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假茎注射吡虫啉防控香蕉蓟马 被引量:14
1
作者 尹可锁 郑泗军 +8 位作者 杨韶松 曾莉 李迅东 郭志祥 段玉云 杨佩文 徐盛涛 严洪斌 周跃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38-241,250,共4页
本研究使用专用注射器在香蕉花蕾刚现出时,通过假茎注射吡虫啉防治蓟马。试验1为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稀释200、250、300倍液,每株注射40mL;试验2为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稀释200倍液,每株注射20、40、60mL。结果表明:试验1和试验2的各处... 本研究使用专用注射器在香蕉花蕾刚现出时,通过假茎注射吡虫啉防治蓟马。试验1为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稀释200、250、300倍液,每株注射40mL;试验2为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稀释200倍液,每株注射20、40、60mL。结果表明:试验1和试验2的各处理对香蕉植株均没有药害。试验1中,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稀释200倍液对蓟马的防效为82.4%,与常规处理差异不显著,而稀释250、300倍液的防效为75.5%、66.8%,显著低于常规处理。试验2中,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0倍液3个注射剂量处理对蓟马的防效分别为77.9%、86.3%、89.6%,注射20mL的防效显著低于注射40mL和60mL的处理。在生产中,利用香蕉假茎注射施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蓟马,考虑防效及成本,推荐浓度为稀释200倍液,每株注射40mL。该施药方法节省了农药使用量、施药时间,操作简便,达到了农药减量与确保防效并举的效果,为香蕉生产中减量使用农药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蓟马 假茎注射 防效 减量施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次生化合物对美洲斑潜蝇种群控制作用的田间试验 被引量:34
2
作者 冼继东 庞雄飞 曾玲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7-100,共4页
应用作用因子生命表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法评价了异源植物次生物质在美洲斑潜蝇种群控制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 ,非寄主植物的乙醇提取物 (浓度为 1gDW·10 0ml-1)即马缨丹(Lantanacamara)、飞机草 (Eupatoriumod... 应用作用因子生命表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法评价了异源植物次生物质在美洲斑潜蝇种群控制中的作用 .结果表明 ,非寄主植物的乙醇提取物 (浓度为 1gDW·10 0ml-1)即马缨丹(Lantanacamara)、飞机草 (Eupatoriumodoratum)、蟛蜞菊 (Wedeliachinensis)和机油乳剂 (C2 3)对保护菜豆免受美洲斑潜蝇为害起着明显的作用 ,这些作用物质处理区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 0 .136、0 .16 3、0 .2 13和 0 .2 2 2 ,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可达 86 .4%、83.7%、78.7%和 77.8% .同时 ,这些作用物质不会影响美洲斑潜蝇的寄生性天敌的寄生作用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强寄生蜂的寄生作用 .因此 ,4种供试作用物质对美洲斑潜蝇种群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次生化合物 生命表 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管药膜法测试12种杀虫剂对香蕉花蓟马的毒力 被引量:12
3
作者 付步礼 曾东强 +3 位作者 刘奎 谢艺贤 邱海燕 唐良德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4-347,共4页
