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氮素水平下紫花苜蓿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对其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勇 刘慧 +2 位作者 高红梅 康雪 马春晖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93-1804,共12页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水平下紫花苜蓿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对其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氮素水平下的混播比例。【方法】以紫花苜蓿(WL525HQ)和多年生黑麦草(托亚)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以施氮量为主区,N_(0):不施氮;N_(1):... 【目的】研究不同氮素水平下紫花苜蓿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对其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筛选出最佳氮素水平下的混播比例。【方法】以紫花苜蓿(WL525HQ)和多年生黑麦草(托亚)为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以施氮量为主区,N_(0):不施氮;N_(1):总施氮量20%为基肥、分枝期追肥20%、现蕾期追肥60%;N_(2):总施氮量20%为基肥、分枝期追肥30%、现蕾期追肥50%;混播比例为副区单播紫花苜蓿(M)、多年生黑麦草(L),播种量分别为22.5、60.0 kg/hm^(2);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7∶3(M_(7)+L_(3))、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6∶4(M_(6)+L_(4))、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5∶5(M_(5)+L_(5))、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4∶6(M_(4)+L_(6))、紫花苜蓿+多年生黑麦草3∶7(M_(3)+L_(7));共计21个处理,每个小区播种量按照单播处理的百分比分别播种,3个重复。比较分析各处理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结果】在氮素水平N_(0)、N_(1)、N_(2)处理下,不同茬次紫花苜蓿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单播(P<0.05),M_(5)+L_(5)处理干草产量达到1.06 t/hm^(2)。在氮素水平N_(0)、N_(1)、N_(2)处理下,粗蛋白CP、干物质DM、饲料相对值RFV、总可滴化养分TDN和单位面积CP产量含量均显著高于单播(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均显著低于单播(P<0.05);N_(1)氮素水平下,除M_(7)+L_(3)处理CP含量显著最高(P<0.05),且随多年生黑麦草的比例增加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M_(5)+L_(5)处理CP含量最高,M_(6)+L_(4)处理DM含量显著最高(P<0.05),M_(5)+L_(5)处理RFV、TDN最高(P<0.05)。而M_(5)+L_(5)处理NDF、ADF含量显著最低(P<0.05),且随多年生黑麦草的比例增加呈先降低后增高的趋势。【结论】不同氮素水平紫花苜蓿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产量、CP、DM、RFV、TDN、单位面积粗蛋白CP含量均高于单播,NDF、ADF含量低于单播,并在紫花苜蓿与多年生黑麦草混播比例5∶5最优,年干草产量达到1.06 t/hm^(2),粗蛋白含量为26.05%,NDF、ADF分别为26.03%、26.03%;氮素处理的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要高于对照组,且混播中多年生黑麦草的氮素利用率随着其比例的增高而增高,其中以总施氮量(100 kg/hm^(2))的20%为基肥、分枝期追肥20%,现蕾期追肥60%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多年生黑麦草 混播 营养品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份野豌豆属牧草花粉粒的形态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爱林 侯燕红 +3 位作者 杨文 何承刚 黄鹤平 姜华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48,共8页
【目的】揭示9份野豌豆属(Vicia)牧草花粉粒的形态特征,为该属植物的分类提供重要的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对9份野豌豆属牧草的花粉粒形态进行观察。【结果】9份野豌豆属牧草的花粉均为单粒花粉,形状均为扁球形,赤道面观均... 【目的】揭示9份野豌豆属(Vicia)牧草花粉粒的形态特征,为该属植物的分类提供重要的形态学依据。【方法】采用扫描电镜对9份野豌豆属牧草的花粉粒形态进行观察。【结果】9份野豌豆属牧草的花粉均为单粒花粉,形状均为扁球形,赤道面观均为扁圆形,极面观呈三裂圆形或三角形,萌发孔均为三孔萌发沟,外壁纹饰为网状纹饰或脑状纹饰。9份野豌豆属牧草花粉粒形态性状的变异系数为0.00%~34.40%,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00~1.68,形态特征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结论】根据花粉粒形态推测:野豌豆、兰花苕子和箭筈豌豆进化程度较原始,而四籽野豌豆、光叶紫花苕和毛叶苕子进化程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豌豆属 花粉粒形态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化感物质对大巢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邵庆勤 李孟良 杨安中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7期294-297,共4页
