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缓苏过程中玉米颗粒内部水分分布的数学模拟 被引量:7
1
作者 贾灿纯 李业波 +1 位作者 刘登瀛 曹崇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47-151,共5页
在平面直角坐标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玉米颗粒在缓苏过程中的含水量变化进行了数学模拟。玉米颗粒在75℃的热风温度下干燥2小时,然后进行密闭保温缓苏,结果表明:随着缓苏时间的增加,玉米颗粒中心部位的含水量缓慢下降,表面的含水量增加... 在平面直角坐标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玉米颗粒在缓苏过程中的含水量变化进行了数学模拟。玉米颗粒在75℃的热风温度下干燥2小时,然后进行密闭保温缓苏,结果表明:随着缓苏时间的增加,玉米颗粒中心部位的含水量缓慢下降,表面的含水量增加较快,只有次中间部位的含水量变化较小。在玉米颗粒内部,粉质胚乳的平均含水量呈下降的趋势,而角质胚乳和胚的平均含水量是增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缓苏 水分分布 有限元方法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用玉米营养价值及综合加工利用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进 李铭东 +2 位作者 阿不来提.阿布拉 郭峰 王自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62-165,共4页
简要介绍了特用玉米糯玉米、甜玉米、优质蛋白玉米、高油玉米、爆裂玉米、高直链淀粉玉米、笋玉米、黑玉米和青饲青贮玉米的特征特性、营养价值和综合加工利用情况,为新疆特用玉米的科研、推广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用玉米 营养价值 综合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红外吸收光谱试验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朱文学 张仲欣 +1 位作者 刘建学 夏朝勇 《干燥技术与设备》 CAS 2004年第4期16-19,共4页
进行了两个品种、三种水分玉米的红外吸收光谱试验研究,比较了玉米品种和含水率对吸收红外光谱的影响,表明谷物品种差异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影响甚小。同时进行了玉米表皮和内部胚乳红外吸收光谱特性试验,表明二者的红外吸收特性有其相似性... 进行了两个品种、三种水分玉米的红外吸收光谱试验研究,比较了玉米品种和含水率对吸收红外光谱的影响,表明谷物品种差异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影响甚小。同时进行了玉米表皮和内部胚乳红外吸收光谱特性试验,表明二者的红外吸收特性有其相似性,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对玉米红外辐射吸收特性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非匹配红外吸收原则确定了对干燥比较有利的红外光谱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红外吸收光谱 吸收度 干燥 农产品加工业 红外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速冻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翟广谦 陈永欣 田福海 《山西农业科学》 1998年第1期76-79,共4页
1994-1996年对糯玉米速冻加工技术进行了研究,明确了糯玉米速冻加工保鲜期达6-8个月的关键技术是,鲜穗适采期为授粉后23-25天;漂烫比汽蒸效果好,时间为24分钟,冷点温度≥90℃;速冻温度为-45~-38℃,贮藏温度为-18℃。
关键词 糯玉米 速冻 加工技术 玉米 鲜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玉米深加工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被引量:29
5
作者 李新华 李泉木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7-139,共3页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我国玉米深加工取得的成就,从1981年到1997年,玉米淀粉产量年增长率为14%。但存在问题很多,主要是深加工程度不够,企业经济效益较低。发展的出路在于扩大生产规模,应用高新技术,进一步推进深加工程度。
关键词 玉米 深加工 淀粉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应力裂纹的生成和扩展过程模拟 被引量:9
6
作者 朱文学 连政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3-116,共4页
对玉米应力裂纹进行了分形分析 ,结果表明 ,玉米应力裂纹具有近似的自相似性 ,即分形特征 ,因此 ,可以用分形的理论进行研究。根据显微图像分析 ,认为分形形纹的扩展有 4种机制 ,即沿晶扩展、穿晶扩展、沿晶和穿晶偶合扩展及分叉扩展。... 对玉米应力裂纹进行了分形分析 ,结果表明 ,玉米应力裂纹具有近似的自相似性 ,即分形特征 ,因此 ,可以用分形的理论进行研究。根据显微图像分析 ,认为分形形纹的扩展有 4种机制 ,即沿晶扩展、穿晶扩展、沿晶和穿晶偶合扩展及分叉扩展。建立了各种应力裂纹扩展机制的分形模型 ,给出了生成元维数 ,模拟了整个剖面和局部显微状态下应力裂纹的扩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分形 应力裂纹 生成 扩展过程 干燥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过程中玉米颗粒内部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贾灿纯 曹崇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7-62,共6页
在平面直角坐标下,对玉米在干燥过程中的热应力和湿应力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玉米颗粒内部应力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系统地推导了求解玉米颗粒内部应力的经过,在75℃和50℃的干燥温度下,模拟了玉米颗粒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最大... 在平面直角坐标下,对玉米在干燥过程中的热应力和湿应力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玉米颗粒内部应力的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系统地推导了求解玉米颗粒内部应力的经过,在75℃和50℃的干燥温度下,模拟了玉米颗粒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给出了最大应力的分布区域和应力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应力 干燥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速冻加工工艺与不同条件下的食用风味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洪明 刘德林 +4 位作者 王瑞英 高峻岭 宋朝玉 张继余 盖红梅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111-113,共3页