室内采用离心管药膜法,选用12种杀虫剂原药对香蕉花蓟马若、成虫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显示,供试药剂对香蕉花蓟马二龄若虫的毒力(LC50)大小顺序为:甲维盐(1.63 mg/L)>毒死蜱(2.18 mg/L)>阿维菌素(5.11 mg/L)>啶虫脒(5.86 mg/L)... 室内采用离心管药膜法,选用12种杀虫剂原药对香蕉花蓟马若、成虫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显示,供试药剂对香蕉花蓟马二龄若虫的毒力(LC50)大小顺序为:甲维盐(1.63 mg/L)>毒死蜱(2.18 mg/L)>阿维菌素(5.11 mg/L)>啶虫脒(5.86 mg/L)>高效氯氰菊酯(5.90 mg/L)>吡虫啉(6.59 mg/L)>噻虫嗪(6.72 mg/L)>噻虫胺(11.49 mg/L)>杀虫单(13.25 mg/L)>功夫菊酯(14.56 mg/L)>噻嗪酮(20.47 mg/L)>吡蚜酮(55.26 mg/L);对成虫的毒力(LC50)大小顺序为:甲维盐(2.82 mg/L)>毒死蜱(4.46 mg/L)>啶虫脒(6.41 mg/L)>吡虫啉(6.62 mg/L)>阿维菌素(6.83 mg/L)>噻虫嗪(7.43 mg/L)>高效氯氰菊酯(9.94 mg/L)>噻虫胺(15.49 mg/L)>功夫菊酯(15.87 mg/L)>杀虫单(17.59 mg/L)>噻嗪酮(30.26 mg/L)>吡蚜酮(55.47 mg/L);供试药剂对成虫的LC50值不同程度大于若虫,表明药剂对香蕉花蓟马若虫的毒力高于成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花蓟马 生物测定 杀虫剂 毒力 害虫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实蝇在云南生物学习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16
4
作者 蒋小龙 任丽卿 +2 位作者 肖枢 和万忠 孙兵昭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4-76,共3页
瓜实蝇是水果和瓜类蔬菜的主要害虫 ,在昆明 1年可发生 5代 ,河口可发生 7代 ,瑞丽可发生 8代。世代重叠 ,全年有活动 ,以老熟幼虫、蛹入土越冬。本文对瓜实蝇不同虫态在不同温度下的历期和习性做了记录和描述。
关键词 瓜实蝇 生物学 生活史 生活习性 水果害虫 蔬菜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来斑潜蝇入侵和适应机理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15
5
作者 陈兵 赵云鲜 康乐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5-160,共6页
重要外来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Blanchard)已对我国蔬菜和花卉生产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介绍了我国外来斑潜蝇的入侵形势、入侵途径和特点及采取的防治对策 ;分析了外来斑潜蝇在我... 重要外来斑潜蝇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南美斑潜蝇L huidobrensisBlanchard)已对我国蔬菜和花卉生产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介绍了我国外来斑潜蝇的入侵形势、入侵途径和特点及采取的防治对策 ;分析了外来斑潜蝇在我国与寄主植物、气候、人类活动等作用过程中的适应机理。并针对我国目前外来斑潜蝇入侵现状提出了可行的管理措施 ,以期对预防和控制我国外来生物入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机理 外来斑潜蝇 生物入侵 生态适应 管理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石榴根际剑属线虫的记述 被引量:16
6
作者 周银丽 胡先奇 张国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4-197,共4页
从云南省主要石榴产区蒙自县、会泽县和建水县,采集了石榴根际土样标本,分离得到线虫后,采用形态特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寄生于云南石榴根部的剑属线虫有两种:一种是标明剑线虫(Xiphinama insigneLoose),1949;另一种为短颈剑线虫(Xiphi... 从云南省主要石榴产区蒙自县、会泽县和建水县,采集了石榴根际土样标本,分离得到线虫后,采用形态特征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寄生于云南石榴根部的剑属线虫有两种:一种是标明剑线虫(Xiphinama insigneLoose),1949;另一种为短颈剑线虫(Xiphinama brevicolle Lordello & Da Costa),19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虫 标明剑线虫 短颈剑线虫 石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黄胸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卢辉 徐雪莲 +2 位作者 卢芙萍 陈青 陈俊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296-300,共5页
