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稻瘟病水稻品种叶片中脲类衍生物的分离鉴定和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黄志纾 吴兰宝 +8 位作者 肖剑国 黄起鹏 刘煜 古练权 许东晖 李宝健 吴厚铭 翁冠洪 马侃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221-224,共4页
从抗稻瘟病水稻品种(oryzae cav.)叶片中分离得到两种天然的脲类衍生物:乙基-4-(邻硝基苯基)-3-硫代脲酸酯(1)和乙基-4-(邻硝基苯基)-3-脲酸酯。它们的波谱分析数据已经测定。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1具有特殊的生物活性。
关键词 水稻叶片 脲类衍生物 生物活性 抗稻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种混植对水稻稻瘟病及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毛建辉 何明 +2 位作者 何忠全 何树林 梁亚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56-61,共6页
1986~1988年的研究结果表明:(1)品种混植对稻瘟病的抑制作用显著,叶瘟病叶率减少74.23%,病指降低85.30%;混植与单植感病对差异极显著(F=46.55)。据初步测定:单植的病害日侵染速率(r)比混植高一倍以上。组合中感病种所占比例与... 1986~1988年的研究结果表明:(1)品种混植对稻瘟病的抑制作用显著,叶瘟病叶率减少74.23%,病指降低85.30%;混植与单植感病对差异极显著(F=46.55)。据初步测定:单植的病害日侵染速率(r)比混植高一倍以上。组合中感病种所占比例与病情严重度呈显著正相关(r= 0.9501),其关系式为:y=3.3918×7.4446。混植对稻瘟病的主效不明显,但互作效应显著;(2)混植稳产增产效果显著,平均增产11.88%,抗病增产效应与混植的群体光合强度和根系活力提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混植 稻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感染马铃薯Y病毒(PVY)后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28
3
作者 郭兴启 温孚江 朱汉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5-78,共4页
以马铃薯 Y病毒 ( PVY)为毒源 ,以烟草 NC89为材料 ,采取光合指标和超微结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感染 PVY烟草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以及叶绿体结构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光照、温度、湿度、CO2 浓度和土壤水... 以马铃薯 Y病毒 ( PVY)为毒源 ,以烟草 NC89为材料 ,采取光合指标和超微结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感染 PVY烟草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以及叶绿体结构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光照、温度、湿度、CO2 浓度和土壤水分都相对恒定的条件下 ,烟草 NC89感染马铃薯 Y病毒 ( PVY)后 ,烟草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而细胞间CO2 浓度有所升高 ,Hill反应的活性却明显下降 ,叶绿体超微结构受到明显的破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马铃薯Y病毒 光合作用 叶绿素 蒸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菌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鲁国东 郑学勤 +1 位作者 谢联辉 陈守才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83-89,共7页
以PCR为基础结合cDNA文库构建,分两段克隆稻瘟病菌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pd),分别测序、合并,获得该基因编码区全部1011bp的核苷酸序列,可以编码336个氨基酸和1个终止密码子TAA。该序列与其它12种丝状真菌的已知gpd基因序列... 以PCR为基础结合cDNA文库构建,分两段克隆稻瘟病菌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基因(gpd),分别测序、合并,获得该基因编码区全部1011bp的核苷酸序列,可以编码336个氨基酸和1个终止密码子TAA。该序列与其它12种丝状真菌的已知gpd基因序列有着高度的同源性。它们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61.4%~86.6%,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64.6%~863%。尤其在酶的活性功能区,不同丝状真菌间有着近100%的同源性。稻瘟病菌gpd基因密码子的使用具有明显的偏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磷酸甘油醛 脱氢酶 基因克隆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菌产孢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孙国昌 申宗坦 孙漱沅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51-54,共4页
