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华皖麦10号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张秋 刘海珍 +3 位作者 徐向阳 朱卫生 姚昌顺 穆桂兰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9期39-41,共3页
华皖麦10号是安徽华皖种业有限公司以自育品系08086为母本、以含簇毛麦血缘的0908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本文概述了华皖麦10号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通过分析产量数据来解析该品种高产稳产的生态学基础,利用改良的组配... 华皖麦10号是安徽华皖种业有限公司以自育品系08086为母本、以含簇毛麦血缘的0908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本文概述了华皖麦10号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通过分析产量数据来解析该品种高产稳产的生态学基础,利用改良的组配方法将新的远缘种质引入该品种,解析该品种获得高产稳产的遗传学基础,总结了育种经验和体会,以期为下一步品种改良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华皖麦10号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高产稳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盐麦1号的选育经过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李进永 郭红 +5 位作者 赵呈明 费新茹 许业 刘井祥 李玲 高春燕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7期30-31,共2页
盐麦1号(原名盐麦0730)系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春性中早熟红皮小麦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较好、抗倒性和抗寒性强、熟相佳等特点。本文概述了盐麦1号的选育经过,介绍了其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 盐麦1号(原名盐麦0730)系盐城市盐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春性中早熟红皮小麦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抗病性较好、抗倒性和抗寒性强、熟相佳等特点。本文概述了盐麦1号的选育经过,介绍了其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播后镇压、水分管理、肥料运筹、病虫草害防治、及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盐麦1号 选育经过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搭载小麦材料突变体培育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吉克呷呷 谢三作 +2 位作者 杨德琪 辜义芳 吉琼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9期29-31,共3页
为从航天搭载小麦材料中筛选出有益突变体,培育出小麦新品种或新种质,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诱变育种课题组采用系谱法开展了航天搭载小麦后代材料的选育,选留了株型、株高、生育期、穗部、籽粒等77个穗系,继续进行下一步的选育... 为从航天搭载小麦材料中筛选出有益突变体,培育出小麦新品种或新种质,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诱变育种课题组采用系谱法开展了航天搭载小麦后代材料的选育,选留了株型、株高、生育期、穗部、籽粒等77个穗系,继续进行下一步的选育。通过5个世代的系谱选育,筛选出了一个矮秆突变体19h-64,该品系春性中早熟,全生育期174 d,株高46.4 cm[较对照株高(72.4 cm)矮26 cm,降低了35.9%],长方形穗,穗长10.4 cm,穗粒数61粒,长芒,籽粒白色、卵圆形、角质,千粒重60.4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航天搭载 突变体 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皖垦麦0622的选育经过及特征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明兵 张玉坤 +4 位作者 王今 李飞 史辉 周德林 王华俊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9期39-40,共2页
皖垦麦0622是宿州市农业科学院、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17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2017017。2018年先后通过河南、江苏二省备案。本文介绍了皖垦麦0622的亲本来源及组合、选育经过,总结了其特征特性... 皖垦麦0622是宿州市农业科学院、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17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2017017。2018年先后通过河南、江苏二省备案。本文介绍了皖垦麦0622的亲本来源及组合、选育经过,总结了其特征特性,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皖垦麦0622 选育经过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色小麦运黑161的选育经过及特征特性 被引量:5
5
作者 蔡岳 宋昱 +2 位作者 于章龙 谢飒英 宋虹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3期37-38,41,共3页
运黑161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特色小麦课题组以黑小麦品种漯珍1号为母本,黑小麦中间材料5041为父本选育而出的黑小麦新品种。本文总结了运黑161的选育过程,并根据2017-2018年连续2年的区试试验和品质分析结果,对其主要农艺性... 运黑161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特色小麦课题组以黑小麦品种漯珍1号为母本,黑小麦中间材料5041为父本选育而出的黑小麦新品种。本文总结了运黑161的选育过程,并根据2017-2018年连续2年的区试试验和品质分析结果,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表现进行总结,并对品质性状进行分析。该品种品质优良,富含微量元素锌和硒,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最后论述了选育体会,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麦 运黑161 选育经过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种镇麦15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建华 于学奎 +3 位作者 张道田 高景春 沈家成 罗干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4期32-36,共5页
镇麦15系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的春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1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180006),2021年通过安徽省引种备案(引种备案号:皖引麦2021001),2019年由安徽省皖农种业有... 镇麦15系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共同选育的春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2019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180006),2021年通过安徽省引种备案(引种备案号:皖引麦2021001),2019年由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购得其全国独占生产经营权。本文主要介绍了镇麦15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在安徽省引种备案的表现以及栽培技术,以期为镇麦15在江苏和安徽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镇麦15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长糯麦1号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7
作者 宋婧含 马东方 +1 位作者 王书平 方正武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9期32-33,37,共3页
长糯麦1号是长江大学以三亲本聚合杂交,经过多年多世代的改良系普法选择育成,于2020年通过湖北省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多年大田试验表现出产量高、综合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主要品质指标达到糯性小麦品质标准,适于湖北省全省种植。... 长糯麦1号是长江大学以三亲本聚合杂交,经过多年多世代的改良系普法选择育成,于2020年通过湖北省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多年大田试验表现出产量高、综合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主要品质指标达到糯性小麦品质标准,适于湖北省全省种植。本文介绍了长糯麦1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并总结了其主要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长糯麦1号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中原国科1号的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洪江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3期52-55,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小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小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一批高产型小麦品种的推广,对小麦总产量的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原国科1号是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小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小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一批高产型小麦品种的推广,对小麦总产量的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原国科1号是安徽新世纪农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的早熟、高产、抗倒、抗病小麦新品种,2022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220160。