为了明确温度对黄胸蓟马Thrips hamaiiensis(Morgan)生长发育的影响,在5种恒温条件下(20℃,24℃,28℃,32℃和36℃)对黄胸蓟马实验种群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20~28℃温度范围内,黄胸蓟马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显著缩... 为了明确温度对黄胸蓟马Thrips hamaiiensis(Morgan)生长发育的影响,在5种恒温条件下(20℃,24℃,28℃,32℃和36℃)对黄胸蓟马实验种群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20~28℃温度范围内,黄胸蓟马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显著缩短,当温度超过32℃时,其发育历期延长;在20~36℃温度范围内,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的正相关;黄胸蓟马卵、若虫、预蛹、伪蛹及卵-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5.67℃、9.48℃、11.06℃、8.54℃和11.39℃,有效积温分别为91.23℃、82.35℃、41.23℃、34.81℃、251.43℃·d;在20~36℃之间,黄胸蓟马世代存活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32℃>28℃>24℃>20℃>36℃。据此认为,温度对黄胸蓟马实验种群的生长发育和存活率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胸蓟马 发育历期 发育速度 发育起点温度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线嗜粘液蛞蝓危害平菇的生态观察及防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许仲武 王学峰 +1 位作者 魏先敏 石化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8,共4页
双线嗜粘液蛞蝓在合肥地区一年只发生一代。在它们的生命周期中,从孵出到再产卵需299—325天,寿命约为340—375天。双线嗜粘液蛞蝓对平菇的危害程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气温在12.2—15℃时,每克蛞蝓一昼夜能取食0.2—0.35克平菇。双线... 双线嗜粘液蛞蝓在合肥地区一年只发生一代。在它们的生命周期中,从孵出到再产卵需299—325天,寿命约为340—375天。双线嗜粘液蛞蝓对平菇的危害程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气温在12.2—15℃时,每克蛞蝓一昼夜能取食0.2—0.35克平菇。双线嗜粘液蛞蝓的幼体对2%的甲酚皂或芳香灭害灵较敏感,根据该蛞蝓的生长发育规律,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采用药物杀灭幼蛞蝓的最佳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蛞蝓 软体动物 平菇 生态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杀虫剂对香蕉花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19
9
作者 卢辉 钟义海 +1 位作者 刘奎 杜强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40-242,共3页
香蕉花蓟马Thrips hamaiiensis(Morgan)在香蕉园中普遍发生,对香蕉生产造成危害。为了筛选到更多防治香蕉花蓟马的有效药剂,指导田间施药,此文采用滤纸药膜法,进行了6种杀虫剂对香蕉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室内毒力研究。结果表明,药剂处理... 香蕉花蓟马Thrips hamaiiensis(Morgan)在香蕉园中普遍发生,对香蕉生产造成危害。为了筛选到更多防治香蕉花蓟马的有效药剂,指导田间施药,此文采用滤纸药膜法,进行了6种杀虫剂对香蕉花蓟马成虫和若虫的室内毒力研究。结果表明,药剂处理24h后,毒死蜱、吡虫啉、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氰菊酯和啶虫咪对香蕉花蓟马成虫的LC50值分别为0.57、0.86、0.98、1.57、1.66、13.48mg/L,对香蕉花蓟马若虫的LC50值为分别为0.57、0.81、1.03、1.79、1.96、33.45mg/L。6种杀虫剂中毒死蜱、吡虫啉和阿维菌素对香蕉花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花蓟马 杀虫剂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园及周边不同寄主植物粉虱种群鉴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柴建萍 刘增虎 +4 位作者 罗雁婕 江秀均 倪婧 谢道燕 白兴荣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63-1969,共7页
