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下游大豆地方品种的聚类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游明安 盖钧镒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6-40,45,共6页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中8种不同方法对86个长江下游大豆地方品种6个推广品种的聚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离差平方和法(WM)空间扩张性适中,样本在各类中分布比较均衡,分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实际情况。按WM法进行的聚类分析... 采用系统聚类分析中8种不同方法对86个长江下游大豆地方品种6个推广品种的聚类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离差平方和法(WM)空间扩张性适中,样本在各类中分布比较均衡,分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实际情况。按WM法进行的聚类分析表明,长江下游大豆地方品种类型及其特点与地理来源存在明显关系,供试地方品种可划归为四个生态区域:江苏新沂河以北地区、江苏长江与新沂河之间地区、苏南区、安徽淮北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聚类分析 品种分类 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春夏豆区大豆熟期组归属及地理分布概貌 被引量:9
2
作者 汪越胜 盖钧镒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54-158,共5页
选择256份我国各大豆栽培区代表性地方品种,以国际通用的美国000~Ⅹ熟期组的48份标准品种为对照,在南京进行分期播种及光照处理试验,制订出与国际相衔接的我国大豆生育期生态类型划分标准,将我国大豆划分为000~Ⅸ熟期组;明确我国黄淮... 选择256份我国各大豆栽培区代表性地方品种,以国际通用的美国000~Ⅹ熟期组的48份标准品种为对照,在南京进行分期播种及光照处理试验,制订出与国际相衔接的我国大豆生育期生态类型划分标准,将我国大豆划分为000~Ⅸ熟期组;明确我国黄淮海大豆区春豆归属Ⅰ~Ⅲ组,夏豆归属Ⅱ~Ⅵ组,分析了黄淮海大豆区春夏豆品种熟期组地理分布概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海春夏豆区 熟期组 地理分布 大豆 归属 生育期 生态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不同纬度与海拔大豆蛋白质和脂肪分布概势 被引量:11
3
作者 何志鸿 徐永华 林风英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65-70,共6页
本文研究了国际大豆品种试验9年的结果,表明大豆蛋白质含量显著地受地理纬度变化和年度变化的影响,脂肪含量显著地受海拔的影响。世界高脂肪和高蛋白质含量区域均在南、北纬11°—20°59′之间。但前者分布在低于海拔500m的低... 本文研究了国际大豆品种试验9年的结果,表明大豆蛋白质含量显著地受地理纬度变化和年度变化的影响,脂肪含量显著地受海拔的影响。世界高脂肪和高蛋白质含量区域均在南、北纬11°—20°59′之间。但前者分布在低于海拔500m的低平地区,后者分布在海拔500—1000m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脂肪 蛋白质 生态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大豆分布与环境条件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福山 王衍桐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45-251,共7页
野生大豆(G. Soja)为东亚植物区系温带物种,在世界上分布仅局限在中国、日本、朝鲜和苏联东亚部份地区,而以中国分布最广、类型丰富。中国野生大豆分布的温度条件是:一年中≥20℃的月平均温度在1—6个月地区,而在3—4个月地区分布最广,... 野生大豆(G. Soja)为东亚植物区系温带物种,在世界上分布仅局限在中国、日本、朝鲜和苏联东亚部份地区,而以中国分布最广、类型丰富。中国野生大豆分布的温度条件是:一年中≥20℃的月平均温度在1—6个月地区,而在3—4个月地区分布最广,类型最多;中国野生大豆现蕾期的临界光照期大约为13小时15分至17小时5分之间,一般是在当地光照高峰(6月20日)过后20—80天现蕾开花,纬度愈高开花愈早,纬度愈低开花愈迟;不同纬度区野生大豆在同一纬度上种植,其现蕾期表现为:来自高于种植纬度地区的野生大豆,于光照高峰前现蕾开花,而来自低于种植纬度区的野生大豆均在光照高峰过后现蕾开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野生 地理分布 环境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包括内蒙)春大豆品种区划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彬如 《黑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1-34,共4页
前言大豆品种区划是实现品种布局区域化的基础工作,也是实现大豆高产、稳产的主要措施。东北地区的大豆品种区划早已有许多学者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和栽培管理水平等综合条件进行区划。近年来。
