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淀粉多抗甘薯新品种苏薯29的选育 被引量:11
1
作者 贾赵东 马佩勇 +3 位作者 边小峰 禹阳 郭小丁 谢一芝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48-856,共9页
【目的】选育高淀粉多抗甘薯新品种,为长江流域薯区甘薯淀粉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持。【方法】以优质高产品种苏薯16号为父本、高抗高淀粉率品种浙紫薯1号为母本,通过有性杂交,采取干物质含量和产量低世代选择,抗性和品质高世代鉴定的技... 【目的】选育高淀粉多抗甘薯新品种,为长江流域薯区甘薯淀粉产业发展提供良种支持。【方法】以优质高产品种苏薯16号为父本、高抗高淀粉率品种浙紫薯1号为母本,通过有性杂交,采取干物质含量和产量低世代选择,抗性和品质高世代鉴定的技术路线选育甘薯新品种,并参加国家甘薯品种长江流域区域试验和多点生产力大区比较试验。【结果】选育的苏薯29属淀粉型甘薯品种,薯形呈长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淡黄色,结薯集中整齐,单株结薯数平均4.6个,大中薯率84.8%,耐盐、耐贮性较好,熟食品质优;在国家甘薯品种长江流域区域试验中,平均薯干产量9964.4 kg/ha,比徐薯22(CK)增产11.95%;平均淀粉产量6786.3 kg/ha,比CK极显著增产15.58%,平均薯块干物质含量和淀粉率分别为33.75%和23.00%,分别比CK高3.40%和2.95%(绝对值);高抗茎线虫病,抗根腐病和蔓割病,不抗黑斑病。2016年5月通过国家甘薯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苏薯29,鉴定编号为国品鉴甘薯2016015。【结论】苏薯29丰产稳产性好,淀粉产量高,适合在长江流域薯区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也可在江苏滩涂盐碱地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苏薯29 淀粉 优质 品种选育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和Ipomoea lacunosa的种间体细胞杂种植株再生及鉴定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庆昌 米凯霞 +2 位作者 周海鹰 马彪 翟红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529-535,共7页
用PEG融合法融合甘薯品种高系14号和近缘野生种Ipomoea lacunosa的原生质体,将融合原生质体培养在含有0.05mg/L 2,4 D和0.5mg/L KT的改良MS培养基中,4~5天后融合原生质体发生第一次细胞分裂。培养12周后,形成直径达1~2mm的小愈伤组织... 用PEG融合法融合甘薯品种高系14号和近缘野生种Ipomoea lacunosa的原生质体,将融合原生质体培养在含有0.05mg/L 2,4 D和0.5mg/L KT的改良MS培养基中,4~5天后融合原生质体发生第一次细胞分裂。培养12周后,形成直径达1~2mm的小愈伤组织。将这些小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0.05 mg/L 2,4-D和0.5mg/L KT的MS培养基上,愈伤组织迅速增殖。将其中的70个愈伤组织培养在添加3.0mg/L BAP的MS培养基上,并进一步培养在MS基本培养基上,获得9株再生植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酯酶同工酶和RAPD分析表明,其中2株再生植株(KL1和KL3)为种间体细胞杂种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lacunosa 体细胞杂种 植株再生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进紫心甘薯资源的鉴定及种质创新 被引量:11
3
作者 谢一芝 郭小丁 +2 位作者 贾赵东 马佩勇 边小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4-58,共5页
紫心甘薯富含花青素,具有多种保健功能,为了加速紫心甘薯的育种进程,对从日本引进的紫心甘薯资源凌紫进行特性鉴定,并通过配组杂交对其作为亲本利用价值进行评价。鉴定结果表明:凌紫的薯肉为深紫色,每100 g鲜薯花青素含量93.85 mg,薯块... 紫心甘薯富含花青素,具有多种保健功能,为了加速紫心甘薯的育种进程,对从日本引进的紫心甘薯资源凌紫进行特性鉴定,并通过配组杂交对其作为亲本利用价值进行评价。鉴定结果表明:凌紫的薯肉为深紫色,每100 g鲜薯花青素含量93.85 mg,薯块干物率36%,中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开花性较好。利用凌紫为亲本配制了15个杂交组合。结果表明,15个杂交组合的平均结实率为15.85%,杂交组合后代的平均中选率为4.46%。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从凌紫×川薯69的组合后代中创新出优异的紫心甘薯品种宁紫薯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心甘薯 鉴定 种质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与近缘野生种I.trifida种间杂交结实率和结薯性 被引量:6
4