试验研究了酚酸类化感物质(阿魏酸、香草酸、丁香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对麦田杂草大巢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魏酸、香草酸、丁香酸、对羟基苯甲酸能够延缓大巢菜种子的萌发,抑制大巢菜种子的萌发率、出苗率以及幼苗的生长... 试验研究了酚酸类化感物质(阿魏酸、香草酸、丁香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对麦田杂草大巢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阿魏酸、香草酸、丁香酸、对羟基苯甲酸能够延缓大巢菜种子的萌发,抑制大巢菜种子的萌发率、出苗率以及幼苗的生长,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加强;四种酚酸类化感物质的抑制效果表现为香草酸>丁香酸>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物质 大巢菜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豌豆属种子硬实特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马正华 田丰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7-99,共3页
种子硬实是物种延续对环境的一种特殊适应,硬实种子具有很高的潜在活力。硬实种子破除硬实后活力水平显著提高。豆科牧草因普遍硬实率高,活力无法体现,导致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故严重影响了牧草的田间建植,成为豆科牧草人工栽培... 种子硬实是物种延续对环境的一种特殊适应,硬实种子具有很高的潜在活力。硬实种子破除硬实后活力水平显著提高。豆科牧草因普遍硬实率高,活力无法体现,导致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故严重影响了牧草的田间建植,成为豆科牧草人工栽培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实种子 硬实特性 野豌豆属 豆科牧草 人工栽培 出苗率 活力 硬实率
原文传递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救荒野豌豆资源储量及开发利用前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晖 吴学明 +1 位作者 刘玉萍 张彦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70-971,共2页
对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救荒野豌豆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其资源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救荒野豌豆在青海省有一定的地理分布和资源储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的设想。
关键词 救荒野豌豆 分布 资源量 开发利用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野豌豆种子休眠及萌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丹 王俊杰 +1 位作者 朝克图 尤金成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11,共4页
对东方野豌豆种子的休眠特性、破除种子休眠方法及种子萌发适宜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东方野豌豆种子具有硬实休眠特性,自然成熟种子硬实率为65.75%。采用砂纸打磨和98%浓硫酸浸种均可有效破除种子硬实休眠。98%浓硫酸浸种10~18... 对东方野豌豆种子的休眠特性、破除种子休眠方法及种子萌发适宜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东方野豌豆种子具有硬实休眠特性,自然成熟种子硬实率为65.75%。采用砂纸打磨和98%浓硫酸浸种均可有效破除种子硬实休眠。98%浓硫酸浸种10~18min破除东方野豌豆种子休眠效果最好,并对幼苗正常生长无影响。东方野豌豆种子适宜萌发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发芽温度为25℃恒温,最高发芽温度为30℃恒温,最低发芽温度为10℃恒温,最适发芽床为纸上发芽。置床第3天作为种子发芽的首次计数时间,第15天为末次计数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野豌豆 种子 休眠 萌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有机氯农药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俊鹏 祁士华 +2 位作者 胡英 邢新丽 张家泉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7-120,共4页
利用GC-ECD对我国西南岩溶区地下河水体中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检测,利用Mapgis等值线图进行数据化分析,并进行简要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岩溶地下河水体中OCPs质量浓度为0.10~92.96 ng/L,均值为27.88 ng/L;水体中DDTs质量浓度为0... 利用GC-ECD对我国西南岩溶区地下河水体中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检测,利用Mapgis等值线图进行数据化分析,并进行简要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岩溶地下河水体中OCPs质量浓度为0.10~92.96 ng/L,均值为27.88 ng/L;水体中DDTs质量浓度为0.05~63.85 ng/L,均值为15.11 ng/L;水体中HCHs质量浓度为N.D~51.31 ng/L,均值为12.77 ng/L,各种污染物浓度分布不均。(2)通过等值线图可以看出,OCPs含量整体体现为北部>南部,沿海>内陆,高山丘陵>平原的总体趋势,这主要是与有机氯农药特性有关;局部地区含量异常主要原因是农业及农业相关生产导致。地下河是介于地表河与饮用水之间的一种特殊水体环境,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河的OCPs污染形势很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岩溶 地下河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花野豌豆种子活力及生理指标初探 被引量:3