1986~87年采用17种培养基和2种光照处理对41个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 Cav.)菌株进行产孢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玉米粉稻秆琼脂培养基最适宜于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其次为稻叶马铃薯琼脂培养基、稻秆琼脂培养基和燕麦片琼脂... 1986~87年采用17种培养基和2种光照处理对41个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 Cav.)菌株进行产孢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玉米粉稻秆琼脂培养基最适宜于稻瘟病菌孢子的产生,其次为稻叶马铃薯琼脂培养基、稻秆琼脂培养基和燕麦片琼脂培养基。光照条件以波长310~420nm的蓝黑光连续照射能显著地促进稻瘟病菌分生孢子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产孢条件 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水稻“竹转68”病害发生风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袁红旭 许新萍 +2 位作者 郭建夫 张建中 李宝健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52-56,共5页
采用抗病性鉴定和田间隔离小区试验病害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转抗真菌基因“RC2 4”的转基因水稻“竹转 6 8”的抗病性和病害发生规律 ,对“竹转 6 8”田间释放后病害发生的风险进行了初步预测。试验结果表明 ,“竹转 6 8”对纹枯... 采用抗病性鉴定和田间隔离小区试验病害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转抗真菌基因“RC2 4”的转基因水稻“竹转 6 8”的抗病性和病害发生规律 ,对“竹转 6 8”田间释放后病害发生的风险进行了初步预测。试验结果表明 ,“竹转 6 8”对纹枯病具有较高的抗病性 ,对稻瘟病的抗病性也有显著提高且存在田间抗病性。进一步的田间隔离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竹转 6 8”田间释放后 ,病害发生轻 ,表现较好的综合抗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水稻 稻瘟病 纹枯病 病害风险 竹转68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稻品种地谷抗稻瘟病基因的遗传分析和定位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仕贵 马玉清 +3 位作者 王玉平 王文明 周开达 朱立煌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 2000年第1期44-48,共5页
利用我国稻区的稻瘟病生理小种ZB_(13)和ZB_(15)对地谷与感病品种江南香糯的杂交F_1,F_2和B_1F_1群体进行接种鉴定,确认地谷对ZB_(13)和ZB_(15)的抗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应用ZB_(13)接种的(地谷×江南香糯)F_2群体构建抗病池和感... 利用我国稻区的稻瘟病生理小种ZB_(13)和ZB_(15)对地谷与感病品种江南香糯的杂交F_1,F_2和B_1F_1群体进行接种鉴定,确认地谷对ZB_(13)和ZB_(15)的抗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应用ZB_(13)接种的(地谷×江南香糯)F_2群体构建抗病池和感病池,通过RFLP和微卫星标记对两池DNA多态性的检测,发现两个可能与相应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进一步用F_2分离群体,将该基因定位于第2染色体,暂定名为Pi-d(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基因定位 抗稻瘟病基因 遗传分析 水稻
全文增补中
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德西 李仕贵 +2 位作者 马炳田 向运佳 彭云良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7期206-209,共4页
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的快速丧失成为水稻抗稻瘟病育种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概述了稻瘟病育种的基本情况,提出了抗稻瘟病育种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抗性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矮花叶病及抗病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马丽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玉米矮花叶病毒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重要病毒,我国已经确定可以侵染玉米的病原有SCMV、SrMV和PenMV。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是植物抵御病毒入侵、保持自身基因组完整性的一种防御机制。基因沉默的发现使人们对植物和病毒的相互关系有... 玉米矮花叶病毒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重要病毒,我国已经确定可以侵染玉米的病原有SCMV、SrMV和PenMV。转录后基因沉默现象是植物抵御病毒入侵、保持自身基因组完整性的一种防御机制。基因沉默的发现使人们对植物和病毒的相互关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利用PTGS抗病机制为控制玉米矮花叶病提供了新的途径。简要介绍了玉米矮花叶病毒病害特点及其主要病原;阐述了玉米矮花叶病毒抗病毒基因工程策略研究进展,展望了PTGS在开展抗玉米矮花叶病毒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矮花叶病毒 病原 RNA介导抗性 转录后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大面积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嘉祥 秦德林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21-26,共6页