作者 戴起伟 吴纪中 +3 位作者 邱瑞镰 谢一芝 徐品莲 张黎玉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2-86,共5页
甘薯品种与不同倍性(2x,3x,4x)野生种I.trifida杂交,获得F1代种子703粒,平均结实率为5.9%;甘薯品种与不同倍性种间杂种回交,结实率平均为15.4%。结果显示:野生种及多数种间杂种表现父本花粉育性... 甘薯品种与不同倍性(2x,3x,4x)野生种I.trifida杂交,获得F1代种子703粒,平均结实率为5.9%;甘薯品种与不同倍性种间杂种回交,结实率平均为15.4%。结果显示:野生种及多数种间杂种表现父本花粉育性障碍;种间杂交父母本染色体倍性愈趋近平衡,其结实率及种子可育率越高。通过双列杂交试验,筛选出甘薯品种“徐薯18”和“美国红”,种间杂种7K-1和7K-2为杂交亲和性较好的亲本;对177个野生种及其种间杂种后代材料进行了田间结薯性鉴定,种间杂交F1品系结薯率为11.4%,结薯品系间块根重性状呈广泛变异,单株薯块鲜重300g以上的占1.7%。从甘薯与二倍体野生种杂交后代中筛选出两个块根重较突出的四倍体杂种,对于甘薯育种资源的创新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I.trifida 种间杂交 结实率 结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服甘薯组(Section batatas)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研究再报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家旭 陆漱韵 +1 位作者 周海鹰 刘庆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9-146,共8页
甘薯组A系列野生种I.triloba和B系列栽培种徐薯18杂交授粉后11~20天的胚珠培养获得了试管苗和杂种植株。观察比较了杂种和两亲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细胞学鉴定。在同一植株的不同细胞中,染色体数均多于30,但有变异,变动在38~56范围内。... 甘薯组A系列野生种I.triloba和B系列栽培种徐薯18杂交授粉后11~20天的胚珠培养获得了试管苗和杂种植株。观察比较了杂种和两亲的形态特征,进行了细胞学鉴定。在同一植株的不同细胞中,染色体数均多于30,但有变异,变动在38~56范围内。杂种植株的花器中,雌雄蕊结构发生变异,全部花朵没有出现雄蕊,雌蕊却有1~5套。用B系列2个野生种和栽培种的6个品种的花粉与杂种植株回交授粉,均不结实。这些异常表现都说明确是种间杂种。近来又应用RAPD鉴定甘薯组种间杂种,进一步证明了种间杂种的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种间杂交 胚珠培养 雌雄蕊结构 不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服甘薯品种间杂交不亲和性方法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陆漱韵 李惟基 +1 位作者 李太元 王克通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548-556,共9页
对甘薯品种中A、B、C三个杂交不孕群的品种进行自交和群内品种间杂交的结实性观察,并用多种途径进行克服不亲和性的研究.其中以NAA,6-BA,2,4-D等生长物质处理,对克服花粉萌发后的障碍,延长花器寿命,和提高结实率有明显的效果.效果大小... 对甘薯品种中A、B、C三个杂交不孕群的品种进行自交和群内品种间杂交的结实性观察,并用多种途径进行克服不亲和性的研究.其中以NAA,6-BA,2,4-D等生长物质处理,对克服花粉萌发后的障碍,延长花器寿命,和提高结实率有明显的效果.效果大小与植物生长物质种类、浓度、配比有关,也和试验材料有关.所得杂种后代经酯酶同工酶分析,证明是真杂种.植物生长物质处理对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和受精率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亲和性 甘薯 种间杂交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组(Batatas Section)种间、种内交配不亲和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陆漱韵 李太元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61-168,T001,共9页
以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为材料,研究甘薯组种内和种间不亲和特性,主要结果如下:1.无论种内或种间,交配不亲和性是存在的;2.种间不亲和表现特点依组合不同,表现为3种类型:(1)花粉不萌发或产生极短花粉管,柱头的乳突细胞有胼胝质反应。(2)... 以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为材料,研究甘薯组种内和种间不亲和特性,主要结果如下:1.无论种内或种间,交配不亲和性是存在的;2.种间不亲和表现特点依组合不同,表现为3种类型:(1)花粉不萌发或产生极短花粉管,柱头的乳突细胞有胼胝质反应。(2)花粉萌发延迟,花粉管生长缓慢、停滞。(3)花粉正常萌发,花粉管生长受阻。几乎没有观察到正常受精作用;3.种内不亲和主要表现为花粉不能在柱头上萌发,柱头的乳突细胞胼胝质反应明显,但也有的组合表现为花粉萌发后的障碍。所有种内交配组合没有观察到正常受精作用的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近缘野生种 不亲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服甘薯杂交不亲和性的方法初探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雄坚 陈应冬 +2 位作者 房伯平 林美莺 谢春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3期9-10,共2页
