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介入与手术治疗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肖亦敏 肖明第 +2 位作者 施盛 毛建强 周黎瑾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7年第4期218-221,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外科手术治疗与介入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1997年5月至2006年8月共有动脉导管未闭178例,其中伴重度肺动脉高压者32例。32例中21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11例接受Amplatzer法封堵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对比研究外科手术治疗与介入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1997年5月至2006年8月共有动脉导管未闭178例,其中伴重度肺动脉高压者32例。32例中21例接受外科手术治疗,11例接受Amplatzer法封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资料及术后疗效等情况。结果32例患者无死亡。外科治疗组发生15例并发症,包括8例低血压,2例术后再通(后行二次手术修补),2例快速心房颤动,1例肺不张,1例乳糜胸,1例肺动脉高压危象;介入封堵组发生1例溶血。Doppler超声测外科手术组术后平均肺动脉收缩压下降24·3±5·1mmHg,介入封堵组平均肺动脉收缩压下降25·5±12·4mmHg。结论Amplatzer封堵器治疗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动脉导管未闭较外科手术治疗风险小,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对于特殊类型的动脉导管未闭仍应用外科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肺动脉高压 心血管外科手术 心脏导管插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主动脉缩窄的诊断和外科治疗 被引量:2
2
作者 邢泉生 陈张根 +1 位作者 张善通 贾兵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16-117,共2页
小儿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ofaorta,CA)常伴其他心血管畸形,往往早期出现肺动脉高压、反复肺炎和心力衰竭,故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47... 小儿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ofaorta,CA)常伴其他心血管畸形,往往早期出现肺动脉高压、反复肺炎和心力衰竭,故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47天~12岁。体重4.5~27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儿童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胸膜外微创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附163例报告)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伟 赵松 +4 位作者 赵高峰 田川 郅兴义 秦建军 陈健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5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经胸膜外微创手术 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肺静脉异位回流的外科治疗:附21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庄建 张镜芳 +4 位作者 陈伟达 罗征祥 蔡增欣 杨小慧 陈欣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02-403,共2页
报告手术治疗21例小儿全肺静脉异位回流,年龄6个月~14岁(平均6.7岁);体重4.9~30kg(平均15.8kg)。3周岁10kg以下的婴幼儿5例。心上型10例,心内型8例,混合型3例,手术死亡3例,手术死亡率为14.3%。本文介绍了根据不同病变类型的各种手术... 报告手术治疗21例小儿全肺静脉异位回流,年龄6个月~14岁(平均6.7岁);体重4.9~30kg(平均15.8kg)。3周岁10kg以下的婴幼儿5例。心上型10例,心内型8例,混合型3例,手术死亡3例,手术死亡率为14.3%。本文介绍了根据不同病变类型的各种手术方法,并就吻合口大小、术前肺动脉高压、术后心律失常、术后吻合口狭窄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异位回流 外科手术 儿童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置入术治疗大动脉炎所致右肺动脉狭窄伴左肺动脉缺如一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陈阳 徐仲英 +1 位作者 胡海波 吴文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2年第3期177-179,共3页
先天性一侧肺动脉缺如(unilateral absence of a pulmonary artery,UAPA)为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畸形,多与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并存。大动脉炎(takayasu’sarteritis,TA)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以及肺动脉或冠状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 先天性一侧肺动脉缺如(unilateral absence of a pulmonary artery,UAPA)为一种罕见的心血管畸形,多与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并存。