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周植骨术联合组织再生术在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再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薛桂平 都煜静 薛冰洁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6期69-71,共3页
目的 探讨牙周植骨术联合组织再生术(GTR)在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再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随机抽签法将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患者86例分为两组(n=43)。对两组开展牙周基础治疗和口腔卫生知识的宣教。于6周后对照组施以牙周植骨术,... 目的 探讨牙周植骨术联合组织再生术(GTR)在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再生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随机抽签法将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患者86例分为两组(n=43)。对两组开展牙周基础治疗和口腔卫生知识的宣教。于6周后对照组施以牙周植骨术,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GTR。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牙周指标(PD、GR、CAL、SBI)、骨吸收指标(BL-H、BL-V)水平和术前、术后1个月龈沟液炎症因子(CRP、IL-6、TNF-α)水平。结果 术后6个月两组PD、CAL、SBI、BL-H、BL-V降低,GR提升,且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PD、CAL、SBI、BL-H、BL-V较低,GR较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观察组CRP、IL-6、TNF-α水平较低(P<0.05)。结论 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患者给予牙周植骨术联合GTR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牙周指标的改善并降低牙周炎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磨牙 根分叉病变 引导组织再生术 牙周植骨术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锆全冠与纯钛烤瓷全冠对龈沟液中TNF-α和IL-1β浓度水平及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
2
作者 宫亚伟 张双全 李志燕 《哈尔滨医药》 2024年第5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锆全冠与纯钛烤瓷全冠对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水平及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上颌前牙修复的患者共89例,按照烤瓷冠材料进行分组,观察组(二氧化锆全冠)44例,对照组(纯钛... 目的探讨二氧化锆全冠与纯钛烤瓷全冠对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水平及牙周组织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上颌前牙修复的患者共89例,按照烤瓷冠材料进行分组,观察组(二氧化锆全冠)44例,对照组(纯钛烤瓷全冠)45例,观察两组牙周组织[龈沟液(GCF)量、牙龈沟深度探诊(GCD)、菌斑指数(PLI)、牙龈出血指数(SBI)]、炎症因子[龈沟液中IL-1β及TNF-α]水平、咀嚼能力[咬合力、咀嚼效率、牙齿动度值(PTV)]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牙体预备前、修复后1个月及3个月的GCF、GCD、PLI、S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体预备前,两组TNF-α、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TNF-α、IL-1β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小(P<0.05)。两组牙体预备前的咬合力、咀嚼效率、PTV评分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3个月,观察组咬合力、咀嚼效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PTV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较对照组的20.00%低(P<0.05)。结论与纯钛烤瓷全冠相比,二氧化锆全冠可有效减少牙周炎症反应,提高咀嚼能力,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组织 龈沟液 纯钛烤瓷 二氧化锆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中切牙冠根折行冠延长术并桩核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甄敏 胡文杰 荣起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15-1021,共7页
