温室栽培茄果的节点渗灌灌水控制上限适宜取值范围。结果表明:在土壤质地中等的试验地上,当节点渗灌管埋深30 cm、计划湿润层厚度30 cm、湿润比取0.5、灌水控制下限取土壤水吸力30 kPa时,将土壤水吸力12 kPa作为灌水控制上限,有利于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可以达到较高产、优质、节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点渗灌 灌水控制上限 番茄产量 生长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咸水富氧灌溉对番茄生长、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翟红梅 冯俊霞 +1 位作者 韩伟 刘孟雨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5-88,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微咸水富氧灌溉对番茄生长、品质、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试验包括3个水平咸水灌溉:0.2、2.0、5.0 g/L,2个水平的水溶氧浓度处理:3.0(对照)、7.0~9.0 mg/L。研究发现,富氧灌溉能够显著提高番茄的生物量、品质,在5.0 ... 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微咸水富氧灌溉对番茄生长、品质、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试验包括3个水平咸水灌溉:0.2、2.0、5.0 g/L,2个水平的水溶氧浓度处理:3.0(对照)、7.0~9.0 mg/L。研究发现,富氧灌溉能够显著提高番茄的生物量、品质,在5.0 g/L咸水灌溉下,富氧灌溉分别能提高地上部、根部生物量32.0%、32.4%,在2.0 g/L咸水灌溉下,富氧灌溉分别提高维生素C含量69.95%、可溶性蛋白质含量23.16%、可溶性糖含量13.09%。富氧灌溉能够增加盐胁迫下土壤的微生物量和活性,富氧处理显著增加了2个水平咸水灌溉下的土壤酶活性,在5.0 g/L咸水灌溉下,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分别提高了44.0%、10.4%、31.7%、16.7%。结果表明,富氧灌溉可以作为微咸水安全灌溉的辅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灌溉 微咸水 番茄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番茄自压微水头软管膜下调亏灌溉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爱卓 成自勇 +2 位作者 张芮 张永胜 艾园园 《山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4期56-59,共4页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进行了番茄自压微水头软管膜下调亏灌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开花坐果期以轻度水分胁迫T1(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和结果盛期以轻度水分胁迫T3(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最优设计。试验说明,复水... 在日光温室条件下进行了番茄自压微水头软管膜下调亏灌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开花坐果期以轻度水分胁迫T1(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和结果盛期以轻度水分胁迫T3(土壤含水率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最优设计。试验说明,复水后有补偿效应、干物质有利于向果实运移与分配,从而促进生殖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压微水头软管 温室 番茄 调亏灌溉 补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灌灌水控制下限对温室番茄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祁金虎 张玉龙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8-201,共4页
采用温室小区栽培试验的方法,设置4个滴灌灌水处理,其控制下限土壤水吸力分别为20、30、35、40 k Pa,各处理灌水控制上限土壤水吸力均为6 k Pa。研究了滴灌不同灌水处理对番茄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室肥力较低... 采用温室小区栽培试验的方法,设置4个滴灌灌水处理,其控制下限土壤水吸力分别为20、30、35、40 k Pa,各处理灌水控制上限土壤水吸力均为6 k Pa。研究了滴灌不同灌水处理对番茄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室肥力较低的棕壤试验地上,灌水控制上限、下限土壤水吸力分别为6、30 k Pa时,番茄节水、高产、优质、省工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滴灌 灌水控制下限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系分区交替滴灌周期对番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卢江海 李洪任 邢文刚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0-153,共4页