【目的】了解桑园及周边不同寄主植物粉虱类害虫种类、分布,为桑园粉虱生物学基础研究及提高综合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粉虱发生季节,采集云南蒙自市草坝镇桑园及周边的桑树、薄荷、丝瓜、辣椒、黄瓜、青菜、假柿木姜子等7... 【目的】了解桑园及周边不同寄主植物粉虱类害虫种类、分布,为桑园粉虱生物学基础研究及提高综合防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粉虱发生季节,采集云南蒙自市草坝镇桑园及周边的桑树、薄荷、丝瓜、辣椒、黄瓜、青菜、假柿木姜子等7种寄主植物上危害的粉虱样本,分别提取其基因组,利用线粒体mt DNA COⅠ基因片段标记,截取其代表序列679 bp片段与国内外代表性粉虱相应序列进行比对分析,鉴定危害不同寄主植物的粉虱种类。【结果】辣椒(LJ)、薄荷(BH)、丝瓜(SG)、青菜(QC)为寄主的粉虱种群与烟粉虱B型间遗传距离小于0.003,同源性大于97%,聚为同一发育分支;黄瓜(HG)、假柿木姜子(JSM)为寄主的粉虱出现种群分化:JSM1、HG2与烟粉虱B型间遗传距离为0.002,同源性为98%,并聚为同一分支,JSM2、HG1与温室白粉虱同源性为100%,并聚为同一分支;桑粉虱与各比对粉虱的遗传距离在0.234~1.372,桑粉虱作为独立分支存在。【结论】桑粉虱只危害桑树;桑园周边的辣椒、薄荷、丝瓜、青菜植株上粉虱种群皆为烟粉虱B型,而黄瓜、假柿木姜子植株上的粉虱为烟粉虱B型与温室白粉虱,两者混合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园 粉虱 寄主植物 种群鉴定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生物测定方法对香蕉花蓟马毒力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付步礼 曾东强 +3 位作者 刘奎 邱海燕 唐良德 谢艺贤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3期309-312,共4页
为探究杀虫剂对香蕉花蓟马科学合理的生物测定方法,采用离心管药膜法、浸叶法和叶管药膜法测定了5种常用杀虫剂原药对香蕉花蓟马2龄若虫的毒力。结果显示:3种生物测定方法对测定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叶管药膜法的毒力最大,其对5种药剂... 为探究杀虫剂对香蕉花蓟马科学合理的生物测定方法,采用离心管药膜法、浸叶法和叶管药膜法测定了5种常用杀虫剂原药对香蕉花蓟马2龄若虫的毒力。结果显示:3种生物测定方法对测定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叶管药膜法的毒力最大,其对5种药剂的毒力(LC50)顺序为:甲维盐(0.36 mg/L)>毒死蜱(0.90 mg/L)>吡虫啉(1.64 mg/L)>高效氯氰菊酯(4.70 mg/L)>噻嗪酮(12.53 mg/L),这与离心管药膜法在5种药剂的毒力顺序一致:甲维盐(1.63 mg/L)>毒死蜱(2.18 mg/L)>吡虫啉(6.59 mg/L)>高效氯氰菊酯(7.38 mg/L)>噻嗪酮(22.06 mg/L);采用浸叶法对5种药剂的毒力(LC50)顺序为:吡虫啉(2.15 mg/L)>甲维盐(2.29 mg/L)>高效氯氰菊酯(7.21 mg/L)>毒死蜱(7.40 mg/L)>噻嗪酮(14.95 mg/L)。上述3种生物测定方法都可以建立并应用于香蕉花蓟马的生物测定,离心管药膜法更适合触杀毒力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花蓟马 生物测定方法 杀虫剂 毒力 害虫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斑潜蝇地理种群蛹过冷却点随纬度递变及其对种群扩散的意义 被引量:28
12
作者 陈兵 康乐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68-172,共5页
5南美斑潜蝇是我国重要入侵种 ,已在我国广泛分布。为了解其不同地理种群的冷适应能力 ,2 0 0 2年5月底至 7月初在其分布区从南到北每隔大约 5° (纬度 )安排 1个采样点 ,包括昆明、成都、西安、北京和赤峰 ,采集这些地理种群蛹和幼... 5南美斑潜蝇是我国重要入侵种 ,已在我国广泛分布。为了解其不同地理种群的冷适应能力 ,2 0 0 2年5月底至 7月初在其分布区从南到北每隔大约 5° (纬度 )安排 1个采样点 ,包括昆明、成都、西安、北京和赤峰 ,采集这些地理种群蛹和幼虫 ;在室内实验测定蛹的过冷却点 (SCP)。蛹的SCP随纬度升高显著增加 ,最大相差 3 7℃ ;5个地理种群的SCP与当地气温年较差呈显著负相关 ,但与年均温无关。上述结果说明 ,南美斑潜蝇向北扩散过程包含了包括SCP逐步降低的适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斑潜蝇 过冷却 地理种群 种群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菜豆品种(系)对美洲斑潜蝇种群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绍勤 邓望喜 谢宪高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354-1357,共4页