该品种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安徽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推广种植。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原国科1号小麦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主要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中原国科1号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性小麦新品种皖农206的选育过程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璇 周玉 +4 位作者 代梦雪 罗干 沈家成 高景春 黄建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1期52-54,共3页
皖农206是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春性小麦品种,目前已经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审麦20210029。该品种株高较矮、秸秆坚韧,耐肥抗倒,抗寒能力好,于2017—2018年度、2018—2019年度参加安徽省淮河以... 皖农206是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春性小麦品种,目前已经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审麦20210029。该品种株高较矮、秸秆坚韧,耐肥抗倒,抗寒能力好,于2017—2018年度、2018—2019年度参加安徽省淮河以南麦区区域试验,两年度较对照品种扬麦20分别增产8.72%和9.36%;2019—2020年度参加生产试验,较对照品种扬麦20增产5.28%。本文介绍了皖农206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皖农206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中涡22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10
作者 刘坤 邱化义 +1 位作者 李贵 王子武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7期20-21,共2页
中涡22是安徽省同丰种业有限公司以西农979为父本、济麦22为母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品种。该品种为半冬性,高产、抗病、抗逆性强。本文概述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介绍了其主要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中涡22是安徽省同丰种业有限公司以西农979为父本、济麦22为母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小麦品种。该品种为半冬性,高产、抗病、抗逆性强。本文概述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介绍了其主要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中涡22 选育过程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隆平麦6号的选育过程及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秋 徐向阳 +3 位作者 姚昌顺 穆桂兰 徐程程 朱卫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20期27-29,32,共4页
隆平麦6号是安徽隆平高科种业有限公司以烟361为母本、西农97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的小麦品种。本文概述了该品种的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并总结了选育体会,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麦 隆平麦6号 选育过程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麦F_1杂种Glu-1基因表达过程中的共显性,基因组互作和剂量效应
12
作者 潘幸来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58,共1页
Eighty two F1 seeds selected randomly from 33 hybrid ears of 23 crosses between 8 parental varieties were examined by 10% SDS PAGE for HMW glutenin expression and accumulation.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1. ... Eighty two F1 seeds selected randomly from 33 hybrid ears of 23 crosses between 8 parental varieties were examined by 10% SDS PAGE for HMW glutenin expression and accumulation. The following results were obtained. 1. All tested 8 alleles co dominated in the F1 seeds of 22 crosses. 2. In the 6 F1 seeds of the cross Pan 555 / Zheng 891, a novel subunit appeared in stead of the expected subunit 9 (contributed by Pan 555) and subunit 10 (contributed by Zheng 891), indicating that an interaction of unknown nature between the maternal and paternal genome had affected the expression of some HMW glutenin genes in the endospermic cells of the hybrid seed. 3. The subunits specified by the maternal genes accumulated twice as much as those specified by the paternal g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基因表达 基因组 杂种 Glu-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迟播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金运麦1号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13
作者 华班安 杨绪清 +1 位作者 胡剑锋 李建忠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9期24-25,28,共3页
金运麦1号出叶快、分蘖早,长势旺盛,生长优势明显,具有耐迟播的优良特性。在参加浙江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全生育期175 d左右,与对照品种扬麦158(本地区推广品种中较早熟品种)相当;金运麦1号在2014—2015年度浙江省区试中,平均产... 金运麦1号出叶快、分蘖早,长势旺盛,生长优势明显,具有耐迟播的优良特性。在参加浙江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全生育期175 d左右,与对照品种扬麦158(本地区推广品种中较早熟品种)相当;金运麦1号在2014—2015年度浙江省区试中,平均产量5 080.5 kg/hm^2,较对照品种扬麦158增产9.40%,增产点次率100.00%;2015—2016年度区试中,平均产量3 806.7 kg/hm^2,较对照品种扬麦158增产4.35%,增产点次率71.43%;2016—2017年度生产试验结果 ,平均产量5 016 kg/hm^2,较对照扬麦158增产6.80%,增产点次率100%;金运麦1号连续5年在江苏、浙江省的赤霉病接种保湿鉴定结果 ,均为中抗-抗(MR-R);各地初步试验(种)和小面积示范结果 ,浙江一般产量5 250 kg/hm^2左右;江苏一般产量6 000~6 750 kg/hm^2,高产地区及田块可达7 500 kg/hm^2左右;适合江淮下游稻麦两熟制地区种植,尤其适合本地区的中晚熟(直播)水稻茬选用。本文中阐述了金运麦1号的选育经过,总结了其特征特性,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金运麦1号 选育经过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糯1号小麦品种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14
作者 司清林 田瑞昌 +7 位作者 成东梅 彭涛 高燕 于金林 赵伟锋 李冰 孙改格 郑婷婷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6期32-33,共2页
济糯1号是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培育的全糯小麦,母本是全糯小麦(C183-4),父本是济麦3号,属弱春性早熟全糯小麦。生育期223 d。该品种株高75 cm,穗数633万穗/hm^2,穗粒数35.1粒,千粒重38.0 g,中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介绍... 济糯1号是济源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培育的全糯小麦,母本是全糯小麦(C183-4),父本是济麦3号,属弱春性早熟全糯小麦。生育期223 d。该品种株高75 cm,穗数633万穗/hm^2,穗粒数35.1粒,千粒重38.0 g,中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济糯1号 选育经过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