8
作者 马正华 田丰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94,共3页
以大花野豌豆作为试验材料,进行吸胀实验,筛选出硬实种子与非硬实种子。进行发芽指标和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硬实种子活力高于非硬实种子活力;缓慢吸胀种子活力高于快速吸胀种子;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可以反映种子活力高低,作为... 以大花野豌豆作为试验材料,进行吸胀实验,筛选出硬实种子与非硬实种子。进行发芽指标和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表明:硬实种子活力高于非硬实种子活力;缓慢吸胀种子活力高于快速吸胀种子;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可以反映种子活力高低,作为活力大小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实种子 活力指标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胁迫对野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欧俊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3-105,共3页
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野碗豆种子,研究NaCl胁迫对豆科牧草——野豌豆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豌豆种子的萌发率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野豌豆幼苗的根长和根数也呈现出与种子萌发率... 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野碗豆种子,研究NaCl胁迫对豆科牧草——野豌豆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野豌豆种子的萌发率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野豌豆幼苗的根长和根数也呈现出与种子萌发率相同的趋: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而野豌豆幼苗的苗长则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野豌豆幼苗的根系活力也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而野豌豆幼苗根系的膜透性则呈现递增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野豌豆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根系活力 膜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脉野豌豆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10
作者 孙海莲 阿拉塔 +1 位作者 郭轶杰 成立昕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0年第6期282-283,共2页
肋脉野豌豆是野豌豆属分布于荒漠草原的惟一种,是非常珍贵的旱生豆科牧草种质资源。在对其种质发掘利用中,栽培驯化培育出营养价值高、抗逆能力强的优良品种——乌拉特肋脉野豌豆。但由于其种子成熟不一致、落粒性强、硬实率高等突出野... 肋脉野豌豆是野豌豆属分布于荒漠草原的惟一种,是非常珍贵的旱生豆科牧草种质资源。在对其种质发掘利用中,栽培驯化培育出营养价值高、抗逆能力强的优良品种——乌拉特肋脉野豌豆。但由于其种子成熟不一致、落粒性强、硬实率高等突出野生种性的存在,导致种子产量低,影响了种源的开发和对其推广利用,为此提出一些拟改良的方法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脉野豌豆 种质 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年生香豌豆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引种栽培试验 被引量:12
11
作者 胡建忠 闫晓玲 +2 位作者 雷启祥 王子科 党维勤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7-23,共7页
通过贸易购买方式从美国引进优良牧草———多年生香豌豆 ,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多年生香豌豆引种后的适应性很强 ,适生中心区为黄土高塬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一副区、二副区、三副区和冲积平原区 ;一般适生区为黄土丘陵... 通过贸易购买方式从美国引进优良牧草———多年生香豌豆 ,在黄土高原地区进行引种栽培试验。多年生香豌豆引种后的适应性很强 ,适生中心区为黄土高塬沟壑区、黄土丘陵沟壑区一副区、二副区、三副区和冲积平原区 ;一般适生区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四副区、五副区 ;适生边缘区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五副区。其生长迅速 ,产草量很高 ,产草量鲜重可达 80t/hm2 ,为紫花苜蓿的 2倍以上 ;生态经济利用价值很高 ,粗蛋白含量为 2 7.92 % ,粗脂肪为 3.16 % ,适口性好 ;枝叶氮、磷、钾含量高 ,特别是通过其根瘤的固氮作用 ,可以很好地促进与其间作的林木快速生长 ;草层茂密 ,根系发达 ,水土保持作用很好 ;栽培技术简便易行 ,在饲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牧草 多年生香豌豆 黄土高原地区 引种 栽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野豌豆属一新变种及其花粉形态 被引量:6
12
作者 苏亚拉图 哈斯巴根 音扎布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00年第2期135-136,共2页
记录了豆科野豌豆属一新变种狭柳叶野豌豆Viciavenosa (Willd .exLink)Maxim .var .ichhsinganicaSoyoltvar .nov .,并描述了其花粉形态特征 .