大动脉炎(takayasu’sarteritis,TA)为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以及肺动脉或冠状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引起血管的狭窄、堵塞或扩张。头臂动脉型、胸腹主动脉型、混合型均可合并肺动脉受累,单纯肺动脉受累极其罕见。近日,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为一大动脉炎所致右肺动脉狭窄合并左肺动脉缺如患者成功施行经皮肺动脉球囊扩张及支架置人术,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肺动脉缺如 肺动脉狭窄 大动脉炎 支架 先天性一侧肺动脉缺如 PULMONARY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血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主动脉缩窄经皮球囊成形术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江林 李虹 +1 位作者 潘微 李渝芬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3年第3期213-213,共1页
关键词 婴儿 主动脉缩窄 经皮球囊成形术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的应用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宏向 张纪芸 +2 位作者 赵玉洁 刘道祯 孟宪凤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00-201,共2页
对14例单纯肺动脉瓣狭窄施行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扩张后即刻平均跨肺动脉瓣压差由扩张前9.1±3.3kPa降至2.7±0.9kPa,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增强,收缩早期喀喇音消失,随防6个月至1.5年,平均跨瓣压差进一步下降至1.7±0.... 对14例单纯肺动脉瓣狭窄施行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扩张后即刻平均跨肺动脉瓣压差由扩张前9.1±3.3kPa降至2.7±0.9kPa,肺动脉瓣第二心音增强,收缩早期喀喇音消失,随防6个月至1.5年,平均跨瓣压差进一步下降至1.7±0.9kPa,石室前壁厚度、有室流出道宽度、主肺动脉内径接近正常。2例发生轻度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心功能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狭窄 球囊肺动脉瓣 成形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静脉结扎后颅内压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胡显良 胡廷泽 +2 位作者 韦福康 朗诗民 刘文英 《伤残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为了解颈内静脉结扎对颅内组织器官的影响及其时间和范围,探索颈内静脉结扎后并发症发生的机理,从而指导颈内静脉结扎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对象,设立空白对照、单纯左侧及右侧和双侧颈内静脉结扎4... 目的:为了解颈内静脉结扎对颅内组织器官的影响及其时间和范围,探索颈内静脉结扎后并发症发生的机理,从而指导颈内静脉结扎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对象,设立空白对照、单纯左侧及右侧和双侧颈内静脉结扎4组,于术前及术后48小时内监测颅内压变化及1周后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对照组手术前后颅内压无明显改变;单侧颈内静脉结扎后颅内压均有上升,在术后1小时达高峰并持续至术后4小时开始下降(P<0.05),术后48小时恢复至术前水平;而双侧颈内静脉结扎者术后颅内压则显著上升,术后 2,小时达高峰并持续至48小时还高于术前(P<0.05). 1周后脑组织病理检查发现对照组及单侧颈内静脉结扎者无明显改变;双侧颈内静脉结扎者有颅内广泛胶质细胞增生.结论:单侧颈内静脉结扎后颅内压均有一过性上升,双侧颈内静脉结扎后颅内压上升显著且持续时间长.建议一般不要结扎双侧颈内静脉,颈内静脉结扎后48小时内应严密观察病情,必要时测定颅内压及血液粘度并使用降低颅内压及血液粘度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结扎 颅内压 血液粘度 并发症 儿童
原文传递
儿童颈外动脉插管术 被引量:1
9
作者 顾建章 李恭才 张宪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4期211-212,共2页
颈外动脉插管或结扎是治疗头面部大面积血管瘤、难以控制的出血、肿瘤化疗或拴塞治疗的重要手段,故正确掌握颈外动脉插管术,熟悉由此产生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颇为重要。
关键词 颈动脉 插管术 儿童 血管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主动脉缩窄误诊一例
10
作者 边素艳 盖鲁粤 +1 位作者 孙志军 杨庭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4-434,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2岁,因“发现血压高20年,加重5个月”入院。患者15岁时因“动脉导管未闭”行结扎手术。22岁时查体发现血压高,1年前在当地行动脉造影,发现降主动脉狭窄及动脉导管术后残余漏,为系统诊治入院。查体:双上肢血...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2岁,因“发现血压高20年,加重5个月”入院。患者15岁时因“动脉导管未闭”行结扎手术。22岁时查体发现血压高,1年前在当地行动脉造影,发现降主动脉狭窄及动脉导管术后残余漏,为系统诊治入院。查体:双上肢血压160/80mmHg(1mmHg=0.133kPa),双下肢120/60mmHg,心尖搏动明显增强,胸骨旁及肩胛间区可闻及广泛收缩期Ⅲ/6级喷射性杂音,脐左侧可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明显减弱。入院诊断: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缩窄,动脉导管未闭术后残余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合 先天性心脏病 主动脉缩窄 足背动脉搏动 术后残余漏 入院诊断 血管杂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假性主动脉缩窄一例
