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藏东南色季拉山不同海拔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影响因素 |
郭亮娜
丁慧慧
李江荣
|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胶东丘陵地区不同林分类型改良土壤效应研究 |
王启鑫
杨静
赵振宇
刘文静
芦月
高芳磊
夏江宝
|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滇中主要森林类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变化机制 |
王平
丁智强
李璐杉
李玉辉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4
|
典型黑土区防护林带和耕地土壤有机碳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谢雷雷
潘理
李伟珍
师立鹏
刘星雨
王雪誉
王秀伟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5
|
绿化植物废弃物覆盖对上海城市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
顾兵
吕子文
梁晶
黄懿珍
周立祥
方海兰
|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42
|
|
6
|
南方山地丘陵区森林植被恢复对水土流失调控机制 |
欧阳帅
项文化
陈亮
曾叶霖
胡彦婷
雷丕锋
方晰
邓湘雯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3
|
|
7
|
荒漠草原人工柠条林重建的土壤养分效应 |
宋乃平
杨新国
何秀珍
何彤慧
李勇
刘孝勇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9
|
|
8
|
金尾矿废弃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特性的演变 |
彭东海
侯晓龙
何宗明
刘露奇
蔡丽平
林静雯
江瑞荣
黄福才
钟均华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2
|
|
9
|
荒漠草原2种锦鸡儿灌丛化过程中土壤养分分布规律 |
潘军
安超平
吴旭东
周娟
米楠
宋乃平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4
|
|
10
|
钱塘江源头主要植被类型土壤抗剪强度研究 |
张晓勉
张金池
王云南
陈茂青
岳春雷
田刚
李世锋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2
|
|
11
|
油松根系的固土力学机制 |
曹云生
陈丽华
盖小刚
刘小光
李长暄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12
|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地人工柠条林土壤养分特征及其空间变异 |
张振国
黄建成
焦菊英
白文娟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0
|
|
13
|
油松根系的轴向疲劳性能研究 |
吕春娟
陈丽华
赵红华
冀晓东
李云霞
|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4
|
滇东南岩溶地区三种退耕还林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
陈强
常恩福
毕波
李品荣
尹艾萍
刘永国
侬时增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1
|
|
15
|
黄土丘陵区不同降雨格局下土地利用的水土流失效应 |
卫伟
陈利顶
傅伯杰
赵新峰
黄志霖
巩杰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2
|
|
16
|
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主分量分析 |
叶绍明
温远光
张慧东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7
|
|
17
|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柠条林对土壤物理性质及有机质的影响 |
张飞
陈云明
王耀凤
王琳琳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4
|
|
18
|
林木根系固土的理论基础 |
宋维峰
陈丽华
刘秀萍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28
|
|
19
|
初冬时期树枝弯曲性能的试验 |
王淑娟
吴亚明
徐曼琼
谢宝元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6
|
|
20
|
南方红壤区林下土壤侵蚀控制措施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
李桂静
崔明
周金星
彭绍云
谢炎敏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