目的:构建上颌中切牙及其不同冠根折类型牙冠延长术后桩核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术后牙齿应力大小和分布情况,从力学角度分析牙冠延长术的适应征。方法:采用Micro-CT和3shape D700牙齿印模扫描仪分别对1颗上颌中切牙和模拟牙槽... 目的:构建上颌中切牙及其不同冠根折类型牙冠延长术后桩核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术后牙齿应力大小和分布情况,从力学角度分析牙冠延长术的适应征。方法:采用Micro-CT和3shape D700牙齿印模扫描仪分别对1颗上颌中切牙和模拟牙槽骨外形的石膏模型进行扫描,应用Mimics 10.0、Geomagic studio 9.0和ANSYS14.0软件构建上颌中切牙及其9种冠根折类型牙冠延长术后桩核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舌侧切1/3和中1/3交界处,与牙长轴呈45°角静态加载100 N的力,对比分析不同模型中牙本质、牙周膜、牙槽骨、桩、核的等效应力(von Mises stress)和牙周膜面积的改变。结果:共建立10个精度较高的上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不同牙冠延长术模型中不同结构的等效应力大小为:桩〉牙本质〉牙槽骨〉核〉牙周膜,且随着折裂程度的增加,上述结构的等效应力均呈线性增加(核例外);模型的牙周膜面积减少了12%~33%;其中B2L2c、B2L3c、B3L1c、B3L2c、B3L3c模型的牙周膜等效应力超过了牙周膜的极限阈值。结论:唇侧折裂大于冠长3/4同时舌侧折裂深达骨嵴顶根方1 mm以上的上前牙不是牙冠延长术的良好适应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折断 牙冠伸长术 有限元分析 牙冠 牙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压膜保持器与传统可摘保持器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宝茹 王渠蔓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3年第3期146-147,155,共3页
目的 :观察透明压膜保持器是否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方法 :6 2例正畸患者固定矫治结束、去掉固定矫治器 ,进行全口牙周洁治、牙面抛光后 ,测量临床牙周指标 (PD、PLI、GI)作为基线水平 ;随机分为 2组 ,分别戴入透明压膜保持器与传统可... 目的 :观察透明压膜保持器是否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方法 :6 2例正畸患者固定矫治结束、去掉固定矫治器 ,进行全口牙周洁治、牙面抛光后 ,测量临床牙周指标 (PD、PLI、GI)作为基线水平 ;随机分为 2组 ,分别戴入透明压膜保持器与传统可摘保持器 ,测量 1周、1个月及 3个月临床牙周指标。结果 :戴入透明压膜保持器临床牙周指标显著增高 (比传统可摘保持器 )。结论 :透明压膜保持器对牙周组织健康有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压膜保持器 可摘保持器 牙周健康 牙周组织 正畸 口腔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联合引导骨再生术对Beagle犬牙周骨开窗缺损修复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高翔 宋锦璘 +2 位作者 邓锋 赵纯亮 王智彪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95-901,共7页
本研究探讨了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联合引导骨再生术(GBR),对Beagle犬牙周骨开窗缺损的修复效应。构建5只Beagle犬尖牙颊侧根中1/3处5 mm×5 mm矩形牙周骨开窗缺损模型,将每只Beagle犬4颗尖牙随机分配到4个治疗组:LIPUS(90 mW/cm... 本研究探讨了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联合引导骨再生术(GBR),对Beagle犬牙周骨开窗缺损的修复效应。构建5只Beagle犬尖牙颊侧根中1/3处5 mm×5 mm矩形牙周骨开窗缺损模型,将每只Beagle犬4颗尖牙随机分配到4个治疗组:LIPUS(90 mW/cm2,20 min/d)组、LIPUS(90 mW/cm2,20 min/d)+GBR组、GBR组、空白对照组,每组共计5颗实验牙。4周后处死Beagle犬,通过对实验区进行HE、Masson染色、Micro-CT检测以及对新生牙槽骨面积(NBA)及新生牙槽骨占初始缺损面积百分比(NBA%)的测量,比较各组牙周骨开窗缺损的组织学修复差异。Micro-CT观察显示,各组新生牙槽骨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LIPUS+GBR组、GBR组、LIPUS组、空白对照组;Masson染色显示,相比GBR组和空白对照组,LIPUS组和LIPUS+GBR组新生牙槽骨胶原成熟度较高;组织学测量各组NBA及NBA%,LIPUS组为(0.39±0.06)mm2,7.74%±1.09%;LIPUS+GBR组为(0.52±0.13)mm2,10.3%±2.22%;GBR组为(0.41±0.11)mm2,7.44%±2.20%;空白对照组为(0.24±0.04)mm2,4.64%±0.99%,各组间牙槽骨修复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牙槽骨量由大到小依次为LIPUS+GBR组、GBR组、LIPUS组、空白对照组。LIPUS辅助GBR治疗能够促进牙周骨开窗缺损的早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脉冲超声波 引导骨组织再生 BEAGLE犬 牙周骨开窗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婧 娄晋宁 徐宝华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3年第1期48-50,共3页
牙周炎是指发生在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是人类最古老、最普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在60%~90%,是造成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建立的概况作一综述。