在温室滴灌条件下,利用叶绿素荧光仪研究了交替滴灌周期对番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Fo随着灌水量的减少呈上升趋势,同种灌水量条件下,3种交替周期处理的Fo大小呈现6 d>18 d>12 d的趋势。Fm、Fv随着灌水量的减少... 在温室滴灌条件下,利用叶绿素荧光仪研究了交替滴灌周期对番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Fo随着灌水量的减少呈上升趋势,同种灌水量条件下,3种交替周期处理的Fo大小呈现6 d>18 d>12 d的趋势。Fm、Fv随着灌水量的减少而变小,同种灌水量条件下,12 d交替周期处理的Fm和Fv最大。Fv/Fm与Fv/Fo具有相同的趋势,在水分胁迫条件下比值显著降低,同种灌水量条件下都是12 d交替周期处理的比值最大。表明适宜的交替周期能减少对番茄PSⅡ的伤害,减轻水分胁迫对PSⅡ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的影响,从而达到节水不减产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根系分区交替滴灌 交替周期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有机肥、复合肥和灌水量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黄维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60-1164,共5页
以樱桃番茄"千禧"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富硒高钙有机肥和复合肥配比(每667 m2分别施50 kg复合肥(F1),500 kg富硒高钙有机肥+25 kg复合肥(F2),1 000 kg富硒高钙有机肥(F3))和灌水量(100%灌... 以樱桃番茄"千禧"为供试材料,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富硒高钙有机肥和复合肥配比(每667 m2分别施50 kg复合肥(F1),500 kg富硒高钙有机肥+25 kg复合肥(F2),1 000 kg富硒高钙有机肥(F3))和灌水量(100%灌水量(W1)和80%灌水量(W2))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富硒高钙有机肥和复合肥配施,比使用同量氮磷钾的富硒高钙有机肥或复合肥,产量都显著提高;(2)随着富硒高钙有机肥施肥量比例的增加,番茄果实中硒含量、番茄红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增加;(3)滴灌可以有效提高水分利用效率,80%灌水量在产量降低不显著的情况下,番茄果实中硒的含量和果实品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膜下滴灌80%灌水量时,富硒高钙有机肥和复合肥配施(各占50%)在保证果实品质和硒含量达到富硒农产品标准的同时,产量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富硒高钙有机肥 有机无机肥配施 膜下滴灌 节水调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耗水量与番茄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杨丽娟 张玉龙 +1 位作者 须晖 李军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9-51,共3页
渗灌、滴灌和沟灌3种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不同,灌水1d后渗灌土壤含水量最大值出现在30cm深处;滴灌出现在20cm深处,而沟灌0~40cm各土层土壤含水量相差较小,但明显高于渗灌和滴灌。沟灌耕层土壤蒸发损失的水分大于滴灌大于渗灌。渗灌... 渗灌、滴灌和沟灌3种灌溉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不同,灌水1d后渗灌土壤含水量最大值出现在30cm深处;滴灌出现在20cm深处,而沟灌0~40cm各土层土壤含水量相差较小,但明显高于渗灌和滴灌。沟灌耕层土壤蒸发损失的水分大于滴灌大于渗灌。渗灌、滴灌有助于番茄植株形态指标的建成,为后期产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致使渗灌、滴灌番茄产量分别显著和极显著地高于沟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方法 蔬菜保护地 土壤水分 番茄 利用效率 耗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化水灌溉番茄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韩佩来 王少鸥 +2 位作者 沈建英 时文兴 张保国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4期50-52,共3页
以“日本桃太郎”番茄品种为供试材料 ,定植后用美科能磁化水装置 (香港资讯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处理的磁化水浇灌。实验结果表明 :(1)用磁化水浇灌番茄 ,对其园艺性状有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发根数增加了 3.5条、达 2 1% ,茎粗增加了 ... 以“日本桃太郎”番茄品种为供试材料 ,定植后用美科能磁化水装置 (香港资讯自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处理的磁化水浇灌。实验结果表明 :(1)用磁化水浇灌番茄 ,对其园艺性状有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发根数增加了 3.5条、达 2 1% ,茎粗增加了 0 .32cm、达 19.87% ,对其它性状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 )用磁化水浇灌番茄 ,其产量有较大的增产 ,每公顷比对照增产 6 5 73.2 7kg ,增产幅度达 10 .4 6 % ,达到极显著水平。 (3)用磁化水浇灌番茄 ,对其品质有明显改善 ,灰分、磷和粗蛋白含量明显提高 ,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略有增加 ,而粗纤维、脂肪有下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化水 灌溉 番茄 园艺性状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方式对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燕 梁银丽 +2 位作者 朱娟娟 陈晨 彭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7-181,共5页