关键词 狭柳叶野豌豆 花粉形态 变种 内蒙古 野豌豆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野豌豆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冉雪琴 朱晓彤 朱邦长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9,共5页
对贵州窄叶野豌豆、广布野豌豆、光叶紫花苕和救荒野豌豆4种野豌豆及其种下不同类元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布野豌豆和光叶紫花苕的染色体数目为2n=14,属于较为原始的类群;窄叶野豌豆和救荒野豌豆的染色体数目为2n=... 对贵州窄叶野豌豆、广布野豌豆、光叶紫花苕和救荒野豌豆4种野豌豆及其种下不同类元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布野豌豆和光叶紫花苕的染色体数目为2n=14,属于较为原始的类群;窄叶野豌豆和救荒野豌豆的染色体数目为2n=12,属于较为进化的类群。窄叶野豌豆和救荒野豌豆种下类元的核型研究表明,种下类元间的核型差异明显,并对野豌豆属核型进化的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豌豆属 核型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箭舌豌豆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福海 包兴国 +4 位作者 刘生战 杨文玉 李全福 舒秋萍 何贵文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4-26,共3页
箭舌豌豆吕福海,包兴国,刘生战,杨文玉,李全福,舒秋萍,何贵文(甘肃省农科院土肥所兰州730070)箭舌豌豆(ViciasativaL.)又名大巢菜、春巢菜、野豌豆等。为一年生或越年生、匍伏、有卷须的草本植物,是巢菜... 箭舌豌豆吕福海,包兴国,刘生战,杨文玉,李全福,舒秋萍,何贵文(甘肃省农科院土肥所兰州730070)箭舌豌豆(ViciasativaL.)又名大巢菜、春巢菜、野豌豆等。为一年生或越年生、匍伏、有卷须的草本植物,是巢菜属中主要的栽培品种。一、来源与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舌豌豆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根农杆菌介导的箭筈豌豆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6
15
作者 梅错 刘志鹏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7,共7页
首次建立了箭筈豌豆的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利用ARqua1和K599两种发根农杆菌成功诱导出阳性转基因毛状根,其中更适合诱导箭筈豌豆毛状根的是ARqua1菌株。在无菌和非无菌条件下,ARqua1菌株的阳性毛状根诱导效率分别为81.7%、35.4%,而K599... 首次建立了箭筈豌豆的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利用ARqua1和K599两种发根农杆菌成功诱导出阳性转基因毛状根,其中更适合诱导箭筈豌豆毛状根的是ARqua1菌株。在无菌和非无菌条件下,ARqua1菌株的阳性毛状根诱导效率分别为81.7%、35.4%,而K599菌株的阳性毛状根诱导效率分别为70.0%、33.3%。PCR检测和GUS染色结果表明,GUS基因在毛状根中稳定表达,毛状根遗传转化体系可应用于箭筈豌豆分子和蛋白水平的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箭筈豌豆 发根农杆菌 毛状根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牧草──乌拉特肋脉野豌豆 被引量:4
16
作者 阿拉塔 温都苏 +2 位作者 宝音 于斌 孙海莲 《内蒙古畜牧科学》 2000年第3期36-36,共1页
乌拉特肋脉野豌豆(Viciacostata──Leded cv,Wulata)是内蒙古畜牧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乌拉特草原采集野生种,经10余年栽培驯化而成的品种。该品种分枝多,枝叶茂盛,返青早,枯... 乌拉特肋脉野豌豆(Viciacostata──Leded cv,Wulata)是内蒙古畜牧科学院草原研究所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乌拉特草原采集野生种,经10余年栽培驯化而成的品种。该品种分枝多,枝叶茂盛,返青早,枯黄晚,抗旱,耐瘠薄。适宜在我国北方干旱草原及荒漠草原地区推广种植,1993年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登记为野生栽培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特肋脉野豌豆 牧草 特征 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脉野豌豆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海莲 阿拉塔 +1 位作者 郭轶杰 成立昕 《内蒙古畜牧科学》 2000年第4期34-35,共2页