关键词 实验性牙周炎 动物模型建立 感染性疾病 菌斑微生物 牙周膜 炎症性 牙骨质 牙槽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膜细胞松质骨基质支架复合移植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鲁红 田宇 吴织芬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2年第4期185-189,共5页
目的观察牙周膜细胞(PDLCs)接种松质骨基质(CBM)支架复合移植对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狗自体PDLCs接种到CBM三维支架上,体外进行细胞计数和扫描电镜观察,并植入狗人工牙周组织缺损处,表面覆盖聚四氟乙烯膜(e-P... 目的观察牙周膜细胞(PDLCs)接种松质骨基质(CBM)支架复合移植对牙周组织再生修复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狗自体PDLCs接种到CBM三维支架上,体外进行细胞计数和扫描电镜观察,并植入狗人工牙周组织缺损处,表面覆盖聚四氟乙烯膜(e-PTFE),以单纯翻瓣组和只覆盖e-PTFE组作为对照。术后8周对动物组织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和测量,分析比较各组牙周组织的再生情况。结果 PDLCs在CBM支架材料上形成良好的贴附并增殖,扫描电镜可见CBM具有良好的多孔网状结构,细胞在CBM上生长旺盛,伸展充分。自体PDLCs/CBM/e-PTFE膜复合植入组较单纯翻瓣组和e-PTFE组有更多的新生牙槽骨、新生牙周膜和新生牙骨质生成,且未见上皮长入。结论 PDLCs接种松质骨基质支架复合移植能更有效地促进牙周组织再生和重建,CBM有望用作牙周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质骨基质 牙周膜细胞 牙周组织再生 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骨对牙周骨缺损基牙龈沟液IL-1β含量和牙周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军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9期1044-1046,共3页
目的观察植骨术配合烤瓷夹板修复对牙周骨缺损基牙龈沟液IL-1β和牙周修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拟行固定义齿修复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5例,采用牙周植骨术联合夹板式烤瓷联冠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单纯夹板式烤瓷联冠治疗... 目的观察植骨术配合烤瓷夹板修复对牙周骨缺损基牙龈沟液IL-1β和牙周修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牙周炎伴牙列缺损拟行固定义齿修复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5例,采用牙周植骨术联合夹板式烤瓷联冠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单纯夹板式烤瓷联冠治疗。观察患者牙龈沟液中炎症因子IL-1β水平及牙周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基牙龈沟液中IL-1β含量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下降趋势明显,在第3、6个月时比较,观察组龈沟液中IL-1β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基牙的探诊深度(PD)及附着丧失(CAL)情况均随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观察组在3、6个月时下降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植骨术联合夹板式烤瓷联冠对牙周炎症反应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有效促进牙周骨缺损基牙牙周组织的修复重建,在牙周骨缺损患牙的修复方面表现出较好优势,近期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骨联合烤瓷夹板 牙周骨缺损 炎症因子 牙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抗微种植体对兔牙周组织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曹奕 吕健 刘新强 《齐鲁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341-342,344,共3页
目的建立兔牙周膜微型种植体损伤的模型,观察其损伤后的病理变化以及组织愈合、修复的过程和方式,并探讨这种损伤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方法健康家兔12只,麻醉后,在兔牙槽骨中分别种植一颗纯钛微型种植体,尖部接触其相邻牙齿的牙根并... 目的建立兔牙周膜微型种植体损伤的模型,观察其损伤后的病理变化以及组织愈合、修复的过程和方式,并探讨这种损伤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响。方法健康家兔12只,麻醉后,在兔牙槽骨中分别种植一颗纯钛微型种植体,尖部接触其相邻牙齿的牙根并损伤其牙周膜。将家兔分别在植入手术后的第1、5、28、56天处死,每次3只。取包含受损伤牙齿的上、下颌骨骨块,制作病理标本,光镜下观察被损伤牙周膜的修复过程及愈合方式。结果术后第1天,受损伤部位牙周膜的连续性受到破坏,产生机械断裂,牙周膜纤维与牙骨质的连接中断,牙周膜局部增宽;术后第5天,受损伤部位开始修复,牙周膜的纤维结缔组织增生,排列稍乱;第28天,受损伤部位的修复进展顺利,牙周膜内纤维结缔组织的修复已经基本完成,牙周膜纤维与牙骨质的连接重新建立;术后第56天,受损伤组织的修复已经基本完成,牙周膜、牙骨质及牙槽骨三者之间又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结论微型种植体损伤对受损牙齿的牙周膜的弹性及其缓冲作用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损伤部位较小,影响不会太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抗 牙种植体 牙周组织 损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钙和胶原膜在治疗牙周病骨缺损中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晓斌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0期1350-1352,共3页