【目的】研究灌溉方式对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番茄栽培过程中合理用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棚室内小区试验,研究6种灌溉方式(Ⅰ.常规沟灌;Ⅱ.交替沟灌;Ⅲ.固定灌溉种植行;Ⅳ.固定灌溉操作行;Ⅴ.前期采用常规沟灌,结果期... 【目的】研究灌溉方式对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番茄栽培过程中合理用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棚室内小区试验,研究6种灌溉方式(Ⅰ.常规沟灌;Ⅱ.交替沟灌;Ⅲ.固定灌溉种植行;Ⅳ.固定灌溉操作行;Ⅴ.前期采用常规沟灌,结果期采用交替沟灌;Ⅵ.前期采用交替沟灌,结果期采用常规沟灌)对樱桃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灌溉方式之间樱桃番茄产量与品质特征值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其中处理Ⅰ和Ⅵ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及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4种处理,果形指数分别为1.22和1.21,平均单果质量高达14.28和14.05g;但处理Ⅱ~Ⅳ的果实糖酸比、V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干物质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处理Ⅰ、Ⅵ和Ⅴ,只是造成硝酸盐含量轻度积累。【结论】前期采用交替沟灌,而结果期采用常规沟灌,不仅提高了樱桃番茄的产量与品质,而且还有节水的效果,这种灌溉方式可以在番茄生产中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灌溉方式 产量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咸水灌溉对设施番茄果实糖积累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娟 田萍 +3 位作者 李建设 高艳明 任慧 刘梦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1-110,共10页
【目的】探究微咸水不同灌溉方式对番茄果实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微咸水合理、高效的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京番301’为试材,采用沙土槽培的栽培方法,在防渗措施与灌水定额相同... 【目的】探究微咸水不同灌溉方式对番茄果实糖含量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微咸水合理、高效的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京番301’为试材,采用沙土槽培的栽培方法,在防渗措施与灌水定额相同的条件下,共设5个处理:微咸水(EC=3.0mS/cm)直接灌溉(CK)、地下淡水灌溉(T1)、混合水灌溉(V(微咸水)∶V(地下淡水)=1∶1,T2)、微咸水与地下淡水按生育期轮灌(苗期、开花期为地下淡水处理,果实发育期微咸水处理,T3)、微咸水与地下淡水按次轮灌(T4),研究了微咸水不同灌溉方式对白熟期、转色期、成熟期番茄果实不同部位(果皮、果肉、心室隔壁、胶质胎座)中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含量及酸性转化酶(AI)、中性转化酶(NI)、蔗糖合成酶(SS)、蔗糖磷酸合成酶(SPS)4种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整体来看,CK和T4处理有利于提高3个生育期番茄果实各部位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与T1相比,CK和T4处理下成熟期果肉中葡萄糖含量分别提高了31.55%和30.17%,果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07.31%和50.57%,蔗糖含量分别提高了70.53%和47.35%;有利于提高AI、NI、SS、SPS 4种蔗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促进果实蔗糖代谢的进行,且降低了转色期、成熟期果实各部位淀粉含量,同时番茄总产量降低。T2处理3个生育期果实各部位糖含量及酶活性居中,番茄总产量最低,为6.05kg/m^2;T3处理果实各部位糖含量及酶活性与T1相差不大,不利于番茄果实各部位糖分的积累,但番茄总产量较高;T1处理下番茄总产量最高,为9.01kg/m^2。【结论】微咸水直接灌溉和微咸水淡水按次轮灌可以提高果实各部位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从而改善番茄果实品质,可结合当地生产条件和消费群体适当选用微咸水进行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微咸水 灌溉方式 糖积累 蔗糖代谢相关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下限与营养液浓度对基质栽培番茄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平 陈锐 +3 位作者 李杰 费聪 吴杨焕 郑重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6-129,共4页