11
作者 苏伟 高春恒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6-226,F0003,共2页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合 主动脉缩窄 假性 超声心动图 主动脉狭窄 左锁骨下动脉 降主动脉 左肺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入路Amplatzer伞治疗动脉导管未闭1例报道
12
作者 洪浪 王洪 +1 位作者 赖珩莉 阮冬云 《江西医药》 CAS 2002年第4期319-320,共2页
动脉导管未闭(PDAAmplatzer)封堵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先心介入治疗手段,具有安全、有效,且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恢复快等特点。我科自1999年开展该项目以来,先后为十几位PDA患者施行该项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我院采用静脉入路Am... 动脉导管未闭(PDAAmplatzer)封堵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先心介入治疗手段,具有安全、有效,且创伤小,病人痛苦少,恢复快等特点。我科自1999年开展该项目以来,先后为十几位PDA患者施行该项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我院采用静脉入路Amplatz伞治疗动脉导管未闭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 患儿,1.5岁,体重8g,心脏听诊时发现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舒张期双重杂音,心脏彩超提示动脉导管未闭、需行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考虑患儿年龄幼小,血管纤细,穿刺困难,且易对血管靠造成损伤,故决定仅穿刺右股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治疗 小儿 静脉入路 Amplatzer伞 动脉导管未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后5年随访
13
作者 郭建华 刘广惺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18-219,共2页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后5年随访济南军区总医院(250031)郭建华,刘广惺1989年~1992年对5例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小儿进行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现将术后5年随访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后5年随访济南军区总医院(250031)郭建华,刘广惺1989年~1992年对5例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小儿进行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现将术后5年随访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5例均经临床、胸片、心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成形术 随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完全性大动脉错位心室换位术的麻醉处理
14
作者 费建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9-319,共1页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D-TGA)是两大血管位置颠倒,主动脉接受来自体循环的静脉血,肺动脉接受来自体循环的动脉血而心室位置正常.严重的血管畸形使大部分患儿生后不能存活,伴有房、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使肺、主动脉血混合而幸存的患儿,...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D-TGA)是两大血管位置颠倒,主动脉接受来自体循环的静脉血,肺动脉接受来自体循环的动脉血而心室位置正常.严重的血管畸形使大部分患儿生后不能存活,伴有房、室间隔缺损或动脉导管未闭使肺、主动脉血混合而幸存的患儿,也因病理复杂,矫治十分困难,死亡率很高.我院1995年4月~2000年4月对7例D-TGA患儿实施Rastelli手术(关闭室缺、分隔主动脉开口,从右心室上建立人工肺动脉通道),现将麻醉处理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大动脉错位 心室换位术 麻醉处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39例报告
15
作者 蔡开灿 王武军 +1 位作者 邹小明 杨锡耀 《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 1999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 介绍经胸膜外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的体会。方法 取左第四肋间后外侧切口,逐层切开至壁层胸膜,沿壁层胸膜与胸壁间行钝性分离,显露未闭动脉导管并行结扎。结果 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均达治愈效果。结论 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 目的 介绍经胸膜外行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的体会。方法 取左第四肋间后外侧切口,逐层切开至壁层胸膜,沿壁层胸膜与胸壁间行钝性分离,显露未闭动脉导管并行结扎。结果 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均达治愈效果。结论 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轻、并发症少及恢复快的优点。不仅适用于小儿,同样适用于其他年龄组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结扎术 儿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单纯性左肺动脉缺如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1