糯玉米因其色彩斑斓、营养丰富、用途广泛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已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适于加工出口的高效作物,呈加快发展之势。笔者对速冻糯玉米穗的加工工艺和不同条件下的食用风味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速冻糯玉米穗... 糯玉米因其色彩斑斓、营养丰富、用途广泛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已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适于加工出口的高效作物,呈加快发展之势。笔者对速冻糯玉米穗的加工工艺和不同条件下的食用风味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速冻糯玉米穗的加工工艺流程,分析了影响糯玉米穗加工质量和食用风味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速冻加工 工艺 食用风味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熟期甜玉米、糯玉米鲜榨汁品质特征的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牛丽影 李丽娟 +1 位作者 李大婧 刘春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以乳熟期的甜玉米与糯玉米为原料,对两者鲜榨汁的理化及感官品质特征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显示:甜玉米汁的出汁率、可溶性蛋白、氨基态氮含量以及悬浊稳定性均显著高于糯玉米汁;糯玉米汁的粘度显著高于甜玉米汁;两种玉米汁在色泽、香... 以乳熟期的甜玉米与糯玉米为原料,对两者鲜榨汁的理化及感官品质特征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显示:甜玉米汁的出汁率、可溶性蛋白、氨基态氮含量以及悬浊稳定性均显著高于糯玉米汁;糯玉米汁的粘度显著高于甜玉米汁;两种玉米汁在色泽、香气以及滋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汁 甜玉米 糯玉米 品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花粉不同干燥方法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贺澄日 滕文军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6-37,共2页
新采收的玉米花粉含水量44~56%(雨后含水量增高),两年测定平均值为47.6%,由于花粉的营养十分丰富和全面,如不及时干燥将发霉、生虫和变质,所以花粉的干燥是确保其营养成分和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持花粉活性的关键一环,因此,进行... 新采收的玉米花粉含水量44~56%(雨后含水量增高),两年测定平均值为47.6%,由于花粉的营养十分丰富和全面,如不及时干燥将发霉、生虫和变质,所以花粉的干燥是确保其营养成分和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保持花粉活性的关键一环,因此,进行花粉的干燥试验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花粉 干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吉林省玉米加工转化的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昀弟 胡耀辉 +1 位作者 王桂侠 王德辉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8-91,共4页
对吉林省玉米加工转化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论述。认为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大规模高起点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增加深加工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这样才能把吉林省玉米资源优势转... 对吉林省玉米加工转化的现状及对策进行了论述。认为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大规模高起点的玉米深加工企业,增加深加工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这样才能把吉林省玉米资源优势转化为有地方特色的经济优势,提高玉米的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深加工 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玉米粉制作玉米面饼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剑新 谢洁 +1 位作者 张斌 陈秀霞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10年第2期160-162,共3页
以广西都安特产小粒黄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通过优化工艺路线分别加工制作咸、甜两种口味玉米面饼,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各工艺参数的优化验证。结果表明,咸味玉米面饼优化工艺参数为:玉米粉粒度>40目,每1kg玉米粉中添加面粉130g、盐6g... 以广西都安特产小粒黄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通过优化工艺路线分别加工制作咸、甜两种口味玉米面饼,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各工艺参数的优化验证。结果表明,咸味玉米面饼优化工艺参数为:玉米粉粒度>40目,每1kg玉米粉中添加面粉130g、盐6g、鸡蛋液200g,各工艺参数的影响程度依次为食盐>面粉>鸡蛋液>玉米粉粒度;甜味玉米面饼优化工艺参数为:每1kg玉米粉中添加蔗糖150g、面粉110g、鸡蛋液320g、牛奶800g,各工艺参数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蔗糖>面粉>牛奶>鸡蛋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玉米 玉米面饼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冻鲜食玉米穗加工技术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引福 《玉米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5-96,共2页