通过番茄基质栽培试验,研究营养液浓度和灌溉下限对番茄光合、品质、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营养液浓度条件下,随灌溉下限的上升,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气孔导度、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株产量在一... 通过番茄基质栽培试验,研究营养液浓度和灌溉下限对番茄光合、品质、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营养液浓度条件下,随灌溉下限的上升,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气孔导度、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株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叶片胞间CO_2浓度、果实番茄红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硝酸盐含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呈下降趋势;相同灌溉下限条件下,随营养液浓度的增加,番茄叶片净光合速率、果实硝酸盐含量、单株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多呈增加趋势,叶片胞间CO_2浓度基本呈减小趋势,果实番茄红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多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KNO_3、NH_4H_2PO_4、Ca(NO_3)_2·4H_2O、Mg SO_4·7H_2O使用浓度分别为318、127、401、288 mg/L、灌溉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70%为最佳营养液浓度和灌溉下限组合,此时番茄单株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2.198 kg、26.32 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液 灌溉下限 基质栽培 产量 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对温室盆栽番茄叶片光响应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凯利 李建明 +3 位作者 贺会强 韩瑞锋 孙三杰 姚勇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7-163,共7页
【目的】探讨水分对番茄叶片光响应特性的影响,为番茄栽培提供科学用水依据。【方法】以番茄品种"金棚1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分别按照单株日蒸腾蒸发量(ET)的50%,75%,100%和125%作为补充灌溉量设置4个水分处理,并利用Li-64... 【目的】探讨水分对番茄叶片光响应特性的影响,为番茄栽培提供科学用水依据。【方法】以番茄品种"金棚1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分别按照单株日蒸腾蒸发量(ET)的50%,75%,100%和125%作为补充灌溉量设置4个水分处理,并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番茄叶片的光响应曲线。【结果】随着灌溉量的增加,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最大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均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其中以125%ET处理的最高;水分利用效率(WUE)、叶片饱和水汽压亏缺(Vpdl)、叶片温度(Tl)、气孔限制值(Ls)则呈下降趋势,其中以50%ET处理的最低;表观量子效率(α)、光补偿点(LCP)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光合有效辐射强度(PAR)的增加,番茄叶片的Pn、Tr、Gs、WUE、Ls均呈先迅速升高后缓慢升高甚至下降的趋势;Ci先急剧下降,后基本保持平稳;Vpdl和Tl先略有下降后逐渐上升。【结论】气孔限制因素是水分影响番茄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按照ET的125%补充灌溉量,可明显提高番茄叶片的Pn,降低W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充灌溉量 水分 番茄 光响应特性 气孔限制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春番茄节水灌溉的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许贵民 姜俊业 +1 位作者 姚芳杰 陈文荣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6-29,共4页
本试验结果表明,对大棚春番茄进行膜下多孔管喷灌和微喷灌比沟灌有明显的节水、增产效果。节水率达40%~60%,增产幅度达7%~8%。膜下多孔管喷灌灌水后不泥泞,易于田间操作,是目前大棚春番茄栽培较理想的灌水方式。
关键词 番茄 喷灌 塑料温室 春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水方式对番茄品质、土壤养分及地温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赵伟 唐磊 +3 位作者 杨圆圆 张锋 杨兆森 陈志杰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3-138,共6页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设施条件下膜下暗灌(G1)、膜下滴灌(G2)、隔沟交替灌溉(G3)和普通沟灌(G4)4种灌水方式对番茄植株产量、品质、土壤养分状况及地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方式下番茄产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含...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设施条件下膜下暗灌(G1)、膜下滴灌(G2)、隔沟交替灌溉(G3)和普通沟灌(G4)4种灌水方式对番茄植株产量、品质、土壤养分状况及地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方式下番茄产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差异不显著。与空气温度相比,不同灌水方式地下15 cm处土壤日均温度均有所提高,在气温低的情况下尤为明显;与隔沟交替灌溉(G3)相比,其它3个灌溉处理均显著提高地下15 cm处土壤日均温度,平均增幅为2℃。隔沟交替灌溉(G3)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7.1 mg·kg-1,显著高于其它灌水方式。膜下滴灌和隔沟交替灌溉显著降低了矿质态氮淋溶。综上可见,膜下滴灌和隔沟交替灌溉在不降低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降低土壤硝态氮淋溶,为设施番茄适宜的灌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方式 设施番茄 品质 地温 土壤电导率
