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稻米垩白的影响因素及遗传改良 |
王东
黄敏
高方远
陆贤军
任光俊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6 |
8
|
|
2
|
富含铁锌水稻的筛选 |
吴敬德
郑乐娅
张瑛
童继平
吴跃进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
2006 |
10
|
|
3
|
稻直立穗型性状分子标记开发及籼稻直立穗型育种探讨 |
陈英之
韦绍丽
刘驰
周维永
马增凤
黄大辉
刘亚利
陈乔
杨新庆
杨朗
白德朗
李容柏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8 |
5
|
|
4
|
不育系华农A喷施“九二○”效应研究 |
蔡善信
黎祖强
胡飞
|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
1999 |
5
|
|
5
|
耐低磷、低钾水稻品种的筛选 |
刘贵富
韩立德
吴跃进
郑乐娅
徐文章
|
《安徽农业科学》
CAS
|
1996 |
15
|
|
6
|
水稻长穗大粒RIL群体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
林志强
郑燕
许旭明
陈仁财
姚小兰
林晶
王乃元
郭玉春
梁康迳
|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
2010 |
2
|
|
7
|
不同细胞质类型杂交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
赵菊
朱旭东
严钦泉
彭灵佳
肖敏
朱子亮
周洲
|
《作物研究》
|
2011 |
4
|
|
8
|
水稻T-DNA插入氮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的初步筛选 |
刘辉
赵竹青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9
|
水稻辐射白色转绿突变系的遗传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分析 |
夏英武
吴殿星
舒庆尧
刘贵付
|
《核农学通报》
|
1996 |
7
|
|
10
|
水稻新品种营8433选育报告 |
王立余
董胜
王中科
吴芷君
李洪顺
刘明秋
武仲科
韩静
|
《辽宁农业科学》
|
1999 |
1
|
|
11
|
冈优22高产制种技术 |
王宗寿
|
《福建稻麦科技》
|
1999 |
0 |
|
12
|
杂交水稻不完全双列配组选种方法研究 |
粟周卫
汤鸿钧
潘建慧
|
《贵州农业科学》
CAS
|
1998 |
1
|
|
13
|
实施稻田多熟制种子工程,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
傅跃进
陈庆祥
|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1997 |
0 |
|
14
|
提高水稻特优组合制种质量的技术要点 |
林木坤
林斌
|
《福建稻麦科技》
|
1999 |
3
|
|
15
|
浙西山区杂交水稻春季制种的气候条件及技术要点 |
王道泽
|
《科技通报》
|
1999 |
0 |
|
16
|
特优63的特性与中造制种技术 |
谢丽萍
|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
1998 |
0 |
|
17
|
对杂交稻制种父本的新认识 |
林梦仁
池德生
|
《福建稻麦科技》
|
1999 |
0 |
|
18
|
水稻大粒型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 |
厦门大学生物系水稻育种组
|
《厦门科技》
|
1998 |
0 |
|
19
|
亚种间杂交稻特优420制种的几点体会 |
郑长奇
陈若平
刘兆平
尤光熙
|
《福建稻麦科技》
|
1999 |
0 |
|
20
|
福优77秋制高产技术 |
胡振宗
陈其能
陈立榕
黄水龙
|
《福建稻麦科技》
|
199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