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先天性斜颈 被引量:6
1
作者 唐盛平 刘正全 +1 位作者 覃均昌 张德文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93-194,共2页
应用确炎舒松A、醋酸强的松龙交替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先天性斜颈47例,其中有包块组31例,无包块组16例。每2月注射一次。结果显示3个月肿块均消失,B超显示28例由不均质回声为均质性回声,与对侧比较回声无明显增强,3例病儿B超显示为均质... 应用确炎舒松A、醋酸强的松龙交替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先天性斜颈47例,其中有包块组31例,无包块组16例。每2月注射一次。结果显示3个月肿块均消失,B超显示28例由不均质回声为均质性回声,与对侧比较回声无明显增强,3例病儿B超显示为均质强回声。无包块16例病儿B超显示3次治疗后两侧回声相似,无临床症状。本文对B超在该病诊断中的意义,以及激素应用的方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婴幼儿 先天性斜颈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肌性斜颈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范美丽 彭振居 +2 位作者 邹炜 刘庆华 孙均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29期3762-3764,共3页
先天性肌性斜颈(CMT)是指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化及挛缩变性,导致颈部扭转、头部持续性向患侧倾斜而面部及下颌偏向健侧的一种儿科常见疾病,如早期未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可导致头颈部不对称性畸形.
关键词 先天性肌斜颈 推拿 理疗 中药外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24例婴儿斜颈首诊的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赵章帅 唐盛平 +4 位作者 王帅印 付桂兵 孙客 徐江龙 游超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39-43,60,共6页
目的探讨1岁以内斜颈患儿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设计门诊首诊斜颈患儿就诊表格,对年龄小于1岁的斜颈患儿,收集并分析其首诊年龄、颈部歪斜方向、是否早产、胎位、产式(剖腹产、难产、顺产)、胎次、及是否伴有下肢外展阳性等。结... 目的探讨1岁以内斜颈患儿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设计门诊首诊斜颈患儿就诊表格,对年龄小于1岁的斜颈患儿,收集并分析其首诊年龄、颈部歪斜方向、是否早产、胎位、产式(剖腹产、难产、顺产)、胎次、及是否伴有下肢外展阳性等。结果2003年11月至2011年9月,本院共2124例年龄小于1岁的斜颈患儿就诊,根据颈部肿块史、临床体检和超声检查,分为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ti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组和姿势性斜颈(Posture Torticollis,PT)组,对两组患儿的患侧分布、胎位不正、难产、早产、第2胎、伴下肢外展阳性等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CMT以右侧稍多,盯以左侧稍多;年龄小的患儿应注意CMT的排查。CMT患儿多有胎位不正、难产史;患儿为早产或第2胎者发生CMT相对少。因此,胎位和分娩异常可能与CMT发病相关。有包块的CMT更易伴有下肢外展阳性,应注意排查DD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颈 流行病学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因与病理变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帅印(综述) 唐盛平(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83-386,共4页
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是由于患侧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SCM)纤维化挛缩,导致头颈部向患侧倾斜,下颌向对侧倾斜及头颈部向患侧旋转受限,患侧面部较对侧小而不对称的一种先天... 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CMT)是由于患侧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SCM)纤维化挛缩,导致头颈部向患侧倾斜,下颌向对侧倾斜及头颈部向患侧旋转受限,患侧面部较对侧小而不对称的一种先天性或获得性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斜颈 病理变化 病因 胸锁乳突肌 头颈部 患侧 纤维化 获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手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11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于忠勤 徐建国 +3 位作者 石英佐 樊剑锋 朱晓敏 宣晓琪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82-283,共2页
目的探讨经腋前皮肤切口内镜下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患儿患侧腋窝前缘置入10mmTrocar,在颈阔肌筋膜下、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浅表肌膜间钝性分离,注入CO2气体(压力6mmHg),建立颈前皮... 目的探讨经腋前皮肤切口内镜下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治疗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患儿患侧腋窝前缘置入10mmTrocar,在颈阔肌筋膜下、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浅表肌膜间钝性分离,注入CO2气体(压力6mmHg),建立颈前皮下间隙,置入30。内镜。分别在患侧颈后近锁骨上缘处及对侧胸壁近锁骨下缘处穿刺置入5mmTrocar至颈前皮下间隙,置入分离钳与电凝钩,距胸锁骨附着处1cm处电凝或电切横断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与锁骨头的纤维化肌束,并松解胸锁乳突肌周围紧张的纤维组织。术后第1天开始功能锻炼。结果11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6例疗效为优秀,5例良好。手术时间45~72min,平均51min,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1—3d,平均2.2d。随访1、6、12个月,疗效满意。结论内镜下胸锁乳突肌切断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效果确切,美容效果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颈/先天性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锁乳突肌成形术治疗先天性肌性斜颈 被引量:6