原文传递
典型旱作区不同田间持水量对塑料拱棚春茬番茄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海萍 曲继松 +3 位作者 张丽娟 杨冬艳 郭文忠 李强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81-387,共7页
为探讨典型旱作区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塑料拱棚春茬番茄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机理,开展了田间试验,共设5个灌水下限(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70%、60%、50%和40%)处理,对开花坐果期和结果盛期番茄叶片光合和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 为探讨典型旱作区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塑料拱棚春茬番茄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机理,开展了田间试验,共设5个灌水下限(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70%、60%、50%和40%)处理,对开花坐果期和结果盛期番茄叶片光合和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田间持水量对番茄叶片的光合特性和光合系统Ⅱ(PSⅡ)产生显著影响。随着田间持水量的降低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 n)、蒸腾速率(T r)、气孔导度(G s)、胞间CO2浓度(C i)、反应中心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 v/F m)、光反应中心PSⅡ的潜在活性(F v/F o)、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0/CS0)、单位面积活性反应中心数(RC/CS0)和性能指数(PI)都呈现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的趋势,其中性能指数(PI)下降的幅度最大。随着田间持水量的降低番茄叶片的气孔限制值(L s)、水分利用效率(WUE)、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0)、捕获的光能(TR0/CS0)及热耗散(DI0/CS0)均呈现先缓慢下降后显著上升趋势,表明水分过多或过少都对光合特性和PSⅡ造成胁迫,导致气孔关闭,PSⅡ原初光化学活性受到抑制,PSⅡ活性中心受到损伤,能量转化分配失衡,电子传递受阻。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作为控制灌水下限时,塑料拱棚春夏茬番茄的光合生理活动达到较佳水平,水分利用效率高,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可作为典型旱作区塑料拱棚春夏茬番茄栽培灌溉指标决策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旱作区 番茄 田间持水量 灌水下限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水量对大棚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16
作者 冯腾腾 周啸尘 +3 位作者 郁娅池 杨佳琳 马家荟 薛林宝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4-58,共5页
针对扬州地区春大棚番茄生产中灌水量尚未明确的问题,以番茄主栽品种"金冠一号"为试材,根据番茄作物所需水和各地生产中灌水经验,以及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研究了不同667m2灌水量(60、90、120、150、180m3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 针对扬州地区春大棚番茄生产中灌水量尚未明确的问题,以番茄主栽品种"金冠一号"为试材,根据番茄作物所需水和各地生产中灌水经验,以及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研究了不同667m2灌水量(60、90、120、150、180m3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为120m3的番茄的平均单果质量和单株产量最高;667m2灌水量为90m3的番茄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糖酸比和番茄红素含量最高;因此,120、90m3可分别作为扬州地区春大棚番茄高产量、高品质的灌水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灌水量 产量 品质
原文传递