本文通过对青嫩玉米穗市场的浅析 ,提出特种玉米开发的原则是 :采用农户—公司—集团的经济模式 ,适度、规模 ,按品种区域发展 ,产后加工创名牌 ,出口创汇增效益。指出了适合速冻青嫩玉米穗加工的系列专用品种 (甜玉米类、糯玉米类、高... 本文通过对青嫩玉米穗市场的浅析 ,提出特种玉米开发的原则是 :采用农户—公司—集团的经济模式 ,适度、规模 ,按品种区域发展 ,产后加工创名牌 ,出口创汇增效益。指出了适合速冻青嫩玉米穗加工的系列专用品种 (甜玉米类、糯玉米类、高营养玉米类、特色香型玉米等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棒 速冻加工 品种类型 玉米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晾晒玉米显微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文学 曹崇文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9-54,共6页
自然晾晒玉米的胚乳中存在应力裂纹,应力裂纹的宽度、长度及深度比人工干燥玉米内部应力裂纹小,在灯光下无法从完整籽粒的外部观察到。应力裂纹的平均宽度小于15μm,属于局部裂纹。应力裂纹大多数横穿过细胞壁,沿淀粉颗粒边线扩展... 自然晾晒玉米的胚乳中存在应力裂纹,应力裂纹的宽度、长度及深度比人工干燥玉米内部应力裂纹小,在灯光下无法从完整籽粒的外部观察到。应力裂纹的平均宽度小于15μm,属于局部裂纹。应力裂纹大多数横穿过细胞壁,沿淀粉颗粒边线扩展,但也出现了应力裂纹撕开淀粉颗粒的情况。应力裂纹不能扩展到皮壳,是籽粒内部裂纹。胚乳细胞也有轻微的破坏,细胞壁还存在一部分,粉质胚乳较角质胚乳破坏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晾晒 显微结构 应力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玉米产业加工转化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伟 管顺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3-265,共3页
分析了当前湖北省玉米加工转化的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湖北省玉米加工转化业发展的构想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 湖北 玉米产业 加工转化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种子干燥伤害生理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振宝 胡霁虹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3期62-65,共4页
本文对玉米种子干燥过程中所受伤害的机制进行了综述,并论述了玉米种子干燥伤害发生的时间及玉米种子成熟度和干燥温度对种子干燥的影响等问题。在种子干燥过程中,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稳定性对保护玉米种子不受干燥伤害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玉米 种子生理 种子处理 人工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薄层干燥玉米应力裂纹的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朱文学 曹崇文 《洛阳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44-48,共5页
本文进行了玉米高温薄层干燥试验,分析应力裂纹的形成机理,探讨干燥条件对应力裂纹生成和发展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应力裂纹的形成与干燥、冷却和储存过程中升温、降温及水分迁移有关,尤其是干后玉米内部水分的重新均匀化过程.籽... 本文进行了玉米高温薄层干燥试验,分析应力裂纹的形成机理,探讨干燥条件对应力裂纹生成和发展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应力裂纹的形成与干燥、冷却和储存过程中升温、降温及水分迁移有关,尤其是干后玉米内部水分的重新均匀化过程.籽粒内部的水分梯度造成的籽粒不同组成部分受压和受拉是产生应力裂纹的主要原因。应力裂纹仅仅是内部裂纹,只在胚乳中存在,沿着淀粉颗粒边缘发展.干燥介质温度、速度和样品的初始及终了水分对应力裂纹的发生和发展有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薄层干燥 应力裂纹 高温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糯玉米速冻及罐头加工工艺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旭 阎金生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6年第4期58-59,共2页
介绍了鲜食糯玉米保鲜储藏的两种方法及其加工工艺,提出了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糯玉米 保鲜 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玉米加工转化现状及前景
19
作者 张谦 方伏荣 +3 位作者 季良 阿里木.哈德尔 罗建基 刘智敏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6期274-276,共3页
关键词 玉米 深加工 加工工艺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的高—低温组合干燥工艺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相友 《粮油加工(电子版)》 1997年第2期9-9,17,共2页
玉米的高—低温组合干燥工艺王相友山东工程学院玉米的高低温组合干燥工艺是7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的干燥方法,它是一种能量利用率较高的干燥方法。高低温组合工艺的流程,谷物首先在一个高温干燥系统下(90℃~120℃)... 玉米的高—低温组合干燥工艺王相友山东工程学院玉米的高低温组合干燥工艺是7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的干燥方法,它是一种能量利用率较高的干燥方法。高低温组合工艺的流程,谷物首先在一个高温干燥系统下(90℃~120℃)进行干燥,使谷物水分降低到较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高温 低温 组合干燥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