在温度 (2 7± 1 )℃、湿度为 70 %± 5 %的实验室条件下 ,测定了菜豆属矮生菜豆 (无架 )、西宁豆、83 -B架豆、白花架豆、新春架豆等 5个菜豆品种 (系 )对美洲斑潜蝇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美洲斑潜蝇的各虫态发育历期 ,... 在温度 (2 7± 1 )℃、湿度为 70 %± 5 %的实验室条件下 ,测定了菜豆属矮生菜豆 (无架 )、西宁豆、83 -B架豆、白花架豆、新春架豆等 5个菜豆品种 (系 )对美洲斑潜蝇种群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美洲斑潜蝇的各虫态发育历期 ,成虫寿命 ,卵、幼虫和蛹的存活率 ,蛹重 ,成虫产卵量和持续产卵期在 5个品种 (系 )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α=0 .0 5 )。其中美洲斑潜蝇在选择性弱的品种 83 -B架豆上表现为幼虫、蛹的历期最长 ,蛹的存活率最低 ;在选择性强的白花架豆上则表现为卵 -蛹的历期最短 ,幼虫存活率最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品种 美洲斑潜蝇 种群参数 品系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曾益良 王大生 +6 位作者 秦小薇 任连奎 王同顺 钟读华 刘红梅 王宝瑛 王忠泽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6-439,共4页
在山东青州以茄子为试验寄主 ,丁硫克百威 1 0g(a i ) 667m2 、灭蚜威 1 5g(a i ) 667m2 、速灭威1 2 5g(a i ) 667m2 、扑蚜威 1 2 5g(a i ) 667m2 对美洲斑潜蝇幼虫药后 3~ 7d校正防效分别为 91 1 3 %~ 91 1 4% ,89 66%~ 9... 在山东青州以茄子为试验寄主 ,丁硫克百威 1 0g(a i ) 667m2 、灭蚜威 1 5g(a i ) 667m2 、速灭威1 2 5g(a i ) 667m2 、扑蚜威 1 2 5g(a i ) 667m2 对美洲斑潜蝇幼虫药后 3~ 7d校正防效分别为 91 1 3 %~ 91 1 4% ,89 66%~ 91 66% ,89 2 9%~ 91 3 6% ,87 82 %~ 88 83 % ,均具有良好的速效和持效性。在山东青州以西葫芦为试验寄主 ,间乙威 1 2 5g(a i ) 667m2 、灭除威 1 5g(a i ) 667m2 、灭杀威 1 5g(a i ) 667m2 、间异丙威 1 5g(a i ) 667m2 对美洲斑潜蝇幼虫药后 3~ 7d校正防效均在 80 %左右 ,防效一般。在北京海淀以黄瓜为试验寄主 ,灭蚜威WP 2 0g(a i ) 667m2 对美洲斑潜蝇幼虫药后 3~ 1 1d校正防效为84 93 %~ 85 47%。以不同寄主 ,杀虫威 1 0g(a i ) 667m2 对美洲斑潜蝇幼虫药后 3~ 7d校正防效为85 %以上。丁硫克百威、速灭威、灭蚜威、扑蚜威、杀虫威均可以作为防治美洲斑潜蝇的有效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酯 杀虫剂 美洲斑潜蝇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螺杀防治福寿螺的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维专 陈伟平 +1 位作者 卢叔勤 徐要葵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22-23,共2页
福寿螺(Ampullaria crosseana Hidalgo,1871)又名苹果螺,原产南美亚马逊河流域。广东省中山县一华侨于1981年从台湾引进养殖,以供食用。但由于管理不当,散落河溪鱼塘的福寿螺,迅速向水生作物区扩散,1988年造成37个县(区)38万多亩的水稻... 福寿螺(Ampullaria crosseana Hidalgo,1871)又名苹果螺,原产南美亚马逊河流域。广东省中山县一华侨于1981年从台湾引进养殖,以供食用。但由于管理不当,散落河溪鱼塘的福寿螺,迅速向水生作物区扩散,1988年造成37个县(区)38万多亩的水稻发生为害,1991年发展到全省大部分地区,面积达1000万亩,严重的300万亩,在稻区一般受害株率5%-13%,严重的达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 贝螺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斑潜蝇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罗进仓 刘月英 魏玉红 《昆虫知识》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6-137,共2页
在恒温条件下 ,观察了不同温度对南美斑潜蝇LiriomyzahuidobrensisBlanchard生长发育的影响 ,并用直线回归法测得卵、幼虫、蛹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 7 2℃ ,7 4℃ ,7 7℃和 7 5℃ ,有效积温分别为 4 0 8,98 6 ,1 4 0 5和 2 79
关键词 南美斑潜蝇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蚜茧蜂畸形细胞对寄主生理代谢的调控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金文 颜秀娟 丛斌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68-371,共4页