不同灌水方式对大棚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赵伟 刘梦龙 +3 位作者 杨圆圆 张锋 杨兆森 陈志杰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75-79,共5页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膜下暗灌(G1)、膜下滴灌(G2)、隔沟交替灌溉(G3)和普通沟灌(G4)4种灌水方式对塑料大棚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番茄的灌溉方式。结果表明:G1、G3和G4 3种灌...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膜下暗灌(G1)、膜下滴灌(G2)、隔沟交替灌溉(G3)和普通沟灌(G4)4种灌水方式对塑料大棚番茄植株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番茄的灌溉方式。结果表明:G1、G3和G4 3种灌溉方式较G2灌水方式均显著提高了番茄株高和茎粗。G2灌水量最少,为1 146m^3·hm^(-2),G3次之为1 601m^3·hm^(-2),G1和G4 2种灌水方式灌水量最大,约为2 000m^3·hm^(-2)。G2、G3较G4灌水方式分别节水44.2%和22.1%。G2灌水利用效率最高为48.1kg·m^-3,G1、G4最低为27kg·m^-3。与其它灌溉方式相比,G3显著增加了番茄地上部和地下部干质量;而普通沟灌根系干质量最小,根/冠比最低。综上可见,膜下滴灌和隔沟交替灌溉在不降低产量的前提下,可显著降低灌水量,提高灌水利用效率,为塑料大棚番茄合适的灌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方式 番茄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原文传递
塑料大棚中番茄节水灌溉的研究 被引量:27
18
作者 于凤颖 张胜利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2-84,共3页
本文通过对大棚内栽培的番茄采用三种不同的灌水方法(沟灌、微喷灌、膜下多孔管喷灌)的科学试验,经准确比较分析后得出微喷灌、膜下多孔管喷灌比沟灌具有明显优越性。微喷灌、多孔管喷灌均比沟灌节水40%以上。因此,大棚畦作番茄... 本文通过对大棚内栽培的番茄采用三种不同的灌水方法(沟灌、微喷灌、膜下多孔管喷灌)的科学试验,经准确比较分析后得出微喷灌、膜下多孔管喷灌比沟灌具有明显优越性。微喷灌、多孔管喷灌均比沟灌节水40%以上。因此,大棚畦作番茄最佳的灌水方法是膜下多孔管喷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塑料温室 喷灌 保护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水量对新疆温室滴灌番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克全 马军勇 +3 位作者 郑国玉 周建伟 陈云 何帅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54-57,共4页
为确定新疆温室滴灌番茄适宜灌水量,在新疆农垦科学院科研基地开展了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灌水量处理对番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番茄株高、茎粗在苗期增长速度较快,随着生育期推进,番茄进入营养生长与... 为确定新疆温室滴灌番茄适宜灌水量,在新疆农垦科学院科研基地开展了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灌水量处理对番茄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番茄株高、茎粗在苗期增长速度较快,随着生育期推进,番茄进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阶段,株高、茎粗增长缓慢直至稳定,株高、茎粗总体随着灌水量增大而增大,T4处理最大,T3处理次之,T1处理最小;番茄各生育期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总体随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苗期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单峰型曲线,峰值出现在13:00,而开花结果期与成熟采摘期净光合速率变化为双峰型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及15:00,各生育期气孔导度日变化为双峰型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及15:00;4种灌水量处理的产量大小依次是T3>T4>T2>T1,中高灌水量处理(T3)产量最高,低灌水量处理(T1)最低。综合分析试验结果,中高灌水量处理(T3)下番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与高灌水量处理(T4)无显著差异,并且产量最高,这说明中高灌水量(320m3/667m2)为新疆温室滴灌番茄较为适宜的灌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番茄 滴灌 光合特性 产量
原文传递
番茄苗期节水灌溉指标研究初报 被引量:13
20
作者 马建祥 邹志荣 +1 位作者 李建明 史新立 《陕西农业科学》 2002年第5期26-28,共3页
本试验对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 85 %、90 %、95 %、10 0 %四种处理下番茄幼苗根、茎、叶干重及株高、茎粗、叶面积、壮苗指数、根系活力、净光合率及净呼吸率等项目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90 %的处理番茄幼苗根、茎、叶及全株干重、茎粗... 本试验对土壤相对含水量分别为 85 %、90 %、95 %、10 0 %四种处理下番茄幼苗根、茎、叶干重及株高、茎粗、叶面积、壮苗指数、根系活力、净光合率及净呼吸率等项目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90 %的处理番茄幼苗根、茎、叶及全株干重、茎粗、叶面积、壮苗指数的值均最大 ,根系活力、净光合率最强 ;85 %的处理番茄幼苗净呼吸率最小 ,其余各项指标仅小于 90 %的处理。初步认为土壤相对含水量为 85 %~ 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幼苗 壮苗指标 土壤 相对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