目的:观察硫酸钙和胶原膜分别结合脱钙冻干异体骨(DFDBA)植入治疗牙周病骨缺损的疗效比较。方法:慢性牙周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实验组:DFDBA联合硫酸钙植入牙缺损处;对照组:DFDBA联合胶原膜植入骨缺损处。分别于术前和术... 目的:观察硫酸钙和胶原膜分别结合脱钙冻干异体骨(DFDBA)植入治疗牙周病骨缺损的疗效比较。方法:慢性牙周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8例。实验组:DFDBA联合硫酸钙植入牙缺损处;对照组:DFDBA联合胶原膜植入骨缺损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3、6个月记录两组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牙龈退缩(GR)、牙龈指数(GI)。结果:两组术后3、6个月PD、AL、GI、GR较术前均明显减少,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间术后PD、AL、GI、GR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硫酸钙和胶原膜分别结合DFDBA移植治疗牙周病骨缺损疗效相当,而硫酸钙来源广泛,成本低,可作为胶原膜经济有效的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牙槽骨质丢失 治疗 硫酸钙 治疗应用 @胶原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免疫状态与牙周指数的关系
11
作者 郭莹 夏炜 +5 位作者 高琦 李维弟 王潇 张燕升 范忠 陈世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期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免疫状态与牙周指数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HIV感染者75例,分为轻、中度免疫抑制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检查牙周指数: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检测外... 目的:探讨无症状期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免疫状态与牙周指数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HIV感染者75例,分为轻、中度免疫抑制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年龄,检查牙周指数: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检测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对于无症状期HIV感染者轻、中度免疫抑制组,牙周指数因素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PLI、GI和SBI三个指数与CD4计数之间无相关性.但随着SBI评分增加,HIV感染者免疫抑制加重的可能性增加.结论: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治疗下的无症状期HIV感染者轻、中度牙周炎性病损较为常见,牙周指数与免疫状态之间没有相关性,SBI评分的升高提示无症状期感染者的免疫抑制状态可能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期 HIV感染者 免疫状态 牙周指数 HAAR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Oss骨粉治疗牙周骨缺损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军科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z1期134-134,共1页
  天然骨矿化材料Bio-Oss是目前临床上较多使用的骨替代材料之一,自2003年初,试用Bio-Oss骨粉作为植入材料,共进行6例牙周缺损移植手术,临床症状改善明显,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牙周骨缺损 骨粉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实验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付云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1999年第2期108-110,共3页
近年来,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实验性研究成就极大地推动了其临床应用与发展。研究表明:这一技术的疗效不仅与膜材料本身性质有关,还与牙周缺损状况、膜根间隙的维持程度及多种再生手段联合运用情况有关。