研究畸形细胞对寄主蚜虫的生理生化影响及其自身发展变化。分别采用Folin-酚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薄层层析法和索氏抽提法测定寄生和未寄生寄主血淋巴的蛋白质含量、蛋白质组成、糖类含量和脂肪含量变化。寄生寄主与未寄生寄... 研究畸形细胞对寄主蚜虫的生理生化影响及其自身发展变化。分别采用Folin-酚法、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薄层层析法和索氏抽提法测定寄生和未寄生寄主血淋巴的蛋白质含量、蛋白质组成、糖类含量和脂肪含量变化。寄生寄主与未寄生寄主相比,生理代谢受到抑制。血淋巴蛋白和甘油酯含量随日龄逐渐增加到第3天达最大后下降,而糖含量逐渐降低,分析是畸形细胞分泌和合成的结果。同时,经SDS-PAGE电泳显示,血淋巴中新出现15.9kDa和51.1kDa两种特异的蛋白质。通过对寄主血淋巴主要成分的分析,烟蚜茧蜂畸形细胞对寄主的发育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蚜茧蜂 畸形细胞 生理代谢 调控 蚜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斑潜蝇在我国发生趋势和地理差异分析 被引量:30
18
作者 陈兵 康乐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8-140,共3页
本文记述了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南美斑潜蝇目前在我国从南到北的扩散、危害和分布形势。通过对其不同地理种群发生程度、季节动态和寄主选择性变异的分析,揭示了南美斑潜蝇在我国发生和危害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 南美斑潜蝇 我国 发生趋势 地理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花植物对早竹造瘿害虫寄生蜂卵的发育和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耿显胜 舒金平 +1 位作者 孟珂 张威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研究了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芥菜(Brassica juncea L.)和油菜(Brassica napus L.)3种开花植物对早竹(Phyllostachys praecox)造瘿害虫寄生蜂卵的发育和寿命的影响。研究表明:纹黄枝瘿金小蜂(Homoporus japonicas Ashmead)、... 研究了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芥菜(Brassica juncea L.)和油菜(Brassica napus L.)3种开花植物对早竹(Phyllostachys praecox)造瘿害虫寄生蜂卵的发育和寿命的影响。研究表明:纹黄枝瘿金小蜂(Homoporus japonicas Ashmead)、黄腹长角金小蜂(Norbanus longifasciatus Girault)、栗瘿旋小蜂(Eupelmus urozonus Dalman)和具点刻腹小蜂(Ormyrus punctiger Westwood)都是同步卵型寄生蜂。纹黄枝瘿金小蜂、黄腹长角金小蜂和具点刻腹小蜂的卵都呈长卵圆形,略有弯曲,无卵柄;栗瘿旋小蜂的卵呈长卵圆形,具有管状的卵柄。饲喂紫云英能显著增加黄腹长角金小蜂、具点刻腹小蜂和栗瘿旋小蜂成熟卵的数量(P<0.05);并且饲喂紫云英对黄腹长角金小蜂和具点刻腹小蜂的寿命有所延长。饲喂油菜能显著增加黄腹长角金小蜂、具点刻腹小蜂和栗瘿旋小蜂成熟卵的数量(P<0.05),并且饲喂油菜能显著延长黄腹长角金小蜂的寿命(P<0.05)。紫云英和油菜均不能增加纹黄枝瘿金小蜂成熟卵的数量,并且缩短纹黄枝瘿金小蜂雌成虫的寿命。在早竹林生态系统中种植紫云英和油菜,有助于提高天敌的寄生效能,从而达到控害保益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瘿害虫 寄生蜂 开花植物 早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农药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3
20
作者 秦小薇 康乐 +6 位作者 任连奎 曾益良 王同顺 王秀娟 崔育才 王宝瑛 宋志伦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7-28,共2页
测定了 5 %氟虫脲DC、1%氟虫脲OL、2 5 %灭幼脲EC、2 4 %苦参碱·氯氰菊酯EC、5 0 %灭蝇胺SP、10 %灭蝇胺ME对美洲斑潜蝇幼虫的田间防效 ,试验结果表明 ,氟虫脲、灭蝇胺可较好地控制美洲斑潜蝇的危害 ,而灭幼脲、苦参碱·氯氰... 测定了 5 %氟虫脲DC、1%氟虫脲OL、2 5 %灭幼脲EC、2 4 %苦参碱·氯氰菊酯EC、5 0 %灭蝇胺SP、10 %灭蝇胺ME对美洲斑潜蝇幼虫的田间防效 ,试验结果表明 ,氟虫脲、灭蝇胺可较好地控制美洲斑潜蝇的危害 ,而灭幼脲、苦参碱·氯氰菊酯对美洲斑潜蝇的防效较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 生物农药 美洲斑潜蝇 氟虫脲 灰幼脲 苦参碱 氯氰菊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