通过异群花柱诱导克服同群杂交花粉萌发的障碍以及利用诱导配方液处理花柱,成功地诱导出甘薯同群杂交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探索出了3种克服甘薯同群杂交不亲和的方法。经测定,均能发现同群杂交花粉萌发,有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 甘薯 杂交不亲和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新品种金山1255的选育与鉴定 被引量:4
9
作者 陈凤翔 袁照年 +2 位作者 庄宝华 陈选阳 林文新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96-299,共4页
1990年选用优良亲本进行放任授粉的集团杂交 ,育成甘薯新品种金山 12 55,于 1996和 1997年分别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及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该品种表现高产、优质、高抗蔓割病、耐旱及耐贮等特性 ,在莆田、惠安、晋江、漳浦... 1990年选用优良亲本进行放任授粉的集团杂交 ,育成甘薯新品种金山 12 55,于 1996和 1997年分别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及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该品种表现高产、优质、高抗蔓割病、耐旱及耐贮等特性 ,在莆田、惠安、晋江、漳浦、福清等 16个县 (市 )示范推广 ,到 1999年累计种植面积 370 2 7hm2 ,已取得了较大增产效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新品种 金山1255 特性鉴定 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心甘薯新品种鄂薯8号的选育与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新笋 雷剑 +3 位作者 苏文瑾 郑彬 张良兴 邓辉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4553-4555,共3页
鄂薯8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1年以日本选育的紫色甘薯品种山川紫为母本,日本绫紫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品种,具有花青素含量高、鲜薯产量高、茎叶产量高等优点,在湖北省区域试验中表现好;在栽培技术上主要注意适当早栽、合... 鄂薯8号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2001年以日本选育的紫色甘薯品种山川紫为母本,日本绫紫为父本组配而成的品种,具有花青素含量高、鲜薯产量高、茎叶产量高等优点,在湖北省区域试验中表现好;在栽培技术上主要注意适当早栽、合理肥水运筹和适度化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心甘薯 鄂薯8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叶柄原生质体有效植株再生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聪莉 张志芬 +2 位作者 徐丽娟 孟祥霞 王晶珊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9年第4期420-424,共5页
将甘薯(Ipomoeabatatas(L.)Lam.)‘元气’和‘白星’(‘WhiteStar’)的叶柄原生质体培养在含有0.05mg·L-12,4D和0.5mg·L-1KT的改良MS液体培养基中,3~4d... 将甘薯(Ipomoeabatatas(L.)Lam.)‘元气’和‘白星’(‘WhiteStar’)的叶柄原生质体培养在含有0.05mg·L-12,4D和0.5mg·L-1KT的改良MS液体培养基中,3~4d后细胞开始分裂。培养8~9周后,将直径达1~2mm的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0.05~0.2mg·L-12,4D和0~0.5mg·L-1KT或添加0.5~2.0mg·L-1NAA和1.0~3.0mg·L-1BAP的MS固体增殖培养基上使其增殖。转移3~5周后,将愈伤组织再转移到MS基本培养基或转移到添加2.0~3.0mg·L-1BAP的MS培养基上。当进一步转移到MS基本培养基上后,从愈伤组织或从愈伤组织形成的不定根上再生出植株。‘元气’植株再生率高达60.0%,WhiteStar高达4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原生质体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杂交不亲和性克服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立明 王庆美 +1 位作者 郗光辉 王建军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5年第4期242-246,共5页