关键词 引导 牙周组织再生 实验性研究 膜材料 牙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正畸咬合创伤模型牙周组织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牛临生 安丽 安阳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17期1-2,5,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咬合创伤引起牙周组织的变化。方法将0.50 mm不锈钢丝粘结于大鼠左上第一磨牙面,镍钛拉簧牵引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加力14天后,处死全部大鼠,检查大鼠左上第一磨牙的松动度,HE染色观察左上第一磨牙压力侧... 目的探讨大鼠正畸牙齿移动过程中咬合创伤引起牙周组织的变化。方法将0.50 mm不锈钢丝粘结于大鼠左上第一磨牙面,镍钛拉簧牵引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加力14天后,处死全部大鼠,检查大鼠左上第一磨牙的松动度,HE染色观察左上第一磨牙压力侧牙周组织改变,TRAP染色观察压力侧破骨细胞的数目。结果正畸力作用下,创伤会加重大鼠左上第一磨牙的松动度及牙槽骨的吸收,破骨细胞数目明显多于单纯创伤组。结论正畸力与创伤共同作用与牙齿,牙周组织的破坏程度重于单纯创伤造成的牙周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创伤 牙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侵袭性牙周炎正畸种植修复联合治疗的临床修复效果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竹兰 张庆宇 +5 位作者 夏德庚 仲杨 张天翼 黄玉 张莉 马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92-1297,共6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经口腔多学科联合治疗后的临床修复效果,阐述多学科联合治疗对口腔功能恢复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1例重度侵袭性牙周炎导致牙松动和脱落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牙周科、正畸科、种植科和修复科多学科联合治疗,观... 目的:探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经口腔多学科联合治疗后的临床修复效果,阐述多学科联合治疗对口腔功能恢复的重要意义。方法:收集1例重度侵袭性牙周炎导致牙松动和脱落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过牙周科、正畸科、种植科和修复科多学科联合治疗,观察患者探诊出血(BOP)、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和种植体骨结合指标,以确定其临床修复效果;同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性,于2016年1月自觉下颌前后牙开始松动不适,近期松动加重,不敢咬硬物。临床检查患者口腔卫生状况差,31、35、36、37和41牙龈暗红,BOP(+),PD为5~7 mm,AL为3~5 mm,且达到松动Ⅲ°。临床诊断为重度侵袭性牙周炎。首先进行牙周治疗,消除炎症,炎症明显消除后,对Ⅲ°松动的患牙进行拔除。为了关闭上前牙间隙,开拓下前牙,预留出种植空间,对患者进行正畸治疗,最后采用引导骨再生(GBR)技术修复骨缺损,待牙周软硬组织生长良好,牙槽嵴丰满,行种植修复;治疗过程中,严格控制菌斑,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达到患者预期的美学效果。种植修复治疗完成1年后复诊,患者口腔卫生状况良好,种植体位置稳固,影像学检查显示种植体周围骨无丧失,牙龈粉红,无明显炎症。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经过牙周科、正畸科、种植科和修复科多学科联合治疗,不仅能恢复患者咀嚼功能,还可以达到美学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牙周炎 牙松动 正畸治疗 引导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髓细胞DPDP-2基因的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忠东 郭红延 +4 位作者 吴纪楠 凌均棨 肖明振 郭希民 柴玉波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在人牙髓细胞中克隆DPDP-2基因,研究其可能的功能.方法:体外培养HDPC和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应用基于PCR的改良消减杂交技术构建HDPC和HGFcDNA消减文库,批量克隆HDPC和HGF的差异表达基因并测序,使用GenBank的BLAST对测序结果进... 目的:在人牙髓细胞中克隆DPDP-2基因,研究其可能的功能.方法:体外培养HDPC和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应用基于PCR的改良消减杂交技术构建HDPC和HGFcDNA消减文库,批量克隆HDPC和HGF的差异表达基因并测序,使用GenBank的BLAST对测序结果进行同源序列比较,并运用计算机软件PC/GENE6.60版对筛选到的DP-DP-2基因进行结构和功能分析.结果:DPDP-2基因序列全长810bp,没有一个完整的编码区.可与KIAA0265gene拼接成一个长6172bp的完整序列,编码一个含有83个氨基酸的疏水性蛋白,其二级结构由螺旋结构、卷曲结构和伸展部分所组成.它们可以通过α,β或α/β折叠而形成三级结构.抗原表位分析发现它可能有3种抗原决定簇结构,即Glu-Asn-Lys-Arg-Thr-Gly,Leu-Ile-Glu-Arg-Leu-Lys和Glu-Leu-Ala-Trp-Glu-Lys.该蛋白存在一种跨膜螺旋结构和线粒体运输肽结构.进一步的分泌信号分析结果也证实它是一种非分泌蛋白.经BLAST同源蛋白质搜索,在Non-redundantSwissProtse-quences和PDBproteindatabase中均未查询到同源蛋白质.结论:DPDP-2所编码的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具有信号转导分子的结构特征,又具有CKⅡ的磷酸化位点,可能与细胞分裂、转录调节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细胞学 牙龈 成纤维细胞 基因文库 序列分析 BLAS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牙修复失败患者再行多学科联合美学修复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7