关键词 大豆 品种区划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垦区大豆生态区划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何庸 黄忠文 +1 位作者 高占民 张代平 《现代化农业》 1992年第10期7-9,共3页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大豆生产基地。垦区土地总面积1000万公顷左右,耕地面积200万公顷,大豆种植面积近70万公顷。所属农牧场分布全省各地,地域跨度大,区域间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状况复杂,自然条件的差别导致区域间生产条件的明显差... 黑龙江垦区是我国重要大豆生产基地。垦区土地总面积1000万公顷左右,耕地面积200万公顷,大豆种植面积近70万公顷。所属农牧场分布全省各地,地域跨度大,区域间地形、地貌、气候、土壤状况复杂,自然条件的差别导致区域间生产条件的明显差异。本区划研究,在对垦区影响大豆生产的自然条件各因素进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又用聚类分析方法将条件相似的区域归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态 区划 黑龙江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野生大豆熟期类型及光周期区划 被引量:3
7
作者 李福山 《作物品种资源》 1997年第4期17-19,共3页
对来自中国29个纬度区范围内的野生大豆(Glycinesoja)进行了成熟期和开花临界光周期分析。根据野生大豆分布范围、不同纬度区野生大豆开花光周期特点及熟期类型,提出野生大豆分布区的光周期区划。讨论了植物光照习性的... 对来自中国29个纬度区范围内的野生大豆(Glycinesoja)进行了成熟期和开花临界光周期分析。根据野生大豆分布范围、不同纬度区野生大豆开花光周期特点及熟期类型,提出野生大豆分布区的光周期区划。讨论了植物光照习性的划分、短日性与原始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日照植物 开花临界光周期 夏至日 野生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大豆高蛋白品种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小波 《作物品种资源》 1995年第3期42-44,共3页
四川省大豆高蛋白(≥48.0%)品种有389份,占1489份品种资源的26.1%。全省60.8%的县(市、区)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盆周丘陵和山区,尤其是与川西南山区和川西高原接壤的盆周丘陵和山区;雅安地区、涪陵地区和... 四川省大豆高蛋白(≥48.0%)品种有389份,占1489份品种资源的26.1%。全省60.8%的县(市、区)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盆周丘陵和山区,尤其是与川西南山区和川西高原接壤的盆周丘陵和山区;雅安地区、涪陵地区和乐山市大豆高蛋白品种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品种资源 高蛋白 地理分布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垦区大豆生态区划研究(续)
9
作者 何庸 黄忠文 +1 位作者 高占民 张代平 《现代化农业》 1992年第11期8-10,共3页
(二)松花江流域三壤复区 1.自然状况:本区位于垦区中部,即北纬44°~48°和东经126°30′~132°30′之间,松花江和牡丹江流经区内,地域跨度大,地形复杂,西部和南部多丘陵,东北部为松花江低平原。区内有35个国营农场,... (二)松花江流域三壤复区 1.自然状况:本区位于垦区中部,即北纬44°~48°和东经126°30′~132°30′之间,松花江和牡丹江流经区内,地域跨度大,地形复杂,西部和南部多丘陵,东北部为松花江低平原。区内有35个国营农场,土地总面积约180万公顷,拥有耕地55.3万公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生态 区划 黑龙江垦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优良大豆品种的分布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莉 《大豆通报》 1998年第1期15-16,共2页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分布区 生态区 黑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安管局大豆品种生态布局
11
作者 孙国庆 《现代化农业》 1992年第4期24-25,共2页
鉴于北安管局的气候、地形、土壤及其理化性状的分析,根据各农场种植大豆的实际情况及施肥水平、栽培方法的不同,将北安管局划分为5个自然生态区,并在各生态区内选择种植不同的大豆优良品种和优良品系,从而为生产单位区域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 品种 生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豆栽培区划及育种目标的商榷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化林 《内蒙古农牧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183-188,共6页
本文从大豆的生物学特性出发,分析了内蒙各地的生态、地理等环境条件,对大豆栽培区域的划分进行了讨论。提出内蒙大豆的主栽区可分为:嫩江支流流域、西辽河干支流流域,前套平原、后套平原等四个区域;副栽区可划分为:苏克斜鲁及其以南地... 本文从大豆的生物学特性出发,分析了内蒙各地的生态、地理等环境条件,对大豆栽培区域的划分进行了讨论。提出内蒙大豆的主栽区可分为:嫩江支流流域、西辽河干支流流域,前套平原、后套平原等四个区域;副栽区可划分为:苏克斜鲁及其以南地区、鄂尔多斯高原东部、平地泉台地——乌兰察布丘陵及其东段等三个区域。同时,对各栽培区的育种目标亦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栽培 区划 育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