16
作者 倪崇俊 冯薇 黄建安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9-320,I0001,共3页
关键词 左肺动脉缺如 先天性单纯性 文献复习 阵发性咳嗽 胸闷气急 反复发作 入院体检 肺呼吸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室间隔缺损伴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的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8
17
作者 赵荣 易定华 +3 位作者 李彤 汪钢 刘建平 蔡建辉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18-119,共2页
随着心脏手术技巧和体外循环技术的不断提高,国内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伴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手术治疗日益增多,而围术期的处理对于手术成功和术后的恢复起着很大的作用[1]。我们于1993年11月~1997年6月收... 随着心脏手术技巧和体外循环技术的不断提高,国内婴幼儿室间隔缺损(VSD)伴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手术治疗日益增多,而围术期的处理对于手术成功和术后的恢复起着很大的作用[1]。我们于1993年11月~1997年6月收治了51例3岁以下VSD伴中至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围手术期 处理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二尖瓣返流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高俊 丁芳宝 +2 位作者 梅举 黄建兵 张丽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7期644-647,共4页
目的 总结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经验.方法 分析41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1~52(9.5±10.7)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提示动脉导管直径3~11(6.84±2.10)mm,合... 目的 总结治疗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经验.方法 分析41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1~52(9.5±10.7)岁.术前超声心动图提示动脉导管直径3~11(6.84±2.10)mm,合并二尖瓣返流,10例为轻度返流、16例中度返流、15例重度返流.37例患者的二尖瓣未进行处理,其中16例通过左胸侧后切口结扎动脉导管,21例单纯行介入封堵;2例患者因同时伴有重度三尖瓣返流而在体外循环下同期施行了三尖瓣成形术;2例合并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首先一期行PDA封堵术,封堵术后2周体外循环下1例行二尖瓣置换,1例行二尖瓣成形术.结果 围术期无死亡,PDA术后均无残余分流.3例术前有反复肺部感染的患者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5d后顺利脱机,其余患者均恢复顺利.患者出院后门诊随访,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复查瓣膜返流情况.单纯处理PDA的患者(共37例),术后1周心彩超提示与术前比较二尖瓣返流均明显减少;术后3个月与术后1个月比,二尖瓣返流略有减少.术后3个月时二尖瓣无返流19例,轻度返流13例,中度返流5例,无重度返流病例;行体外循环手术者术后均恢复良好,2例一期手术者术后二尖瓣返流为轻度以下,分期行成形者术后二尖瓣返流为轻中度.结论 对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功能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采取单纯PDA结扎或者封堵,可有效减轻心脏负担,改善二尖瓣返流状况.对于一般情况较重不能耐受一期手术的患者,可行分期手术,一期先行PDA封堵术,缓解二尖瓣返流和肺动脉高压情况,可有效降低二期二尖瓣手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导管未闭 手术缝扎 单纯封堵 二尖瓣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瓣病变伴根部严重狭小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立成 陈红卫 +2 位作者 杨斌 张向立 王海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9期680-681,共2页
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人工瓣膜瓣开面积与患者的体表面积匹配影响手术的远期临床疗效,因此,对于主动脉根部狭小患者,常需行主动脉窦部或瓣环加宽以置换直径较大的人工瓣膜。从1998年1月到2007年12月,我们共实施21例小主动脉根部加宽和... 主动脉瓣置换手术人工瓣膜瓣开面积与患者的体表面积匹配影响手术的远期临床疗效,因此,对于主动脉根部狭小患者,常需行主动脉窦部或瓣环加宽以置换直径较大的人工瓣膜。从1998年1月到2007年12月,我们共实施21例小主动脉根部加宽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根部 主动脉瓣病变 主动脉瓣置换手术 外科治疗 体表面积 人工瓣膜 临床疗效 主动脉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栓塞治疗多发性先天性肺动静脉瘘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涛 陈宝芳 +1 位作者 杨勇 潘同国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269-269,共1页
关键词 肺动静脉瘘 导管栓塞 治疗 儿童 血管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