作者 夏德庚 张庆宇 +6 位作者 矫君君 徐庭瑞 张天翼 仲杨 赵竹兰 马宁 张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58-1064,共7页
目的:探讨前牙区美学修复的难点及相应解决办法,阐明多学科联合治疗对前牙区美学修复的重要意义,为临床同类疑难病例的诊治提供经验和参考。方法:选择1例因前牙区连冠修复失败后再行多学科联合美学修复并随访观察3年的病例,结合相关文... 目的:探讨前牙区美学修复的难点及相应解决办法,阐明多学科联合治疗对前牙区美学修复的重要意义,为临床同类疑难病例的诊治提供经验和参考。方法:选择1例因前牙区连冠修复失败后再行多学科联合美学修复并随访观察3年的病例,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从“粉白美学”角度分析多学科联合治疗对前牙区连续多颗患牙进行美学修复的效果。结果:患者,女性,30岁,因12-22连冠修复体反复脱落就诊。12-22牙冠呈预备体形态,X线片示12、21和22硬骨板清晰,牙槽嵴顶-釉牙骨质界<2 mm,11远中牙槽骨呈角形吸收至颈1/3,11、21和22已行根管治疗,伴有继发龋;11牙周探诊深度唇侧为8 mm,远中5 mm,近中及腭侧为3 mm,呈窄而深的远中邻唇二壁骨缺损,松动Ⅲ°;12、21和22龈缘轻微红肿,探诊深度<3 mm,动度(-)。拟行12、21和22牙冠延长术,拔除11并同期行位点保存术,3个月后行上颌2-2固定桥修复。因患者个人原因未能完成固定桥修复。11个月后患者提出改行11种植修复。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摄影(CBCT)示11唇舌向牙槽骨宽度<5 mm,12、21和22牙龈向冠方增生与肩台平齐。拟行12、21和22牙龈成形术后单冠修复,11种植修复并在其唇侧同期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BR)。术后龈缘位置稳定,种植区骨量充足,12-22全瓷单冠色泽形态近似天然牙,牙槽嵴丰满度良好,牙龈色粉质韧无炎症表现,龈缘呈左右对称的连续贝壳状。结论:多学科联合治疗为前牙区连续多颗牙的美学修复难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不仅可较好地恢复患者的发音和咀嚼功能,而且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区 美学修复 牙冠延长 引导性骨组织再生 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复牙周缺损的细胞膜片构建方法新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顶丽 卓丽丹 +2 位作者 芦笛 傅营 郭红延 《武警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97-200,共4页
牙周缺损常见于牙周病和牙周创伤,已经开发的多种材料如骨移植材料、屏障膜和蛋白质产品等,可用于治疗牙周缺损,但难以再生完整的牙周组织。近来,随着组织工程在修复缺损组织中的应用,细胞疗法被引入牙周缺损修复。
关键词 牙周缺损 牙周膜干细胞 细胞膜片 牙周再生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咬合创伤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体倩 梁星 +2 位作者 刘蔚晴 李晓虹 朱睿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19-24,共6页
牙周炎是成人失牙的首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研究表明,单纯的咬合创伤不会导致牙周炎,但在炎症状态下咬合创伤能够促进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因此咬合创伤是牙周炎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就咬合创伤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炎症促进、... 牙周炎是成人失牙的首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研究表明,单纯的咬合创伤不会导致牙周炎,但在炎症状态下咬合创伤能够促进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因此咬合创伤是牙周炎的危险因素之一。本文就咬合创伤在牙周炎发生发展中的炎症促进、成骨抑制和破骨激活三方面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咬合创伤 炎症 成骨分化 破骨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骨质撕裂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景 孙钦峰 《口腔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861-863,共3页
牙骨质撕裂在临床病例报道中并不多见,但由于其临床诊断很容易被误诊,所以其实际发病率远较临床工作中发现的高,尤其在老年患者中。该文从牙骨质撕裂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作一综述,为以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牙骨质撕裂 致病因素 临床表现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