1992~1993年采用植物激素处理柱头和子房的方法,研究了植物激素对克服A群和D群内品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作用。结果表明:6-BA、2,4-D等植物激素可使花器寿命延长6~10d;50μl/L2,4-D+100μl/... 1992~1993年采用植物激素处理柱头和子房的方法,研究了植物激素对克服A群和D群内品种间杂交不亲和性的作用。结果表明:6-BA、2,4-D等植物激素可使花器寿命延长6~10d;50μl/L2,4-D+100μl/L6-BA可使A群内千系682-11×济南红正反交结实率分别提高到15.0%和131%,100μl/LIAA+50μl/L6-BA和50μl/L2,4-D+100μl/L6-BA可使D群内红红1号×济薯10号的结实率分别提高104%和10.8%,但上述植物激素配方对A、D两群内其它组合的结实率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杂交 不亲和性 植物激素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花粉离体萌发及不同保存方法对其生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庆美 郗光辉 +2 位作者 王大箴 张立明 王建军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186-189,共4页
本试验用4种不同的温、湿度处理甘薯花粉研究了甘薯花粉离体条件下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甘薯花粉常规离体培养条件下萌发困难;降低空气湿度、温度能够有效地保持甘薯花粉生活力,低温(-6℃~-10℃)干燥条件可以保持甘薯花粉... 本试验用4种不同的温、湿度处理甘薯花粉研究了甘薯花粉离体条件下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甘薯花粉常规离体培养条件下萌发困难;降低空气湿度、温度能够有效地保持甘薯花粉生活力,低温(-6℃~-10℃)干燥条件可以保持甘薯花粉生活力6d,用此类花粉人工授粉,杂交结实率仍达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花粉 生活力 杂交 离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甘薯育种效率的技术体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陆漱韵 李惟基 冯启渔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7-7,共1页
提高甘薯育种效率的技术体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正确评定亲本和组合在育种工作中亲本和组合是很重要的。根据甘薯作物的特点和育种目标,通常要进行初步筛选,首先了解亲本具备的产量因素,干物质和胡萝卜素含量等品质性状,对主要... 提高甘薯育种效率的技术体系,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正确评定亲本和组合在育种工作中亲本和组合是很重要的。根据甘薯作物的特点和育种目标,通常要进行初步筛选,首先了解亲本具备的产量因素,干物质和胡萝卜素含量等品质性状,对主要病害的抗感,是否耐干旱、瘠薄地等特性还要注意组配时性状的遗传特点和两亲较远的亲缘关系,以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常用亲本自交及杂交亲和性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秀英 马代夫 朱崇文 《作物品种资源》 1998年第4期3-5,共3页
利用近20年来80余个亲本、1200组合(次)的资料,研究甘薯常用亲本的自交不亲和性及不亲和群内和群间的亲和性。结果表明,多数常用亲本自交不亲和,个别品种与以往报道差别较大,徐薯18等自交结实率较高。异群间杂交亲和性... 利用近20年来80余个亲本、1200组合(次)的资料,研究甘薯常用亲本的自交不亲和性及不亲和群内和群间的亲和性。结果表明,多数常用亲本自交不亲和,个别品种与以往报道差别较大,徐薯18等自交结实率较高。异群间杂交亲和性顺序与日本户刈义次等的报道较为一致。含有近缘野生种血缘的南丰、徐5-138等存在着单向亲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亲本 自交 不亲和群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亲本配合力分析及组合选配 被引量:1
16
作者 林美莺 黄宏城 谢春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5-17,共3页