在稻瘟病菌抗药性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查明影响田间防效的六大因素。依据病菌、作物、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制约的密切关系,制定以品种、合理密植、施肥、管水等农业栽培技术为主,辅以科学、合理应用化学保护的一套综合防治措施,对... 在稻瘟病菌抗药性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查明影响田间防效的六大因素。依据病菌、作物、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制约的密切关系,制定以品种、合理密植、施肥、管水等农业栽培技术为主,辅以科学、合理应用化学保护的一套综合防治措施,对不同地区、不同年份病害严重地区,连续多年进行综合防治,都取得较好的大面积防治效果。损失率降低到1%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及其铜(Ⅱ)配合物对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桂芝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1期86-88,共3页
合成了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及其铜( Ⅱ) 配合物, 用平皿测定法测试了它们对稻瘟病菌(Riceblast) 的抑菌活性. 实验证明: 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的浓度在1000 μg/mL 时对稻瘟病菌的菌丝体生长有抑制作用, 而联苯... 合成了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及其铜( Ⅱ) 配合物, 用平皿测定法测试了它们对稻瘟病菌(Riceblast) 的抑菌活性. 实验证明: 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的浓度在1000 μg/mL 时对稻瘟病菌的菌丝体生长有抑制作用, 而联苯乙酮缩氨基硫脲铜( Ⅱ) 配合物浓度在200 μg/mL 时对稻瘟病菌的菌丝体生长就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抑菌活性 缩氨基硫脲 铜配合物 H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小山 熊战之 +3 位作者 付佑胜 陈香华 李茹 赵桂东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1期193-193,83,共2页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了解稻瘟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对提高水稻产量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稻瘟病的症状、发病原因、病情调查及其防治方法。
关键词 稻瘟病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水芳 《天津农业科学》 CAS 1990年第1期15-17,共3页
稻瘟病(pyrlcularia oryzae)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存在着致病力不同的生理小种,水稻品种抗病性的丧失是由于新小种的出现和变化所致。进行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动态变化的研究,对抗病育种及抗性遗传的研究、生产上品种的合理布局、... 稻瘟病(pyrlcularia oryzae)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其病原菌存在着致病力不同的生理小种,水稻品种抗病性的丧失是由于新小种的出现和变化所致。进行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动态变化的研究,对抗病育种及抗性遗传的研究、生产上品种的合理布局、避免和减轻稻瘟病大流行都有重要作用。材料与方法 1.菌种来源:1986年从病样每个病斑上挑取3个单孢后,又从每个单孢培养的菌落中分挑9个单孢,1987年通过鉴别品种区分7群18个小种,选出10个不同单孢小种,ZA_(17)、ZB_(17)、ZC_(15)、ZC_1、ZD_1、ZD_3、ZE_1、ZE_3、ZF_11、ZG_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叶瘟和穗瘟关系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瑞强 陈观浩 +1 位作者 施宗超 杨果丰 《安徽农学通报》 2006年第5期189-189,共1页
通过10年的调查研究,建立了稻瘟病叶瘟发病率和穗瘟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程:y=1.0309+2.0619x(其中y表示穗瘟发病率,x表示叶瘟发病率)。通过方差分析对回归方程进行F检验,回归关系极显著,对方程的准确性进行检验,认为该方法是对穗瘟病的... 通过10年的调查研究,建立了稻瘟病叶瘟发病率和穗瘟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程:y=1.0309+2.0619x(其中y表示穗瘟发病率,x表示叶瘟发病率)。通过方差分析对回归方程进行F检验,回归关系极显著,对方程的准确性进行检验,认为该方法是对穗瘟病的一种有效估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叶瘟发病率 穗瘟发病率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宁县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化研究