肋脉野豌豆是野豌豆属分布于荒漠草原的唯一种,是非常珍贵的旱生豆科牧草种质资源.在对其种质发掘利用中,栽培驯化培育出营养价值高、抗逆能力强的优良品种&&乌拉特肋脉野豌豆.但由于其种子成熟不一致、落粒性强、硬实率高等突... 肋脉野豌豆是野豌豆属分布于荒漠草原的唯一种,是非常珍贵的旱生豆科牧草种质资源.在对其种质发掘利用中,栽培驯化培育出营养价值高、抗逆能力强的优良品种&&乌拉特肋脉野豌豆.但由于其种子成熟不一致、落粒性强、硬实率高等突出野生种性的存在,导致种子产量低,影响了种源的开发和对其推广利用为此提出一些拟改良的方法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脉野豌豆 种质资源 豆科牧草 品种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种型苕子种质资源筛选与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正刚 张钦 +5 位作者 崔宏浩 林海波 朱青 宋启堃 胡萍 宋兴香 《种子》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8-61,共4页
以39份苕子品种作为供试材料,通过3年的田间试验对各品种农艺性状的观测,从基本信息统计、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苕子种质资源进行筛选评价,筛选出适合留种的绿肥种质资源。通过基本统计发现,各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株种子产量... 以39份苕子品种作为供试材料,通过3年的田间试验对各品种农艺性状的观测,从基本信息统计、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苕子种质资源进行筛选评价,筛选出适合留种的绿肥种质资源。通过基本统计发现,各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株种子产量,最小的是生育期,基于主成分分析发现排在前5位的苕子为苏叶苕子、113蓝花苕子、119蓝花苕子、097毛叶苕子、112蓝花苕子,运用聚类分析可将39份材料分为5类:第1类包括15份材料,第2类包括6份材料,第3类包括4份材料,第4类包括9份材料,第5类包括5份材料。初步筛选出适合贵州种植和留种的苕子资源为:苏叶苕子、113蓝花苕子、119蓝花苕子、097毛叶苕子、112蓝花苕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苕子 绿肥 种质资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豌豆品种高寒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3
19
作者 邵新庆 沈禹颖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5-28,共4页
在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 ,于 1998~ 1999年期间 ,观察了 3种引进一年生豌豆 (Pisumsativum)品种在高寒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 ,3种豌豆均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并能完成整个生育期。其中中豌 8号生产性能最佳 ,其蛋白质... 在甘肃省皇城绵羊育种试验场 ,于 1998~ 1999年期间 ,观察了 3种引进一年生豌豆 (Pisumsativum)品种在高寒环境条件下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 ,3种豌豆均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并能完成整个生育期。其中中豌 8号生产性能最佳 ,其蛋白质含量、产草量和种子产量均高于其它 2种豌豆 ,分别为 2 5 89%、7 92t/hm2 、3 9t/hm2 ,可作为高寒牧区的优良一年生豆科牧草。而饲用豌豆瘤体粉色 ,有效固氮的根瘤多于另外 2个品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 品种 高寒适应性 生长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叶野豌豆生长规律及克隆植株扩展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明辉 涂志平 +1 位作者 于磊 鲁为华 《草食家畜》 2010年第4期58-61,共4页
线叶野豌豆是分布于新疆山地的优良野生牧草,本实验对线叶野豌豆在绿洲引种栽培驯化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和克隆植株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测定,结果表明,线叶野豌豆种群生长符合逻辑斯蒂方程,其发育良好的水平根是克隆植株在有限资源条件下... 线叶野豌豆是分布于新疆山地的优良野生牧草,本实验对线叶野豌豆在绿洲引种栽培驯化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和克隆植株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测定,结果表明,线叶野豌豆种群生长符合逻辑斯蒂方程,其发育良好的水平根是克隆植株在有限资源条件下进行个体扩展的基础,在新疆绿洲区具有良好的栽培引种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叶野豌豆 生长规律 克隆植株 扩展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