6
作者 路闯 叶应荣 +1 位作者 袁宏伟 张建党 《实用骨科杂志》 2002年第3期223-224,共2页
关键词 胸锁乳突肌成形术 治疗 先天性肌性斜颈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赵章帅(综述) 唐盛平(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37-239,247,共4页
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tial Muscular Torticol.1is,CMT)是一种小儿常见畸形,临床表现为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头面部向一侧偏斜,颅面脊柱畸形。治疗目标是解除活动受限,消除肿块,防止头颈部歪斜,防止面部及头颅畸形。治疗方... 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tial Muscular Torticol.1is,CMT)是一种小儿常见畸形,临床表现为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头面部向一侧偏斜,颅面脊柱畸形。治疗目标是解除活动受限,消除肿块,防止头颈部歪斜,防止面部及头颅畸形。治疗方法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现就其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斜颈 非手术治疗 脊柱畸形 纤维性挛缩 胸锁乳突肌 临床表现 头颅畸形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于7岁儿童肌性斜颈的手术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伯锋 李杰 殷春霞 《河北医药》 CAS 1999年第5期333-335,共3页
目的:观察大年龄儿童肌性斜颈的手术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肌性斜颈患儿49例,对大年龄患儿部分切除胸锁乳突肌远端。对22例手术时年龄>7岁(平均11岁8个月)者随访1年以上(平均3年4个月)。结果:所有患儿的功能和外观均有改善,但... 目的:观察大年龄儿童肌性斜颈的手术疗效。方法:手术治疗肌性斜颈患儿49例,对大年龄患儿部分切除胸锁乳突肌远端。对22例手术时年龄>7岁(平均11岁8个月)者随访1年以上(平均3年4个月)。结果:所有患儿的功能和外观均有改善,但有些病儿后遗脊柱侧凸畸形,尤其是女孩。结论:大年龄儿童尤其女孩可继发脊柱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性斜颈 脊柱侧凸 斜颈 儿童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封闭治疗小儿斜颈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9
作者 刘莹 孙茜 顾晓岩 《齐鲁护理杂志》 2006年第09B期1807-1808,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斜颈 局部封闭治疗 胸锁乳突肌肿块 护理 小儿 局部注射治疗 糖皮质激素 手法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肌性斜颈治疗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红林 申立勇 +2 位作者 孙晋中 崔雅宁 李长青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1033-1034,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斜颈 治疗 晚期 头颅畸形 面部不对称 身心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环枢椎旋转畸形的诊断和分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利君 彭明惺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16-117,共2页
本文报道小儿环枢椎旋转畸形129例,其中72例随访2年~14年,绝大多数疗效优良。本文就诊断名称和常见病因、诊断分型及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强调诊断分型的重要性。
关键词 环枢椎 旋转畸形 儿童 诊断 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肌性斜颈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敏 冯跃 +2 位作者 李雪 谢雷 廖品东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2期134-135,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斜颈 临床研究 胸锁乳突肌 先天性疾病 肌肉骨骼系统 病理特征 纤维化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诚 芦桂林 +5 位作者 史文荣 郭坤霞 刘奎灿 董珊珊 张彩云 陈晨 《新疆医学》 2013年第10期80-82,共3页