15
作者 范静华 陈海如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3期143-146,共4页
1991年测定了昌宁县的21个单孢菌株,分别为 B_(13),C_(13),E_1,E_3,F_1,G_1 5群6个小种.与1984年测定结果相比,小种种群有所变化,其优势小种除原有的 G_1外,又增加了E_1和 E_3两个.同时还测定了昌宁县水稻栽培品种对当地21个单孢菌株的... 1991年测定了昌宁县的21个单孢菌株,分别为 B_(13),C_(13),E_1,E_3,F_1,G_1 5群6个小种.与1984年测定结果相比,小种种群有所变化,其优势小种除原有的 G_1外,又增加了E_1和 E_3两个.同时还测定了昌宁县水稻栽培品种对当地21个单孢菌株的感染百分率,以便客观地评定品种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 生理小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农户稻瘟病发生情况看科学种田的重要
16
作者 黄钧如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0-40,共1页
南丰县早稻稻瘟病,在70年代前仅山区或少数老病区局部发生。从80年代起发生时间提早、面积扩大,秧田和本田都发病。一般年穗颈瘟在6—16%左右。全县19万亩早稻田年损失稻谷50—500万公斤不等。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发生 科学种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拮抗稻瘟病菌的产荧光假单胞杆菌 被引量:22
17
作者 许煜泉 张彦 +2 位作者 俞吉安 唐玮宁 骆佩琪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1-115,共5页
从稻草茬中分离到的拮抗细菌中,筛选出高效菌株JKD-2.无论在稻瘟菌孢子培养基或扩大培养基中,它都具有溶解菌丝体和抑制孢子形成的能力.在土豆培养基中,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经电镜观察,培养物性状和生理生化鉴定... 从稻草茬中分离到的拮抗细菌中,筛选出高效菌株JKD-2.无论在稻瘟菌孢子培养基或扩大培养基中,它都具有溶解菌丝体和抑制孢子形成的能力.在土豆培养基中,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经电镜观察,培养物性状和生理生化鉴定,可确定该菌为具有荧光的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spp.)的一个成员.该菌体培养液经氯仿、乙酸乙酯、80%丙酮水和水分别提取,除80%的丙酮水外,都能从细菌菌体或培养基中获得对稻瘟菌的拮抗物质.在盆栽试验中,水稻秧苗叶面喷洒JKD-2,能抑制稻瘟菌的接种感染,与对照组相比,防治效果可达60%,差异达到显著程度.该菌经稻草培养基诱导,能分泌一种胞外蛋白,经SDS-PAGE分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3k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菌 拮抗菌 假单胞菌 稻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稻区稻瘟病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技术
18
作者 申培增 葛田松 高作银 《甘肃农业科技》 2001年第10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稻区 稻瘟病 发生特点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辣椒烟青虫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光裕 刘敦化 +2 位作者 王锋 孙修炼 钱长发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9-20,共2页
林使用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辣椒烟青虫,经过3年试验,证明该病毒杀虫剂能有效地控制烟青虫的危害,防治效果与菊酯类化学杀虫剂速灭杀了、溴氰菊酯和来福灵相当,为生产无公害辣椒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虫手段。
关键词 辣椒 烟青虫 病毒杀虫剂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6月份青椒突发性死秧原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述彬 王元珪 +3 位作者 赵华崙 丁犁平 孙洁波 钱芝龙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3-54,共2页
近年来,江苏省赣榆县、南京市郊区等保护地栽培和露地栽培的青椒在5~6月份常常出现大面积突发性死秧现象,一般田块死亡率30~60%,严重的整棚、整块田毁灭、绝收,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明确死秧原因,我们对该病的症状特点、病原等进行... 近年来,江苏省赣榆县、南京市郊区等保护地栽培和露地栽培的青椒在5~6月份常常出现大面积突发性死秧现象,一般田块死亡率30~60%,严重的整棚、整块田毁灭、绝收,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明确死秧原因,我们对该病的症状特点、病原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材料和方法1.材料以赣榆县大棚栽培的青椒病株、南京市郊区露地栽培的青椒病株为材料,这些病株表现典型的死秧症状.同时采集病株周围的病(?)进行分离 透(?)等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病害 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