通过3×4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合力分析,对几年来后代入选率较高的7个亲本12个组合的利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薯88-70是较理想的中高产高干亲本,槟榔薯是个典型的高干亲本,而湛薯75-57的综合潜力大,其后代易产生优良的组合。广薯7... 通过3×4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合力分析,对几年来后代入选率较高的7个亲本12个组合的利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广薯88-70是较理想的中高产高干亲本,槟榔薯是个典型的高干亲本,而湛薯75-57的综合潜力大,其后代易产生优良的组合。广薯76-12×槟榔薯和广薯88-70×湛薯75-57是2个较好的中产高干组合,广薯35-111×广薯73-21属于优良的高产中干组合,而广薯76-12×湛薯75-57为高产中低干组合。薯干重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与鲜薯重的效应值相一致,其幅度受干物率所制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配合力 不安全双列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高淀粉甘薯新品种烟薯23号选育研究
17
作者 辛国胜 林祖军 +4 位作者 韩俊杰 刘志坚 商丽丽 邱鹏飞 曲文超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7期18-20,共3页
烟薯23号具有产量高、淀粉含量较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是加工淀粉的优质品种。2007~2008年山东省区域试验,其鲜薯666.7m2平均产量2511.89kg,较对照(徐薯18)增产28.03%;薯干平均产量730.49kg,较对照(徐薯18)增... 烟薯23号具有产量高、淀粉含量较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是加工淀粉的优质品种。2007~2008年山东省区域试验,其鲜薯666.7m2平均产量2511.89kg,较对照(徐薯18)增产28.03%;薯干平均产量730.49kg,较对照(徐薯18)增产21.4%,均居第1位。2010年分别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和国家甘薯鉴定委员会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新品种 烟薯23号 高产 高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砧木及生长调节剂对甘薯亲本济薯10号开花的影响
18
作者 王庆美 郗光辉 +1 位作者 王大箴 张立明 《山东农业科学》 1995年第2期20-21,共2页
不同砧木及生长调节剂对甘薯亲本济薯10号开花的影响王庆美,郗光辉,王大箴,张立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250100)济薯10号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978年利用安薯1号作母本,青农8号作父本,经有性... 不同砧木及生长调节剂对甘薯亲本济薯10号开花的影响王庆美,郗光辉,王大箴,张立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济南250100)济薯10号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1978年利用安薯1号作母本,青农8号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产量高,抗性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杂交 嫁接 砧木 生长调节剂 亲本 开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育种亲本材料的筛选
19
作者 王本超 汪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4期322-325,共4页
通过对皖薯3号、徐薯18、农林10号等20份较优的种质资源进行生产力的鉴定、抗性(根腐病、抗旱性)鉴定以及杂交亲和性和配合力的研究,筛选出皖薯3号、豫薯6号、农林10号、徐薯18号和皖薯5号是专用型甘薯新品种选育的优... 通过对皖薯3号、徐薯18、农林10号等20份较优的种质资源进行生产力的鉴定、抗性(根腐病、抗旱性)鉴定以及杂交亲和性和配合力的研究,筛选出皖薯3号、豫薯6号、农林10号、徐薯18号和皖薯5号是专用型甘薯新品种选育的优良亲本材料,“皖薯3号×农林10号”、“徐薯18×豫薯6号”、“农林10号×皖薯5号”(均为正反交)是专用型甘薯新品种选育的优良杂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种质资源 亲本材料 杂交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不同杂种群体的产量和产量因素表现及综合评价分析
20
作者 徐茜 张兴端 +1 位作者 黄文章 王良平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CAS 1995年第6期18-21,共4页
甘薯不同杂种群体的产量和产量因素表现及综合评价分析徐茜,张兴端,黄文章,王良平(四川省万县市农科所634000)甘薯是异质杂合的无性繁殖作物,杂种一代所表现的各种遗传效应能够稳定下来,因而对杂种一代的性状表现进行分析... 甘薯不同杂种群体的产量和产量因素表现及综合评价分析徐茜,张兴端,黄文章,王良平(四川省万县市农科所634000)甘薯是异质杂合的无性繁殖作物,杂种一代所表现的各种遗传效应能够稳定下来,因而对杂种一代的性状表现进行分析,有利于了解杂种后代的选择潜力和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杂种 产量 产量组成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