先天性肌性斜颈(CMT)是一种在婴儿期比较常见的颈畸形。据报道,发生率是0.3%~1.9%,病变通常位于胸锁乳突肌(SCM)。出生时没有明显的畸形,但出生后7。10d出现颈部肿块,几个月后,转变成挛缩和胸锁乳突肌纤维化,这将导致患... 先天性肌性斜颈(CMT)是一种在婴儿期比较常见的颈畸形。据报道,发生率是0.3%~1.9%,病变通常位于胸锁乳突肌(SCM)。出生时没有明显的畸形,但出生后7。10d出现颈部肿块,几个月后,转变成挛缩和胸锁乳突肌纤维化,这将导致患侧头部的倾斜。如果不进行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面部和头部将畸形发展,这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SCM纤维化的直接原因是过度沉积的细胞外基质的胶原蛋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斜颈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 临床价值 胸锁乳突肌 肌纤维化 细胞外基质 颈部肿块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断层法检查肌性斜颈15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文煦 汪启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82-283,共2页
先天性斜颈是一种多种原因引起的疾患,如胸锁乳突肌挛缩症,颈椎先天性畸形,先天性视、听觉异常等。就胸锁乳突肌挛缩引起的头颈偏斜,典型病例根据视诊、触诊可以明确作出诊断,但不典型病例诊断有一定困难,原因在于头颈偏斜而胸锁乳突肌... 先天性斜颈是一种多种原因引起的疾患,如胸锁乳突肌挛缩症,颈椎先天性畸形,先天性视、听觉异常等。就胸锁乳突肌挛缩引起的头颈偏斜,典型病例根据视诊、触诊可以明确作出诊断,但不典型病例诊断有一定困难,原因在于头颈偏斜而胸锁乳突肌挛缩不十分明显。这种情况就必须有一种特殊检查的方法了解肌肉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颈 肌性斜颈 超声波诊断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肌性斜颈矫形术后疗效分析(附125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平 成志芳 孙玉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9期580-581,共2页
报道手术治疗小儿肌性斜颈125例,其中胸锁乳突肌远端切断121例,近远端同时切断4例。术后随访80例。认为远期疗效优于近期疗效,小年龄手术组优于大年龄组,而最佳手术年龄在2岁左右。同时强调早期功能锻炼的必要性。
关键词 胸锁乳突肌 肌性斜颈 斜颈 矫形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良性阵发性斜颈六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乃麟 焦正经 +1 位作者 郭淑惠 刘洪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200-200,共1页
关键词 幼儿 良性 阵发性斜颈 斜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简易颈托在先天性肌性斜颈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毅 鲜小庆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622-622,共1页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儿童常见先天性畸形,是因患侧的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和挛缩所引起。治疗上对早期推拿及理疗无效者,多进行胸锁乳突肌切断或部分切除及胸锁乳突肌延长等手术,同时要求术后1~2天即开始使用颈托加以固定,将头部置于过度... 先天性肌性斜颈是儿童常见先天性畸形,是因患侧的胸锁乳突肌纤维化和挛缩所引起。治疗上对早期推拿及理疗无效者,多进行胸锁乳突肌切断或部分切除及胸锁乳突肌延长等手术,同时要求术后1~2天即开始使用颈托加以固定,将头部置于过度矫正位,因此,术后长期颈托的使用对防止术后胸锁乳突肌粘连、纠正头颈偏斜的姿势性畸形,对斜颈手术矫正的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斜颈 术后 颈托 胸锁乳突肌切断 先天性畸形 应用 自制 手术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龄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附46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明生 刘桂芹 吕贵儒 《临床医药实践》 2004年第1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大龄儿童 先天性肌性斜颈 胸锁乳突肌切断术 气囊颈托牵引 石膏外固定术 手法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诊断先天性肌性斜颈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淑华 朱晓萍 +2 位作者 刘居喜 肖春华 蒋丽琴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6年第11期856-857,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肌性斜颈 高频超声诊断 胸锁乳突肌 病理改变 早期治疗 肌挛缩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先天性肌性斜颈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汇娟 马桂英 +1 位作者 魏玮 桂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7期238-239,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先天性肌性斜颈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31例胸锁乳突肌(SCM)患儿的超声资料,分析患侧SCM形态、内部回声结构及血流供应情况,并对比观察健侧SCM。结果: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SCM结构,患侧SCM多为梭形肿大,内部回声多为...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先天性肌性斜颈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31例胸锁乳突肌(SCM)患儿的超声资料,分析患侧SCM形态、内部回声结构及血流供应情况,并对比观察健侧SCM。结果: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SCM结构,患侧SCM多为梭形肿大,内部回声多为不均质稍低回声,内有肌肉纹理,部分可见血流信号,与健侧明显不同。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对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对该病的治疗、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畸形斜颈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